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与处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Ⅵ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可凹陷性水肿,皮肤变 色、有瘀伤、肿胀,水肿范围的最小直径 >15cm之间,循环障碍,中 到重等程度的疼痛。任何容量血液制品、刺激性或腐蚀性药物的液体渗 出都属于Ⅵ级
编辑课件
4
三、药物外渗的发生机制
1、输液针头尖端刺破血管壁
2、药物刺激引起静脉收缩、血流缓慢,稀释能力下降
编辑课件
37
物理方法
3、超短波、微波、红外线灯照射 渗漏发生24h后使用,可以达到止痛、消炎作用,
同时可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增强组织再生能 力。
编辑课件
38
药物湿敷
硫酸镁 山莨菪碱
具有高渗、消肿、镇痛作用,适用于血管通透性 增高外渗引起的渗漏性损伤,而对高渗液渗漏引 起者反而会加重组织脱水,使局部病变加重。
脉炎。
编辑课件
13
14
细胞外液不同渗透压下的细胞状态
15
16
外渗——药物因素
编辑课件
17
临床常致渗漏性损伤的药物种类
1、血管收缩药:多巴胺、间羟胺、垂体后叶素、去甲肾上腺素 2、血管刺激性药物:葡萄糖酸钙、氯化钙、氯化钾、七叶皂甙钠 3、高渗性药物:20%甘露醇、50%葡萄糖、脂肪乳剂、TPN 4、化疗药物: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长春碱类、诺维笨 类、紫杉醇、氮芥、丝裂霉素
-低渗溶液:< 240mOsm/L 如 0.45%氯化钠 -等渗溶液: 240-340mOsm/L 如0.9%氯化钠、5%糖盐水 -高渗溶液:>340mOsm/L 如10%葡萄糖、20%甘露醇
是引起静脉炎最相关的因素。渗透压越高,对血管刺激越大 。
研究证明:渗透压>600mosm/L,24小时即可造成化学性静
编辑课件
24
预防环节中的关键点
1. 合理选择血管 2. 正确选择穿刺工具 3. 保持静脉通畅 4. 正确拔针、按压方法 5. 掌握早期判断标准
编辑课件
25
合理选择血管
原则: 选择粗直、血流丰富、无静脉瓣的血管。 充分的血液稀释才是预防并发症,提高留置
效果的最佳方法。
编辑课件
26
药物外渗的预防
合理选择输液工具
普通钢针
头皮针
套管留置针
中心静脉导管(CVC)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
皮下埋藏式导管(PORT)
编辑课件
27
药物外渗的预防
持续刺激性药物治疗、TPN、PH <4.1或 >9、渗透压>600mOsm/L的液体及化疗 药物强烈建议选用中心静脉导管(PICC、 CVC、PORT)实施治疗
如病人拒绝使用应告知病人相关风险并签 署拒绝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知情同意书,防 范医疗纠纷。
3、液体静压增加,从进血管的针眼处渗漏
4、高渗性、高pH值或其他刺激性的输入液体或药物刺激 血管壁,损伤血管内皮,引起液体扩散从而造成外渗
5、药物持续滴注,胶体渗透压降低
6、继发感染,因细菌及其毒素的作用,炎症细胞的聚集及 炎症介质的释放,造成血管通透性升高,而发生组织水肿
编辑课件
5
三、药物外渗的原因
如静脉血栓、上 腔静脉压迫综合 征、乳癌术后患 侧
编辑课件
8
3、输液时间
药物外渗发生率与输液时间成正比: 即时间越长,发生率越高!
表1:不同输液时间与液体外渗发生率的关系[例(%)]
李蔚蓝;罗秀娟 .留置针输液非穿刺性损伤致液体外渗的原因及预防对策.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 .28(2):265-267
国家卫计委《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2013.11.14
二、药物渗出的分级
根据INS的标准,将药物渗出/渗出分为5级
0级:没有症状
Ⅰ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直径<2.5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 伴有疼痛
Ⅱ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直径2.5-15cm之间,皮肤发凉,伴有 或不伴有疼痛
Ⅲ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水肿范围的最大直径 >15cm之间,皮肤 发凉,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
高渗性及阳离子溶液渗漏如超过24h多不能恢复, 此时局部皮肤由白转为暗红,产生局部充血,若局部 进行热敷使温度增高,代谢加快,耗氧增加,会加速 组织坏死不能采用热敷。
编辑课件
36
物理方法
2、冷敷
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局部水肿和药物的扩散 ,从而减轻局部组织的损害,主要用于抗肿瘤药物和 非血管收缩药物引起的渗漏。冷敷还可使神经末梢敏 感性降低,从而减轻疼痛。冷敷水温以7~10℃为宜。 每隔15min冷敷15min。
缩药物外渗。
编辑课件
40
药物方法
中成药制剂:活血化瘀消痛,对药物渗漏引起的水肿、淤血、疼 痛者疗效确切。
硝黄软膏,喜辽妥霜剂,烫伤膏 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肝素钠软膏
湿润烧伤膏,双氯芬酸钠凝胶 云南白药粉撒在50%酒精纱布上 醋调如意金黄散,中药消炎散 如意金黄散或六神丸研末加适量蜂蜜
编辑课件
41
药物方法
编辑课件
9
4、药物因素
编辑课件
10
PH值
动物实验证明:不同PH值溶液对静脉的刺激作用亦不同。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PH值为4.5的溶液,100%诱发严重的外周静脉炎;
PH值为5.9时,50%发生轻到中度的血管炎; PH值为6.5时,即使增加输
液的时间,也没有静脉炎的发生。
编辑课件
11
pH值— 部分药物pH值
编辑课件
18
护理人员因素
1、专业知识缺乏 2、临床经验不足 3、输液工具选择不当 4、静脉穿刺技术水平差、穿刺部位选择不当 5、责任心欠缺、巡视不到位 6、宣教不到位
编辑课件
19
五、药物外渗局部临床表现
高渗性药物:
开始肿胀、疼痛、红润约8-12h ,后呈灰白色或皮下出血,2-3天 呈暗紫色或黑色。
编辑课件
34
处理方法
物理方法:热敷、冷敷、理疗 药物外用:药物湿敷
中成药制剂涂擦 药物注射:拮抗剂的应用
局部封闭 外科方法:手术、换药 绿色方法:食物和植物外用
编辑课件
35
物理方法
1、热敷
促进液体吸收,改善早期缺血,对缩血管药物、植 物碱类抗癌药早期造成的引起的渗漏损伤疗效肯定。 热敷水温以50~60℃为宜,每隔15min热敷15min。
654-2湿敷。 化疗药物:2%利多卡因2ml加透明质酸酶200u或2%利多卡因1ml
加生理盐水3ml加地塞米松5mg局部封闭,冰敷。
编辑课件
43
局部封闭
封闭方法:
将药物沿外溢边缘的周围由外向内多点注射,封 闭范围要大于渗漏区,深浅最好在渗漏区底部,不过线 。封闭量不宜过大,否则可造成或加重骨筋膜间隔综合 症,最终造成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编辑课件
32
温馨提示
渗漏性损伤的防治效果与首次对症处理 时间密切相关。护士能否在第一时间做出准 确判断,能否在外渗早期(特别是在6h之内 )选择最佳处理方法,是影响其对药物渗漏 性损伤防治效果的关键所在。
编辑课件
33
处理流程
关闭调节夹 班班交接 观察判断
回抽液体 报告记录 评价记录
拔针按压 对症处理
中能使水肿较快消退。
酚妥拉明
具有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而使局部组织免于缺血缺氧,不发生 变性坏死。具有明显镇痛作用。用于血管收缩药物的外渗,特别 肾上腺素、多巴胺引起的局部皮肤损害,尽早进行酚妥拉明局部
湿敷能起到显著的效果。
阿托品
通过皮肤黏膜吸收,扩张穿刺部位血管,使血流加速,改善血管 缺血缺氧状态,同时减少药物在局部的停留时间,适用于血管收
编辑课件
28
若经外周静脉输注外渗高危药物,则注意:
1. 使用静脉留置针 2. 选用弹性好、粗直、不易滑动的血管穿刺 3. 除有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外一般不宜下肢静脉给药 4. 经常更换穿刺部位,切勿在同一部位多次穿刺
5. 如输注发泡剂或强刺激性药物,应尽量建立新的静脉通道进行 给药,且使用后不宜保留
环比沙星 多巴胺
血液pH值
环比嘧啶
强力霉素
吗啡
顺铂
庆大霉素
5-Fu
大仑丁
钾盐 万古霉素
氨苄青霉素
阿霉素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生理pH值

编辑课件
12
PH < 7.0 为酸性,PH < 4.1为强酸性,PH >9.0为强碱性
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240-340mosm/L 渗透压影响血管壁细胞水分子的移动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与处理
编辑课件
1
1 药物外渗/渗出的概念与分级

2 药物外渗的发生机制


3 药物外渗的常见原因

4 药物外渗/渗出的预防
5 药物外渗/渗出的处理
一、概念
❖ 药物渗出:是指在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 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 药物外渗:是指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 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6. 经外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时慎用注射泵或输液泵
7. 静脉输液过程中,重视患者主诉,对于化疗药物的外渗,不能 只局限于肿胀这一外渗显著特征的观察,患者只要主诉输液部 位有烧灼感或疼痛,不论局部是否肿胀,都应立即停止用药, 按外渗予以处理。
编辑课件
29
保持静脉通畅
室温22~24℃ 液体加热 硝酸甘油贴剂 海普林软膏 酒精、阿托品
编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件
22
六、药物外渗的处理
静脉输液过程中药物外渗一 经发现,应立即更换输液部位, 并根据外渗药物的性质,作出适 当的处理。
编辑课件
23
输液外渗的预防
• 运用护理程序,执行输液流程 • 准确掌握标准,及时早期判断 • 运用“3R原则”,强化护士行

• 加强质量管理,实施三级监控 • 适时健康教育,取得患者配合
编辑课件
30
正确拔针、按压方法
拔针时将贴于皮肤的胶布完全松解,在
无压力的状态下,迅速拔出针头,立即用棉 签或敷贴顺血管走向纵行按压血管和进皮的 2个针眼,直至无血液渗出,一般5min,切 忌在按压处来回揉动,按压的力度适中。
“竖着压、压久些、不要揉”
编辑课件
31
准确掌握早期判断标准
穿刺部位有无疼痛 局部有无肿胀(隆起或充实感) 药物滴速是否减慢 针尾有无回血 病人主管感受
疾病因素
生理解剖
输液时间
药物性质 护理技术
药物外渗相关因素
编辑课件
6
1、生理解剖因素
①年龄: 老年人 血管硬化、脆性大,血流速度慢,局部药物浓度相对高, 刺激作用增强 小儿 血管细小、壁薄,容易受药物的化学刺激,两者均可引起炎 性介质释放,致血管损伤 ②穿刺部位: 有文献报道各穿刺部位外渗发生率:大隐静脉(踝部)>头静脉 (手腕)>贵要静脉(肘部)> 颈外静脉
血管活性药物、刺激性药物:
数分钟至2-3h局部红肿或苍白
或红白相间、呈条纹状、刺痛、烧
灼痛,约8-10h变编辑性课件坏死。
20
五、药物外渗局部临床表现
细胞毒性药物:
当即或数分钟内刺痛感,根据毒性 不同数分钟至数小时变性坏死,局部 红润、苍白、灰白、继之黑红、紫红 、黑痂形成或继发感染
记忆现象:
有些病人在第一次发生渗漏后,局部并无损伤表现
拮抗剂的应用:对抗药物的损伤效应,灭活药物,加 速药物的吸收和排泄。
编辑课件
42
局部封闭
局部封闭:刺激性、毒性药物渗漏或任何药物引起局部 皮肤出现水泡,变紫变黑或坏死。
血管收缩药、葡萄糖酸钙:酚妥拉明5-10mg加生理盐
水20ml局部封闭,辅以热敷。 高深液:0.2%普鲁卡因20ml加透明质酸酶200u局部封闭,配合
或仅有轻度肿胀,但在第二次输入同样药物后,原部位的
损伤才显示出来。
编辑课件
21
药物外渗皮肤损害分期
Ⅰ期: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 局部皮肤红润、肿胀、发热、刺 痛,无水泡和坏死 Ⅱ期:静脉炎性反应期 局部皮下组织出血或水泡形成,水泡破 溃组织苍白形成浅表溃疡 Ⅲ期:组织坏死期 局部皮肤变性坏死、黑痂或深部溃疡,肌腱 、血管、神经外露或伴有感染
编辑课件
44
食物及植物
芦荟:用小刀把叶片从中剖开,直接沿经脉走向距穿刺
点2cm处外敷。
马铃薯:0.2cm厚新鲜马铃薯片,沿静脉走向距穿刺点2cm处外敷 ,外包保鲜膜,干后更换。
白萝卜:0.2cm厚新鲜白萝卜片,沿静脉走向距穿刺点2cm处外敷 ,外包保鲜膜,干后更换。
能松弛平滑肌,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同时具 有镇痛作用。高渗性、阳离子溶液,采用山莨菪碱效 果很好,但无解毒作用,对化疗药渗漏引起的组织损
伤湿敷无效。
硫酸镁
山莨菪碱+硫酸镁+维生素B12治疗大量、中等量皮下 渗漏效果显著,三药联合无配伍禁忌,镇痛效果显著。
编辑课件
39
药物湿敷
酒精
95%酒精具有扩张血管作用,能解除局部组织血管痉挛, 改善血液循环。同时能吸附皮肤组织水分,加速皮肤水肿 消退,减轻疼痛。在一般性溶液渗出、葡萄糖酸钙的外渗
胡爱菊;张书玲;寇玉坤 .静脉留置针液体外渗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 9(4):146-147
编辑课件
7
2、疾病因素
1
2
昏迷、休克、、 癌症:
酸中毒、烧伤、 使用化疗药,血
肺心病:
管闭塞、脆性增
微循环障碍,血 加
管通透性增加
3
糖尿病:
糖、脂肪障碍, 致外周血管病变
4
静脉压增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