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疫苗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疫苗预防接种服务规范疫苗预防接种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为了保障接种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疫苗预防接种服务规范,以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和接种者的健康。
一、接种机构的资质要求接种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 具备合法注册的医疗机构资质,并且有专门从事疫苗接种的专业人员;2. 接种机构的环境卫生条件良好,设备设施符合卫生标准,保证接种的安全性;3. 接种机构应当有稳定的冷链设备,确保疫苗储存温度符合要求,保证疫苗的有效性。
二、接种者的权益保障1. 接种者应当享有自主选择接种服务的权利,接种机构不得进行强制接种;2. 接种者在接种前应当充分了解接种疫苗的信息,包括适应症、不良反应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 接种者应当在接种过程中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关注,并记录接种信息,如疫苗种类、接种日期等;4. 接种者接种后如出现异常反应或者严重不良反应,有权获得相应的紧急救治和赔偿。
三、疫苗接种的程序1. 接种前的评估:专业人员会对接种者进行一系列的检查,确定是否具备接种条件;2. 接种决策:根据接种者的个体情况和疫苗供应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接种计划;3. 接种操作:接种人员应当严格遵循洗手、消毒等操作规范,并确保接种器具的无菌状态;4. 接种后监测:接种后应当对接种者进行观察,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或者感染等情况;5. 接种记录:接种机构应当及时记录接种的基本信息,并提供接种证明。
四、疫苗供应和冷链管理1. 疫苗供应者应当具备相应的许可资质,确保疫苗质量安全;2. 疫苗的采购、储存和运输应当符合冷链管理要求,确保疫苗的有效性;3. 疫苗的追溯管理应当完善,确保可追溯到疫苗的来源和流向。
五、接种活动的宣传和监管1. 接种机构应当积极宣传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和效益,提高接种者的认知度;2. 卫生部门应当加强对接种机构的监管,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保障服务质量;3. 针对疫苗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机制应当建立,及时掌握疫苗的安全性。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一、引言预防接种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为了确保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提高接种效果,制定本工作规范。
二、工作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疫苗生产企业等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人员。
三、预防接种知识普及1. 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应通过培训和学习掌握预防接种知识,包括疫苗的种类、使用方法、免疫程序等,以便能够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建议。
2. 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应不断更新知识,关注最新的疫苗研究进展和接种指南,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四、预防接种程序1. 接种计划制定每个地区应根据疫情和人口流动情况制定本地区的接种计划,确保全体居民接种合适的疫苗。
2. 接种登记在进行接种前,应对接种对象进行登记,记录个人信息和接种情况。
接种登记应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疫苗名称、批号、接种日期、接种部位等内容。
3. 接种咨询在接种前应进行咨询,向接种对象详细介绍接种疫苗的相关信息,包括接种的目的、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反应等,解答其疑惑和顾虑。
4. 接种操作接种操作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包括手消毒、接种部位消毒、注射器/针筒使用等。
接种时应注意操作轻柔、快速,并及时清理接种现场。
5. 接种后观察接种后应对接种对象进行观察,了解接种反应。
对于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接种对象,应及时处理并记录。
五、疫苗管理1. 疫苗储存疫苗应储存在特定的冷藏设备中,设备应定期检测温度,并保持在指定的温度范围内。
疫苗和其他药品应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2. 疫苗采购疫苗采购应确保采购渠道正规、疫苗质量合格,并进行配送前的检查。
3. 疫苗管理疫苗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接收、登记、分发和使用。
疫苗库存应进行定期盘点,并注意疫苗有效期的管理。
六、设备和设施1. 预防接种工作所需的设备和设施应满足预防接种工作的需要,包括冷藏设备、手消毒液、消毒设备等。
2. 设备和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应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保护易感人群
对于易感人群,预防接种 可以提供针对特定病原体 的免疫力,有效降低感染 和传播的风险。
促进群体健康
通过普遍接种疫苗,可以 建立群体免疫屏障,保护 整个社区和国家的健康。
预防接种服务的发展
疫苗研发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 疫苗不断涌现,为预防和控制传 染病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手段
。
服务网络建设
资金使用
合理使用预防接种资金,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如购买疫苗、器材、培训等。
资金监管
建立严格的资金监管制度,防止预防接种资金被 挪用或浪费。
预防接种服务的物资保障
疫苗保障
01
保证疫苗的供应和质量,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器材保障
02
提供足够的注射器、消毒液等器材,保证预防接种的安全和卫
生。
信息保障
流通等环节进行规范和管理。
预防接种政策
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和公共卫生需 求,制定并实施预防接种政策, 包括免费接种、自愿自费等不同
策略。
服务质量监管
为确保预防接种服务的质量和安 全,相关部门对疫苗接种服务进 行严格的监管,包括疫苗冷链管
理、接种操作规范等方面。
CHAPTER 02
预防接种服务的内容和流程
预防接种服务的改进建议
提高服务可及性
加强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预防接种服务,提高服务可及性和覆盖 率。
加强培训和教育
定期为接种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技能和服务质量。
加强宣传和社区参与
加强预防接种服务的宣传,鼓励社区参与,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认 识和接受度。
CHAPTER 05
预防接种服务的成功案例分 享
预防接种服务的培训与考核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五、考核指标
(一)建证率=年度辖区内建立预防接种 证人数/年度辖区内应建立预防接种证人 数×100%。
(二)某种疫苗接种率=年度辖区内某种 疫苗年度实际接种人数/某种疫苗年度应 接种人数×100%。
接种时旳工作: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 作时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 种证、接种凭证和此次接种旳疫苗品种, 核对无误后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 范》要求旳接种月(年)龄、接种部位、 接种途径、安全注射等要求予以接种。
接种后旳工作。告知小朋友监护人,受 种者在接种后应在留观室观察30分钟。 接种后及时在预防接种证、卡(簿)上 统计,与小朋友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疫 苗旳种类、时间和地点。有条件旳地域 录入计算机并进行网络报告。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概念
预防接种:利用抗原或抗体经过合 适旳途径进入机体,使机体取得对 某种传染病旳特异免疫力,以提升 个体或群体旳免疫水平,从而预防 和控制针对传染病旳发生和流行。
预防 接种 规范
服务对象 服务内容 服务流程 服务要求 考核指标
一、服务对象
➢ 辖区内0~6岁小朋友和其他要点人群。
1.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 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 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 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 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 预预 2.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 预预预预预预预 3.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30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 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预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总结
防止接种服务规范2一、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小朋友和其他重点人群。
3二、服务内容3.1(一)防止接种管理小朋友防止接种档案。
2.采用预约、告知单、、短信、网络、广播告知等合适方式, 告知小朋友监护人, 告知接种疫苗旳种类、时间、地点和有关规定。
在边远山区、海岛、牧区等交通不便旳地区, 可采用入户巡回旳方式进行防止接种。
3.每六个月对责任区内小朋友旳防止接种卡进行1次核查和整顿。
3.2(二)防止接种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 对适龄小朋友进行常规接种。
在部分省份对重点人群接种出血热疫苗。
在重点地区对高危人群实行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应急接种。
根据传染病控制需要, 开展乙肝、麻疹、脊灰等疫苗强化免疫、群体性接种工作和应急接种工作。
1.接种前旳工作。
接种工作人员在对小朋友接种前应查验小朋友防止接种证(卡、薄)或电子档案, 查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接种记录, 确定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旳品种。
问询受种者旳健康状况以及与否有接种禁忌等, 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旳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 可采用书面或(和)口头告知旳形式, 并如实记录告知和问询旳状况。
2.接种时旳工作。
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时再次查验查对受种者姓名、防止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旳疫苗品种, 查对无误后严格按照《防止接种工作规范》规定旳接种月(年)龄、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安全注射等规定予以接种。
3.接种后旳工作。
告知小朋友监护人, 受种者在接种后应在留观室观测30分钟。
接种后及时在防止接种证、卡(簿)上记录, 与小朋友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疫苗旳种类、时间和地点。
有条件旳地区录入计算机并进行网络汇报。
3.3(三)疑似防止接种异常反应处理如发现疑似防止接种异常反应, 接种人员应按照《全国疑似防止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旳规定进行处理和汇报。
4三、服务流程5四、服务规定(一)接种单位必须为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旳防止接种单位, 并具有有《疫苗储存和运送管理规范》规定旳冷藏设施、设备和冷链管理制度并按照规定进行疫苗旳领发和冷链管理, 保证疫苗质量。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课件
村级接种
机构通知
或定点接
种、上报
报表
14
四、服务要求
接种单位要求 接种人员要求 服务要求
主动发现接种对象 接种服务
15
(一)、接种单位要求
接种单位必须为县区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指定的预防接种单位;
具有《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规定的 冷藏设施、设备和冷链管理制度;
按照要求进行疫苗的领发和冷链管理, 保证 疫苗质量。
常住儿童:指户籍在本责任片区,且居住在本责任 片区的目标儿童。
5
(一)、儿童预防接种证(卡)管理
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1个月的0~6岁儿童建 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包括:
及时摸底辖区内的新出生儿童及外地”三联单” 转来 儿童建立卡证,要求1月内完成.
及时为辖区内居住居住满1个月的外地流入0~6 岁儿童建卡证.
在边远山区, 可采取入户巡回的方式进行预防接种(但 要确保冷链环节和安全注射);
在流动人口集中的地区, 可设立临时接种点进行接种; 对于接种较为拥挤的门诊, 应适度增加门诊开放的频率
和服务时间, 以缓解接种时的拥挤现象; 同时加强乡数 字化门诊、示范性门诊建设,加强村级合格接种点建设, 提高便利、优质的接种服务。
8
(四)、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通知、宣传
接种前通过“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未种通知 功能,导出每轮接种的目标儿童.
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广播等方式通知和宣传, 告 知儿童监护人所需接种的疫苗种类、时间、地点和相 关要求,并保存通知接种记录待查(如预约通知单的收集, 未种通知备注栏电话体现及其他记录方式).
疫苗、 对批号、对失效期、对接种剂量; 核对无误后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规定的接种月(年)龄、接种部位、接种 途径、安全注射等要求予以接种(详见附件 1)。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 要求每一位接种人员向家长当面和书面详细告知,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儿童 的健康和生命,保护医护人员自己。
2023年11月3日
省、市预防接种单位建设要求
• 苏卫疾控〔2017〕4号关于规范设置预防接种 单位的指导意见
• 徐卫疾控〔2017〕10号:关于转发《省卫生 计生委关于规范设置预防接种单位的指导意 见》的通知
•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
•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 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相关的诊断,应由县级以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
断小组做出。
• 任何医疗单位或个人均不得做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
2023年11月3日
Hale Waihona Puke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知情同意相关内容
• 第二十五条 医疗卫生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
• 凡是违反医疗技术规定、规范的所有行为都视为过错(医务人员)。
• 只要能够证明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 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完全不需要任何鉴定就可直接推定医疗机构有 过错
• 如果医疗机构不能举出书面证据证明其尽到了告知、说明义务,以及取得了 患者或患方的同意,而患者又受到了损害,医疗机构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成了判决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法定依据。
吊销负有责任的医疗卫生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一)违反本条例规定,未通过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采购疫苗的;
• (二)违反本条例规定,从疫苗生产企业、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外的 单位或者个人购进第二类疫苗的;
• (三)接种疫苗未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 接种方案的;
预防接种服务技术规范
接种实施与记录
接种实施:按照预防接种服务技术要求,确保接种过程安全、有效 接种记录:详细记录接种信息,包括接种对象、疫苗种类、接种时间、接种部位等,确保可追溯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置
定义:指受种者在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
分类:分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两类。
处理原则:应遵循科学、及时、公开、公平的原则,规范处置程序,加强预防接种异常 反应监测和处置工作。 处理措施:包括现场调查、诊断、报告、调查处理和监测等环节,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措 施,控制事态发展,保障公众健康。
培训方式: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 合的方式,包括视频教程、讲座、 实践操作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培训内容:包括预防接种服务技 术规范、疫苗接种流程、疫苗接 种注意事项等
培训周期: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培 训,并根据需要增加临时培训
宣传工作
宣传内容:预防接种的重要性、接种程序和注意事项 宣传方式:通过媒体、社区宣传、学校教育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 宣传对象:儿童家长、医务人员、社区居民等 宣传效果评估:定期对宣传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宣传效果最大化
设施设备:符 合国家相关标 准,定期进行 检查、维修和
保养
设备使用:操 作人员需经过 培训合格后才 能使用相关设
备
设备更新:根 据需要更新设 备,提高预防 接种服务的效
率和安全性
设备存放:设 备应存放在干 燥、通风、无 尘的地方,确 保设备的良好
状态
预防接种服务监督管理
预防接种服务监督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预防接种服务监督管理的原则和要求 预防接种服务监督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预防接种服务监督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监督与评估的目的:及时发现和纠正预防接种服务中的问题,提高预防接种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保障公众的健康权益。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1. 接种点的设施和设备:接种点必须拥有适当的设施和设备,以提供安全、舒适和卫生的接种环境。
接种点应具备必要的消毒设备和防护用品,确保接种器具的清洁和消毒,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2. 接种医务人员的合格性:接种医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理解和掌握各种疫苗的接种程序、禁忌症和不良反应的判断和处理方法。
接种医务人员必须定期接受相关培训和更新知识,以确保接种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疫苗的采购和质量管理:接种点必须从正规渠道采购疫苗,并妥善保存和管理。
疫苗的存储条件必须符合规定,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接种点必须建立有效的疫苗冷链管理体系,确保疫苗的冷链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和监测。
4. 接种程序和注射技术:接种医务人员必须按照标准的接种程序操作,并采取必要的注射技术和方法。
接种前必须对接种对象进行健康评估和疫苗接种史调查,确认接种对象的适宜性和接种计划。
接种医务人员必须充分向接种对象和家长介绍疫苗相关知识,解答其疑问,并取得明确的同意。
5. 接种后的观察和反应处理:接种后必须对接种对象进行观察,了解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反应时,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向接种对象和家长提供必要的医疗指导和咨询。
必须建立和完善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确保及时掌握和处理不良反应事件。
6. 接种记录和信息管理:接种点必须建立完善的接种记录和信息管理体系,确保每位接种对象的接种记录完整准确。
接种记录必须包括接种时间、疫苗厂商、疫苗批号等详细信息,并及时更新。
接种点必须建立与公共卫生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接种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
7. 宣传和教育:接种点必须积极参与社区和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认识和意识,推广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和效益。
接种点必须向接种对象和家长提供相关宣传材料和咨询服务,积极解答他们的疑问和担忧。
总之,预防接种服务规范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环节。
2024年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预防接种成为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方向。
为保护公众的健康和预防传染病的蔓延,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2024年,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的规范,以确保预防接种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首先,2024年预防接种服务规范要求各级疾控机构要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各级疾控机构要明确预防接种的责任和任务,建立科学合理的预防接种方案,指导和管理各级医务人员进行预防接种工作。
同时,要加强对预防接种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工作符合规定要求。
其次,2024年预防接种服务规范要求提高预防接种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疾控机构要及时发布预防接种相关的信息,包括预防接种的目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接种程序和方法等,以便公众了解和参与预防接种工作。
同时,要加强对预防接种信息的发布和传播的监管,防止虚假信息和误导性信息的出现。
再者,2024年预防接种服务规范要求加强对预防接种安全的保障。
疾控机构要建立健全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理机制,及时掌握和处理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
同时,要加强对疫苗的质量监控,确保疫苗的安全和有效性。
此外,要建立预防接种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及时解决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安全问题。
最后,2024年预防接种服务规范要求完善预防接种的管理体系。
各级疾控机构要建立健全预防接种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建立预防接种的电子接种证明,方便公众查询和使用。
同时,要加强对各类预防接种人群的跟踪和管理,确保预防接种的全程管理和服务。
总之,2024年预防接种服务规范的出台,对我国的预防接种工作将起到指导和推动作用。
各级疾控机构和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加强组织和领导,提高信息透明度,改进服务水平,保障接种安全,完善管理体系,为公众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预防接种服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培训--预防接种服务
服 务
告卡,严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在2小时内报告并
考 核
填写个案报告卡或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登记表。
25
培
训
二、预防接种考核内容
国 家
1.考核机构
基 本
2.考核指标
公
共
3.指标说明
卫
生
4.考核现场数据资料来源
服
务 考
5.考核方法
核 培
6.注意事项 26
训
1.预防接种考核机构
国
家
基 本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务
考
核
15
培
训
6.预防接种实施(续1)
国 接种前的工作:
家
接种工作人员在对儿童接种前应查验儿童预
基 本
防接种证(卡、薄)或电子档案,核对受种者
公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接种记录,确定本次
共 卫 生
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询问受种者的健 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告知受种者或
服 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
生 服
有组织地集中实施的预防接种活动。
务 考 核
应急接种:在传染病流行开始或有流行趋 势时,为控制疫情蔓延,对易感人群开展
4
培 训
的预防接种活动。
1.基本概念(续)
国
家 基
流动儿童:是指户籍在外县(市、区)或
本 无户口,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
公 共
时居住的≤6周岁的儿童。
卫 生 服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在预防接种后发 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
卫
生
服 务
某种疫苗接种率=年度辖区内某种疫苗
考 核 培
2024年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2024年预防接种服务规范1、预防接种服务的对象有哪些?答: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
包括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服务的0-6岁儿童,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补种服务的0-14岁儿童;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特殊人群免疫程序服务的对象,按照国家或地方应急免疫、群体性免疫等实施方案开展接种的对象。
2、预防接种是通过何种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的?预约告知包括哪些内容?答: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广播等适宜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
3、预防接种前,询问、告知并记录的内容有哪些?答: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可采用书面或(和)口头告知的形式,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的情况。
4、接种操作时应注意哪些事项?答: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时再次进行“三查七对”,无误后予以预防接种。
三查:检查受种者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证,查对预防接种卡(簿)与儿童预防接种证,检查疫苗、注射器外观与批号、效期;七对:核对受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5、接种疫苗后,在接种卡和接种证上应记录哪些内容?答:接种后及时在接种证、卡记录接种疫苗品种、生产企业、批号、有效期、接种时间,接种医生、受种者等内容。
并录入信息系统。
6、接种疫苗后,受种者应留观多长时间?答:受种者在接种后留在接种现场观察30分钟。
如有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和报告。
7、什么是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简称AEFI)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
8、“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有哪些?答:医疗机构、接种单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疫苗生产企业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均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培训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培训预防接种是现代医学中最重要的防疫措施之一,它可以有效地降低传染病的发生率和传播速度,保护公众的健康。
为了提升预防接种服务的质量和规范化水平,进行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培训的重要性、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
一、培训的重要性1.提高服务质量:通过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培训,可以使医务人员更加规范、专业地执行接种程序,遵循接种操作的标准步骤,严格控制接种剂量和接种部位,从而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接种风险。
2.保障公众健康:规范培训能够提高医务人员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疫苗的接种要求的理解和掌握,确保接种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公众提供有效的预防接种服务,减少疾病传播,保护公众健康。
3.增强安全意识:通过培训,医务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不同疫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掌握接种后出现异常反应的判断和处理方法,提高安全意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培训内容1.疫苗知识:培训应包括各种常见疫苗的名称、适应症、接种程序、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2.接种操作规范:培训应强调规范的接种操作步骤,包括洗手、准备接种材料、正确注射技术等。
3.接种场所管理:培训内容还应包括了解接种场所的清洁与消毒要求,疫苗储存和运输规范以及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4.应对不良反应:培训中还应包括对于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的判断和处理方法,以及应对紧急情况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三、培训方法1.讲座与课堂教学:通过讲座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向医务人员传授疫苗知识、接种操作规范等内容。
可以利用幻灯片、视频等辅助材料,加强培训效果。
2.案例分析与讨论:通过案例分析与讨论,引导医务人员深入思考和分析接种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处理不良反应的能力。
3.模拟实践:在培训中,可以通过模拟实践的方式,让医务人员亲自操作接种过程,熟练掌握规范的接种操作步骤和注射技术,增强培训效果。
4.学员考核:为了确保培训的效果和质量,可以进行学员的考核,测试学员对于疫苗知识和规范操作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不足,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临时预防接种点服务规范
临时预防接种点服务规范概述:临时预防接种点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为促进公众健康提供的一种临时服务机制。
为确保服务的公正、高效和安全,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服务规范。
本文旨在提出一些通用的服务规范,以便为临时预防接种点的管理和运营提供参考。
一、接种点准备工作:1.设备准备:配备充足的接种工具、疫苗、注射器、一次性针头、输液器等,并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2.环境准备:接种点应保持整洁、卫生,通风良好,并配备必要的消毒设备和清洁用品。
3.人员准备:提前组建接种点工作队伍,包括医务人员、志愿者和安全保障人员等,对其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其熟悉相应的操作规范和流程。
二、服务流程与程序:1.接种登记:接种者到达接种点后,应进行身份验证和登记手续,确保信息真实有效。
2.健康评估:接种前进行必要的健康评估,包括询问接种者的过敏史、用药史以及存在的任何慢性病史等,以确保适宜接种。
4.疫苗接种:按照规定的接种程序和标准操作规范进行疫苗接种,确保操作正确、无交叉感染和安全注射。
5.接种监测:在接种后进行必要的监测,观察接种者是否出现异常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6.记录与报告:对接种者的接种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接种时间、疫苗批号、剂量等,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以便疫苗的追溯和管理。
三、服务保障措施:1.安全保障:确保接种点的安全,防止事故和突发事件发生,制定相应的安全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2.环境卫生:定期对接种点的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环境卫生和通风,并及时处理垃圾和废弃物。
3.垃圾处理:配备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分类打包和妥善处理,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4.信息安全:对接种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保护,确保不泄露和滥用,并合法使用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5.志愿者管理:对接种点的志愿者进行选拔、培训和管理,确保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态度,加强交流与协调。
6.反馈与改进:接种点应建立投诉和反馈渠道,及时对接种者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处理和改进,提高服务质量。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课件
服务质量的监测与评估
预防接种服务应定期对服务质 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包括接种 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服务质
量满意度等指标。
预防接种服务应对监测和评估 结果进行分析和反馈,及时发
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预防接种服务应对服务质量进 行定期自查和专项检查,确保 各项制度和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
接种环节
强调接种技术要求,规范接种 操作,确保疫苗接种的安全性
和有效性。
留观环节
强调留观的重要性和要求,及 时发现和处理接种后异常反应
,保障儿童安全。
服务流程的优化与改进
服务流程评估
定期对预防接种服务流程 进行评估,发现存在的问 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
优化关键环节
针对关键环节进行优化, 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如 采用信息化手段简化登记 流程等。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开展预防接种相关研究,推动疫苗接种技术的 创新与发展。
共同应对公共卫生挑战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提高全球人民的健康 水平。
预防接种的种类和程序
介绍不同年龄段需要接种的疫苗种类和接种程序,让公众了解不同 疫苗的作用和接种时间。
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强调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消除公众对接种疫苗的疑虑和担 忧。
提高公众的预防接种意识
倡导预防为主的健康理念
提高全社会的参与度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预防接种 的重视程度,树立预防为主的健康理 念。
发展阶段
随着疫苗种类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 完善,预防接种服务逐渐扩展到更 多的传染病防治领域。
规范阶段
为规范预防接种服务,各国政府制 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确保预防接种服务的普及和质量。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PPT培训课件
疫苗采购
通过规范的采购渠道和方式,确保 疫苗来源合法、质量可靠。
疫苗分类管理
根据疫苗的品种、供应渠道、安全 性等特点,对疫苗实行分类管理, 确保疫苗的科学、合理使用。
疫苗存储与运
冷链管理
建立完善的冷链系统,确保疫苗在适 当的温度下存储和运输,防止疫苗失 效。
存储设施
运输设备
使用符合疫苗运输要求的专用设备, 确保疫苗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或温 度异常。
沟通渠道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加强与服务对象的沟通和互动,及时了解需 求和反馈,提高服务满意度。
05
预防接种服务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一:高效疫苗接种服务
总结词
科学管理、高效执行
详细描述
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科学的管理和高效的执行,实现了疫苗接种服务的全 面覆盖,有效降低了传染病的发生率。
成功案例二:疫苗接种安全事故处理
创新发展
鼓励服务提供方创新服务模式和技术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培训与交流
加强服务提供方的培训和交流,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促进共同 进步。
服务沟通与协作
信息共享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促进服务提供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协作机制
建立完善的协作机制,加强服务提供方之间的合作与配合,共同应 对挑战和问题。
总结词
快速响应、妥善处理
详细描述
某医院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处理了一起安全事故,避免了不良后果的 发生,保障了接种者的健康安全。
失败案例一:疫苗管理不当
总结词
管理混乱、疫苗失效
详细描述
某医疗机构因疫苗管理不当,导致疫苗失效,接种计划受阻,给接种者带来健康风险。
失败案例二:服务流程混乱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8
预防接种卡(大卡)&信息系统个案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16年版)
已全面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地区,可以用儿 童预防接种信息的电子档案逐步取代预防接种卡 (簿),但不得代替儿童预防接种证。
山东省最新要求
已全面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地区,可对满6周 岁且已完成全程接种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打印存档, 按《规范》要求期限保存(满6周岁后不少于15年)
9
(一)预防接种管理-接种通知与接种单位
10
பைடு நூலகம்
(一)预防接种管理-档案整理与查缺补漏
档案整理
接种单位至少每季度对辖区内儿童预防接种卡(簿)进行1次核查 和整理
对失去联系≥12个月或长期流出、死亡的儿童预防接种卡(簿)资 料,另行妥善保管
查缺补漏
查漏补种
➢ 《山东省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实施方案(试行)》(2014年)
清理预防接种卡(簿)或通过信息系统建立的儿童预防接 种个案信息,根据预防接种记录核实受种对象。
主动搜索流动人口和计划外生育儿童中的受种对象:发挥 乡村/社区医生的作用。
13
接种前的工作-通知受种者或监护人
采取口头预约、书面预约、电话联系、手机短信 (微信)告知、邮件通知、广播通知、公示告知 等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或受种者;
中层:卡介苗放在中层,并有醒目标记。
上层: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脊灰灭活疫苗等严禁 冻结,要放在冷藏箱(包)的上层,不能直接接触冰排。
其他疫苗按照使用说明规定的温度,参照上述要求放置。
15
接种前的工作-准备接种器材、药品、器械
按受种对象人次数的1.1倍准备相应规格的注射器材
社区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免疫规划部分)
预防接种管理
接种档案管理
文件资料
上级文件、方案;本级工作计划、总结、宣传、培训资料。
辖区人口资料
辖区内总人口数及小于15岁各年龄组人口构成资料;出生人数;建卡人数、 建证人数;儿童变迁情况;托幼机构、学校及学生数。
组织机构及人员
辖区内接种单位数、接种周期、免疫服务形式;本级从事预防接种的人员 档案,包括学历、资质及接受培训情况。未实行以乡为单位接种的地区, 还应掌握辖区内接种单位数量、分布、接种人员资料。托幼机构、学校数。
预防接种管理
预防接种单位的管理
预防接种点
资质:接种单位应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要由县级以上 卫生局认证后颁发“吉林省预防接种点”证件。
房屋设置:接种室总面积应不少于20m2,接种室与医院诊所 的门诊用房分开,避免交叉感染。预防接种应设专门接种工 作区域和接种工作台,接种每种疫苗应分台有醒目的标志; 卡介苗应有特殊的标志。要定期进行室内消毒。
预防接种管理
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管理
指导并掌握辖区内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开展情况,及时 开展查漏补种。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率≥95%,补种率≥95%。
查验工作开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掌握 辖区内托幼机构、中小学校数量及每年招生人 数。指导托幼机构和学校开展接种证查验,收 集、汇总学校查验接种证资料,查验率达到 95%,及时对无证或未完成相关疫苗接种者发 放补证、补种通知,及时进行补证、补种工作。
预防接种管理
公示内容的管理
张贴工作人员职责、行政区划图、0-14岁儿童数等。 悬挂家长须知、儿童免疫程序、留观30分钟要求,
第二类疫苗收费标准; 在醒目位置公示第一类疫苗免费和第二类疫苗自费
以及接种的种类、接种方法、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冷藏箱(包)中疫苗的放置
①OPV、MV类、HepA-L、JE-L等放在冷藏箱(包)的底层。 ②BCG放在中层,并有醒目标记。 ③DPT、DT、HepB、IPV等严禁冻结,要放在冷藏箱(包)的
上层,不能直接接触冰排。 ④其他疫苗按照使用说明规定的温度,参照上述要求放置。
地接种单位及时建立预防接种卡(簿);无接种证者需同 时建立、补办接种证。 办理接种证的接种单位应在预防接种证上加盖公章。
精品课件
服务内容-预防接种实施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进 行常规接种。在部分省份对重点人群接种出血热疫 苗。在重点地区对高危人群实施炭疽疫苗、钩体疫 苗应急接种。根据传染病控制需要,开展乙肝、麻 疹、脊灰等疫苗强化免疫或补充免疫、群体性接种 工作和应急接种工作。(其它第二类疫苗)
种述单内位容根外据接,种还的应需公要示也要疫功苗能价分格区、。预防接 •种预服防务接价种室格、。接种工作台应设置醒目标记。
• 做好室内清洁,使用消毒液或紫外线消毒,并
做③好预消防毒接记录种。服务时间、咨询电话。
• 接种人员穿戴工作衣、帽、口罩,双手洗净。
•④在科预普防宣接种传场资所料显。著位置公示相关资料,包括
精品课件
接种时的工作
• 接种工作人员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卡 (簿)或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核对受 种者姓名、出生日期及预防接种记录,确 定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
• 接种工作人员发现原始记录中受种者姓名、 出生日期、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有误或变 更的,应及时更新。
• 对不符合本次预防接种的受种者,向儿童 家长或其监护人做好解释工作。
• 主动搜索流动人口和计划外生育儿童中 的受种对象。
精品课件
接种前的工作
• 采取口头预约、书面预约、电话联 系、手机短信(微信)告知、邮件 通知、广播通知、公示告知等方式, 通知儿童监护人或受种者;
• 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 和相关要求。
精品课件
接种前的工作
• 接种单位根据各种疫苗受种人数计算领 取或购进疫苗数量,做好疫苗领发登记。
精品课件
一、服 务 对 象 二、服 务 内 容 三、服 务 流 程 四、服 务 要 求 五、工 作 指 标 六、附 件
精品课件
一、服 务 对 象
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服务对象
— 0-6岁儿童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补种服务对象
— 0-14岁儿童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特殊人群免疫程序服务对象
• 受种者自愿选择第二类疫苗时,接种单位 应当告知费用承担、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 偿方式及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 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
精品课件
接种时的工作
• 预防接种前将疫苗从冷藏设备内取出,尽 量减少开启冷藏设备的次数。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解读 平利县疾控中心 江陆华
精品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服务内容中,“预防接种管理”增加了“查漏补种”要求。 2、服务内容中,“接种时工作”增加了“三查七对”要求。 3、服务要求中,将2011版中(五)合并到2017版将(二)。 4、“考核指标”改为“工作指标”。 5、附件中更新并执行“2016版免疫程序”。 6、删除了附件中接种卡模板。
1.接种前的工作。 2.接种时的工作。 3.接种后的工作。
精品课件
接种前的工作
精品课件
接种前的工作
•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群 体性预防接种、应急接种或补充免疫方 案等,确定受种对象。
• 受种对象包括:本次受种对象、上次漏 种者和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中的未受种 者。
• 清理预防接种卡(簿)或通过信息系统 建立的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根据预 防接种记录核实受种对象。
精品课件
接种时的工作
•①接预种防场接所室种外工要作有流醒程目。的标志,室内清洁、光
线明亮、通风保暖,并准备接种工作台、坐凳以
及②提国供家留免观、疫等规候划的疫条苗件。的品种、免疫程序、 •预接防种接门种诊应方当法按等照;咨第询二/登类记疫、接苗种除、公留示观上等
内容进行合理分区,确保接种有序进行。其它接
• 对因有预防接种禁忌而不能预防接种的受 种者,预防接种人员应对受种者或其监护 人提出医学建议,并在预防接种证、卡 (簿)或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上记录。
精品课件
接种时的工作
• 应告知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 种、作用、禁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 及注意事项,并如实记录告知情况。
• 应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预防 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询问的内容; 当怀疑有健康问题时,应建议其到医院进 行检查后,决定是否接种。
— 按照实施方案(应急免疫、群体性免疫)确定人群
按照第二类疫苗服务对象
—按照说明书或接种指南确定的对象
精品课件
二、服 务 内 容
(一)预防接种管理 (二)预防接种实施 (三)AEFI处理
精品课件
服务内容-预防接种管理
1.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 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簿)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 。(建卡、建证) 2.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广播等适宜 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 、地点和相关要求。 3.每半年对辖区内儿童接种卡(簿)进行1次核查和整 理,查缺补漏,并进行补种。(陕西省每季度)
精品课件
建卡、建证
预防接种证、卡(簿)按照居住地实行属地化管理。 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的接种
单位为其办理接种证;接种证遗失者应及时补办。 产科接种单位应告知新生儿监护人一个月内到居住地接种
单位建立接种证、卡,或直接为新生儿办理接种证。 户籍在外地的适龄儿童暂住在当地时间≥3个月,由暂住
精品课件
接种前的工作
• 按受种对象人次数的1.1倍准备相应规 格的注射器材;注射器使用前要检查包 装是否完好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 准备75%乙醇、镊子、棉球杯、无菌干 棉球或棉签、治疗盘、体温表、听诊器、 压舌板、血压计、1:1000肾上腺素、 注射器毁型装置或安全盒、污物桶等。
精品课件
接种时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