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标准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物化学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适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 48 学时 3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 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研究食品及其在人体中变化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食品的化学组成及结构,食品在人体中的代谢及营养功能,各类生物大分子在人体中代谢的特点及代谢过程等。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生物有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本质与规律,即对营养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能量的释放利用与储存有一个综合性理解,从而认识食物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与健康所必需的,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以静态生化、动态生化为基本结构,内容有生命的基本组成物质——糖、脂类、蛋白质、核酸、酶;生物氧化;物质代谢;代谢调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食品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生物化学学科发展的方向和前景,并能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糖、脂、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理化性质;酶催化作用特点、酶促反应动力学;生物氧化;糖、脂、蛋白质的分解代谢;核酸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代谢调控。
教学难点:蛋白质、核酸的分子结构;生物大分子之间的代谢联系;代谢的调节控制。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课程以讲授法为主,利用课堂讨论、课后作业、查阅资料、图表、视频、PPT等辅助教学手段。
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自学。
学生自学部位不占总学时,但仍然是大纲要求掌握内容。
学生自学部分,采用由教师提示,学生课后自学并提出问题,老师课后解答的方式。
对重点章节,可在讲授基础上,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并进行课后学习兴趣小组讨论,结合课后思考题的解答和讨论,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1.教学内容(1)食品生物化学研究对象及内容;(2)食品生物化学与食品科学相关学科的关系;(3)生物化学发展简史;(4)食品生物化学的主要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标准
附件2《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标准开课系部:粮油食品工程系适用专业:食品生物技术课程编号:0912103、0914120课程负责人:吕伟编制日期:2015年7月22日德州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信息(二)课程性质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是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通用课程,是一门理论结合实验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课。
本课程是在学习了前导课程化学基础与分析技术、化学检验技能实训课程的基础上,在具有了一定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开设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生物化学检测的基本技能,强化食品安全意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这为后续课程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质量管理、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食品中生物化学成分检测的基本技能,促进课程的学习效果。
(三)课程设计理念1.校企合作办学,以就业为导向,依据岗位需求定内容,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共同建设课程与开展教学工作。
2.依据企业生产设定主要实践项目,结合高职专业学生认知特点、能力特点、行为特点,教学与时俱进。
组织学生到对口企业实践学习,由企业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实地指导,拓宽教学途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实现了以社会为课堂,教学创新与岗位需求对接的目的,使学生成为食品企业需求的具有食品生物化学性质和功能的分析与检验能力的人才。
3.重实践,“阶梯式”实践教学模式。
学生实践技能训练课时建议为总课时60学时的一半以上,即30课时以上;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结束之后进行食品生物化学技能实训30学时,本实训包含了日常食品中主要成分的性质及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作用,食品中嫌忌成分的预防,食品中主要成分的检测;在第六学期到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半年,综合提高学生素养。
4.课程考核注重形成性考核,其中又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主要内容。
考核主要根据学生任务完成情况与平时表现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其中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较大比重,尤其强调实践能力占较大比重;课程考核与食品检验工(高级)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成绩优异的同学按等级考核加分或者申请期末免试。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标准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标准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附件2《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标准开课系部:粮油食品工程系适用专业:食品生物技术课程编号:0912103、0914120课程负责人:吕伟编制日期:2015年7月22日德州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信息(二)课程性质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是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通用课程,是一门理论结合实验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课。
本课程是在学习了前导课程化学基础与分析技术、化学检验技能实训课程的基础上,在具有了一定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开设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生物化学检测的基本技能,强化食品安全意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这为后续课程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质量管理、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食品中生物化学成分检测的基本技能,促进课程的学习效果。
(三)课程设计理念1.校企合作办学,以就业为导向,依据岗位需求定内容,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共同建设课程与开展教学工作。
2.依据企业生产设定主要实践项目,结合高职专业学生认知特点、能力特点、行为特点,教学与时俱进。
组织学生到对口企业实践学习,由企业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实地指导,拓宽教学途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实现了以社会为课堂,教学创新与岗位需求对接的目的,使学生成为食品企业需求的具有食品生物化学性质和功能的分析与检验能力的人才。
3.重实践,“阶梯式”实践教学模式。
学生实践技能训练课时建议为总课时60学时的一半以上,即30课时以上;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结束之后进行食品生物化学技能实训30学时,本实训包含了日常食品中主要成分的性质及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作用,食品中嫌忌成分的预防,食品中主要成分的检测;在第六学期到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半年,综合提高学生素养。
4.课程考核注重形成性考核,其中又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主要内容。
生物科技-食品生物化学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标准 精品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的化学,它属于生命科学中的基础学科。
食品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它是研究生物有机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体等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规律,侧重于研究食品原料化学组成及其性质、食品成分在有生命的原料中的变化规律、食品成分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食品成分在人体内的变化规律、食品原料生产的品种改造及其变化规律。
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学科。
它是以生物化学为基础,与食品化学或食品原料学有一定关系。
它的前置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学,是这些基础科学在教学中的综合与发展的运用。
它的后置课程有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加工原理(工艺学)等。
这门学科的重点是掌握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理解生命的变化和发展过程,指导食品原料进行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改造,指导人们合理和科学地膳食。
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培养该学科人才的基本理论、科学综合素养和研究开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目标1.知道《食品生物化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
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应用和未来方向。
2.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概念、基本理论,尤其是与食品成分及其在加工、贮运及为人体所利用的静态和动态生物化学过程。
3.学会运用其中的基本原理去指导生产和新产品开发,并更好地理解现代生物技术是怎样对食品原料进行生物改造的。
4.养成对与食品有关的生命过程的兴趣和健康的饮食生活方式,并能把所学的基本理论应用到指导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实践。
培养学生在生产和生活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有机体内部发生、发展和消亡机制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的说明和解释,能理解生命体内部各种生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09054206食品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9054206:《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Biochemistry适用于本科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总学时:48 学分3开课单位:生命科学系课程负责人:呼凤兰执笔人:呼凤兰审核人:高平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研究食品的化学组成、性质、生理功能和它们在贮藏和加工过程中的变化的一门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食品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食品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其营养质量的变化,理解食品各营养成分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和规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生化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其它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核心课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几大类生命物质的基本结构、性质和功能;掌握酶的组成、分类、酶作用机理、酶活力测定和酶促反应动力学;掌握糖类分解代谢,脂肪酸费解和合成代谢,DNA和RNA合成蛋白质合成等生物体内的重要生化反应过程;掌握生物氧化中氧化磷酸化过程和ATP产生机理;掌握层析、电泳、酶动力学实验、核酸等生物物质分离、蛋白质性质实验等生物化学基本实验技巧。
三、教学内容、目标要求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食品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学习食品生物化学的意义;如何学习食品生物化学;新陈代谢概论目标及要求:1、了解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及我国食品营养工作的发展历程及未来任务;2、掌握食品的概念,了解食品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和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生物化学的概念及食品生物化学研究对象和内容课时分配:2课时第二章食品物料重要成分化学教学内容:第一节糖类化学1、糖类化合物的种类。
2、食品中的糖类化合物有那些?3、食品中的糖类有那些功能?第二节脂类化学1、脂类的种类以及理化性质。
2、油脂的分析技术。
第三节蛋白质化学1、氨基酸的种类、结构以及常见氨基酸的名称和符号。
高职食品工程专业《食品生物化学》课程说课设计
高职食品工程专业《食品生物化学》课程说课设计一、课程背景介绍食品工程专业是高职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专业方向,而《食品生物化学》是该专业中的一门必修课程。
本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食品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他们今后从事食品工程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1.了解食品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食品生物化学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4.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课程内容和安排1.第一讲:食品生物化学概述-食品生物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食品生物化学在食品加工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2.第二讲:生物大分子与食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等生物大分子在食品中的作用-食品中生物大分子的测定方法和分析技术3.第三讲:食品中的微生物-食品中的常见微生物种类和特点-微生物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影响4.第四讲:食品的酶与酶促反应-食品中常见酶的种类和功能-酶促反应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和控制5.第五讲:食品中的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的生物化学特性-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营养物质变化和保护技术6.第六讲:食品中的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作用-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和监控7.第七讲:食品变质的生物化学机制-食品变质的原因和过程-食品保鲜技术和防腐方法8.第八讲:食品的功能性成分-食品中的功能性成分分类和作用机理-功能性成分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和开发趋势四、课程教学方法1.讲授相结合:通过理论授课,让学生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2.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3.讨论交流:开展学生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4.实践锻炼:组织学生参与实践环节,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五、课程考核安排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实验成绩: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技能;3.期末考试:理论知识考核;4.综合评价:综合考虑以上成绩,进行综合评价。
0807《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标准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代码:食品生物化学C2-4总学时数:72(理论课学时数:54 实践课学时数:18)适用专业:08级食品营养与检测1.课程概述1.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属于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1.2、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食品营养与质量检验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其教学任务是为本专业学生将来从事食品工业生产、开发新产品及新食品资源,从事发酵工程及食品检测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基本方法。
1.3、课程设计思路以“工学结合”为原则,在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根据农检专业岗位能力要求,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全面理清相应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与工作过程,确定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相对综合能力领域;按照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参照食品检验工、ISO9001及HACCP内审员等职业资格标准,选择教学内容;以真实、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结合实际条件,遵循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设计学习情境;遵循“教、学、做合一”的行动导向教学观,以学生为主体,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共同组织、实施教学。
2.课程基本目标2.1、知识目标掌握生物体中化学反应的类型和变化规律。
2.2、职业技能目标具备利用所学知识学习理解专业课的能力。
2.3、职业素质养成目标具备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心理素质和奉献精神。
热爱劳动。
养成良好的卫生与锻炼身体的习惯,具备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和适应本职岗位工作的身体、心理素质。
具备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自主创业的能力。
2.4、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参加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食品检验工中级技术考试合格。
3.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3.1、课程主要内容说明《食品生物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分为9章,共72学时。
主要内容包括静态生物化学和动态生物化学两部分。
静态生物化学主要包括糖、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的结构、性质;动态生物化学主要研究这些营养物质在生物及人体内的代谢变化。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标准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标准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附件2《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标准开课系部:粮油食品工程系适用专业:食品生物技术课程编号:0912103、0914120课程负责人:吕伟编制日期:2015年7月22日德州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信息(二)课程性质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是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通用课程,是一门理论结合实验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课。
本课程是在学习了前导课程化学基础与分析技术、化学检验技能实训课程的基础上,在具有了一定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开设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生物化学检测的基本技能,强化食品安全意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这为后续课程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质量管理、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食品中生物化学成分检测的基本技能,促进课程的学习效果。
(三)课程设计理念1.校企合作办学,以就业为导向,依据岗位需求定内容,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共同建设课程与开展教学工作。
2.依据企业生产设定主要实践项目,结合高职专业学生认知特点、能力特点、行为特点,教学与时俱进。
组织学生到对口企业实践学习,由企业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实地指导,拓宽教学途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实现了以社会为课堂,教学创新与岗位需求对接的目的,使学生成为食品企业需求的具有食品生物化学性质和功能的分析与检验能力的人才。
3.重实践,“阶梯式”实践教学模式。
学生实践技能训练课时建议为总课时60学时的一半以上,即30课时以上;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结束之后进行食品生物化学技能实训30学时,本实训包含了日常食品中主要成分的性质及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作用,食品中嫌忌成分的预防,食品中主要成分的检测;在第六学期到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半年,综合提高学生素养。
4.课程考核注重形成性考核,其中又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主要内容。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标准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SP3110课程名称:食品生物化学适用专业:食品加工、食品营养与检测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计划学时:72一、课程性质《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加工与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属于考试课。
《食品生物化学》是研究食品生物物料的化学组成、性质、功能及其在人体内和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主要介绍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包括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核酸、酶);生物氧化、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糖、脂、氨基酸、核苷酸代谢、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食品色素和风味物质的相关知识。
本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 掌握糖、脂、蛋白质、酶、核酸的结构和性质。
2. 熟悉维生素、辅酶的种类、结构和生理功能。
3. 理解生物体中各种主要代谢基本过程、代谢部位。
4. 熟记主要的代谢反应的具体过程以及与代谢相关的关键酶等。
5. 了解各种代谢反应与生产及生活的关系,如疾病的病因及治疗、生物制药、农业生产等,从而进一步领会各种代谢反应。
6. 学会总结生物体内各种反应的规律,综合分析各种代谢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代谢研究中常用的一些基本方法,并学习设计大致的研究过程。
先修课:《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后续课:《普通微生物学》、《食品理化检验技术》、《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二、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和总体要求是让学生掌握食品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其营养质量和观质量的变化,理解食品各营养成分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和规律。
掌握食品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操作技能。
通过行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和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食品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生物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食品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操作技能,为今后学习其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奠定基础,从而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标准4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和其他食品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和基本职业素质课程,主要阐述食品原料的基本组成及在加工和储藏过程中的主要生化变化。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及其原料的组成、性质、结构、功能以及食品成分在加工、储藏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通过培养食品专业技术领域基本职业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食品安全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职业素养,从而为食品职业综合能力(控制食品原料在选择、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过程中的产品质量,针对不同食品原料采取不同的加工工艺与参数,对产品生产及质量管理做出正确判断和改进等)的培养提供重要支撑作用。
(二)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课程设计秉承工学结合、项目驱动、学训结合的原则,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突出“校企合作”,体现为后续课程服务、为行业和企业服务的宗旨,积极打通产学合作的培养途径,拓展技术与技能培养的教育资源,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特色,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1. 突出课程的职业性以食品的基本(营养)成分知识为主线,以食品加工过程常见的生化变化(反应)为引申,以各种类型的食品特性为拓展组建教学模块。
坚持专业理论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科普知识与日常生活应用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食品企业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突出课程的职业性。
2.突出课程的实践性以基础知识认知、通用职业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为逻辑主线,将专业知识融入到学习性项目任务或案例中,学训结合,所选任务具有典型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体现课程的实践性。
3.突出课程的开放性以典型食品原料及成分特性为主要实践训练项目,结合企业真实工作任务、顶岗实习等的反复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食品成分的定性和定量测定技术等各种基本职业技能。
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对学生全天候开放,加大技能性、综合性与探索性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技能训练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进取精神。
《食品生物化学教案》
《食品生物化学教案》一、课程概述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主要研究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变化。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食品中主要营养成分的结构、性质、功能和代谢途径,了解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从事食品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食品中主要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等)的结构、性质和功能。
熟悉食品中生物大分子的代谢途径,包括糖代谢、脂代谢、蛋白质代谢等。
了解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食品生产和加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具备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食品生物化学实验。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思维方式。
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的结构、性质和功能。
糖代谢、脂代谢、蛋白质代谢的主要途径和关键酶。
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及控制。
2、教学难点生物大分子代谢途径的调控机制。
食品化学变化与食品品质和安全性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食品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体系。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动画、视频等,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一些热点问题或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自主探究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实验法安排一定数量的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实验技能和方法。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4、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食品生产和加工中的案例,分析其中涉及的食品生物化学原理和问题解决方法。
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食品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食品生物化学》教学大纲总学时:56理论课学时:56一、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二、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三、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是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全面和系统介绍食品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糖、脂类、核酸、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分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酶、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机理,细胞生物化学,糖、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的代谢及其调节。
在课堂讲学时,特别强调物质结构与生物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利于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一)糖(4学时)内容:单糖、寡糖、多糖的结构、性质、功能。
重点及难点:寡糖、多糖的性质及功能(二)脂类(4学时)内容:三脂酰甘油类、磷脂类、结合脂类、简单脂类的结构、性质及功能。
重点及难点:三脂酰甘油类、磷脂类的结构与功能(三)核酸(4学时)内容:核苷酸、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核酸、核蛋白体的结构、性质及功能。
重点及难点:核苷酸、DNA、RNA的结构及功能(四)蛋白质(6学时)内容:蛋白质、氨基酸、肽的结构、性质及功能。
重点及难点:蛋白质的结构、功能(五)酶(7学时)内容:1. 酶的催化性质、分类、专一性2. 影响酶反应速度的因素3. 酶的作用原理4. 基本概念:多酶体系和调节酶、同功酶和诱导酶、抗体酶和核糖酶、酶工程5. 酶的分离提纯及活力测定6. 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重点及难点:酶的催化性质、影响酶反应速度的因素、酶的作用原理(六)维生素和辅酶(1学时)内容: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重点:维生素的生物学功能(七)激素(2学时)内容:动物激素、植物激素的定义、分类及生物学功能;激素的作用原理;细胞内信使重点及难点:激素的作用原理;细胞内信使(八)细胞生物化学(1.5学时)内容:1. 细胞的结构及化学组成2.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3. 细胞壁、细胞液、细胞核、细胞器重点及难点: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九)人体生物学(1.5学时)内容:了解人体基本组织、骨骼生物学、消化系统、体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生物学、血液循环系统、呼吸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食品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食品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概况课程名称:食品生物化学(Food Biochemistry )课程编号:B16025课程总学时:60(其中,讲课40,实验20)课程学分:4课程分类:必修开设学期:3、4适用专业:食品加工和食品质量与安全、酿酒、应化等专业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后续课程: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酶工程与发酵工程等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食品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食品在人体中变化的科学,它主要研究食品的化学组成及结构,新鲜天然食品的代谢变化,食品在人体中的代谢及营养功能,以及加工过程对食品的影响。
是食品加工、食品质量与安全、酿酒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各专业的主干课之一,它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并提供实验技术和方法。
三、主要内容、重点及深度绪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明确食品生物化学是怎样的一门科学,了解生物化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搞清食品生化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二、教学内容1.食品生物化学研究对象及内容。
2.食品生物化学的发展及现状。
3.食品生物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三、重点、难点:生物化学的概念及其食品生物化学研究对象及内容。
第一章糖类化合物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糖的分类、生理功能;弄清楚葡萄糖分子链状和环状结构;掌握单糖的结构和重要的理化性质;掌握几种重要植物多糖的结构、功能以及应用。
掌握几种微生物多糖的结构、性质,并了解其生产、应用动向。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1.糖类化合物的作用2.糖的种类3.单糖的结构和性质第二节生物体内重要糖类1.单糖丙糖和丁糖、戊糖、己糖双糖(蔗糖、乳糖、麦芽糖);三糖3.植物多糖淀粉、纤维素、果胶质三、重点、难点:单糖、寡糖、多糖的化学组成、结构、性质及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
第二章蛋白质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蛋白质的分类;掌握氨基酸的种类、名称、符号、结构和性质;掌握蛋白质分子结构的概念,各级空间结构的构象特点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掌握蛋白质的一些理化性质及其实践意义;了解几种蛋白质分子量测定方法的基本原理,并掌握有关术语。
高职食品工程专业《食品生物化学》课程说课设计
高职食品工程专业《食品生物化学》课程说课设计一、课程背景食品工程是一个涵盖从食品原料采购到最终食品加工的工程领域。
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它涉及食品原料的生物化学成分、生物化学变化和加工工艺等内容。
通过学习食品生物化学,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食品原料的特性,为未来从事食品加工和食品检测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理解食品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食品原料的生物化学成分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规律;3.能够运用食品生物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食品加工中的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食品工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1.食品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1.1食品生物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2生物分子在食品中的作用和应用1.3生物反应在食品加工中的影响2.食品原料的生物化学成分2.1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2.2碳水化合物的分类和作用2.3脂类在食品中的应用和变化规律3.食品加工中的生物化学变化3.1酶促反应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3.2氧化反应对食品质量的影响3.3食品中微生物的作用和影响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多媒体展示等方式,介绍食品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食品生物化学实验,让他们亲自操作,加深对食品生物化学知识的理解。
3.课外阅读:布置相关论文、书籍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
五、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使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辅助讲解,生动形象地展示食品生物化学的相关知识和实验过程。
2.实验设备: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如显微镜、离心机等,保障实验教学的进行。
3.教材和教辅:精心选取教材和教辅,结合学生实际,编写相关案例和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六、教学评估1.平时表现: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操作情况和课外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
2.实验报告:学生需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分析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的化学,它属于生命科学中的基础学科。
食品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它是研究生物有机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体等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规律,侧重于研究食品原料化学组成及其性质、食品成分在有生命的原料中的变化规律、食品成分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食品成分在人体内的变化规律、食品原料生产的品种改造及其变化规律。
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学科。
它是以生物化学为基础,与食品化学或食品原料学有一定关系。
它的前置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学,是这些基础科学在教学中的综合与发展的运用。
它的后置课程有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加工原理(工艺学)等。
这门学科的重点是掌握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理解生命的变化和发展过程,指导食品原料进行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改造,指导人们合理和科学地膳食。
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培养该学科人才的基本理论、科学综合素养和研究开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目标
1.知道《食品生物化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
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应用和未来方向。
2.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概念、基本理论,尤其是与食品成分及其在加工、贮运及为人体所利用的静态和动态生物化学过程。
3.学会运用其中的基本原理去指导生产和新产品开发,并更好地理解现代生物技术是怎样对食品原料进行生物改造的。
4.养成对与食品有关的生命过程的兴趣和健康的饮食生活方式,并能把所学的基本理论应用到指导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实践。
培养学生在生产和生活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
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有机体内部发生、发展和消亡机制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的说明和解释,能理解生命体内部各种生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的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类推同类生化反应和生命现象。
学会———是指能模仿或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完成某些生化实验。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
(一)生物化学概述
(二)Protein蛋白质
(三)Carbohydrate(Saccharide)糖类
(四)脂类Lipid
(五)Nucleic acid核酸
(六)Enzyme酶
(七)糖代谢
(八)蛋白质、脂类和核酸代谢简述
(九)新陈代谢总论与生物氧化
四、课程实施
(一)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
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生物技术、食品物流管理和食品质量与安全
(二)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要求
1.教学班是主要的教学组织,班级授课制是目前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
因本课程有大量的图表、图示资料,所以全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其中可以在中期以后有4-6个课时以讨论、提问和答疑的形式进行教学,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并对后面的教学进行调整。
2.本课程前半部分约27课时采用双语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常见的英文专业单词和学科信息。
3.本标准是理论教学部分,另外还有24学时的实验,已另行制定了实验教学标准,让学生掌握基础生物化学的实验技能。
4.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在讲述时结合启发、提问的形式,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5.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尤其在重点内容部分,要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出涉及的可用生物化学知识和理论来解释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联系实际适当举例是很重要的。
6.评价教学方法要以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好的教学方法应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自己的专业信心。
鼓励有所创新并取得实效的教学方法。
五、教材编写与选用
《食品生物化学》教材要在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下,实行多样化。
因部分内容采用双语教学,因此本课程选用了 B.D.Hames, N.M.Hooper & J.D.Houghton编著的英文教材《Biochemistry》原版影印版(科学出版社,2001,5)、以及David L. Nelson & Michael M. Cox 编著的《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World Publishers, 2000);另外,因本课程中内容侧重于食品原料方面的生化解释,还可选用宁正祥、赵谋明编著的《食品生物化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9版)以及《生物化学原理》(张楚富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作为辅助中文教材。
也可以选用公认的水平较高的教材(含教育部推荐教材)各单位和团体均可向有关上级部门申报审批编写教材。
六、课程评价
(一)课程评价依据
这门学科的评价依据是本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该门课程采用平时考核(10%)、作业(30%)和集中考试(60%)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为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还可采用课程论文的形式辅助评价,如果课程论文非常优秀,经系教学委员会讨论,可以在期终总分中加适当分数。
(二)集中考试说明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试方式、分制与分数解释
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以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满分为100分。
3.题型比例
选择题(含单选题、多选题)20%;判断说明题20%;简答题20%;论述题20%;综合分析题20%。
4.样题与目标定位示例
(1)单选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
例1--纯油脂中( )比例较高时会导致油脂熔点升高.
A.磷脂,B.不饱和脂肪酸,C.饱和脂肪酸,D.水份
(2)多选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例2--下面()因素会导致食品的褐化,引起色泽、风味和营养价值的变化。
A. 淀粉的老化,
B.羰氨反应,
C. 蛋白质的凝胶化,
D.焦糖化
(3)判断说明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例3--淀粉的糊化和老化在机理上是一对互逆的过程,对淀粉质食品的感官质量影响很大()。
(4)简答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例4—蛋白质一般由哪些氨基酸所组成?并对中性、酸性和碱性氨基酸各举一例。
(5)论述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例5--请论述氨基酸的两性电解特性和等电点。
(6)分析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学会程度等。
例6--若用淀粉生产高果糖浆,请用酶处理方法描述其所用酶的品种、生产原理和工艺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