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常见的六大类问题答题思路
高考语文:各类题型解题技巧
![高考语文:各类题型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cc30a1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1.png)
高考语文:各类题型解题技巧
在高考语文中,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技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高考语文题型和相应的解题技巧:
1. 阅读理解题:这是高考语文中的常见题型,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解题技巧包括:
- 通读全文,掌握文章的主题和大意;
- 注意细节,尤其是数字、地点、人物等重要信息;
- 根据题目要求,有针对性地查找相关信息;
- 利用排除法,排除错误选项。
2. 概括归纳题: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出文章的主旨或段落的大意。
解题技巧包括:
- 通读全文,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 注意关键词和词组,概括出文章的主题或段落的大意;
- 注意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尽量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3. 改错题:要求考生找出句子中的错误,并进行改正。
解题技巧包括:
- 注意句子的语法、词义和逻辑关系;
- 查找常见的错误类型,如主谓不一致、动词时态和语态、词语搭配等;
- 根据句子的语境和上下文,判断出正确的表达方式。
4. 短文写作题: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完成短文写作。
解题技巧包括:
- 仔细阅读提供的材料,理解文章的要点和结构;
- 注意选用合适的词汇和句式,保持文章的连贯性;
- 注意语法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 注意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尽量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
总的来说,高考语文的题型多样,要求考生具备全面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
掌握好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有利于考生更好地完成考试。
2020高考语文阅读解题思路
![2020高考语文阅读解题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78cc1f0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1.png)
2020高考语文阅读解题思路语文看似不难,但是想要拿到高分却也不容易,掌握一些的答题模板会让学生做题起来更加的顺利而且容易拿到高分。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高考语文阅读解题思路,希望大家喜欢!2020高考语文阅读解题思路一高中文修辞类的答题模式1.描绘类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
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2.结构类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3.修辞类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2020高考语文各种题型答题技巧最新总结
![2020高考语文各种题型答题技巧最新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1cccce9be1e650e53ea997d.png)
高考语文各种题型答题技巧最新总结一、论述类文章阅读这部分的内容考查,一般采用单项选择的形式,做好这些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思考的严密、周详。
2.务必找到与试题选项对应的词、句、段,反复对照理解,仔细判断选项正误;依据原句进行推理要合理,否则成为“无中生有”。
3.了解设置干扰项的几种情况: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扩大或缩小概念的范围,缺乏依据,因果颠倒,先后错乱,张冠李戴等。
4.有时选文可能枯燥,要保持大脑清醒。
静下心仔细阅读,力求准确理解。
答题技巧:一是锁定题目的阅读区间,在第几段第几行,特别是涉及到第一、第二自然段的词语、句子的理解题。
二是一般第1、2题比较容易,可以直接找到原文中的位置,根据题干指向。
表述一般与原文一致的,大都正确。
三是第3题的设题难度稍微大一点。
设题的错误项大都与原文有些偏差。
细微处要搞清楚。
二、文言文阅读针对文言文阅读试题多以叙述性文字为主的特点,在进行整体性阅读时,要用心去查找文中的人和事,尽量把文中下列相关的内容圈点出来:人有几位,如何称谓;主角是谁,与他人关系怎样;事有几件,由几人所干;事件关系,有何意义,大体分分层次。
接着审清题目,带着这些问题再去研读文段,不在无关处纠缠,要在紧要处下工夫。
1.文言实词的理解: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
利用字与字、词与词的结构特点。
采取由彼到此的联想方式,迅速理解词义。
选项中给出的解释,可代入句中,结合上下文,反复印证。
另外要特别注意词的多义、词的活用、词的古今异义、通假、词的偏义等文言现象。
平时我们积累的一些成语中个别语素的解释,有时也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也要为我所用。
2.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理解句意为前提,根据词在句中的位置化虚为实,断定词性和用法。
3.“筛选信息”和“把握文意”:这是文言文阅读的最后两道题。
要注意整体把握。
尤其最后一道“把握文意”题,该题四个选项的设置。
大多是按原文内容先后顺序排列的,往往选不恰当的项,这既对理解全文有帮助,也为解前面的题提供了有效的信息。
高考数学题六大解题思路2020年度
![高考数学题六大解题思路2020年度](https://img.taocdn.com/s3/m/2364adcd76c66137ef06195c.png)
高考数学题六大解题思路2020年度很多高三学生解题的时候没有按照思路,导致自己数学成绩不高。
以下是初心范文材料网编辑整理的高考数学解题思路,希望可以分享高三的学生进行参考和运用。
1.函数与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是指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和研究数学中的数量关系,通过建立函数关系运用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和解决问题;方程思想,是从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运用数学语言将问题转化为方程或不等式模型去解决问题。
同学们在解题时可利用转化思想进行函数与方程间的相互转化。
2.数形结合思想中学数学研究的对象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数,一部分是形,但数与形是有联系的,这个联系称之为数形结合或形数结合。
它既是寻找问题解决切入点的“法宝”,又是优化解题途径的“良方”,因此建议同学们在解答数学题时,能画图的尽量画出图形,以利于正确地理解题意、快速地解决问题。
3.特殊与一般的思想用这种思想解选择题有时特别有效,这是因为一个命题在普遍意义上成立时,在其特殊情况下也必然成立,根据这一点,同学们可以直接确定选择题中的正确选项。
不仅如此,用这种思想方法去探求主观题的求解策略,也同样有用。
4.极限思想解题步骤极限思想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为:一、对于所求的未知量,先设法构思一个与它有关的变量;二、确认这变量通过无限过程的结果就是所求的未知量;三、构造函数(数列)并利用极限计算法则得出结果或利用图形的极限位置直接计算结果。
5.分类讨论思想同学们在解题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解到某一步之后,不能再以统一的方法、统一的式子继续进行下去,这是因为被研究的对象包含了多种情况,这就需要对各种情况加以分类,并逐类求解,然后综合归纳得解,这就是分类讨论。
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很多,数学概念本身具有多种情形,数学运算法则、某些定理、公式的限制,图形位置的不确定性,变化等均可能引起分类讨论。
建议同学们在分类讨论解题时,要做到标准统一,不重不漏。
论文知识点有哪些">高考议论文知识点有哪些高考加油语录高考体育特长生要注意的问题高考满分作文精选高考英语作文满分范文高考励志十大名句2020英语高考作文命题热点大全高考数学题六大解题思路高考十大祝福语高考听力满分六大技巧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要靠模板。
2020年高考数学答题实用技巧大汇总
![2020年高考数学答题实用技巧大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2e51cb910661ed9ac51f35e.png)
2020年高考数学答题实用技巧大汇总1、解决绝对值问题主要包括化简、求值、方程、不等式、函数等题,基本思路是:把含绝对值的问题转化为不含绝对值的问题。
具体转化方法有:①分类讨论法:根据绝对值符号中的数或式子的正、零、负分情况去掉绝对值。
②零点分段讨论法:适用于含一个字母的多个绝对值的情况。
③两边平方法:适用于两边非负的方程或不等式。
④几何意义法:适用于有明显几何意义的情况。
2、因式分解根据项数选择方法和按照一般步骤是顺利进行因式分解的重要技巧。
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是:提取公因式选择用公式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拆项添项法3、配方法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把一个式子或部分化为完全平方式就是配方法,它是数学中的重要方法和技巧。
配方法的主要根据有:高中数学21种解题方法与技巧4、换元法解某些复杂的特型方程要用到“换元法”。
换元法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是:设元→换元→解元→还元5、待定系数法待定系数法是在已知对象形式的条件下求对象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求点的坐标、函数解析式、曲线方程等重要问题的解决。
其解题步骤是:①设②列③解④写6、复杂代数等式复杂代数等式型条件的使用技巧:左边化零,右边变形。
①因式分解型:(-----)(----)=0 两种情况为或型②配成平方型:(----)2+(----)2=0 两种情况为且型7、数学中两个最伟大的解题思路(1)求值的思路列欲求值字母的方程或方程组(2)求取值范围的思路列欲求范围字母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8、化简二次根式基本思路是:把√m化成完全平方式。
即:9、观察法10、代数式求值方法有:(1)直接代入法(2)化简代入法(3)适当变形法(和积代入法)注意:当求值的代数式是字母的“对称式”时,通常可以化为字母“和与积”的形式,从而用“和积代入法”求值。
11、解含参方程方程中除过未知数以外,含有的其它字母叫参数,这种方程叫含参方程。
解含参方程一般要用‘分类讨论法’,其原则是:(1)按照类型求解(2)根据需要讨论(3)分类写出结论12、恒相等成立的有用条件(1)ax+b=0对于任意x都成立关于x的方程ax+b=0有无数个解a=0且b=0。
2020高考语文各种题型答题技巧总结
![2020高考语文各种题型答题技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c9411a1453610661fd9f443.png)
2020高考语文各种题型答题技巧总结一、论述类阅读解题用时建议:9~15分钟,一般不应该超过15分钟,否则会严重打乱全卷节奏解题方法:1.先快速浏览文章把握大意,不需要句句读透,把每段大意的句子划出,方便在看选项时迅速找到文章出处。
2.看题目,圈出题目要求,比如“正确的”“符合文意的”“符合作者观点的”“不符合文意的”等。
3.看选项,马上回归原文划出原句,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类词:①逻辑关联词——因此、由于、不仅……还、只有……才、只要……就、从而等;②修饰限制程度或范围的词——大概、基本、重要、最、非常、部分、凡、全、仅仅、几乎、之一等;③年代时间、数据;④分清必然和或然、已然和未然。
4.将选项与原文比对结束,对于选项与原文的差异须心中有数,二者是信息吻合完全相同,还是表达不同实质相同。
5.无法百分之百判断选项正误时,把疑惑点圈出,比较两个选项哪个问题更明显。
6.对答案后仍存疑问,马上请教老师或和同学讨论,重点是明白自己的误区或者题目的漏洞,不要花大量时间来争辩对错,不值得。
7.每次做题前,都要温习论述类命题陷阱:偷换概念、张冠李戴、以偏概全、无中生有、逻辑混乱、已然未然、混淆时间、主次颠倒、过于绝对。
8.要想增加竞争力,这篇阅读最好是全对。
而且每次练习一定一定一定要限时,我一般限15分钟,当然越快越准确越好。
把方法熟练就能越做越顺。
9.这道题是语文为数不多的可以刷题刷上去的,但最多一天一篇了,我通常是隔天一篇,因为还有其他工作要做,所以一定要分好轻重。
10.做完题目一定要总结要总结要总结!很简单的,只要对每道题的命题陷阱都能心中有数,且做题要有条理有分析过程,清楚自己做题的最优途径,就像我在上文列出来的那样,做题做到一定量多多思考,这些就都水到渠成啦通读→“直觉”→复位验证→错误检索这个方法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只是强调了解题的思维顺序,最好是首先通读全文,领略全文的逻辑和脉络之后,再行解题。
对于每一道题中的四个选项,应首先凭借理解和经验排除错误/正确的,再把剩余选项带回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复位比较,敲定答案。
2020高考数学6大解答题技巧
![2020高考数学6大解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4581fe752d380eb63946d22.png)
2020高考数学6大解答题技巧1·三角函数题注意归一公式、诱导公式的正确性(转化成同名同角三角函数时,套用归一公式、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时,很容易因为粗心,导致错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2·数列题1.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时,最后下结论时要写上以谁为首项,谁为公差(公比)的等差(等比)数列;2.最后一问证明不等式成立时,如果一端是常数,另一端是含有n的式子时,一般考虑用放缩法;如果两端都是含n的式子,一般考虑数学归纳法(用数学归纳法时,当n=k+1时,一定利用上n=k时的假设,否则不正确。
利用上假设后,如何把当前的式子转化到目标式子,一般进行适当的放缩,这一点是有难度的。
简洁的方法是,用当前的式子减去目标式子,看符号,得到目标式子,下结论时一定写上综上:由①②得证;3.证明不等式时,有时构造函数,利用函数单调性很简单(所以要有构造函数的意识)。
3·立体几何题1.证明线面位置关系,一般不需要去建系,更简单;2.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角、二面角、存在性问题、几何体的高、表面积、体积等问题时,最好要建系;3.注意向量所成的角的余弦值(范围)与所求角的余弦值(范围)的关系(符号问题、钝角、锐角问题)。
4·概率问题1.搞清随机试验包含的所有基本事件和所求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2.搞清是什么概率模型,套用哪个公式;3.记准均值、方差、标准差公式;4.求概率时,正难则反(根据p1+p2+...+pn=1);5.注意计数时利用列举、树图等基本方法;6.注意放回抽样,不放回抽样;7.注意“零散的”的知识点(茎叶图,频率分布直方图、分层抽样等)在大题中的渗透;8.注意条件概率公式;9.注意平均分组、不完全平均分组问题。
5·圆锥曲线问题1.注意求轨迹方程时,从三种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着想,椭圆考得最多,方法上有直接法、定义法、交轨法、参数法、待定系数法;2.注意直线的设法(法1分有斜率,没斜率;法2设x=my+b(斜率不为零时),知道弦中点时,往往用点差法);注意判别式;注意韦达定理;注意弦长公式;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3.战术上整体思路要保7分,争9分,想12分。
2020-2021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思路和技巧性问题
![2020-2021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思路和技巧性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4907b837c1cfad6195fa7eb.png)
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思路和技巧性问题一、概括题:(一)、概括文章内容题:按叙述的基本要素(行为、经历)或小说情节或人物言行或作者的情感变化,筛选材料,组合回答。
概括的操作思路是:1、依据中心句进行概述总括。
一篇文章内容的具体化,通常表现为围绕某个中心展开叙述、议论或说明,因此,抓住了中心句,它就把握了具体的要旨。
2、通过提炼要点,关键词句进行概述总括。
有的文章中,很难找到提示具体内容要旨的中心句,那就需要把有关的要点提炼出来。
3、通过辨认相关性进行概述总括。
任何一篇文章的具体内容,都是由局部构成的一个整体,从局部之间的关系入手,即辨认语句之间或语段之间的相关性,是进行概述总括的重要途径。
4、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
牵头,就是抓住具体内容的起始;接尾,就是连接具体内容的终结。
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其内容的要旨就浮出水面了。
5、若问某一文段大意: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
(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
(或“什么——怎么样”)(二)归纳中心意思题1、归纳中心意思的方法⑴抓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
⑵抓住文中材料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句子。
⑶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一般都是抒情、议论句。
⑷通过结构分析归纳中心意思。
把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
⑸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有时代的烙印,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
2、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三)问文章结构题1、问文章、段落的结构形式:注意总分式(A总分、B分总、C总分总);层进式;并列式;对比式。
2、问文章线索:注意那些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
2020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思路和技巧性问题
![2020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思路和技巧性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93cac04376baf1ffd4fad28.png)
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思路和技巧性问题一、概括题:(一)、概括文章内容题:按叙述的基本要素(行为、经历)或小说情节或人物言行或作者的情感变化,筛选材料,组合回答。
概括的操作思路是:1、依据中心句进行概述总括。
一篇文章内容的具体化,通常表现为围绕某个中心展开叙述、议论或说明,因此,抓住了中心句,它就把握了具体的要旨。
2、通过提炼要点,关键词句进行概述总括。
有的文章中,很难找到提示具体内容要旨的中心句,那就需要把有关的要点提炼出来。
3、通过辨认相关性进行概述总括。
任何一篇文章的具体内容,都是由局部构成的一个整体,从局部之间的关系入手,即辨认语句之间或语段之间的相关性,是进行概述总括的重要途径。
4、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
牵头,就是抓住具体内容的起始;接尾,就是连接具体内容的终结。
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其内容的要旨就浮出水面了。
5、若问某一文段大意: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
(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
(或“什么——怎么样”)(二)归纳中心意思题1、归纳中心意思的方法⑴抓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
⑵抓住文中材料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句子。
⑶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一般都是抒情、议论句。
⑷通过结构分析归纳中心意思。
把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
⑸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有时代的烙印,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
2、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三)问文章结构题1、问文章、段落的结构形式:注意总分式(A总分、B分总、C总分总);层进式;并列式;对比式。
2、问文章线索:注意那些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
2020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汇总
![2020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ac7b4b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4b.png)
2020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汇总2020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汇总高考语文是每年高中毕业生需要参加的重要考试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同学们取得好成绩,以下是2020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的汇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阅读理解题阅读理解题是高考语文试卷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同学们根据所给材料进行推理和理解。
以下是一些解题技巧和方法:1. 仔细阅读题干:在阅读材料之前,先读一遍题目,了解要求回答的问题类型,并根据题目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
2. 精读材料:读完整篇材料之后,可以再次阅读,并标记出重要信息、关键词和文章结构,以便更好地回答问题。
3. 理解题意:在回答问题时,要确保自己正确理解问题的意思。
可以根据问题重新阅读相关的段落或句子,确保回答准确无误。
4. 多角度思考:在回答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
可以根据材料的内容、语言风格、作者的意图等进行分析,以便给出更全面的答案。
5. 注意选项:在选择题中,要仔细阅读选项,并将其与材料进行对比,排除干扰项,找出正确答案。
二、完形填空题完形填空题是考查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以下是一些解题技巧和方法:1. 通读全文:在开始填写答题卷之前,先通读完整篇材料,了解文章的主旨和基本结构,并猜测可能出现的空白处的词义。
2. 掌握上下文逻辑关系:在填写答案时,要仔细分析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根据前后文的意思和句子结构,猜测空白处的词义。
3. 注意词性和语法搭配:在填写答案时,要注意考察的词性和语法搭配,确保所填的词在句子中符合语法规则。
4. 注意选项:在选择题中,要仔细阅读选项,并与上下文进行对比,排除干扰项,找出正确答案。
三、短文写作题短文写作题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以下是一些解题技巧和方法:1. 明确题目要求:在开始写作之前,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写作要求和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2. 列提纲:在写作之前,可以列一个简单的提纲,将要表达的观点和论据进行整理,以便更好地组织文章结构。
2020高考语文各题型答题技巧汇总完整版
![2020高考语文各题型答题技巧汇总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4e281995f0e7cd185253687.png)
2020高考语文各题型答题技巧总结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字音辨析题】常见字注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审清题干,用排除法是较好的选择。
2.【字形辨析题】常出现“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生僻字一般不会错。
平时要注意多积累。
3.【词语运用题】凭语感去选择自己认为对的最佳答案,一般有两种类型:(1)对词义的理解,先拿你最会的词语去排除,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
(2)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
4. 【熟语(成语)辨析题】第一,逐字解释熟语(成语),运用熟语(成语)结构特点把握熟语(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体会熟语(成语)的褒贬义等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要正确理解熟语(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让你在字面上理解的熟语越要注意。
往往特别陌生的熟语是对的。
5. 【病句辨析题】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歧义)、不合逻辑等。
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试着回忆那些常见病句的标志。
做题的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看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运用,看是否搭配得当——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综合思考,看是否符合逻辑思维——凭借语感。
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1)以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要注意看是否存在主语残缺的情况。
(2)类似于“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协调,有可能是句式杂糅。
(3)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看是否存在宾语残缺的情况。
(4)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看是否存在歧义,或者看其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又或者看看是否存在意义上的从属关系。
2020年语文高考全国卷答题攻略
![2020年语文高考全国卷答题攻略](https://img.taocdn.com/s3/m/5b925f9c90c69ec3d5bb75cc.png)
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答题攻略由不得你不信,考试确实是一门技术。
这门技术,会与不会,得分大不一样;了解与精通,得分更有巨大差别!高考语文考试这门技术,你,了解了吗?精通了吗?一问:每次大型考试,考点不明、方法不当、失误过多是不是让你痛失不少分数、以致仰天长叹?如果是,你就需要好好学习考试这门技术了。
二问:如果能彻悟考点、方法科学、减少失误,是不是得分就会有很大提高?一定的。
你看,掌握考试的关键技术,实现思维灵动变通,即可实现成绩大幅提升!如何赢取高分?很简单,只要你彻悟考点、方法科学、减少失误!整体准备事项及高分策略【能否得高分】都说语文考试最需要平时积累,在积累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有没有在短时间内夺取高分的可能?有。
虽然因时间较短,知识、能力不会有大的增加和提升,但是,赢取高分不仅仅需要知识和能力,还需要透彻深刻的试题认知、灵活机动的思维方法,和力避失误的作答习惯。
而平时考试成绩不如意,最常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试题认知的模糊、作答方法的僵化、思维习惯的失误。
【怎样得高分】实现高考语文得高分,核心有三:明确考点,掌握方法,力避失误。
下面所列“高分攻略”,即帮助考生“明确考点”“掌握方法”“力避失误”,助考生夺取高分。
此攻略使用建议如下:①熟读深思,反思平时测试答题过程。
②做后面九套试卷之前,细读攻略,将方法应用于答题过程,并力避失误。
③答题结束后,细读攻略,反思答题过程,深化对考点、方法的认识,反思并警醒失误。
【必要准备】应考准备:①工具准备:按照要求准备好备用考试工具,如中性笔、铅笔、橡皮等。
并请父母或亲友提醒自己考试前带好身份证、准考证等必备证件。
②应考心态:专注、细心、平稳。
不求题题都会,只求尽己所能。
同时,不可因遇到难题而焦急,也不可因遇到简单题而狂喜。
心思要专注,情绪要平稳。
③时间安排:经过多次考试,你一定已经比较科学地安排了答题时间。
高考时,可按平时历练的时间安排作答即可。
2020高考语文各板块答题知识与技巧总结
![2020高考语文各板块答题知识与技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d04144852d380eb62946dcd.png)
10.多重否定或否定加反问要看句意 难道我们不应该不向雷锋同志学习吗?
4
2020年最新
11.代词指代是否明确或代词是否多余 雷锋精神当然应赋予它新的内涵。
12.多重定语多重状语,考虑语序不当
13.注意关联词位置和搭配是否得当
语言连贯题
【答题技巧】 ( 1)看清题干要求,明白答题方向; 寻找题中暗示,找准突破口(解题关键处) 。
辨析近义词:
A 、把握词义
( 1)从词义的轻重不同的角度辨析。比如 : “希望 ”、 “期望 ”、 “渴望 ”三个同义词一个比
一个程度重 ; “爱好 ”和 “嗜好 ”这组同义词, “嗜好 ”是特别爱好 (多指不良的) ,程度上比 “爱好 ”
重些 ;
( 2)从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的角度辨析。如
“局面 ”和 “场面 ”,“局面 ”是指一个时期内
【答题知识】
( 1)正确把握形声字的读音,利用形声字声旁能表读音的功能识记一些难读字,如
:
屣 xǐ、狰 zhēng记; 住形声字的声旁字与字的读音不一致的字,如
:谄 chǎn、陷 xi àn、焰 yàn、
旖 yǐ、嗔 chēn。
( 2)注意区别形近字,
如 : “刺 ”与 “剌 ”、 “陡 ”与 “徙”、 “赢 ”与 “羸”。
“历 ”和 “力 ”
进行比较。 “历”是指经历,即在哪些等级学校学过,毕业还是肄业
; “力 ”是指程度、能力、
水平。
( 2)语境分析: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
上的搭配。
( 3)语素都不相同的词语,重点从用法方面考虑。
【答题知识】掌握实词的意义(包括本义、比喻义、引申义)和用法。
2020高考数学6大解答题技巧
![2020高考数学6大解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bea59642af90242a995e52b.png)
数学6大解答题技巧01三角函数题注意归一公式、诱导公式的正确性(转化成同名同角三角函数时,套用归一公式、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时,很容易因为粗心,导致错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02数列题1.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时,最后下结论时要写上以谁为首项,谁为公差(公比)的等差(等比)数列;2.最后一问证明不等式成立时,如果一端是常数,另一端是含有n的式子时,一般考虑用放缩法;如果两端都是含n的式子,一般考虑数学归纳法(用数学归纳法时,当n=k+1时,一定利用上n=k时的假设,否则不正确。
利用上假设后,如何把当前的式子转化到目标式子,一般进行适当的放缩,这一点是有难度的。
简洁的方法是,用当前的式子减去目标式子,看符号,得到目标式子,下结论时一定写上综上:由①②得证;3.证明不等式时,有时构造函数,利用函数单调性很简单(所以要有构造函数的意识)。
03立体几何题1.证明线面位置关系,一般不需要去建系,更简单;2.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角、二面角、存在性问题、几何体的高、表面积、体积等问题时,最好要建系;3.注意向量所成的角的余弦值(范围)与所求角的余弦值(范围)的关系(符号问题、钝角、锐角问题)。
04概率问题1.搞清随机试验包含的所有基本事件和所求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2.搞清是什么概率模型,套用哪个公式;3.记准均值、方差、标准差公式;4.求概率时,正难则反(根据p1+p2+...+pn=1);5.注意计数时利用列举、树图等基本方法;6.注意放回抽样,不放回抽样;7.注意“零散的”的知识点(茎叶图,频率分布直方图、分层抽样等)在大题中的渗透;8.注意条件概率公式;9.注意平均分组、不完全平均分组问题。
05圆锥曲线问题1.注意求轨迹方程时,从三种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着想,椭圆考得最多,方法上有直接法、定义法、交轨法、参数法、待定系数法;2.注意直线的设法(法1分有斜率,没斜率;法2设x=my+b(斜率不为零时),知道弦中点时,往往用点差法);注意判别式;注意韦达定理;注意弦长公式;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3.战术上整体思路要保7分,争9分,想12分。
2020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思路和技巧性问题
![2020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思路和技巧性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1db7f2ea216147916112824.png)
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思路和技巧性问题一、概括题:(一)、概括文章内容题:按叙述的基本要素(行为、经历)或小说情节或人物言行或作者的情感变化,筛选材料,组合回答。
概括的操作思路是:1、依据中心句进行概述总括。
一篇文章内容的具体化,通常表现为围绕某个中心展开叙述、议论或说明,因此,抓住了中心句,它就把握了具体的要旨。
2、通过提炼要点,关键词句进行概述总括。
有的文章中,很难找到提示具体内容要旨的中心句,那就需要把有关的要点提炼出来。
3、通过辨认相关性进行概述总括。
任何一篇文章的具体内容,都是由局部构成的一个整体,从局部之间的关系入手,即辨认语句之间或语段之间的相关性,是进行概述总括的重要途径。
4、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
牵头,就是抓住具体内容的起始;接尾,就是连接具体内容的终结。
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其内容的要旨就浮出水面了。
5、若问某一文段大意: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
(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
(或“什么——怎么样”)(二)归纳中心意思题1、归纳中心意思的方法⑴抓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
⑵抓住文中材料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句子。
⑶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一般都是抒情、议论句。
⑷通过结构分析归纳中心意思。
把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
⑸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有时代的烙印,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
2、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三)问文章结构题1、问文章、段落的结构形式:注意总分式(A总分、B分总、C总分总);层进式;并列式;对比式。
2、问文章线索:注意那些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
2020高考数学答题方法总结
![2020高考数学答题方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a78da4fc1c708a1284a44b3.png)
数学答题策略一时间分配数学答题策略二巧解选择、填空题解选择、填空题的基本原则是“小题不可大做”。
思路:第一,直接从题干出发考虑,探求结果;第二,从题干和选择联合考虑;第三,从选择出发探求满足题干的条件。
解填空题基本方法有:直接求解法、图像法、构造法和特殊化法(如特殊值、特殊函数、特殊角、特殊数列、图形的特殊位置、特殊点、特殊方程、特殊模型等)。
二、细答解答题1.规范答题很重要,找到解题方法后,书写要简明扼要,快速规范,不拖泥带水,高考评分是按步给分,关键步骤不能丢,但允许合理省略非关键步骤。
答题时,尽量使用数学符号,这比文字叙述要节省时间且严谨。
即使过程比较简单,也要简要地写出基本步骤,否则会被扣分。
经常看到考生的卷面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造成考生自己的估分与实际得分相差很多。
尤其是平面几何初步中的“跳步”书写,使考生丢分,所以考生要尽可能把过程写得详尽、准确。
2.分步列式,尽量避免用综合或连等式。
高考评分是分步给分,写出每一个过程对应的式子,只要表达正确都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
有些考生喜欢写出一个综合或连等式,这种方式就不好,因为只要发现综合式中有一处错误,就可能丢过程分。
对于没有得出最后结果的试题,分步列式也可以得到相应的过程分,由此增加得分机会。
3.尽量保证证明过程及计算方法大众化。
解题时,使用通用符号,不易吃亏。
有些考生为图简便使用一些特殊方法,可一旦结果有错,就会影响得分。
数学答题策略三考试准备+解答题分步1.合理安排,保持清醒。
数学考试在下午,建议中午休息半小时左右,睡不着闭闭眼睛也好,尽量放松。
然后带齐用具,提前半小时到考场。
2.通览全卷,摸透题情。
刚拿到试卷,一般较紧张,不宜匆忙作答,应从头到尾通览全卷,尽量从卷面上获取更多的信息,摸透题情。
这样能提醒自己先易后难,也可防止漏做题。
3.解答题规范有序。
一般来说,试题中容易题和中档题占全卷的80%以上,是考生得分的主要来源。
2020高考数学解题技巧及思路
![2020高考数学解题技巧及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01572291102de2bd960588da.png)
2020高考数学解题技巧及思路2020高考数学解题技巧及思路掌握数学解题思想是解答数学题时不可缺少的一步,建议同学们在做题型训练之前先了解数学解题思想,掌握解题技巧,并将做过的题目加以划分,以便在高考前一个月集中复习。
六种解题技巧一、三角函数题注意归一公式、诱导公式的正确性(转化成同名同角三角函数时,套用归一公式、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时,很容易因为粗心,导致错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二、数列题1、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时,最后下结论时要写上以谁为首项,谁为公差(公比)的等差(等比)数列;2、最后一问证明不等式成立时,如果一端是常数,另一端是含有n的式子时,一般考虑用放缩法;如果两端都是含n的式子,一般考虑数学归纳法(用数学归纳法时,当n=k+1时,一定利用上n=k时的假设,否则不正确。
利用上假设后,如何把当前的式子转化到目标式子,一般进行适当的放缩,这一点是有难度的。
简洁的方法是,用当前的式子减去目标式子,看符号,得到目标式子,下结论时一定写上综上:由①②得证;3、证明不等式时,有时构造函数,利用函数单调性很简单(所以要有构造函数的意识)。
三、立体几何题1、证明线面位置关系,一般不需要去建系,更简单;2、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角、二面角、存在性问题、几何体的高、表面积、体积等问题时,最好要建系;3、注意向量所成的角的余弦值(范围)与所求角的余弦值(范围)的关系(符号问题、钝角、锐角问题)。
四、概率问题1、搞清随机试验包含的所有基本事件和所求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2、搞清是什么概率模型,套用哪个公式;3、记准均值、方差、标准差公式;4、求概率时,正难则反(根据p1+p2+...+pn=1);5、注意计数时利用列举、树图等基本方法;6、注意放回抽样,不放回抽样;7、注意“零散的”的知识点(茎叶图,频率分布直方图、分层抽样等)在大题中的渗透;8、注意条件概率公式;9、注意平均分组、不完全平均分组问题。
2020年语文高考全国卷答题攻略
![2020年语文高考全国卷答题攻略](https://img.taocdn.com/s3/m/0fab57da581b6bd97e19ea10.png)
2020 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答题攻略由不得你不信,考试确实是一门技术。
这门技术,会与不会,得分大不一样;了解与精通,得分更有巨大差别!高考语文考试这门技术,你,了解了吗?精通了吗?一问:每次大型考试,考点不明、方法不当、失误过多是不是让你痛失不少分数、以致仰天长叹?如果是,你就需要好好学习考试这门技术了。
二问:如果能彻悟考点、方法科学、减少失误,是不是得分就会有很大提高?一定的。
你看,掌握考试的关键技术,实现思维灵动变通,即可实现成绩大幅提升!如何赢取高分?很简单,只要你彻悟考点、方法科学、减少失误!整体准备事项及高分策略【能否得高分】都说语文考试最需要平时积累,在积累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有没有在短时间内夺取高分的可能?有。
虽然因时间较短,知识、能力不会有大的增加和提升,但是,赢取高分不仅仅需要知识和能力,还需要透彻深刻的试题认知、灵活机动的思维方法,和力避失误的作答习惯。
而平时考试成绩不如意,最常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试题认知的模糊、作答方法的僵化、思维习惯的失误。
【怎样得高分】实现高考语文得高分,核心有三:明确考点,掌握方法,力避失误。
下面所列“高分攻略”,即帮助考生“明确考点”“掌握方法”“力避失误”,助考生夺取高分。
此攻略使用建议如下:①熟读深思,反思平时测试答题过程。
②做后面九套试卷之前,细读攻略,将方法应用于答题过程,并力避失误。
③答题结束后,细读攻略,反思答题过程,深化对考点、方法的认识,反思并警醒失误。
【必要准备】应考准备:①工具准备:按照要求准备好备用考试工具,如中性笔、铅笔、橡皮等。
并请父母或亲友提醒自己考试前带好身份证、准考证等必备证件。
②应考心态:专注、细心、平稳。
不求题题都会,只求尽己所能。
同时,不可因遇到难题而焦急,也不可因遇到简单题而狂喜。
心思要专注,情绪要平稳。
③时间安排:经过多次考试,你一定已经比较科学地安排了答题时间。
高考时,可按平时历练的时间安排作答即可。
2020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思路和技巧性问题
![2020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思路和技巧性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7ae8ba4531b765ce04081430.png)
高考语文高中语文阅读题答题思路和技巧性问题一、概括题:(一)、概括文章内容题:按叙述的基本要素(行为、经历)或小说情节或人物言行或作者的情感变化,筛选材料,组合回答。
概括的操作思路是:1、依据中心句进行概述总括。
一篇文章内容的具体化,通常表现为围绕某个中心展开叙述、议论或说明,因此,抓住了中心句,它就把握了具体的要旨。
2、通过提炼要点,关键词句进行概述总括。
有的文章中,很难找到提示具体内容要旨的中心句,那就需要把有关的要点提炼出来。
3、通过辨认相关性进行概述总括。
任何一篇文章的具体内容,都是由局部构成的一个整体,从局部之间的关系入手,即辨认语句之间或语段之间的相关性,是进行概述总括的重要途径。
4、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
牵头,就是抓住具体内容的起始;接尾,就是连接具体内容的终结。
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其内容的要旨就浮出水面了。
5、若问某一文段大意: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
(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
(或“什么——怎么样”)(二)归纳中心意思题1、归纳中心意思的方法⑴抓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
⑵抓住文中材料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句子。
⑶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一般都是抒情、议论句。
⑷通过结构分析归纳中心意思。
把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
⑸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有时代的烙印,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
2、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三)问文章结构题1、问文章、段落的结构形式:注意总分式(A总分、B分总、C总分总);层进式;并列式;对比式。
2、问文章线索:注意那些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常见的六大类问题答题思路一、特征类问题答题思路1.地理位置特征(1)绝对位置::包含具体的经纬度、半球位置、纬度带、热量带。
(2)相对位置①海陆位置:地处内陆或沿海;濒临海洋或陆地。
②大洲位置:位于哪个大洲的哪个方位。
③国家位置:有哪些邻国(陆上)或隔海相望的国家。
④与其他地理事物的关系:如交通线、河湖、地形区、山脉等。
2.地形地势特征(1)地势特征:①平均海拔高低;②地势倾斜方向;③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2)地形类型及分布:①地形类型的种类(单一或多样);②主要的地形类型;③主要地形的分布情况。
(3)区域典型(特殊)地貌:①典型的流水地貌(如喀斯特地貌);②沿海地区的海岸线特征。
3.天气变化特征说出气温、风力、风向、天气阴晴和气压等的变化,包括阴晴状况、冷暖(即气温高低)、气压状况、风力和风向等。
【答题指导】在答气候特征的描述时注意以下三点:规范用词;气温和降水一般组合归纳,如高温多雨;突出地区特色,如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等。
4.气候特征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进行描述。
(1)气温气温的高低①年均温;②最冷月均温;③最热月均温气温的季节变化冬夏气温季节变化温差的大小①气温日较差;②气温年较差气温的空间分布高空和地面(2)降水:从降水量的多少(年降水量)、降水的变率(降水的季节分配、降水的年际变化)及降水的空间分布等方面描述。
(3)其他气候特征要素还有光照、风及各气候要素的组合特征(水热组合特征、光热组合特征)等。
5.河流水文特征特征具体内容影响因素“两量” ①径流量(大小及变化、是否断流等)②含沙量(大小及变化等)受植被状况、地形陡缓(以侵蚀还是沉积为主)等影响“两水”①水位(高低、变化)与补给类型密切相关②水能(蕴藏量的大小)受流量和落差影响“两期” ①结冰期(有无结冰期、结冰期的长短)②汛期(出现的时间及长短,凌汛时间等)与气候类型及河流补给类型相关6.河流水系特征(1)流域概况:①流域性质(内流区、外流区);②流域面积大小;③发源地与入海情况。
(2)干流状况:①流向;②流程;③落差;④河道曲直、宽窄、深浅;⑤是否有“地上河”等。
(3)支流状况:①数量(河网疏密);②分布;③形态(向心状、放射状、扇状、树枝状水系等)。
6.典型设问说出某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
7.区域特征包括地理位置(绝对位置、相对位置)、自然环境特征(气候、地形地势、水文、自然带和土壤等)、社会经济特征(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人口、城市、旅游业等)。
二、区位分析类问题答题思路区位分析类问题的设问形式包括:影响区位的因素(包括主导、主要或限制性因素等)、评价区位布局是否合理、区位因素的变化三个方面。
1.农业区位因素【常考角度】某一作物(或生物)生存的条件分析。
答题的关键是先分析材料,掌握该作物(或生物)的生活习性,然后据此结合图示逐一分析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即可。
(1)自然因素(由气候的水热条件决定能否种植某种作物)①气候(光、热、水、温、风)a.光照、昼夜温差影响农作物产量及有机质和糖分的积累。
b.热量影响农作物的熟制、生长时间、上市时间及产量。
c.降水影响农作物的类型。
d.风对一些植株高大且易倒伏的农作物影响较大。
②地形:沿海平原、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盆地、河谷等地的地势平坦,耕作条件好;高大山地、高原等地的地势起伏较大,耕作条件不好。
③水源:丰富的地下水、河湖水、冰雪融水等可提供灌溉水源。
光热条件好,但气候较干旱的地区,水源(指天然降水)既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又是主导性因素。
④土壤:土壤肥力状况;土壤透气性和酸碱性。
⑤生物因素:病虫害。
(2)社会经济因素(尤其对商品农业影响较大)①市场:距离市场的远近及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②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等要求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包括河运、海运、公路、铁路、航空等)。
③技术: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灌溉技术、冷藏保鲜技术等。
(主要影响商品农业,自给农业则一般不考虑)④劳动力:数量、素质、种植经验等。
一般来说,经济作物的种植对劳动力的需求要大于粮食作物的种植。
种植水稻比小麦、玉米的劳动力需求大。
⑤国家政策:价格、补贴、资金、技术等。
⑥其他:如耕作经验、饮食习惯等。
2.工业区位因素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区位因素是不同的,燃料、原料对传统工业影响较大,对新兴工业影响较小,市场、交通、政策、环境等是它们共同的区位因素,环境因素在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中考虑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1)传统工业的区位因素①自然因素:自然资源(矿产、能源、水源、土地)状况、地形条件(如位于平原地区)等。
②社会经济因素:a.经济基础;b.交通条件:水路、铁路、公路、航空运输等;c.距离问题:是否靠近原料产地或燃料产地;d.劳动力:数量、工资水平和素质;e.科学技术:周边是否有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f.市场:是否靠近市场。
③环境因素:一般而言,传统工业排放的污染物较多,所以既要考虑工业污染物排放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也要考虑区域环境对污染物的承载力。
(主要从风向和水源两个角度考虑: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宜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或者是位于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有水污染的工厂宜布局在城市河流的下游)(2)新兴工业的区位因素①创新能力:科技是新兴工业的主导因素,受教育科技水平、劳动力素质、创新环境等影响。
②环境质量:新兴工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需要有优美洁净的环境,多分布在城市上风上水方向,或者在传统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较小的地方。
③交通运输:需要有发达的航空运输和高速公路网。
④消费市场: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
⑤其他:政策扶持、社会协作等。
影响交通运输区位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科学技术因素及环境因素四个方面。
其中,自然因素属于限制性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性因素,而科学技术条件则是保障性因素。
【典型设问】如2017年课标全国卷Ⅱ第37(3)题: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
3.交通运输区位因素交通区位因素有“点”“线”之分,交通运输网中的点有港口码头、车站、机场等,交通线有铁路线、公路线等,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和“线”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应作具体分析。
(1)港口的区位①自然条件决定港口的位置 a.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经济位置等。
b.陆域条件:陆地平坦开阔利于储存货物,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c.水域条件:港阔水深,不冻不淤,淡水充足,湾内避风良好(或背风)。
②经济腹地决定港口的兴衰看经济腹地的范围大小、资源优劣、经济强弱、与腹地交通联系是否便利。
③城市依托促进港口的发展港口所依托城市的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辐射带动能力等会影响港口的建设和发展。
④其他因素:如政策、科技水平等。
(2)铁路线的区位①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线路的总体走向(宏观选线)。
铁路线的总体走向(通往的地区)由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和城市分布、资源开发条件、路网布局、国防需求等决定。
②自然条件影响线路的区域布局形态(微观选线)。
在总体大方向确定的情况下,铁路线具体从什么地方经过,其选线路径受到地形、地质、气象气候、水文状况、生物分布、生态环保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三、成因(过程)分析类问题答题思路1.自然地理类(1)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由太阳辐射强度、日照时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状况共同决定。
(2)影响风力的因素①根本原因:区域间的温差→水平气压差;②大气环流(风带、季风);③地势高低;④地形平坦开阔或崎岖闭塞;⑤垭口或峡谷(狭管效应)。
【典型设问】2013年课标全国卷Ⅱ第36题第(2)问,分析下图H县城附近冬春季风力强劲的原因。
(8分)【答案】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2分)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3分)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会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3分)(3)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①纬度;②地形、地势、坡向;③海陆(海陆分布和海陆位置);④洋流(寒暖流);⑤植被状况或地表性质;⑥天气阴晴;⑦天气系统(高低压、冷暖锋、冷暖气团);⑧人类活动(如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典型设问】2013年课标全国卷Ⅰ第36题第(1)问,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答案】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
(4)影响降水的因素①纬度位置:纬度位置决定气压带和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②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及天气系统影响降水。
③海陆位置:距海远近的不同,使得陆地受海洋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因此降水量也会产生差异。
④下垫面:山坡方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势高低、森林植被、人类活动使下垫面状况不同,影响降水。
【主要设题角度】气候对各自然要素(如地形、河流、植被和土壤等)的影响;对人文要素(城市、工农业和交通等)的影响;气候影响下天气状况的描述等。
(5)影响气候的因素①太阳辐射(纬度):决定气温分布;②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影响降水分布;③下垫面状况(海陆状况、地形地势、洋流等);④人类活动。
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是从宏观尺度影响大的气候格局;下垫面状况会从微观尺度影响气温和降水,进而影响局地气候;人类活动则是通过影响大气成分(如CO2的增加)以及改变下垫面状况,进而影响全球气候或局地气候。
【典型设问】2016年课标全国卷Ⅰ第37题第(1)问,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答案】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6)干旱缺水(或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总思路:(江河径流量)供给少,需求多。
其他原因:人为的浪费和污染。
①降水少:一可从水汽来源分析:地理位置深居内陆,水汽到达少;地形闭塞或海拔高,水汽无法进入或到达。
二可从气流升降分析:地处盛行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平坦,抬升作用微弱。
②蒸发大:可从气温和风力等方面分析。
③径流少:可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分析;还可从下渗、储留空间、储留时间等方面分析。
④需求多:可从人口和城市分布、经济发展状况、季节农事活动等方面分析。
典例分析:分析我国西南干旱的原因。
【特别提醒】分析影响我国地下径流的因素时,尤其需要考虑喀斯特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暗河众多,储存着丰富的地下水。
西南干旱原因: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下渗较多;地形崎岖、山高谷深,水资源调用难度大、成本高;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势高,水流快,水资源储留难等。
(7)影响径流量的因素①河流的补给类型(以冰雪融水作为补给的河流一般径流量较小);②流域的降水情况(看气候类型);③集水范围(看流域面积、径流长度及支流数量);④流域的蒸发和下渗状况;⑤流域内湖泊、沼泽等湿地的分布状况;⑥流域内植被覆盖状况;⑦人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