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过程中井漏预防措施详细版
钻井过程中井漏预防措施

钻井过程中井漏预防措施引言在钻井过程中,井漏是指岩层渗流导致钻井液或气体进入地层中,造成井底或井壁漏失的现象。
井漏不仅会造成资金和时间的浪费,还可能导致井控事故和环境污染。
因此在钻井过程中,采取井漏预防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钻井过程中常用的井漏预防措施。
井漏预防措施1. 合理设计钻井方案合理设计钻井方案是井漏预防的首要步骤。
在设计钻井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井深、井眼直径、井壁稳定性等因素,以最小化井壁渗流和避免井漏的发生。
同时,在设计方案中要考虑到地层压力、渗透性等参数,选择合适的井壁防漏材料和钻井液体系。
2. 定期监测井漏迹象在钻井过程中,定期监测井漏迹象可以及早发现井漏的存在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测井、压裂测试和渗流试验等。
这些方法可以测量地层压力、液体流动速度和地层渗透性等参数,从而判断是否存在井漏现象。
3. 选择合适的井壁防漏材料在井漏预防中,选择合适的井壁防漏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常用的井壁防漏材料包括水泥浆和钢套管等。
水泥浆可以填充井壁缝隙,防止钻井液渗透到地层中。
而钢套管可以作为钻井井筒的固定和防漏层,在井眼和套管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以减少井壁与地层的接触面,防止井壁渗流。
4. 严格控制钻井液性能钻井液是钻井过程中重要的媒介,对于井漏的预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钻井液的选择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液性能,包括密度、黏度、过滤损失、遗漏等参数。
在地层压力较高的情况下,提高钻井液的密度可以有效地防止井漏的发生。
5. 加强井壁稳定措施井壁稳定性是井漏预防的重要环节。
通过采用适当的井壁支护措施,可以增加井壁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防止井壁发生塌陷和裂缝。
常用的井壁稳定措施包括钻井液循环、井壁固井、注浆和补齐等。
6. 增加井控手段在钻井过程中,增加井控手段可以提高井漏预防的能力。
常见的井控手段包括安全阀、盲井、井眼封隔器和防喷器等。
这些设备可以及时隔离井眼和井底,防止井液和气体进入地层中,减少井漏的风险。
钻井工程中井漏预防及堵漏技术分析与探讨

钻井工程中井漏预防及堵漏技术分析与探讨钻井工程中井漏预防及堵漏技术是钻井工程的重要技术之一,其目的是防止井漏的发生,以确保井壁的完整性和井口的安全。
本文将从井漏预防和堵漏技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井漏的预防井漏是井壁与地层之间的液体或气体泄漏现象,既会造成经济损失,也会威胁钻井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在钻井工程中,预防井漏是至关重要的。
1. 好的井眼设计合理的井眼设计可以帮助钻井工程人员减少井漏的风险。
其方法就是采用优质的井眼设计,如弧形井眼、斜井等,这样可以减少压力梯度的变化,从而降低井漏风险。
2. 合理的泥浆配方合理的泥浆配方可有效减少井漏的风险。
钻井工程人员应该根据地层情况、钻头类型和泥浆密度等因素配制泥浆,以保证井壁的完整性,防止井漏的发生。
3. 控制钻压和泥浆流速钻压和泥浆流速的控制也是预防井漏的重要措施。
在钻井过程中,受到的压力和速度变化可能会导致井漏的发生。
因此,钻井工程人员应该控制钻压和泥浆流速,以保证钻井过程的平稳进行。
4. 定期检查井壁状态钻井工程人员还应该定期检查井壁的状态,及时发现井壁的损坏,并通过适当的措施加以修复,保证井壁的完整性,从而避免井漏的发生。
二、堵漏技术在钻井工程中,即使做了充分的预防措施,仍有可能因为外界不可预知的因素导致井漏的发生。
这时,钻井工程人员需要采用堵漏技术来防止井漏的进一步发展。
1. 堵漏物质的选择堵漏物质的选择是堵漏技术的关键。
目前,在堵漏技术中常用的堵漏物质有水泥、岩石碎屑、聚合物等。
钻井工程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堵漏物质,根据井口的条件和井漏的原因进行判断。
2. 堵漏过程的控制堵漏过程的控制也是关键的。
在堵漏时,钻井工程人员需要掌握堵漏物质的数量和流量,根据井漏的性质和井壁的条件进行控制。
堵漏不当会导致井漏的扩大,反而加重事态,因此,必须严格掌握整个堵漏过程。
3. 堵漏效果的检查堵漏效果的检查对于堵漏技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堵漏后,钻井工程人员应该采用可靠的检测设备来检测井漏是否已得到控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以保证堵漏效果的最大化。
钻井队工程师濮城地区防漏措施

钻井队工程师濮城地区防漏措施1、设备方面⑴用好固控设备,减少泥浆中固相含量,控制好泥浆密度。
⑵检修、保养好钻机、柴油机、泥浆泵等设备,使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⑶保养好井口工具,使其灵活好用,可以随时起钻不耽误时间。
2、操作方面⑴进入易漏井段,坐岗设双岗,并且每天24小时不准离人。
⑵进入易漏井段,为减少地层裸露面积,控制机械钻速,每钻进3米循环观察,一是观察漏失情况,二是让堵漏剂进入漏层堵漏。
⑶进入易漏井段,不准使用井下动力钻具。
⑷每趟钻检查一次泥浆罐,有沉砂及时清理。
⑸发现井漏立即起钻,并连续灌泥浆,泥浆灌完可以灌清水。
检修好设备、井口工具,起钻时间争分夺秒。
平时可进行井漏演习。
⑹进入易漏井段,控制起下钻速度,有专人观察起下钻泥浆灌入、返出情况。
⑺进入易漏井段,下钻时要分段循环,单凡尔顶通,正常后再逐渐增大排量,循环时应避开漏层、盐层。
⑻进入易漏井段,下钻到底或中途循环开泵前要先灌满泥浆,开泵有困难时,应起出部分钻具再开泵,禁止大幅度活动钻具冲水眼,开泵泥浆损耗超过3m3时,应立即起钻。
开泵用单凡尔,柴油机800转,慢慢开泵,泥浆返出正常后,每10分钟上提100转,提至1200转10分钟后换双凡尔、三凡尔,换双凡尔、三凡尔时,重复以上操做,直到泥浆返出正常。
⑼尽可能早的停注水井,并泄压到5MPa,施工中经常巡回检查。
⑽、下钻遇阻要划眼,不能硬压,防止蹩漏地层。
⑾起下钻、接单根、下套管时要控制下放速度,每根的速度控制在40-60秒钟。
⑿钻遇预计漏层前,钻具结构尽可能简化,水眼尽可能放大,并且要短起下钻,保证井眼畅通。
⒀不得盲目提比重,有后效马上汇报。
⒁低泵压钻进,泵压不能超过13MPa。
⒂强化防卡措施,活动钻具要及时、幅度要大,上提下放幅度不小于3米,转动不少于10转。
⒃钻进过程中,认真进行地层对比分析,以利于准确判断漏层。
3、泥浆方面⑴进入易漏井段前,配40-60方胶液予处理泥浆(可加入LV-CMC、AM101各500Kg)提高抗盐污染能力,并加入QS-2 2吨、在泥浆中加入随钻堵漏剂粗细各4吨,并在以后钻进过程中不断补充,钻进过程中一定要用好固控设备,降低有害固相含量,保持泥浆具有良好的流变性。
井漏的预防

井漏的预防对付井漏应以预防为主,尽可能避免因人为的失误而引起的井漏,凡是能搜集到的资料都搜集齐全,凡能做到的工作都做到井漏以前。
1、根据地层孔隙压力梯度和地层破裂压力梯度曲线,正确进行井身结构和套管程序设计。
同一裸眼井段内,不允许有喷、漏并存的地层存在。
2、在疏松的表层中钻进,最好不要用清水而有钻井液。
表层套管要下到适当的深度,固井质量要有保证,这是一口井的基础工作,千万不可忽视。
3、在松软地层中钻进,钻速很快,钻井液排量跟不上,会使岩屑浓度过大,憋漏地层,应控制钻速,或者每打完一单根,划眼1~2次,延长钻井液携砂时间。
4、在没有高压层存在的条件下,应尽量降低钻井液浓度,认真搞好钻井液固控工作,防止钻井液密度自然增长。
穿过高渗透地层时,应提高钻井液的粘度和切力,降低滤失量,加强造壁作用,减少滤失的可能。
在钻开高压层时,应严格控制钻井液密度,做到近平衡压力钻进,既不喷又不漏。
5、在易漏地层中钻进,排量要适当,泵压要适当,钻速要适当,起下钻、接单根时下放速度要适当,防止产生激动压力,压漏地层。
发现有微笑漏失时,应减小排量,降低泵压,同时应控制钻速,减少钻井液中的钻屑浓度,并防止钻头泥包,这是一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不能顾此失彼。
如果发现钻头或扶正器泥包,应设法消除。
6、在易缩径地层中钻进,应采取抑制性钻井液,防止井径缩小而增加环控流动阻力。
7、如下部有高压层,而上部有低压层,又不可能用套管封隔时,在钻开高压层之前,应对裸眼井段进行破裂压力试验,找准漏失层位,先行堵漏,待承压能力达到预期值时,再钻开高压层。
8、在已开发区钻调整井,可以调整地层压力,既降低高层压力又提高低压层压力,降低高层压力的方法是:停止注水;老井排液泄压;在高压区先打泄压井,对高压层排液泄压。
提高低压层压力的方法:加强低压层注水;停止产油井生产。
9、对钻井液密度敏感性很高的油气层如石灰岩裂缝、溶洞,钻井液密度稍高则漏,稍低则喷,最好不堵,应调整钻井液性能使钻井液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达到平衡,把目的层钻穿,下套管完井。
石油钻井井漏的防止和堵漏措施

石油钻井井漏的防止和堵漏措施一、防漏钻井过程中,井漏是最普遍最常见而损失严重的一个突出问题。
治理井漏,首先应重在防漏,只有有效地表防漏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避免堵漏,而真正有效的防漏主要是防止诱发性井漏。
防漏至关重要的内容在于控制好井内液柱压力,而引起井内液柱压力过高的因素很多,他不仅取决于钻井液密度井身结构工程参数和钻井操作,而且还取决于钻井液的性能特别是流变性能。
1.设计采用合理的井身结构。
根据地层状况和气水显示情况以及地层压力系数变化和漏失情况,考虑到钻井手段和目的,设计采用合理的套管程序,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封隔破碎裂缝发育洞穴性地层和活跃性气水层和高低过渡带以免钻井时低压地层产生高压差的目的。
2.根据预告的地层压力,设计合理的钻井液密度,并结合实钻情况,及时合理地调控维持钻井液密度,实现近平衡钻井,从而尽可能地降低钻井液液柱压力。
对于无气的低压层段最好选用水或聚合物钻井液,钻进中搞好固控以控制钻井液密度的相对稳定。
3.优控钻井液流变性能。
在保证井眼良好净化的前提下,应尽可能调低钻井液的粘度切力特别是静切力,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环空循环当量密度和减轻压力激动。
防止诱发性井漏弱凝胶钻井液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情况下,不论钻井液密度高低,漏斗粘度30~50秒,初切1~5pa,终切小于2.5~12.5pa,动切力小于10 pa。
4.气层钻进易发生井喷和井漏,防喷和压井工作是防止井漏的重要环节,应搞好液面监测严密控制钻井液密度,起钻严格按规程灌满钻井液,尽平衡钻进等防止井喷。
一旦发生井喷需要压井,也应严格控制压井液密度,防止井漏发生。
5.严格钻井操作避免过高的压力激动。
特别是易漏层段和气层钻进中,选用合理的排量,避免过高的环空返速,控制起下钻速度,平稳操作,下钻到底后应先转动钻具5~15min破坏钻井液结构后再缓慢地开泵,超深井段必要时可分段低排量低泵压循环。
6.避免环空障碍。
维持优良的钻井液防塌性、防卡性、流变性和失水造壁性,以保证井壁的稳定、井眼的净化和有效的环空水力值,从而避免环空泥环、砂桥、钻头泥包等引起的阻卡造成的井漏。
钻井工程中井漏预防及堵漏技术分析与探讨

钻井工程中井漏预防及堵漏技术分析与探讨
钻井工程中的井漏问题是具有危害性的,需要在钻井过程中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堵漏。
本文将从井漏的预防、检测和堵漏技术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井漏的预防
1. 前期勘探、设计及施工阶段的各类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 在钻井过程中如何防止井漏,主要措施包括:控制钻井液循环系统的口头液压,
合理选择钻井液的性质,控制注入压力,掌握好钻头进入地层的速度、方向等方面,保持
井口良好的规范封口;
3. 钻井偏失-井漏量-机械钻井技术相互关系的分析。
二、井漏的检测
1. 井漏的现象、证据和特征,检测井漏的90%情况是基于黏度的变化来确定的,如钻
井液的密度下降或液位上升等;
2. 井漏检测的主要方法:定向井漏测量、地震测量、测井仪的应用、浸透度测井、
关键密度识别、泵漏识别等;
3. 井漏检测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劣势。
三、井漏的堵漏技术
1. 堵漏材料有机/无机胶体物质、化学药剂、气体等,并对其性质进行了分析;
2. 堵漏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堵漏策略的设计,比如:完善的堵漏设计需要深入了解井漏
型式、位置、尺寸以及其它细节,并根据所得信息综合设计堵漏方案;
3. 已有的堵漏技术、装置和工具的评价和整合。
综上所述,钻井工程中井漏问题的预防、检测和堵漏技术是非常关键的,需要钻井工
程的参与人员在钻井前认真制定好防范措施,并在钻井过程中持续监测井漏的情况,一旦
发现井漏,采取有效的堵漏措施,以确保钻井工程的顺利进行。
钻井工程中井漏预防及堵漏技术分析与探讨

钻井工程中井漏预防及堵漏技术分析与探讨钻井工程是石油工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井漏的发生往往会给钻井工程带来重大的损失,因此井漏预防及堵漏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井漏的形成原因、预防措施和堵漏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井漏的形成原因井漏是指在钻井过程中,地层中的钻井液或压差等原因导致地层岩石破裂或孔隙中的流体窜入井筒或井壁。
主要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点:1. 地层压力异常:地层中如果存在高压或低压区域,当钻井液的密度和地层压力失衡时,容易造成地层岩石破裂,导致井漏的发生。
2. 钻井工艺操作不当:如果钻井工程中的操作不当,比如钻进速度过快、循环速度不合适等,都会导致局部压力失衡,从而形成井漏。
3. 井壁稳定性差:如果井壁不够稳定,容易受到地层压力的影响而发生破裂,从而导致井漏。
4. 钻井液性质不合适:钻井液的密度、黏度等性质不合适也会导致井漏的发生。
二、井漏预防措施为了防止井漏的发生,钻井工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合理设计钻井方案:在设计钻井方案的时候,需要对地层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确定井壁稳定性和地层压力等参数,从而制定合理的钻井方案。
2. 选用合适的钻井液:钻井液的性质直接影响着井漏的发生,因此需要根据地层情况和钻井工艺选用合适的钻井液,并加强对钻井液的监测和管理。
3. 严格控制钻井液循环速度:合理控制钻井液的循环速度是防止井漏的关键,循环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导致地层压力失衡,因此需要科学、严格地控制循环速度。
4. 加强井壁稳定性管理:在钻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加强对井壁稳定性的管理,保持井壁的稳定,防止地层压力对井壁造成影响。
5. 强化井漏监测系统:建立完善的井漏监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井漏问题,避免井漏的扩大和发生。
三、井漏堵漏技术分析与探讨即使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井漏偶尔还是会发生。
这时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堵漏技术来及时处理井漏问题。
1. 流体压裂:流体压裂是一种常用的井漏堵漏技术,通过向井内注入固体或液体流体,增加井内压力,使井漏位置的孔隙或裂隙被封堵,达到堵漏的目的。
井漏预防及处理措施

井漏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1.确定合理的泥浆密度,钻井过程中根据涌、漏、返砂、扭矩、悬重、气测值综合判定地层孔隙压力和侧向压力,从而适时调整泥浆密度, 防止实钻泥浆密度与地层压力相差较大时可能导致的井涌和井漏;2.坚持坐岗观察泥浆出口,注意测量泥浆罐液面变化情况,保证泥浆罐监视器灵敏,精确,以及时发现井漏;3.司钻应注意开泵方法,特别是下钻到底时,泥浆静止时间较长,切力大,先用小排量顶通,再逐渐开大排量;先单泵,再双泵。
4.在整个裸眼段,严格控制起下钻速度,下钻时坚持分段循环顶通,下到底后小排量开泵,防止蹩漏地层,顶通后逐渐加大到正常排量循环一个迟到时间后再继续钻进。
循环时大幅度活动钻具,禁止定点循环。
5.要求司钻密切注意钻速及泵压变化。
如果砂子不能及时返出,应减小钻压,控制钻速,防止蹩漏地层或卡钻。
4.接单根后,控制下放速度,防止压漏地层。
作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5.另外要求泥浆上储备好堵漏材料备用。
6. 严格控制钻进速度,揭开砂岩1~2米就循环观察溢流或井漏情况,必要时停泵观察,保证对可能出现的井涌、井漏都有充分的反应时间;钻时加快时,降低钻压控制钻速,钻进1m即循环观察,有涌漏迹象时,起钻至套管鞋压井或堵漏;7.为了防止下部砂岩地层压力枯竭或地层压力系数较低,发生井漏,储备50方的轻泥浆(密度1.20g/cm3左右),一旦发生井漏,可以混入胶液、加轻浆、开离心机降密度三路并进,及时的将泥浆密度降低到合理的程度,同时可以配置堵漏泥浆进行堵漏。
8.进一步加强坐岗观察,密切监视泥浆池体积变化并作好记录。
加强坐岗观察,及早发现井漏、井涌征兆,井漏时,作到早发现、早处理、早报告;9.降低泥浆环空压耗和激动压力,在保证携带岩屑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泥浆粘度,降低固含和含砂量,降低失水,提高泥饼质量,防止因泥饼较厚引起环空间隙较小,导致环空压耗增加;9.泥浆加重时,应控制加重速度,并且加量均匀,每循环周泥浆密度提高幅度不超过0.02;10.当钻进时突发井漏、密度过高压漏、操作不当蹩漏时,采用静止堵漏,其施工要点如下:1)储备一定数量堵漏泥浆,暂时不加入膨胀材料,待堵漏施工前再加入;2)发生井漏时立即停止钻进和循环,起钻至套管鞋内静置8-24小时;3)最好在起钻前替入堵漏泥浆覆盖于漏失井段(替堵漏泥浆前适当起出部分钻具,使钻具底端位于漏层上方,防止卡钻),然后起钻,增强堵漏效果,;4)起钻和静置期间,必须定时向井内灌浆,保持液面,防止裸眼井段地层坍塌;5)再次下钻时,控制下钻速度,尽量避开在漏失井段开泵循环,如必须在漏失井段开泵循环,应采用小排量循环观察,不发生漏失后再逐渐提高排量恢复钻进;6)恢复钻进后,泥浆密度和粘切不宜立即作大幅度调整,要逐步进行,控制加重速度,防止再次发生漏失。
钻井井漏防漏堵漏技术规范-7.20

钻井井漏预防与堵漏技术规范冀东油田钻井施工中发生的井漏既带有明显的区域性,又具有明显的地层特点。
在钻井施工中,规范操作,严格落实钻井施工技术措施,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井漏;对于漏失层,要“以防为主,以堵为辅,防堵结合”,需要针对不同的漏失特点,采取相应的堵漏材料和堵漏方法,降低井漏对钻井施工的影响。
一、钻井井漏的预防(一)管理措施1、优化井身结构设计及技套下入方式,减少井漏对定向井仪器和钻具安全的影响。
2、针对断层、欠压层等易漏地层,优化井眼轨迹控制与监测方式。
揭开潜山面前,简化钻具组合,降低定向井仪器、钻具安全风险。
3、及时沟通协调,进入断层、漏层前,现场地质施工小队做好井漏提示;出现新问题、新情况时做好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在实现地质目的的前提下,考虑提前完钻,减少油层污染。
4、根据工程地质设计提示,参考邻井施工情况,提前制定针对性的防漏堵漏措施,现场要按设计储备足堵漏材料,对于周边凸起的井,需要另外储备石棉绒、核桃壳、凝胶堵漏剂等。
5、加强坐岗制度的落实,密切监测泥浆液面变化,出现异常及时汇报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二)钻进过程中预防措施1、明化镇地层钻进,钻速很快,应适当控制钻速,或者每打完一个单根,划眼1~2次,延长钻井液携带岩屑时间。
2、明化镇地层钻进,采用低粘、低切、强抑制钻井液性能,适当控制钻井液的滤失量,采用合理的排量,如215.9mm井眼,合理的排量应该为30-32 L/s,落实好短起下措施。
3、明化镇地层钻进,搞好钻井液固控工作,使用好离心机,及时清除劣质固相,降低钻井液密度,防止钻井液密度自然增长。
4、需要提高密度时应首先把基浆处理好,先在井浆中加入足量的磺化沥青、超细碳酸钙和单封等,以提高地层承压能力,循环两周后,才能逐渐加重。
严格执行加重程序,每周只提高0.02g/cm3,使易漏层井壁对钻井液液柱压力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5、钻穿易漏失地层前,在钻井液中加入堵漏剂,加量为8-14kg/m3,封堵细小裂缝和孔洞。
钻井工程中井漏预防及堵漏技术分析与探讨

钻井工程中井漏预防及堵漏技术分析与探讨钻井工程中的井漏是指地下水或油气在钻井过程中通过井壁渗透到井筒中的情况。
井漏不仅会造成钻井作业困难,还可能引发严重的事故和环境灾难。
井漏的预防与堵漏技术对于保证钻井工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井漏的预防是指在钻井作业中采取一系列措施,避免地下水或油气渗透到井筒中。
预防井漏的关键是要保持井壁的完整性,遮断井筒与地层之间的联系,以防止流体的泄漏。
常用的预防井漏的措施有以下几种:1. 设计合理的井壁结构。
通过合理选择井壁材料和井壁强度设计,提高井筒的抗渗强度,降低井漏发生的风险。
2. 采用附加的套管和水泥固井。
通过在井筒中安装多重套管,并在套管与地层之间灌注水泥浆固井,可以有效地防止地下水或油气的渗透。
3. 適應性防漏技术。
在钻井作业中,根据地层条件和井漏的风险评估,采取相应的防漏措施。
在可能发生井漏的地层上加压钻井、使用可充气套管等。
而对于已经发生井漏的情况,需要采取堵漏技术来尽快解决问题,以防止井漏的进一步扩大。
堵漏技术主要分为维护性堵漏和应急性堵漏两类:1. 维护性堵漏技术。
在钻井过程中,通过注入堵漏剂或堵漏液体,以提高井壁的密封性,阻止渗漏。
堵漏剂可以根据井漏的原因和类型进行选择,例如封孔剂、水泥浆等。
2. 应急性堵漏技术。
当发生严重井漏时,需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来堵塞井漏源,以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常用的应急性堵漏技术包括封井、灌水等。
钻井工程中井漏的预防和堵漏技术是保证钻井安全和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技术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井漏的发生,并且能够在井漏发生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这些技术的应用和不断的改进,将有助于提高钻井工程的效率和安全性。
钻井井漏预防

井漏的预防措施
1.降低井筒的动压力
在下钻过程中,注意下放速度,尤其是快下到底的几柱至十几柱钻具时,下放速度须尽量慢下来。
对于主漏层,钻具下到底后,采取开泵慢,低排量循环,一直到泥浆返出井口后经确认却无漏失时,再逐渐增加排量后正常钻进;如果泥浆的粘切较大,可以考虑先转动钻具然后才开泵,经钻具的转动改变泥浆的一些性能(这主要考虑到泥浆的触变性),使泥浆慢慢活动开来。
钻进中提高接单根速度,适当循环,下放和开泵不能同时完成.
(1)选用较低钻井液密度与类型,(2)降低钻井液的环空压耗(3)降低开泵、下钻和下套管过程中的激动压力,对于主漏层清楚,注意观察泵压表泵压变化
2.提高地层的承压能力
地层的漏失压力主要取决于地层的特性,通过人工的方法封堵漏失通道,增大钻井液进入漏失层阻力来提高地层的承压能力,以达到防漏的目的,调整钻井液性能,钻井渗透性漏层时,进入漏层前,可通过适当增加钻井液粘度,泥浆比重达到平衡地层压力目的,进入石盒子气层前保证泥浆性能达到设计要求的下限,进入本溪组前调整泥浆性能达到上限保证井控安全.
3.在进入刘家沟时加强座岗工作,勤观察泥浆出口反出情况,以及泵压钻时快慢的变化做到早发现早汇报早处理,泥浆上灌后认真准确测量泥浆液面并做好记录及时判断井漏或溢流的发生,预防井漏所带来井下复杂情况的发生,做好各种堵漏材料提前储备配置,保证设备运转良好,落实干部大班跟班制度.。
钻井工程中井漏预防及堵漏技术分析与探讨

钻井工程中井漏预防及堵漏技术分析与探讨钻井工程中井漏是一种经常发生的问题。
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井口崩塌、井口塌陷、泥浆污染等后果。
因此,预防井漏非常重要。
预防井漏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合理设计井眼结构:在设计井眼结构时,应在井壁和井眼设计合适的孔隙度和孔径,并根据钻井液和地层的物理性质,选择合适的井眼尺寸和钻井液性质,以确保井壁稳定,油层不泄漏。
2.加强钻井液性能:钻井液可以有效地减少地层压力,增加井眼壁的稳定性,同时起到冷却润滑,防止井壁塌陷的作用。
应根据不同的井壁裂隙特点和地质条件选择不同的钻井液体系。
3.选择适当的井眼钻杆:钻杆的质量和硬度对井口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选用高品质的合金钢钻杆,可以提高钻杆的强度和抗磨损能力,使钻杆不易弯曲和断裂。
4.优化钻井参数:通过优化钻井参数,如下钻速度、旋转速度、钻头冷却等参数,不仅可以减少地层压力、提高钻井效率,还可以减少井漏的风险。
当预防措施失效时,就需要进行堵漏。
堵漏技术是通过堵塞漏点来解决井漏问题。
一般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1.控制井漏:通过调整钻井液的性质和流量、调整注浆量和泵压等措施来控制井漏现象的发展。
2.堵塞漏点:可以使用钢丝绳、螺栓、水玻璃、膨润土、水泥和一些化学物质来堵塞漏点。
当选择堵漏材料时,需要根据漏点大小、漏点深度、井眼大、井压、温度等因素进行选择。
同时,在进行堵漏操作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法,如压力注浆、封孔装置、推管法、涂层法等等。
总的来说,在钻井工程中预防井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加强措施的预防才能尽可能地减少井漏发生的概率。
同时,也必须了解堵漏技术,及时解决井漏问题,保证钻井工程的顺利进行。
井漏预防及处理措施

井漏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1.确定合理的泥浆密度,钻井过程中根据涌、漏、返砂、扭矩、悬重、气测值综合判定地层孔隙压力和侧向压力,从而适时调整泥浆密度, 防止实钻泥浆密度与地层压力相差较大时可能导致的井涌和井漏;2.坚持坐岗观察泥浆出口,注意测量泥浆罐液面变化情况,保证泥浆罐监视器灵敏,精确,以及时发现井漏;3.司钻应注意开泵方法,特别是下钻到底时,泥浆静止时间较长,切力大,先用小排量顶通,再逐渐开大排量;先单泵,再双泵。
4.在整个裸眼段,严格控制起下钻速度,下钻时坚持分段循环顶通,下到底后小排量开泵,防止蹩漏地层,顶通后逐渐加大到正常排量循环一个迟到时间后再继续钻进。
循环时大幅度活动钻具,禁止定点循环。
5.要求司钻密切注意钻速及泵压变化。
如果砂子不能及时返出,应减小钻压,控制钻速,防止蹩漏地层或卡钻。
4.接单根后,控制下放速度,防止压漏地层。
作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5.另外要求泥浆上储备好堵漏材料备用。
6. 严格控制钻进速度,揭开砂岩1~2米就循环观察溢流或井漏情况,必要时停泵观察,保证对可能出现的井涌、井漏都有充分的反应时间;钻时加快时,降低钻压控制钻速,钻进1m即循环观察,有涌漏迹象时,起钻至套管鞋压井或堵漏;7.为了防止下部砂岩地层压力枯竭或地层压力系数较低,发生井漏,储备50方的轻泥浆(密度1.20g/cm3左右),一旦发生井漏,可以混入胶液、加轻浆、开离心机降密度三路并进,及时的将泥浆密度降低到合理的程度,同时可以配置堵漏泥浆进行堵漏。
8.进一步加强坐岗观察,密切监视泥浆池体积变化并作好记录。
加强坐岗观察,及早发现井漏、井涌征兆,井漏时,作到早发现、早处理、早报告;9.降低泥浆环空压耗和激动压力,在保证携带岩屑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泥浆粘度,降低固含和含砂量,降低失水,提高泥饼质量,防止因泥饼较厚引起环空间隙较小,导致环空压耗增加;9.泥浆加重时,应控制加重速度,并且加量均匀,每循环周泥浆密度提高幅度不超过0.02;10.当钻进时突发井漏、密度过高压漏、操作不当蹩漏时,采用静止堵漏,其施工要点如下:1)储备一定数量堵漏泥浆,暂时不加入膨胀材料,待堵漏施工前再加入;2)发生井漏时立即停止钻进和循环,起钻至套管鞋内静置8-24小时;3)最好在起钻前替入堵漏泥浆覆盖于漏失井段(替堵漏泥浆前适当起出部分钻具,使钻具底端位于漏层上方,防止卡钻),然后起钻,增强堵漏效果,;4)起钻和静置期间,必须定时向井内灌浆,保持液面,防止裸眼井段地层坍塌;5)再次下钻时,控制下钻速度,尽量避开在漏失井段开泵循环,如必须在漏失井段开泵循环,应采用小排量循环观察,不发生漏失后再逐渐提高排量恢复钻进;6)恢复钻进后,泥浆密度和粘切不宜立即作大幅度调整,要逐步进行,控制加重速度,防止再次发生漏失。
钻井过程中井漏预防措施

安全技术/化工安全
钻井过程中井漏预防措施
1、松软、易漏地层钻进应控制钻速,坚持划眼,延长钻井液携砂时间,避免操作引起压力激动(起下钻、开泵、加重)
2、采用近平衡压力方式钻井,加强泥浆抑制性的处理,高密度、小井眼井中应尽量降低泥浆切力,上部存在低压层,应先行堵漏再钻开高压层。
3、下钻时应分段循环,开泵避开漏层。
4、在钻开预计高压层前,对上部裸眼段进行提高承压能力的封堵时,应钻开一段、封堵一段,避免长井段及短时间内进行承压试验。
进行地层承压试验时,宜采用逐步提高钻井液当量密度的办法,而不应采取一次憋漏的方法。
5、在严重漏失层与低压漏失层并存的井段,堵漏施工应采用低密度、中稠度、流动性好、滞流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强度的膨胀性堵漏液进行承压堵漏,避免堵漏液不能进入低压层、在外来压力激动作用下产生新的漏失,导致重复堵漏。
6、在严重漏失地层堵漏施工,尤其在水源不足的情况下,从钻进开始即应制定实施尽可能完善的防漏、穿漏、堵漏等措施,做好进行综合堵漏技术的充分准备。
7、起下钻具时要尽量避免产生激动压力,尤其要控制下钻速度,对于小井眼,这个问题尤为重要。
实践证明,同样地层大井眼不漏而小井眼则漏失严重,这是因为环空间隙太小,井内循环液动压力和激动压力过大所致。
研究表明,起下钻具引起的激动压力为静液柱压力的20%一100%,岩层在这种交变载荷下,会造成井壁的破碎和断裂而发生井漏。
因此,下钻时应注意控制下钻速度,起钻时注意向井内回灌泥浆,是控制压力波动的有效办法。
井漏预防工程技术措施

井漏预防工程技术措施1、在易漏地层中钻进,选择合适的排量、泵压、钻速,下钻、接单根时控制下放速度,防止产生激动压力,压漏地层。
发现有微小漏失时应减小排量。
2、在钻井液粘切较高、静止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控制钻具下放速度,下钻时应分段循环,每次开泵都要先小排量后大排量,先低泵压后高泵压,同时转动钻具破坏钻井液结构力,防止憋漏地层。
3、堵漏结束后,下钻时分段循环出井眼内的堵漏钻井液。
避免钻具下放过多,穿过漏层后开泵憋漏地层。
4、堵漏成功恢复钻进后,可采用小排量钻进,在钻头远离井漏井段后,再恢复正常排量。
5、下钻时严禁在已知漏层位置开泵循环,避免冲开封堵层再次发生井漏。
6、一旦发现井漏,要根据井漏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进行处理。
堵漏的方法1、随钻堵漏技术随钻堵漏适应于低压渗漏地层的钻井堵漏,一般要求漏失速度小于3m3/h。
它主要是在钻井液中添加颗粒直径较小的纤维类堵漏材料、刚性颗粒类堵漏材料以及可变形颗粒类堵漏材料,在钻井液液柱正压差的作用下,堵漏材料通过渗滤作用,在地层孔隙或微裂缝上架桥、填充和封堵,堵塞流体流动通道,达到堵漏目的。
适合于高渗透砂层、砾石层、破碎煤层以及其他存在微裂缝的地层堵漏。
2、桥接堵漏技术桥接堵漏主要是利用多种堵漏材料按一定配比配制堵漏浆,使固体颗粒堵塞裂缝、孔隙通道,其中刚性颗粒在漏失通道中起架桥和支撑作用,纤维和片状堵漏剂在刚性颗粒间起连接、封堵作用,可变形堵漏剂主要是填充作用,通过挤压变形堵塞刚性颗粒、纤维和片状堵漏剂封堵后剩下的孔隙空间,降低封堵渗透率,达到堵漏的目的。
3、固结堵漏技术固结堵漏包括水泥浆堵漏、胶质水泥堵漏、MTC 堵漏、柴油水泥堵漏及石灰乳堵漏等多种方法,它利用水泥、石灰凝固而堵塞地层裂缝、孔隙等流体流动通道,达到堵漏或提高地层承压能力的目的。
适用于漏失层位明确的恶性井漏,其施工工艺比较复杂,风险大,容易导致固卡钻具等事故。
在钻井施工中,我们对漏失地层的裂缝宽度或孔隙尺寸是不能准确掌握的,因此,井漏后我们无法尽快优选出与之适应的堵漏配方,这就大大降低了堵漏的效率和成功率。
钻井工程中井漏预防及堵漏技术分析与探讨

钻井工程中井漏预防及堵漏技术分析与探讨钻井工程中,井漏是一种常见问题,它会给油田开发带来很多不良影响,例如影响钻井操作、造成泥浆循环失常、排出油田地层内的油气等。
因此,如何预防井漏及及时堵漏变得十分关键。
本文将就井漏预防及堵漏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井漏预防1.注重钻井液配方选择钻井液在钻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带走孔屑、保持孔壁稳定,还能使井内的油气防止逃逸。
因此,在选择钻井液时,要根据井身资料、钻井层位和地质情况等因素进行合理搭配,以达到最佳防漏效果。
当遇到深水层或高压地层时,应选择高密度钻井液来增加井壁支撑力,避免井壁底部裂开。
2.掌握好钻井参数在钻井过程中,要掌握好钻井参数,如钻头压力、电动机电流、转速等,及时判断地层情况,把握好钻进情况,防止钻井液流失或滞留而导致井漏。
例如,当电动机电流异常上升时,表明钻头已进入含水或含砂地层,此时就要减缓转速或及时停钻进行钻井液配方调整,以预防井漏的发生。
3.合理设置套管在钻井过程中,要根据地层情况合理设置套管,以保证钻孔壁面的稳定和水蜕效果,并避免井漏的发生。
一般情况下,套管应该与地层的稳定性、井口附近的地层厚度和物性、排水性等因素相配合。
二、堵漏技术1.机械堵漏机械堵漏是通过套管、泥浆等机械元件对井下进行封堵,防止钻井液不合理流失,造成井漏的一种方法。
这种堵漏方法不会影响井下地层结构,也不会破坏井口设施,是一种较为有效的井漏堵漏手段。
2.浸渍堵漏浸渍堵漏是在井漏口周围注入具有化学反应能力的清漆、胶粘剂等物质,把井漏口周围的岩层和钻井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防止井漏继续发生。
3.水泥堵漏水泥堵漏是对井漏口周围的岩层进行注水泥,封堵井漏口的方法。
此方法需要加速硬化的水泥,采用喷射或紧固管等方法进行注入,进行有效的压实、封堵。
综上所述,钻井工程中预防井漏、堵漏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要合理配方、设定好钻井参数,及时检测和堵漏问题,以保证钻井的顺利进行,成功开发油田。
石油钻井设备防渗措施

石油钻井设备防渗措施在石油钻井过程中,防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
渗漏是指井眼周围地层的油、水或气体通过钻井设备的接口或密封不良等地方,进入钻井设备或井眼,从而对钻井作业和井下设备造成损害。
为了保护钻井设备的完整性和作业的顺利进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渗措施。
1. 设备密封性检查在进行石油钻井作业之前,需要进行设备密封性检查。
这包括检查钻井设备的各个接口、密封垫圈和密封胶圈等部件的完整性和密封性。
特别是钻井管、套管和井眼之间的接口,需要采取严密可靠的措施,避免渗漏的发生。
2. 液压系统检查石油钻井中使用的液压系统是防渗的重要部分。
液压系统的密封件需要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并及时更换磨损或老化的密封件。
此外,液压系统的管路也需要进行周期性的检查和清理,以防止任何可能的渗漏点。
3. 设备维护与保养定期的设备维护与保养是防止设备渗漏的关键。
维护与保养包括清洁设备表面、检查设备的松动部件,并及时进行紧固,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维护与保养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设备表面是否有任何渗漏的痕迹,随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4. 密封材料的选择在石油钻井设备中,为了防止渗漏问题,需要选择和使用可靠的密封材料。
常见的密封材料包括橡胶密封圈、密封垫圈、密封胶圈等。
这些密封材料应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和密封性好的特点。
选择合适的密封材料对于确保设备的密封性至关重要。
5. 密封材料的安装除了选择合适的密封材料,正确的安装密封材料也是防止设备渗漏的关键。
密封材料安装时需要确保密封圈的正常放置和固定,确保其与设备接触面密实,以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此外,密封材料的安装也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压紧或过度拉伸,以免导致材料损坏和漏洞。
6. 定期检查与维修防渗措施需要定期检查与维修,以确保设备的完好无损。
定期检查包括观察设备表面是否有任何渗漏痕迹、听取设备运行时是否有异常声音等。
一旦发现任何渗漏或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7. 培训与技能提升防渗措施不仅仅依赖于设备本身的设计和制造,也需要依赖于操作人员的培训与技能。
井防漏措施

防漏措施
1.上部地层钻进时,钻井液在保持一定的搬土含量时,具有较高的粘
度,增强其携削造壁性能,提高地层的承压能力.
2.控制下钻速度,开泵应先小排量,待返出正常后增大排量,以免造成
压力激动而蹩漏地层.
3.下钻打通水眼时尽量避开漏层,不要易漏失层位定点循环,钻井液
要保持良好的流态,减少对井壁的冲刷.
4.加强固相控制,及时清除钻井液中的有害固相,防止造成蹩堵和钻
井液密度自然增加,尽可能实现近平衡压力钻井.
5.钻井中若发生井漏,要立即起钻至安全井段,查明原因.根据漏失情
况处理好后方可继续钻进.
6.一二开钻进过程中,要认真控制钻速,送钻均匀.
7.起钻灌好泥浆,下钻时下放速度控制在1-1.5min/柱.
8.下钻时按规定下深挂电磁刹车,分段打通水眼循环钻井液,避免产
生压力激动,导致井壁坍塌和井漏.
9.下钻到底或接单根开泵时,排量由小到大,严禁开泵过猛蹩漏地层.
10.每钻进3-5根单根停钻循环15分钟,按要求起下钻,保持井壁规则,
井眼清洁和畅通.
11.起钻前要充分循环,并调整好钻井液性能.
12.裸眼井段一律要一档起钻,全井严禁使用高速起钻,起钻时,要有专
人认真观察,环空液面下降情况,并灌好钻井液..
13.严格控制钻井液滤失量防止井段水化缩径起钻抽吸引起井壁坍塌.。
钻井工程中井漏的预防及堵漏技术分析_

钻井工程中井漏的预防及堵漏技术分析近几年来,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就推动了油田勘探和油田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且我国油田勘探和开发技术也逐渐成熟,进而充分满足了我国社会对油气能源的需求,同时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
作为油气勘探和开发工作的核心環节,钻井工程往往会受到外界多种因素的干扰,在实际钻井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比较多的问题,其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井漏问题。
井漏与其他问题相比,具有“难预防、难解决”的特性,井漏现象往往会导致出现安全事故,会给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进而严重影响到企业的财产安全,甚至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
因此,有效地预防井漏问题,科学的使用堵漏技术是油田勘探和开采工作的重中之重。
笔者在本文将对目前钻井井漏预防的现状和堵漏技术等问题进行分析,进而谈谈如何预防钻井工程的井漏问题,并有效地使用堵漏技术。
标签:钻井工程;井漏预防;堵漏技术引言:油气能源是目前最常用的能源,随着人们对其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尤其能源逐渐成为最稀缺的能源之一。
为了能够充分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对能源的大量需求,各个国家都在加大力度勘探和开发油田能源,我国亦是如此。
目前,我国在油气勘探和开发方面的工作已经具有初步规模,而且勘探和开发油田的相关技术也逐渐成熟,尤其是钻井工程的相关技术及其运用,能够有效的解决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裂缝型油田藏等相对来说比较特殊的油气藏开发问题。
现阶段内,施工人员在钻井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井漏难预防的问题,解决起来也比较困难,而且井漏问题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因此,相关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需要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来降低井漏问题带来的影响,从而确保钻井工程的施工效率,进而提高油田勘探和开发的经济效益。
一、钻井工程中井漏预防工作和堵漏技术中的问题在传统的油田勘探和开发过程中,钻井工程往往会出现井漏等严重现象,而产生井漏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钻井井身结构设计不合理井身的结构是确保钻井工程顺利开展的基础,而该结构中套管的层次、套头的大小、钻头工具,以及钻井深度都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数据。
钻井过程中钻井液调整与防漏防卡措施

钻井过程中钻井液调整与防漏防卡措施钻井液漏失是钻井过程中的经常发生的井下复杂情况之一。
一旦发生漏失,不仅延误钻井时间,损失钻井液,损害油气层,干扰地质录井工作,而且还可能引起井塌、卡钻、井喷等一系列复杂情况与事故,甚至导致井眼报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本文介绍了钻井过程中井漏的预防和钻井液的调整对策,对井漏预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标签:钻井过程中井漏预防钻井液调整对策一、井漏預防的几点要求井漏是指钻井过程中,井筒内钻井液或其他介质(固井水泥浆等)漏入地层孔隙、裂缝等空间的现象。
(一)降低井筒中钻井液的动压力过高的钻井液动压力是造成井漏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般可在钻井和完井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钻井液的动压力:选用合理的钻井浓密度与类型,实现近平衡压力钻井;降低钻井液的环空压耗;降低开泵、下钻和下套管过程中的激动压力等。
(二)调整钻井液性能钻进孔隙型渗透性漏失层时,在进入漏层前可通过适当增加钻井液中的膨润土含量或加入增粘剂等措施提高钻井液的动切力、静切力,达到提高地层的承压能力。
(三)钻井液中预加堵漏材料随钻堵漏对于孔隙―裂缝性漏失层,在进入该层段之前,可在钻井液循环过程中加入堵漏材料。
在压差作用下,进入漏层,封堵近井筒的漏失通道,提高地层的承压能力,起到防漏作用。
(四)备足钻井液钻穿漏失层前,地面要储备足够的钻井液,以备处理漏失使用。
如果钻井液储备不足而又不能及时供应时,必须起钻至漏失层以上,以防卡钻或发生其它事故。
二、钻井液的调整对策(一)选用合理的钻井液密度依据三个地层压力剖面,设计合理的钻井液密度,使其形成的液柱压力高于裸眼井段最高地层孔隙压力,低于地层漏失压力和裸眼井段最低的地层破裂压力。
对于油层或水层,钻井液密度一般应附加0.05~0.10g/cm3,对于气层应附加0.07~0.15g/cm3。
对于探井应依据随钻地层压力监测的结果,及时调整钻井液密度,始终保持井筒中液柱压力高于裸眼井段最高地层孔隙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GD/FS-6279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钻井过程中井漏预防措施
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钻井过程中井漏预防措施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松软、易漏地层钻进应控制钻速,坚持划眼,延长钻井液携砂时间,避免操作引起压力激动(起下钻、开泵、加重)
2、采用近平衡压力方式钻井,加强泥浆抑制性的处理,高密度、小井眼井中应尽量降低泥浆切力,上部存在低压层,应先行堵漏再钻开高压层。
3、下钻时应分段循环,开泵避开漏层。
4、在钻开预计高压层前,对上部裸眼段进行提高承压能力的封堵时,应钻开一段、封堵一段,避免长井段及短时间内进行承压试验。
进行地层承压试验时,宜采用逐步提高钻井液当量密度的办法,而不应采取一次憋漏的方法。
5、在严重漏失层与低压漏失层并存的井段,堵漏施工应采用低密度、中稠度、流动性好、滞流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强度的膨胀性堵漏液进行承压堵漏,避免堵漏液不能进入低压层、在外来压力激动作用下产生新的漏失,导致重复堵漏。
6、在严重漏失地层堵漏施工,尤其在水源不足的情况下,从钻进开始即应制定实施尽可能完善的防漏、穿漏、堵漏等措施,做好进行综合堵漏技术的充分准备。
7、起下钻具时要尽量避免产生激动压力,尤其要控制下钻速度,对于小井眼,这个问题尤为重要。
实践证明,同样地层大井眼不漏而小井眼则漏失严重,这是因为环空间隙太小,井内循环液动压力和激动压力过大所致。
研究表明,起下钻具引起的激动压力为静液柱压力的20%一100%,岩层在这种交变
载荷下,会造成井壁的破碎和断裂而发生井漏。
因此,下钻时应注意控制下钻速度,起钻时注意向井内回灌泥浆,是控制压力波动的有效办法。
可在这里输入个人/品牌名/地点
Personal / Brand Name / Location Can Be Entere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