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问题和方程例1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第九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
实际问题与方程(1)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如何利用形如x+a=b、ax+b=c的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2、能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并比较熟练地解方程。
3、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73—74页,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一、自主学习1、解下列方程:x+5.7=10 x-3.4=7.6 1.4x-2.24=0.56 x÷4=2.72、阅读教材73页主题图。
(1)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2)问题是什么?(3)题中的关系式是:小明的成绩-()=原纪录成绩原纪录成绩+()=小明成绩小明的成绩-()=原纪录成绩(4)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
(5)探究选取列方程的原则:列方程时能用加法的一般不用减法,因为用加法表示更容易思考。
二、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74页主题图。
理解图意。
(1)你从图中知道哪些信息?(2)白色皮块数与黑色皮块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画出线段图加以说明。
(3)怎样列方程?(4)检验:2、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三、达标检测1、解方程,并检验。
20+x=36 x-40=15.6 5x=25.5 x÷1.2=3.22、根据题意写出等量关系,再列出方程。
今年爷爷年龄是小兰的8倍,爷爷72岁,小兰今年多少岁?3、车配件厂一车间有工人105人,比二车间的2倍少7人,二车间有多少人?课后小知识--------------------------------------------------------------------------------------------------小学生每日名人名言1、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3、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4、学习永远不晚。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案标题:实际问题与方程——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实际问题与方程的概念2. 解方程的方法3.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解方程的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方程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让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
2. 练习法: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练习情况: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了解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时间安排1. 引入:10分钟2. 讲解:20分钟3. 练习:30分钟4. 应用:20分钟八、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备课,制作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准备练习本。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应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2. 学生应在课后进行学习反思,总结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以便提高学习能力。
十、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如学习更高年级的方程知识。
2. 学生可以参加数学竞赛,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以上是根据标题“实际问题与方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所编写的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步骤”部分。
教学步骤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详细描述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包括引入、讲解、练习和应用。
第五单元《实际问题与方程 例1》(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实际问题与方程例1》年级:五年级上册科目:数学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能够识别方程。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发现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够用方程表示。
教学重点:1. 方程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方程的意义,能够识别方程。
2. 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用具。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PPT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实际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等式,让学生尝试用等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 学生尝试用等式表示实际问题,教师给予指导。
三、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方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
2.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如何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四、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PPT课件,展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方程解决。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给予指导。
五、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PPT课件,展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方程解决。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给予指导。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方程的意义和运用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够用方程表示。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方程的意义和运用方法。
在练习环节,教师应提供不同难度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充分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1.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21.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教案篇一:21.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2.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过程方法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探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对之进行描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有关传播问题的应用题教学难点:发现传播问题中的等量关系3.教学用具制作课件,精选习题4.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我们已经学过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你还记得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吗?生:审题、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最后答题.试:同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等一样,一元二次方程也可以作为反映某些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这一节我们就讨论如何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二、探索新知【问题情境】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分析】(1)本题中有哪些数量关系?(2)如何理解“两轮传染”?(3)如何利用已知的数量关系选取未知数并列出方程?(4)能否把方程列得更简单,怎样理解?(5)解方程并得出结论,对比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解答】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则依题意第一轮传染后有x+1人患了流感,第二轮传染后有x(1+x)人患了流感。
于是可列方程:1+x+x(1+x)=121解方程得x1=10,x2=-12(不合题意舍去)因此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10个人.【思考】如果按这样的传播速度,三轮传染后有多少人患了流感?【活动方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分别按问题(3)中所列的方程来解答,选代表展示解答过程,并讲解解题过程和应注意问题.【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解传播问题,验证多种方法的正确性;通过解题过程的对比,体会对已知数量关系的适当变形对解题的影响,丰富解题经验.三、例题分析例1、某种植物的主干长出若干数目的支干,每个支干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主干,如果支干和小分支的总数是91,每个支干长出多少小分支?解:设每个支干长出x个小分支,则1+x+xx=91,即x2+x-90=0.解得x1=9,x2=-10(不合题意,舍去)答:每个支干长出9个小分支.例2、参加足球联赛的每两队之间都进行了两次比赛(双循环比赛),共要比赛90场,共有多少个队参加了比赛?例3、学校组织了一次篮球单循环比赛(每两队之间都进行了一次比赛),共进行了15场比赛,那么有几个球队参加了这次比赛?【分析】(1)两题中有哪些数量关系?(2)由这些数量关系还能得到什么新的结论?你想如何利用这些数量关系?为什么?如何列方程?(3)对比两题,它们有什么联系与区别?【活动方略】教师活动:操作投影,将例题显示,组织学生讨论.学生活动:合作交流,讨论解答。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列方程解应用题,主要是小学解应用题和中学解应用题的衔接,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并且体验数学的趣味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跑套问题和行程问题是初中阶段学习方程与几何问题教学中重要的题型之一,是初中阶段学好代数,几何的基础,由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也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列方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工具,为解决动态几何问题起到奠基作用,还对其他学习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身边的故事,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学会用方程的思维解决问题;2、借助找关键句或关键词、画线段图或示意图等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二)能力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用方程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有效发展;2、在分析应用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体验数学的趣味性。
三、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的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由特殊到一般的知识转变,使学生清醒的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规律,建立系列问题的分析、解决模板,为更好的融入社会而奠定基础。
通过配套问题和形成问题的学习培养,让学生建立模型思想,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利用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数学,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准确分析题意,正确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五、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情况:学生对行程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对解决过的问题有了一定的分类认知,解决问题习惯与算术加法,对问题中的隐含条件在阅读中理解起来有困难,找不准题中的等量关系,列不出方程。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示例1》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示例1》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了解实际问题与方程的关系- 掌握通过实际问题建立方程的方法- 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 实际问题与方程的概念- 实际问题建立方程的方法- 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如变量、等式等。
2. 导入实际问题:通过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如购买水果的例子,引入实际问题与方程的关系。
3. 讲解建立方程的方法:通过示例展示建立方程的步骤,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4. 指导实践:选择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建立方程解决问题。
5. 练与巩固:布置一些练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完成,巩固所学内容。
6. 讲解解题过程:选取几道题目,讲解解题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7. 拓展应用:提出一些更复杂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教学资源-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材- 小黑板或白板- 彩色粉笔或荧光笔- 练题目教学评价-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讨论能力和解题能力等。
- 练与作业:检查学生对实际问题与方程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 考试或测验:进行一定形式的考核,以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教学拓展- 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实际问题,并能够独立建立方程和解决问题。
- 引导学生研究更高年级的数学知识,如代数的初步概念。
- 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示例1》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案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案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足球图片。
同学们,你们喜欢足球吗?其实,足球里蕴藏着许多的数学知识。
观察这个足球,有什么发现吗?预设:足球上有黑、白两种颜色,黑色都是五边形的,白色都是六边形的。
师:你们看到了足球表面上的平面图形。
没错,足球就是由五边形的黑色皮和六边形的白色皮拼接缝制而成的。
学生提出问题:一个足球上有多少块白色皮和黑色皮呢,它们的块数相同吗?师:几位同学也正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参与吧。
二、探索列方程解决问题(一)用方程解决问题1.阅读题目,获取信息。
观察图,并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预设1:白色皮共有20块,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
预设2:要解决的问题是,黑色皮共有多少块?2.理解数量关系。
怎么理解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这个信息?预设1:黑色皮的数量是一份,白色皮的数量比黑色皮的1倍多,但不到黑色皮的2倍,比2倍少4块。
预设2:画图分析。
同学们也是这样想的吗?我们清楚了白色皮块数与黑色皮块数之间的关系,下面就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吧。
3.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一:看图分析,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
方法二:抓住倍数关系句,顺题意思考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4块先加上,这样才和两份对应,然后再求一份,这样逆推去想比较麻烦。
(四)归纳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通过刚才这个问题的解决,我们再次经历了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
再回忆上节课我们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说一说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有哪些步骤吗?三、巩固应用(一)列方程解决问题共有1428个网球,每5个装一筒,装完后还剩3个。
一共装了多少筒?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汇报交流。
(二)选择正确的方程解决问题世界上最大的洲是亚洲,面积是4400万平方千米。
最小的洲是大洋洲,亚洲的面积比大洋洲面积的4倍还多812万平方千米。
大洋洲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学生先独立思考,列方程。
教师收集学生列出的方程,请学生判断哪个方程是正确的。
2023最新-《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优秀3篇】
《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优秀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下是漂亮的编辑帮大家整理的《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优秀3篇】,欢迎借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2、通过分析工作量中的相等关系,进一步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会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工程问题。
【教学难点】分析工作量中的相等关系,进一步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
那么两人合作多少小时完成?思考:(1)两人合作32小时完成对吗?为什么?(2)甲每小时完成全部工作的;乙每小时完成全部工作的;甲x小时完成全部工作的;乙x小时完成全部工作的。
2、整理一块地,由一个人做要80小时完成。
那么4个人做需要多少小时完成?分析:一个人做1小时完成的工作量是;一个人做x小时完成的工作量是;4个人做x小时完成的工作量是。
3、一项工作,12个人4个小时才能完成。
若这项工作由8个人来做,要多少小时才能完成呢?(1)人均效率(一个人做一小时的工作量)是。
(2)这项工作由8人来做,x小时完成的工作量是。
总结:一个工作由m个人n小时完成,那么人均效率是。
二、合作探究例1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小时完成。
现在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小时,再增加2人和他们一起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
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分析:这里可以把工作总量看作1请填空:人均效率(一个人做1小时完成的工作量)为,由x人先做4小时,完成的工作量为,再增加2人和前一部分人一起做8小时,完成的工作量为,这项工作分两段完成任务,两段完成任务的工作量之和为。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简易方程—实际问题与方程(1)∣人教新课标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简易方程—实际问题与方程(1)∣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易方程的基本概念,理解方程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列出简单的方程,并求解未知数。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简易方程的定义及特点2. 方程与实际问题的联系3. 列出简单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4. 求解方程中的未知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简易方程的基本概念,方程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求解未知数。
2.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与实际问题的联系,熟练地列出简单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从而引入方程的概念。
2. 新课导入:介绍简易方程的定义及特点,让学生了解方程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如何列出简单的方程,并求解未知数。
4.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类似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方程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方程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本教案适用于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是教案中实施教学步骤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概念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实际问题与方程(一)》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实际问题与方程〔一〕)教案教学设计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紧密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从中感想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上课伊始,由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这一话题引入本节课的情境,拉近了课本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重视解题方法的教学。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解决问题的教学,关键是理清思路,教授方法,启迪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观察图画,了解画面信息,接着组织学生小组交流,分析数量关系,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设计关键问题,层层深刻引导学生商量交流,使学生学会写设句,并依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课前打算教师打算PPT课件学情检测卡课堂活动卡学生打算练习卡片教学过程⊙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师:同学们都喜欢什么体育运动?生:排球、乒乓球、篮球、足球……师:你了解吗?有一个小朋友叫小明,他跟你们一样,也非常喜欢体育运动,更是在学校的跳远比赛中破了纪录,你们想了解学校原来的跳远纪录是多少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列方程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对本节课的知识产生探究欲望,这样的设计过渡自然、顺理成章。
⊙探究新知1.教学例1,出示情境图。
(1)写用字母x表示未知数的设句。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情境图并说说从中猎取了哪些信息。
预设生1:小明的跳远成绩为4.21 m,超过原纪录0.06 m。
生2:这道题让我们求学校原跳远纪录是多少米。
师:应该设谁为x?怎样把x表示什么写清楚?生:这道题要求学校原跳远纪录是多少米,应设学校原跳远纪录为x m。
部编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1)》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1)》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P73例1及练习十六第1、2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步骤。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借助直观图自主探究,分析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并正确地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分析、观察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步骤,正确设未知数,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会列方程,并会解方程。
教学难点:根据题意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根据题意,你能找到哪些数量关系?(1)我们班男生比女生多8人。
(2)李树比桃树的棵数少130棵。
(3)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4倍。
2.导入新课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找准数量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板书课题:实际问题与方程)二、自主探究,列方程解决问题1.多媒体出示教材第73页例1的情境图。
师:运动会上,小明报了跳远,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运动会中小明的跳远成绩怎么样?2.分析题意师:请大家认真观察情境图,然后说说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观察情境图,然后回答。
预设:生1:小明正在参加学校的跳远比赛,并且破学校的纪录了。
师:那小明的成绩是多少呢?生2:小明的成绩为4.2lm,超过了学校的原纪录0.06m。
谁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超过了学校的原纪录0.06m”。
你能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吗?(插入课件)师: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告诉我学校的原跳远纪录是多少吗?3.找出数量关系请同学们根据线段图写出数量关系(小组交流后汇报,师板书)预设:①小明的成绩-超出部分=原纪录②小明的成绩-原纪录=超出部分③原纪录+超出部分=小明的成绩4.尝试解题师:根据上面的数量关系,你能列出算式了吗?在第2和第3个等量关系中,未知数参与列式,用什么表示未知数呢?预设:生:省略师:对,把它设为未知数x,那么该怎么写呢?我们要把未知的量设为x,在写的时候,我们要先写上解字,在设(师板书)解:设学校原纪录为x米。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示范教学设计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教学目标1.会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配套问题,掌握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配套问题的一般步骤.2.在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的过程中,经历利用字母表示未知量和借助图表寻找量与量之间关系的过程,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常用工具.教学重点通过分析题意,寻找相等关系,建立方程模型.教学难点理清数量关系,多角度找相等关系.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根据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方程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很有用的数学工具.本节课我们来讨论——如何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配套问题.在学习新课之前,先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下面这个问题:【问题】一种配套产品由一个螺柱和两个螺母组成,现已生产x个螺柱,需生产多少个螺母刚好配套?如果生产了x个螺母,那么需要生产多少个螺柱刚好配套呢?【答案】x 1 2 x【设计意图】使用教材中的例题情境,让学生对配套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新课学习做好铺垫.新知探究一、探究学习【问题】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 200个螺柱或2 000个螺母,1个螺柱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柱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螺柱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师生活动】学生读题,逐句进行分析,初步找出题目中的有用信息.【思考】已知量是什么?未知量是什么?【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对找出的有用信息进行归纳,分别对已知量和未知量进行分类.【答案】已知量:工人22名,每人每天生产1 200个螺柱或2 000个螺母,1个螺柱和2个螺母配套.未知量:分别安排生产螺柱和螺母的工人人数.【设计意图】通过对题目中给出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为后续设未知数做好铺垫.【思考】“为使每天生产的螺柱和螺母刚好配套”,什么叫刚好配套?【师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得出对“刚好配套”的理解,教师进行点评.【答案】因为1个螺柱需要配2个螺母,每天生产的螺柱和螺母刚好配套应满足:1=2螺柱数目螺母数目,即螺母数量是螺柱数量的2倍. 【设计意图】通过理解“刚好配套”的意思,找到配套问题中物品之间的数量关系,为后续列方程提供依据.【思考】在此配套基础上,可以将哪个量设为未知数呢?【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设出未知数,同时用未知数表示出相关的数量关系.【问题】根据前面的分析,完成表格:【师生活动】师生合作,完成表格.【答案】【设计意图】采用表格便于学生从纷繁的实际情境中分析问题,有条理地获取数量关系,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问题】列出方程,对本题进行解答.【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列出方程,并解方程,教师根据答题结果进行点评.【答案】解:设应安排x 名工人生产螺柱,(22-x )名工人生产螺母.根据螺母数量是螺柱数量的2倍,列出方程2 000(22-x )=2×1 200x .解方程,得5(22-x )=6x ,110-5x =6x ,11x =110,x =10,22-x =22-10=12. 答:应安排10名工人生产螺柱,12名工人生产螺母.【问题】如果设x 名工人生产螺母,又该怎样列方程呢?尝试列出方程并解答.【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列出方程,并解方程.【答案】解:设应安排x 名工人生产螺母,(22-x )名工人生产螺柱.根据螺母数量是螺柱数量的2倍,列出方程2 000x =2×1 200(22-x ).解方程,得x =12,22-x =22-12=10.答:应安排12名工人生产螺母,10名工人生产螺柱.【设计意图】通过本问题让学生意识到,一道应用题中往往有多个未知量,可以选择设不同的未知量为未知数,一般设未知数原则是“问什么设什么”.【师生活动】组内交流,提炼解题思路.【设计意图】通过对解题思路的回顾和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二、新知精讲【新知】解答配套问题的关键在配套问题中,一套物品的各个零部件之间会有一定的倍数关系,这个倍数关系就是列方程的关键.其中最常见的配套问题的相等关系是如果a 件甲产品和b 件乙产品配成一套,那么a b甲产品数乙产品数.由等式的性质可得,甲产品数的b 倍等于乙产品数的a 倍. 三、典例精讲【例1】一张方桌由1个桌面、4条桌腿组成,如果1 m 3木料可以做方桌的桌面50个或做桌腿300条.现有5 m 3木料,为使做出的桌面和桌腿恰好配成方桌,应分别用多少木料做桌面和桌腿?能配成多少张方桌?【分析】本题的配套关系是:桌面∶桌腿=1∶4,即1个桌面需要4条桌腿. 相等关系是:桌面的数量×4=桌腿的数量.【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找到本题中桌面和桌腿之间的数量关系.【问题】列出方程,对本题进行解答.【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列出方程,并解方程,教师根据解题结果是否正确进行指导.【答案】解:设用x m 3木料做桌面,(5-x ) m 3木料做桌腿,则可做桌面50x 个,做桌腿300(5-x )条.根据题意,列出方程:4×50x =300(5-x ).解方程,得x=3,5-x=2.配成方桌的数量:3×50=150(张).答:用3 m3木料做桌面,2 m3木料做桌腿,恰能配成150张方桌.【设计意图】通过解答本题,巩固解题方法,加深学生对配套问题解题思路的理解.【例2】服装厂要生产一批某种型号的学生运动服,已知每3 m长的布料可做上衣2件或裤子3条,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为一套.计划用600 m长的这种布料生产运动服,应分别用多少布料生产上衣和裤子,才能配套?共能生产多少套运动服?【师生活动】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派出学生代表回答.【答案】解:设用x m布料生产上衣,则用(600-x) m布料生产裤子,根据题意列方程:23x=600-x,解方程,得x=360.则生产裤子的布料:600-360=240(m),生产上衣:360×23=240(件),即240套运动服.答:分别用360 m和240 m布料生产上衣和裤子,共能生产240套运动服.【设计意图】该题继续巩固解决配套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要注意数量关系的细微变化,增强运算能力.【例3】某车间有85名工人加工齿轮,平均每人每天加工大齿轮16个或小齿轮10个.2个大齿轮和3个小齿轮配成一套,问需安排分别多少名工人加工大、小齿轮,才能使每天加工的齿轮刚好配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解决,并派学生代表板书写出答案,教师进行点评.【答案】解:设x名工人加工大齿轮,则(85-x)名工人加工小齿轮.根据题意,列出方程:3×16x=10(85-x)×2.解方程,得x=25,85-x=60.答:应安排25名工人加工大齿轮,60名工人加工小齿轮,可使每天加工的齿轮刚好配套.【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知道列方程最关键的是找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一、配套问题二、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配套问题的方法课后任务完成教材第101页练习第1题.。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配套问题》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
配套问题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把配套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掌握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
方法与步骤,获得分析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2.能够“找出配套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
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3.经历“把配套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和数学建模的核
心素养,并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4.通过探究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
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表示出题目中不同的量,并分析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难点:找等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设计
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九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1∣人教新课标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九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1|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方程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2. 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2. 教学难点: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感受方程的必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让学生明确方程的意义。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一元一次方程案例,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4.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八、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辅导资料: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辅导资料。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
九、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2课时。
2. 教学进度:第一课时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第二课时讲解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十、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教材中的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以成本下降为问题探究,讨论平均变化率的问题,这类问题在现实世界中有很多的原型,例如经济增长率、人口增长率等等,联系生活实际很密切,这类问题也是一元二次方程在生活中最典型的应用。
本节课主要是讨论两轮(即两个时间段)的平均变化率,它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作为数学模型。
学情分析1、由于我们的学生对列方程解应用题有畏惧的心理,感觉很困难,根据探究1学生的掌握情况来看,决定把探究2作为一课时,来专门学习。
2、学生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已经很熟悉,而且有了第一课时连续传播问题的做铺垫,适合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3、连续增长问题的中的数量关系、规律的发现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我把问题分解了让学生逐个突破,由于九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解题归纳能力,所以采用从一般到特殊的探究方式。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某些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过程与方法:1、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探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对之进行描述。
2、通过成本降低、能源增长等实际问题,学会将实际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发展实践应用意识。
情感与态度:通过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利用增长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难点:理清增长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书本74页例2教学目标:分析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寻找等量关系式。
教学重难点:找等量关系式列方程。
教学过程:一、忆旧引新说说下面各题的等量关系:如:①、红花是黄花的3倍②、红花比黄花的3倍多2朵。
(等)二、兴趣谈话引入新例(74页例2),后出示情景图。
1、让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2、让生根据信息和问题列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并解方程。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第【1】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能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如ax ±b=c的方程,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帮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分析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寻找等量关系式。
教学难点:找等量关系式列方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忆旧引新1.看图列方程。
2.先说说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再列方程,不用求解。
(1)公鸡x 只,母鸡30只,比公鸡只数少6只。
(2)公鸡x 只,母鸡30只,是公鸡只数的2倍。
二、互动新授1.出示足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足球吗?其实,足球里蕴藏着许多的数学知识。
请观察老师手中的足球,你发现白皮和黑皮的形状有什么不同吗?师:除了形状,白皮、黑皮的块数也不相同哦,有几位男生正在探究这个数学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瞧瞧。
2.出示教材第74页例2情境图。
观察图,并说说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回答:知道的信息:足球上黑色的皮都是五边形的,白色的皮都是六边形的。
白色皮共有20块,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
解决的问题:共有多少块黑色皮?追问:你能根据信息和问题列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吗?交流汇报,并根据回答选择板书: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黑色皮的块数×2-4=白色皮的块数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引导学生观察第二个等量关系式,说一说这个等量关系式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分别是什么?已知条件:白色皮共20块,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未知条件:黑色皮有多少块?3.引导学生利用例1的经验,自主列方程解答:学生自主解答,教师指导。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汇报板书:解:设共有x 块黑色皮。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 -实际问题与方程1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实际问题与方程1 》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内容是实际问题与方程。
这一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和简单方程的解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方程知识,对解方程有一定的掌握。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引导他们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从而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此外,学生在解方程时,有时会忽略对齐等号,导致解题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正确列方程和解答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实际问题与方程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能够理解实际问题与方程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列方程,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规律,从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例如:小明有苹果若干个,他给了小红一半,还剩下20个,小明原来有多少个苹果?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呈现方程的形式。
如:设小明原来有x 个苹果,根据题意可得方程:x - (x/2) = 20。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解方程,找出x的值。
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注意等号的性质,对齐等号。
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1教学设计1
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本节分析】本单元主要是在具体问题中加深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应用,培养学生对方程的建模意识,同时让学生明确应用题的关键在于(1)弄清题意(2)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列出方程(3)正确求解方程并检验解的合理性.主要有以下四类问题:流感传播问题、增长率问题、营销问题、面积问题.对于数量关系较多学生在思考时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引导学生用图像、表格等不同的形式分析题意,提炼数学信息,并将相关语言翻译为数学语言,进而确定相关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最终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学情分析】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应用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实际问题.本节是讨论如何建立和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只是在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复杂程度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解决这问题要以多练为主.【课时安排】3课时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目标】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某些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2.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所得结果是否合理.3.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关键.【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根据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难点:准确判断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找到相等关系.【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教学过程设计】一、设计问题,创设情境(一)前期回顾1.课件出示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最快的方法是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起到与本节课的类比效果.2.学生解决完这个实际问题后,提出问题“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哪些步骤?”让学生来回顾总结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所用的步骤.3.课件出示问题:简单回顾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哪些?(二)探究活动1.课件出示实际问题:有一个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2.教师提出探究活动的问题引导:1. 问题中有哪些数量关系?2. 如何理解“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3. 问题中有怎样的相等关系?4. 如何选取未知数并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3.学生活动:根据提出的问题引导进行小组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进行记录设计意图:前期回顾环节是通过解决一个简单的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回顾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达到温故知新,为这节课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做好铺垫.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也是本节课的学习需要.对于探究活动,为了让学生有的放矢,设置了几个问题引导,让小组交流更有成效.二、信息交流,揭示规律1.学生交流共享:学生将小组交流成果展示,课件展示分析过程,学生填写(1)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2)则第一轮的传染源有______人,有________ 人被传染(3)第二轮的传染源有______人,有__________ 人被传染(4)两轮过后共有_____________人患了流感?(5)你能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吗?2.学生活动:尝试写出探究一的解答过程,并由一名学生板演.3.师生出示解答过程,并与学生一起共同定义解题步骤.4.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并比较与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异同.设计意图:本环节注重学生的探究与小组交流活动,为了更高效的完成探究任务,教师设计了几个问题引导,师生共完成问题解决并归纳所需步骤,养成学生边学习边归纳的习惯,掌握好这种数学模型的应用.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1.学生根据上一环节的解题规律乘胜追击,解决问题“如果按照这样的传染速度,三轮传染后有多少人患流感?”2.对于传播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规律的探索“对类似的传播问题的数量关系你有新的认识吗?”学生交流讨论.3.应用新知:某种植物的主干长出若干树木的支干,每个支干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主干、支干、和小分支的总数是91,每个支干长出多少小分支?4. 教师引导学生找到“枝干”的问题与前面的“传播问题”有何异同?教导学生针对不同的实际问题,找到不同的解决思路,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设计意图:对于探究一“传播问题”的一个延伸问题,目的是检验学生是否对这一类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透彻,熟练掌握.解决“枝干”问题的过程中提示学生相似问题的解题思路不一定相同,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简单套公式.四、变练演编,深化提高应用:1.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将自己收集的标本向本组其他成员各赠送一件,全组共互赠了182件,全组有多少名同学?2.要组织一场篮球联赛,赛制为单循环形式,即每两队之间都赛一场,计划安排15场比赛,应邀请多少个球队参加比赛?3.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之和为5,把这个数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后,所得的新数与原数的积为736,求原数.设计意图:通过这几个不同类型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熟练掌握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总结和反思.五、反思小结,观点提高1.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你认为要经过那些过程?2.比较以前的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你认为我们这节课更要注意什么问题?谈谈你的感想?3.本节课我们主要针对解决了一类实际问题,你们能形象的定义一下吗?解决这类问题你们掌握了什么方法或者窍门吗?设计意图:通过归纳,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并对其中的验根环节加以强调.通过对本节课的传播类的问题的研究,帮助学生养成归类总结的好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找规律,找捷径.六、课后作业,分层提升必做课本第21页习题21.3第2、3、5、6题七、板书设计: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解: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 个人列方程1+x+x(1+x)=121解方程,得x1=10,x2= -12根据题意,舍去x2= -12答: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10个人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了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学生能够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总结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难点还是在于由实际问题向数学模型的转化,应该对熟悉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到相等关系这一环节进行大量的练习,以提高学生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者:张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际问题和方程例1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具体问题找出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正确解方程;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
3.让学生体会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优点。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体会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优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根据题意,你能找到哪些数量关系?
(1)杏树比桃树的棵树少130棵。
(2)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4倍。
(3)美术小组比体育小组多5人。
2.导入新课。
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找准数量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共同探究一种新的解题方法。
(板书课题:实际问题与方程)
二、自主探究,列方程解决问题
学习例1
1.课件出示例1
情境图,寻找等量关系。
学校原跳远纪录是多少米?
(1)思考:你能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吗?
(2)组织学生汇报。
①原纪录+超出部分=小明的成绩
②小明的成绩-超出部分=原纪录
③小明的成绩-原纪录=超出部分
2.解决问题
根据上面的数量关系,你能列出算式吗?
想一想:如果要列方程解答,题中的未知量应该怎样处理?
3.提问:根据上面的数量关系,可以怎样列方程呢?(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
x+0.06=4.21 4.21-x=0.06
师强调:在列方程的过程中,通常不会让方程的一边只有一个x
4.组织学生对所列方程进行解答,规范书写格式。
强调: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结果不带单位名称。
并让学生说说原因。
5.提问:
怎样知道解答的是否正确呢?你准备怎样检验?组织学生小组内说一说检验的方法。
6.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下面问题:
小明今年身高153cm,今年比去年长高了8cm。
小明去年身高多少厘米?
统计学生的方法和正确率,用方程来做的说说用方程来做的理由,用算术来做的说说
用算术来做的理由。
三、强化认知,巩固提高。
练习“做一做”
1.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下面问题,出示第(1)题。
小明今年身高153cm,今年比五年前身高的2倍少81cm。
小明五年前身高多少厘米?
统计学生的方法和正确率,用方程来做的说说用方程来做的理由,用算术来做的说说用算术来做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