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9.2 溶解度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 9.2 溶解度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 9.2 溶解度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

9.2溶解度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

1.t℃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40%),另一瓶是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

A. 加一定量的水

B. 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

C. 降低温度

D. t℃时蒸发少量水

2.降温结晶是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物的常用方法.现取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物160g,放入100ml水中,加热到80℃,固体全部溶解.请根据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80℃时,溶液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B. 80℃时,溶液中硝酸钾不饱和,氯化钠饱和

C. 降温到20℃时,析出的固体一定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D. 降温到20℃时,一定析出硝酸钾,可能析出氯化钠

3.欲使某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A. 降温

B. 升温

C. 倒出一些溶液

D. 再加足够的溶质

4.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 t2℃时,甲、乙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t1℃时,将50g水加入15g甲物质中,可得到65g溶液

D. 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5.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取较多的氯化钠晶体,可采用降温结晶

B. 随着温度升高,硫酸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 4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D. 40℃时等质量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硫酸钠析出晶体最多

6.在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后,则()

A. 晶体减少

B. 浓度增大

C. 晶体质量不变

D. 溶质的溶解度变大

7.小琪同学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 蔗糖

B. 硝酸铵

C. 氯化钠

D. 氢氧化钠

8.25℃时50克水中最多可溶10克A,30℃时50克水中最多可溶15克B,则A、B溶解度相比较为()

A. 无法比较

B. A大于B

C. A小于B

D. A等于B

9.为了探究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对比实验①和②,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B. 对比实验②和③,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C. 对比实验②和③,可探究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D. 对比实验①和③,可探究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

二、填空题(共4题;共13分)

10.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由图中可看出,甲乙两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________;

(2)要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t2℃时,将甲、乙各20g分别加入到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乙溶液为________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若将温度都降低到t1℃,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或“=”)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1.在一定温度下,向15g蒸馏水加入无水硫酸铜粉末,充分搅拌并过滤,得到一定质量的蓝色五水合硫酸铜晶体和8.4g滤液,若此温度下无水硫酸铜的溶解度为40g,则此无水硫酸铜的质量是________.12.喜爱阅读的同学发现,化学课本中的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

①Ⅰ处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该物质________(填“溶”或“不溶”)于水。

②Ⅱ处“量的名称”是________,Ⅲ处“单位符号”是________。

1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①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温度为________ ℃;

② 40 ℃时,将相同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________ ;

③ 40℃时,要完全溶解60 g乙得到饱和溶液,需要水 ________ g;

④ A、B两点是甲物质的两种不同状态的溶液,要实现A到B的转化方法是________。

三、综合题(共2题;共8分)

14.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

(2)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c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________;

(3)t2℃时,用50g水配制物质a的饱和溶液至少需要________g物质;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剂量不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________.

15.(xx?百色)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_______.

(3)t2℃,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3℃,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_.(4)t2℃,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甲物质的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5分)

1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

(1)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并充分搅拌,则所得的溶液为 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________ g;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到t1℃时,这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

(4)要使a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用 ________ 的方法。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解答】A、加一定量的水,两种溶液都没有现象,无法区分,A符合题意;

B、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不会溶解,而在10%的不饱和溶液,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会溶解,可以区分,B符合题意;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硝酸钾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而10%的不饱和溶液不会析出晶体,可以区分,C不符合题意;

D、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少量水,有晶体析出,故可蒸发少量水加以区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来分析。

2.【答案】D

【解析】答案:D

【分析】根据固体全部溶解来分析80℃时,溶液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还是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指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根据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化情况分析降温后的现象.

【解答】A、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物160g,加热到80℃,固体全部溶解,可能都是刚好饱和,或不饱和,或者有一种饱和有一种不饱和等情况,故A错;

B、因为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物160g中没说谁多谁少,所以不能判断谁饱和,谁不饱和,故B错;

C、由于氯化钠溶解度变化不大,如果质量很少的话,降温后不可能析出,故C错;

D、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降温后减小得多,所以一定析出晶体,氯化钠溶解度变化不大,降温后可能析出,也可能不析出,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解度减小了,溶解不了了就会析出晶体,减小的范围大析出晶体就多.3.【答案】D

【解析】【解答】A、对于溶解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降低温度,会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对于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的物质,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仍不饱和;故选项方法不一定可行;

B、对于溶解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升高温度会使不饱和溶液仍不饱和;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选项方法不一定可行;

C、倒出一些溶液不会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选项方法一定不可行;

D、向不饱和溶液中增加溶质,不饱和溶液继续溶解溶质而变成饱和溶液,故选项方法一定可行.

故选:D.

【分析】根据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都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降温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升温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解析】【解答】A、要比较溶解度大小关系,一定要指明温度,错误,A不符合题意;

B、根据溶解度曲线, 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t2℃时,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但这么没有指明溶液是否是饱和,错误,B不符合题意;

C、根据溶解度曲线,t10C时甲的溶解度为20g,故t1℃时,将50g水加入15g甲物质中,只能溶解10g,故只可得到60g溶液,错误,C不符合题意;

D,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正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要表示溶解度必须说明温度,要比较溶解度的大小,必须是在同一温度下进行比较;t2℃时,表示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那么他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t1℃时,甲的溶解度为20g,表示在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g甲物质,50g水中最多溶解10g甲物质,15g甲物质,不能完全溶解;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5.【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知:①查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可以求出同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②根据曲线可知各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③判断物质的溶

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比较给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析出晶体的多少等,据此分析问题即可.【解答】A、从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改变变化不大,所以获取较多的氯化钠晶体一般采用蒸发结晶的方式完成,故A错误;

B、由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低于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高于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B错误;

C、由于在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是50g,所以该温度下硫酸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3.3%,故C错误;

D、由于在低于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最大,因此把40℃时饱和溶液降温到20℃,硫酸钠析出晶体最多,故D正确;

故选D

【解析】【解答】在20℃时,往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不会溶解,所以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和浓度也不变,因为温度不变,所以溶解度也不改变。

所以选C.

【分析】本题知道了饱和溶液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该种溶质不能继续溶解.7.【答案】D

【解析】【解答】解:A、蔗糖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变化不大. B、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下降,不能使石蜡融化.

C、食盐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变化不大.

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能使石蜡融化.

故选D

【分析】有的物质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如浓硫酸等;有的物质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使液体温度升高;如生石灰;也有些物质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如硝酸铵等.

8.【答案】A

【解析】【解答】25℃时50克水中最多可溶10克A,所以在这一温度下A的溶解度为20克.30℃时50克水中最多可溶15克B,所以在这一温度下B的溶解度为30克.但所给的AB的溶解度,是在不同的温度下,所以它们没有可比性.故选A.

【分析】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9.【答案】A

【解析】【解答】A、对比实验①和②,只有温度不同,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正确;

B、对比实验②和③,变量有水的体积、温度以及颗粒的大小,不可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错误;

C、对比实验②和③,变量有水的体积、温度以及颗粒的大小,不可探究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错误;

D、对比实验①和③,变量有水的体积和颗粒的大小,不可探究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对溶质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响,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影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温度高、颗粒小,则溶解的快,据此解答.

二、填空题

10.【答案】甲;升高温;饱和;=

【解析】【解答】(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甲;故填:甲;(2)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使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加溶剂或升高温度;故填:升高温度;

(3)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20g,所以t2℃时,将甲、乙各20g分别加入到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乙溶液为饱和溶液;t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将温度都降低到t1℃,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填:饱和;=.

【分析】本题考查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根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转化的方法,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只能是升温.

11.【答案】18.4g

【解析】【解答】解:向15g蒸馏水加入无水硫酸铜粉末,充分搅拌并过滤,得到一定质量的蓝色五水合硫酸铜晶体和8.4g滤液,此温度下无水硫酸铜的溶解度为40g,设滤液中含硫酸铜的质量为x,则= x=2.4g 则滤液中含水的质量为8.4g﹣2.4g=6g.

故五水合硫酸铜晶体(CuSO4?5H2O)中含水的质量为15g﹣6g=9g,则含硫酸铜的质量为9g× =16g.此无水硫酸铜的质量是2.4g+16g=18.4g.

故答案为:18.4g.

【分析】向15g蒸馏水加入无水硫酸铜粉末,充分搅拌并过滤,得到一定质量的蓝色五水合硫酸铜晶体和8.4g滤液,此温度下无水硫酸铜的溶解度为40g,可以计算出滤液中硫酸铜的质量,

12.【答案】硫酸亚铁;溶;物质的量;g/mol

【解析】【解答】由表格中信息可知,Ⅰ处物质是硫酸根和亚铁离子构成的硫酸亚铁,该物质能溶于水;处单位为mol,故“量的名称”是物质的量,Ⅲ处是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符号”是g/mol。

故答案为:硫酸亚铁;溶;物质的量;g/mol。【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溶解性表的认识和利用。13.【答案】20;甲;150;升温并加溶剂(或加溶剂并升温)

【解析】【解答】①溶解度曲线中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由图象可知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等于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②从40℃到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变化程度不一样,甲变化的更明显一些,所以将40℃时甲、乙两种物质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2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

③4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40g,40℃时,要完全溶解60g乙得到饱和溶液,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

=, x=150g;

④要实现A到B的转化方法是:升温并加溶剂(或加溶剂并升温).

故答案为:20;甲;150;升温并加溶剂(或加溶剂并升温).【分析】①找出溶解度曲线交点处对于的横坐标即可;

②哪个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哪个降温析出的晶体就多;

③找出4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然后列比例式计算即可;

④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此时的溶液为饱和溶液;曲线下方的点B表示该温度下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曲线上方的点A表示的溶液为还有未溶解溶质的饱和溶液.

三、综合题

14.【答案】(1)降低

(2)t>t1℃

(3)25

(4)ab

【解析】【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大于t1℃时,a的溶解度在b溶解度的上边,即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c的溶解度;(3)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所以50g水中最多溶解25g;(4)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a和b的溶解度变大,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答案为:(1)降低;(2)t>t1℃;(3)25;(4)ab.【分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考虑;(2)根据在曲线中a在b的上边考虑;(3)根据t2℃时,a的溶解度考虑;(4)根据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解度的变化考虑.

15.【答案】(1)乙

(2)丙

(3)甲

(4)饱和溶液

【解析】【解答】解:(1)据图可以看出,t1℃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乙.(2)由图可知: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3)t2℃,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3℃,甲的溶解度变化最大,析出晶体最多.(4)t2℃甲的溶解度是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的甲,所以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最多溶解25g,形成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故答案为:(1)乙;(2)丙;(3)甲;(4)饱和溶液.

【分析】(1)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2)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3)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低相同的温度,溶解度变化大的析出晶体多;(4)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溶液是否饱和.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1)饱和;75

(2)a>b>c

(3)b>a>c

(4)降温结晶/冷却结晶

【解析】【解答】(1)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并充分搅拌,最多溶解25g,则所得的溶液为75g饱和溶液;(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到t1℃时,a、b变为t1℃时饱和溶液,且溶质质量分数b>a,c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低于at1℃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所以降温后这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4)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所以要使a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综合能力测试题(一) (含答案)

综合能力测试题(一) (100分,9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l—35. 5Ca—40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5小题每题3分,共 35分) 1.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一定会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A. 用活性炭净化空气 B. 用食醋除水垢 C. 用西瓜榨汁 D. 用玻璃刀切割玻璃 2.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体缺钙会产生龋齿 B. 超市里所有食品都不含食品添加剂 C. 生活中常用的塑料、纤维、合金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D. 为减少“白色污染”,可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 3. 某废旧干电池内含有不溶于水的二氧化锰、炭黑和能溶于水的氯化锌、氯化 铵等物质。某兴趣小组回收并利用其中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氧气,下列实验操作和装置中,错误的是()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夜间发现厨房中煤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检查 B. 用水灭火的原因是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为提高粮食产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D. 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 5.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 NH4NO3固体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升高 C. 黄铜片与铜片相互刻画,铜片上有划痕 D.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大量白烟产生 6. 对于下列化学用语,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CO2②Fe3+③KMnO4④⑤ A. ①表示的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 ②中数字的含义:1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C. ③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 D. ④⑤表示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7.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丁一定是化合物 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反应前后甲和乙变化的质量比为9 : 8 8. 已知物质X与Ca(OH)2在水溶液中能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X +Ca(OH)2===Y+Cu(OH)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X肯定不可能是酸 B. 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24 C. X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D. Y可以是CaCl2或Ca(NO3)2 9. 归纳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归纳中不正确的是() A. 单质:氩气、液氧、铝粉 B. 常量元素:钙、碳、氧 C. 铵态氮肥:尿素、氯化铵、硝酸铵 D. 新能源:氢能、太阳能、核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题:常见气体的制取(最新整理)

常见气体的制取 1.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应,必须考虑的是(D)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2.以下均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图,其中能控制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是(A) 3.(永州中考)氨气(NH3)是没有颜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下列是实验室收集气体的几种装置。为防止污染环境,你认为最合理的是(D) 4.下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有关这些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装置Ⅰ可作为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B.装置Ⅱ中长颈漏斗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 C.装置Ⅲ、Ⅳ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密度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气体 D.装置Ⅴ可以用于收集H2、O2,也可以用于实验室收集CO2 5.如图是实验室用来制取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试管__。 (2)实验室可以用B、D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是__大理石和稀盐酸__。若改用C作为发生装置,优点是__可以通过控制液体流速来控制反应的速率__(答一点即可)。 △ (3)实验室用A、E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KMnO4K2MnO4+MnO2+O2↑__。用F ===== 装置收集氧气,瓶内装满水,气体应从__b__(填“a”或“b”)端通入。 6.(辽阳中考)根据下图所给的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⑥的仪器名称是__水槽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仪器是__①②④__(填序号)。

(3)检验二氧化碳的操作方法是__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__。 MnO2 (4)若用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来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2H2O22H2O+O2↑__,氧气 ===== 的验满方法是__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__。 7.(成都中考)实验室要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稀盐酸和稀硫酸以及下列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锥形瓶__。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择的仪器是__②④⑥⑦__(填仪器序号),选择的药品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催化作用__。 (3)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CaCO3+2HCl===CaCl2+H2O+CO2↑__,除上述仪器外,另选仪器在如图2的虚线框内画出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 (4)实验室一般不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但能用石灰石粉末与稀硫酸来制取,其理由是__石灰石粉末与稀硫酸的接触面积增大,生成的微溶性的硫酸钙不会阻止反应的发生__。 8.通过半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集气瓶__。 (2)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它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则发生装置应选择__A__,收集装置可选用__C或E__。(填字母) (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②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化学中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反应发生装置是__B__,收集装置是__E__。(填字母) △ (4)请写出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2NH3+3CuO3Cu+3H2O+N2__。 ===== 9.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 请回答下列各题。 (1)乙炔(C2H2)气体可用电石(CaC2块状固体)和水反应来制取,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8单元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5分钟训练 1.写出下列反应的产物类型,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金属的化学性质:(以铁为例完成下列反应)。 (1)与氧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 )。 (2)①与酸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 )。 ②与硫酸铜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 )。 解析:本题考查金属的基本化学性质。可以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属置换反应;金属铁可以从硫酸铜中置换出金属铜,也属置换反应。 答案:(1)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化合反应 (2)①Fe+H2SO4====FeSO4+H2↑ 置换反应 ②CuSO4+Fe====FeSO4+Cu 置换反应 2.下列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可以燃烧的是( ) A.铁丝 B.镁条 C.红磷 D.木炭 解析:镁条、红磷、木炭在空气中可以燃烧;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纯氧气中能够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放出大量的热。 答案:A 3.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铁丝表面有红色金属铜生成 B.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C.溶液质量增加 D.铁丝中铁的质量逐渐减少 解析: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置换出金属铜,生成硫酸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溶液。由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铜,溶液由硫酸铜变成硫酸亚铁,溶液质量减少,固体质量增加。 答案:C 4.下列物质可以用铁制容器盛放的是( ) A.稀硫酸 B.稀盐酸 C.浓盐酸 D.浓硫酸解析:浓硫酸可使铁钝化。稀硫酸、稀盐酸、浓盐酸都能与铁反应,生成亚铁盐和氢气。答案:D 10分钟训练 1.“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的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 )

九年级化学下册-综合能力测试卷(二)(附答案)-人教版

综合能力测试卷(二)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N:14O:16Cl:35.5Fe:56Zn:65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5小题每题3分,共 35分) 1.下列用途利用了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木炭用作吸附剂B.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C.氧气用作助燃剂D.氮气用作保护气 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混合物、碱、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空气、氢氧化钠、水 B.液氧、纯碱、空气 C.生铁、石油、干冰 D.矿泉水、熟石灰、高锰酸钾 3.下列做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洗涤剂去除油污 B.用白酒去除水垢 C.用小苏打发酵面粉 D.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老年人饮用牛奶,可预防骨质疏松 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C.使用舒适耐磨的合成材料作布料,力促“不愁穿”成为现实 D.缺乏磷、钾、铁等微量元素,应大量服用保健品 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硝酸钾属于复合肥料 B.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C.碳酸钙不仅可作补钙剂,还可作牙膏中的摩擦剂 D.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大有关

6.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7.有关课本实验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可以用硫粉代替红磷 B .过滤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 C .蒸发食盐水时,待蒸发皿内水分蒸干后,才停止加热 D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8.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括号中为方法或试剂),你认为可行的是( ) A .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铜溶液、银丝) B .鉴别固体: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水) C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点燃) D .分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粉末(加水溶解,过滤) 9.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 .在硝酸铵溶液中:Na +、Cu 2+、OH - B .在稀盐酸中:Ba 2+、CO 32-、Zn 2+ C .在氯化钠溶液中:K +、Ca 2+、NO 3- D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 +、Mg 2+、Cl - 10.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元凶之一,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可以有效减少尾气污 染,其反应原理之一是2NO +2CO=====催化剂N 2+2X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 的化学式为CO 2 B .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C .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 .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汽油的不充分燃烧

最新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5分钟训练 1.化学研究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提示: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熟悉和掌握教材上讲过的内容和知识。答案: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 2.提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理论的是()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 C.拉瓦锡 D.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 思路解析:门捷列夫提出的是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道尔顿是原子学说的奠基人;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的组成;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概念和原子、分子的区别。该题的题干是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故选D。 答案:D 3.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提示:本题考查学生对阅读教材、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把握能力和记忆能力。 答案: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能表现出来 4.物理性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答案: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 10分钟训练 1.解释下列物理性质: (1)熔点: (2)沸点: (3)压强: (4)密度: 思路解析:理解和掌握教材中有关物理性质的意义。 答案:(1)物质的熔化温度(2)液体沸腾时的温度(3)物质在单位体积上所受到的压力(4)物质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提示: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答案:有其他物质生成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3.化学变化还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这种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思路解析:理解化学变化要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以及能量变化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现象。 答案:能量吸热放热发光 4.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____________(颜色)______________(气味)_________________的体(状态)。将一根木条在空气中点燃,伸入氧气瓶中,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将一根木条在空气中点燃,伸入氧气瓶中,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氧气和二氧化碳是重要的、常见的物质,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它们的性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教学设计 第七章 第三节 溶解度 教学目标: 1、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的影响,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2、大致了解气体溶解度受温度、压强等的影响关系。 教学重点: 建立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 正确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区分溶解性与溶解度在概念上的不同。 教具准备:1、仪器、试管、药匙、滴管、2、药品、食盐、汽油、植物油、水。 3、《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挂图 教学时数: 一教时 教学过程: 1、 由一组对比实验导入物质溶解性的概念,2、 并明确学习目标3、 (1) 演示实验1 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两支试管内,分别加入2克食盐和0.1克熟石灰振荡,观察现象,静置后,再观察现象。 (室温下,2克食盐完全溶解,0.1克熟石灰却不能完全溶解)可见这两种物质溶解在水里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我们把这种能力称之为“溶解性”。 明确溶解性的概念。追问:物质的溶解性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2) 演示实验2 取一支试管倒入10毫升汽油,加入2克食盐,振荡,观察现象,静置后再观察。(食盐很难溶解) (3) 演示实验3 取两支试管。各取10毫升水、汽油、分别滴入5—6滴植物油,振荡,观察现象。(植物油很难溶解于水,却很容易溶解于汽油中) (4) 追问:从这两个实验中可得出哪些结论呢? 学生归纳:1、同一各物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 2、不同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同。 教者小结: 物质的溶解性是物质本身的固有的一种属性,影响它的因素既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系,也与温度、压强有关系。当我们要定量地比较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时,仅靠溶解性是不够的,还需学习物质的“溶解度”。

九年级化学下册全一册同步练习

单元知识清单 知识框架 金属材料纯金属性质物理性质:金属光泽、导电性、延展性、导热性化学性质与氧气的反应与稀酸的反应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用途合金种类性质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的由强到弱的顺序判断方法应用金属资源的利用矿石种类铁的冶炼原料:铁矿石、石灰石、焦炭、空气设备:高炉原理:3CO+Fe2O3=====高温2Fe+3CO2实验室用CO还原Fe2O3的实验现象、操作步骤、注意事项铁的腐蚀和防护铁生锈的条件:与氧气、水同时接触铁锈的特点:疏松、易吸水防锈的方法金属资源保护防止金属腐蚀金属的回收再利用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代用品有关含杂质物质的计算: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度 知识纵横 1.金属与非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 物理性质金属非金属 状态在常温下,除汞是液体外,其余都是固体在常温下,有些是气体,有些是固体,个别是液体 密度除锂、钠等个别外,一般密度较大密度较小 光泽一般有金属光泽一般无光泽 导电性 导热性电和热的良导体导电性较差或不导电,导热性较差 延展性一般延展性较好大都没有延展性

2. 合金与纯金属的比较 金属合金 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是,为纯净物否,为混合物(至少含一种金属)是否有光泽有有 性能有金属的一般性能有金属特征(具备一些特殊性能) 4.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反应条件金属现象化学方程式 常温下就能反应镁打磨过的镁带在空气中表面逐渐变暗;在空气中点燃剧烈燃烧,发出________,生成白色固体点燃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铝打磨过的铝在空气中表面会逐渐变暗,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常温下: 4Al+3O2 ====2Al2O3 点燃或加热时反应铁常温下在干燥的空气中,铁很难与氧气反应,在氧气中点燃后能剧烈燃烧,_______ _,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点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铜常温下在干燥的空气中很难反应;在空气中加热表面会生成黑色物质在空气中加热:2Cu+O2 2CuO

九年级化学下册期中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下册期中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相对原子质量:Al-27,H-1,Cl-35.5,O-1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和水 B.粉笔灰和水 C.碘和酒精 D.植物油和汽油 2.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海水是盐溶液,所以冬天海水不易结冰 3. 下列加速溶解的措施中,能改变固体溶解度的是() A.把固体研细B.加热C.搅拌D.振荡 4. 下列物质质量增加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是() A.铜片在空气中加热 B.敞放的固体烧碱 C.露天堆放的生石灰 D.干燥木材吸水 5.地球上71%的面积覆盖着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1gCaO投入到99g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 B. 常温下KNO3、Ca(OH)2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仍是饱和溶液 C. 将NaCl、蔗糖溶于水后,溶质均以分子形式存在 D. 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6. 已知氢氧化锂(LiOH)可溶于水,其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下列对氢氧化锂的化学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B.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C.能与稀硫酸反应 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7.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配制溶液的烧杯留有水 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 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塞紧瓶塞并贴上标签 8. 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图Z-1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盐酸酚酞石蕊二氧化碳 A B C D 图Z-1 9.下列有关洗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汽油溶解衣物上的油渍 B.用洗洁精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C.用食醋洗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菜刀上的铁锈

打包下载(共23份)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套) 同步练习题汇总(word打印版)

(共23套)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 题汇总(word打印版) 1.1化学真奇妙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 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铁丝弯曲 B. 西瓜榨汁 C. 食品腐烂 D. 灯丝熔断 2.(2016?遂宁)遂宁不仅山清水秀、景色迷人,而且特产也非常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 B. 制作红苕粉时晒干水分 C. 制作蓬溪姜糕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D. 配制沱牌曲酒时发酵粮食 3.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 铁铸成锅 B. 葡萄酿成酒 C. 木柴燃烧 D. 面包发霉 4.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刻舟求剑 B. 花香四溢 C. 投鞭断流 D. 钻木取火 5.下列我省的一些景点和特色中,其中发生变化的是()

A. 黄山云海 B. 徽州石雕 C. 广德太极洞溶洞 D. 阜阳剪纸 6.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①粮食酿成酒②爆炸③用活性炭除去有毒气体④植物的光合作用⑤自行车骑一段时间后,车圈生锈了⑥洗完的衣服在阳光下晾晒,很快会干 A. ①②③ B. ② C. ①④⑤ D. ③④⑤ 7.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蜡烛的燃烧 B. 食物腐败 C. 植物光合作用 D. 酒精挥发 8.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火箭发射 B. 节日焰火

C. 风力发电 D. 葡萄酿酒 9.下列过程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铁锅生锈 B. 煤气燃烧 C. 石蜡熔化 D. 大米酿酒 二、填空题(共4题;共20分) 10.水通直流电,可观察到正负电极上都出现________ ,可以用________ 检验正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 检验负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由于这是一种具有________性的气体,因此点燃前必须________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 . 11.在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白糖,加热,白糖熔化变成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________ 变化.若继续加热,白糖变黑,生成了碳,这时白糖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 变化. 12.当前从全球范围来看,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角度,通过化学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合成高效化肥;②新型高效药品的开发;③研制快速降解的塑料;④寻找高效催化剂在低耗下分解水得到氢气;⑤合成人造皮肤;⑥研制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⑦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⑧开发新型制冷剂代替氟利昂;⑨消除汽车有害尾气.请将以上问题归类,并把其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健康问题:________ . (2)能源问题:________ . (3)粮食问题:________ . (4)环境问题:________ . 13.蔗糖受热熔化的过程中,蔗糖分子本身________ (填“变”或“不变”),只是蔗糖分子________ (填“获得”或“失去”)能量,蔗糖分子运动________ (填“加快”或“减慢”),因而属于________ 变化.如果继续加热可能变成黑色,此时,蔗糖分子本身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

课题2 溶解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 (2)了解溶解度涵义,初步学习绘制溶解度曲线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归纳出相应的概念。 (2)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树立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的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 1.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 2.正确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方法 实验、对比,归纳,练习、联系实际。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投影仪。 学生用具;仪器:烧杯、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药匙,天平、砝码、量筒、石棉网、铁架台、坐标纸。 药品;氯化钠、硝酸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什么叫溶液?溶液由什么组成? [学生活动] [引入]我们知道食盐易溶于水而形成溶液,但在一杯水里能否无限地溶解食盐呢? [学生发言]1.能2.不能 [过渡]下面我们就以氯化钠和硝酸钾为例探讨这个问题。 [投影]活动与探究 1.取装有20mL水的烧杯

│ [互相交流](由一组同学描述现象、结论,其他各组提出异议) [结论]1.在一定条件下,氯化钠不能无限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加入水,又能继续溶解。 2.在一定条件下,硝酸钾也不能无限制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升高温度,又能继续溶解。 [提问]上述活动的“一定条件”是什么? [学生讨论、总结]1.一定温度 2.一定量的溶剂 [追问]如果不指明这两个条件。能否说某物质的溶解量是有限的? [学生讨论、回答]不能。因为我们可以改变温度。改变溶剂的量,使溶质无限制地熔解。 [引导]我们把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相反。还能继续溶解溶 质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 [思考]请大家根据刚才的分析,总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科学概念。 [学生发言] [投影板书]一、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①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 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思考]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能否溶解?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江西省金溪一中2011―2012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测试卷姓名班 级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化学仪器中,可用于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大量液体的是()A.集气瓶B.烧杯C.量筒D.试管 2.溶液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广泛的用途,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A.蒸馏水 B.碘酒 C.石灰浆 D.植物油 3.已知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50g,则在50℃时的氯化铵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等于()A.1∶2∶3 B.2∶3∶1 C.3∶1∶2 D.1∶3∶2 4.据《说文解字》记载, 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A.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B.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 为不饱和C.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D.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5.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到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A.食盐B.熟石灰 C.蔗糖D.硝酸铵 6.通常情况下,欲将一杯不饱和的蔗糖溶液 变成饱和溶液,最适宜的方法是()A.加蔗糖B.加水C.升温D.增大压强 7.下列加速溶解的措施中,能改变固体溶解度的

是()A.把固体研细B.加热C.搅拌D.振荡 8.小欣拉开易拉罐汽水的拉环时,听到“啵”的一声,并有气体自汽水中冲出。下列有关此现象的说明正确的是()A.因压强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B.因压强增大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C.因温度升高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D.因温度降低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9.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t1℃时,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比B大 C.t2℃时,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析出的晶体一定等量 10.夏天,实验员在实验室里配制了一瓶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并密封放置,到了冬天发现瓶底有大量的晶体析出。这温C.变成了不饱和溶液B.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小A.)(是因为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度下降,硝酸钾溶解度减小D.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1.一个封闭的池塘受大量生活污水的污染出现富营养化,则该水体中溶解氧含量的变化曲线是()A.B.C.D. 12.下列有关溶液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食物里的营养成分经消化变成

【鲁教版】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全一册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1.1化学真奇妙同步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燃烧铁生锈 B. 汽油挥发工业上制取氧气 C. 冰雪融化食物腐烂 D. 水的电解水的沸腾 2.在被“中央电视台”曝光的食品事件中一定涉及到有化学变化的是() A.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B. 用工业石蜡给瓜子上蜡“美容” C. 用硫磺燃烧后的气体熏蒸粉丝 D. 用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3.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粮食酿成酒 B. 气球爆炸 C. 用活性炭吸附有毒气体 D. 湿衣服晾干 4.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 B. 玻璃破碎 C. 钢铁生锈 D. 湿衣晾干 5.铝箔在氧气中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 变化中放出大量的热 B. 看到耀眼的白光 C. 有白色固体生成 D. 铝箔消失了 6.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A. 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 B.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 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D.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7.下列生活事例中,产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功夫深,铁杵成针 B. 美酒开,满屋飘香 C. 春天到,冰雪消融 D. 佳节到,焰火缤纷8.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面是从小明同学学习笔记中摘录出来的一些推理,你认为正确的一句是() A. 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两种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B.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C. 单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含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最新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

人教新版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曲线专题 一.有关溶解度曲线的常见试题(见右下图) 1.t 3℃时A 的溶解度为 。 2.P 点的的含义是: 。 3.t 1℃时A 、B 、C 、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 4.除去A 中的泥沙用 法;分离A 与少量B 的混合物,用 法。 5.从A 溶液中获取A 晶体可用 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6.从B 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 蒸发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7.N 点为t 3℃时A 的 溶液,可通过 加入A 物质,降温,蒸发溶剂 的方法使 它变为饱和溶液。 8.t 2℃ 时A 、B 、C 的饱和溶液各W 克,降温到t 1℃会析出大量晶体的是 ,无晶体析出的是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 9. 曲线以上的点代表示对应温度的饱和溶液,曲线以下的点代表对应温度的不饱和溶液。加溶质相当于把点向正上方移动,加溶剂相当于向下竖直移动,降温相当于向左水平移动,升温相当于向右水平移动。 二.填空题 1、(2010年·武汉市·元调)右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 (填“大”或“小”)。 (2)要把60℃氯化铵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办 法 (只写一种即可)。 (3)25℃时,将硫酸钠和氯化铵各35 g 分别放入100 g 水中,形成的溶液其溶 质质量分数较大的物质是 。 (4)除去硫酸钠中少量氯化铵时,比较高效的物理方法是 。 2、(2010年·武汉市·四调)(3分)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 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 图中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对应的温度是____ _℃。 ⑵ t 3℃时,将50 g A 物质溶于50 g 水中,得到的溶液是 _________(填“饱 和”或“不饱和”)溶液。 ⑶ 将t 2℃时A 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t 1℃时,其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2010年·武汉市·四调)(3分)下图是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t 1℃时,向两只盛有100 g 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 两种物质至不 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______溶液(填“A ”或 “B ”)。 (2) 若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将t 2℃的A 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 3℃,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将___ __。(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123 s /g

[Vip免费]【北京课改版】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全册】 同步练习 打包下载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同步 练习汇总 第9章第1节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3小题, 共86.0分) 1. 下列物质放入(或通入)水里, 能形成溶液的是() A. 植物油 B. 碳酸钙 C. 氮气 D. 食盐 2. 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 将硝酸钾和植物油分别放入水中, 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 所有饱和溶液都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D. 溶液各部分的密度和浓度完全相同 3. 卡卡腹泻, 上网查到饮用质量分数约爲0.9%的生理盐水可以防脱水。下列关于该生理盐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生理盐水各组分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但又具有单一组分所不具备的新性质 B. 该生理盐水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是因爲溶液中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

C. 该生理盐水可用来除铁锈 D. 该生理盐水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爲9:100 4. 生活中会碰到各种液体, 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A. 氢氧化钠 B. 面粉 C. 泥土 D. 汽油 5.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 充分搅拌, 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 食盐 B. 橄榄油 C. 硫酸铜 D. 牛奶 6. 下列物质与水混合, 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酒精 B. 面粉 C. 蔗糖 D. 食盐 7. 溶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 矿泉水 B. 酒精 C. 碘酒 D. 白醋 8.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 充分搅拌, 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 汽油 B. 面粉 C. 蔗糖 D. 植物油 9.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 充分搅拌, 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 高锰酸钾 B. 植物油 C. 泥土 D. 面粉 10. 取少量以下调味品各放入水中, 不可能得到溶液的是() A. 食盐 B. 蔗糖 C. 白醋 D. 芝麻油 11.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 溶液中至少有两种物质 C.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 溶质都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溶剂里 12. 下列有“水”字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 澄清石灰水 B. 油水 C. 泥水 D. 蒸馏水 13. 下列物质混合后, 可以形成乳浊液的是() A. 食盐和水 B. 花生油和水 C. 蔗糖和水 D. 面粉和水 14. 下列物质溶于水时, 溶液温度明显下降的是() A. 食盐 B. 浓硫酸 C. 硝酸铵 D. 氢氧化钠 15. 下列物质中, 属于溶液的是() A. 牛奶 B. 糖水 C. 蒸馏水 D. 豆浆 16. 将厨房中的白醋、白糖、食盐、花生油四种物质分别取少量, 加入足量水充分搅拌, 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白醋 B. 白糖 C. 食盐高温 D. 花生油 17. 下列物质中, 不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A. 鸡精 B. 胆矾 C. 蔗糖 D. 面粉 18. 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食品是() A. 淀粉 B. 辣酱 C. 香油 D. 蔗糖 19. 属于溶液的是() A. 汽水 B. 蒸馏水 C. 牛奶 D. 豆浆 20. 将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 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 泥土 B. 面粉 C. 白糖 D. 汽油 21. 下列物质在水中, 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味精 B. 淀粉 C. 食盐 D. 蔗糖 22. 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 能形成溶液的是() A. 二氧化锰 B. 葡萄糖 C. 碳酸钙粉末 D. 植物油 23. 属于溶液的是() A. 蒸馏水 B. 石灰乳 C. 矿泉水 D. 牛奶

2018-2019九年级化学下册综合测试卷

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l-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眉山中考)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 A.石蜡熔化B.纸张燃烧C.玻璃破碎D.汽油挥发 2.(贵港中考)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氮气可用作食品保护气 B.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空气中的CO气体与雨水结合形成酸雨 2 3.(海南中考)下列化学用语解释正确的是(D ) A.H—2个氢原子B.2N—2个氮元素 2 +3 C.O—1个氧分子D.F e—+3价铁元素 4.分类是一种行之有效、简便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物质俗称、化学式、类别三者一致的是(D) A.苛性钠Na CO盐B.干冰H O 氧化物 2 3 2 C.生石灰Ca(OH)碱D.水银Hg单质 2 5.溴酸钠(NaBrO)是某种冷烫精的主要成分,对头皮有刺激作用,使用不当会引起皮 3 炎,溴酸钠中溴元素的化合价是(D) A.-3B.+1C.+3D.+5 6.(哈尔滨中考)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B )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过滤) ,C.液体的量取),D.稀释浓硫酸) 7.(山西中考)小美从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中,获取了下列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C) A.它有两个电子层 B.它的核电荷数为12 C.它表示阴离子 D.它表示相对稳定结构 8.某化工厂发生硫酸泄漏事件。为了减少硫酸对环境的污染,有关部门采取了紧急措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同步测试卷(含答案)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选择题 1. 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状态B.熔点、沸点 C.稳定性、可燃性 D.密度、硬度 2. 下列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 3. 下列物质的用途,属于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4. 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②白玉为床,金作马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④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⑤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③⑤⑥ 5. 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瓦斯爆炸,蒸气锅炉爆炸 B.高粱酿酒,食物腐烂变质 C.玻璃破碎,白磷自发燃烧 D.金属导电,电熨斗通电发热 6.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剂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7.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D.化学反应伴随有能量变化 8. “飞天壮歌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于5月24日在南京展区圆满结束。航天所用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中属于氢气(H 2 )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液氢燃烧 B.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C.氢气具有可燃性 D.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9. 我们生活在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10.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 A.有气体放出 B.有颜色改变 C.有新物质生成 D.有沉淀产生 11.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12. 下列有关氢气(H 2 )、氧气(O 2 )和二氧化碳(CO 2 )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13. 刚学化学的兰兰对下列常见现象进行分析,她发现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煮饭前米用水洗一洗 B.霓虹灯灯光闪烁 C.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爆裂 D.食物在胃肠内消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教案

溶解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了解结晶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初步培养活动与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画出实验简图)→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三、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认识事物过程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教学重、难点】 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 【教学策略分析】 本节课以了解“饱和溶液涵义”为中心目标,以活动与探究为载体,以问题为主线,围绕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两个要素”大胆取舍,进行了有个性、有创意的快乐探究之旅。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素材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活动提供了许多机会和空间,让课堂成为展示学生自我的舞台,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另外教师有意制造错误,让学生产生顿悟,设计巧妙。教师设置问题群、应用多媒体动画、分步突破难点,使环节紧扣、层层递

进,师、生及教材编写者思维同步,形成共鸣,高潮迭起,延展了“涵义”──结晶现象,很好演绎了“组织者”“参与者”“首席”的角色。 【实验准备】 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不超过5人。 每组准备器材:烧杯2个(各装20 mL水)、玻璃棒1根、5 g NaCl 2包(预先称好)、5 g KNO34包(预先称好)、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火柴、量筒、胶头滴管。实物投影仪。 【教学设计】 小组讨论,提出假设。 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阅读P33,确定方案(画出实验简图)。 投影方案,交流共享。 动手实验,观察记录。 上台展示,投影结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周周练同步练习(含答案)

周周练(第十一单元) 一、我会选(每题5分,共50分) 1.(西藏中考)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名称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 A.纯碱氢氧化钠 B.干冰水 C.生石灰碳酸钙 D.小苏打碳酸氢钠 2.(邵阳中考)欲使冬小麦根系发达,耐寒耐旱,往往需要施加磷肥,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你认为宜施加的肥料是( ) A.Ca(H2PO4 )2 B.NH4HCO3 C.K NO3 D.CO(NH2)2 3.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氯化钠、氯化钡、稀盐酸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碳酸钠溶液 B.稀硫酸 C.无色酚酞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 4.(南京中考)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u2+、Na+、Cl-、OH- B.H+、K+、NO-3、SO2-4 C.Na+、NH+4、NO-3、OH- D.Ag+、Ba2+、NO-3、Cl- 5.(咸宁中考)下列各组物质变化中,每一次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选项 X Y Z A Fe FeCl2 Fe2O3 B CO2 Na2CO3 CaCO3 C H2 H2O H2O2 D Ca(OH)2 NaOH NaCl 6.(烟台中考)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B.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C.用食盐水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施用复合肥硝酸钾能使农作物枝叶茂盛,并增加抗倒伏能力 7.(凉山中考)下列四组溶液,仅用组内物质就能鉴别出来且均为无色溶液的是( ) A.K2CO3FeCl3KOH ZnSO4 B.NaCl MgCl2K2SO4CuSO4 C.NH4HCO3Ba(OH)2H2SO4NaNO3 D.K2CO3Na2SO4BaCl2NaOH 8.(济宁中考)下面对有关实验的设计与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 实验内容试剂与方法结论与解释 项 A 分离CaCO3和CaO 加水溶解、过滤CaO溶于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