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空间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件-作业空间设计
2.通道与走廊
(1)单人侧身通过,宽度W,则Wmin ≥330mm; (2)单人正向通过: Wmin ≥510mm;Woptimum
=760mm; (3)双人通道: Wmin ≥1.22~1.37m; (4)有单侧开门的通道: Wmin ≥1.67~1.83m; (5)双侧开门的通道: Wmin ≥2.1~2.34m。
3. 作业空间设计的目的
从大的范围来讲,就是组织生产现场,把 所需要的机器、设备和工具等按生产任务、工 艺流程、人的操作要求进行合理的空间布置, 给能量、物质和人员确定一个最佳的流通路线 和占有区域,从而提高工作系统总体上的可靠 性和高效性。从小的范围来讲,就是合理设计 工作岗位,以保证作业者在工作位置上便于工 作,保证操作活动的准确高效,并以最低的体 力负荷和心理负荷获得最高的劳动生产率,同 时确保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安全人机工程
Chapter7 作业空间设计
7.1 作业空间
1. 作业空间的定义 在工作系统中,人、机、环境这三
个基本要素是相互关联而存在的。每 一个要素都根据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 并按优化系统功能的原则,使这些空 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些空间的总 和就叫作业空间,也称工作空间。
2. 作业空间的三个空间范围
功能尺寸是指为了确保实现产品的某一功能而在设计 时规定的尺寸,有:
最小功能尺寸=(人体)设计界限值+功能修正值
最佳功能尺寸=(人体)设计界限值+功能修正值+心理修正值
7.3 工作场所的性质对作业空间的要求
在作业空间总体布局时,必须同时考虑两方面的因素: (1)从机器、设备的功能结构因素出发考虑完成工序所
4. 作业空间设计 在现代人机工程学中的地位
随着工矿企业向大型化、现代化方面发展,工 作系统所消耗的能量日益巨大,物质流量不断增加, 对人的操作要求显著提高,这使得作业空间设计变 得越来越重要,并成为协调工作系统内人-机-环境 等各个组成部分的相关关系和提高系统整体性能的 最关键的措施之一。
作业空间设计
功能
使用顺序
/min
低
中
高
原则的使用水平
图12-1面板布置原则与作业执行时间的关系
9
第一节 作业空间设计概述
(三)总体作业空间的设计应依据企业的生产方式、工艺特点以 及人机关系。——“人-机”关系、“机-机”关系、“人-人”关 系
10
第二节 作业空间设计中的人体因素
考虑作业空间时不能只局限于作业和周围场所组成的活动空 间,还需考虑是否适应作业者心理及行动等方面的要求,因此除
的视区在低于标准线30º的区域里。
16
第二节 作业空间设计中的人体因素
(二)主要视力范围 1.中心视力范围(直视区):1.5º~3º。 2.瞬间视力范围,视角18º。 3.有效视力范围,视角30º。 4、视力范围与被观察的目标距离有关。目标在560mm处最为适 宜,低于380mm时会发生目眩,超过760mm时,细节看不清楚。 当观察目标需要转动头部时,左右均不宜超过45º,上下也均不 宜超过30º。
7
第一节 作业空间设计概述
(二)个体作业场所的布置应遵循四大原则 (1)重要性原则 (2)使用频率原则 (3)功能原则 (4)使用顺序原则 界面上显示器和控制器的整体布置要遵循功能原则和使用 顺序原则,具体元件的定位要遵循重要性原则和频率原则。
8
第一节 作业空间设计概述
频率 20 平 均 执 15 行 时 10 间 5 0 重要性
13
第二节 作业空间设计中的人体因素
作业空间设计时人体测量学数据运用 (1)确定对于设计至为重要的人体尺度 (2)确定设计对象的使用者群体,以决定必须考虑的尺度范围 (3)确定数据运用原则 (人体设计原则,可调设计原则,平 均设计原则) (4)如有必要,选择合适的数据定位群体的百分位。
工厂作业环境设计方案
工厂作业环境设计方案一、引言二、工厂作业空间设计1.合理规划工作区域:根据工序的不同,将工作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避免不同工序之间的交叉污染和干扰。
2.提供充足的通道和空间:确保工人在工作时有足够的空间和通道来行动,避免发生爆炸、溅射等事故。
3.考虑人机工效:合理安排设备和工作台的高度和位置,使工人能够顺畅地进行操作,减少不必要的体力劳动。
三、设备布局设计1.合理规划设备的位置:设备之间的距离应该足够,以便工人在操作设备时有足够的空间,避免发生冲突和事故。
2.考虑设备的安全性:设备应该具有防护装置,以防止工人在操作中受伤。
设备的安全间距也应符合相关规定,确保工人的安全。
3.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出现故障的情况,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四、通风与照明设计1.提供良好的通风系统:安装恰当的通风设备,保持工厂内空气流通,减少对工人的污染和有毒气体的积聚。
2.保持良好的照明条件:在工作区域提供充足的光线,确保工人能够清楚地看到工作对象,减少眼睛疲劳和错误操作的发生。
五、噪音控制设计1.使用低噪音设备:选择低噪音的设备和机器,避免对工人听力造成伤害,同时提供相应的防护设施如耳塞等。
2.合理布置设备和工作台:减少设备间的噪音干扰,避免设备共振和相互干扰。
六、安全设施设计1.安装灭火器和消防设施:在工厂内的各个区域,放置灭火器和自动喷水系统,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
2.设置紧急出口和逃生通道:合理安排紧急出口和逃生通道,确保工人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疏散。
3.对危险区域设置隔离栏杆和警示标志:对于危险区域,应设置隔离栏杆和醒目的警示标志,以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七、结论工厂作业环境设计方案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通过合理规划工作空间,设计设备布局,改善通风与照明条件,控制噪音以及设置安全设施等措施,能够提供一个更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工厂的整体运营效率。
因此,在工厂作业环境设计中应该综合考虑各个因素,确保符合相关的规定和标准,为工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人机工程学 第六章 作业空间设计
西安工程大学
人机工程学
第二节 作业区域设计
• A1—肘与肩之间距离的水平投影长度(上臂与水平面 约成65°夹角,A1=CE=180mm);
• A2—肘与拇指尖点的距离(A2=CP=380mm); • θ—上臂的水平投影与工作台边缘的夹角(0°~
90°)。
• 斯夸尔斯指出,通过左右手的移动轨迹---两条曲线的 顶端作切线,并由两切点分别向左右两边各延长25cm 所确定的区域为操作者容易操作的范围。美国海军中 的各种仪表板和控制台采用此法设计,有效的提高了 使用效率。
西安工程大学
人机工程学
第一节 作业空间设计
2、作业姿势 • 在作业中使用良好的作业姿势可使作业者时刻处于轻
松的状态。 三种作业岗位的特征
坐 姿 作 业 岗 位
西安工程大学
立
坐
姿
、
作
立
业
姿
岗
交
位
替
人机工程学
第一节 作业空间设计
⑴ 坐姿
坐姿适用操作力和操作范围不大,精细的或需稳定连 续进行的工作。
• ① 坐姿作业特点:a、不易疲劳,适合持续时间长的工 作;b、身体稳定性好,操作精度高,适合精密作业; c、手脚可以并用作业。
• (3)功能原则:把具有相关功能的元件编组排列;
• (4)使用顺序原则:按使用顺序排列布置各元件。
西安工程大学
人机工程学
第一节 作业空间设计
3、总体作业空间
不同个体作业场所的布置构成总体作业空间。总体 作业空间不是直接的作业场所,它反映的是多个作业 者或使用者之间作业的相互关系,如一个办公室或计 算机房。
人机工程学
第二节 作业区域设计
• 三、垂直面作业区域 • 1、坐姿作业区域 • 采用法莱法则确定坐姿工作面高度 • 最大工作区域的最高点: • (N95+ F5+K5) • 正常工作区域的最高点: • (N95+ M95+ J5) • 其中,K5 为第5百分位数上肢前展长;
安全作业空间的设计
安全作业空间的设计一、合理的空间规划1.分清工作区域和通道区域:在设计时应将工作区域与通道区域分离开,确保员工在工作时不会被交错的通行路径所干扰,同时便于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疏散。
2.合理的设备布置:根据工作的特点和流程,将设备、机器等布置在合适的位置,尽量避免设备之间的交叉和重叠,避免发生危险。
3.确定安全工作区域: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艺,确定安全工作区域,将危险区域与安全区域区分开来,并在危险区域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二、合理的通风和照明设计1.通风设计:在工作场所中,必须保持空气畅通,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以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
通风系统能有效降低有害物质的浓度,预防空气污染。
2.照明设计:充足的照明是工作保障的必要条件之一、应根据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合理地安排照明设备的安装位置和数量,保证员工有足够的光线进行工作,避免因光线不足而引发事故。
三、完善的安全设施1.安全警示标识:在安全作业空间中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如禁止通行、安全出口、紧急停机按钮等,确保员工能够迅速识别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2.安全防护设备: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和工作内容的需求,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耳罩等,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
3.应急设施:根据工作场所的具体情况,配备相应的应急设施,如灭火器、应急疏散通道等,以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
四、员工培训和意识教育1.安全操作培训: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操作培训,包括工作环境、安全设施和操作规程等,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安全意识教育:通过不定期的安全教育,增强员工对安全作业空间的重视,以及面对危险情况时的正确应对能力。
三、定期的审核和改进1.定期的安全评估和检查:对安全作业空间进行定期的安全评估和检查,发现隐患和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完善。
2.引进新技术与设备:及时关注和应用新技术和设备,减少人为因素引发的事故风险。
总结起来,安全作业空间的设计是工业场所中重要的安全保障工作之一、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通风和照明设计,以及完善的安全设施和员工培训,能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工作效率。
安全作业空间的设计
3、常见作业姿势 4、选择的姿势原则
力方向; 3〕工作场所各种物质 〔包括必需的工具、加
工材料等〕的安放位置;
4〕控作台或工作台的台
面高度,有无适宜的容
膝空间;
5〕作业时起坐的频率。
一、坐姿作业空间 1.坐姿作业的特点
优点
最合理的作业姿势是坐姿作 业。因此,必需坐着工作的,
宜承受坐姿的作业 就肯定要保证坐着工作。可
1〕坐姿工作面的高度
坐姿工作面的高度主要由人体参数和作 业性质等因素打算。
从作业性质来说,作业需要的力越大,则工作面高 度就应越低;作业要求视力越强,则工作面的高度 就应当越高。 b对视力强度要求较高的工作, 如微型机械和仪表的组装,准确 复制和画图等,台面高度一般选 为840±20毫米,眼睛到被观看 物体的距离为250-350毫米,能 区分直径小于l毫米的零件;
二、作业空间设计的根本原则
为了使作业空间设计得既经济合理,又能 给作业人员的操作带来舒适和便利,作业 空间设计时一般应遵守以下原则:
1.总体布局和局部协调 2.着眼于人,落实于设备
作业空间设计要着眼于人,落实于设备。即以人为主体进展设 计,首先考虑人的需要,为人制造舒适的作业条件,再把有关 的作业对象〔机器、设备和工具等〕进展合理的排列布置。其 中考虑人的活动特性时,必需考虑人的认知特点和人体动作的 自然性、同时性、对称性、节奏性、规律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在应用有关人体测量数据设计作业空间时,必需至少在90%的 操作者中具有适应性、兼容性、操纵性和可达性。
安全作业空间设计
一、作业空间的概念
作业空间
作业空间包含三种不同的空间范围
作业接触空间
作业活动空间 安全防护空间
在工作系统中,人、机、环境三 个根本要素都占有用肯定的空间, 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些空间 的总和,就叫作业空间。
《作业空间设计》课件 (2)
作业空间设计的关键要素
布局
合理规划空间,确保流线顺畅, 提高工作效率。
家具和设备
选择符合需要的家具和设备, 符合人机工程学原则。
空间管理
充分利用空间,保持整洁有序, 提高效率和工作品质。
作业空间设计的实施步骤
1
需求调研
了解员工需求和作业环境,确定目标和
方案设计
2
指标。
制定作业空间设计方案并与员工和管理
合理设计的作业空间可以提供员工的舒适度和效率。它可以促进协作、降低错误率、减轻压力并增强创造力。
优化作业空间设计的原则
1 功能性
确保作业空间满足工作需 求,提供所需的设备和工 具。
2 舒适性
3 可持续性
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包括宜人的温度、光线和 噪音控制。
考虑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 的设计,如能源利用和废 物管理。
层进行评审。
3
实施
购买适当的家具和设备,并进行空间改 造和布置。
实例展示:优秀的作业空间设计案例
自然光线
将自然光引入办公室,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
协作空间
设计用于团队合作和创新的共享工作区域。
人机工程学家具
提供符设施以创建健康可持续 的工作环境。
《作业空间设计》PPT课 件 (2)
通过巧妙设计作业空间,我们可以创造一个令员工更加高效和舒适的工作环 境。本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作业空间设计的重要性和实施步骤。
关于作业空间设计
作业空间设计专注于优化员工的工作环境,以提高生产力、创新力和员工满 意度。它考虑工作流程、工作空间布局和人机工程学原则。
作业空间的重要性
结论和总结
作业空间设计是提升员工工作体验和效率的关键因素。通过了解其重要性、 优化原则和实施步骤,您可以创建一个令人满意和成功的工作环境。
第5章 作业空间设计
第5章作业空间设计5.1 作业空间概述人与作业器具共同完成任务是在一定的作业空间进行的。
人、机所占的空间称为作业空间。
按作业空间包含的范围,可把它分为近身作业空间、个体作业场所和总体作业空间。
(1)近身作业空间指作业者在某一位置时,考虑身体的静态和动态尺寸,在坐姿或站姿状态下,其所能完成作业的空间范围。
近身作业空间包括三种不同的空间范围:①在规定位置上进行作业时,必须触及的空间,即作业范围;②人体作业或进行其他活动时(如进出工作岗位,在工作岗位进行短暂的放松与休息等)人体自由活动所需的范围,即作业活动空间;③为了保证人体安全,避免人体与危险源(如机械传动部位等)直接接触所需要的安全防护空间距离。
(2)作业场所指操作者周围与作业有关的、包含设备因素在内的作业区域,如汽车驾驶室。
在作业场所的设计中,除了要保证近身作业空间外,还要考虑到信息显示器、操纵控制器的安排设置,以使操纵者能够适宜地获取信息、进行操作。
(3)总体作业空间不同的个体作业场所的布置构成总体作业空间。
总体作业空间反映的是多个作业者或使用者之间作业的相互关系,如一条生产线、一间办公室等。
作业空间设计,从大的范围来讲,就是组织生产、生活现场,把所需要的机器、设备和工具,按照生产任务、工艺流程的特点和人的操作要求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给人、物等确定最佳的流通路线和占有区域,提高系统总体可靠性和经济性。
从小的范围来讲,就是合理设计工作岗位,以保证作业者安全、舒适、高效工作。
5.2 近身作业空间设计5.2.1 近身作业空间设计应考虑的因素(1)作业特点人们所从有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往往有很大差别。
性质和内容不同的工作,对作业空间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体力作业比脑力作业的作业空间大;动态作业比静态作业的作业空间大;高温作业比常温作业的作业空间大。
例如,车床操作工作所要求的作业空间应比汽车、飞机驾驶员的作业空间大得多。
总之,作业空间的大小尺寸与构成特点,都必须首先服从工作需要,要与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相适应。
第五章作业空间设计
①椅子可以移动,以便在立姿操作时可将它移开; ②椅子高度可调,以适应不同身高者的需要; ③坐姿作业时应提供脚踏板(脚垫),否则,会因 工作座椅坐面过高,人的双脚下垂,造成座面前缘压迫大 腿,使血液循环受阻。踏板中心位置高度应为座面高度减 去坐姿小腿加足高的第95%百分位数,以保证容膝空间适 应90%以上的人群。
般家务工作时使用的座椅。 设计要点: 设计这类座椅要突出通用性,并要设计成便于移动的。
(3)休息椅 专供休息用的座椅, 例如:沙发椅、躺椅等。 设计要点: 设计这类椅子要突出舒适性,使人坐在上面姿势自然,
感到轻松、舒服。
2.作业用座椅设计的工效学原则 (1)座高:是指地面至就坐后面上坐骨支承处的高 度。合适的座高应使臀部受力符合要求。
(a)
(b)
(c)
(d)
工作座椅
对立姿工作岗位,如其 工作面高度相对较低,为了 减轻因弯腰引起人体疲劳, 可采用支撑物:
图(a)脚踏板和搁臂垫 组合。
图(b)脚踏板和支承凳 组合。
图(c)回跳凳
作用:
支撑物能够给操作者身 体一个平衡力,但操作活动 又不受这个力的影响。
实践表明,操作者斜靠 在这类支承物上,比正坐在 其他椅凳上更便于改变姿势 和方便操作。
(6)靠背
座椅靠背可分为肩靠和腰靠。
作业场所使用腰靠较多,腰靠不宜太高,也不宜太宽, 要柔软与人腰形状相符。
靠背与座面的角度要有弹性或可调性,可随人的背部活 动而改变角度。一般取靠背与座面角度在950~1100之间,靠 背宽度在320~370mm之间,靠背高为130mm左右。
例如:办公坐椅,客车坐椅等。
(4) 1600~1800mm:操作不方便区,视觉条件不好,少 装开关。
作业空间设计
作业空间设计1. 简介一个舒适和高效的作业环境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避免身体不适和疲劳感。
这篇文档将介绍如何设计一个舒适和高效的作业空间。
2. 选址选一个安静、光线充足的地方,避免在嘈杂、拥挤和阴暗的地方工作。
办公区域应尽量远离主要噪音源、交通路径和社交区域。
3. 办公桌办公桌应该稳定和坚固,高度适合个人使用。
一般来说,桌面高度应该使手臂自然下垂。
如果桌子太高或太低,就会导致肩膀和颈部的疼痛。
此外,桌子的宽度和深度应该足够容纳工作所需的物品和活动空间。
考虑到使用多个显示屏的情况,桌面宽度建议不少于1.2米,深度建议不少于0.75米。
4. 椅子办公椅有益于改善人体姿态,提高工作效率。
选择椅子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舒适度:选择一个舒适的椅子,有足够的填充物和背部支撑。
椅子座椅能调节高度,以便遮蔽视线的一部分或全部。
•坚固性:椅子必须足够结实,可以承受使用压力和体重。
•可调性:椅子的高度和背部应该可以调整,以适应个人需求。
•活动性:一个可以转动的椅子效率更高,扩大了视野。
5. 独立显示器在工作时使用额外的显示器会使工作效率提高。
独立的显示器减少了视线的移动,减少了视觉疲劳和眼睛的负担。
选择一个适当大小的显示屏来工作,大部分情况下,24英寸或更大的显示器是合适的选择。
6. 光线办公室中的光线对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规的建议:•自然光线是最好的选择。
办公室建议在靠近窗户的位置安放,可以获得充足的光线。
•白光LED灯可以模拟日光和自然光线,也可以在晚上使用。
•黄色的烛光灯可以创造一个温馨和要安静的工作环境。
7. 声音为了创建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我们需要制造一个舒适,宁静的声音环境。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建议:•如果你需要工作时发出噪音,选择一个安静的办公室。
•开启其他声源,例如安静的音乐、白噪声或大自然音效,能够帮助降低噪音纤维。
•使用耳机隔离声音,这是一个好的方式来隔离其他噪音,保持专注。
8. 空气质量保持办公室的清洁和在其内部净化空气非常重要。
《作业空间设计》课件
参考文献
• 陈彬主编:《制图基础》 • 朱昊主编:《设计基础》 • 邓虹主编:《印刷学基础》
作业工具和材料的储存与管理
储存和管理的意义
合理的工具和材料储存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浪费和损坏,同时保证工作区域整洁。
储存设备分类
储存设备包括存储架、存储柜、仓库等,每种 设备都有其独特的用途和功能。
储存设备布局原则
储存设备的布局需要考虑物品种类、使用频率 以及储存空间之间的差异,保证工作区域整洁 有序。
储存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储存管理的方法包括标签分类、清单管理和二 次分类等技巧,可以有效提高储存管理的效率。
作业空间的安全与卫生管理
作业场地的安全与卫生意义 安全规范和措施
保持作业场地的安全与卫生对员 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都有重 要的作用。
安全规范包括急救措施、消防措 施以及安全检查等,卫生措施包 括定期清理和杀菌。
《作业空间设计》PPT课 件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舒适度,优秀的作业空间设计非常重要。本课程将介绍 如何设计一个理想的作业空间。
言
为什么需要好的作业空间设计?
合理的空间设计可以增加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压力,并提升工作生产率。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程旨在帮助大家了解作业空间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作业空间设计原则,并提供实用的 技巧和方法。
作业空间设计原则
1
空间区域划分原则
2
空间划分原则包括按照工作流程安排空
间、合理核定空间面积、合理设置通道
以及优化员工工作区域等。
3
概述
作业空间设计必须考虑员工的工作需求, 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工作效率。
空间布局设计原则
空间布局设计原则包括合理设置工作台、 选择舒适的工作椅、合理布局工作台周 围的空间以及设置适当的光照和通风等。
重点难点:作业空间设计
第十二章作业空间设计重点与难点分析1.作业空间是完成一个独立工作的三维空间,设计作业空间,主要是设计两个作业需求“距离”:一是“安全距离”(out-of-reach requirements),是为了防止碰到某物(一般是指较危险的东西)而设计的障碍物距离作业者的尺寸范围;二是“最小距离”(clearance requirements),也就是确定作业者在工作时所必须的最小范围。
作业空间可以分为:(1)近身作业空间;(2)个体作业场所;(3)总体作业空间。
作业空间设计,从大的范围来讲,是指按照作业者的操作范围、视觉范围以及作业姿势等一系列生理、心理因素对作业对象、机器、设备、工具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给人、物等确定最佳的流通路线和占有区域,提高系统总体可靠性和经济性。
2.近身作业空间设计应考虑的因素:(1)作业特点;(2)人体尺寸;(3)作业姿势;(4)个体因素;(5)维修活动。
(1)作业场所布置原则:(1)重要性原则;(2)使用频率原则;(3)功能原则;(4)使用顺序原则。
(2)总体作业空间设计的依据:当多个作业者在一个总体作业空间工作时,作业空间的设计就不仅仅是个体作业场所内空间的物理设计与布置的问题,作业者不仅与机器设备发生联系,还和总体空间内其他人存在社会性联系。
对生产企业来讲,总体作业空间设计与企业的生产方式直接相关。
流水生产企业,车间内设备按产品加工顺序逐次排列;成批生产企业同种设备和同种工人布置在一起。
3.作业空间设计时人体测量学数据运用(1)确定对于设计至为重要的人体尺度(如座椅设计中,人的坐高、大腿长等)。
(2)确定设计对象的使用者群体,以决定必须考虑的尺度范围(如成年女性或男性士兵及地域性群体差异等)。
(3)确定数据运用原则。
1)人体设计原则,即按照群体某特征的最大值或最小值进行设计。
2)可调设计准则,对于重要的设计尺寸给出范围。
3)平均设计原则。
(4)数据运用准则确定后,如有必要,还应选择合适的数据定位群体的百分位。
如何做建筑作业空间构建方案设计
建筑作业空间构建方案设计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建筑作业空间构建是建筑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设计一个合理、高效的建筑作业空间构建方案对于建筑工程至关重要。
二、项目概况本项目是位于城市中心的一处大型综合建筑工地,总建筑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包含办公楼、商业楼、住宅楼等多个功能区。
项目施工周期为3年,计划采用标准的施工工艺和流程进行施工。
建设单位希望能够设计一个建筑作业空间构建方案,以提高施工效率和管理水平,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三、设计原则1.有效利用空间:在有限的建筑工地内,要充分考虑各个施工区域之间的空间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和冲突。
2.安全保障:建筑作业空间构建过程中,要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3.施工效率:设计方案应该注重施工的效率和流程,合理安排空间和人员,提高工程进度。
4.环保可持续: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环保和可持续性,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浪费。
四、空间构建方案设计1.施工场地布置根据建筑工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各个施工区域的位置和布局。
首先确定主要施工区域包括哪些部分:办公楼施工区、商业楼施工区、住宅楼施工区等。
然后根据施工区域的不同性质和需求,确定各自的布置方式和相互之间的距离。
2.人员和设备配备根据施工计划和施工工艺流程,确定需要配备的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
合理安排施工作业队伍,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要注意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培训。
3.施工流程管理设计一个完善的施工流程管理方案,包括工程进度计划、施工任务分解、质量检查等内容。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提高工程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延误。
4.安全防护措施在建筑作业空间构建中,要重点关注安全问题,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例如设置警示标识、安全通道、安全带等设施,保障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10_作业空间的设计
作业空间的设计作业空间的设计•第一部分(§1)作业空间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2)作业空间的范围•第三部分(§3)作业空间的布置•第四部分(§4)控制台的设计第一部分(§1)作业空间的基本原则•1-1作业空间定义:¾人在操作机器或进行其他作业时所需要的操作活动空间,加上机器、设备以及工具所需的建筑空间的总和叫做作业空间。
第一部分(§1)作业空间的基本原则12:作业空间的基本原则•1-2①根据人的作业要求,先总体后局部。
②作业空间要着眼于人,落实于设备。
作业空间要着眼于人落实于设备③从实际出发,遵循事物本身的规律办事。
第二部分(§2)作业空间的范围2-1 作业范围定义:•当操作者以站姿或坐姿进行作业的时候,手和脚在水平面和垂直面内所能触及的最大轨迹范围称为作业范围。
•作业范围是构成作业空间的主要部分,分为平面作业范围和立体(空间)作业范围。
第二部分(§2)作业空间的范围2-2 作业空间的范围• 2.2.1坐姿平面作业范围•最大平面作业范围:手伸直在台面上所画的圆弧范围叫做最大平面作业范围。
•舒适平面范围:手臂自如的弯曲所画成的圆弧范围叫做舒适平面范围。
•平面正常范围、最大范围•斯夸尔斯提出的正常范围•单位:cm第二部分(§2)作业空间的范围• 2.2.2坐姿垂直作业范围•坐姿作业时手的垂直作业范围/mm第二部分(§2)作业空间的范围•2.2.3 立体作业范围坐姿立体作业范围(㎜)坐姿人体尺寸和工作面高度、座椅高度的关系示意图第二部分(§2)作业空间的范围• 2.2.4 容膝空间2.2.4容膝空间容膝空间尺寸(mm)第二部分(§2)作业空间的范围• 2.2.5 脚的作业空间2.2.5脚的作业空间脚作业区域第二部分(§2)作业空间的范围•2.2.5 脚的作业空间蹬力较大的脚操作器作业空间第二部分(§2)作业空间的范围•2.2.5 脚的作业空间蹬力较小的脚操作器作业空间第二部分(§2)作业空间的范围•2.2.6 站姿作业空间第二部分(§2)作业空间的范围2.2.6.1 站姿手的接触范围手的触及范围720mm;手的抓取范围600 mm;600mm;手的舒适范围300mm。
作业空间设计
第八章作业空间设计第一节作业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作业空间设计时,一般应遵守以下原则:1.根据生产任务和人的作业要求,首先应总体考虑生产现场的适当布局,避免在某个局部的空间范I制内,把机器、设备、工具和人员等安排得过于密集,造成空间劳动负荷过大。
然后再进行各局部之间的协调。
在作业空间设计时,总体与局部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
若总体布局不好,就不能保证每个局部都有适当的作业空间。
而只保证个别局部有适当的作业空间,也不能保证整个工作系统的安全、高效、舒适与方便的人机工程学要求。
因此,必须正确协调总体设计与局部设计相互之间的关系。
2.作业空间设计要着眼于人,落实于设备。
即结合操作任务要求,以人员为主体进行作业空间的设计。
也就是首先要考虑人的需要,为操作者创造舒适的作业条件,再把有关的作业对象(机器、设备和工具等)进行合理的排列布置。
否则往往会使操作者承受额外的心理上的和体力上的负担,其结果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而且往往不经济、也不安全。
考虑人的活动特性时,必须考虑人的认知特点和人体动作的自然性、同时性、对称性、节奏性、规律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在应用有关人体测量数据设计作业空间时,必须合格证至少在90%的操作者中具有适应性、兼容性、操纵性和可达性。
第二节工作空间人体尺寸及应用原则1.工作空间立姿人体尺寸(6项)2.工作空间坐姿人体尺寸(5项)2.工作空间跪姿、俯卧姿、爬姿人体尺寸(6项)第三节工作空间设计一、工作空间设计的一般原则在GB/T 16251-1996《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中,给出了工作空间设计的以下一般性原则:1)操作高度应适合于操作者的身体尺寸及工作类型,座位、工作面(工作台)应保证适宜的身体姿势,即身体躯干自然直立,身体重量能得到适当支撑,两肘置于身体两侧,前臂呈水平状。
2)座位调节到适合于人的解剖、生理特点。
3)为身体的活动,特别是头、手臂、手、腿、脚的活动提供足够的空间。
4)操纵装置设置在肌体功能易达或可及的空间范I韦I内,显示装置按功能重要性和使用频度依次布置在最佳或有效视区内。
作业空间设计
第九章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空间包括作业者在操作时所需的空间及在作业中所需的机器、设备、工具和操作对象所占的空间范围。
作业空间的设计是指按照作业者的操作范围、视觉范围以及作业姿势等一系列生理、心理因素对作业对象、机器、设备、工具进行合理的布置、安排,并找出最适合本作业的人体最佳作业姿势、作业范围,以便为作业者创造一个最佳的作业条件。
一个设计优良的作业空间,不仅可以使作业者作业舒适、安全,操作简便,而且有助于提高人机系统的作业效率。
本章主要分析了影响作业空间设计的主要因素,在“人”方面有:作业者的操作范围、视觉范围、作业姿势等因素;在“机”方面有:单个机器设备的控制面板布置以及多个机器布置时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等;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坐姿作业空间与站姿作业空间,虚拟车间、工厂,以及作业空间的辅助用具如座椅、工作台的设计等;最后论述了作业空间的设计评价。
第一节作业空间设计概述研究作业空间的设计,首先要明确以下几个相关概念:一、近身作业空间是指作业者在某一固定的工作岗位上,保持站姿或坐姿等一定的作业姿势时,由于人体的静态或动态尺寸的限制,作业者为完成作业所及的空间范围。
如人在坐姿打字时,四肢(主要指上肢)所及的空间范围,就是近身作业空间。
近身作业空间作为作业空间设计的最基本内容,主要依据作业者在操作时四肢所及范围的静态尺寸和动态尺寸来确定。
根据人体的作业姿势不同,近身作业空间又可分为坐姿近身作业空间和站姿近身作业空间。
二、个体作业场所是指作业者周围与作业有关的、包含设备因素在内的作业区域,简称作业场所。
如电脑、计算机桌、电脑椅就构成一个完整的个体作业场所。
同近身作业空间相比,作业场所更复杂些,除了作业者的作业范围,还要包括相关设备所需的场地。
当仅有一台机器设备时,我们就可以把它当作个体作业场所来设计,而不必考虑多台设备布置时总体与局部的关系。
三、总体作业空间多个相互联系的个体作业场所布置在一起就构成了总体作业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空间设计
施工方案
二○二零年四月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址:
3、建设单位:
4、设计单位:
5、勘察单位:
6、监理单位:
7、施工单位:
质量要求:合格
工程范围:
建筑面积:建筑基底面积:1
建筑工程等级:三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高度m。
建筑耐火等级:二级
特点:建筑面积:,共1个单体工程。
污水处理池:池底距池顶高度为5m。
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抗震设施类别为重点设防类(乙类),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下抗渗等级为一级。
第二章、作业空间情况
三、安全管理网络
四、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辩识及应对措施
五、安全作业措施
5.1有限空间作业准备工作
作业前项目部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对作业人员进行
安全交底和工作环境交底→检验安全措施和应急措施符合要求→作业人员作业
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建筑工程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
《建筑工程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需包括空间作业场所的名称、作业单位、作业的负责人及作业人员、监护人、签发的日期及作业时限、作业内容、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可能造成的危害、有限空间内的氧气、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检验结果和有限时限和进入有限空间作业防护和应急措施。
2、有限空间作业的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应确保出入口畅通无阻,以便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3、作业环境内应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和灭火器。
4、每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应对作业空间进行通风。
但禁止用纯氧气对有限空间通风.
5.2安全技术措施
1本次受限空间作业部位主要是消防水箱内防水作业,由于聚氨酯涂料易挥发出有毒气体,危险类别主要是中毒窒息.由于空间狭窄,导致通风不良,燃烧或者产生其它气体均能引起中毒、使人窒息,内部照明不足会引起碰撞。
2水池内部应保证足够照明,照明灯采用带胶罩的工作灯,照明电压应小于36V。
当需要使用电动工具或照明电压大于12V时,应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其接线箱(板)必须放置在水池外部;电线电缆不能有破损和裸露的地方;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使用防爆工具。
3电缆线不得有裸露的部位,应按规定架设和拆除,确保电缆线路绝缘保证良好。
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作业或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配备漏电保护器。
4受限空间作业安排专人监护,进入作业前,监护人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并会同作业人员检查安全措施,统一联系信号。
5当发现缺氧或中毒时,监护人员应立即叫停作业,让作业人员迅速离开作业现场。
6内部作业时,确保水池内换气通风,人孔保持常开,架设通风机进行通风换气。
容器内作业严禁抽烟。
进入受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每次工作时间不宜过长,水池内作业一次作业时间以不超过30分钟为宜。
7作业人员不得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物品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中不得抛掷物料、工器具等物品。
8作业前后应清点作业人员和作业工器具。
作业人员离开容器作业点时,应当随身将工器具带出。
9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任务完成以后,监护人员应对进入受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人数进行清点;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要对受限空间内的作业工具、消防气防器材、废弃物等全部带离作业现场,不能有遗漏。
5.3、现场监督管理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明确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不得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
①作业负责人职责: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
作业;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②作业者职责: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应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③监护者职责: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第六章、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操作规程
1、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
在未准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前,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
2、确保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
氧气含量应在18%以上,23.5%以下。
其有害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容许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
3、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4、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照明应使用安全矿灯或36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5、发现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时,检测人员应同时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表、可燃气体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检测。
6、检测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
7、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灯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的防爆型产品。
8、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9、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
10、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
11、如果作业场所的缺氧危险可能影响附近作业场所人员的安全时,应及时通知这些作业场所的有关人员。
12、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
13、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必须配备抢救器具,如:呼吸器具、梯子、绳缆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以便在非常情况下抢救作业人员。
14、在密闭容器内使用二氧化碳或氦气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在作业过程中通风换气,确保空气符合安全要求。
15、当作业人员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密闭设备(如油罐、反应塔、储罐、锅炉等)内部作业时必须严密关闭阀门,装好盲板,并在醒目处设立禁止启动的标志。
16、当作业人员在密闭设备内作业时,一般打开出入口的门或盖,如果设备与正在抽气或已经处于负压的管路相通时,严禁关闭出入口的门或盖。
17、在地下进行压气作业时,应防止缺氧空气泄至作业场所,如与作业场所相通的设施中存在缺氧空气,应直接排除,防止缺氧空气进入作业场所。
第七章、受限空间事故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安全事故。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㈠、成立应急救援机构
应急机构人员
㈡、应急物资准备:
⑴药品:腹泻药、消炎药等治疗药品以及仁丹、正气水、菊花茶、降
火凉茶。
⑵救护器具:救护汽车、毛巾,药箱。
(三)、受限空间窒息人员施救方法
⑴、轻度患者
现场作业人员出现头晕乏力,目眩现象时,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防止出现二次事故。
其它作业人员应将症状人员安排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区域休息。
供应其凉水、湿毛巾等。
并通知项目部医疗救护人员进行观察、诊治。
⑵、严重患者(中毒昏倒、休克、身体严重缺水者)
当作业现场出现中暑情况时,作业周边人员应立即通知项目部,并及时将事故人员转移至阴凉通风区域,观察其症状,以便于医疗人员来临时掌握第一手医治资料。
项目部应根据具体情况,由应急总指挥是否启动防暑降温预案。
并立即组织救护人员亲临现场对事故人员进行救治。
症状严重者,在项目部医疗设备无法救治下,应立即联系最近医院进行观察、治疗。
(四)、受限空间应急救援
有限空间发生事故时,监护者应及时报警, 救援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配备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严禁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五)、受限空间事故报告
有限空间发生事故后,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向所在区县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行业监管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