波特对中国战略的探讨分析
波特教授在台湾演讲:策略的本质
本文是波特教授最近在台湾发表的演讲,其中有他对其竞争理论的最新概括,也有他对台湾乃至中国大陆竞争力的评价。
波特教授的论述总能给我们带来新鲜的启迪,为此我们编发了这片讲稿,供读者参考。
在今天的演讲中时我报告一些我最近的研究,你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应该都还没有看过,因为这份报告是英文的,而且前几天才刚完成。
这份研究主要是关于国家创新能力的研究,包括创新指数等经济指标,涵盖近20到25年的资料。
在这场演讲中,我的主题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个部份是关于企业,这也是在座大多数人正在做的,你们想知道如何经营一个公司,下一步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赢过竞争者,而我想要跟你们淡谈我的一些想法,并且复习一下我早期的一些理论,也提醒你们一些事。
第二个部份我想分享关于国家的部份,我会发表研究成果,并说明某些指标告诉了我们什么,却没告诉我们什么。
所以我将会很快地带过一些理论,或许你们当中大部份的人都已经很熟悉了。
我非常感激你们今天能够抽空前来聆听这场演讲,原本你们拿这段时间来赚钱,但是你们却坐在这里,我希望你们听完这场演讲之后,能产生一些想法帮助你们赚更多钱。
这是我的目标。
策略的本质关于策略竞争,我想先介绍几个基本观念,因为当你们有了这些基本概念之后,我们才能问更深入的问题。
要有一个好的策略的第一步是你要有一个正确的目标(right goal)。
根据多年来的研究我发现,主要的目标就是有投资就要有回收。
你知道,造成日本现在经济下滑的悲剧原因就是他们缺乏回收政策,现在他们正在付出代价,以往的日本公司只著重企业成长或市场占有率,这是非常不明智的目标抉择。
唯一明智的策略目标就是投资报酬率,也就是利用你的资本投资是为了要获得很好的回收。
因此,企业要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有正确的目标吗?」「我们正在实践这个正确的目标吗?」在一些特别的经济指标特别强调这点。
另外,设定策略的第二个原则是环顾你所在的产业,公司要有能力从产业中得利。
你不能制定策略却不知道你在和谁竞争?而产业生态也会直接影响到你的营运绩效,因此了解这个产业结构以及产业的获利程度非常重要,或许在座的大多数人已经知道这点,所以我今天不多谈这个主题。
利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中国零售行业
利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中国零售行业波特五力模型是由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一种行业竞争力分析模型,可用于评估一个行业内竞争格局和各个竞争因素的强度。
本文将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对中国零售行业进行分析,以揭示该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其所面临的主要竞争因素。
一、供应商力量在中国零售行业中,供应商力量较为分散。
由于中国市场龙头企业较多,供应商们面临着多个潜在合作伙伴,使得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相对较弱。
然而,对于某些知名品牌,由于其在市场上的独特地位和品牌溢价,其供应商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此外,供应链成本的增加也可能增加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总体来说,供应商力量对中国零售行业的影响尚可,但并非最主要的竞争因素。
二、买家力量中国零售市场巨大,消费者数量众多,因此买家力量较强。
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价格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更加追求个性化和多样性的选择。
这使得零售商必须保持竞争力,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消费者需求。
消费者可以通过对比价格和质量来选择最优的产品,这也促使零售商尽可能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和产品。
因此,买家力量在中国零售行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潜在竞争者威胁中国零售行业的潜在竞争者威胁相对较弱。
首先,进入零售行业需要一定的资本和资源投入,这对于潜在竞争者来说是一个相对高门槛。
其次,中国零售市场已经有一些龙头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集中度较高。
这些企业凭借其品牌影响力、规模优势和供应链能力,形成了一定的壁垒,使得其他企业难以进入市场并取得竞争优势。
因此,潜在竞争者对中国零售行业的威胁相对较小。
四、现有竞争者威胁中国零售行业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环境,现有竞争者的威胁较大。
市场上出现了许多零售企业,它们竞争激烈,尤其是在价格、营销和供应链方面。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子商务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线上零售商与传统实体零售商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竞争,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此外,一些大型的连锁超市和百货公司也通过不断扩大规模和优化运营来提高自身竞争力。
波特“钻石模型”对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1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1.1 当今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1994年4月,117个国家和地区在包括《服务贸易总协定》(简称GATS)在内的乌拉圭回合一揽子协议上签字。
GATS于1995年1月1日与《建立WTO的协定》同时生效。
GATS 是服务贸易领域中形成的第一个全球性多边法律框架,借以在透明度和逐步自由化的条件下消除服务贸易壁垒,扩大国际服务贸易,促进贸易各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也标志着WTO 体制较以往的国际贸易体制更完善。
当今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最为活跃的领域,1980年到2006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从7674亿美元扩大到53304亿美元,期间增长了5.9倍。
服务贸易总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份额从1980年15.7%上升到2006年的17.9%。
同时,国际服务贸易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服务贸易的结构进一步调整长期以来,服务贸易领域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业。
随着全球新科技浪潮的推动发展,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到服务业上,计算机信息服务、咨询、金融等服务行业不断涌现并迅速扩张,世界服务贸易正逐渐由传统的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传统服务贸易转向以知识技术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为基础的现代服务贸易。
(2)发达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地位逐渐上升服务贸易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区性不平衡。
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亚洲地区的服务贸易是世界上最具增长活力的地方,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服务贸易的平均增长率。
而中国和印度的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快于其它亚洲地区。
(3)在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同时,服务贸易壁垒形式更为隐蔽,手段更加多样化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浪潮下,各国在经济势力强的部门和经济状况良好的时期推行自由贸易政策,而在幼稚产业或衰弱产业部门和经济窘迫的状况下实施保护主义政策。
波特的五力模型和三大战略
波特的五力模型和三大战略第一篇:波特的五力模型和三大战略波特的“五力模型”与“三大战略”迈克尔·波特教授(Dr.Michael Porter)对于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其为产业经济学与管理学架设了一座桥梁。
在经典巨著《竞争战略》一书中,波特提出了行业结构分析模型——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这五大竞争驱动力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并指出公司战略的核心应在于选择正确的行业以及行业中最具有吸引力的竞争位置。
波特认为,在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涵着三类成功战略思想,这三种思想是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及专一化战略。
“总成本领先战略”要求企业必须建立起高效、规模化的生产设施,全力以赴地降低成本,严格控制成本、管理费用及研发、服务、推销、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企业需要在管理方面对成本给予高度的重视,确实总成本低于竞争对手。
赢得总成本最低的有利地位通常要求企业具备较高的相对市场份额或其他优势(如与原材料供应商具有良好的关系)。
一旦公司赢得了这样的地位,其所获得的较高的边际利润又可以重新对新设备进行投资以维护成本上的领先地位,而这种再投资往往是保持低成本状态的先决条件。
“差异化战略”是将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差异化,树立起一些全产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
实现差异化战略可以有许多方式,如设计名牌形象,保持技术、性能特点、顾客服务、商业网络及其他方面的独特性,等等。
最理想的状况是公司在几个方面都具有差异化的特点。
如果差异化战略获得成功,它将成为在一个产业中赢得高水平收益的积极战略,因为企业能因此建立起防御阵地来应对五种竞争力量的挑战。
波特认为,推行差异化战略有时会与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相矛盾,因此,推行差异化战略往往要求公司对于这一战略的排它性有思想准备。
这一战略与提高市场份额的目标不可兼顾,在建立公司的差异化战略的活动中总是伴随着很高的成本代价,有时即便全产业范围的顾客都了解公司的独特优点,也并不是所有顾客都将愿意或有能力支付公司要求的高价格。
迈克尔_波特_建议中国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
商学院C OMMERCIAL COLLEGE迈克尔・波特:建议中国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世界著名竞争战略大师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日前应有关企业邀请到中国访问,对中国企业发展战略。
直言要害,主要内容如下。
制定差异性战略很多经理人认为竞争就是达到最好,于是总在通过找到某种最佳的方式来赢得竞争。
实际上,任何一个行业都不是只有唯一的一种最佳方式,因为很多的客户有各种不同的需要。
好的竞争方式有很多种,有很多提供价值的方式。
有一种关于竞争的想法更加有用:如何能做到与众不同,并且以这种方式提供独特的价值。
这种竞争方式为顾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创新。
中国经济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将会经历增长放缓。
企业必须准备好这一艰难时刻的到来。
从目前开始,就不要在成本的商战中去硬拼,而要更多的进行战略思考,突出企业独到的战略。
不少中国企业管理人员过分注重去击败自己的竞争对手,往往集中在价格上下功夫,结果双方都不能赢利。
中国企业必须确定具有独特性、差异性的战略,从而向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为企业带来长期回报。
确定企业战略应走出误区错误的理解就会导致错误的决策。
制定战略常见误解有以下五种:——认为战略是一种抱负。
例如:“我的战略就是成为产业第一或第二”,学院的调查结果则表明:成功的民用新产品中,有60%-80%来自于用户的建议。
拾遗补缺法:经济发展的规律证明,市场永远是动态发展的,因此产品永远会有空缺,今天的中小企业瞄准大企业的弱项,发挥自身优势,开发大企业无暇顾及的产品,填补市场空缺,或者成为大企业的助手、上游供应链的一分子,明天同样会成长为行业中出类拔萃的企业。
拾遗补缺是一种特殊的市场细分的战略。
在这种战略下,企业家尽力与竞争等市场影响力隔绝,而集中于一种具体的目标细分市场。
开发间隙市场,则选择适当的市场是十分重要的。
许多企业由于错误的市场定位,或在目标市场的顾客中缺乏可察觉的优势而失败。
为了减少失败的可能性,企业可以考虑开发市场间隙的利益,而不只是领先于竞争对手。
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发展策略探讨——基于波特五力模型分析视角
、
人。
中国珠宝首饰业的市场特征主要表 现为 : 进入壁垒逐渐降低 , 行业集 中度 低 ; 竞 争品牌之 间未 能 占据绝对市 场 , 接近于 完全竞 争型市场 ; 珠宝首饰品牌 既有世界知名 品牌 , 也有全国性 的强势 品 牌, 还有地方性 的品牌和小规模个体经营者 ; 不同的品牌和产 品定 位 占有各 自高 中低不同的市场份额。 ( 2 ) 产业集群效应显现 。随着产业发展 , 中国珠宝首饰业正在 从数量扩 张、粗放型经营 向注重质量 、打造品牌 的方 向转变。珠 宝产业集群化发展现成为 中国珠宝产业提高综合竞争力 , 促进 区 域珠宝特色产业链的延伸与升级的重要方 向。 目前 , 中国近2 0 个珠宝玉石首饰特 色产地 , 特色鲜 明, 优势突 出, 无论是珍珠养殖 、玉石雕刻还是首饰加工等等, 都为所在的城 市增添了魅力 , 也为珠宝产业繁荣的带来了生机 。 ( 二) 我 国珠 宝首饰行业现存 主要 问题 ( 1 ) 缺乏强势珠宝首饰 品牌 , 市 场规范性需加强 。目前境 内珠 宝首饰行业产值不断扩大且 已进入品牌 建设阶段 , 但是与境外知 名企业相 比, 境 内珠 宝首饰企 业普遍 缺乏品牌意 识。缺少 品牌 效 应 已成为行业发展的软肋。多数企业 没有形成全国范 围内跨区域 的规模化优势 。本行业市场仍处于低层次 的价格竞争 , 而恶性 竞 争使业 内企 业丧失利润 , 削弱了长远 的市场竞争力 , 制约 了整个行 业 的发展。
T h e I n d u s t r i a l S t u d g 1产业研究
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发展策略探讨
— —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出 口总 公 司 1 0 0 0 2 0
摘要 : 本文通 过对我 国珠 宝首 饰行 业进行 波特 五 力模 型分析 , 总 结 了珠 宝首 饰行业 的市场结构 、企业行 为、竞 争特 点 。针 对行业集 中度 较低 、缺乏 强有 力品牌等现状提 出了提升我 国珠 宝首饰企业竞 争力的建议 。 关键 词 : 珠 宝首饰行 业 ; 波特五 力模型 ; 发展 策略 ; 品牌 改革开放以来 , 中国的珠宝首饰行业发展迅速 , 成为 “ 朝阳产 ( 一) 现有企 业的相互竞争 业”。本文试图以迈克尔 ・ 波特( Mi c h a d P o r t e r ) 的五力模型分析 波特五力模型 中最强大 的竞争力量通常是行业内现有企业( 竞 争性的产 品或服务提供商 ) , 为了赢得市场地位和消费者 的青 睐而 为理论依据 , 探讨 我国珠宝首饰行业的发展策略。 展开的竞争 。根据 贝恩对市场结构的分类标准 , C RS (  ̄ p 行业 内前 我 国珠宝首 饰行业发展现 状及存在 问题 8 名企业的销售额 占整个行业 的份额) 小于4 0 %, 则该产业属于竞争 ( 一) 我 国珠 宝首饰行业发展现 状 型市场 。 目前我 国黄金珠 宝业行业集 中度远低于4 0 %, 接近于完 中国珠宝行业的大发展源于改革开放 , 总体上讲起步晚 、发 全竞争型市场。 展快 、潜力大 。发展为 中国珠宝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实惠 , 也为世 我 国珠宝首饰业高 、中、低档市场层次分明 。高端( 奢侈 品) 界珠 宝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 市 场属于国外珠宝 品牌的天下。国内几个大的黄金珠宝企业一般 ( 1 ) 整个市 场处于接近完全 竞争型市场 的态 势。从八十年 代 集中在 中高端市场和 中端市场 , 各企业实力相当 , 这两个层次的珠 初至今 , 中国的珠 宝首饰生产厂家从几十家扩展到数千家 , 零售网 宝市场竞争最激烈。中端珠宝市场在整个珠宝首饰市场 中占据了 点从几千 家发展 到两万 多家, 从业人员从两万人发展 到近三百万 相当大的比例 , 顾客成长潜力大 , 在这一层次的企业竞争通常集中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3篇)
第1篇一、引言迈克尔·波特,被誉为“竞争战略之父”,他的竞争战略理论在全球企业管理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波特认为,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竞争战略。
本文将从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出发,探讨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与实现。
二、波特竞争战略理论的核心内容1. 五力模型波特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五力模型,用于分析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态势。
五力模型包括:(1)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分析行业内部企业数量、市场份额、产品差异化程度等因素。
(2)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评估新进入者进入行业的障碍,如资金、技术、政策等。
(3)替代品的威胁:分析行业内产品或服务的替代品对现有企业的冲击。
(4)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考察供应商在行业中的地位,以及其对产品价格和供应的影响。
(5)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分析消费者在行业中的地位,以及其对产品价格和购买行为的影响。
2. 竞争战略的类型波特提出了三种基本竞争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
(1)成本领先战略:通过降低成本,使产品价格低于竞争对手,从而吸引消费者。
(2)差异化战略:通过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使企业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产品附加值。
(3)集中化战略:针对某一细分市场,集中资源,实现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
三、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与实现1. 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1)资源:企业拥有独特的资源,如技术、品牌、人才等,可形成竞争优势。
(2)能力:企业具备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如研发能力、生产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
(3)市场:企业所处市场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且竞争相对较弱。
2. 实现竞争优势的途径(1)成本领先战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供应链等方式,实现成本领先。
(2)差异化战略:通过创新产品、提高服务质量、打造品牌形象等方式,实现差异化优势。
(3)集中化战略:针对某一细分市场,提供专业化的产品或服务,满足特定客户需求。
波特教授的战略思想
波特教授的战略思想本学期接受了“人力资源战略”这门课,经老师推荐阅读了波特教授的《竞争优势》这本书。
波特教授有著名的三部曲,《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这三部都是是管理领域中经典性的著作。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臻完善,不仅理论工作者而且实际经济工作者,包括企业各个层次的管理人员以及政府的或非政府的机构的工作人员已逐步认识到,波特的著述为理解企业行为和指导竞争行动提供了基本方法与结构性的知识框架。
波特的许多光彩夺目的思想,例如关于竞争的五种作用力、三种基本战略、以及价值链的分析框架是如此强有力,以至于财务分析、市场营销策略等等非常专门的领域也都全面地融入并吸收了这些思想。
作为我这样的门外汉要精读这三部曲有点不太可能。
但是最近,在老师的极力推荐下我终于下决心把三部曲中的一部《竞争优势》借回来读完了。
这本书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阐述了竞争优势的类型和企业如何能够获取它们。
第二部分讨论了产业内的竞争景框及其对竞争优势的影响。
第三部分论述了相关产业的竞争景框,或者说公司战略如何对业务单元的竞争优势做出贡献。
第四部分拓展了竞争战略全面的含义,包括处理不确定性和改善或保护竞争地位的方法。
第一章对竞争战略这一核心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前一本名著进行总结,并引出《竞争优势》这篇主旨,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章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并旦表示出它如何被作为判定竞争优势的基本工具。
该章阐述了如何将企业分解为构成竟争优势的基础活动,并确定对竟争优势起核心作用的活动之间的联系它也表明竟争景框在影响价值链方面的作用,以及与其它企业的联合如何替代价值链内部的活动。
该章也简要叙述了价值链在设汁组织结构中的作用。
第三章阐述了企业如何获得持久的成本优势。
它表明如何运用价值链来认识成本行为及其对战略的意义。
对成本行为的认识不仅对于改善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是必要的,而且对干揭示建立经营歧异性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必要的。
应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提高中国产业竞争力
应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提高中国产业竞争力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许多优势产业或潜在优势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却处于劣势,如何提高中国优势或潜在优势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本文结合中国实际并借鉴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进行了探讨。
标签:国家竞争优势产业国际竞争力对于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各国差异很大。
美国等发达国家有众多的产业在世界领先,而像中国等一些国家则较少。
20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著名教授M·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较好研究了这一内容,给各国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指明了方向。
一、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是指一个国家使其公司或产业在一定的领域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
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能否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取决于该国的国家竞争优势,而国家竞争优势又是由四组因素决定的。
它们是要素条件、需求条件、支持性产业与相关产业、公司的策略、结构和竞争。
这四组因素的每一组都可单独发生作用,但又同时对其他因素产生影响。
这四大要素是:1.要素禀赋要素禀赋即一个国家在生产要素方面所处的地位。
它包括基础要素和高级要素。
基础要素是自然赋予的存在于每个国家的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人口等;高级要素则是投资结果形成的通信设施、熟练劳力、科研设施、技术诀窍等。
理论提出的高级要素,改变了过去相关经贸理论所阐述的产业竞争优势只在于国家基础要素禀赋的认识,解释了向日本、瑞士等基础要素相对缺乏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
2.需求状况需求状况即国内市场对该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特点。
理论对此不仅重视探讨了以往经济理论所重视的需求分析,指出国内市场的需求状况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基础。
还非常注重对国内市场的需求特点进行分析,指出讲究、挑剔、具有前瞻性的国内买主往往会给国内公司施加压力,使它们在产品质量、性能和服务方面都建立起高标准。
这样的产业自然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
3.相关和辅助产业即国内是否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供货行业和相关产业。
波特四要素模型对我国的指导意义
波特四要素模型对我国的指导意义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说明迈克尔·波特认为,一个国家不可能使其所有企业和行业在国际上都具有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的比较应当从行业(产业)的角度来考察才有意义。
他把决定一国竞争优势的因素归结为生产要素、需求要素、相关扶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政府作用、机遇等,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
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波特不仅论述了该理论对制造业的适用性,也论述了其对服务业的适用性。
既然如此,笔者认为,该理论亦可用于作为服务业重要分支的咨询业,特别是生产要素、相关扶持产业、政府作用及机遇四要素对提高咨询业的竞争优势尤为重要:(1)一个国家若要取得竞争优势,高级要素远比初级要素重要。
作为高级要素的咨询人才是咨询业取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美国具有强大的国际会计业、管理咨询业,主要依赖为数可观的MBA毕业生,这样大规模研究生院水平的商业培训在其他国家则很少见。
(2)一个国家的某一产业要想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国内获得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相关产业的支持。
正是因为信息技术和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美国的咨询业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得到迅猛发展,年增长率达到33%左右。
(3)政府可通过政策调控来创造竞争优势。
美国政府将咨询程序作为决策过程的法定程序,要求重大决策和大型工程必须经过咨询论证;英国以各种方式帮助咨询企业开拓海外业务。
得益于政策的扶持,英、美两国咨询业均具有各自显明的竞争优势。
(4)抓住机遇对发展一国咨询业很重要。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抓住二战后重建的机遇,促进了咨询业的迅速发展。
二、我国咨询业竞争优势的现状分析1、从贸易竞争指数分析贸易竞争指数是指一国某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该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即贸易竞争指数=(出口—进口)/(出口十进口)。
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并计算,得1997年至2001年我国的咨询服务出口、咨询服务进口和贸易竞争指数如表1所示。
波特竞争战略对中小企业的启示
波特竞争战略对中小企业的启示庞洪秀马广烁共1页[1]字号:【大中小】进入21世纪,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式已经和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已经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
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资金和技术、规模等方面都不占优势的中小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已成为困扰企业经理的一大难题。
美国著名战略专家、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实践极具指导意义。
一、波特的竞争战略波特认为在任何产业中都有五种竞争力量决定着产业的竞争强度和竞争规则,它们从整体上决定着产业的赢利性。
这五种竞争力包括新进入者威胁、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供货商的议价能力及既有竞争者。
由于产业中存在着上述五种竞争力量,为了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管理者必须对企业自身及竞争对手进行综合分析,选择一套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战略。
为此,波特提供了三种能够带来成功机会的基本战略方法:一是总成本领先战略。
即使企业的平均成本低于竞争对手。
二是差别化战略。
即企业创造独一无二且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顾客的需求,避开激烈的价格竞争。
三是目标集中化战略。
即企业在详细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选定一个特定目标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及市场地位。
实施这三种战略不仅需要不同的资源和技能,同时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
这三种战略是每一家企业必须明确的,要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做出选择,不能做“骑墙派”,必须在充分分析自身优、劣势条件的基础上选择其一作为主体战略。
这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赢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二、我国中小企业现状分析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其工业总产值及实现的利税分别占总值的60%和40%,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贡献了出口总额的60%。
完全可以说,未来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将取决于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
然而,不容乐观的是,随着国内、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许多中小企业要么长不大,要么风风火火三五年。
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_杨飞虎
学 术 论 坛 ACADEM IC FORUM
NO. 5 , 2007 ( Cum ulatively NO. 196)
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杨飞虎
[摘 要 ] 文章简明地综述了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剖 析了该理 论的核 心内容 ; 即 国 家钻石 模型 ; 并 简单评 述了 国内外学术界对该理 论的评价及发展 。 结合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文 章指出 它对当前 我国提 升国家 竞争优 势及产 业国 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 义 , 并就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 以期对理论界及实务界有所帮助 。 [ 关键词 ] 波特 ;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产业国际竞争力 ; 借鉴 [ 作者简介 ] 杨飞虎 ,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 经济学博士 , 江 西 [ 中图分类号 ] F11 [ 文献标识码 ] A 南昌 330013 [ 文章编号 ] 1004- 4434( 2007) 05- 0097- 04
市场 ; 利用外国客户来本国训练观摩机会 , 向他们 推广本 国 的产 品 ; 国 家 之间 的 结盟 或经 济 援助 等等。 3 . 相关和支持性产业 。波特指出, 相关和支持 性产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协同效应。一方面 , 当本 国的支持产业 ( 波特指的是供应商 ) 具备国际竞争 力时 , 它会通过以 下方式为下游产 业创造竞争优 势: 以最有效的方式及时地为国内企业创新 ; 促进 信息在产业内传递, 加快整个产业的创新速度。另 一方面 , 竞 争力 强的 产业 也会 通 过 提 升 效应 ( pu ll- through effect)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4 . 企业战略 、 结构和竞争状态。波特认为 , 各 个国家由于环境不同 , 需要采用的管理体系也就不 同; 适合一国环境的管理方式能够提高该国产业的 国际竞争力。波特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强有力的国 内竞争对手普通存在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 , 这也说明, 激烈的国内竞争是创造和保持国际竞争 优势的最有力的刺激因素。其原因在于 , 国内竞争 会迫使企业不断更新产品, 提高生产效率 , 以取得 持久、 独特的优势地位。此外, 激烈的国内竞争还 会迫使企业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 ; 而经 过国内激烈竞争锤炼的企业往往加成熟 , 更具有竞 争力 , 更容易在国际竞争中取胜。 5 . 机遇 。波特认为一些偶然性的事件或机会 有时也会对一国的产业竞争优势产生影响。其中 特别重要的有: 基础科技的发明创新; 传统技术出 现断层 (例如, 能源危机 ) ; 全球金融市场或汇率的 重大变化; 全球或区域市场需求剧增; 外国政府的 重大决策; 战争等等。偶然事件之所以重要, 是因 为它会打破原有的状态, 提供新的竞争空间。这些 事件使得原来的竞争者优势失效, 而为能够适应新 形势的国家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供了机会。当然 , 各国能否利用偶然事件所提供的机遇来获得产业 国际竞争优势, 还要取决于各种其他的因素 ; 同样 的机遇在不同的国家所造成的影响有好有坏。 6 . 政府作用 。波特认为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 要尽力去创造一个支 撑生产率提升 的良好环境。 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 ( 1) 政府可以通过补贴、 教育投资和资金市场等政策影响到生产要素。波 特重点强调了政府在提供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化 生产要素中的重要作用。 ( 2 ) 政府对需求条件的 影响体现在 : 第一, 政府制定本地产品规格标准, 影 响到客户的需求状态 ; 第二 , 政府本身通过政府采 购影响国内市场的需求状况。 ( 3) 政府可以通过 规范媒体的广告形式或产品的销售活动方式等来
迈克尔波特:什么是战略
迈克尔波特:什么是战略一、本文概述1、迈克尔·波特的介绍迈克尔·波特是当代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之一,他的战略思想在商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他出生于1947年,在美国纽约州出生,毕业于哈佛大学,并在哈佛大学教授战略管理课程,同时也是该校商学院的教授。
他的学术贡献包括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数十篇文章,以及《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等著作,其中《竞争战略》一书被认为是战略管理的经典之作。
波特的战略思想主要关注的是企业如何取得竞争优势。
他认为,企业要获得成功,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战略,并在特定的领域中建立竞争优势。
他提出了“五力模型”,该模型分析了行业中竞争的五种力量,即供应商、购买者、竞争对手、新进入者和替代品生产者。
在此基础上,波特提出了三种基本的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
这些战略思想为企业提供了不同的竞争路径和方法,有助于企业制定有效的战略计划。
2、战略在商业领域中的重要性迈克尔·波特是哈佛商学院的教授和著名的战略家,他提出了竞争战略理论,该理论对于商业领域的影响深远。
在他的理论中,战略是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关键。
在商业领域中,战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好的战略可以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具体来说,战略在商业领域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首先,战略可以帮助企业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企业通过制定战略,可以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和竞争策略,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拓展和营销活动。
其次,战略可以帮助企业分析和把握市场机会。
企业通过制定战略,可以了解市场的需求和趋势,发现潜在的市场机会,并及时抓住机会,从而取得更大的商业成功。
最后,战略可以帮助企业降低风险和应对挑战。
企业通过制定战略,可以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了解市场中的竞争格局和竞争对手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降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风险和应对挑战。
波特竞争战略的经济学解读
波特竞争战略的经济学解读波特认为,有三种提供成功机会的最基本战略:总成本领先、差异化和目标聚集,企业必须选择其一,才能在产业中获得成功。
波特在《什么是战略》中指出:对“什么是战略”这一问题的回答又增加了一个新视角——取舍。
战略就是在竞争中做出取舍,其实质就是选择不做哪些事情。
为什么三种基本竞争战略必须选择其一?应如何选择?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从根本上帮助企业走出战略迷思,做出战略选择。
以下,作者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回答这些问题。
一、三种竞争战略的选择如果一个行业中只有一个企业存在,那么它就具有绝对垄断力量,它总可以找到一个或一系列产品,通过价格和产量决策,达到利润最大化。
战略的本质是取舍,而这个企业可以尽其所能地攫取这个行业的所有利润,直到出现竞争对手,因此这种情况不在讨论之列。
为了便于说明,我们假设某行业有甲和乙两个竞争企业,它们自然状态的成本曲线如图一所示。
横坐标“V”代表差异化价值,纵坐标“C”代表总成本。
其中“差异化价值”是指客户感知的差异性价值,包括实质性和非实质性的差异化。
而“总成本”是指“广义成本”。
以雪铁龙专用润滑油为例,法国“道达尔”润滑油自1968年至今,一直是雪铁龙的专用润滑油,深受雪铁龙车手的信任。
在中国,“长城”和“道达尔”同时入选为雪铁龙售后服务市场的“专用润滑油”,可是同样是“SJ”级别的机油(车用润滑油俗称“机油”,在本文中含义相同),“长城”每罐的零售价要比“道达尔”低20元左右。
可见,即便是同样品质的“专用机油”,“长城”的客户感知的价值要比“道达尔”低20元左右。
客户感知的价值与产品的真实价值的差距取决于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行业和产品的特质、客户对产品的了解深度及信任成本等。
因此,“长城”的雪铁龙“专用润滑油”如要达到“道达尔”相同的客户价值,必须提供更好的品质或服务,经历更长的时间过程,投入更多的广告和推广,也就是说,要付出更大的成本,这些成本包括制造成本和交易成本等等等,因此统称为“广义成本”。
企业战略方案的“中国式选择”
2004 年,中国公司界以前狂热地炒作迈克尔·波特,这位“全世界竞争力之父”。
凡是听过波特演讲、看过波特着作的人都理解,波特的弘大理论实质上是在建立一套普适性的道理,在这些道理眼前,我们只有遵循、模拟、学习。
时间流逝得很快,今日,我吃惊地发现,波特的竞争战略仿佛不太适合中国的市场环境,由此致使中国为数众多的公司家一边念道着波特的理论,一边把这些理论顺手扔到了垃圾堆里。
中国公司的战略模式成为全世界化背景下现代公司战略的一个异数。
比方要多元化仍是专业化?是走成本事先的道路仍是差异化竞争?这些波及公司发展战略的问题,标准的公司管理理论的答案必定是专业化、差异化。
这也是波特理论的要义。
可是迈克尔·波特必定没有想到,在目前的中国市场环境下,这或许不是最好的选择。
中国的公司家们比波特更认识中国社会的实质,认识中国的公司所处的市场环境。
即使波特在讲台演出讲得口干舌燥,即使波特如何的语重心长,中国的公司家们在献给波特热情的掌声以后,依旧独断独行地走在中国的市场里,坚持把多元化、同质化进行到底。
多元化在中国是个伪命题在中国,企业的多元化和专业化之争,是一个伪命题。
在拟订战略的过程中,公司需要解决三大中心问题:第一,我们应当从事什么产业?是一种仍是多种产业?第二,在特定的产业内,我们应当采纳何种战略以获取竞争优势?第三,如何设计职能战略以达成这个目标,这是更为具体的执行层面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比较流行的看法是专业化要优于多元化,特别是非有关多元化。
在《追求优异》第十章“不离本行”中,作者用大批的事例来说明公司进入非有关多元化领域的困难程度;在上世纪 90 年月 IT 发展的黄金期间, GE 的杰克?韦尔奇以为通用的文化不适于 IT 行业的文化,所以 GE 没有从事非有关多元化,此事被好多人夸赞不已。
国内公司如联想缩短业务领域、 TCL 在 IT 领域的不尽善尽美,似乎都在提醒中国企业要认真按照国外的战略理论重新定位。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
荷兰花卉业的成功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悠久的生产 历史、完善的花卉栽培教育、推广和研究,极大地提 高了花农的技术水平;不断的科学研究使荷兰的花卉 业经常开发出新技术和新产品;在荷兰,所有的花卉 生产者都可以直接获得最优秀的繁育材料;在生产链 中,高效检验服务和质量控制系统确保了花卉生产的 最佳质量;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以及成功的配 送系统使花卉种植者走向专业化生产,形成良好的经 济效益。
机遇
企业战略、 结构和竞争
生产要素
需求条件
相关及 支持产业
政府
(1)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是指一个国家在特定的产业竞争中有关生产方面的表现,包 括土地、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知识资源和基础设施等。
基本要素:一国先天拥有或不需太大代价便能得 到的要素,如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非熟 练或半熟练劳动力等。 高级要素:经过长期投资和培育才能创造出的要 素,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或 高新技术等。
举例——我国的家电业
中国家电业最早进入完全的市场竞争,30 年来它 发展最快、国产品牌最活跃、规模最大。
第一台彩色电视机 ——北京牌
根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的统计数据, 2009 年格力、 美的空调产销量均超过 1000 万台,分别占全球产 量的20% 和17%; 格兰仕、美的微波炉的产销量均 超过1000万台,分别占全球总量的25%;海尔集团 冰箱产销量超过 1000 万台、洗衣机产销量达到 900万台,均占到全球总量的10%。
迈克尔·波特 (Michael Porter)
迈克尔·波特的三部经典著作《竞争战略》( 1980 )、 《竞争优势》( 1985 )、《国家竞争优势》(1990 )被 称为竞争三部曲。三部著作分别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 层面较为系统的论述了“竞争”(企业竞争、产业竞争、 国家竞争)问题,系统的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该理论试 图归纳国际贸易新理论中各派提出的观点,被认为是贸易 理论一个重要的综合和发展,它较为全面和综合的阐述了 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从而对国际贸易的解释更具统一 性和说服力,并形成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雏形。
迈克尔波特战略需要独一无二的价值取向
迈克尔·波特:战略需要独一无二的价值取向迈克尔·波特依我所见,大多数公司实际上没有战略,很多公司经常做的事情就是试图寻找一些先进的经验并尽量实施它,这在中国现行的体制下也是如此。
在这样的国家,总要学习其他国家的一些先进经验。
然而实际上,公司一定要找到一个不同的经营方式,这样就不会和其他公司迎头竞争。
战略条件战略是有条件的,不同的战略有不同的条件和要求。
第一,要有一个不同的价值取向。
为了制定一个战略,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找到并确定企业要做的一些选择,就是说制定战略就要涉及到把你所想实现的东西加以限制,如果想满足所有的需求,那等于没有战略。
以一个汽车租赁公司安特法为例,该公司向个人提供租车服务,实际上它是北美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与其他最有利润的公司相比,它比北美最大的两家公司的利润要高出两倍。
但为什么大家都不知道这家公司呢?因为这是一个私营公司,是一个没有上市的公司,因此大家对它的情况不是很了解。
那么,这个企业的战略是什么?通过安特法公司可以看出,战略需要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价值取向,而价值取向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的方面:一是你准备服务什么类型的客户,二是你会满足这些客户哪些需求?三是你期待或者寻求的是什么样的价格?这三点可以构成你的价值取向。
这个基本的理论是说,你要作出不同的选择,要与对手有所不同。
如果你试图对所有的客户作出服务,满足他们所有的需求,而且什么价位都去满足,这么做第一是没有价值,第二是很难有竞争的优势。
例如,安特法这个汽车租赁公司,其对自己的行业十分了解,认识到尽管很多租车的都是旅行的人,实际上租车一般也都是出租给这些人,但同时其他人也需要租车这个市场,例如你自己的车坏了,用不了了,这种情况也需要租车,还有其他的情况需要租车。
安特法认识到在自己生活地区的租车需求和旅行租车的需求是完全不一样的,于是他们决定把重点放在家庭的或者是城市的租借市场,而不太在乎其他的情况。
如果有旅行社来租借,安特法也会把车租出去,但是在战略制定上是针对那些本地的汽车租赁市场。
波特中国谈战略
波特中国谈战略(发表日期:2004年07月02日)竞争的优势来自战略。
中国的成功没有战略。
Michael Porter 著我发觉有专门多的公司事实上并不对自己的战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每一个人都专门忙,每个人都努力工作,每个人都做专门多的情况。
然而我发觉:令人吃惊的是大部分的公司没有自己的战略。
竞争并不是要成为最正确我发觉在竞争领域的主导观点确实是要成为市场上最正确的公司,成为你行业最正确的公司。
大部分的治理者差不多上如此去摸索的。
也确实是说有他们认为存在一种最好的竞争方式。
假如是银行业的话,有银行业的最好的竞争方式;假如是汽车制造公司的话,就有一种最好的汽车制造竞争方式;假如是电信行业的话,就有一种最正确的电信行业的竞争方式。
也确实是说只有一种获胜的方式。
有专门多的治理者都把竞争看作寻求取得成功最正确方式的过程,每个人都在查找如此一种惟一的答案。
我发觉在中国存在一个趋势,确实是把商业竞争作为一种军事战争来考虑。
在军事战争中的胜利意味着另外一方的失败,假如要获胜的话就必须摧残你的对手。
加上认为只有一种取得竞争胜利的方式,因此这种方式必须由自己公司获得。
事实上竞争并不是要成为最正确,而在于你要具有专门性,通过这种独到之处向客户提供价值。
竞争有多种方法。
不管在哪个行业都会有多种客户的需求,因此我们就有多种方法增加价值。
作为一个企业,你不是要找出唯独的灵丹妙药,而是要查找一种适合你的方法,使你做到在业界与众不同。
定义战略的种种误区专门少有企业的治理者会说我们不需要战略,然而关于如何来定义战略,大伙儿却莫衷一是。
专门多人把战略看作是抱负,确实是说我今后要达到什么目标,比如说"我们的目标是要作为业界的第一或者第二,这是我们的战略"。
这是战略吗?这是目标,这不是战略。
战略是如何样成为第一和第二。
顺便告诉大伙儿,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说明做第一或者第二确实是好的,没有证据说明做到第一或者第二就能有杰出的利润。
波特在华演讲报告
波特在华演讲报告--------------------------------------------------------------------------------2004年6月18日,当今战略第一权威、〝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博士(Dr. Michael Porter)来华领衔主持〝红塔集团2004迈克尔‧波特战略论坛〞,(波特教授与彼德•德鲁克、格林斯潘名列〝20世纪对全球经济阻碍力最大的50位人物〞前3名)。
论坛期间,波特博士与闻名商界领导围绕竞争战略等话题做了杰出的主题演讲及充满睿智的对话。
迈克尔‧波特:我们在讨论战略的时候,我们的重点是放在那个问题上面的,什么问题呢?是一家公司如何能够在自己的行业当中做到表现最正确,我们所了解的是杰出的表现,我们讲竞争优势方面的杰出表现,能够有两种专门不同的方式能够表现的,第一个在运行上面做到专门有效,第二确实是战略的定位,那个差别是十分重要的。
然而我还发觉专门多的经理把这两个东西实际上是混在一起的,因此我们要把运营层面的有效性和战略的定位这两者分别说一下。
运营上边的有效性确实是要把那些先进的体会学过来同时加以实施,因此先进体会是跨行业的这种多如牛毛,包括机械使用,包括经济方面治理销售队伍的方面的一些先进的体会。
我们的竞争优势一方面是要更好的学习先进的体会,像中国如此的经济体制的国家当中,我们发觉需要介绍一些先进的体会包括产品的质量,产品达到世界级的水平,使你的设施更加合理化,把那些效力低的设施加以关闭,购买一些现代化的设备等等,在新型的经济体制当中,有专门多的情况差不多上在那个地点讲到的。
我们来整合世界,了解最好的竞争对手的做法,同时试图学习他们的一些先进的体会,这能够说是治理专门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且要花专门多的时刻、工作经历才能够做到的。
专门多情形下这也是专门关键、专门重要的。
因为,我发觉假如你在运营效率上不行的话,那个战略就不行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特中国谈战略(发表日期:2004年07月02日)竞争的优势来自战略。
中国的成功没有战略。
Michael Porter 著我发现有很多的公司事实上并不对自己的战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每一个人都很忙,每个人都努力工作,每个人都做很多的事情。
但是我发现:令人吃惊的是大部分的公司没有自己的战略。
竞争并不是要成为最佳我发现在竞争领域的主导观点就是要成为市场上最佳的公司,成为你行业最佳的公司。
大部分的管理者都是这样去思考的。
也就是说有他们认为存在一种最好的竞争方式。
如果是银行业的话,有银行业的最好的竞争方式;如果是汽车制造公司的话,就有一种最好的汽车制造竞争方式;如果是电信行业的话,就有一种最佳的电信行业的竞争方式。
也就是说只有一种获胜的方式。
有很多的管理者都把竞争看作寻求取得成功最佳方式的过程,每个人都在寻找这样一种惟一的答案。
我发现在中国存在一个趋势,就是把商业竞争作为一种军事战争来考虑。
在军事战争中的胜利意味着另外一方的失败,如果要获胜的话就必须摧毁你的对手。
加上认为只有一种取得竞争胜利的方式,因此这种方式必须由自己公司获得。
其实竞争并不是要成为最佳,而在于你要具有独特性,通过这种独到之处向客户提供价值。
竞争有多种方法。
无论在哪个行业都会有多种客户的需求,因此我们就有多种方法增加价值。
作为一个企业,你不是要找出唯一的灵丹妙药,而是要寻找一种适合你的方法,使你做到在业界与众不同。
定义战略的种种误区很少有企业的管理者会说我们不需要战略,但是对于如何来定义战略,大家却莫衷一是。
很多人把战略看作是抱负,就是说我将来要达到什么目标,比如说"我们的目标是要作为业界的第一或者第二,这是我们的战略"。
这是战略吗?这是目标,这不是战略。
战略是怎么样成为第一和第二。
顺便告诉大家,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做第一或者第二就是好的,没有证据表明做到第一或者第二就能有卓越的利润。
另外还有一些公司宣称:我们的战略就是合并,我们的战略就是成立合资企业,或者说我们的战略是外包。
这是战略吗?这不是战略,这是你要采取的行动,你的做法。
也许这是好的做法,也许这是有利的做法,但这不是战略。
战略是你希望在市场上有什么样一个定位。
你可以有很多的合并,这不一定给你带来竞争优势。
还有很多公司把战略看作是任何重要的东西。
如果技术重要,他们把技术作为战略。
如果营销重要,他们就把营销作为战略。
但是这样是没有意义的。
战略必须是一个总体定位,表明了这个公司要在市场上所占据的这个位置,包含着公司所做的方方面面。
你不能只有单独的营销战略或者技术战略,你需要的是一个总体战略,营销必须要符合这个总体战略。
很多公司通过让各个部门拿出自己的战略,然后将这些战略整合成公司的战略,这是行不通的。
我们还有一些管理人员,他们把战略看作是远景,就是描述公司的未来。
这是战略吗?我不认为这是战略。
这并没有说明你怎么样做到与众不同,并没有说明你怎么样获得优势,这仅仅是一种愿望的表达。
但是太多的公司停留在这种愿望的表达上,而没有下一步的描述,这不是战略。
还有一些企业认为不能光搞一个战略,因为世界变化太快了,所以与其说你先做一个战略的决定,还不如先做一些尝试,然后看看哪一种尝试更加成功。
当你发现有成功做法的时候,再决定你的战略。
这样做也是没有意义的。
你不可能通过普遍的尝试来制定战略,因为战略其实涉及很多方面,而且所有的方面必须是融合的。
仅仅做一些小范围的尝试是不可能搞出战略的。
制定战略必须明确目标为了制定战略,你必须要确定公司的目标。
很多公司确定了目标,这些目标尽管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并不是非常清晰。
比如说目标是"我们要增长"。
其实增长是很容易的。
你购买一家公司就能够实现增长。
但是制定战略的真正动因并不是单纯的增长,而是盈利。
而这个盈利的衡量标准就是投资回报,不是销售的回报,而是投资的回报。
如果你能够有一个卓越的投资回报的话,这说明你真正地在创造经济价值。
这种经济价值的获得是说你能够以超过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有能力生产更多的产品。
要衡量经济价值,就要看投资回报,而这个衡量的过程就要经过三到五年的时间。
战略并不是要考虑每一年的盈利。
每年的盈利可能会受到进口的影响,受到商业周期的影响,或者是汇率浮动的影响。
但是谈到战略,考虑的是三到五年之间的盈利。
如果一个企业很大而并不能盈利,这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因为你并没有给社会带来好处,同时也没有给企业带来好处。
如果你没有持续性的盈利,你的企业最终一定会消亡或者被其他公司收购,你就会从这个行业中退出。
我发现在中国太多的企业没有盈利。
你可以生存,因为人们还是给了那些不该给你的钱。
在这种条件下,如果你是以增长衡量是否成功的话你很容易获得成功,因为在一个增长的经济当中要这样做的话非常容易。
所以我们认为战略从基本上来说应该是盈利作为第一类的目标,然后才是增长。
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很多公司觉得自己最基本的目标不是盈利。
他们从股东的角度出发,将自己的公司目标定义为股东的价值服务。
为什么这样做?这些公司的解释是衡量公司是否成功要依据公司在股市的表现。
这是毫无道理的。
如果你太关心自己公司股票的市值的话,你就会破坏甚至毁掉你的公司。
因为我们知道在股市上价格有的时候太高,以至于不能反映你公司真正的经济回报率,而有的时候会太低。
有很多原因造成股票价格的上涨和下跌,这并不能反映你们公司真正的经济价值,可能只有在某个股市的时间点真正反映你公司的价值。
如果你太关注于你公司股票价值的话,就会毁了你的公司,因为你会采取一些在经济上无法解释的行动。
我们都知道股东也是不断地变的。
在美国,人们持有股票的平均间是低于一年的。
有很多人购买了某个公司的股票,然后在一年之内就要把这个股票卖出去。
难道你们都关心这种股东的需求吗?有的人只持有你公司股票一年,你难道让这种人引领公司吗?你当然不能这样做,如果这样做的话,就会毁了你的公司。
这种股东不会关心公司真正的情况,只是关心你们公司八个月之内的市值的表现。
所以你们不能去尝试取悦股东。
你们必须想明白,如何创建一种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提高投资回报率。
我可以保证,如果这样做的话你就会成为成功的企业,而且最终你们公司的股票价格会上涨的。
分析战略的工具下面我们假设我们都制定了正确的目标,着眼于更高的长期投资回报率。
那到底什么能够为我们带来更高的长期投资回报率、什么能够给我们带来盈利性呢?回答是:两类因素。
第一类因素是你所处的行业,第二个因素是你在这个行业中所占的位置。
到底什么是一个行业?行业是一个非常明确的竞争领域。
比如说,银行业本身不是一个行业,实际上银行领域包括各种各样的行业,比如说向小的企业贷款也是一个行业。
在中国我发现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很多情况下一个公司会处于不同的行业中,但是它并不认为自己公司有一个明确的核心行业,而且无法针对这种核心行业制定出一个明确的核心的战略。
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公司并不了解到底是否能够在业务中取胜,它到底在哪个行业中和别人竞争。
有很多的公司的业务包罗万象,它的战略是引领各种各样的产品和业务。
这样一个总的战略引导多元化的业务和产品是不可能有效的。
影响行业盈利性的因素和影响公司的盈利性的因素是不一样的,我们必须把这两套不同的影响因素分开来,必须考虑到所处行业平均盈利水平是多少,然后把自己公司的盈利性和这样一个行业平均做一个比较,然后才知道到底你在这个行业中是否拥有竞争优势。
如果高于行业水平就是有竞争优势,反过来就是你具有竞争劣势。
怎么样获得竞争优势?我们可以有两种方式:一个就是要有较低的成本。
如果我们要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提供类似的产品的话,显然我们可以获得更高的盈利。
另一个获得更高盈利的手段就是有更高的价格,我们能够在我们的产品上相对于竞争对手来说卖出更好的价格,而且同时对成本做一个很好的控制,我们显然会在业界出类拔萃,这是无可争论的事实。
我怎么样能够获得更低的成本或者获得更高的价格?为了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公司潜在的价值能力。
我们的工具就是价值链的分析。
对于任何公司来说可能有一系列的活动提供价值。
比如说有后勤方面的工作、运作、还有营销、采购等等,实际上公司就是一系列活动的组合,一个公司的竞争力会反映在公司开展的各种活动当中。
而价值链对于某一个行业来说都是非常具体的。
运作有效不是战略定位运作有效是实现最佳实践。
所谓最佳实践就是一个能够给大家都带来好处的做法。
比如说你是一个制造公司,你的最佳实践就是精益制造,或者说能够很好地管理你的供应链,或者用因特网和你的客户之间沟通,这就是最佳实践。
管理公司有很多的实践,每个企业总是不断学习最佳实践。
你是不是有最新的设备、是不是在使用IT、或者用最现代的IT系统发挥企业的作用、你怎么样充分发挥你后勤的作用?所有这些最佳实践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知道对于任何一个公司来说都要找到他们所处这个行业当中的最佳实践,同时进行模仿,把它引入公司,使它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这是不是战略?我们并不认为如此。
因为只在一个方面比你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并不一定能使你变得与众不同或脱颖而出。
如果某些做法是最佳实践,你会发现你的竞争对手也在采用,除非你的竞争对手总是睡大觉,否则的话你很难在竞争中获胜。
如果你仅仅采用同样的最佳实践,你是不可能成功的。
运作有效在竞争中至关重要,但是它不一定给你带来竞争优势。
因为每个人都在朝这个目标方向发展。
仅有运行有效性不足以确立竞争优势。
在运作有效性上的竞争其实是和你的竞争对手在同一个跑道上竞争,你只是想跑得更快、做得更好。
而战略定位是选择另一种比赛。
我们需要在这两方面都要做到优秀,既要做到有效运作,又要有明确的战略定位。
大多数公司花99%的时间确保运作有效却缺乏明确的战略,他们所说的战略实际上只是运作有效性的提高。
战略定位有五个条件战略定位有五个条件。
第一必须要有一个独到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有别于你的竞争对手。
你要有一个不同的价值链,如果你用同样的方法做市场营销,同样的服务,同样的生产,实际上等于没有战略定位。
如果你要有战略的话,必须有不同的价值链,必须要与众不同,这样才能获得不同的价值观。
然后是好的战略平衡特点。
实际上我们在制定战略的时候最基本的就是取舍,而这些取舍的实质就是要做某些事而放弃别的事。
除非你做出这样的取舍,否则你就不是在制定一个战略,你也就不能获得成功。
第四,好的战略特点,可以使价值链之间是互相促进,各种工作流程之间是完美的结合。
比如说你的生产、你的销售、你的供应之间都可以互相积极促进,他们之间是如何去融合、如何去协作非常关键。
为了能够让他们融洽地合作,进行产品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制造、还要考虑到销售的问题。
最后一个是指标是连续性,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以一定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