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平均速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平均速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平均速度的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物体在不同时间段内的位移,计算出物体的平均速度,从而加深对平均速度概念的理解,并掌握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

二、实验原理平均速度的定义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这段时间的比值。

即:\v =\frac{\Delta x}{\Delta t}\其中,\(v\)表示平均速度,\(\Delta x\)表示位移,\(\Delta t\)表示时间。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测量物体在直线上运动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来计算平均速度。

三、实验器材1、长木板2、小车3、刻度尺4、秒表5、木块四、实验步骤1、将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木块将木板的一端垫高,形成一个斜面。

2、将小车放在斜面的顶端,使其能够自由下滑。

3、在木板上选定两个位置\(A\)和\(B\),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A\)和\(B\)之间的距离\(s\)。

4、让小车从斜面顶端\(A\)处自由下滑,同时用秒表开始计时,当小车到达\(B\)处时,停止计时,记录所用的时间\(t\)。

5、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重复上述步骤,测量多组数据。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实验次数|斜面倾斜程度|位移\(s\)(m)|时间\(t\)(s)|平均速度\(v\)(m/s)||||||||1|较缓|05|20|025||2|较缓|08|32|025||3|较陡|06|15|04||4|较陡|07|18|039||5|最陡|08|12|067||6|最陡|10|15|067|计算平均速度的公式为:\(v =\frac{s}{t}\)通过计算得到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平均速度,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六、实验误差分析1、测量位移时存在的误差:刻度尺的精度有限,以及测量时的读数误差,可能导致位移的测量值存在偏差。

2、测量时间时存在的误差:秒表的启动和停止操作可能存在反应时间的延迟,导致时间测量不准确。

3、斜面的摩擦力:斜面与小车之间存在摩擦力,这会影响小车的运动速度,从而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测物体平均速度实验报告

测物体平均速度实验报告

测物体平均速度实验报告
学校班级实验日期年月日
同组人姓名
一、实验名称:测物体平均速度实验报告
二、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3、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三、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木块
四、实验原理:v=s/t
五、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按步骤操作,将结果填于下表)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无损,按上图组装器材。

2、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斜面底端要通过的路程s,填入表格;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路程s的时间t,填入表格。

根据测得s和t利用公式v=s/t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

3、将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测出斜面上半程的距离s1和小车通过路程s1的时间t1,填入表格,根据测得s1和t1算出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1。

4、利用s2=s-s1,t2=t-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下半程时的路程s2和时间t2 ,并算出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2。

六、现象及数据记录:
七、实验结论
比较小车在不同路程运动的平均速度可知,小车沿斜面下滑时在做运动,其速度变化情况是:。

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报告范文_实验报告_

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报告范文_实验报告_

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报告范文篇一: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报告指导老师:实验目的:练习使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速度=距离s用符号表示V=时间t实验器材:木块木板小车刻度尺秒表实验过程: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按课本23页图1.4-1组装器材。

3、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小木板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了路程s1,填入表格中。

4、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小木板的时间t1,填入表格中。

5、根据测得的s1和t1,利用公式算出小车通过全车的平均速度v16、将小木板移至斜面中部,测出小车到小木板的距离s27、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

篇二: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报告学校班级实验日期年月日同组人一、实验名称:测量平均速度二、实验目的:1.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小车在斜坡各段的平均速度,验证小车在斜坡滑下是前半程快还是后半程快。

2巩固刻度尺和秒表的使用。

三、实验原理:v=s/t四、实验器材:停表、木板、小车、刻度尺、金属片、木块五、需要测量的物理量:路程s和时间t六、实验步骤:1.将木块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很小的坡度。

2.将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s1,用停表测量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1。

3.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v1=s1/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中部,重复上述过程,进行第二次测量。

5.利用s1—s2=s3,t1—t2=t3,求出v3。

6.收集数据的表格:路程S1=S2=S3=S1-S2=运动时间平均速度t1=t2=t3=t1-t2=V1=V2=V3=八、结论:小车在半程运动的速度快。

(填“前”或“后”)。

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报告

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报告

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报告一、引言在物理实验中,测量物体的速度是十分重要的,而平均速度的概念就是描述在一段时间内物体的整体运动情况。

为了准确测量平均速度,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二、实验装置与步骤实验装置包括一个长直线轨道、一辆滑轮小车、一个光电门、一些标志物和一个计时器。

具体步骤如下:1. 将轨道放置在水平平稳的桌面上,并确保轨道两端高度相等。

2. 通过滑轮将小车连接到一个重物,并将重物悬挂在桌子的边缘。

3. 将光电门分别放置在轨道的起点和终点,并与计时器相连。

4. 在轨道上标出一些等距离的标志物,用于计算小车的位移。

三、实验过程1. 先将小车静止放置在轨道的起点。

2. 启动计时器,并让小车开始运动。

3. 当小车通过起点的光电门时,计时器开始计时。

4. 当小车通过终点的光电门时,计时器停止计时。

5. 记录下小车的运动时间和相应的位移。

四、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光电门记录的时间计算出小车的运动时间。

然后,利用位移和运动时间的比值,即可得到平均速度。

例如,假设小车运动的总位移为10米,总运动时间为5秒,则平均速度为10/5=2 米/秒。

在实验中,我们根据不同的位移和运动时间进行了多次测量,并计算出了对应的平均速度。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平均速度与位移呈正比,与运动时间呈反比。

这符合我们对平均速度的物理认识。

五、误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

例如,由于光电门的响应时间和测量系统的延迟,实际记录的时间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

此外,轨道的平整度和小车的摩擦力等因素也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偏差。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可以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提高测量的精度。

此外,定期检查和维护实验装置,确保其正常工作也十分重要。

六、实验应用与展望实验中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中。

例如,在交通管制中,可以利用平均速度测量来监测车辆的行驶情况,判断是否超速或者拥堵。

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报告范文

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报告范文

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平均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 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或一段位移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可以用公式v = s/t进行计算。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来计算物体的平均速度。

三、实验器材1. 小车;2. 刻度尺;3. 停表;4. 实验桌;5. 导线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器材,放置小车于实验桌边缘;2. 启动停表,记录小车运动开始的时间t0;3. 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s;4. 再次启动停表,记录小车运动结束的时间t1;5. 计算小车的平均速度v = s/t。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数据记录:| 时间(t)| 路程(s)| 平均速度(v)|| --- | --- | --- || t0 | 0 | || t1 | x | || 总时间| 总路程| 平均速度|2. 结果分析:根据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

通过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本实验中,由于操作正确,测量准确,实验结果应该与理论值相符。

3.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形式,便于进行数据处理和后续分析。

4. 误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如测量误差、操作误差等。

通过误差分析,可以找出误差产生的原因,为提高实验精度提供参考。

六、实验总结与思考1.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平均速度的测量方法,加深了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规范和测量准确,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通过误差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实验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实验提供参考。

2. 思考题:请思考如何提高本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请提出一种或几种可行的方法,并进行讨论。

3. 延伸题:请思考在其他情况下(如物体做变速运动、曲线运动等)如何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请提出一种或几种方法,并进行讨论。

测量物体平均速度实验报告

测量物体平均速度实验报告

测量物体平均速度实验报告测量物体平均速度实验报告导言1.1 引言在物理学中,速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物体在特定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

测量物体平均速度是一项基础实验,旨在帮助我们理解物体在运动中的特性和规律。

1.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物体在不同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计算出物体的平均速度。

通过该实验,我们可以探究物体的速度变化规律,并进一步加深对速度概念的理解。

实验步骤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打印出一个带有刻度的直尺- 一个平直的台面或赛道- 一个小物体(例如小球、玩具车等)- 手表或计时器2.2 实验步骤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 在台面或赛道上,用直尺绘制一条直线- 将小球放置在起始位置上,准备开始实验步骤2:测量距离和时间- 在小球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直线上,使用直尺测量出不同位置的刻度距离- 同时开始计时,记录小球从起点到不同位置所用的时间步骤3:计算平均速度- 根据实验中测得的距离和时间数据,使用下列公式计算出物体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 = 总距离÷ 总时间结果与分析3.1 数据记录通过实验测得的距离和时间数据如下所示:位置(刻度)时间(秒)1 0.52 1.03 1.54 2.05 2.53.2 数据分析根据上述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在不同位置的平均速度,并进一步分析速度的变化规律。

通过计算,我们得出以下结果:位置(刻度)平均速度(刻度/秒)1 22 23 24 25 2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无论物体在何处,其平均速度都保持不变,为2刻度/秒。

这表明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一个恒定的速度。

讨论与结论4.1 讨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物体的平均速度是一个常数,其值在不同位置上保持不变。

这符合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即速度是物体位移和时间的比值。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物体的平均速度不受位置的影响,这意味着物体在运动中具有匀速运动的特性。

当然,理想情况下,我们假设不存在由于摩擦力等因素引起的外界干扰。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报告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报告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班级:姓名:日期: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3、学会简单的实验报告
4、会用公式v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实验原理
v
三、实验器材
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木块
四、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无损。

2、按课本23页图1、4-1组装器材。

3、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要通过的路程s1 ,填入表格。

4、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路程s1 的时间t1,填入表格。

5、根据测得s1 和t1利用公式v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

6、将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测出小车到斜面中部的距离s2 ,填入表格。

7、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路程s2的时间t2,填入表格。

8、根据测得s2 和t2利用公式v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2。

路程时间平均速度
s1 = t1 = v1 =
S2 = t2= v2 =
S3 = t3 = v3 =
五、实验结论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六、讨论
1、你的数据和其他同学相同吗?为什么?
2、如何得出小车在整段路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请将结果填入表格。

3、实验中你还有什么发现或疑问?。

测量平均速度实验分析报告精编版

测量平均速度实验分析报告精编版

测量平均速度实验分析
报告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1.4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报告教学目的:
1.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2.学会正确使用停表测时间;
3.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和测量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一、阅读课本并查阅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1.实验原理:
2.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3.测量路程需要什么仪器测量时间需要哪些仪器
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
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

2设计实验:参照教材或如右图所示。

3、实验步骤:1.2.3.4.5参照课本23页
4、分别计算下半段路程S3和时间t3
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
5、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6、结论: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

7、注意:测量小车通过的路曾时,必须从开始计时的车头(或车尾)量到计时结束的车头(或车尾),不可以从斜面的顶端量到斜面的底端或从车头量到车尾。

五、知识点归纳: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长度的基本单位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2.实验测得斜面全长是S,小车在全程的运动的时间是t;上半段的长是S
,运动的时间
1。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是;下半段路程是,运动的时间是,下半是t
1
段的平均速度是.
3.实验证明:小车在斜面的段平均速度最大,运动最;在斜面段平均速度最小,运动最。

结果表明:物体做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和
有关。

课后反思:。

平均速度实验报告

平均速度实验报告

平均速度实验报告篇一: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报告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班级:姓名:日期: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3、学会简单的实验报告4、会用公式v二、实验原理v 进行简单的计算三、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木块四、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无损。

2、按课本23页图1、4-1组装器材。

3、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要通过的路程s1 ,填入表格。

4、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路程s1 的时间t1,填入表格。

5、根据测得s1 和t1利用公式v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

6、将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测出小车到斜面中部的距离s2 ,填入表格。

7、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路程s2的时间t2,填入表格。

8、根据测得s2 和t2利用公式v速度v2。

五、实验结论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情况是:六、讨论1、你的数据和其他同学相同吗?为什么?2、如何得出小车在整段路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请将结果填入表格。

3、实验中你还有什么发现或疑问?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篇二: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报告年级:八学科:物理课题:《测量平均速度》主备人:姓名:1.4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报告教学目的:1.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2.学会正确使用停表测时间;3.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和测量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一、阅读课本并查阅资料,完成以下问题:1.实验原理:2.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3.测量路程需要什么仪器?测量时间需要哪些仪器?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2设计实验:参照教材或如右图所示。

3、实验步骤:4、分别计算下半段路程S3和时间t3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1年级:八学科:物理课题:《测量平均速度》主备人:姓名:分析与论证:比较 v2 v3 即: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

6、结论: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报告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报告

金属片
5、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6、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
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四)实验数据
路程时间平均速度s1=88.88cm t1=4.0s v1=22.22cm/s s2=44.44cm t2=2.2s v2=20.2cm/s
(五)分析论证通过实验数据可得出v1>v2,并且还可以算出先半段路程s3=s1-s2,先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3=t1-t2,计算出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v3=s3/t3=(s1-s2)/(t1-s2)=44.44cm/1.8s=24.7cm/s;
三次平均速度的大小依次为v3>v1>v2
五实验结论
1、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它的速度越来越大
2、小车在斜面运动全程的速度为22.22cm/s
六交流评估1、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测试间。

2、斜面垫起的一端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太高会使得小车速度过
大,不易记录时间;过低可能会使测出的平均速度太接近)
3、实验中,若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才开始计时,会使得测量的时间
偏小,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将偏大;若小车撞击金属片一段时间后停止计时,会使得测量的时间偏大,计算得出的平均速度将偏小。

平均速度实验报告

平均速度实验报告

平均速度实验报告篇一: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报告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班级:姓名:日期: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3、学会简单的实验报告4、会用公式v二、实验原理v 进行简单的计算三、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木块四、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无损。

2、按课本23页图1、4-1组装器材。

3、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要通过的路程s1 ,填入表格。

4、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路程s1 的时间t1,填入表格。

5、根据测得s1 和t1利用公式v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

6、将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测出小车到斜面中部的距离s2 ,填入表格。

7、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路程s2的时间t2,填入表格。

8、根据测得s2 和t2利用公式v速度v2。

五、实验结论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情况是:六、讨论1、你的数据和其他同学相同吗?为什么?2、如何得出小车在整段路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请将结果填入表格。

3、实验中你还有什么发现或疑问?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篇二: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报告年级:八学科:物理课题:《测量平均速度》主备人:姓名:1.4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报告教学目的:1.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2.学会正确使用停表测时间;3.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和测量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一、阅读课本并查阅资料,完成以下问题:1.实验原理:2.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3.测量路程需要什么仪器?测量时间需要哪些仪器?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2设计实验:参照教材或如右图所示。

3、实验步骤:4、分别计算下半段路程S3和时间t3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1年级:八学科:物理课题:《测量平均速度》主备人:姓名:分析与论证:比较 v2 v3 即: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

6、结论: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

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报告

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报告

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测量物体在不同时间段或不同距离内的平均速度。

二、实验原理:
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三、实验器材:
刻度尺、秒表、小车、轨道、金属片。

四、实验步骤:
1. 将轨道放在水平桌面上,把小车放在轨道的一端,在轨道另一端放置金属片。

2. 用刻度尺测量轨道的长度s,并记录下来。

3. 让小车从轨道的一端自由滑下,用秒表记录小车从轨道一端滑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t。

4. 根据公式v=s/t,计算出小车在轨道上的平均速度,并记录下来。

5. 重复以上步骤3 次,取平均值作为小车在轨道上的平均速度。

五、实验结果:
1. 记录每次实验中轨道的长度s 和小车通过轨道所用的时间t。

2. 计算每次实验中小车的平均速度v,并将结果填入表。

六、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小车在不同轨道上的平均速度不同,轨道越长,小车的平均速度越慢。

七、误差分析:
实验中可能存在误差的原因有:
1. 测量轨道长度和时间时存在读数误差。

2. 小车在轨道上滑行时可能受到摩擦力的影响。

3. 实验中可能存在人为操作误差。

八、注意事项:
1. 实验时要保持轨道水平,以减小误差。

2. 测量轨道长度和时间时要仔细读数,避免误差。

3.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测平均速度实验报告

测平均速度实验报告

测平均速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测量物体在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概念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为:平均速度=总路程 ÷总时间。

三、实验器材1、长木板2、小车3、刻度尺4、停表5、木块四、实验步骤1、将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木块将其一端垫高,形成一个斜面。

2、使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在小车运动的同时,用停表开始计时。

3、当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按停停表,记录小车运动的时间 t。

4、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 s。

5、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多次测量,以减小误差。

五、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次数|路程 s(m)|时间 t(s)|平均速度 v(m/s)||::|::|::|::|| 1 | 12 | 20 | 06 || 2 | 15 | 25 | 06 || 3 | 18 | 30 | 06 |六、实验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三次测量得到的平均速度值较为接近,均约为 06 m/s。

这表明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小车在斜面上做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是相对稳定的。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每次测量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1、测量路程和时间时存在读数误差。

2、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并非完全恒定。

3、操作停表时的反应时间不同。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在实验中采取了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

尽管如此,误差仍然难以完全消除。

七、实验注意事项1、斜面的坡度不宜过大,否则小车运动速度过快,不便于测量时间;坡度也不宜过小,否则小车可能无法自行下滑。

2、测量路程时,要以小车的前端为起点,后端为终点,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3、操作停表时,要注意及时启动和停止,尽量减少反应时间带来的误差。

八、实验拓展与思考1、如果改变斜面的坡度,小车的平均速度会如何变化?我们可以推测,当斜面坡度增大时,小车受到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增大,加速度增大,运动速度加快,平均速度也会相应增大。

#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报告

#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测量平均速度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器材: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与内容:
五、实验记录:
六、结论:
1、小车在 半程运动的速度快。

(填“前”或“后”)
2、小车做的是_________运动。

课后练一练。

1.如果有手表和停表两种计时器供你选择,你将选择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片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V 2= t 2= S 2= V 3=
t 3= t 1- t 2= S 3=S 1-S 2= V 1= t 1= S 1= 平均速度 运动时间 路 程
3.斜面应保持很小的坡度,这对实验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骑自行车上坡用50s,下坡用20s,坡长100m,求上坡的平均速度,下坡的平均速度,上、下坡一次的平均速度。

5、一列火车长200m,以20m/s的速度通过长1800m的铁路桥,这列火车通过大桥用了多少时间?
6、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

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山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

求:(1)该汽车在模拟上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7.某同学测得散步时脉搏每分钟跳动80次,平均每走3步通过2m距离,他测得走完某段路程正好45步,脉搏跳动40次,求:(1)这段路程多长?(2)他散步的平均速度多大?。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报告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报告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在给定时间内的位移,计算物体的平均速度,并验证平均速度的概念。

实验原理: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段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与所花费的时间之比。

即: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实验材料:-直尺-移动目标(如玩具小车、推车等)-时钟或秒表实验步骤:1.在平坦的地面上,用直尺标出一个起点和终点,并记录两点间的距离。

2.将移动目标放在起点上,并准备好时钟或秒表。

3.以起点为基准,开始计时,并让移动目标尽可能快地到达终点。

4.在移动目标到达终点时,停止计时。

5.记录所花费的时间。

6.计算移动目标的平均速度。

实验数据:起点距离:1.5米时间:5秒实验结果:位移:1.5米时间:5秒平均速度=位移/时间=1.5米/5秒=0.3米/秒实验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物体在给定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在这个实验中,移动目标在5秒内移动了1.5米,因此平均速度为0.3米/秒。

实验结果验证了平均速度的概念。

实验误差:在这个实验中可能存在误差。

首先,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能无法精确地将移动目标放在起点上,从而导致位移的误差。

其次,使用手动时钟或秒表进行时间测量时,由于人的反应速度和机械误差,也会引入时间测量误差。

另外,地面的摩擦力等其他因素也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将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概念。

在实验中,我们测得了移动目标在5秒内的平均速度为0.3米/秒。

这个实验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了平均速度的概念,还对测量和运用物理量的方法进行了实际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中存在误差,所以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加强实验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报告.doc

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报告.doc

班级: 姓名:
【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器材:
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五、实验步骤:
六、收集数据的表格:
七、结论:小车在 半程运动的速度快。

(填“前”或“后”)
V 2= t 2= S 2= V 3=
t 3= t 1- t 2= S 3=S 1-S 2= V 1= t 1= S 1= 平均速度 运动时间 路 程
课后练一练
1.如果有手表和停表两种计时器供你选择,你将选择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片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斜面应保持很小的坡度,这对实验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骑自行车上坡用50s,下坡用20s,坡长100m,求上坡的平均速度,下坡的平均速度,上、下坡一次的平均速度。

5、一列火车长200m,以20m/s的速度通过长1800m的铁路桥,这列火车通过大桥用了多
少时间?
6、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

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山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

求:(1)该汽车在模拟上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7.某同学测得散步时脉搏每分钟跳动80次,平均每走3步通过2m距离,他测得走完某段路程正好45步,脉搏跳动40次,求:(1)这段路程多长?
(2)他散步的平均速度多大?。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报告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者姓名所在班级学校实验时间同组学生
实验名称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刻度尺测路程,使用停表测时间;
2、学会用平均速度公式v=s/t计算平均速度;
3、体验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速度的变化。

实验器材小车、木板、木块、和。

实验主要步骤1、按照课本实验图示摆放好实验器材.注意木板放置不能太,这样才能方便计时;
2、按照本实验的原理,先用测出斜面全长s1=75cm,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开始自由下滑至斜面底端,并用记录下时间t1=5s;再用刻度尺测出斜面的一半,记录下中点位置记为s2=35cm,让小车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至中点记录下时间t2=3s后终止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数据记录
实验
次数
路程(cm)时间(s)平均速度(cm/s)1)全
程s1=75 5 V1=
2)上


s2=35 3 V2=
3)下


s3= t3=V3=
实验结论1、小车在运动完全程的速度变化情况:从静止开始运动,小车的速度一直在不断。

2、全程、上半段、下半段这三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关系是。

3、后半段的平均速度最
备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均速度 v2。 路程
$
时间
平均速度
s1 =
t1 =
v1 =
S2 =
t2=
v2 =
S3 =
t3 =
v3 =
<
五、实验结论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六、讨论 1、你的数据和其他同学相同吗为什么
2、如何得出小车在整段路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请将结果 填入表格。 3、实验中你还有什么发现或疑问
3、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运动到斜面底
端要通过的路程 s1 ,填入表格。
4、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路程 s1 的时间 t1,填入表格。 5、根据测得 s1 和 t1 利用公式 v 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
均速度 v1。
6、将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测出小车到斜面中部的距离 s2 ,
填入表格。
7、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路程 s2 的时间 t2,填入表格。 8、根据测得 s2 和 t2 利用公式 v 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班级:
姓名:
日期:
一、 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
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实验原理
v
三、实验器材

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木块
四、 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无损。
2、按课本 23 页图 1、4-1 组装器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