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负荷及其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引言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国家就认识到评估脑力负荷的重要意义,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对脑力负荷进行研究,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和书籍,举行了多次专题讨论会。1976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的一些科学家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谢尔顿教授的主持下召开了“监视行为和控制”的专题学术会议,讨论由于技术进步对人在系统中的作用的变化,在这次大会上,一些学者指出了在新的系统中测量人的脑力负荷的重要性。1977年,北约组织的一些著名学者又召开了“脑力负荷的理论和测量”专题学术会议,在这次大会上人们系统地讨论了脑力负荷的定义,它的理论及测量方法。这次会议引起了人们对脑力负

荷测量的重视,极大地推动了对脑力负荷的研究。

国外对脑力负荷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目前国外对脑力负荷的研究大部分为实验室或模拟研究,即一般通过控制任务的难度来改变任务负荷水平,分析各种评价指标随任务难度的改变规律从而判断该指标用于评价负荷的意义,并且主要集中在飞机驾驶、核电站的控制以及飞机场调度等在短时间内需要处理大量信息的工作,应用的领域比较狭窄,而对一般职业人群脑力负荷的现场研究很少。在我国,对脑力负荷的研究绝大多数也是局限于实验室和模拟研究。

2.脑力负荷的定义

脑力负荷最初是被用来作为与体力负荷相对应

脑力负荷及其评定

孙雪松郭胜忠

摘要: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关于脑力负荷研究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对脑力负荷评定的关注。对近年来

脑力负荷测量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今后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脑力负荷脑力负荷评定

作者简介:孙雪松,男,汉族,山西省太原市人,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2007级研究生,跟随导师张岗英做有关社会管理心理学方面的研究。

作者简介:郭胜忠(1982-),男,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方向:人格与认知心理学

36

的一个术语,用来形容人在工作中的心理压力,或信息处理能力,但脑力负荷并没有被严格地定义。

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关于脑力负荷的专题学术研讨会上,与会者把给出一个大家都能够接受的关于脑力负荷的定义作为大会的基本目标之一。但他们很快就发现给脑力负荷一个单一的定义太困难。最后他们简单地结论道:脑力负荷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它涉及到工作要求,时间压力,操作者的能力和努力程度,行为表现和其它许多因素[1][2],这个结论从此被广泛地接受。

Young&Stanton[3]将脑力负荷定义为为达到主客观的业绩标准而付出的注意资源水平,它与任务需求、外部条件以及个体经历有关。

Rouse等[4]认为,脑力负荷不仅与任务有关,也与飞行员的个体差异有关,同样的飞行劳动任务,飞行员感觉到的脑力负荷并不是一样的。飞行经验、飞行动机、处理策略、疲劳状态和作息制度等均可影响飞行员的脑力负荷水平。

O’Domrell和Eggemeier[5]将脑力负荷定义为工作者用于执行特定任务时使用的那部分信息处理能力,脑力负荷的测量就是对这部分信息处理能力的测量。

廖建桥等[6]把脑力负荷定义为衡量人的信息处理系统工作时被使用情况的一个指标,并与人的闲置未用的信息处理能力成反比。人的闲置未用的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实际的信息处理能力、任务要求、操纵者的熟练程度以及努力程度等因素有关,故脑力负荷也与这些因素有关。

的确,要给脑力负荷一准确的定义是不现实的,它涉及到任务要求、人和环境三方面的因素,不同的任务要求产生不同的脑力负荷,不同的人面对相同的任务要求也可能产生不同的脑力负荷,而且环境的改变也可能导致脑力负荷的变化。因此,应该在具体的情形中根据要求去理解脑力负荷。

3.脑力负荷的测量

Donnen和Eggmeeier[7]将脑力负荷评定方法归纳为三类:工作测量法、生理测量法以及主观测量(也称自我评定测量)法,其中工作测量法又分为主任务测量法和副任务测量法。

3.1主任务测量法

主任务测量法是把操作者在工作中的表现结果(如作业速度、作业时间、成绩、错误率等)作为脑力负荷的指标,它反映操作人员努力的结果。

3.2副任务测量法(也有人称次任务测量法)

这种方法是让操作者进行负荷作业(称为主任务)的同时再完成另一选定的作业(称为副任务),操作者把主要精力放在主任务上,当他有多余的能力时,尽量做副任务,通过副任务的表现来评估主任务的脑力负荷,这一方法是用来测定人的多余的或主任务尚未用的能力,副任务的水平是操作者在完成主任务时剩余能力的一个反映指标。

3.3生理测量法

生理测量法是通过测量操作者的某些生理指标的变化来反映其脑力负荷的改变。目前研究得较多的生理指标主要有:心率及其变异性,眨眼率,眼电图,脑电图,脑事件相关电位(如P300)、瞳孔变化、呼吸间期及呼吸变异性等。由于生理指标的实时性和客观性,它是一个评定脑力负荷的很好的指标。

3.4主观测量法

最简单也是最流行的关于脑力负荷评定的方法是主观测量法。在这种方法中,研究人员要求操作人员判断并报道某一工作强加在他们身上的脑力负荷,其理论基础是操作者脑力资源的占用与其能较精确报道的个人的努力程度是相关的。用于脑力负荷评价的主观测量方法很多,目前国外研究报道较多的主观评价方法主要有美国航空航天局开发的国家航空和航天管理局任务负荷指标美国宇航局的作业负荷指数(NASA,Task Load Index,TLX),美国某空军基地航空医学研究所开发的主观性作业负荷评价技术(Subjective Work load Assessment Technique,SWAT),Coop-er-Harper于1969年建立的以测量飞行操作作为特征的“Cooper-Harper”方法和全工作负荷量表(Overall Workload Scale,OW),前两者是多因素评价方法,后两者为单因素评价法。

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