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豆》中“红豆”的象征意象

合集下载

红豆

红豆

宗璞的《红豆》综述班级:中文师范092姓名:顾文娟学号:0901012056《红豆》叙说的是解放前夕一对青年知识分子的爱情故事,更是一位女大学生在进步思想的影响和现实生活的教育、警醒之下,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和感情的矛盾痛苦而终于投身革命的曲折过程。

从作者在文中的描述和表现作者独特思想的方式上看,《红豆》描写了在革命斗争激烈的动荡年代, 以江玫、齐虹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成长。

小说通过一个爱情悲剧,表达了一个在时代巨变面前如何选择自己道路和前途的人生命题。

基于1981年以来的各个学者对于《红豆》的研究,我总结了以下三大点:一.红豆的主题1.时代背景:自1942年延安文艺整风后,作家们主动把情感表现方式纳入革命话语中思考,这个倾向一直延续到解放后。

在经过解放初几次思想批判后,创作上人物观念化的情况严重,阶级性、党性日益突出,而人性日益萎缩,爱情在文学园地中几乎是连根拔起。

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给文学界的创作带来了新气象,艺术真实的文学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左倾主义观念,一些作家开始正视人的复杂的精神世界,爱情描写又被时代语境呼之欲出。

《红豆》恰逢其时。

在1956年这个特殊的政治话语松动的历史空隙中,《红豆》勃然而发,把生命深处对“爱情”的固守与追求契进革命/爱情冲突的故事模式中,爱情的表达与再现成为革命故事后的一道风景。

从齐虹的话语中我们不难辨析出五四以来启蒙主义思想对知识分子的影响,带有更多的自由主义和个性主义色彩,并掺杂着颓废的厌世情绪,这在1948年的历史语境中势必与革命话语形成尖锐的思想冲突。

现实选择的迫力使知识分子必须在个人与集体之间做出抉择。

作家出于对意识形态的考虑,鉴于阶级划分的必然逻辑,作品中对于齐虹的选择是预先给定的,他只能去美国,一个可能的去与留的心理矛盾和政治抉择只能曲折地通过爱情来表现,使读者看到了人性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其次,个人是时代的产物,时代的兴衰成败关系着个人的命运。

红豆 王菲 歌词

红豆 王菲 歌词

红豆王菲歌词一、歌曲简介《红豆》是中国流行女歌手王菲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于1998年发行的专辑《浮躁》中。

这首歌曲由王菲亲自演唱并参与填词,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

《红豆》的音乐风格独特,歌词含义丰富,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和坚定的信念。

下面将为大家带来《红豆》的歌词。

二、《红豆》歌词春天的风像情人的手抚过我的脸颊带走了几许颜色留下了若隐若现的红晕你说你会在转角处出现从青春的白鸽上往下俯冲她是我的红豆留在了最美丽的时候春天的风吹动着我的衣裳像情人的指尖梦一样的心跳细数着地久天长有多长你说你会在转角处出现从青春的白鸽上往下俯冲她是我的红豆留在了最美丽的时候玫瑰的红可以伤人的心我捧着它微笑血染了指尖而她没有发现三、歌词解析《红豆》这首歌的歌词中充满了浓郁的抒情意味。

歌曲以春天的风和情人的手来开篇,象征着温柔和爱意。

歌词透露出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望和思念之情。

,歌曲中也隐含了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定的信念。

主人公相信自己的爱情对象会在某个转角处出现,而这种信念成为了主人公心中的红豆,最美丽时刻的留存。

歌曲中用春天的风、情人的手、红豆等意象来表达爱情的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把玫瑰的红与捧玫瑰的人的心联系起来,用血染了指尖来暗示爱情的残忍和伤害。

四、歌曲影响《红豆》作为王菲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情的演唱和动人的歌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影响力。

这首歌曲不仅在乐坛取得了优异的销售成绩,更使得王菲成为了中国流行乐坛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许多听众也因为这首歌而产生了对爱情的思考和感悟。

,这首歌曲也经常被用作表演或翻唱的选曲,让更多的人欣赏到了这首经典的作品。

它的影响力也延续到了今天,仍然在各类音乐节目和演唱会中被广泛传唱。

五、《红豆》是王菲的一首经典歌曲,通过深情的演唱和动人的歌词,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和坚定的信念。

歌曲中蕴含着浓郁的抒情意味,让人感受到爱情的温柔和残忍。

这首歌曲不仅在乐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影响力,也成为了中国流行乐坛的代表之一。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植物意象4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植物意象4

一、红叶(枫叶)意象1红叶意象的意蕴之一就是传情之物。

这种意蕴来源于唐代红叶题诗的故事。

孟棨《本事诗》:顾况在洛,乘间与一二诗友游苑中,流水上得大梧叶,题诗云:“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

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况明日于上流亦题云:“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

君恩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后十余日,有客来苑中,又于叶上得诗以与况曰:“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又明皇代以杨妃、虢国宠盛,宫娥皆衰悴,不顾备掖庭,尝书落叶随御沟水流出云:“旧宠悲秋扇,新思寄早春。

聊题一片叶,将寄接流人。

”顾况闻而和之,既达圣听,遣出禁内人不少,或有五使之号。

况所和即前四句也。

唐范摅《云溪友议》载:“卢渥舍人应举之岁,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命仆搴来,叶上乃有一绝句。

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

及宣宗既省宫人,初下诏,许从百官司吏,独不许贡举人。

渥后亦一任范阳,获其退宫人,睹红叶而吁嗟久之,曰:‘当时偶题随流,不谓郎君收藏巾箧。

’验其书迹,无不讶焉。

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北宋刘斧《青琐高议》所录张实《御沟流红叶记》:唐僖宗时,有儒士于佑晚步于禁衢间。

于时万物摇落,悲风秋,颓阳西倾,羁怀增感。

视御沟浮叶,续续而下。

佑临流浣手,久之,有一脱叶差大于他叶,远视之若有墨迹载于其上,浮红泛泛,远意面面。

佑取而视之,其上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佑得之蓄于书笥,终日咏味,喜其句意新美,然莫知何人作而书于叶也。

因念御沟水出于禁掖,此必宫中美人所作也。

佑但宝之,以为念耳矣。

时时对好事者说之。

佑自此思念,精神俱耗。

一日,友人见之曰:“子何清削如此?必有故,为我言之。

”佑曰:“我数月来,眠食俱废。

”因以红叶句言之。

友人大笑曰:“子何愚,汝是也!彼书者无意于子,子偶得之,何置念如此。

子虽思爱之勤,帝禁深宫,子虽有羽翼,莫敢往。

子之愚又可笑也,”佑曰:“天虽高而听卑,人苟有志,天必从人愿耳。

浅析宗璞《红豆》

浅析宗璞《红豆》

浅析宗璞《红豆》1000字
宗璞的《红豆》是一首传统的古风诗歌,诗中表达了爱情的美好和痛苦,以及时间的无情推移。

首先,诗歌选材上以“红豆”为主题,红豆象征着爱情,可以在很多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发现它的出现。

宗璞在诗歌中不断地提到红豆,通过红豆来表达爱情的美好。

例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诗人想和爱人一起赏月,共同把酒言欢,盼望永远在一起,红豆作为情定终身的象征,也为他们的爱情注入了更深的意义。

接着,诗人又描绘了爱情的痛苦。

诗中既有对爱情的美好渴求,也有对时间的无情推移的感叹。

例如“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诗人感叹爱情的辛酸,即使有苦难言,但执子之手的念头却总让他心醉神迷。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些意象虽然简短,却表达了爱情的无奈和脆弱。

最后,诗人提醒人们珍惜时间和眼前人,因为时间的流逝与无情,可能会让真爱从指间溜走。

例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告诉读者不要忘记珍惜眼前拥有的幸福。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诗人告诉人们,珍爱此时此刻,因为此时此刻就是我们此生最美的回忆。

综上所述,宗璞的《红豆》通过红豆这个象征爱情的符号,传达了爱情的美好和痛苦,同时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和眼前人。

这首诗深情浅唱,意蕴内蕴,是一首充满爱意和智慧的诗歌之作。

王维诗词《红豆》的诗意赏析

王维诗词《红豆》的诗意赏析

王维诗词《红豆》的诗意赏析王维诗词《红豆》的诗意赏析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意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王维诗词《红豆》的诗意赏析1【年代】:唐【作者】:王维【内容】: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作者】字摩诘,河东人。

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

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

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

天宝末,为给事中。

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服药阳喑,拘于菩提寺。

【注释】:又名"相思"。

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采撷:采摘。

【赏析】: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

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眷怀友人无疑。

起句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接着以设问寄语,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人相思,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

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怀思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

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王维诗词《红豆》的诗意赏析2王维红豆,这首诗以意象‘红豆’比喻相思,千年来一直被引为经典,又美又传神,到而今,依然是唯美相思恋的代表之物,而这首诗也成了著名的相思情诗。

红豆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翻译:晶莹闪亮的.红豆,产于岭南;春天来了,该长得叶茂枝繁。

愿你多多采摘它,嵌饰佩带;这玩艺儿,最能把情思包涵!赏析:唐代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者为数甚多。

王维《相思》就是梨园弟子爱唱的歌词之一。

据说天宝之乱后,著名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它,听者无不动容。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

红豆演讲稿

红豆演讲稿

红豆演讲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站在这里,向大家演讲的题目是《红豆》。

红豆,一种小小的红豆,却蕴含着浓浓的爱意和深深的情感。

它承载着无数人的思念和眷恋,成为了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意象。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红豆所代表的意义,以及红豆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红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红豆常常被用来象征爱情和感情。

比如在《红楼梦》中,红豆就是极具象征意义的一个形象,它代表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深厚的感情。

而在《红豆》这首词中,红豆更是成为了表达爱意的象征,歌颂了爱情的坚贞和执着。

因此,红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深厚的情感内涵,成为了爱情和感情的象征之一。

其次,红豆在现代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不仅是因为红豆本身富含营养,有益健康,更重要的是,红豆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比如在节日中,红豆糕、红豆汤等美食都是人们喜爱的食品。

而在婚礼、生日等喜庆场合,也常常能见到红豆的身影。

红豆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更是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最后,红豆还可以启发我们对生活的思考。

红豆虽小,却有着坚韧的品质和独特的魅力。

红豆的红色,代表着热情和活力,它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美好。

正如红豆一样,我们也要学会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用热情和活力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同时,红豆也教会了我们珍惜生活中的点滴幸福,感恩身边的人和事,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珍惜当下。

在演讲的最后,我想说,红豆不仅仅是一种食材,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一种生活的态度。

让我们像红豆一样,散发着热情和活力,坚韧不拔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用爱和感恩来填满我们的生活。

谢谢大家!。

红豆

红豆

《红豆》研究综述宗璞的中篇小说《红豆》以青年人的爱情生活来表现关于人的建设的主题。

从原本的美好爱情走向最终的破灭,这无疑是一桩爱情悲剧。

自1981年以来,研究《红豆》的文章屡有发表,其研究角度也各有不同。

在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吴苏阳的研究论文中,他以《《红豆》与《青春之歌》对爱情的双重理解》为题,用“政治意识形态对创作主体的深刻影响”和“爱情永远是革命人生的一部分”以及“结语”这三个部分,阐述了革命与爱情之间的关系,在他的观点里,《红豆》原是简单的男女情爱之事,只是被当时的审美观念所左右,延续30年代“革命+恋爱”的主题。

(摘要)如下:“50 年代小说《红豆》和《青春之歌》都描写了知识分子的情感生活,真正从爱情本身出发,写出了丰富性和复杂性,是对当时“革命+ 恋爱”小说模式的反拨。

但那个年代的作家无法挣脱政治意识的束缚,她们的思想和创作都无法避开“为政治服务”的套路,爱情则成了神话,而且一旦背离了革命,将必然走向崩溃;只有依附于革命,爱情才有可能获得新生。

”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詹跃仙的《<红豆>之历史语境解读》的一文中,他认为《红豆》在探索人性, 表达真情实感上可以说是打破了文学创作中的禁区, 并以知识分子的爱情为题材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然而作者却并没有将审美笔触停留在单纯描写男女主人公爱情之上, 而是将时代政治因素糅于审美观念里。

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从来没有摆脱政治的影响, 文学为政治服务, 成为工具, 成为政治的传声筒, 审美被理所当然地践踏和抛弃。

在他的立场中,《红豆》真正感人的地方也正是在于它探索人情、人性的禁区, 将最真实的人性流露。

(摘要)本文从历史语境下解读分析小说《红豆》, 试图寻求《红豆》被时代肯定和接受而又被严厉批判的原因, 找到小说创作的突破与某些叙事的缺陷, 从而形成对《红豆》更立体更全面的认识。

在王艳梅的《<红豆>的悲剧意识》这一文章中,她从一:《红豆》本身的故事情节来讲,我认为是个性的差异和价值观的不同取向造成了江玫和齐虹的爱情悲剧;二: ,个人是时代的产物,时代的兴衰成败关系着个人的命运。

红豆

红豆

宗璞的《红豆》一、宗璞创作概况宗璞,原名冯钟璞,出生于1928年7月,祖籍河南唐河,生在北京,是中国当代女作家,曾用笔名:任小哲、丰非。

她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女儿,幼承家学,就读清华大学附属成志小学校。

抗战爆发,随父赴昆明,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

1945年回北京。

1946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1948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曾就职于中国文联及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宗璞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主要作品:《红豆》、《弦上的梦》、《不沉的船》.《后门》《知音》等系列长篇《野葫芦引》等。

二、《红豆》解读1957年7月,《红豆》由《人民文学》的“革新特大号”作为“新人的作品”推荐发表,编辑当时的意图是为了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但杂志正式出版时,文艺界的“反右运动”已经全面展开,所以成了短命的“百花时代”的最后一批绝唱。

小说发表后,《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文艺月报》等对它进行了将近一年的批判,认为作品宣扬了资产阶级的“人情味”和爱情观。

其实,这部作品包含的深刻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激情,远远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爱情小说。

1.故事情节大学生江玫和齐虹由于生活态度和政治立场的分歧而导致的爱情悲剧以及女主人公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感受。

主题思想《红豆》的主题显出创作意图和实际效果的偏差,表现出两重主题:“通过江玫和齐虹由于生活态度和政治立场的分歧而导致的爱情悲剧,表现知识分子在爱情与革命、祖国与家庭、旧我与新我等十字路口进行选择的艰难和选择成功后的欢乐,既展示了革命战胜爱情,以及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过程,讴歌了党拯救江玫的伟大。

同时也表现了个体生命情爱的独立性与不可消失性。

”(1)通过江玫和齐虹由于生活态度和政治立场的分歧而导致的爱情悲剧,说明革命战胜爱情,展示了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最终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讴歌了党拯救江玫的伟大。

歌词 红豆

歌词  红豆

歌词红豆红豆红豆是一首由王菲演唱的歌曲,歌词由林夕创作。

这首歌曲于1998年发行,成为了王菲的代表作之一。

歌词中深情地表达了爱情的坚定和执着,以及对过去美好回忆的珍惜之情。

以下是对这首歌曲歌词的赏析和解读。

红豆,红豆,红豆落在我杯底深深的爱恋藏在红豆里红豆,红豆,红豆着迷了眼睛相思枫叶七夕堆满地这首歌的开头,用红豆来比喻爱恋的情感,借用了鲜艳的颜色和甜美的滋味来形容爱情的美好和幸福。

红豆作为一种象征爱情的食物,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在歌词中,红豆落在我的杯底,象征着对爱情的期待和渴望。

而深深的爱恋则蕴藏在红豆之中,这句歌词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定。

红豆,红豆,红豆着迷了眼睛相思枫叶七夕堆满地红豆,红豆,红豆泪湿了衣襟相伴是你这段歌词中表达了对爱情的深深眷恋,从字面上解读,红豆着迷了眼睛,红豆泪湿了衣襟,都是在形容主人公对爱人的思念和眷恋。

而相思枫叶七夕堆满地的场景则象征着对美好回忆的珍藏和怀念。

整段歌词中,通过红豆和相思枫叶的暗示,表达了对爱人的深沉情感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纵然离别,纵然心痛,纵然无奈红颜只是一时,年华已逝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无情的情话这部分歌词表达了爱情的无奈和无常。

红颜只是一时,年华已逝,几句简短的词语道出了时光的流逝和美好的瞬间转瞬即逝。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表达了对于陷入痛苦和无解的爱情关系的痛苦选择和无奈。

歌词中的无情的情话,暗示了真挚的爱情不仅仅是甜言蜜语,而是需要真实和牺牲。

红豆,红豆,红豆落在我杯底深深的爱恋藏在红豆里红豆,红豆,红豆着迷了眼睛相思枫叶七夕堆满地这部分歌词与开头相呼应,再次强调了红豆作为爱情的象征。

红豆落在杯底,深深的爱恋藏在其中,表达了对爱情的坚定和深情。

而相思枫叶七夕堆满地的场景则象征了美好回忆和深深的眷恋。

红豆这首歌曲以其深情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深受听众的喜爱。

通过红豆这个象征性的意象,歌词传达了对爱情的执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爱情无奈的表达。

《红豆》闻一多 全文及赏析

《红豆》闻一多 全文及赏析

《红豆》闻一多全文及赏析闻一多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诗人和学者。

他的诗作《红豆》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魅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红豆闻一多相思着了火,有泪雨洒着,还烧得好一点;最难禁的,是突如其来,赶不及哭的干相思。

抱着,抱着,紧紧地抱着,总算是份儿温存;较胜于,孤孤单单的,独自在凄凉的月下,流泪,流泪。

一颗,一颗,数着像珠串,数到明天都不算完;耐心等,到底能换来些,幸福的时光,团圆。

《红豆》这首诗,以相思为主题,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的开篇,“相思着了火,有泪雨洒着,还烧得好一点;最难禁的,是突如其来,赶不及哭的干相思。

”诗人将相思比作燃烧的火焰,泪水的洒落也无法熄灭这熊熊烈火。

而“干相思”更是将那种无法言说、无处宣泄的思念之苦描绘得淋漓尽致。

这种突如其来、无法控制的情感,让人猝不及防,内心备受煎熬。

“抱着,抱着,紧紧地抱着,总算是份儿温存;较胜于,孤孤单单的,独自在凄凉的月下,流泪,流泪。

”这里通过“抱着”所带来的温存与“孤孤单单”在月下流泪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相思之人对温暖和陪伴的渴望。

哪怕只是短暂的相拥,也能在这无尽的相思之苦中带来一丝慰藉。

“一颗,一颗,数着像珠串,数到明天都不算完;耐心等,到底能换来些,幸福的时光,团圆。

”数红豆的细节,生动地展现了相思之人的专注和执着。

他们在漫长的等待中,怀着对未来团圆的期待,用数红豆这样的方式来消磨时光,同时也寄托了对幸福的憧憬。

从整体上看,《红豆》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力量。

闻一多先生巧妙地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和对比,将相思之苦、对温存的渴望以及对团圆的期盼表现得十分细腻。

在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方面,虽然不像传统诗歌那样格律严谨,但仍有一种内在的韵律感。

诗句长短错落,富有变化,读起来自然流畅,增强了情感表达的效果。

从主题来看,相思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之一,而闻一多先生在《红豆》中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他不仅仅是在抒发个人的情感,更是通过这种普遍的人类情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内心的苦闷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由王维诗词《红豆》引发的感想

由王维诗词《红豆》引发的感想

由王维诗词《红豆》引发的感想由王维诗词《红豆》引发的感想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由王维诗词《红豆》引发的感想,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红豆生南国,是很遥远的事情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我不知道,赏心乐事谁家院呢?风曾为你绣过华裳,雨曾为你洗过芳容。

廖落寒蛩轻轻为你和唱,凄清孤雁呀呀为你嘶鸣。

那千古的泪哟,和着是谁的情,谁的怨,又是谁人的思绪?漫山葱郁的相思树,簇起那点点的黄花,黄花谢后簌簌落下的是相思豆,一点、两点、三点、千万点,点点相思点点愁。

于是想采一把红豆,拈在指间,看它轻轻滑落在晶莹的水中,轻轻溅起几点相思。

红的刺目,清的醉心。

痴情就此深种。

也许不是玫瑰,却红了千年,艳了万载,永恒固化着曾经的誓言。

年年案头,素笺和着粉泪,翰墨飘着痴语。

那颗颗红豆镇着的是心,是心心相印,呵一口气,重重地印在你我的心间,铭记的是遥远绵绵的爱恋。

红豆哟,几千年前,你就寂寞开无主,香自泌已心。

遥远是多远呢?望望白云曾经投过你的蕊心,听听明月照过你时的私语。

遥远也许不远。

你在摩诘的田园中曾经亮丽着风采,你在唐人的诗中醉过芳容,你在宋人的词中含着微笑,你在离别的时候浸透了相思。

我抚着你的丰姿,指尖传递过你温玉般的柔情。

心下轻颤,此生你可记得前生的相约么?相思算什么,早无人在意我在此处默默相思你可知道?咀嚼着三生三世纠缠不清的恩怨。

红豆中模糊着的是谁的眼?前生相约今生相守,那誓言仍在耳边,却为忽来的狂风吹散,也许如此你才辗转反侧,欲迎还拒,尘世中太多的纷纷扰扰让你忘却了盟约,你记不起我了。

苦苦一笑,离愁恼人,恼的是心清之人,墙里秋千墙外道,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反被无情恼。

相思无人省问,只为多情存心,无情心未空灵。

佛祖拈花示众,明真意者有几?梅花香远,傲寒独自开,鹤自轻高,翔宇正双飞。

《红豆》古诗原文及赏析

《红豆》古诗原文及赏析

《红豆》古诗原文及赏析《红豆》古诗原文及赏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红豆》古诗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诗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出处】唐·王维《红豆》。

【译注】红豆生长在南方,春天来了又萌发出几枝?愿你多多采摘,这种东西最能寄托相思。

红豆:红豆树的果实形如豌豆微扁,鲜红如珊瑚。

相传古时有人死于边地,其妻在树下痛哭而死,化为红豆,故又叫相思子。

南国:南方。

愿:一作“劝”。

撷(xié):采摘。

【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红豆的美丽可爱。

[例]酱褐色的枝干上颗颗红豆散散落落似坠似悬。

这就是红豆啊!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的这首“相思子” 涌上心头。

咏红豆的诗早已溶解于心,但看见红豆,还是初次。

大如小豆,圆似珍珠通身皆红,像是粘到枝条上去的珊瑚,实在叫人观兴难已。

(戴砚田《情溢玄武湖》)二、用以说明人们喜爱红豆或红豆树还在于它是富于情味的事物,能引发或寄托情思。

[例1]中国人对于红豆向来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我们的古人给它起了一个异常美妙动人的名字:“相思子”。

只是这一个名字就能勾起人们无限的情思。

谁读了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那一首著名的小诗,脑海里会不浮起一些美丽的联想呢? (季羡林《科纳克里的红豆》)[例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忆往事和怀亲人的心绪虽然炽烈,思故乡的心情更烈且切。

在相思林下的黄昏里,叫我如何忍得住满怀激动? (丁春德《缕缕相思》)【全诗】《红豆》[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注释】①红豆:又名相思子,木本,蔓生,冬春结实如扁豆,朱红色,如珊瑚,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红豆》闻一多 全文及解析

《红豆》闻一多 全文及解析

《红豆》闻一多全文及解析闻一多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诗人和学者。

他的诗作《红豆》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与思想深度。

红豆相思着了火,有泪雨洒着,还烧得好一点;最难禁的,是突如其来,赶不及哭的干相思。

未待哭出来,第一声悲哀就把trim的灵魂又敲又砸烧成了灰。

剩给那一口气恋着未来的干相思,正像在风里拾得的干死的花,拿来和泪再哭一遍。

这一首《红豆》,篇幅不长,却蕴含着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诗的开篇“相思着了火,有泪雨洒着,还烧得好一点”,将相思比作燃烧的火焰,而泪水仿佛是灭火的雨水,然而这雨水却未能完全浇灭相思之火,反而让这份相思在煎熬中更加炽热。

这种独特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相思之苦的强烈和难以抑制。

“最难禁的,是突如其来,赶不及哭的干相思”,此句进一步深化了相思的痛苦。

这里的“干相思”意味着那种无法倾诉、无法宣泄的内心苦闷,来得突然且猛烈,让人猝不及防,连哭泣都来不及。

这种痛苦是深深埋藏在心底,无法言说,更无法排遣。

“未待哭出来,第一声悲哀,就把 trim 的灵魂,又敲又砸,烧成了灰”,悲哀如此沉重,直接冲击着灵魂,将其摧毁。

这里用“敲”“砸”这样极具冲击力的动词,形象地表现出悲哀的强大力量,以及对灵魂的致命伤害。

“剩给那一口气,恋着未来的干相思,正像在风里,拾得的干死的花,拿来和泪再哭一遍”,即便灵魂已被摧毁,只剩下微弱的气息,那份相思依然存在,如同在风中拾得的干死的花,虽然已经凋零,却依然能勾起无尽的悲伤,让人再次落泪。

这干死的花象征着已经消逝的爱情或者希望,但即便如此,依然无法割舍那份眷恋和思念。

从整体上看,《红豆》这首诗通过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深刻地描绘了相思之苦的煎熬和无奈。

闻一多先生以其敏锐的情感洞察力和出色的艺术表现力,将这种人类共有的情感体验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方面,《红豆》也有着独特的魅力。

诗句长短错落,韵律和谐,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更能感受到诗人情感的起伏和波动。

古诗文“红豆”意象详解

古诗文“红豆”意象详解

古诗文“红豆”意象详解古诗文“红豆”意象详解红豆,产于两广一带,又名相思子,形如豌豆,朱红色。

古人常用来象征爱情或相思。

.相思红豆是我国的独特的文化产品。

相传,古时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于高山上的大树下祈望;因思念边塞的爱人,哭于树下。

泪水流干后,流出来的是粒粒鲜红的血滴。

血滴化为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一树红豆,人们称之为相思豆。

日复一日,春去秋来。

大树的果实,伴着姑娘心中的思念,慢慢的变成了地球上最美的红色心型种子——相思豆。

红豆悠久丰厚的文化内涵,不仅来自这美丽动人的传说,更由于王维的《相思》诗而传遍古今,名扬四海。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根据当时社会的民族风情写就的脍炙人口的《相思》诗,它反映出那个历史时空的青年男女在确定终身大事时,以红豆饰品作为情物相赠情人的动人情景。

从此,红豆成了纯洁爱情的象征。

爱情无价,红豆无价。

相思红豆的寓意,不仅包括男女之情,还包括亲情,友情,师生情,患难与共分离后的情,民族国家之情,人类相依相爱之情。

此情博大,相思无限……《相思》诗的意境是这样的:“红豆生南国”,这句是以红豆起兴,暗中关合后面的“相思”二字。

南方是红豆的产地,也是朋友的所在地,说红豆生在南国,也就是说“朋友啊,你在遥远的南方”。

“春来发几枝?”这一问意味深长,是问红豆,也是在问朋友——红豆啊,你发出几枝新条?仿佛在说:朋友啊,你可曾惦记我?后两句是希望朋友多多地采撷红豆,为什么呢?因为,红豆是最能代表相思之情的。

“愿君我采撷”仿佛是说,“看见红豆,想起我的一切吧。

”“此物最相思”是说,只有这红豆才最惹人喜爱,最叫人忘不了呢!周密《清平乐》:“一树香桃飞茜雪,红豆相思渐结。

”《红楼梦?红豆曲》:“滴不尽思相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红豆的文化意蕴简单而美丽,纯情而深邃。

09[1].宗璞的《红豆》

09[1].宗璞的《红豆》

背景分析

1、社会反响 宗璞的《红豆》发表之时,正值1957年反右斗争开 始之际。《红豆》最初是由《人民文学》的“革新 特大号”作为“新人的作品”推荐发表。 编辑的意图当时是为了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文艺方针,但是杂志正式出版时,文艺界的反右 运动已经全面展开。所以成了短命的百花时代的最 后一批绝唱。 认为作品宣扬了资产阶级的人情味和爱情观。
三, “有一种迷惘的做梦的神气”,
指齐虹对科学和艺术等精神世界的追求, 这种追求是知识分子异于劳动阶层的特质。齐 虹厌恶现实世界, 醉心物理和音乐。
1、《红豆》运用倒叙的方式描写了全国解放 前夕,女大学生江玫与银行家少爷齐虹之间 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恋爱故事。揭示了一 代青年知识分子艰辛而曲折的心灵历程。 小说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不着力表 现他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的具体过程, 将创作视点从外部世界转向以情感为中心的 人的内部世界。将尖锐的矛盾冲突置于主人 公的心灵深处加以细腻入微的刻画。
爱是包容而不是放纵 ,爱是关怀而不是宠爱 , 爱是相互交融而不是单相思 爱是百味而不全是甜 蜜... 真正的爱情并不一定是他人眼中的完美匹配 , 而是相爱的人彼此心灵的相互契合, 是为了让对 方生活得更好而默默奉献 ,这份爱不仅温润着他 们自己,也同样温润着那些世俗的心, 真正的爱 情,是在能爱的时候,懂得珍惜, 真正的爱情, 是在无法爱的时候,懂得放手, 因为,放手才是 拥有了一切… 请在珍惜的时候,好好去爱, 在放手 的时候,好好祝福… 真爱是一种从内心发出的关心 和照顾,没有华丽的言语,没有哗众取宠的行动, 只有在点点滴滴一言一行中你能感受得到。 那样 平实那样坚定。反之发誓、许诺说明了它的不确 定,永远不要相信甜蜜的话语。用心去感受吧 !

现代诗歌中一些罕见的意象[精华]

现代诗歌中一些罕见的意象[精华]

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意象1、树木类: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竹:气节积极向上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2、花草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菊:隐逸高洁脱俗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宗璞的红豆

宗璞的红豆

宗璞的红豆宗璞的《红豆》一、宗璞创作概况二、《红豆》解读1957年7月,《红豆》由《人民文学》的“革新特大号”作为“新人的作品”推荐发表,编辑当时的意图是为了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但杂志正式出版时,文艺界的“反右运动”已经全面展开,所以成了短命的“百花时代”的最后一批绝唱。

小说发表后,《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文艺月报》等对它进行了将近一年的批判,认为作品宣扬了资产阶级的“人情味”和爱情观。

其实,这部作品包含的深刻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激情,远远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爱情小说。

1、故事情节大学生江玫和齐虹由于生活态度和政治立场的分歧而导致的爱情悲剧以及女主人公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感受。

2、主题宗璞:“当初确实是想写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怎样在斗争中成长,而且她所经历的不只是思想的变化,还有尖锐的感情上的斗争。

是又以要着重描写江玫的感情的深厚,觉得愈是这样从难于自拔的境地中拔出来,也就愈能说明拯救她的党的力量之伟大。

”宗璞在1958年北京大学海燕文学社批判《红豆》的座谈会上,曾自我批评道:“我的思想并没有站得比江玫高,尽管在理智上是想去批判的,但在感情上,还是欣赏那些东西——风花雪月,旧诗词……有时这种欣赏是下意识的,在作品中自然地流露出来。

”宗璞本人对革命与爱情的矛盾,情感的分裂,使《红豆》的叙事显出“裂缝”(就是作家的主观意图与文本的客观叙述效果之间的一种矛盾悖逆现象。

它是作家在叙述过程中个性体验的无意识流露,它往往以一种片段的、潜抑的。

隐晦曲折的方式被叙述出来,形成话语裂缝或文本断裂。

)主题显出创作意图和实际效果的偏差,表现出两重主题:“通过江玫和齐虹由于生活态度和政治立场的分歧而导致的爱情悲剧,表现知识分子在爱情与革命、祖国与家庭、旧我与新我等十字路口进行选择的艰难和选择成功后的欢乐,既展示了革命战胜爱情,以及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过程,讴歌了党拯救江玫的伟大。

同时也表现了个体生命情爱的独立性与不可消失性。

论《红豆》中“红豆”的象征意象

论《红豆》中“红豆”的象征意象

论《红豆》中“红豆”的象征意象第30卷第2期2008年3月湘潭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版)JoumalofXiangt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V oI.3ONo.2Mar.20o8论《红豆》中"红豆''的象征意象牛犁(江南大学文学院,扛苏无锡214000)摘要:一直以来,人们都是把宗璞的小说《红豆》当作描写青年知识分子经历曲折痛苦后如何走向革命的,可是,通过对作品中"红豆"这一象征意象的分析不难看出,这篇小说描写的是一段无法忘记的爱情.关键词:红豆;象征;爱情;意象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482(2oo8)o2—0125—02宗璞的短篇小说《红豆》是20世纪5O年代可贵的知识分子革命实践经验的具体体现之作,虽然对知识分子成长的内在苦痛揭示得有所顾虑,但"作品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激情远远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爱情小说." (1)《红豆》是运用倒叙的方式描写全国解放前夕女大学生江玫与银行家少爷齐虹之间的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恋爱故事,揭示了一代青年知识分子艰辛而曲折的心路历程.小说通过一个爱情悲剧,表达了一个在时代巨变面前如何选择自己道路和前途的人生命题.作家之所以选择一个爱情故事来不表现之一主题,是因为"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地出现十字路口,需要无比慎重,无比勇敢,需要以斩断万缕情丝的献身精神,一次次作出抉择.祖国,革命和爱情,家庭的取舍,新我和旧我的决裂,种种搏斗都是在自身的血肉之中进行,当然十分痛苦.''[2]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江玫与齐虹从相识,相恋到最后决裂分手的全过程.幻想,期待,甜蜜,痛苦,矛盾,悲伤……这一系列丰富的心理活动,在爱情和革命两条线索的交错发展下,小说真实而令人信服地记录下江玫性格与心灵的清晰脉络.拨开纷扰的爱情雾霭,透露出的正是主人公热诚而透明的心,江玫的信仰与追求,也是祖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那个生机勃勃,孕满希望的年代里一代人拥有的共同的真诚信念,符合一代青年知识分子从迷惘到觉醒, 软弱到坚强的思想感情发展逻辑.不但揭示了"爱情为革命服务"的主题,而且显示了人的本性和感情的丰富和复杂性.象征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艺术手法之一.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宗璞在《红豆》中运用"红豆"这一象征意向加深了小说的思想内蕴,提高了艺术意境,大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使这篇小说成为当时那个时代难得的佳作.作者选用"红豆"为线索,并运用一系列的象征意象,以细致缜密而略带伤感的语调,优美,含蓄,委婉又回味无穷的语气,在平缓的叙述中让人情不自禁的跟随作者一起感受当时的爱情."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宗璞的小说《红豆》,紧紧扣住"相思"的意象,并运用象征的手法引发出一缕缕怀旧情绪.小说一共6次写到红豆.每次都对情节起着推动或暗示作用.第一次是重回母校的江玫从宿舍的暗阁里拿出红豆引起回忆."江玫坐在床边,用发颤的手揭开了盒盖.盒中露出来血点儿似的两粒红豆,镶在一个丝编成的指环上,没有耀眼的光芒,但是色泽十分匀净而且鲜亮.时间没有给它们留下一点痕迹——."很明显,红豆是对思念的寄托.从这几句话中,首先可以体会到江玫再次见到红豆的激动心情,时隔8年,是怎样的感情能让她至今还如此激动?其次,红豆仍然"泽十分匀净而且鲜亮",便暗示了这份感情在江玫的记忆中没有丝毫褪色.作者巧妙的在开篇设置悬念,从而引起下文.无论哪一方面,读者都能在这开篇之中体会到接下来的一段爱情是多么美好,令人难以忘怀.第二次是江玫初遇齐鸿的时候,交待了红豆的来历."她伸出了右手,自己马上觉得不好意思,连忙缩了回来,掠了掠鬓发,按了按母亲从箱子底下找出来的一个旧式发夹,发夹是黑白两色发亮的小珠串成的,还托着两粒红豆,她的新同屋萧素说好看,硬给她戴在头上的."这是他遇见齐虹前的一个场景.小珠托起的"两颗"红豆预示着爱情的到来.作者用红豆衬托了女主人公的娇美,同时也为下文做了铺垫.被同时托起的两颗红豆会分开,相爱的人也会分开.此外,作者也通过红豆发夹引出萧素,这个对江玫的人生和爱情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人物,"硬"字可画出萧素"姐收稿日期:2007一l1—05作者简介:牛犁(1986一),女,浙江宁波人,江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系,主要从事对外汉语研究.l25姐"的形象,在小说中萧素不只是充当一个领路人的角色, 在关于红豆的爱情中,萧素更是以一个劝诫者的身份来影响着男女主人公感情的发展.第三次是在齐虹对江玫的告白中,齐虹以红豆作比,诉说他对爱情的美好憧憬."齐虹喃喃地说:'我第一次看见你,就是那个下雪天,你记得么?我看见了你,当时就下了决心,一定要永远和你在一起,就像你头上的那两粒红豆, 永远在一起……."'此时的男女主人公正处于热恋之中,正如江玫头上两颗鲜艳的红豆密不可分.此时的红豆,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美好的爱情.第四次是齐虹与江玫的争吵中,"……江玫的头发散乱,那红豆发夹落在地下.马上就被齐虹那穿着两色镶皮鞋的脚踩碎了,满地散着黑白两色的小珠.……以后,这两粒红豆就被装在一个精致的盒子里面,放在耶稣像后面的小洞里了.那小洞是齐虹偶然发现的.江玫睡在床上看见耶稣的像,总觉得他太累,因为他负荷着那么多人世间的痛苦."这段描写不仅解答了红豆为什么被放在盒子里之谜而且暗示男女主角感情的破裂,并且为下文的争吵以及分手作铺垫.齐虹踩碎了红豆发夹,也打破了爱情的泡影.象征爱情的红豆被装在精美的盒子里,那份感情也只能被装在心里了.作者把红豆放在耶稣受难像的后面,便预示着这场恋爱要经受巨大的折磨,那是心灵的受难.在时代巨变面前对自己道路和前途的抉择,在理想与爱情之间的抉择.于是江玫向受难的耶稣选择了自己的理想,虽然这是痛彻心扉的.'第五次是江玫与齐虹的最后一次见面中,江玫执意不肯随齐虹出国."'分别?——永远不能再见你——'江玫看着那耶稣受难的像,她仿佛看见那像后的两粒红豆."分别,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所以,红豆只能放在耶稣受难像后面.这样,作者便不需片语,便可以体现出江玫痛苦抉择的心情.红豆也象征着江玫自己.最后一次,重新回到现实."江玫手里握着的红豆已经被泪水滴湿了.……江玫刚流过泪的眼睛早已又充满了笑意.她把红豆和盒子放在一旁,从床边站了起来."昔日的爱情痛彻心扉,江玫还是选择了面对现实,坚持自己的理想.此时的红豆,象征着江玫逝去的爱情,也象征着江玫对齐虹的思念.8年后,江玫已成为一个成熟的党的工作者,可当她看到与齐虹相爱的信物红豆还完好无损时,竟是那么激动"好像是有一个看不见的拳头,重重地打了江玫一下","江玫觉得一阵头昏","江玫怔怔地","脸色刷地一下变得惨白", "发颤的手","泪水遮住了眼睛",往事才又重回脑海……l26宗璞说:"当初(写《红豆》)确实是想写一个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怎样在斗争中成长."【3J但是,当我们仔细感受这篇文章时,被打动的却是作者经意流露出的那种感情的细腻,哀伤;爱情的喜悦,缠绵,惆怅.信仰的不同决定齐虹和江玫的分别将是一个不能挽回的悲剧,自古至今,任何的爱情都要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可是人心中那最真实的感情却不是时代可以泯灭的.如果忘记一份感情能够那么决绝,那么,这份感情不是从一开始就没有意义了么?如果说,江玫为了革命可以忘记齐弘,那么她还为什么要小心保存那两颗红豆,为什么再次见到红豆后会那样激动?虽然表现江玫如何克服爱情的障碍走上革命道路才是文章的主旨,但是,归根结底小说中的"红豆"所代表的仍是他最古老的含义——爱情,相思.所以江玫才会在理智的选择,清醒的认识后,所带来的并不是大彻大悟,而是一份撕心裂肺的痛.这种两面性的描写,强调了前后性格的双重对比,揭示了革命背景下的爱情过程的复杂表现,但这种摇摆的爱情故事远缺少充分的理由,略显苍白.小说创作于1956年,在1957年7月《人民文学》"革新特大号"作为"新人的作品"推荐发表.编辑是为了贯彻"双百"方针.小说面世,文艺界的"反右"运动已全面展开,小说随之遭到批判,认为作品宣扬了资产阶级的"人情味"和爱情观.在5O年代初期爱情主题是被禁止的,作家们纷纷摈弃"小我",个人化的叙事被共同话语所替代,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作家"自我"的消失.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江玫的选择必须是革命,这也可以说是宗璞写作的必然选择, 然而,在不经意之中,斩露出了天然,纯真的爱情心理,实现了人性真实的部分还原,是时代话语与作家的潜在意识交织碰撞的结果.《红豆》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很大反响,成了众多批评家,伪批评家的靶子.在一片批判声中,《红豆》销声匿迹了. 直到1979年,在《重放的鲜花》一书中,才重新绽放出闪亮的光彩.一直以来,人们都是把这篇小说当作描写青年知识分子经历曲折痛苦后如何走向革命的,可是,通过对"红豆"这一象征意象的分析不难看出,这篇小说描写的是一段无法忘记的爱情.参考文献:[1]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宗璞.中国女作家小说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责任编校龙四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红豆》中“红豆”的象征意象第30卷第2期2008年3月湘潭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版)JoumalofXiangt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V oI.3ONo.2Mar.20o8论《红豆》中"红豆''的象征意象牛犁(江南大学文学院,扛苏无锡214000)摘要:一直以来,人们都是把宗璞的小说《红豆》当作描写青年知识分子经历曲折痛苦后如何走向革命的,可是,通过对作品中"红豆"这一象征意象的分析不难看出,这篇小说描写的是一段无法忘记的爱情.关键词:红豆;象征;爱情;意象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482(2oo8)o2—0125—02宗璞的短篇小说《红豆》是20世纪5O年代可贵的知识分子革命实践经验的具体体现之作,虽然对知识分子成长的内在苦痛揭示得有所顾虑,但"作品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激情远远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爱情小说." (1)《红豆》是运用倒叙的方式描写全国解放前夕女大学生江玫与银行家少爷齐虹之间的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恋爱故事,揭示了一代青年知识分子艰辛而曲折的心路历程.小说通过一个爱情悲剧,表达了一个在时代巨变面前如何选择自己道路和前途的人生命题.作家之所以选择一个爱情故事来不表现之一主题,是因为"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地出现十字路口,需要无比慎重,无比勇敢,需要以斩断万缕情丝的献身精神,一次次作出抉择.祖国,革命和爱情,家庭的取舍,新我和旧我的决裂,种种搏斗都是在自身的血肉之中进行,当然十分痛苦.''[2]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江玫与齐虹从相识,相恋到最后决裂分手的全过程.幻想,期待,甜蜜,痛苦,矛盾,悲伤……这一系列丰富的心理活动,在爱情和革命两条线索的交错发展下,小说真实而令人信服地记录下江玫性格与心灵的清晰脉络.拨开纷扰的爱情雾霭,透露出的正是主人公热诚而透明的心,江玫的信仰与追求,也是祖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那个生机勃勃,孕满希望的年代里一代人拥有的共同的真诚信念,符合一代青年知识分子从迷惘到觉醒, 软弱到坚强的思想感情发展逻辑.不但揭示了"爱情为革命服务"的主题,而且显示了人的本性和感情的丰富和复杂性.象征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艺术手法之一.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宗璞在《红豆》中运用"红豆"这一象征意向加深了小说的思想内蕴,提高了艺术意境,大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使这篇小说成为当时那个时代难得的佳作.作者选用"红豆"为线索,并运用一系列的象征意象,以细致缜密而略带伤感的语调,优美,含蓄,委婉又回味无穷的语气,在平缓的叙述中让人情不自禁的跟随作者一起感受当时的爱情."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宗璞的小说《红豆》,紧紧扣住"相思"的意象,并运用象征的手法引发出一缕缕怀旧情绪.小说一共6次写到红豆.每次都对情节起着推动或暗示作用.第一次是重回母校的江玫从宿舍的暗阁里拿出红豆引起回忆."江玫坐在床边,用发颤的手揭开了盒盖.盒中露出来血点儿似的两粒红豆,镶在一个丝编成的指环上,没有耀眼的光芒,但是色泽十分匀净而且鲜亮.时间没有给它们留下一点痕迹——."很明显,红豆是对思念的寄托.从这几句话中,首先可以体会到江玫再次见到红豆的激动心情,时隔8年,是怎样的感情能让她至今还如此激动?其次,红豆仍然"泽十分匀净而且鲜亮",便暗示了这份感情在江玫的记忆中没有丝毫褪色.作者巧妙的在开篇设置悬念,从而引起下文.无论哪一方面,读者都能在这开篇之中体会到接下来的一段爱情是多么美好,令人难以忘怀.第二次是江玫初遇齐鸿的时候,交待了红豆的来历."她伸出了右手,自己马上觉得不好意思,连忙缩了回来,掠了掠鬓发,按了按母亲从箱子底下找出来的一个旧式发夹,发夹是黑白两色发亮的小珠串成的,还托着两粒红豆,她的新同屋萧素说好看,硬给她戴在头上的."这是他遇见齐虹前的一个场景.小珠托起的"两颗"红豆预示着爱情的到来.作者用红豆衬托了女主人公的娇美,同时也为下文做了铺垫.被同时托起的两颗红豆会分开,相爱的人也会分开.此外,作者也通过红豆发夹引出萧素,这个对江玫的人生和爱情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人物,"硬"字可画出萧素"姐收稿日期:2007一l1—05作者简介:牛犁(1986一),女,浙江宁波人,江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系,主要从事对外汉语研究.l25姐"的形象,在小说中萧素不只是充当一个领路人的角色, 在关于红豆的爱情中,萧素更是以一个劝诫者的身份来影响着男女主人公感情的发展.第三次是在齐虹对江玫的告白中,齐虹以红豆作比,诉说他对爱情的美好憧憬."齐虹喃喃地说:'我第一次看见你,就是那个下雪天,你记得么?我看见了你,当时就下了决心,一定要永远和你在一起,就像你头上的那两粒红豆, 永远在一起……."'此时的男女主人公正处于热恋之中,正如江玫头上两颗鲜艳的红豆密不可分.此时的红豆,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美好的爱情.第四次是齐虹与江玫的争吵中,"……江玫的头发散乱,那红豆发夹落在地下.马上就被齐虹那穿着两色镶皮鞋的脚踩碎了,满地散着黑白两色的小珠.……以后,这两粒红豆就被装在一个精致的盒子里面,放在耶稣像后面的小洞里了.那小洞是齐虹偶然发现的.江玫睡在床上看见耶稣的像,总觉得他太累,因为他负荷着那么多人世间的痛苦."这段描写不仅解答了红豆为什么被放在盒子里之谜而且暗示男女主角感情的破裂,并且为下文的争吵以及分手作铺垫.齐虹踩碎了红豆发夹,也打破了爱情的泡影.象征爱情的红豆被装在精美的盒子里,那份感情也只能被装在心里了.作者把红豆放在耶稣受难像的后面,便预示着这场恋爱要经受巨大的折磨,那是心灵的受难.在时代巨变面前对自己道路和前途的抉择,在理想与爱情之间的抉择.于是江玫向受难的耶稣选择了自己的理想,虽然这是痛彻心扉的.'第五次是江玫与齐虹的最后一次见面中,江玫执意不肯随齐虹出国."'分别?——永远不能再见你——'江玫看着那耶稣受难的像,她仿佛看见那像后的两粒红豆."分别,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所以,红豆只能放在耶稣受难像后面.这样,作者便不需片语,便可以体现出江玫痛苦抉择的心情.红豆也象征着江玫自己.最后一次,重新回到现实."江玫手里握着的红豆已经被泪水滴湿了.……江玫刚流过泪的眼睛早已又充满了笑意.她把红豆和盒子放在一旁,从床边站了起来."昔日的爱情痛彻心扉,江玫还是选择了面对现实,坚持自己的理想.此时的红豆,象征着江玫逝去的爱情,也象征着江玫对齐虹的思念.8年后,江玫已成为一个成熟的党的工作者,可当她看到与齐虹相爱的信物红豆还完好无损时,竟是那么激动"好像是有一个看不见的拳头,重重地打了江玫一下","江玫觉得一阵头昏","江玫怔怔地","脸色刷地一下变得惨白", "发颤的手","泪水遮住了眼睛",往事才又重回脑海……l26宗璞说:"当初(写《红豆》)确实是想写一个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怎样在斗争中成长."【3J但是,当我们仔细感受这篇文章时,被打动的却是作者经意流露出的那种感情的细腻,哀伤;爱情的喜悦,缠绵,惆怅.信仰的不同决定齐虹和江玫的分别将是一个不能挽回的悲剧,自古至今,任何的爱情都要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可是人心中那最真实的感情却不是时代可以泯灭的.如果忘记一份感情能够那么决绝,那么,这份感情不是从一开始就没有意义了么?如果说,江玫为了革命可以忘记齐弘,那么她还为什么要小心保存那两颗红豆,为什么再次见到红豆后会那样激动?虽然表现江玫如何克服爱情的障碍走上革命道路才是文章的主旨,但是,归根结底小说中的"红豆"所代表的仍是他最古老的含义——爱情,相思.所以江玫才会在理智的选择,清醒的认识后,所带来的并不是大彻大悟,而是一份撕心裂肺的痛.这种两面性的描写,强调了前后性格的双重对比,揭示了革命背景下的爱情过程的复杂表现,但这种摇摆的爱情故事远缺少充分的理由,略显苍白.小说创作于1956年,在1957年7月《人民文学》"革新特大号"作为"新人的作品"推荐发表.编辑是为了贯彻"双百"方针.小说面世,文艺界的"反右"运动已全面展开,小说随之遭到批判,认为作品宣扬了资产阶级的"人情味"和爱情观.在5O年代初期爱情主题是被禁止的,作家们纷纷摈弃"小我",个人化的叙事被共同话语所替代,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作家"自我"的消失.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江玫的选择必须是革命,这也可以说是宗璞写作的必然选择, 然而,在不经意之中,斩露出了天然,纯真的爱情心理,实现了人性真实的部分还原,是时代话语与作家的潜在意识交织碰撞的结果.《红豆》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很大反响,成了众多批评家,伪批评家的靶子.在一片批判声中,《红豆》销声匿迹了. 直到1979年,在《重放的鲜花》一书中,才重新绽放出闪亮的光彩.一直以来,人们都是把这篇小说当作描写青年知识分子经历曲折痛苦后如何走向革命的,可是,通过对"红豆"这一象征意象的分析不难看出,这篇小说描写的是一段无法忘记的爱情.参考文献:[1]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宗璞.中国女作家小说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责任编校龙四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