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赏析式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赏析式教学摘要:诗词教学往往是令许多中学教师头疼的事,讲清了词的意思往往丢掉了诗词的味道。我认为诗词教学要通过熏陶引导学生体验到诗词中生命的感发,体会到诗词的魅力。本文以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为例进行赏析,力求使学生体会到诗词中最令人感动的部分。
关键词:中学语文;诗词教学;诗词赏析
中学的诗词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讲得通不易,讲得传神更有难度。叶嘉莹先生在评价诗词的时候,认为那些能够表现诗人一种生命涌动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诗词之所以能够感人,就在于它表现了诗人感于外物的一种生发,而技巧则是外在的形式,如果没有情动于衷,然后行之于外的过程,那么技巧仅仅是技巧。所以,诗词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讲出技巧和结构,不能仅仅满足于翻译出来,而要通过教师情感的渲染来引导学生体会到作品中涌动的生命和情感。本文立足于赏析,以比较真实地传达诗词真实的魅力,来倡导一种情感熏陶为主的教学模式。
一、叙述背景以熏陶
南唐后主李煜不是一个好帝王,耽于安乐,不恤政事,最终家破国亡。宋太祖开宝八年,李煜放弃了最后的抵抗,出城受降,被封为“违命侯”,从此幽居于大宋汴梁的一座深院小楼中。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李煜情商过人,感情细腻,所以才能笔触动人。然而,他不能算一个理智成熟的政治家。被幽禁后既没有像越王勾践那样忍
辱负重,以图东山再起,也未能看清世事,收敛光芒,虽则日夜笙歌,却没有学会适时的闭嘴,终致杀身之祸。但也正因他情商过人,感情细腻,又遭遇家破国亡,才成为一位开拓意境的词人。前人吊李煜道:“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词本源于曲,传唱于歌姬,创作于民间。仕人的无意创作提高了词的品位,但词仍是“诗余”,很长时间里都不是文人创作的正途。温庭筠等人的创作多描写美女,借女子抒情,而李煜则拓宽了词的境界,以此来抒发岁月感慨、亡国之情,凡此种种。
二、赏析词作以熏陶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正是作于被“软禁”之时,亡国之君的心境可见一斑。词上片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下片曰:“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上片。起句说“无言独上”,只这四字就可想见一代君主沦为他人阶下囚的落寞与孤独。李煜不是一个性格刚烈之人,所以,词中并没有愤怒和屈辱,更多的则是被“锁”的愁苦。韩愈说“物不平则鸣”,一个人总是在向外在世界表现自己的不满和欲望,总是在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诉求。而等到“无言”的时候往往是“言”失去意义或者无人可“言”的时候。词人落寞、沉闷,久久不能释怀,话既无人可说,说了也无人能懂,所以只好“无言”“独”上西楼。去西楼干什么?西楼的意象不仅给人沉沉之感——太阳西坠,月亮也是西坠,而且,登高的目的往往是望远,望远当然是在怀乡。所
以,李煜说“无言独上西楼”,这就表明他的愁绪无人能解,而且,这愁绪中很大的成分是在思念故国,思念那久已逝去的日子。这份情感我们可以从下文得到印证,那剪不断理不乱的正是离愁。俞平伯在《读词偶得》中评论此句曰:“六字之中,已摄尽凄惋之神。”而“月”也是传统的思乡意象,但无奈的是这月并不圆满,只如钩一般,这就注定了深锁清秋的悲剧。
所以,起句便已将那种难以叙说的孤独与寂寞真切地传达了出来,让人似乎看到了一个“斯人独憔悴”的孤独背影正缓缓地登上西楼。可是,作者看到的是什么?登高后才幡然醒悟,明白自己真实的处境,原来梧桐疏影,重门深锁,一院清秋。登高非但没有慰藉自己的愁苦,反而让心情更加沉重起来。梧桐易感秋声,正是悲秋的典型意象。一地黄叶堆积,风吹过,沙沙作响,院门深锁,然而,这锁并非仅仅是锁院子,也并不仅仅是锁住了清秋。“锁”字暗示了李煜不幸的身世,“锁”住的正是词人自己。王国维说:“以我观物,一切皆着我之色彩。”归途无期,所以,这里的月是残缺的,梧桐是寂寞的,院落是深深的。“锁”字用得好,是深院锁寂寞梧桐和清秋的倒装句,而且,赋情于物,达到了情景交融的上佳境界。一个“锁”字冷冰冰地横亘在作者心中,惊醒了多少梦,平添了多少愁。
下片。命运如此,寂寞如此,无奈如此,情何以堪?词人在下片就直接抒情,这剪不断理还乱的正是离愁。但这种愁绪也并非离愁这么简单,有更多的家国物象,有更多的个人遭遇,有更多的世事无
常都一时搅合其中,难以分辨,也难以理清。所以,在心头的别是一番滋味。“剪不断,理还乱”,用具有表现力的“剪”和“理”将那种抽象的愁绪具体化,用动作的描写将那种“此情无计可消除”的烦闷形象地表达了出来。这正是李煜高明的地方,他总是能巧妙地运用具象化的意象传达他内心复杂的感情和情绪。
三、教学反思
这首词最为人称道的是李煜对“离愁”的描写。从汉代乐府就有用同音字“丝”来代替本字“思”的习惯,并延为传统。这首词中李煜也用了丝来表思念之意,但是他用得更有意境,用“剪不断,理还乱”来写那种千丝万缕纠缠不清的纷繁,这样就把离愁的特点更加形象深刻地写了出来。他写“离愁”还有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在《清平乐?别来春半》中说“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将离愁挥之不去欲休难休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对抽象事物的描写和表达是个难处,也正是应该让学生体会和学习的地方。
此外,这首词抒情自然,几乎像是脱口而出,毫无矫揉造作之感,浑然天成,不加修饰,此乃天份和情感所致。难怪有论者惊呼后主词乃为“天籁”。这类诗词不能仅靠理解,只有熟读成诵才能融进学习者的血液里。
在教学中,要将通过讲的方式熏陶和通过读的方式熏陶结合起来。在教学的过程中虽然尽情熏陶,但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尚有欠缺,他们往往能够感觉得到,却往往说不出。所以,最好还是以带有提示性语言的题的形式加以总结,这样效果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