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接种规范服务

合集下载

疫苗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疫苗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疫苗预防接种服务规范疫苗预防接种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为了保障接种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疫苗预防接种服务规范,以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和接种者的健康。

一、接种机构的资质要求接种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 具备合法注册的医疗机构资质,并且有专门从事疫苗接种的专业人员;2. 接种机构的环境卫生条件良好,设备设施符合卫生标准,保证接种的安全性;3. 接种机构应当有稳定的冷链设备,确保疫苗储存温度符合要求,保证疫苗的有效性。

二、接种者的权益保障1. 接种者应当享有自主选择接种服务的权利,接种机构不得进行强制接种;2. 接种者在接种前应当充分了解接种疫苗的信息,包括适应症、不良反应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 接种者应当在接种过程中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关注,并记录接种信息,如疫苗种类、接种日期等;4. 接种者接种后如出现异常反应或者严重不良反应,有权获得相应的紧急救治和赔偿。

三、疫苗接种的程序1. 接种前的评估:专业人员会对接种者进行一系列的检查,确定是否具备接种条件;2. 接种决策:根据接种者的个体情况和疫苗供应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接种计划;3. 接种操作:接种人员应当严格遵循洗手、消毒等操作规范,并确保接种器具的无菌状态;4. 接种后监测:接种后应当对接种者进行观察,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或者感染等情况;5. 接种记录:接种机构应当及时记录接种的基本信息,并提供接种证明。

四、疫苗供应和冷链管理1. 疫苗供应者应当具备相应的许可资质,确保疫苗质量安全;2. 疫苗的采购、储存和运输应当符合冷链管理要求,确保疫苗的有效性;3. 疫苗的追溯管理应当完善,确保可追溯到疫苗的来源和流向。

五、接种活动的宣传和监管1. 接种机构应当积极宣传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和效益,提高接种者的认知度;2. 卫生部门应当加强对接种机构的监管,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保障服务质量;3. 针对疫苗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机制应当建立,及时掌握疫苗的安全性。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保护易感人群
对于易感人群,预防接种 可以提供针对特定病原体 的免疫力,有效降低感染 和传播的风险。
促进群体健康
通过普遍接种疫苗,可以 建立群体免疫屏障,保护 整个社区和国家的健康。
预防接种服务的发展
疫苗研发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 疫苗不断涌现,为预防和控制传 染病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手段

服务网络建设
资金使用
合理使用预防接种资金,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如购买疫苗、器材、培训等。
资金监管
建立严格的资金监管制度,防止预防接种资金被 挪用或浪费。
预防接种服务的物资保障
疫苗保障
01
保证疫苗的供应和质量,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器材保障
02
提供足够的注射器、消毒液等器材,保证预防接种的安全和卫
生。
信息保障
流通等环节进行规范和管理。
预防接种政策
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和公共卫生需 求,制定并实施预防接种政策, 包括免费接种、自愿自费等不同
策略。
服务质量监管
为确保预防接种服务的质量和安 全,相关部门对疫苗接种服务进 行严格的监管,包括疫苗冷链管
理、接种操作规范等方面。
CHAPTER 02
预防接种服务的内容和流程
预防接种服务的改进建议
提高服务可及性
加强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预防接种服务,提高服务可及性和覆盖 率。
加强培训和教育
定期为接种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技能和服务质量。
加强宣传和社区参与
加强预防接种服务的宣传,鼓励社区参与,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认 识和接受度。
CHAPTER 05
预防接种服务的成功案例分 享
预防接种服务的培训与考核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五)应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 接种工作规范》、《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 等有关要求做好预防接种服务工作。
五、考核指标
(一)建证率=年度辖区内建立预防接种 证人数/年度辖区内应建立预防接种证人 数×100%。
(二)某种疫苗接种率=年度辖区内某种 疫苗年度实际接种人数/某种疫苗年度应 接种人数×100%。
接种时旳工作: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 作时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 种证、接种凭证和此次接种旳疫苗品种, 核对无误后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 范》要求旳接种月(年)龄、接种部位、 接种途径、安全注射等要求予以接种。
接种后旳工作。告知小朋友监护人,受 种者在接种后应在留观室观察30分钟。 接种后及时在预防接种证、卡(簿)上 统计,与小朋友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疫 苗旳种类、时间和地点。有条件旳地域 录入计算机并进行网络报告。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概念
预防接种:利用抗原或抗体经过合 适旳途径进入机体,使机体取得对 某种传染病旳特异免疫力,以提升 个体或群体旳免疫水平,从而预防 和控制针对传染病旳发生和流行。
预防 接种 规范
服务对象 服务内容 服务流程 服务要求 考核指标
一、服务对象
➢ 辖区内0~6岁小朋友和其他要点人群。
1.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 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 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 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 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 预预 2.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 预预预预预预预 3.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30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1. 接种点的设施和设备:接种点必须拥有适当的设施和设备,以提供安全、舒适和卫生的接种环境。

接种点应具备必要的消毒设备和防护用品,确保接种器具的清洁和消毒,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2. 接种医务人员的合格性:接种医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理解和掌握各种疫苗的接种程序、禁忌症和不良反应的判断和处理方法。

接种医务人员必须定期接受相关培训和更新知识,以确保接种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疫苗的采购和质量管理:接种点必须从正规渠道采购疫苗,并妥善保存和管理。

疫苗的存储条件必须符合规定,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接种点必须建立有效的疫苗冷链管理体系,确保疫苗的冷链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和监测。

4. 接种程序和注射技术:接种医务人员必须按照标准的接种程序操作,并采取必要的注射技术和方法。

接种前必须对接种对象进行健康评估和疫苗接种史调查,确认接种对象的适宜性和接种计划。

接种医务人员必须充分向接种对象和家长介绍疫苗相关知识,解答其疑问,并取得明确的同意。

5. 接种后的观察和反应处理:接种后必须对接种对象进行观察,了解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反应时,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向接种对象和家长提供必要的医疗指导和咨询。

必须建立和完善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确保及时掌握和处理不良反应事件。

6. 接种记录和信息管理:接种点必须建立完善的接种记录和信息管理体系,确保每位接种对象的接种记录完整准确。

接种记录必须包括接种时间、疫苗厂商、疫苗批号等详细信息,并及时更新。

接种点必须建立与公共卫生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接种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

7. 宣传和教育:接种点必须积极参与社区和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认识和意识,推广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和效益。

接种点必须向接种对象和家长提供相关宣传材料和咨询服务,积极解答他们的疑问和担忧。

总之,预防接种服务规范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环节。

安全接种管理制度(5篇)

安全接种管理制度(5篇)

安全接种管理制度一、预防接种服务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取得资质。

二、预防接种服务人员必须遵守医德工作规范、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

三、预防接种服务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并严格掌握禁忌症实施接种。

四、预防接种服务人员在接种操作前应查验核对接种对象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种类无误后予以接种,并做好接种记录。

五、预防接种服务人员所使用的疫苗必须是从合法的疫苗生产、经营企业采购,并按规定的温度运输、贮藏的疫苗。

六、接种前应严格核对接种疫苗的品种,检查疫苗外观质量。

凡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瓶有裂纹的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七、安瓶启开后,未用完的疫苗盖上无菌干棉球冷藏。

活疫苗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____小时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

八、按照免疫程序和疫苗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接种剂量、方法和部位接种疫苗。

告知家长或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留在接种现场观察____分钟。

九、疫苗接种统一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自毁型注射器)、安全盒,并做到“一人一针一管”,用后毁型、消毒回收。

十、在注射过程中防止被针头误伤。

如被污染的注射针头刺伤,应立即清洗刺伤部位,并采取其他处置措施。

十一、预防接种服务人员发现预防接种副反应时,应及时处置,并按要求记录、报告。

安全接种管理制度(2)是指针对疫苗接种工作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措施,旨在确保疫苗接种工作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规范性。

具体来说,安全接种管理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 疫苗接种人员的管理:建立疫苗接种人员的注册制度,要求接种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并持有相关证书才能从事疫苗接种工作。

同时,要对接种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以保证其操作技能和知识的更新。

2. 疫苗的储存和管理:要求疫苗接种单位建立完善的疫苗储存设施,确保疫苗的储存环境符合规定的温度和湿度要求。

2024年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2024年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2024年预防接种服务规范1、预防接种服务的对象有哪些?答: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

包括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服务的0-6岁儿童,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补种服务的0-14岁儿童;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特殊人群免疫程序服务的对象,按照国家或地方应急免疫、群体性免疫等实施方案开展接种的对象。

2、预防接种是通过何种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的?预约告知包括哪些内容?答: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广播等适宜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

3、预防接种前,询问、告知并记录的内容有哪些?答: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可采用书面或(和)口头告知的形式,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的情况。

4、接种操作时应注意哪些事项?答: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时再次进行“三查七对”,无误后予以预防接种。

三查:检查受种者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证,查对预防接种卡(簿)与儿童预防接种证,检查疫苗、注射器外观与批号、效期;七对:核对受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5、接种疫苗后,在接种卡和接种证上应记录哪些内容?答:接种后及时在接种证、卡记录接种疫苗品种、生产企业、批号、有效期、接种时间,接种医生、受种者等内容。

并录入信息系统。

6、接种疫苗后,受种者应留观多长时间?答:受种者在接种后留在接种现场观察30分钟。

如有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和报告。

7、什么是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简称AEFI)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

8、“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有哪些?答:医疗机构、接种单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疫苗生产企业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均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培训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培训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培训预防接种是现代医学中最重要的防疫措施之一,它可以有效地降低传染病的发生率和传播速度,保护公众的健康。

为了提升预防接种服务的质量和规范化水平,进行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培训的重要性、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

一、培训的重要性1.提高服务质量:通过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培训,可以使医务人员更加规范、专业地执行接种程序,遵循接种操作的标准步骤,严格控制接种剂量和接种部位,从而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接种风险。

2.保障公众健康:规范培训能够提高医务人员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疫苗的接种要求的理解和掌握,确保接种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公众提供有效的预防接种服务,减少疾病传播,保护公众健康。

3.增强安全意识:通过培训,医务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不同疫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掌握接种后出现异常反应的判断和处理方法,提高安全意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培训内容1.疫苗知识:培训应包括各种常见疫苗的名称、适应症、接种程序、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2.接种操作规范:培训应强调规范的接种操作步骤,包括洗手、准备接种材料、正确注射技术等。

3.接种场所管理:培训内容还应包括了解接种场所的清洁与消毒要求,疫苗储存和运输规范以及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4.应对不良反应:培训中还应包括对于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的判断和处理方法,以及应对紧急情况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三、培训方法1.讲座与课堂教学:通过讲座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向医务人员传授疫苗知识、接种操作规范等内容。

可以利用幻灯片、视频等辅助材料,加强培训效果。

2.案例分析与讨论:通过案例分析与讨论,引导医务人员深入思考和分析接种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处理不良反应的能力。

3.模拟实践:在培训中,可以通过模拟实践的方式,让医务人员亲自操作接种过程,熟练掌握规范的接种操作步骤和注射技术,增强培训效果。

4.学员考核:为了确保培训的效果和质量,可以进行学员的考核,测试学员对于疫苗知识和规范操作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不足,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课件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课件
预防接种服务应加强疫苗管理,建立 完善的疫苗冷链系统和信息化管理系 统,确保疫苗质量和安全。
服务质量的监测与评估
预防接种服务应定期对服务质 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包括接种 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服务质
量满意度等指标。
预防接种服务应对监测和评估 结果进行分析和反馈,及时发
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预防接种服务应对服务质量进 行定期自查和专项检查,确保 各项制度和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
接种环节
强调接种技术要求,规范接种 操作,确保疫苗接种的安全性
和有效性。
留观环节
强调留观的重要性和要求,及 时发现和处理接种后异常反应
,保障儿童安全。
服务流程的优化与改进
服务流程评估
定期对预防接种服务流程 进行评估,发现存在的问 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
优化关键环节
针对关键环节进行优化, 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如 采用信息化手段简化登记 流程等。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开展预防接种相关研究,推动疫苗接种技术的 创新与发展。
共同应对公共卫生挑战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提高全球人民的健康 水平。
预防接种的种类和程序
介绍不同年龄段需要接种的疫苗种类和接种程序,让公众了解不同 疫苗的作用和接种时间。
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强调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消除公众对接种疫苗的疑虑和担 忧。
提高公众的预防接种意识
倡导预防为主的健康理念
提高全社会的参与度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 的重视程度,树立预防为主的健康理 念。
发展阶段
随着疫苗种类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 完善,预防接种服务逐渐扩展到更 多的传染病防治领域。
规范阶段
为规范预防接种服务,各国政府制 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确保预防接种服务的普及和质量。

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
如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 应,接种人员应按照《全国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 方案》的要求进行处理和报 告。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 3. 服务要求 (1)接种单位必须为区县级卫生行政部 门指定的预防接种单位,并具备《疫苗储 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规定的冷藏设施、设 备和冷藏保管制度。 疫苗储存和运输:按照冷链系统要求 2~8℃避光: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 灰质炎灭活疫苗等 -20℃以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工作指标
服务对象
1
5
2
服务内容
4
3
服务要求
服务流程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 1. 服务对象 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
图片来自网络
• 2. 服务流程
预防接种管理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预防接种
1.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 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 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 案。 2.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 机短信、网络、广播通知等适宜 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 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 关要求。在交通不便的地区,可 采取入户巡回的方式进行预防接 种。 3.每半年对辖区内儿童的预防接 种卡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
• 3. 服务要求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积极通过公安、乡镇等多种渠道, 利用提供其他医疗服务、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预防接种服 务对象或监护人传播相关信息,主动做好辖区内服务对象的发 现和管理。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 3. 服务要求 (4)根据预防接种需要,合理 安排接种门诊开放频率、开放 时间和预约服务的时间,提供 便利的接种服务。
每半年对预防接种卡/簿进 行核查和整理,查缺补漏, 及时补种

最新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全套)

最新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全套)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

二、服务内容(一)预防接种管理1.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簿)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

2.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网络、广播通知等适宜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

在边远山区、海岛、牧区等交通不便的地区,可采取入户巡回的方式进行预防接种。

3.每半年对辖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簿)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查缺补漏,并及时进行补种。

(二)预防接种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

在部分省份对重点人群接种出血热疫苗。

在重点地区对高危人群实施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应急接种。

根据传染病控制需要,开展乙肝、麻疹、脊灰等疫苗强化免疫或补充免疫、群体性接种工作和应急接种工作。

1.接种前的工作。

接种工作人员在对儿童接种前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卡、薄)或电子档案,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接种记录,确定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

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可采用书面或(和)口头告知的形式,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的情况。

2.接种时的工作。

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时再次查验并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品种,核对无误后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的接种月(年)龄、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安全注射等要求予以接种。

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时再次进行“三查七对”,无误后予以预防接种。

三查:检查受种者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证,查对预防接种卡(簿)与儿童预防接种证,检查疫苗、注射器外观与批号、效期;七对:核对受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3.接种后的工作。

告知儿童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应在留观室观察30分钟。

接种后及时在预防接种证、卡(簿)上记录,与儿童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和地点。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预防接种服务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预防接种服务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实施主体

一般接种单位:
• • 主要设置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 以乡镇卫生人员为主,个别地方需抽调乡村医生。

新生儿接种单位:
• 即设有产科病房的各级各类医院

主要承担新生儿乙肝疫苗第一针和卡介苗的接种任务, 并做好与一般接种单位的衔接工作,告知新生儿监护人及时到居住地接种单位建立预防 接种证、卡(簿)。

在边远山区、海岛、牧区等交通不便的地区,可采取入户巡回的方 式进行预防接种。
• 清理核对预防接种卡:每半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进行 1次核查和整理。 乡镇为主。
(二)预防接种

接种前的工作。乡镇主体
• 核实受种对象

接种工作人员在对儿童接种前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卡、薄) 或电子档案,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接种记录, 确定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
四、服务要求

接种单位要求
• 接种单位必须为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预防接种单位,
• 并具备有《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规定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链管理制度 • 并按照要求进行疫苗的领发和冷链管理,保证疫苗质量。(我省要求: 按照《江 苏省疫苗出入库信息实时网络报告监测方案(试行)》 进行网络报告)
• 接种前告知和健康状况询问

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告知受种者或 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 意事项,可采用书面或(和)口头告知的形式,并如实记录告 知和询问的情况。
(二)预防接种

接种时的工作。
• 确定受种对象

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时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 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品种,

社区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免疫规划部分)

社区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免疫规划部分)

预防接种管理
接种档案管理
文件资料
上级文件、方案;本级工作计划、总结、宣传、培训资料。
辖区人口资料
辖区内总人口数及小于15岁各年龄组人口构成资料;出生人数;建卡人数、 建证人数;儿童变迁情况;托幼机构、学校及学生数。
组织机构及人员
辖区内接种单位数、接种周期、免疫服务形式;本级从事预防接种的人员 档案,包括学历、资质及接受培训情况。未实行以乡为单位接种的地区, 还应掌握辖区内接种单位数量、分布、接种人员资料。托幼机构、学校数。
预防接种管理
预防接种单位的管理
预防接种点
资质:接种单位应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要由县级以上 卫生局认证后颁发“吉林省预防接种点”证件。
房屋设置:接种室总面积应不少于20m2,接种室与医院诊所 的门诊用房分开,避免交叉感染。预防接种应设专门接种工 作区域和接种工作台,接种每种疫苗应分台有醒目的标志; 卡介苗应有特殊的标志。要定期进行室内消毒。
预防接种管理
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管理
指导并掌握辖区内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开展情况,及时 开展查漏补种。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率≥95%,补种率≥95%。
查验工作开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掌握 辖区内托幼机构、中小学校数量及每年招生人 数。指导托幼机构和学校开展接种证查验,收 集、汇总学校查验接种证资料,查验率达到 95%,及时对无证或未完成相关疫苗接种者发 放补证、补种通知,及时进行补证、补种工作。
预防接种管理
公示内容的管理
张贴工作人员职责、行政区划图、0-14岁儿童数等。 悬挂家长须知、儿童免疫程序、留观30分钟要求,
第二类疫苗收费标准; 在醒目位置公示第一类疫苗免费和第二类疫苗自费
以及接种的种类、接种方法、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等。

安全 接种管理制度

安全 接种管理制度

安全接种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和传播,规范疫苗接种工作,保证接种安全有效,避免接种风险,特制定本《安全接种管理制度》。

二、接种对象1. 适用对象:本接种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接种疫苗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儿童、成人和特定职业人群。

2. 禁忌证:对有禁忌症状的人员暂不进行接种,包括但不限于过敏史、慢性疾病、怀孕、免疫抑制状态等。

三、接种程序1. 预约:接种者需提前进行预约,按照规定时间前往接种点接种。

2. 登记:接种者需配合工作人员进行登记,提供个人身份证明和健康档案。

3. 问诊:接种者需接受工作人员的询问,提供个人健康状况及接种史。

4. 签署知情同意书:接种者需签署接种知情同意书,了解接种疫苗的相关信息和风险。

5. 接种:接种者需按照工作人员指引完成接种程序,注意接种后的观察和护理。

6. 登记记录:接种完成后,工作人员需登记记录接种者的相关信息和接种情况。

四、接种管理1. 接种点设施:接种点需配备符合卫生标准的接种设施,保证疫苗储存和接种操作的安全有效。

2. 疫苗储存:接种点需严格按照疫苗储存要求,保持疫苗的稳定性和纯度。

3. 疫苗来源:接种单位应当购买正规渠道的疫苗,保证疫苗来源的可靠和合法。

4. 接种人员培训:接种单位应当对接种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熟悉接种程序和操作规范,提高接种技能和安全意识。

五、接种监测1. 疫苗监测:接种单位应当对疫苗批次进行监测,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

2. 接种后监测:接种单位应当对接种者进行接种后的随访和观察,及时发现接种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3. 接种效果评估:接种单位应当对接种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查潜在的接种失败和病例暴露风险。

六、风险应对1. 接种意外:若接种发生意外情况,接种单位应当及时组织应急处置和后续跟踪处理。

2. 接种事故报告:接种单位有责任对接种不良反应和副作用进行报告,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调查和处理。

3. 法律责任:接种单位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接种者的合法权益,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疫苗安全接种管理制度

疫苗安全接种管理制度

疫苗安全接种管理制度疫苗安全接种管理制度一、背景> 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保障公众健康,促进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疫苗安全接种管理制度》制定。

二、目的和范围2.1 目的> 本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规范和管理疫苗的接种,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2.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疫苗的接种机构、接种人员以及接种服务的管理。

三、接种机构的管理3.1 接种机构的设置和条件> 接种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设施、人员和设备条件,包括但不限于:> 具备相应的接种场所,保证设施的整洁和卫生;> 拥有合格的接种人员,包括医护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 配备完备的疫苗存储设备,保证疫苗的质量和安全。

3.2 接种机构的管理制度> 接种机构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 定期开展疫苗接种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建立疫苗接种记录和档案,保留相关材料和数据;> 定期监测和评估疫苗接种的效果和安全性。

3.3 接种机构的监督和评估> 接种机构应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其按照规定进行疫苗接种,并保障公众的权益和安全。

四、接种人员的管理4.1 接种人员的资质和培训> 接种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培训,包括但不限于:> 持有相关执业证书,例如医师资格证书;> 定期参加疫苗接种知识和技能培训,且考核合格。

4.2 接种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接种人员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技术要求进行疫苗接种,并保障接种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4.3 接种人员的监督和评估> 接种人员应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和评估,定期进行绩效考核,以确保其疫苗接种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五、接种服务的管理5.1 接种服务的宣传和教育> 接种机构应配备专业的宣传人员,开展疫苗接种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接种意识和知识水平。

5.2 接种服务的预约和登记> 接种机构应提供预约服务,保证疫苗接种的顺利进行,并做好接种人员的登记工作,方便后续的监督和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尚未建档的受种者应在系统内建档。
登记
核对接种证、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内儿童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接种记录,及时更正发现 的错误;
确认本次接种的疫苗种类、剂次和批号等信息。对 非本次受种的对象做好解释工作;
下次受种疫苗的预约(日期、种类),并将本次接 种的信息和下次接种的预约信息登记到接种证上。
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留观、宣传与咨询
留观
要求受种者在留观区观察30分钟 配备留观时间提醒装置
宣传与咨询
各个环节针对性地宣传预防接种知识,并提供面对面的咨询服务 在候诊预检或登记区域,公示提供疫苗种类和价格等版面 在留观区域提供应公示接种后注意事项介绍
服务要求(1)
服务内容
受种者管理 预防接种服务 AEFI监测 其他管理工作
服务流程 服务要求 考核指标
受种者管理
为每位受种者建立预防接种电子档案并及时更新信息,为 儿童提供纸质《预防接种证》。
受种者每次接种后,应预约其下次接种的疫苗和日期。对 于逾期未接种者,通过手机短信、电话、纸质通知单等多 种方式进行接种提醒。对于失访者或转其他接种单位接种 者,及时记录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内。采取预 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网络等适宜方式,通知受 种者或其监护人,告知其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 相关要求。
服务要求(3)
AEFI报告处置
发生预防接种不良事件后,应向患者解释可能的原因,并指 导对症处理。遇到本级无法处置的事件,应及时联系上级部 门帮助解决。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库与接种证 必须真实记录当日所种疫苗的批号等信息
接种
接种人员使用叫号系统或人工呼叫已登记的受种者, 再次核对接种证信息、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 登记的信息与受种者本人信息,避免出现差错进行三 方核对;
核对无误,从冷藏设备中(桌面冰箱)取出疫苗,再 核对疫苗与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登记信息;
告知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 及注意事项及有关知识,叮嘱其仔细阅读告知书,签署知情同 意书后登记接种。当受种者选择接种第二类疫苗替代一类疫苗 的,应当告知费用承担、异常反应补偿方式等。对于有接种禁 忌而不能接种者,应当提出医学建议,必要时应在接种证、卡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上记录;
前言
安全接种,规范服务,更要做到接种流程规范化。
认真预检 仔细登记 规范接种
接种禁忌 注意事项
可预防的 疾病
可能出现 的反应
前言
安全接种,规范服务,还需要…… 保持规范意识
拥有服务意识 强调团队意识
内容
1. 前言 2.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3. 接种实施技术规范
涵盖内容
服务对象
辖区内0~7岁人群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
接种服务为0~7岁人群和其他重点 人群提供接种服务。
第二类疫苗:按程序、自愿自主
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
每季度查漏补种、两轮强免(补充免疫)
应急接种
疫情发生后,疫点内易感人群
AEFI监测及其他管理
AEFI监测处置
AEFI做好记录和上报 AEFI相关病例的调查处置
在这种情况下,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我们,是否应该对 持续的预防接种服务作出承诺——
安全接种 规范服务
前言
安全接种,规范服务涉及方方面面
1.医疗机构必须具备执业许可证; 2.接种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助理医师、护士等; 3.必须具备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 4.接种门诊符合《安徽省接种门诊工作规范》要求。
安全接种 规范服务
黄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4年5月20日
内容
1. 前言 2.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3. 接种实施技术规范
内容
1. 前言 2.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3. 接种实施技术规范
前言
预防接种是指用人 工制备的疫苗类制剂 或免疫球蛋白类制剂 ,通过适宜的途径接 种到机体,使个体和 群体产生对某种疾病 的自动免疫或被动免 疫。
核对无误,按照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分配的 适当接种部位、途径进行接种。接种完在接种证上签 名或盖章。
接种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三查”是指检查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症 ,查对接种证与接种卡(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 系统),检查疫苗、注射器外观与批号、效期;
“七对”是指核对受种者姓名、年龄、疫苗品名、
接种单位由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符合资质;面 积、设备、人力资源配备应符合《安徽省规范化预 防接种门诊标准》
覆盖全部预防接种适龄人群
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团队医生、乡村医生、信息员、村 (居委干部)、外来人口协管员及公安、妇幼、教育等相 关部门及时了解掌握辖区预防接种适龄人群的变动情况, 对于漏种者通知其尽快到接种单位进行补种
服务要求(2)
保证疫苗供应和冷藏环节
接种单位应根据信息系统统计出下一阶段需要接种的疫苗 数量,并结合经验判断,向上级机构提出合适的疫苗预订 计划,避免出现疫苗短缺的情况。接种单位在储存和使用 疫苗过程中,必须按规范在冰箱内摆放疫苗,并做好温度 监测。
应急接种
应向需要接种的易感人群和密切接触者说明情况,但应避 免泄露传染病患者的隐私。在合理掌握禁忌症和做好知情 同意的情况下开展应急接种。
前言
疫苗的问世和预防接种的实施为人类的生存和延续,社会文 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前言
尽管如此,对于预防接种的实施还存在不同的声音。 有人认为生病是人类的权利,少数媒体和大多数疫苗受种 者还不了解接种疫苗的风险与整体利益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一些所谓的“疫苗事件”,使预防接种工作的风险逐渐 加大。
其他管理工作
资料管理 疫苗出入库和使用管理 冷链设备管理与温度监测
服务流程
预检
贯穿
宣传 始终
登记
咨询
接种
留观
知情同意签字;告知疫苗种类、 预防疾病、疫苗收费及可选情况 不良反应和禁忌情况及注意事项
预检
核对受种者的接种证信息,对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已建 档的受种者核对其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上次接种记录的电 子信息,确定本次应接种的疫苗种类和剂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