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直线分配法

合集下载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核算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核算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核算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辅助生产部门为基本生产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了服务和产品,这些服务和产品的成本需要合理地分配到受益对象中。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核算不仅关系到成本的准确计算,也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辅助生产部门通常包括供水、供电、供气、运输、修理等,它们为企业的生产活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持。

辅助生产费用包括这些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材料、燃料、动力、职工薪酬、折旧等各项费用。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顺序分配法和代数分配法等。

直接分配法是将辅助生产部门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除辅助生产部门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不考虑辅助生产部门之间相互提供的劳务或产品。

这种方法计算简便,但由于没有考虑辅助生产部门之间的交互服务,分配结果不够准确,适用于辅助生产部门之间相互提供劳务较少的情况。

例如,某企业有供电和供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

供电车间本月发生费用 10000 元,提供电力 20000 度,其中供水车间耗用 2000 度,其他部门耗用 18000 度。

供水车间本月发生费用 8000 元,提供水 10000 立方米,其中供电车间耗用 1000 立方米,其他部门耗用 9000 立方米。

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供电车间的分配率为10000÷18000 = 0556 元/度,供水车间的分配率为 8000÷9000 = 0889 元/立方米。

交互分配法是先在辅助生产部门之间进行交互分配,然后再将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分配给除辅助生产部门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这种方法考虑了辅助生产部门之间的交互服务,分配结果相对准确,但计算过程较为复杂。

仍以上述企业为例,首先进行交互分配。

供电车间分配给供水车间的费用为 10000÷20000×2000 = 1000 元,供水车间分配给供电车间的费用为 8000÷10000×1000 = 800 元。

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计算

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计算

财务管理例题
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计算
假定海尔公司有维修和运输两个辅助部门。

维修部门一年的维修费用为100万元,维修时间总计1000小时,其中生产车间维修耗用500小时,管理销售部门耗用400小时,运输部门耗用100小时。

运输部门一年发生的运输费用为2500万元,运输里程为5000万公里,其中生产车间运输里程为2000万公里,管理销售部门运输里程为2500万公里,维修部门运输里程为500万公里。

用直接分配法计算各部门的辅助生产费用。

解:维修费用的单位成本
=100÷(1000-100)=0.1111(元/小时)
生产车间应分担的辅助费用
=0.1111×500=55.56(万元)
销售管理部门应分担的辅助费用
=0.1111×400=44.44(万元)
运输费用的单位成本
=2500÷(5000-500)=0.5556(元/公里)
生产车间应分担的辅助费用
=0.5556×2000=1111(万元)
销售管理部门应分担的辅助费用
=0.5556×2500=1389(万元)。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5种分配方法 例题)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5种分配方法 例题)

如果企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助生产车间,辅助车间除了为基本生产车间、管理部门等单位服务外,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会相互提供劳务,这时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不仅要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还应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分配,而且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分配应先于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单位和部门。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有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等五种方法。

1.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法是指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而不考虑各辅助生产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

[例5-5]假定某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服务。

20 x x 年9 月供电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为7 100元,供水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为32 361 元。

该企业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间接费用直接记人"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未设置"燃料与动力"成本项目口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及其消耗情况见表5-8 。

表5-8 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统计表根据表5-8 的资料,首先计算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率。

由于辅助生产车间内部相互提供的劳务不分配费用,在计算费用分配率时需将其他辅助生产车间的劳务耗用量从总供应量中扣除。

电费分配率=7100/(20950-3200)=0.40(元/度)水费分配率=32361 /(10596 -1350)=3.5(元/m3 )其次,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表5—9所示。

表5 –9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借:制造费用 36539管理费用 2922贷: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供电车间 7 100一一供水车间 32361采用直接分配法,由于各辅助生产费用只对外分配,计算较为简单。

但当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差异较大时,会影响分配结果的正确性。

因此,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辅助生产单位内部相互提供劳务不多的企业。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一)直接分配法(二)交互分配法步骤:Ⅰ.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费用的交互分配某辅助生产部门待分配费用=该部门提供的劳务总量某辅助生产部门应负担的费用=该部门接受的劳务量×费用分配率(交互分配)Ⅱ.将交互分配后的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费用对外进行分配计算公式:某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待分配费用总额=该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前待分配费用总额+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辅助待分配+交互转入费用-交互转出费用=该部门提供给辅助生产部门外的劳务总量某受益对象应负担的劳务费用=该受益对象耗用的劳务数量×辅助生产费用对外分配率第2步:对外分配根据交互分配后重新调整的辅助生产费用总额,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某辅助车间对外该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交互分配分配的费用总额=交互分配前的费用+转入的费用-转出的费用其他车间向本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本车间向其他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其他辅助车间的耗用量劳务总量待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单位成本(分配率)-(三)计划分配法步骤:Ⅰ.按预先制定的辅助生产劳务的计划成本计算各受益对象(包括辅助生产车间、部门)应分担的辅助生产费用某受益单位应负担的(产品)劳务成本=该耗用(产品)劳务的数量×该(产品)劳务计划单位成本Ⅱ.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提供的劳务总量×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各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与计划费用某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分配转入的费用Ⅲ.计算各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差异某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差异=该辅助生产车间实际总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计划总成本Ⅳ.将差异进行分配将差异分配到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或直接增加或冲减管理费用(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理论上应当再在各受益部门之间进行补充分配,但为了简化工作,可直接列入“管理费用”。

即:超支差异:借:管理费用贷:辅助生产成本节约差异:借:辅助生产成本贷:管理费用第1步:交互分配机修车间费用分配率=52000/2600=20(元/工时)供电车间费用分配率=76560/87000=0.88(元/度)机修车间耗用电费=7000×0.88=6160(元)供电车间耗用修理费=100×20=2000(元)第1步:交互分配交互分配的账务处理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6160—供电车间2000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2000—供电车间6160第2步:对外分配机修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52000+6160-2000=56160(元)供电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76560+2000-6160=72400(元)机修车间费用分配率=56160/(2600-100)=22.464(元/工时)供电车间费用分配率=72400/(87000-7000)=0.905(元/度)车间应承担的修理费=2100×22.464=47174.40(元)行政部门应承担的修理费=400×22.464=8985.60(元)甲产品应承担的电费=26000×0.905=23530(元)车间应承担的电费=35000×0.905=31675(元)行政部门应承担的电费=19000×0.905=17195(元)对外分配的账务处理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3530.00制造费用78849.40管理费用26180.60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56160.00—供电车间72400.001 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费用供电车间应承担的修理费=100×21=2100车间应承担的修理费=2100×21=44100行政部门应承担的修理费=400×21=8400机修车间应承担的电费=7000×0.92=6440甲产品应承担的电费=26000×0.92=23920车间应承担的电费=35000×0.92=32200行政部门应承担的电费=19000×0.92=17480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6440-供电车间2100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3920制造费用76300管理费用25880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54600-供电车间800402 求辅助生产成本差异机修车间实际费用=52000+6440=58440机修车间成本差异=58440-54600=3840供电车间实际费用=76560+2100=78660供电车间成本差异=78660-80040=-13803(1)直接记入“管理费用”(超支) 借:管理费用3840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3840 (节约)借:管理费用138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1380【正确答案】:(1)分配本期费用。

【推荐】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五种方法

【推荐】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五种方法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五种方法1、直接分配法(1)直接分配法是指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除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产品、单位,而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劳务的情况。

(2)适用范围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量差异较大时,分配结果往往与实际不符,因此,这种分配方法只适宜在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不多、不进行费用的交互分配对辅助生产成本和产品制造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下采用。

2、顺序分配法(1)顺序分配法,也称为梯形分配法。

是指各辅助生产车间按受益多少的顺序依次排列,受益少的排在最前,先将费用分配出去,受益多的排在后面,后将费用分配出去。

(2)适用范围该种分配方法不进行交互分配,各辅助生产费用只分配一次,分配结果的正确性受到一定的影响,计算工作量有所增加。

故这种分配方法只适宜在各辅助生产车间或部门之间相互受益程度有明显顺序的情况下采用。

3、交互分配法(1)交互分配法,是对各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费用进行两次分配。

首先,根据各辅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交互分配前的成本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成本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成本费用),再按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后的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

(2)适用范围在各月辅助生产费用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为了简化计算工作,可以用上月的辅助生产单位成本作为本月交互分配的单位成本。

4、代数分配法(1)代数分配法,是运用代数中多元一次联立方程的原理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情况下的一种辅助生产成本费用分配方法。

首先,应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数量,求解联立方程式,计算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包括辅助生产内部和外部各单位)耗用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辅助生产费用地分配含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顺序分配法

辅助生产费用地分配含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顺序分配法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1)一、直接分配法例:某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本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服务,供水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2065元,供电车间本月发生费用4740元,各辅助生产车间供应产品或劳务数量见下表:要求:根据资料按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计算步骤:1、排序:施惠多,受益少的辅助生产车间排在前;施惠少、受益多的辅助生产车间排在后。

2、分配:排在前面的辅助生产车间先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其费用可以分给排在其后面的各个辅助生产车间;排在后面的辅助生产车间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其费用不可以分给排在其前面的各个辅助生产车间。

适用于有明显顺序的各辅助生产车间。

仍以上例为例:仍以上例为例:四、代数分配法代数分配法,是运用代数中多元一次联立方程的原理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首先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的数量,求解联立方程,计算辅助生产车间劳务的单位成本;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包括辅助生产车间)耗用劳务的数量和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仍以前例资料为例五、计划成本分配法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首先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辅助生产为各受益单位(包括其他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费用,再计算辅助生产的实际成本(包括辅助生产内部交互分配转入的辅助生产费用)与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的差额,即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辅助生产成本差异,可以追加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为简化分配工作也可将辅助生产成本差异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优点:1、计算简便;2、通过差异的计算,还能反映和考核辅助生产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答案:一、直接分配法例:某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本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服务,供水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2065元,供电车间本月发生费用4740元,各辅助生产车间供应产品或劳务数量见下表:要求:根据资料按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解:供水车间分配率=2065/(41300-10000)=0.066元/立方米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水费=20500*0.066=1353元行政管理部门应分配的水费=8000*0.066=528元专设销售机构应分配的水费=2065-1353-528=184元供电车间分配率=4740/(23000-3000)=0.237元/度甲产品应分配的电费=10300*0.237=2441.10元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电费=8000*0.237=1896元行政管理部门应分配的电费=1200*0.237=284.40元专设销售机构应分配的电费=4740-2441.10-1896-284.40=118.50元根据上述计算结果编制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441.10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1353+1896)3249管理费用(528+284.40)812.40销售费用(184+118.50)302.5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2065——供电车间4740优点:计算工作简便。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引言:辅助生产费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与直接劳动和直接材料无法直接关联的费用,如租金、电费、水费等。

这些费用不能直接分配给特定产品或作业,因此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分配,以便合理计算产品成本和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一、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法是将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各个产品或作业,以反映其实际使用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辅助生产费用与产品或作业之间存在直接关系的情况,如机器使用费用与机器加工产品的成本。

直接分配法的优点是简单明了,计算方便,但不适用于辅助生产费用与产品或作业之间关系复杂的情况。

二、比例分配法比例分配法是根据各个产品或作业的某种指标,如直接劳动时间、直接材料消耗量等,将辅助生产费用按比例分配给各个产品或作业。

比例分配法的优点是相对简单,计算方便,适用于辅助生产费用与产品或作业之间关系较为简单的情况。

然而,比例分配法忽略了不同产品或作业的特殊性,可能导致费用分配不准确。

三、工序成本法工序成本法是将辅助生产费用按照工序的不同特点进行分配。

首先确定各个工序的特点和费用产生的原因,然后根据工序的重要性和费用产生的程度,按比例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工序成本法的优点是相对准确,能够较好地反映不同工序的费用负担,但需要较为详细的成本分析和计算。

四、活动成本法活动成本法是根据各个活动的实际消耗程度,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给各个产品或作业。

活动成本法首先确定与产品或作业相关的活动,然后根据各个活动的消耗量或活动产生的成本驱动因素,计算每个活动的成本池,最后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给各个产品或作业。

活动成本法的优点是能够较准确地反映产品或作业对各个活动的消耗程度,但需要较为复杂的成本分析和计算。

五、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根据产品或作业的标准成本,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给各个产品或作业。

标准成本法首先确定产品或作业的标准成本,然后根据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计算辅助生产费用的差异,最后将差异分配给各个产品或作业。

项目五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项目五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项目五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辅助生产费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直接与产品相关的费用,如工厂租金、水电费、管理费用等。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直接分配法:将辅助生产费用按照各个生产部门的实际使用情况直接分配到对应的产品成本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辅助生产费用与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比较直接的情况。

2. 比例分配法:按照各个生产部门的某种指标(如生产数量、生产成本等)对辅助生产费用进行比例分配。

这种方法适用于辅助生产费用与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不是很直接,但可以通过某个指标进行比例分配的情况。

3. 分步分配法:将辅助生产费用按照不同的阶段进行分配。

例如,将管理费用按照规划、执行、检查等阶段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适用于辅助生产费用在不同阶段的影响力不同的情况。

4. 综合分配法:综合采用以上几种方法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可以更细致地考虑各种因素对辅助生产费用的影响,从而得出相对准确的分配结果。

在选择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准确、公正、合理的分配效果。

- 1 -。

会计经验: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

会计经验: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

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是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而是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单位的一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费用分配率=待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辅助生产部门以外各受益单位耗用劳务
量量之和
 某一受益单位应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该受益单位耗用劳务数量x费用分配率 【例】某企业设有供电、锅炉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供电车间本月份直接发生的费用金额为6800元,锅炉车间本月份直接发生的费用金额为5032元。

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数量及各受益单位耗用量如下: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供电车间分配劳务量:27200-2200=25000
 供电车间分配率:6800/25000=0.272
 锅炉车间分配劳务量:680-51=629
 锅炉车间分配率:5032/629=8
 供电车间分配劳务量:27200-2200=25000
 供电车间分配率:6800/25000=0.272
 锅炉车间分配劳务量:680-51=629
 锅炉车间分配率:5032/629=8
 从上例可以看出,供电车间不分配负担用汽费,锅炉车间不分配负担电费,两车间的费用是在没有进行交互分配的情况下,按照对外(指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以外)提供的劳务数量计算费用分配率,直接进行对外分配的。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天道酬勤嘛!。

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

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

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
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是指将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到生产中心的所有成本对象之间,以准确反映每个成本对象的实际利用情况和消耗程度。

该方法适用于辅助费用与成本
对象的使用直接相关的情况,如能源消耗、磨具消耗等。

1、确定辅助生产费用
辅助生产费用是指那些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成本对象的生产费用,如能源消耗、机器
维修、设备改进、工具磨损等,一般包括间接材料费、间接人工费、间接费用等项目。

2、确定各成本对象
成本对象是指为求得生产成本而划分的最小单位,可以是产品、作业、质量成本、成
本单元等。

3、确定分配基础
分配基础是指各成本对象用于分摊辅助生产费用的依据,可以是工时、产量、机时、
能耗等。

根据分配基础,将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到各成本对象上,计算每个成本对象分摊的
费用,并将其记录在相关账户中。

5、计算成本
最后,通过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分摊的辅助生产费用相加,计算出每个成本对象
的实际生产成本。

优点:
1、准确反映了每个成本对象的实际利用情况和消耗程度,更加精细化。

2、易于操作、掌握和理解,适用范围广。

1、难以确定辅助生产费用的成本对象,容易出现分配偏差,影响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2、不能很好地反映不同辅助生产费用之间的关系,缺乏综合考虑。

3、对于成本计算的时间、费用成本比较高,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辅助生产费用的五种分配方法

辅助生产费用的五种分配方法

辅助生产费用的五种分配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管理会计方法也不断地出现和演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和企业的需求。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是管理会计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辅助生产费用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不能直接归属于特定产品的费用。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是为了计算出每个产品相应的成本,以便于生产和销售成本的计算。

本文将介绍五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一、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法是一种将辅助生产费用直接按照其发生的部门或者作业费用科目进行分配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生产环节比较简单的企业,费用的分配比较容易确定。

该方法不能够准确地反映出辅助生产费用对不同产品的分配情况。

直接分配法只适用于生产环节相对简单的企业。

二、比例分配法比例分配法是一种按照某种固定比例进行分配的方法,比如按照产值、工时、人员数等固定比例进行分配。

该方法的优点是费用分配比较简单,适用于标准化的生产环节。

该方法不能够准确地反映出辅助生产费用对不同产品的分配情况,因此会出现一定的误差。

该方法的比例必须经过持续的调整和修订,以使之更为准确。

三、因果关系分配法因果关系分配法是根据辅助生产费用与产品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配的方法,即按照辅助生产费用对产品产生的影响程度进行分配。

当某种原材料的检验不合格时,需要进行返工,这会导致生产延误和额外的维修费用,此时返工费用就应该按照原材料产生的产品进行分配。

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准确地反映出辅助生产费用对不同产品的分配情况。

该方法的实施难度较大,需要精确地界定因果关系,同时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与完善。

四、机会成本分配法机会成本分配法是一种按照辅助生产费用所需支付的机会成本来进行分配的方法。

机会成本指的是企业为了使用某种投入要放弃的最有价值的机会。

如果企业为了生产某种产品而使用了一台机器,这台机器的机会成本就是企业放弃使用该机器以获取的最有价值的机会所需支付的成本。

该方法的缺点是需要计算出每种机会成本,并将其分配给各种产品,因此需要比较复杂的计算过程。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直接分配法.ppt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直接分配法.ppt

行政管理部门
5 000
1 000
合计
29 000
12 500
供电车间本月辅助生产成本:25 000元 供水车间本月辅助生产成本:20 000元
三、计算分析
某企业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项目
供电车间 供水车间
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元) 25 000 20 000
供应辅助生产以外的劳务数量 25 000 10 000
要求: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根据 分配结果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教师:
供应辅助生产以外单位的劳务数量
某受益单位应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
=该受益单位的受益量×费用分配率
供水
供电
基本生产车间 行政管理部门 专设销售机构
三、计算分析
某企业辅助生产劳务量表
受益单位
耗电(度) 耗水(立方米)
辅助生产车间(供电)
2 500
辅助生产车间(供水) 4 000
基本生产车间
20 000
9 000
【课后练习】
资料:某企业设有供水车间和运输队两个辅助生产 部门,辅助生产部门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 明细账核算。供水车间本月发生费用43 800元,提供 水38 000立方米,其中为运输队供水1 500立方米, 为基本生产车间供水36 000立方米(基本生产车间一 般耗用),为行政管理部门供水500立方米。运输队本 月发生费用64 000元,提供运输劳务64 500吨公里, 其中为供水车间提供500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 60 000吨公里,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4 000吨公里。
直接分配法
交互分配法 顺序分配法
计划成本分配法 代数分配法
二、理论讲授——直接分配法概念

12.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直接分配法

12.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直接分配法

【计算公式】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
1) 直接分配法
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辅助车间对外提供的劳务量
各受益对象承担分配额 该部门劳务耗用量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
1) 直接分配法
【例4-1】某制造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 主要为本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部门服 务。2016年10月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为:供水车间6 000元,供电车间35 200元。该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供应 劳务数量,见表4-1。要求:采用直接分配法对辅助生 产费用进行分配,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假定该 企业单独设立“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
——B产品(燃料及动力)14 96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电费)
1 760
管理费用——电费
88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35 200
1) 直接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只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
的受益单位分配,因此计算工作简单。但是由于分配时没有考虑辅 助生产车间之间互相提供劳务的情况,费用分配的金额不够全面, 计算结果也不够客观,当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 量较大时,其分配结果肯定不十分准确。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辅 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较少的企业。
1) 直接分配法
表4-1 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劳务量汇总表
2016年10月
金额单位:元
受益部门
辅助生产车间
供水车间 供电车间
基本生产车间
A产品 B产品
基本生产车间一般耗用
行政管理部门
合计
受益数量
供水车间(吨) 供电车间(度)
4 000
1 000
20 000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直线分配法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直线分配法

原题:
某企业有供电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根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得知:供电车间直接发生的待分配费用为7040元,机修车间为6720元。

车间本月提供劳务量如下表。

要求:
一、直接分配法: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线分配法)
辅助生产费用直接(直线)分配法分配的特点是辅助生产之间相互提供劳务不分配,将各自发生的费用只作一次对外分配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分配率时的劳务量只计算对外提供劳务量,应是劳务总量扣除相互之间提供劳务量后的数量。

1、供电车间:
(1)分配率:7040/40000=(元/度)
(2)一车间产品生产应负担的电费:×18500=3256(元)
(3)二车间产品生产应负担的电费:×17000=2992(元)
(4)一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电费:×1500=264(元)
(5)二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电费:×1000=176(元)
(6)管理费用应负担的电费:×2000=352(元)
2、机修车间:
(1)分配率:6720/4000=(元/小时)
(2)一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机修费:×1800=3024(元)(3)二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机修费:×2100=3528(元)(4)管理费用应负担的机修费:×100=168(元)
3、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一车间产品3256
——二车间产品2992
制造费用——一车间3288
——二车间3704
管理费用520
贷:生产成本——供电7040
——机修6720。

活动4.2 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活动4.2 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某受益对象应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该受益对象耗用的劳务量×辅助生产 费用分配率
活动指导
直接分配法对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不分配费用,比较简便 ,但会使分配结果不够准确,适用于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不 多、不进行交互分配对成本计算影响不大的情况。
活动成果
1、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供电车间费用分配率=5 040÷(2 120+1 850+230)
活动指导
2、分配方法
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可能有互相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比如供电车间为 修理车间提供电力,修理车间为供电车间提供修理劳务等等。分配辅助生产费 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辅助生产费用的分 配方法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顺序分配 法等。
1、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修理车间费用分配率=8 360÷(950+890+150+210)
= 3.8(元/小时) 或:= 8 360÷(2 250-50 )
= 3.8(元/小时)
第一车间应分配修理车间费用= 950×3.8 = 3 610(元)
第二车间应分配修理车间费用= 890×3.8 = 3 382(元)
如果企业的辅助生产车间不对外提供产品或劳务,且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 小、制造费用很少,那么,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就可以不设置“制造费用 ”账户进行归集而直接计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此时,“生 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不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而按费用项目设专栏 。本书任务3属于这种情况。
直接分配法,是指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 ,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之外各受益对象的方 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该辅助生产车间费用总额 ÷为辅助生产车间之外的 受益对象提供的劳务量 或: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该辅助生产车间费用总额÷(该辅助生产车间劳务总 量-为其他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题:
某企业有供电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根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得知:供电车间直接发生的待分配费用为7040元,机修车间为6720元。

车间本月提供劳务量如下表。

要求:
一、直接分配法: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线分配法)
辅助生产费用直接(直线)分配法分配的特点是辅助生产之间相互提供劳务不分配,将各自发生的费用只作一次对外分配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分配率时的劳务量只计算对外提供劳务量,应是劳务总量扣除相互之间提供劳务量后的数量。

1、供电车间:
(1)分配率:7040/40000=(元/度)
(2)一车间产品生产应负担的电费:×18500=3256(元)
(3)二车间产品生产应负担的电费:×17000=2992(元)
(4)一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电费:×1500=264(元)
(5)二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电费:×1000=176(元)
(6)管理费用应负担的电费:×2000=352(元)
2、机修车间:
(1)分配率:6720/4000=(元/小时)
(2)一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机修费:×1800=3024(元)(3)二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机修费:×2100=3528(元)(4)管理费用应负担的机修费:×100=168(元)
3、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一车间产品 3256
——二车间产品 2992
制造费用——一车间 3288
——二车间 3704
管理费用 520
贷:生产成本——供电7040
——机修67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