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教材)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第【1】篇〗说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教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50至51页的内容和相关练习。
说教学目标:1.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来化简比,初步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观察、比较、推理、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方面的发展,促进比、除法和分数之间联系的探究。
3.培养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维,并加深对知识内在联系的认识。
说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说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表达式。
说教学准备:课件,答题纸,实物投影。
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老师: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关于比的知识,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比的意义、比的各部分名称、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等。
2.请问700÷25的商是多少?通过思考、分析和计算,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
在此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商不变性质的理解。
3.请问学生,你还记得分数的基本性质吗?请举例说明。
学生回忆并举例说明,让他们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本环节旨在让学生回顾比、除法和分数之间的联系,重申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为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做铺垫。
同时,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提醒学生认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新知探究(一)猜想比的基本性质1.老师:我们都知道,比与除法、分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知道,除法具有商不变性质,而分数有分数的基本性质。
那么,请思考,比中是否还存在某些规律或性质呢?老师预设:比的基本性质。
2.学生开始猜测比的基本性质。
老师预设:如果两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但不是0),那么它们的比值不变。
3.根据学生的猜想,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以下内容:“当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时,比值不会改变。
”【设计目的】比的基本性质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学生在熟练掌握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可以自然而然地将其应用到比的基本性质上,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比2.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比 2.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比 2.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学生学习比例和比例尺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但是,由于比的概念比较抽象,部分学生可能对它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练习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灵活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灵活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的内在逻辑关系,能够在不带括号的情况下正确运用比的基本性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导入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讲授法,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和深化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如比较两辆汽车的速度,引入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练习: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巩固和深化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4.总结: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比的基本性质的关键点。
可以设计如下:比的基本性质: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比的基本性质》是小学数学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
它是在学生学习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意义、比和除法的关系、比和分数的关系的基础上组织教学的。
比的基本性质是一节概念课的教学,它跟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性质实际上是同一道理的.所以本节课主要是处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进入到学习新知识。
教材内容渗透着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和互相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不但能加深对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意义、比和分数、比和除法等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也为以后学习比的应用,比例知识,正、反比例打好基础。
2、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商不变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知识类比迁移,理解比的基本性质.(2)、使学生在理解比的基础性质上,尝试化简比,并掌握化简的方法(3)、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自主探索新知识和能力(4)、在化简比的过程中体会、掌握转化的思想过程3、教学重点、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通过同学们自主探究,突出重点。
难点: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通过师生交流互动突破难点。
二、说学情六年级学生已掌握除法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意义、比和除法的关系、比和分数的关系等知识,这都是学习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而且六年级学生已具有类比和知识迁移能力,所以要根据除法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猜想比的基本性质并不难,关键是在于应用,即化简比,对学生来说,如何将分数比和小数比转化成整数比可能是个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1、复习铺垫,使学生领悟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学习方法,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2、猜想激趣,通过猜想激发学生的兴趣.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类推总结出比的基本性质,并通过尝试、讨论等方法进行化简比,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2、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
3、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说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说教学难点: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整体设计说明:本班的孩子基础较差,很多孩子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好的思考方法,所以课堂上的重点放在了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上。
在比例的基本性质应用时,重点突出孩子的思考过程,强调孩子有根据地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说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导入。
1、一辆汽车上午4小时行驶了200千米,下午3小时行驶了150千米。
说一说上、下午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2、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设计意图】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过渡:同学们,比有各部位的名称,把比组成比例后我们有了新的名称,请自学课本第34页。
生阅读后,请同学说出黑板上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组成比例的四个数的名称的认识对孩子们来说是比较简单的,所以让孩子们自学,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读数学书的习惯。
三、反馈练习。
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投影出示)先小组之内说一说,然后在指名回答。
重点说分数形式的比例外项和内项。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点学习组成一个比例的两个比哪两个数是外项,哪两个数是内项。
重点突出分数形式下怎么去找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四、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1)投影出示几组比例,让学生观察看看能有什么发现细心的同学很快会发现这几组比例数字相同,但是书写位置不同。
比的基本性质优秀说课稿
比的基本性质优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比的基本性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的意义和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比的基本性质是对比的意义的深化和发展,也是化简比和求比值的重要依据,为今后学习比例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比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但是,他们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性质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直观的演示来帮助他们理解。
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比的意义和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这为学生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提供了知识基础。
但是,学生对于比的性质的应用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练习来加以巩固。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教学难点: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了引导探究法和直观演示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活动,自主探索比的基本性质;通过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的推导过程。
2、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法和合作交流法进行学习。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共同提高。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内容教科书P41例1,完成教科书P43“练习八”中第6、7题。
说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会把乘积相等的式子转化成比例。
2.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
3.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说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说教学难点比例的乘积形式与比值形式的相互转化。
说教学准备课件。
说教学过程一、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1.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师:请你判断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板书:4∶58∶10)【学情预设】可以组成比例,4∶5=0.8,8∶10=0.8,比值相等,所以4∶5=8∶10。
2.介绍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师:在4∶5=8∶10这个比例中,组成比例的四个数“4、5、8、10”叫做这个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4”和“10”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5”和“8”叫做比例的内项。
师:你能说出下面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各是多少吗如果有困难可以看看教科书第41页上面的一段文字。
(板书两个比例:2.4∶1.6=60∶40=)【学情预设】学生对于指出第一个比例中的内项和外项会很轻松,对于第二个比例可能有困难。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将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时,内项与外项正好形成交叉关系。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设计意图】简洁的情境,简单的问答,准确定位教学的起点。
介绍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引导学生比较两种形式的比例,明确四个项及每个项的位置都相同,只是形式不同而已,因而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是不变的。
二、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1.自主发现并猜想。
师:请同学们分别计算出这三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
2023最新-最新《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优秀9篇)
最新《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优秀9篇)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
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
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最新《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优秀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篇一1、说教材《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比的知识”的深化,也是后面学习解比例知识的基础,并为学习比例的应用,特别是为正、反比例及其应用打好基础。
比例的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本节课的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2.教学目标我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知道比和比例的区别。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和主动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与探究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的意义或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1、说教法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比的知识,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观察、探索、归纳的能力。
因此,我采用了“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教学中贯彻自主性原则,重视学生学习和探索过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组织、并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
2、说学法在强调教法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主要指导学生运用以下学习方法:自学法。
引导发现发。
教具和学具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工具和桥梁,课前准备合适的教学具也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
因此,这节课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李堡小学马朝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比的基本性质》,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学法,说过程这四个方面进行我今天的说课。
一,精心解读说教材《比的基本性质》是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45到48页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的学习领域。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理解掌握了比的意义,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同时为以后学习比的运用和比例的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教材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共安排了2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通过回忆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再联系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学习比的基本性质,第二部分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将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基于上述我对教材的分析和精心解读,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经历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动手进行科学的验证,培养其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意识。
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难点:分数比和小数比的化简比。
二,精心研究说学生本课教学内容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已经从单纯的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学习平台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精心分析说学法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教材的特点,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演示,游戏,动手实践等方式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探究的学习平台。
在这个平台中,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不仅学会了知识,同时习得了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精心设计说过程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本课教学我共设计了4个环节,夯实基础,引入新知——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多层练习,巩固新知——自我总结,完善新知。
1,夯实基础,引入新知《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上。
比的基本性质优秀说课稿
比的基本性质优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比的基本性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意义、比与除法和分数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比的化简和比例学习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为后续学习比例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他们在学习比的意义和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时,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
但是,对于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2、教学难点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在教学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探究法和小组合作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2、学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和探究学习法。
通过自主学习,初步了解比的基本性质;通过合作学习,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见解;通过探究学习,深入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并能灵活应用。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完整版】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理解掌握了比的意义,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的基础上组织教学的。
这一内容也为化简比打下基础,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比的基本性质部分,因此,在比和比例这章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掌握求化简比的方法,能正确地化简比。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认识事物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3、使学生在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比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通过同学们自主探究,突出重点。
难点: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通过师生交流互动突破难点。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教法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有分数的基本性质作为基础,我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五、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猜想——合作交流验证——发现;即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景,注重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第【1】篇〗《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例4《比例的基本性质》,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材本节教材是在初步理解了比的意义和性质、比例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后面解比例的基础。
根据以上分析,我把本课教学目标设计为:(1)知识和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过程和方法目标: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思维活动来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和探究能力。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知识之间的联系。
由此,我确定本节的教学重难点是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具准备:多媒体二、教法、学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了“激—导—探—放”的原则,引导学生利于已有的知识基础,采用观察分析、猜测验证、运用迁移等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我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等方式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加,激发学生兴趣。
三、教学过程立足于学生的学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四)总结反思,提升认识。
下面我将对这四个环节做具体说明。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生交流回忆学习比列的意义时想到了比的意义、基本性质,那么比例的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在学习之前先复习一下。
出示几组比学生判断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出示:1/3∶1/4和12∶9 1∶5和0.8∶4 7∶4和5∶3 80∶2和200∶5师生交流:大家是先求出比值再作出判断的,可老师不是这样想的,而且很快就可以判断好了,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这样设计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产生对知识的渴求心理。
《比的基本性质》优质说课稿(精选10篇)
《比的基本性质》优质说课稿《比的基本性质》优质说课稿(精选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比的基本性质》优质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比的基本性质》优质说课稿篇1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比的基本性质》。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本章是九年义务教育数学六年级第一册第三章比和比例,之前已经学习了分数,通过本章的继续探讨将为今后学习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等打下必要的基础。
我讲的是第三章第二节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节分两课时,我主要说的是第一课。
这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的意义,比和分数、比和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的商不变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在比和比例这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经历发现、总结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在感受和理解比的基本性质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使学生在小组探究中掌握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算法多样化,使学生在交流、争论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1、经历比的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合理运用归纳思想、整体思想,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渗透探索问题的思想与方法;2、在形成猜想与作出决策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本节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激发兴趣,从发现中寻找快乐;2、培养学生做事、待人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良好习惯;3、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4、通过由旧到新、由新到旧的训练发展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之间关系,除法的意义和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教材联系学生已有的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对板书的“变式”,启发学生找发现比中存在的数学规律,然后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并应用这一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比的意义,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已经掌握的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学习。
而比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及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相通的。
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已经掌握了其形成的推理过程,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类比学习技能。
他们完全可以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
3、教学重点、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难点: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使学生领悟并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②能力目标: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让学生通过尝试来化简并探讨出不同类型比的多种化简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③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培养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探究兴趣,使每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法学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有分数的基本性质作为基础,我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学法:猜想——合作交流验证——发现结论。
四、说教具学具准备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发展学生能力,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了课本、练习本等学习用具。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的理念,结合本课的内容,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一、复习导入出示口算题,学生填空并说一说是跟据什么来填的。
83=( ):8=3÷( ) 4÷10=8÷( )=2÷( ) 96=3()=()12【设计意图: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于是此环节意在通过复习、回忆让学生沟通比、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重现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为类比推出比的基本性质埋下伏笔。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XX街道XX小学XXX一、说教材1、《比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知识领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认识比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本节课的有效教学,将为学生今后学习比的应用以及比例的相关知识做好铺垫。
教材是学生学习内容的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
教材首先联系比和除法、分数关系,通过“想一想”启发学生找出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概括比的基本性质。
例1中第(1)题采用“神州五号”的题材,化简整数比。
第(2)题则是探索化简分数、小数比,做一做和练习十一则是针对例题而安排设计的,通过安排不同层次和深度的练习,巩固新知,发展学生思维。
从新课程标准理念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以及我对教学的思考,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问题情境的探索,比较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会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过程与方法:运用猜想--验证--结论--运用--引申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渗透“类比”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难点是: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二说教法学法先说教法:本堂课我将运用知识迁移教学法、情境创设法、引导发现法、自主探究法进行教学,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组织的作用。
引导学生按以下方法学习:在情境中质疑,在质疑中猜测,在猜测中探究,在探究中思考,在思考中解决问题。
在具体活动中,我让学生大胆猜想,自主探索比的基本性质。
在尝试中发现规律,发展数学思维;在实践中体验,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
三,说教学过程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精选20篇)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精选20篇)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地位与作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比和比例的意义,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为学生接下来学习正比例、反比例以及比例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并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参与、体验意识,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及数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并且喜欢学习数学。
(3)重点、难点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根据乘法算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二、说学情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比和比例的意义,具备一定的数感和运算能力。
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三、说教法和学法在教学中我将采用实践探究法为主,提问法和讲授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同桌交流和小组合作。
四、说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引入新课(5分钟)首先投影出示不同长宽比的故事书、科学书,请学生根据书本下方的长宽比数据写出比例,顺势揭题。
(二)交流讨论,探求新知(20分钟)1、教师讲授,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多媒体课件出示比例:2.4:1.6=60:40,然后向学生讲解: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向。
2、小组合作,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你能发现内项和外项之间的关系吗?”,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这就是比例的性质。
3、同桌交流,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字母表示形式思考: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a:b=c:d,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表示成什么?(三)巩固提升,深化知识(7分钟)基础题:判断课件显现的数据中哪组可以组成比例。
比的基本性质的说课稿
比的基本性质的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比的基本性质”在数学课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位于小学数学的比重部分,是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除法运算后,进一步学习比例概念的基础。
本课的主要内容围绕比的基本性质展开,包括比的定义、比的各部分名称、比值的计算以及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等。
(1)作用与地位:比的基本性质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不仅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是后续学习比例、百分比、比例尺等知识的基础。
通过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中的比例关系,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主要内容:- 比的定义:比是两个数相除的结果,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 比的各部分名称:比的前项、后项、比值。
- 比值的计算:如何求解比值,以及比值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 比的应用: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掌握比的定义,能正确区分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 学会计算比值,并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理解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比的性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运用问答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 比的定义和各部分名称。
- 比值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2)教学难点:- 理解比的概念,区分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 解决与比相关的实际问题,将比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
四、说教法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时,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以及加深对比例概念的理解。
(1)启发法:我将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比的概念,例如比较两个苹果的重量、两个班级的学生人数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实例中的共同特点,从而自然引出比的定义。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比的基本性质》。
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是重要的教育教学因素,因此,我认真地研读了教材。
一、分析教材《比的基本性质》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的第二课时。
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了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及上一节课认识了比,能正确求比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应用,也为学生今后学习比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教材,我安排了三个活动:1、教材首先让学生回忆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进而按照将比与除法、分数类比的思路,举出例子,并先利用比和除法的关系对实例加以研究,再让学生自己根据比和分数的关系加以研究。
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
2、比的基本性质的运用,例1教学怎样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例题由两道题组成。
第(1)题仍采用“神州五号”的题材,但讨论的是两面一大一小的联合国旗。
题目告诉两面旗的长和宽,要求这两面旗长和宽的最简单的整数比。
其中15∶10的化简给出了完整的过程并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化简;180∶120的化简则留空让学生自己完成。
这里的两个答案相同,实际上渗透了两面旗按比例缩小的相似变换思想,同时也便于学生感悟化简的必要性,即能使数量关系更加简单明了。
从中也可以看出,教材精心选取的这一内容载体,既有思想性和趣味性,又有数学内涵,而且数据真实,适合教学的需要。
第(2)题也有两个比,比中分别出现了分数和小数。
教材同样提出了启发思考化简过程的问题,并留有空白让学生自己完成。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说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了解比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关系,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过程方法目标:经历求比值、认识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比的基本性质》是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小节比和比的应用的第二课时。
它是在学生学习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意义、比和除法的关系、比和分数的关系的基础上组织教学的。
比的基本性质是一节概念课的教学,它跟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性质实际上是同一道理的。
所以本节课主要是处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进入到学习新知识。
教材内容渗透着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和互相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不但能加深对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意义、比和分数、比和除法等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也为以后学习比的应用,比例知识,正、反比例打好基础。
2、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化简比,掌握化简比的方法,能正确地化简比。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认识事物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3)、使学生在经历猜想、验证、发现等思维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教学重点、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通过同学们自主探究,突出重点。
难点: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通过师生交流互动突破难点。
二、说学情六年级学生已掌握除法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意义、比和除法的关系、比和分数的关系等知识,这都是学习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而且六年级学生已具有类比和知识迁移能力,所以要根据除法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猜想比的基本性质并不难,关键是在于应用,即化简比,对学生来说,如何将分数比和小数比转化成整数比可能是个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1、复习铺垫,使学生领悟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学习方法.沟通知识间的联系.2、猜想激趣,通过猜想激发学生的兴趣.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类推总结出比的基本性质,并通过尝试、讨论等方法进行化简比,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四、教学程序基于以上分析,我把教学程序分(五)大环节进行:(一)复习铺垫,创设问题情境。
题的设计应抓住新旧知识的连结点,能使学生己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充实,又能激励学生应用迁移类推规律主动探索新知。
本课中,我抓住了新旧知识的生长点,设计了铺垫练习,为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作好准备。
我先是用填空题的训练,5÷4=15÷()=()÷24 ==。
从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入手,为学生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打下铺垫,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感受事物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迁移规律。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形成悬念,引起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索和研究。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还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数学知识。
在学生复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后,及时提出问题——比是不是也有类似性质呢?如果有的话,你认为它是怎么样呢?有的学生根据分数与比的关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自然而然的猜想出比可能会有基本性质。
通过这样的引导,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
他们很想弄清楚:比有没有类似商那样的规律和分数那样的性质,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猜想验证,得出结论。
在激发学生认知需要和探究欲望后,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卷入知识发现的过程呢?这时教师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自由思考,作出各种猜想,对猜想提出验证的方法。
然后小组合作通过实例验证猜想,最后交流展示学生的研究思路与成果,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究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探究过程。
这样不仅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了条件,让学生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本课的教学重点得以体现。
(三)运用结论,解决问题。
当讲完了比的基本性质后出了三道较有代表性的化简比的练习,让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归纳和整理出化简比的方法。
15:10 (整数比)0.75:2 (小数比),:(分数比)学生做完后交流中发现解法都有不只一种,通过交流探讨,小结出一套比较切合实际的方法。
1、化简时,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时,可以同时除以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是小数比的,先扩大相同的倍数转化为整数比→最简比,3、是分数比的,先同时乘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转化为整数比→最简比,也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简。
但要注意,这个结果必须是一个比。
学生亲身经历了化简比的过程,参与了知识的运用过程,体验到运用结论解决问题的乐趣与快乐。
教学难点在师生互动交流中得以体现。
(四)巩固反馈,积累提升。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判断、选择、解决问题等几种类型的练习题,通过步步深入的学习交流活动,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探究更深入,理解更完善。
最后的拓展性练习,使学生思维发散,联系实际,运用规律,激发学生不断探索新知的欲望。
(五)全课小结,强化认识。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开放性的总结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总结所学,交流心得,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模式加以延伸。
(六)板书设计比的基本性质5÷4=15÷( 12 )=(30)÷24 ==15:10 (整数比)=15÷5:10÷5=3:20.75:2 (小数比)= 0.75×100:2×100=75:200=75÷25:200÷25=3:8:(分数比)=×18:×18=3:4五、说预期效果整节课意在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过程,希望通过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语言描述,对化简比的方法的总结,留下了学生成功的脚印。
同时采用讲练结合、说议感悟、对比总结、质疑探索、概括归纳的方法,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让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愉快!六、课后反思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从把握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开始,从分析它们的相似之处入手,通过让学生联想、猜测、类推、验证等方法探讨“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规律。
由于在推导比的基本性质时要用到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等知识,因此教学新课时对这些知识做了一些复习,引导学生回忆并运用这两条性质,为下一步的猜想和类推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
事实也证明,成功的铺垫有利于新课的开展。
学生通过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通过类比,很快地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
这样一来节省了很多的时间,二来也让学生初步感知了新知识。
在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的时候采用讲练结合、对比总结、质疑探索、概括归纳的方法掌握化简方法突破难点。
最后通过练习应用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本节课的不足是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简比没讲到。
由于时间紧张给学生说的时间太短。
教育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一学期很快过去,可以说是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
这学期我积极地去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责任促使我做好工作,无怨无悔的做好工作。
期间灰心过,气馁过,但更多的是鼓起勇气向前进,一学年过去了,作为六年级部教研组长就教研组和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很有必要小结反思。
开放式教学:由教师通过开放题的引进,在学生参与下解决,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本质,品尝进行创造性数学活动的乐趣。
开放式教学中的开放题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结果开放,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果;二是方法开放,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三是思路开放,强调学生解决问题时的不同思路。
新授前都是让他们先收集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互相交流通过搜集资料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通过互相交流使他们学到了他人的知识,使学生们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所以说在新课改中不知不觉师生的关系近了处于平等的地位,讲台也变大了,在也不是三尺讲台了,教师已经溶入学生中间了,学生也不在封闭而是互相合作主动讨论、探讨、学生们不在感觉数学枯燥乏味,而是生动有趣,感到了数学就在我们中间。
活动式教学:让学生进行适合自己的数学活动,包括模型制作、游戏、行动、调查研究等,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数学、理解数学、热爱数学。
通过让学生用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弯制成长方形、正方形、圆,然后引导大家观察、比较、判断:哪一种形状的图形面积最大?这样的“做一做”活动,既触及到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如何在材料一定的条件下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的问题,又培养了学生对实物与图形的认识能力,同时在学生动手操作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探索式教学:采用“发现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等过程。
例如“谈谈储蓄的利息”就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并作一些简单的计息演算,就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使他们感性地认识到学习数学的好处,提高学习兴趣。
诱发学生的灵感。
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
同时,还应当应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现行的教材都是分课时编写,通常每课时的任务必须在一节课内完成。
多数教师对每节课的内容、任务、进程都具体以时间顺序来分解,有时怕完不成任务,学生在关键处及易混易错处发生分歧时,不敢花过多的时间让学生争辩交流,生怕“节外生枝”,过分讲究课堂教学环节的丝丝入扣,教师往往在一节课的各个阶段,按“套路”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去“走教案”就行了。
这种课看上去紧凑,但缺少一种动态生成,往往以牺牲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为代价,弊病很多。
我们认为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在于课上讲了多少,而要看学生学得如何。
只要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学生发展,固定的课堂教学时间结构可以打破,无需每个环节都要安排。
只要课堂上学生学得活泼、主动,重点思路掌握了,不会的问题解决了,即使设计的教学内容或书上的练习没完成,或由于学生对某个内容探究的欲望很强,教师打破教材课时的限制,根据学生的需要灵活地处理教学结构而拖堂了,都不能以时间把握不准而一律认为不是一节好课。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是我们数学教研组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动力,我们在今后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将不断总结已有的成功经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协作,为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推进数学课程改革而努力工作。
数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