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对人格及社会行为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格塑造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格塑造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格塑造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人格塑造。
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注重家庭纽带,重视礼仪道德,尊重长辈,注重孝道,塑造了中国人追求谦虚、坚韧、忍耐、勤劳和勇敢的品质。
下文将从家庭观念、孝道、礼仪道德及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几个方面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格塑造的影响。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庭观念的重要性。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被视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它是一个人的归属地。
传统的家庭观念追求亲情、和谐与稳定。
中国人非常重视家庭纽带,传统中有着“千里姻缘尽于一脉”的理念,追求儿孙满堂的幸福。
这种家庭观念深深地烙印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影响了他们的人际关系和人格塑造。
中国人具有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乐于为家庭奉献,维护家庭团结和谐的大局。
在家庭中,长辈的地位被尊重和崇高,而年轻一代则承担起照顾长辈和孝敬家人的责任。
这样的家庭观念塑造了中国人坚持家庭责任、忍辱负重和以家庭利益为重的品格。
其次,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理念对人格塑造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中国人秉承着尊长、敬老、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传统观念中,子女们必须尊敬和服从长辈,并对他们尽心尽力地照顾。
这种孝道观念从儿童时期就被灌输给中国人,培养了他们的忍耐力、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孝顺父母是中国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之一,它不仅体现了亲情的伦理关系,也体现了中国人追求和谐社会关系的价值观。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理念对中国人在塑造和发展自身人格上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传统文化注重礼仪道德的培养,对中国人的人格塑造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道德是社会秩序的基础,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礼貌待人。
传统文化中的礼仪要求人们要遵从规则,注重礼貌待人,不论是在家庭、社交还是公共场合,都要遵循特定的礼仪规范。
这种礼仪道德观念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维护社会秩序,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人们的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
儒家文化对当今中国人人格的影响
儒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今我国人的人格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礼乐教化、仁爱亲和、忠孝立身,这些核心价值观在我国社会中深深根植,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举止、处世态度和价值观念。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儒家文化对当今我国人人格的影响。
一、礼乐教化对人格的影响在儒家文化中,礼乐被视为教化人们品德和修养的重要手段。
儒家经典《论语》中就有“有教无类”、“君子务本”等关于教育和修养的论述。
据史书记载,儒家经典《三礼》强调了礼的重要性,并且规定了各种礼仪的形式与内容。
这种强调礼乐教化的传统,使得我国人在行为举止、待人接物上形成了讲究礼仪、尊重长辈、勤谨求实的品德风范。
我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细节、讲究礼仪、注重修养,这些都可以看做是儒家文化对人格的建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仁爱亲和对人格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和孝道,提倡待人宽厚、亲和友善。
《论语》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之交淡如水”等关于待人接物和人际交往的论述,这些都反映了儒家文化中仁爱亲和的核心理念。
在当今我国社会,人们普遍重视和谐相处、友善待人,注重人际关系的处理和维护,这与儒家文化中强调的仁爱亲和密不可分。
可以说儒家文化对我国人的人格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得我国人整体上显现出亲切、宽容、友善的特点。
三、忠孝立身对人格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忠孝之道,认为孝顺父母是人伦关系的根本,是立身之本。
儒家经典中有“孝为美德之本”、“忠恕为君子之道”等有关忠孝的论述。
在我国社会中,孝道一直是人们行为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敬父母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忠诚、诚实、正直等品质也在儒家文化中得到强调,这些品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我国人的人格特征。
可以看出儒家文化中所强调的忠孝立身思想对塑造我国人的人格具有重要影响。
儒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今我国人的人格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礼乐教化、仁爱亲和、忠孝立身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社会中深深根植,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举止、处世态度和价值观念。
《文化的影响》文化对个人的影响
《文化的影响》文化对个人的影响文化,如同空气一般,无处不在,却又常常被我们所忽视。
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
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文化就开始对我们产生影响。
家庭是我们最早接触到的文化环境,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的传统和习惯,都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文化的种子。
比如,在一个注重礼仪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往往会懂得尊重他人、礼貌待人;而在一个重视教育的家庭中,孩子可能会从小就树立起勤奋学习、追求知识的观念。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学校成为了我们接受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我们不仅学习科学知识,还接触到各种文化艺术、道德规范和社会价值观念。
学校的教育体系、教学方法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都在塑造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例如,通过学习历史,我们了解到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从而明白自己在这个漫长进程中的位置和责任;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我们感受到不同作者的情感世界和思想深度,丰富了自己的内心体验。
社会文化环境也是影响个人的重要因素。
我们生活的社区、所处的城市乃至整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取向。
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准则、法律法规等,都在约束和引导着我们的行为。
比如,在一些地方,尊老爱幼被视为美德,人们会自觉地关爱和照顾老人和孩子;在某些社会中,公平正义被高度重视,人们会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文化对个人的影响首先体现在思维方式上。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造就不同的思维模式。
东方文化注重整体性和综合性思维,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更倾向于分析性和逻辑性思维,注重对事物进行分解和分析。
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会影响我们看待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决策的过程。
在价值观方面,文化的影响更是深远而持久。
价值观是我们判断是非善恶、决定行为取舍的重要依据。
不同的文化赋予了不同的价值观念。
有的文化重视个人成就和自我实现,鼓励人们追求个人的梦想和目标;有的文化则更强调集体利益和社会和谐,倡导个人为集体和社会做出贡献。
文化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文化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姓名:学号: 班级:专业:上完社会心理学选修课,我认为的个体社会化就是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
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对个体来说,社会化是一个社会适应的过程;对社会而言,社会化是一个约束和控制的过程。
文化,就词的释意来说,文就是“记录,表达和评述”,化就是“分析、理解和包容”。
人类传统的观念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由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
谈“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很大,故文化出现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文化”这个概念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有三点: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易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
同样的工具、用具、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3、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综上所述,文化具有完善个体人格、维系社会共同体、推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功能,文化的统一和延续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
个体社会化离不开文化,文化的统一和延续是通过个体社会化来实现的,离开个体社会化,就谈不上社会团结和社会进步。
我认为文化通常是以潜在方式来影响个体的,文化主要是一些无形的、无意的、长期的积淀的观念、思想、制度,个体是感觉不到强制性的。
文化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强调社会化的文化传递功能以及个体学习认同文化、对社会文化的适应。
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核心是价值标准)的内化,它所回答的是“我们是谁?",比如认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庆为中华民族的风俗,比如认同汉语汉字为中国国家通行的语言文字,比如认同“龙”、“长城”、“黄河”等为中华民族的标志,这些最基本和最有意义的认同所形成的“文化认同”,汇集到一点就是:“我们都是中国人”。
文化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文化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人格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许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文化因素被认为是对人格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
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它们都塑造了一个人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和世界观,进而影响其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本文将探讨文化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从家庭、社会和教育等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1. 家庭文化的影响:家庭是个体与文化最早接触的环境之一。
在家庭中,个体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接受文化的灌输。
家庭文化可以体现在家庭价值观的传承和塑造中。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孝道、尊老爱幼,这种价值观的灌输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和人际关系处理方式。
同时,家庭文化还体现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方式和教育方式上。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教育方式对个体的性格与行为影响深远。
2. 社会文化的影响:社会文化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接受的文化。
社会文化包括各种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以及社会结构和制度等。
社会文化对个体的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例如,个体成长在一个强调竞争的社会文化中,往往会培养出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自我价值取向;而生活在一个注重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的社会文化中,个体则更容易形成合作意识和集体利益意识。
社会文化还通过社会交往和社会支持等方式对个体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3. 教育文化的影响: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人格发展的关键环节。
教育文化可以决定一个人接受何种知识和学习何种技能,从而影响其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
不同的教育文化注重的内容和方法不同,这也决定了个体的人格特征的培养方向。
例如,素质教育注重培养个体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和创新思维;而重视应试教育的教育文化则更注重个体的知识积累和应试技巧的培养。
综上所述,文化因素对人格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家庭、社会和教育等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接受到不同的文化灌输和教育,从而塑造了不同的人格特征。
了解和认知文化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也为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社会文化传统对个人人格与行为的塑造
社会文化传统对个人人格与行为的塑造社会文化传统是指人们在特定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行为规范和传统习俗。
这些传统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中具有差异性,但它们都对个人人格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塑造作用。
本文将就社会文化传统对个人人格与行为的塑造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传统价值观对个人人格的影响传统价值观是社会文化传统的核心部分,它代表了一个社会对于道德、美德和行为准则的认同和追求。
这些价值观在家庭、教育和社会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在家庭教育中传承的价值观对个人人格形成有着决定性影响。
例如,在中国传统家庭中,家庭观念强烈,尊重长辈、孝敬父母是大家儿女的一贯行为。
这种家庭观念培养了中国人顾全大局、强调集体利益的心态,形成了中国人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其次,教育体系中传统的价值观也在人格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
许多东方文化强调尊师重道,注重纪律和秩序。
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了学生们对权威的尊重和行为的规范。
与此相反,西方社会中的教育倾向于注重个体的创造力和自主性,这也对个人人格的塑造产生了影响。
二、传统习俗对个人行为的影响除了价值观的塑造作用,传统习俗也对个人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传统习俗是社会文化传统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反映了特定社群的行为方式和规范。
首先,传统习俗可以决定个人的社交行为。
比如在很多东方国家,鞠躬、握手和礼貌用语是社交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习俗要求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保持自己的独特身份,同时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权益。
相反,西方社会更强调平等和直率,往往更倾向于开放和自由的交往方式。
其次,传统习俗还涉及到个人生活中一些日常行为的规范。
比如在食品文化方面,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饮食习俗。
有些习俗是因为地理原因、气候差异或宗教信仰而形成的,它们对个人的饮食选择和品味产生了重要影响。
最后,传统习俗中的庆典、仪式和节日等活动也对个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这些传统活动是社会交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个人在参与其中时会受到活动规范和礼仪习俗的约束,进而塑造和调整其行为方式。
文化的功能
文化的功能文化的功能有时也称文化价值。
就个人而言,文化起着塑造个人人格,实现社会化的功能;就团体而言,文化起着目标、规范、意见和行为整合的作用;对于整个社会,文化起着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的作用。
以上3个层面的功能是互相联系的。
1.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2.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
3.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5.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一、社会整合功能主要有:1.价值整合。
这是整合功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功能。
只有价值一致,才有结构与行为的协调,才会有共同的社会生活。
任何社会中的人们在价值观上都会有差异,但经由统一文化的熏陶,必然在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形式大体一致的观念。
例如,被一个社会文化肯定的事物与行为,必定是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所追求的;被社会文化否定的事物与行为,则是为大多数人所鄙弃的。
2.规范整合。
规范因价值需要而产生,因文化的整合而系统化和协调一致。
整合功能使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进而将社会成员的行为纳入一定的轨道和模式,以维持一定的社会秩序。
3.结构整合。
社会是一个多元结构的系统。
社会的异质性愈强,分化的程度就愈高;多元结构愈复杂,功能整合的作用愈重要。
一个复杂的多元社会,是由众多互相分离而又互相联结的部分和单位组成的,每一个部分和单位都具有自己的功能,但这种功能的发挥,必须和其他部分的功能联结起来才能实现,才能对整个社会的运行发挥作用,即所谓功能互补。
由于统一文化的作用,使社会结构成为一个协调的功能体系。
文化整合功能是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
社会学中的功能学派和结构功能主义都强调文化的整合功能。
一个社会,如果缺乏整合必将四分五裂。
传统文化对个人人格塑造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个人人格塑造的影响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下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
而集体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强有力的塑造因素,对个人人格和行为方式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传统文化对个人人格塑造的影响。
传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历史和传承下来的文化。
传统文化是个体和社会之间一个很重要的联系,它给予个体信仰、道德、精神和文化传承。
受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个体会拥有相应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以此来使他们成为文化传承的一份子。
首先,传统文化如儒家思想强调个体在社会关系中的作用。
儒家思想认为,人应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社会做贡献。
在这种思想下,传统文化注重的是个体的行为规范和责任感。
受到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个体会学习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精髓,注重道德修养和个人修养,同时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去,共同参与文化传承,成为文化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其次,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也对个体的人格塑造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文化中特别善于通过诗歌、绘画、音乐、戏剧等方式来传递价值观。
在古代,这些形式的艺术作品都是流传在有限的社交圈子内。
然而,在现代社会,这些艺术形式已经成为了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为现代社会的民众教授文化知识和历史。
当下,社会稳定与提升文化素质的工作一直在推进,其中文化传承是十分重要的。
同时,艺术形式的传承也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激发个体的文化情感,进而在精神上更为富有。
再者,文化节日怀旧氛围的营造,也能够对个体的人格塑造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节日中有许多是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传统文化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体现,这些节日与中国文化是相互依存的。
这些节日不只是个体和家庭聚集的时候,更是一个社会化和公共性的场所。
在这些节日中,能够感受到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能够形成一种强大的共同体意识。
这种结合,通过共同体意识构建相应的文化价值,激励个体形成独有的文化品位,进一步影响个体的道德认知。
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影响有哪些?文化是人类社会规范、信仰、价值体系、精神风貌和生活方式等的总称。
它既包括社会、历史和个人方面的文化元素,也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科学等方面的文化元素。
文化对于人类的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下面将对文化的影响进行阐述。
一、对认知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文化是人类认知和思维方式的重要来源。
每个文化都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它们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个人发展的思维方式。
不同文化的人们对待事物的看法是不同的,这也发生了不同文化之间思维方式的碰撞。
二、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文化对社会行为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不同文化下的社会行为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中国,礼节是非常重要的,现在许多国家的人也受到中国文化中的礼让之道的影响而接受了其积极的一面。
三、对个人人格和性格的影响文化是个人人格和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不同文化下的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会对人的性格产生影响。
例如,西方文化中重视独立、自由和个人主义,而亚洲文化中则强调家族、社群的联系。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在非洲社会中,集体主义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价值观,而在北欧社会中,个人主义成为一种主导价值。
四、对其它文化的影响每一个文化都会与其它文化相互影响,吸收优秀的元素,这是文化多元主义注意到的。
所谓文化对其它文化的影响不仅局限于美学、文学和艺术,同时也包括哲学、科学等方面。
例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印度的数学,都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文化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反之,人类的生活也在不断地创造和改变文化,这是双向的。
人们不仅要尊重其它国家、地区以及各种文化,还要宽容、开放、包容、理性地接受和理解它们。
简述人格的影响因素
简述人格的影响因素人格是指一个人在思维、情感和行为方面的独特组合,它是每个人个体差异的核心特征。
人格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环境和个体经历等。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来探讨人格的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人格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例如,大五人格理论认为,人格可以分为五个维度:外向性、责任心、宜人性、神经质和开放性。
研究发现,这些人格特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基因的影响。
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从而影响了人格的形成。
环境因素对人格的塑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环境包括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和家庭等方面。
社会环境可能通过塑造个体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规范来影响人格的发展。
例如,一个成长在家庭中重视纪律和秩序的人可能会形成责任心强、守纪律的人格特质。
文化环境也会对人格产生影响,不同文化对个体的期望和价值观有所不同,从而塑造了不同的人格类型。
个体经历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个体的经历包括生活事件、社会交往、教育经历和职业发展等方面。
这些经历会对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塑造了其人格特征。
例如,一个经历过创伤事件的人可能会形成较为敏感和神经质的人格特质。
教育经历和职业发展也会对人格产生影响,不同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环境可能会培养出不同的人格类型。
总结起来,人格的形成受到遗传、环境和个体经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环境因素通过塑造个体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来影响人格的发展,个体经历则对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影响。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每个人独特的人格特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人格的影响因素来更好地理解他人和自己。
了解他人的人格特点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合作和沟通。
而了解自己的人格特点则有助于自我认知和个人发展。
通过改变环境和经历,我们也可以积极地塑造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人格的影响因素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话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谈谈文化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人类行为与文化的关系从文化的历时性看,文化由人类创造并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创新。
但是,如果我们将人类发展与成长的时间定格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即从其共时性来看,我们就会发现,这一特定时期的人类,在创造着文化的同时,又在极大的范围内和程度上,接受着来自前人的文化传统的规范和约束。
无论是个体的人还是群体的人,都受到文化的制约。
从一个人的成长历程看,一个处于儿童时期的人,其生命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其家庭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上。
在他长大后,他所接受的多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教育与训练,使他学会了服从一些东西。
人类就这样建立起了一个新的自造环境,反过来他又让自己的机体再适用于这一环境。
著名社会学家林登贝格认为,“文化可以被定义为是一套从社会活动中习得并传递的判断标准、信念、行为,以及因此出现的行为的习惯模式,和其物质的和象征意义上的产物”。
因此,文化是“行为规范体系”,它规定人们行为应当是怎样的,他们的义务、责任、权利和特权。
”从这一概念出发我们认为,对于后人或者现在的人来说,前人的文化成果是隐藏在一个族群生活方式之下潜在的观念系统、意义系统和规则系统,包含着特定时期和特定群体中存在的一些历史性和传承性的“通则”。
这些文化的“成果”,不可避免地成了一个“强加于人”的强制因素:首先,既往的文化赋予了现实以意义,这种“意义”,既有思维层面的,也有行为层面的,但总体是呈群体性和弥漫性的态势展开的。
由文化所赋予特殊意义的思维、行为乃至物质性外部特征,逐步成为一种习惯。
任何一个人都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占有一定的、只属于他的地位,他的认识能力、精神和审美需要取决于社会环境。
对于一个依附于一行群体的个人来说,对于群体的习惯,在大多数时候是抱着肯定态度的,同时也会通过学习和实践方式向族群的道德的、政治的和宗教的传统态度靠近。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一种文化中的绝大多数的人需要去做“适合做的事”,文化实际上变成了一种对既有环境的适应方式。
其次,在社会实践中,社会系统通过对人施加影响,完成了人的社会化。
社会与文化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社会与文化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社会和文化环境对人格形成具有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所处的社会和文化背景都塑造着我们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模式。
本文将探讨社会和文化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几个关键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社会和文化环境对于塑造个体的价值观和信念起着关键作用。
不同社会和文化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这些价值观和标准反映了这个社会和文化对于正确与错误、好与坏的理解。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接受来自教育、家庭以及社会各个层面的观念和理念,这些观念和理念对于个体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次,社会和文化环境也决定了一个人对他人的态度和价值评判。
例如,在一个强调个人自由和平等的社会中,人们更倾向于尊重他人的独特性和包容不同观点。
相反,如果一个文化中重视集体主义和传统价值观,个体可能更强调社会规范和集体利益,相对而言可能对他人持有更多的批判态度。
这些对他人的态度和评判基于文化环境获得的信息以及他们所接受的社交化过程。
除了价值观和社交态度外,社会和文化环境还影响着个体的行为模式和交往方式。
在一个强调个人竞争和成功的社会中,个体可能更倾向于自我主义和竞争,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惜一切代价。
相比之下,在一个重视团队合作和共同利益的文化中,个体更倾向于分享和关怀他人的需求。
个体的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受到他们所处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是一种被塑造和适应的结果。
此外,社会和文化环境对于个体的自我认同和身份认同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会接触到一系列的社会规范和角色期望,这些规范和期望塑造了他们对于自己的认知和对于社会角色的期待。
例如,在一个主张男子汉气质和强壮形象的社会中,男性往往会被社会期待去表现出坚强和勇敢的一面。
女性则可能被期望体现出柔顺和善良的性格。
这种身份认同和自我认同受到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塑造和制约,个体往往会试图符合这些期待以得到社会认同。
综上所述,社会和文化环境对于个体的价值观、信念、行为模式和自我认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浅谈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浅谈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塑造健全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
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自我调控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一、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的关系与作用。
心理学家们认为,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
(一)生物遗传因素由于人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征,因此人格研究者更注重遗传因素的作用。
综合现有的研究结果,作出遗传对人格作用的简要归纳如下:1. 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2. 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
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
3. 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人既具有生物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人在胚胎状态时,环境因素的影响就开始了,这种影响会在人的一生中持续下去。
后天环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小到家庭因素,大到社会文化因素。
这些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二)社会文化因素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极为重要。
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的“嵌入”在整个文化形态里。
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还表现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
例如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这里的“勤劳勇敢”的品质便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的人格特征。
(三)家庭环境因素研究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的差异(包括家庭结构、经济条件、居住环境、家庭氛围等)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具有不同的影响。
形容文化对人的影响
形容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以下是一些形容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词语和句子,仅供参考:
1. 文化塑造人格:文化是人们行为、价值观和信仰的基石,它深深地影响着个人的性格、态度和行为。
2. 文化影响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文化影响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解释。
3. 文化决定行为规范:文化规定了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表达自己。
4. 文化影响审美观念:文化对人们的审美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美的标准和追求。
5. 文化传递价值观念:文化通过教育、家庭、宗教等途径传递价值观念,这些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决策。
6. 文化激发创造力:文化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人们能够不断创新和发展。
7. 文化促进社会和谐:文化通过共享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促进社会和谐和团结。
8. 文化塑造社会认同:文化为人们提供了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人们能够感到自己属于某个群体或社会。
9. 文化影响决策制定:文化影响人们的决策制定,包括个人决策和组织决策。
10. 文化推动社会发展: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为人们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总之,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审美观念、价值观念和社会认同。
因此,我们应该珍视并传承自己的文化,同时尊重并理解其他文化。
社会文化对人格心理学的影响
社会文化对人格心理学的影响近年来,社会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从而导致人格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变得更加重要和紧迫。
社会文化对人的生活、思想、价值观、行为方式等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也影响了人格心理学。
本文将以此为基础,探讨社会文化如何对人格心理学产生影响,分析其影响机制和实际效应,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心理现象。
一、社会文化的影响机制社会文化的影响可分为内部和外部的两种影响因素。
内部影响因素包括与文化背景相关的个人价值观、信仰、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等。
外部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家庭文化、媒体传播、教育等。
这些静态和动态的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纠错,形成了对人的心理学影响。
首先,社会文化的意识形态背景会影响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动机。
个体内部的认知和情感被社会文化的基本价值观所塑造,从而形成了自身的个性特征和心理习惯。
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人们更关注自我谦逊、大爱、顺从等一系列的品质。
而在西方文化中,自我价值、自立自强、社交互动等方面主导。
这就造成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的心理特点都有着巨大差异。
其次,社会文化的影响还会影响个体的意识形态和概念范畴。
文化背景中的各种价值观、信仰和思维模式等,都会直接影响个人的人格心理特征。
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往往表现得比较务实、亲友纷争下分外谨慎,对个人权利的表达也较为弱化。
而在现代化的文化氛围中,人们更倾向于表达个人主张以及对自我价值的高度重视。
这种影响机制也导致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心理特征极其明显的差异。
第三,社会文化的影响也可以延伸到个体的行为方式和社会交往习惯上。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个体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社会交往方式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这种影响反过来又会影响到个体自身的人格心理特征,构成了一个循环影响的过程。
二、社会文化对人格心理学的影响社会文化对个体人格心理学的影响来源于其影响机制。
由于社会文化具有多面性,所以影响的效果也是多方面的,并涵盖了不同方向的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和中性影响等。
论述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人格是个体在社会中形成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包括遗传、环境、社会和文化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一个人的人格。
本文将从遗传、家庭、社会和文化四个方面来探讨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影响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遗传因素包括个体的基因、染色体和遗传表达等。
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影响约占40%左右。
例如,有些人天生就具有较高的智商、创造力和领导能力,这些特质可能与遗传有关。
此外,遗传还会影响个体的性格特征,如外向或内向、情绪稳定或不稳定等。
二、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对人格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家庭因素包括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亲子关系等。
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父母过分严厉或过分宠爱孩子都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可能导致孩子内向、自卑或自大等问题。
此外,家庭氛围也会对孩子的人格发展产生影响。
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独立和社交能力。
三、社会因素社会环境也是影响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因素包括社会文化、社会经济地位、朋友圈等。
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孝道、尊老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
此外,社会经济地位也会影响人格发展。
一个经济富裕的家庭可以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有利于孩子的人格发展。
朋友圈也会对人格发展产生影响,一个积极向上的朋友圈可以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四、文化因素文化是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文化因素包括宗教信仰、语言、价值观等。
宗教信仰对人格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例如,基督教强调爱、宽容和仁慈,这些价值观会影响信徒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
语言也会影响人格发展。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这些差异会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
价值观也是文化因素中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会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
文化因素对个体人格的塑造与影响
文化因素对个体人格的塑造与影响概述:个体人格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塑造而成的,其中文化因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文化是指一定地域、民族或社会群体所共同遵循的价值观、信仰、习俗和行为规范等。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个体的人格产生深远的影响,塑造其思维方式、情感表达和行为模式等。
本文将探讨文化因素对个体人格的塑造和影响,并举例说明。
一、文化对思维方式的塑造文化背景对个体的思维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文化中,人们对于问题的看法、解决方式和思考方式存在差异。
例如,东方文化强调整体性思维,注重上下文关系和细节,而西方文化则更倾向于个体主义和逻辑思维。
这种差异会影响个体的决策方式、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等。
二、文化对情感表达的影响文化背景也会影响个体的情感表达方式。
不同文化对于情感的表达方式和接受程度存在差异。
例如,某些文化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内敛、保持冷静,而在另一些文化中,情感表达可能更直接、外放。
这种差异会影响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人际交往方式和情感表达的适应性。
三、文化对行为模式的塑造文化背景对个体的行为模式也产生显著影响。
不同文化中,人们对于社会角色、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存在差异。
例如,一些文化中,个人主义和竞争意识被强调,而在另一些文化中,集体主义和合作精神更受重视。
这种差异会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社交能力和道德观念等。
四、文化对自我认同的影响文化背景对个体的自我认同也有深远影响。
不同文化中,人们对于自我认同的侧重点和发展路径存在差异。
例如,一些文化中,个体的自我认同可能更加强调与他人的关系和社会角色的认同,而在另一些文化中,个体的自我认同可能更加强调独立性和自我实现。
这种差异会影响个体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等。
结论:文化因素对个体人格的塑造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会表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行为模式和自我认同。
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差异,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提升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传统文化对个人人格的塑造
传统文化对个人人格的塑造人格是一个人在思想、情感、行为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独特个性和特征。
而传统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意识形态,对于个人人格的形成和塑造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传统文化对个人人格的塑造,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作用。
一、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经验、智慧和理念。
它体现了民族独有的价值观、道德观、美学观以及社会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稳定性和延续性等特点,是一个民族的核心精神和精神家园。
二、传统文化对个人人格的形成1. 价值观的影响传统文化以一整套稳定的价值观为基础,这些价值观深深影响着个人的认识和行为准则。
例如,中华传统文化中强调孝道、仁爱、诚信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使个人在面对亲情、友情、爱情等关系时形成了自己的原则和准则,塑造了具有仁爱和诚信品质的人格。
2. 信仰与精神追求传统文化往往包含一定的信仰体系和精神追求。
比如,佛教、道教和儒教等宗教和思想体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些信仰和追求为人们提供了精神上的寄托和指引。
个人在信仰和追求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进一步塑造了其个人人格。
3. 社会规范与行为模范传统文化中存在一系列的社会规范和行为模范,这些规范和模范对于个人的行为准则和行动规范起到了指导作用。
例如,尊师重道、礼仪之邦等观念,通过社会的传承和教育,影响着每个个人的行为和态度,从而塑造了个人具有尊重他人、注重礼仪的人格特质。
三、传统文化对个人人格的作用1. 培养情感和道德修养传统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道德规范,通过对孝道、友爱、诚信等价值观的传承,使个人具备了高尚的情感品质和道德修养。
这种情感和道德的培养,使个人在社会交往和成长中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共处,形成良好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关系,塑造了温和、真诚和宽容的人格。
2. 培养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对于个人的认知和行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社会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演讲稿
社会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演讲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社会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这个环境塑造了我们的价值观、行为习惯和人格特征,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社会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体现在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上。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会塑造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比如,东方文化注重集体主义和家庭观念,西方文化则更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意志。
这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影响我们的行为习惯和处事风格,塑造我们的性格特征和人格魅力。
其次,社会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还体现在我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上。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会影响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沟通技巧,塑造我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比如,一些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更注重尊重和礼貌,而在另一些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更注重直接和坦诚。
这种不同的交往方式会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最后,社会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还体现在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上。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会影响我们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塑造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比如,一些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更注重物质享受和功利追求,而在另一些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更注重精神追求和情感体验。
这种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影响我们的人生选择和行为决策,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之,社会文化对个人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影响了我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塑造了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应该认识到社会文化对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注重培养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促进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宗教信仰
受到韦伯的启发, 受到韦伯的启发,韦伯把新教伦理作为经济发展的动 只能解释西欧等国,不能解释日本等国。 力,只能解释西欧等国,不能解释日本等国。成就动 机才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机才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而宗教信仰与成就动机有直接 关系。 关系。
家庭与 学校教育பைடு நூலகம்
教育:如鼓励孩子在控制环境方面独立自主。 教育:如鼓励孩子在控制环境方面独立自主。
2
情感、 第一节 情感、动机与文化
文化人类学者: 文化人类学者:不相信当时的社会心理学从对西方 人的研究中获得的结论具有生物学上的普遍意义。 人的研究中获得的结论具有生物学上的普遍意义。 西方文化不具有全球的普适性, 西方文化不具有全球的普适性,这是人类学的洞察 马林诺斯基和米德的研究就是在向西方文化普适性 的挑战。 的挑战。
7
马林诺斯基的结论: 马林诺斯基的结论:弗洛伊德的儿童早期情感发展 模式及恋母情节并不带有普遍性, 模式及恋母情节并不带有普遍性,但儿童对管教者怀有 的对立情绪却可能是普遍存在的。也就是说, 的对立情绪却可能是普遍存在的。也就是说,影响儿童 早期情感发展的不是“ 这样的本能因素 本能因素, 早期情感发展的不是“性”这样的本能因素,而是具体 社会的家庭制度、家庭组织形式以及育儿方式。 以及育儿方式 的社会的家庭制度、家庭组织形式以及育儿方式。
28
1934年表的《文化模式》一书, 年表的《文化模式》一书, 年表的 分析了三种主要的文化模式。 分析了三种主要的文化模式。
29
新墨西哥州普韦布洛人的日神阿波罗式
这是一个未受冲击善于接受西方文化的部族。 这是一个未受冲击善于接受西方文化的部族。他们 的思想观念遵循中庸之道,做任何事情都不过分, 的思想观念遵循中庸之道,做任何事情都不过分,甚至 对于婚姻他们都很随意,没有什么过分的责难。 对于婚姻他们都很随意,没有什么过分的责难。他们的 巫术和男孩子的成年礼仪也没有过多的对身体的折磨而 更趋向于平和。 更趋向于平和。通过阿波罗式的文化普韦布洛人达到了 一种对个体个性的磨灭,人们不爱去贪图富贵, 一种对个体个性的磨灭,人们不爱去贪图富贵,安于过 平和的生活。 平和的生活。这种文化模式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模式有许 多类似之处。 多类似之处。
8
二、青春期危机:普遍抑或特殊 青春期危机:
青春期危机
普遍? 普遍?
特殊? 特殊?
9
斯坦利.霍尔( 斯坦利 霍尔(Granville.Stanley.Hall 1844-1924) 霍尔 - ) 被誉为青春期心理学之父 青春期心理学之父。 被誉为青春期心理学之父。 心理学家霍尔认为,到了青春期,人的“ 心理学家霍尔认为,到了青春期,人的“身体与心 理跟以前相比,大为不同,而发展的趋势是跳跃而来的。 理跟以前相比,大为不同,而发展的趋势是跳跃而来的。 他们对于社会的义务感和新的爱情生活,忽然惊醒” 他们对于社会的义务感和新的爱情生活,忽然惊醒”, 他们既不了解世界, “他们既不了解世界,又不了解本身生理的发展所引起 的心理变化。 因此,他把青春期称为“危机时期” 的心理变化。”因此,他把青春期称为“危机时期”。 提出了流传甚广的“青春期危机”理论. 提出了流传甚广的“青春期危机”理论 青春期困惑是由遗传决定的生理因素引起的特定心 理反应,因此它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 理反应,因此它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无法回避的 调试阶段” 具有生物学的普遍性。 调试阶段”,具有生物学的普遍性。
15
研究结论:青春期危机等等原先我们“ 研究结论:青春期危机等等原先我们“归诸于人类 本性的东西, 本性的东西,觉大多数是我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文明施 加给我们的种种限制的某种反应”。 加给我们的种种限制的某种反应” 大量的青春期行为是习得的而不是生物性因素诱发 的。
16
挑战
《玛格丽特·米德与 玛格丽特 米德与 萨摩亚——一个人类 萨摩亚 一个人类 学神话的形成与破灭》 学神话的形成与破灭》 作者是弗里曼,曾 作者是弗里曼,曾 是米德的粉丝, 是米德的粉丝,后在 萨摩亚做田野调查, 萨摩亚做田野调查, 发现和米德的研究大 相径庭。 相径庭。 在《一个神话的 形成与破灭》一书中, 形成与破灭》一书中, 针对米德的结论, 针对米德的结论,他 17 逐条进行反驳。 逐条进行反驳。
23
中国对同性恋的实证研究是在前几年才出现的。 中国对同性恋的实证研究是在前几年才出现的。 如:李银河、潘绥铭等 李银河、
24
乱伦禁忌及其解释
限制血亲之间不能 发生性关系的乱伦禁 忌。 导致后代畸形, 导致后代畸形,风 习所厌恶和排斥, 习所厌恶和排斥,法 规严惩。 规严惩。 乱伦禁忌及与此 相关的外婚制普遍存 在于各种社会中。 在于各种社会中。
6
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 虽然同意欧洲人有恋母情结, 虽然同意欧洲人有恋母情结, 但不承认恋母情结的普遍性 恋母情结的普遍性, 但不承认恋母情结的普遍性, 原因是太平洋诸岛上的原始人 没有恋母情结。 没有恋母情结。这个结论是他 在深入调查了原始人的生活以 后得出的。他发现, 后得出的。他发现,在某些母 系部落中, 系部落中,儿子从来不会与父 亲发生矛盾, 亲发生矛盾,他们永远是好朋 杀父” 友,“杀父”的念头决不会发 同时,他还发现, 生。同时,他还发现,男孩对 舅舅却是既敬又恨。 舅舅却是既敬又恨。
社会心理学
社会0801 社会0801
1
第十二章 文化对人格及社会行为的影响
社会的文化和亚文化因素会对该社会成员 的人格与社会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
跨文化研究:研究样本两个以上,有时多达 多个, 跨文化研究:研究样本两个以上,有时多达100多个, 多个 同一文化的不同亚文化群体展开的比较研究:阶层、阶级、 同一文化的不同亚文化群体展开的比较研究:阶层、阶级、 职业群体、 职业群体、宗教群体
25
各种不同的解释: 各种不同的解释: 韦斯特马克: 韦斯特马克:从小一起长大的人相互之间不会产生性吸引 力。 弗洛伊德:恋母情节存在于潜意识中, 弗洛伊德:恋母情节存在于潜意识中,乱伦恐惧禁止了这 种恐惧。 种恐惧。 马林诺斯基和泰勒: 马林诺斯基和泰勒:家庭破裂理论和合作理论
26
泰勒对乱伦禁忌成因的解释: 族外婚能使一个发 泰勒对乱伦禁忌成因的解释:“族外婚能使一个发 对乱伦禁忌成因的解释 展中的部落, 展中的部落,通过与其分散的氏族的长期联姻而保持自 身的紧密团结, 身的紧密团结,能使它战胜任何一个小型的孤立无助的 族内婚群体。这种现象在世界史上曾经是屡次出现, 族内婚群体。这种现象在世界史上曾经是屡次出现,这 样,原始部落的人们在他们头脑中必定直接面临着一个 简单而实际的抉择:或进行族外婚,或被彻底根绝。 简单而实际的抉择:或进行族外婚,或被彻底根绝。”
14
米德在《成年》一书中无可置疑地表明, 米德在《成年》一书中无可置疑地表明,萨摩亚的 青少年中不存在任何心理危机或压抑现象。相反, 青少年中不存在任何心理危机或压抑现象。相反,青春 期对他们来说,正是一段无忧无虑的大好时光。 期对他们来说,正是一段无忧无虑的大好时光。 原因: 原因: (1)萨摩亚文化具有一种宁静淡泊的本质,对周围 )萨摩亚文化具有一种宁静淡泊的本质, 的事物缺乏深刻的感受。 的事物缺乏深刻的感受。 (2)萨摩亚人只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模式,不用为前 )萨摩亚人只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模式, 途的选择所困扰,生活的意义是既定的, 途的选择所困扰,生活的意义是既定的,在性方面有较 大的自由。 大的自由。
社会阶层
社会地位较高阶层的子女,成就动机高,较低 社会地位较高阶层的子女,成就动机高, 阶层子女成就动机低。 阶层子女成就动机低。
20
第二节 文化与性
一、性别角色的文化塑造 二、性行为的文化控制 婚前和婚外行为 同性恋的文化变异及其解释 乱伦禁忌及其解释
21
22
同性恋的文化变异及其解释
不同的社会中, 不同的社会中,人们对同性恋的容忍程度是不大一 样的。 样的。 有的社会严格禁止同性恋, 有的社会严格禁止同性恋,认为是一种令人作呕的 行为。(在全世界至少七十个国家中,同性恋是不合法 。(在全世界至少七十个国家中 行为。(在全世界至少七十个国家中 同性恋是不合法 其中某些国家是死罪,这些国家均由伊斯兰教基本教 的,其中某些国家是死罪 这些国家均由伊斯兰教基本教 其中某些国家是死罪 义派所统治。 义派所统治。 ) 有的社会将同性恋的合法性限定在特定的时间和特 定的个人, 定的个人, 有的社会同性恋行为较为普遍。 有的社会同性恋行为较为普遍。(某些美洲的印地 安文明特别尊崇同性恋者的天赋,男同性恋者与女同性 安文明特别尊崇同性恋者的天赋 男同性恋者与女同性 恋者常被推为部落中的宗教或政治领袖. 恋者常被推为部落中的宗教或政治领袖 )
13
米德的田野调查对象为南太平洋群岛上的萨摩亚人。 米德的田野调查对象为南太平洋群岛上的萨摩亚人。 作为一名二十刚出头的女性人类学者, 二十刚出头的女性人类学者 作为一名二十刚出头的女性人类学者,她的访谈对象更 多是处于青春期的萨摩亚女孩, 多是处于青春期的萨摩亚女孩,何况这也与她的研究使 命有关。她的导师博厄斯给她的题目为, 命有关。她的导师博厄斯给她的题目为,鉴于在西方文 明国家普遍存在青少年的心理危机现象,那么, 明国家普遍存在青少年的心理危机现象,那么,在原始 文明中这一现象是否同样存在? 文明中这一现象是否同样存在?
儿童早期的情感发展
青春期危机
3
一、儿童早期的情感发展
4
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 《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1900) 》( ) 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 》(1901) 《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 ) 性学三论》《少女杜拉的故事》( 》《少女杜拉的故事》(1905) 《性学三论》《少女杜拉的故事》( ) 精神分析引论》 1910) 《精神分析引论》(1910) 图腾与禁忌》( 》(1913) 《图腾与禁忌》( ) 《超越快乐原则》( 超越快乐原则》(1920) ) 》( 自我与本我》( 》(1923) 《自我与本我》( ) 文明及其缺陷》 《文明及其缺陷》(1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