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练习题及解析——第九章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9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9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https://img.taocdn.com/s3/m/776dd2e4866fb84ae55c8d0e.png)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9(总分95, 做题时间13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国债按付息方式划分可分为( )。
SSS_SINGLE_SELA 内债和外债B 货物国债、实物国债和折实国债C 一次还本付息国债和定期付息国债D 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分值: 1答案:C按付息方式划分,国债可分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国债和定期付息国债。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国债是期满时本息一次偿付;定期付息国债是按年或按半年支付利息,本金在期满时一次偿付的国债。
2.外汇管制是指政府通过行政手段直接控制外汇及其外汇业务,主要目的是防止资本外逃,维护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保持币值稳定。
外汇管制有助于汇率的稳定,防止国内经济受国外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外贸管制也妨碍了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限制了市场在( )中的作用。
SSS_SINGLE_SELA 汇率B 资源配置C 对外贸易D 远期汇率分值: 1答案:B外汇管制是指政府通过行政手段直接控制外汇及其外汇业务,主要目的是防止资本外逃,维护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保持币值稳定。
外汇管制有助于汇率的稳定,防止国内经济受国外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外汇管制也妨碍了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限制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目前,发达国家已基本上解除了外汇管制,而发展中国家仍不同程度地保留着外汇管制。
3.综合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资源配置状况的是( )。
SSS_SINGLE_SELA 资金状况B 技术状况C 现有产业状况D 资源状况分值: 1答案:C现有产业状况,包括现有产业的发展水平与结构。
这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资源配置状况的综合反映。
由于经济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现有产业状况是未来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也是选择重点产业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4.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增长10%(含10%)以上的,经批准,允许再按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的( ),抵扣当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SSS_SINGLE_SELA 10%B 25%C 35%D 50%分值: 1答案:D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增长10%(含10%)以上的,经批准,允许再按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当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https://img.taocdn.com/s3/m/ea564c3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3.png)
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单选题1.失业率是指( )。
A 失业人数与成年人总数之比B 失业人数与劳动力总数之比C 劳动人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D 失业人数与就业人数之比答案:B2.用支出法核算GDP的公式可表示为( )。
A GDP=C+I+G+NXB GDP=C+I-G+NXC GDP=C-I+G+NXD GDP=C+I+G-NX答案:A3.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A 一国公民B 一国(或地区)范围内C 一地区公民D 一国公民在本国范围内答案:B4.在宏观经济学中,三部门经济是指( )。
A 家庭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经济B 家庭部门、企业部门的经济C 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经济D 家庭部门、企业部门和国外部门的经济答案:A二、多选题1.下面关于GDP描述正确的是( )。
A.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B. GDP衡量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值C 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D. GDP衡量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E. GDP不包括服务的市场价值答案:ACD2.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A 充分就业就是经济中的失业率为零的状态B 经济中不存在周期性失业的状态为充分就业C 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是自然失业率D 结构性失业是政府最为关注的失业E 失业率和就业率之和总是等于1答案:BCE3.在宏观经济学中,衡量一般价格水平,一般有以下指标( )。
A.GDP平减指数B.CPIC.PPID 石油的价格E 钢铁的价格答案:ABC4.核算GDP一般有如下几种方法( )。
A 增值法B 收入法C 支出法D 加成法E 边际法答案:ABC三、判断题1.实际GDP是比名义GDP更明确的经济福利衡量指标。
(√)2.CPI是衡量经济中价格水平变化的唯一指标。
(X)3.GDP属于流量。
(√)4.周期性失业是政府最为关注的失业。
(√)。
宏观经济第九章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第九章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70766f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f.png)
宏观经济第九章习题及答案宏观经济是一门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学科,涉及到国家经济的总体规划、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
在学习宏观经济的过程中,习题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工具,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下面将对宏观经济第九章的习题及答案进行讨论。
第一道题目是关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计算。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进行计算:支出法和收入法。
支出法是通过计算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的总和来得出GDP的。
而收入法则是通过计算一定时期内的劳动报酬、利润、利息和租金的总和来得出GDP的。
在解答这道题目时,我们可以根据给定的数据,按照支出法或收入法进行计算,最终得出GDP的数值。
第二道题目是关于通货膨胀的影响。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对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包括影响消费者购买力、企业成本和利润、政府财政收入等方面。
在解答这道题目时,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论述,分析通货膨胀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三道题目是关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货币政策是指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和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
而财政政策则是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在解答这道题目时,我们可以从政策目标、工具和实施主体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第四道题目是关于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包括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和制度环境等因素。
在解答这道题目时,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探讨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第五道题目是关于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的原因和特征。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期内呈现周期性波动的现象。
经济波动是指经济活动在短期内的起伏变化。
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通关练习题含答案讲解
![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通关练习题含答案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c56b8490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2.png)
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通关练习题含答案讲解单选题(共20题)1.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必须加快构建的三条红线是()。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必须加快构建的三条红线是()。
A.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B.生态功能保障基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城镇开发边界C.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D.城镇开发边界,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答案】 C2. 十四五规划提出,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发展(),降低企业流通成本,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开拓城乡消费市场。
十四五规划提出,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发展(),降低企业流通成本,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开拓城乡消费市场。
A.无接触交易服务B.线上交易服务C.线下交易服务D.网联交易服务【答案】 A3. 乘数原理汇总的投资乘数是指()。
乘数原理汇总的投资乘数是指()。
A.国民收入与消费支出之比B.国民收入与投入成本之比C.收入增量与投资增量之比D.收入增量与消费增量之比【答案】 C4. 构成我国中央政府财政收入最大来源的税种是()。
构成我国中央政府财政收入最大来源的税种是()。
A.增值税B.营业税C.关税D.所得税【答案】 A5.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中明确的规划范围包括()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中明确的规划范围包括()A.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B.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C.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及其以东地区D.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答案】 D6. 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处于优先位置的是( )。
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处于优先位置的是( )。
A.城镇化战略B.西部大开发战略C.中部崛起战略D.东北振兴战略【答案】 B7. 根据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下列关于我国控制耕地流失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根据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下列关于我国控制耕地流失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A.严格禁止非农建设占用耕地B.严格禁止擅自实施生态退耕C.建设项目选址必须贯彻不占用耕地的原则D.防护林、绿化带等生态建设用地优先【答案】 B8. ()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宏观经济学第9章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9章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f97f04a8114431b80dd811.png)
第9章宏观经济政策一、名词解释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比率挤出效应财政政策乘数货币政策乘数二、判断题(正确标出“T”,错误标出“F”)1.紧缩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抑制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2.预算赤字财政政策是凯恩斯主义用于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需求管理的主要手段。
()3.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右移,而紧缩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左移。
()4.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主要通过转移支付、政府购买和税收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
()5.当政府同时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均衡国民收入一定会下降,均衡的利率一定会上升。
()6.减少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比率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
()7.由于现代西方财政制度具有自动稳定器功能,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所以不需要政府采取任何行动来干预经济。
()8.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是价格稳定,价格稳定指价格指数相对稳定,而不是所有商品价格固定不变。
()9.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是稳定收入水平,但不稳定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
()10.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数量与最初的存款和法定准备金比率都成正比。
()11.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左移,而紧缩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
()12.当一个国家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时,政府只能通过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加以遏制。
()13.在西方发达国家,由财政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运用货币政策来调节。
()14.当一个国家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5.凯恩斯主义者奉行功能财政思想,而不是预算平衡思想。
()三、单项选择1.下列哪种情况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国民收入?()A. IS曲线陡峭而LM曲线平缓B. IS曲线垂直而LM曲线平缓C. IS曲线平缓而LM曲线陡峭D. IS曲线和LM曲线一样平缓2.下列哪种情况“挤出效应”可能会很大?()A.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不敏感B.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而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C.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而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D.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3.挤出效应发生于下列哪种情况?()A. 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B. 减少政府支出,引起消费支出下降C. 增加政府支出,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D. 货币供给增加,引起消费支出增加4.政府支出增加使IS曲线右移,若要使均衡国民收入变动接近于IS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是()A. IS曲线陡峭而LM曲线陡峭B. IS曲线陡峭而LM曲线平缓C. IS曲线平缓而LM曲线陡峭D. IS曲线和LM曲线一样平缓5.货币供给变动如果对均衡国民收入有较大的影响,是因为()A. 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B. 支出系数小C.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D.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6.下列()不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
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题库含完整答案(精品)
![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题库含完整答案(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dc76f985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19.png)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促进经济增长B.控制通货膨胀C.减少失业D.提高利率2.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经济增长B.社会发展C.产业发展D.空间布局A.税收B.政府支出C.利率D.债务4.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A.需求拉动B.成本推动C.供求平衡D.供给不足5.国际收支顺差表示什么?A.出口大于进口B.进口大于出口C.资本流入大于流出D.资本流出大于流入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关注短期经济波动。
()2.发展规划只关注经济发展,不考虑社会发展。
()3.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经济。
()4.通货膨胀总是由需求拉动引起的。
()5.国际收支逆差表示国家经济状况良好。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______。
2.发展规划的时间跨度一般为______年。
3.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是______。
4.国际收支包括贸易收支和______。
5.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和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2.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是什么?4.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什么影响?5.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分别表示什么?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假设一个国家的GDP增长率为5%,通货膨胀率为3%,计算实际增长率。
2.如果政府增加1000亿元的支出,边际消费倾向为0.8,计算乘数效应。
3.假设一个国家的货币供应量为1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为5次/年,计算GDP。
4.如果一个国家的出口额为500亿元,进口额为400亿元,计算贸易顺差。
5.假设一个国家的储蓄率为10%,投资率为8%,计算资本净流出。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分析通货膨胀对消费者和企业的影响。
2.分析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对经济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假设你是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你会如何应对通货膨胀?2.假设你是一个国家的规划师,你会如何制定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设计一项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提高其创新能力。
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第九章 发展规划概述第九章 精选强化题综合练习与答案
![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第九章 发展规划概述第九章 精选强化题综合练习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4e140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3e.png)
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第九章发展规划概述第九章精选强化题综合练习与答案一、单选题1、发展规划可以按不同规划年限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属于主要规划的是()。
A.长期规划B.中长期规划C.年度计划D.行动计划【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发展规划期限。
发展规划可以按不同规划年限分为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功能。
主要有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以及行动计划等。
2、国家级区域规划的编制主体是()。
A.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区域内省级人民政府B.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C.国务院有关部门D.区域内省级人民政府【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发展规划管理。
国家级区域规划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区域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3、不属于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改革创新的主要任务的内容的是()。
A.强化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龙头地位B.优化空间结构C.优化规划期限D.健全规划衔接协调机制【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规划体制改革。
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改革创新的主要任务是(1)要创新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改革市场发挥作用领域的规划内容,强化政府职责领域的任务,特别是要强化空间布局,优化空间结构,将经济社会发展与优化空间布局融为一体,编制出一个统领市县发展全局的总体规划。
(2)要健全规划衔接协调机制,强化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龙头地位,为城乡.土地.环保.交通等规划编制提供依据,同时要精减专项规划数量,增强专项规划编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贯彻落实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提供支撑。
选项C属于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改革创新的总体要求的内容。
4、规划监测分析及评估结果需要调整,由()会同有关方面提出调整方案,按程序报批后提交()审议批准。
A.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人大常委会C.发展改革部门,人大常委会D.发展改革部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发展规划实施。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真题答案与解析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真题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eb5649cbd64783e09122bc9.png)
2004年注册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真题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l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l个最符合题意)1.处理好( )之间的关系是宏观经济管理的核心。
A.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B.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C.经济总量平衡与经济发展D.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答案:C点评: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总量平衡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处理好经济总量平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应是宏观经济管理的核心。
详见教材Pl.考试要点:宏观经济管理的核心。
2.实现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和主要任务的两个主要调控手段是( )。
A.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国土规划B.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政策C.国民经济计划和生产力布局规划D.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答案:D点评: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制环境逐渐完善的条件下,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主要靠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详见教材Pl8.考试要点: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
3.经济总量平衡是指( )之间的平衡与协调。
A.消费品供给与消费品需求B.国民经济供给能力与国民消费欲望C.国民经济供给能力与国民消费需求结构D.总供给与总需求答案:D点评:经济总量是指国民经济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因而经济总量平衡是指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与协调。
详见教材P2.考试要点:经济总量平衡的概念。
4.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 )。
A.折旧B.财产收入C.国外的净要素收入D.净出口答案:C点评:国民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而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二者之间的差额是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因而,国民生产总值应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详见教材P8.考试要点: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
宏观经济学第九章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九章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7d97d7ed630b1c58eeb594.png)
思考与练习1.名词解释需求管理政策供给管理政策财政预算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自动稳定器法定准备金率货币乘数基础货币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政策效应财政财政效应货币政策效应挤出效应双松政策双紧政策2.试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其相互关系。
3.功能财政思想与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有何区别?4.试述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是否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5.什么是权衡性的财政政策?如何操作?6.什么是货币乘数,它是如何起作用的?7.说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内容。
8.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9.试述货币创造乘数及影响因素.10.试述财政政策效果及影响因素.11.试述货币政策效果及影响因素.12.试述货币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制约因素。
13.什么是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制约因素有哪些?14.试述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5.画图说明IS曲线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16.画图说明LM曲线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17.画图说明IS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18.画图说明LM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19.试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具体有哪几种方式?20.货币是否存在挤出效应?为什么?21.画图说明双松的政策效应.22.画图说明双紧的政策效应。
23.画图说明财政松货币紧的政策效应.24.画图说明财政紧货币松的政策效应.25.假定经济起初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现在政府要改变总需求构成,增加私人投入而减少消费支出,但不改变总需求水平,试问应当实行一种什么样的混合政策?并用IS—LM图形表示这一政策建议.25.假定政府要削减税收,试用IS-LM模型表示以下两种情况下减税的影响:(1)用适应性货币政策保持利率不变。
(2)货币存量不变.1.名词解释(1)需求管理政策:指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措施。
(2)供给管理政策:通过调节总供给来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措施。
(3)财政预算:指政府逐年估算未来财政年度的收入与支出,以促进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真题(附答案)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真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1c490a172ded630a1cb6b8.png)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真题(附答案).第 1 题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 解放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B}.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C}.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D}. 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正确答案:C,第 2 题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
{A}. 战略性、导向性、政策性{B}. 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C}. 综合性、系统性、完整性{D}. 整体性、层次、衔接性正确答案:B,第 3 题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的核心是()。
{A}.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B}. 加快完善宏观调控体系{C}.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D}.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确答案:A,第 4 题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
{A}. 经济体制改革{B}. 政治体制改革{C}. 社会体制改革{D}.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正确答案:C,第 5 题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A}. 改革{B}. 开放{C}. 稳定{D}. 发展正确答案:D,第 6 题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2020年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的比例提髙到()。
{A}. 20%{B}. 30%{C}. 40%{D}. 50%正确答案:B,第 7 题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非公制经济的重要作用体现在()等方面。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word参考模板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word参考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27b2838aeaad1f347933f7b.png)
05年《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2007-1-17 13:2 【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宏观经济管理的首要任务是()。
A.促进经济增长B.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C.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答案:A点评: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因为,只有经济增长,才可能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经济增长。
详见教材P1.考试要点: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
2.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会出现()等现象。
A.市场供应紧张、通货紧缩B.失业增加、物资匮乏C.生产能力闲置、通货膨胀D.通货膨胀、物资匮乏答案:D点评:市场供应紧张、物资匮乏、通货膨胀等,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表现;而生产能力闲置、失业增加、通货紧缩,则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表现。
详见教材P4.考试要点:总供给和总需求问的相互关系。
3.国内生产总值是指()。
A.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B.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扣除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C.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扣除折旧D.国民生产总值加上国外净要素收入答案:B点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从生产角度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扣除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
详见教材P7.考试要点: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4.全要素生产率指标主要反映()。
A.劳动力、资本、土地等各项要素的边际产出率B.各种要素投入折算为资金成本后,单位资金成本提供的国内生产总值C.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D.劳动力、资本、土地等全部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答案: C点评:全要素生产率又称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经济增长中减去所有投入要素(劳动力、资本)加权平均后的总和的增长,也就是经济增长中除去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投入的贡献后的&1dquo;余值”部分。
宏经9,10章答案
![宏经9,10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79c1523c1ec5da50e2707d.png)
第9, 10章习题一、判断1、在短期内,如果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0,则居民的消费支出也等于0(×)2、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那么边际消费倾向不变(√)3、提高利率可刺激储蓄(√)4、边际消费倾向上升将减少均衡收入(×)5、IS曲线是用来表示货币市场供求均衡的条件(×)6、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的减少将使LM曲线向左移(√)7、当物价上涨时,LM曲线会向右下方移动(×)8、IS曲线右移会增加总需求并降低利率(×)9、商品市场决定收入,货币市场决定利率(×)10、价格水平不变属于IS-LM模型的假定条件(√)11、IS曲线左边的点,代表着产品市场的短缺(√)12、政府税收的增加将引起IS曲线右移(×)二、单项选择1、在以下四种情况中,支出乘数最大的是( C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消费倾向为0.3;C、边际储蓄倾向为0.1;D、边际储蓄倾向为0.3。
2、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A )之时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3、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6,那么自主支出乘数值是(B )A、1.6;B、2.5;C、5;D、4。
4、消费者边际消费倾向减小,则( C )A、GD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不变;B、GD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上升;C、GDP和储蓄S都将下降;D、GDP不变,但储蓄S下降。
5、乘数效应必须在(C )条件下比较明显A、总需求大于总供给B、政府支出等于政府税收C、经济中存在闲置资源D、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6、在收入的均衡水平上,(D )A、GDP没有变动的趋势B、计划支出等于实际支出C、非自愿的存货累积为0D、以上说法都正确8、比较存在所得税时政府购买对GDP的作用与没有所得税时政府购买对GDP的作用,前者的作用(B )A、较大B、较小C、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D、不能确定9、政府支出的增加使IS曲线(B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保持不动;D斜率增大。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9章--经济波动导论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9章--经济波动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7830e09c84254b35eefd348e.png)
第4篇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第9章经济波动导论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判断题1.由于股票市场价格上升而导致财富的增加会引起经济沿着现存的总需求曲线移动。
()【答案】F【解析】物价水平的变动才能使得经济沿着总需求曲线移动。
股票市场价格,并不等同于实体经济中的价格,股票价格上升导致的财富的增加可能会增加消费和投资,从而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外移动。
2.实际GDP的波动只由总需求变动引起,不为总供给变动所影响。
()【答案】F【解析】长期而言,实际GDP是由总供给决定的,随着影响总供给曲线的劳动、资本以及技术的变动而变动。
3.如果作为总供给减少的反应,政府增加货币供应,失业率将回到自然失业率水平,但是价格甚至还要上涨。
()【答案】T【解析】当经济面临不利的总供给冲击时,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而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以增加总需求,阻止产出的下降,但这种政策的代价是更高的价格水平。
4.无论产量减少是由总需求减少还是总供给减少引起,作为产出减少的反应,经济都会回到其初始价格水平和初始产量水平。
()【答案】F【解析】当经济面临不利的总供给冲击时,中央银行可以增加总需求来防止产出的下降,使产出回到初始产量水平,但中央银行这种反应的代价是更高的价格水平。
5.如果在总供给曲线的水平阶段上总需求增加,一部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将转化为通货膨胀。
()【答案】F【解析】在总供给曲线水平的阶段上,总需求增加,使得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全部转化为产出。
6.单位生产成本下降会使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宏观经济学第9章习题与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9章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f628547375a417876f8f3f.png)
第9章宏观经济政策一、名词解释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比率挤出效应财政政策乘数货币政策乘数二、判断题(正确标出"T",错误标出"F")1.紧缩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抑制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2.预算赤字财政政策是凯恩斯主义用于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需求管理的主要手段。
()3.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右移,而紧缩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左移。
()4.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主要通过转移支付、政府购买和税收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
()5.当政府同时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均衡国民收入一定会下降,均衡的利率一定会上升。
()6.减少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比率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
()7.由于现代西方财政制度具有自动稳定器功能,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所以不需要政府采取任何行动来干预经济。
()8.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是价格稳定,价格稳定指价格指数相对稳定,而不是所有商品价格固定不变。
()9.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是稳定收入水平,但不稳定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
()10.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数量与最初的存款和法定准备金比率都成正比。
()11.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左移,而紧缩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右移。
()12.当一个国家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时,政府只能通过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加以遏制。
()13.在西方发达国家,由财政部、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运用货币政策来调节。
()14.当一个国家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5.凯恩斯主义者奉行功能财政思想,而不是预算平衡思想。
()三、单项选择1.下列哪种情况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国民收入?()A. IS曲线陡峭而LM曲线平缓B. IS曲线垂直而LM曲线平缓C. IS曲线平缓而LM曲线陡峭D. IS曲线和LM曲线一样平缓2.下列哪种情况"挤出效应"可能会很大?()A.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不敏感B.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而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C.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而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D.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3.挤出效应发生于下列哪种情况?()A. 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B. 减少政府支出,引起消费支出下降C. 增加政府支出,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D. 货币供给增加,引起消费支出增加4.政府支出增加使IS曲线右移,若要使均衡国民收入变动接近于IS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是()A. IS曲线陡峭而LM曲线陡峭B. IS曲线陡峭而LM曲线平缓C. IS曲线平缓而LM曲线陡峭D. IS曲线和LM曲线一样平缓5.货币供给变动如果对均衡国民收入有较大的影响,是因为()A. 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B. 支出系数小C. 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D.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6.下列()不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
宏观经济学习题第9章
![宏观经济学习题第9章](https://img.taocdn.com/s3/m/bbbb2fc6227916888586d747.png)
第九章一、单项选择题1、国内生产总值是()的市场价值总和。
A.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B.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交换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C.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产品与服务D.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交换的所有产品与服务2、名义GDP和实际GDP的主要区别是()。
A、名义GDP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而实际GDP则没有B、实际GDP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而名义GDP则没有C、名义GDP更适合于比较若干年的产出D、实际GDP在通货膨胀时增长更多3、如果一国(或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4、在一个四部门经济中,GDP等于()。
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净进口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总出口C、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折旧5、政府向公务员支付的工资属于()。
A、消费B、投资C、政府购买D、转移支付6、如果个人收入为3000元,个人所得税为150元,个人消费为2000元,个人储蓄为850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为()。
A、3000元B、2850元C、2000元D、1000元7、下列关于GDP平减指数与消费价格指数(CPI)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企业或政府购买的产品价格上升将反映在CPI上B、在美国销售的中国制造的电视机价格上升会影响美国的GDP平均指数C、CPI衡量一国(或地区)生产的所有产品与服务的价格,而GDP平减指数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D、GDP平减指数和CPI都可以作为衡量经济中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标8、假设2011年为当年,2011年的CPI为120,再假设上一年即2010年的CPI 为100,在2011年的通货膨胀率为()。
A、12%B、16.7%C、20%D、26.7%9、失业率是指()。
2024年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考试真题
![2024年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考试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2e50e65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9.png)
1、在宏观经济政策中,财政政策主要通过什么工具来调节经济?
A. 利率调整
B. 货币供应量
C. 政府支出和税收
D. 汇率变动
(答案:C)
2、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新发展理念?
A. 创新
B. 协调
C. 开放
D. 扩张
(答案:D)
3、在宏观经济调控中,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A. 促进就业
B. 稳定物价
C. 增加政府收入
D. 提高企业利润
(答案:B)
4、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其主要内容不包括?
A. 政策沟通
B. 设施联通
C. 贸易畅通
D. 文化同化
(答案:D)
5、以下哪项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
A.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 人口总数
C. 国土面积
D. 自然资源丰富度
(答案:A)
6、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去产能的主要目的是?
A. 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B. 减少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
C.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 提高产品出口竞争力
(答案:B)
7、我国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主要目标是?
A. 推进城镇化进程
B.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C.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 提高城市人口比例
(答案:B)
8、在宏观经济政策中,产业政策主要关注的是什么?
A. 货币供应量与利率关系
B. 财政支出与税收平衡
C. 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D. 国际贸易收支平衡
(答案: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练习题及解析——第九章
1.中部地区充分发挥()城市的科技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出口创汇产业,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生产基地。
A.大
B.中心
C.大中
D.沿海
答案:B
解析:P184.(二)中部地区的加快发展。
4.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解决缺水问题必须坚持开源节流并重,把()放在突出位置的方针。
A.开源
B.节水
C.治污
D.治理
答案:B
解析:P186.(一)坚持开源节流并重,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发展节水产业,建立节水社会。
2.我国2l世纪初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通过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成从()向()转变。
A.高应用、高污染、低效益低应用、低污染、高效益
B.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
C.高污染、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低效益、高消耗
D.高应用、高效益、低污染低应用、低效益、高污染
答案:B
解析:P178.(二)目标和任务。
3.中部地区的加快发展以长江、陇海、京广、京九、()等沿线地区为重点,壮大沿线地区城市规模,充实中心城市,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带。
A.京沪
B.京哈
C.京包
D.黄河
答案:B
解析:P184.(二)中部地区的加快发展。
4.对矿区废弃地进行复垦的原则是()。
A.谁管理、谁复垦
B.谁破坏、谁复垦
C.谁开采、谁复垦
D.谁愿意、谁复垦
答案:B
解析:P189.(二)加大城乡和工矿用地的整理、复垦力度。
5.我国工业污染治理的主线是推行(),逐步从末端治理为主转到生产全过程控制。
A.资源综合利用
B.先进的生产技术
C.清洁生产
D.节能降耗
答案:C
解析:P195.(四)工业污染的防治,控制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