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园数学区角活动的设计
幼儿园数学区角操作活动初探
幼儿园数学区角操作活动初探河南省南阳市某幼儿园针对幼儿区角操作活动的开展,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
该活动主要针对3-5岁幼儿开展,旨在通过多种游戏形式,让幼儿在区角操作中学习数学知识,促进幼儿的数学思维发展。
一、活动设计1. 活动目标通过区角操作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巩固和提高数学知识,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2. 活动内容(1)大数目标顶锅通过将锅中加入不同数量的小球,让幼儿猜测锅里的小球数量,巩固幼儿的数字识别和计数能力。
(2)数码球猜数将10个数码球放入小球池中,幼儿需要猜出数码球中隐含的数字,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
(3)蒟蒻找数字将5个数字牌放在桌面上,教师会说出一个数字,幼儿需要在数字牌中找到这个数字,边找边计时,培养幼儿的数字识别和反应能力。
(4)实物搭配游戏通过用实物搭配数字牌来进行游戏,巩固幼儿的数字概念和算术运算符的认识。
3. 活动流程(1)游戏目标介绍教师会向幼儿清晰地介绍游戏目标和规则。
(2)操作示范教师利用实例示范各种操作方式和规则,鼓励幼儿互相学习和借鉴。
(3)自由体验幼儿依照教师的示范,自由体验游戏,让幼儿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游戏进行玩耍。
(4)回顾总结教师对今天的活动进行总结回顾,积极评价幼儿的表现和贡献,并向幼儿提供特别鼓励。
二、活动效果1. 增强数字形象的认知通过多种游戏形式,幼儿对数字形象和算术运算符有了更为清晰、深入的认知。
2.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在活动中,幼儿通过互相合作来进行游戏,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增强了幼儿的社交能力。
3. 提高幼儿数学思维能力4. 增强幼儿自信心和积极性在游戏中,幼儿往往会获得成就感、赞扬和同伴认可,从而增强了自信心和积极性。
总之,区角操作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有趣、积极且富有挑战的学习环境,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数学能力发展,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不容忽视。
幼儿园数学区角的设置与指导
幼儿园数学区角的设置与指导数学区角活动促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更好地观察、评价幼儿,更积极地开展师幼互动和反思,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个别化发展。
对于教师来说,在开展数学区角活动的过程中,有两项工作很关键,一是数学区角材料的选择与设计,二是个别化指导。
前者能确保幼儿经历自主学习和操作探究的过程,后者能确保幼儿在自主活动中获得更有价值的发展。
材料是区角活动的基本要素,由于数学本身的抽象性和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局限性,幼儿早期的数学学习往往更依赖于与材料的互动。
因此,相对而言,前者更是教师首先要做好的基础性工作。
本文将以此为题,结合本人在幼儿园看到的现象加以分析、阐释,以深入思考如何切实提升数学区角活动材料选择与设计有效性的问题。
一、在关注材料“操作性”的同时凸显“探索性”虽然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数学区角活动中材料的重要性,并积极选择和设计各类材料以促进幼儿在操作中获得相关的数学经验,但还是存在一些误区,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比较关注材料的“操作性”,忽视材料的“探究性”。
从图一“送小动物回家”和图二“糖果找家”所显示的材料来看,材料本身的指向性是确定并且是唯一的,即通过操作让幼儿习得两个明确的相关数学概念,即“数量对应”和“图形匹配”。
在这样的区角活动中,幼儿虽然也在操作,但这种操作是一种高结构化的、作业化的练习,显然,它与区角活动的本质属性相去甚远。
所谓区角活动,是教师依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利用游戏形式创设环境、提供材料,促使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进行个别化、自主化学习的活动过程。
显然,它是一种个别化的、低结构化的、过程性的学习活动。
从这三个基本特点出发,任何区角活动都应当体现自主性、差异性、开放性、选择性,都应当关注幼儿自己的发现、感知和体验,数学区角活动也不例外。
因此,从区角活动的本质属性来看,教师在选择与设计数学区角活动材料时只关注操作性是远远不够的,更应关注探究性。
幼儿园数学区活动的观察与指导浅谈
2020年33期┆51研究幼儿园数学区活动的观察与指导浅谈王铁艳数学区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学习为主,属学习性区域活动。
数学区是在幼儿活动的场所内,专辟一个小区域,设置各种用以进行数学活动的材料、棋类、数学玩具等物品,供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内任意选择和使用。
数学区活动的开展是保证“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舒适环境,激发幼儿兴趣兴趣是促使幼儿产生学习动力的主要因素,是培养幼儿多元智能的首要前提。
幼儿只有对所见、所闻、所感、所学的东西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种认识、操作活动中,因此要创设民主舒适的区角环境,激发幼儿参与、体验、思考、优化的兴趣。
二、实践与研究教幼儿学习数学的最佳方案应该是“组织和创设一个让儿童能在其中尽其所能,充分发展自己的合适的环境。
”这个环境既包括各种教学的材料、工具、空间和时间,还包括幼儿之间的适当交流与合作。
因为“没有与他人在思想上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个体永远不能把他们的运算集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所以,幼儿数学决不能让幼儿停留在机械模仿、重复、背诵的水平上,而要创设环境,让幼儿主动探索、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即利用自身的内部机制去理解和掌握数概念。
区角活动是开放、自由、自主的活动,它能提供适当的环境刺激,让幼儿有机会在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操作、摆弄发现新知识,巩固已有的经验,并主动学习它的形式也更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对实现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一)数学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数学区的环境应安排在能让幼儿注意到又相对独立、安静和少受干扰的地方。
通常可以铺地毯,提供小桌子,小椅子,小靠垫等,让孩子随心所欲的操作。
(1)地面操作很多孩子平时很喜欢跪坐在地板上玩游戏,而且地面的面积和空间较大,比较能让孩子有熟悉感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游戏,根据这个特征可以在地板上铺上软泡沫板或者地毯,让幼儿在软泡沫板或地毯上随心所欲地进行数学的操作。
浅谈数学活动区的创设与指导
浅谈数学活动区的创设与指导数学活动区是教师特为幼儿创设的环境,它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大环境,所施加的影响是有目的地,有计划的设计与组织的,幼儿在这种环境中获得的经验具有目的性和系统性两大特点,因而更助于概念的形成和思维的发展,而传统数学多以课堂集体教学为主要形式,易造成忽视幼儿发展水平的个别差异等问题。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小孩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
因此,我根据幼儿“玩中学,学中玩”的特点创设了数学活动区,在活动区中,幼儿可按自己的兴趣与能力自由选择操作活动材料,自己确定内容与方法进行操作活动,用自己的感观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那么,如何创设数学活动区与指导?这里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一、创设合适的区角空间环境首先,依据本班幼儿的基本发展水平、阶段性的教育目标,配合集中教育活动的进度来拟定数学活动区的具体教育目标、安排活动内容,在活动中设置一些低矮的柜子,供摆设材料,幼儿可随时毫无困难地取到所需学具,在活动区内使用标记,暗示幼儿物归原处,保证区内有良好的秩序,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另外,使用入区卡,有效地控制活动区的人数,不致造成拥挤和混乱,影响幼儿操作,并在周围设有轻便的桌椅等供幼儿自由选择,使幼儿有自我发挥的`空间。
二、提供丰富多样,操作性强的材料,提高幼儿学习兴趣材料是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他本身的特性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儿童可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获得哪方面的发展,大班幼儿动手能力较强、思维灵活,想象也更丰富,因此,提供的材料操作性要强,要能唤起幼儿的好奇心,使之渴望参与到其中去。
如:数的组成学习是幼儿园大班数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没学好这部分内容,就直接影响数的加减运算,但数的组成抽象枯燥,易让幼儿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在投放有关材料时,就尽量做到可操作性、层次性、趣味性与竞争性等。
在刚学数的分解组成时,根据幼儿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在投放区角材料时,先投放拨珠器、撒花盘等。
大班数学区角活动,这样做
大班数学区角活动,这样做作者:胡菲来源:《家教世界·现代幼教》2023年第08期幼儿园大班数学区角活动多元化评价的实践与探索,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发展和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在各种具有趣味性的区角活动设计中,结合相对应的区角活动进行多元化的评价,不仅能分析出大班数学区角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源,还能具体解决大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幼儿的数学学习更有效率与意义。
大班实施数学区角活动的意义数学区角活动是幼儿园针对教学内容设置的一项活动,需要教师将所要教学的重难点内容进行简化处理,促使幼儿在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中逐步掌握数学知识。
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课程的要求,根据大班幼儿的认知情况,通过区角设计开展数学课程活动,引导幼儿在数学区角活动中深入认识和了解数学知识,让幼儿真正体会到数学区角游戏课程的快乐,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区角游戏中。
数学区角课程活动可以锻炼孩子的参与意识,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拓展孩子的探究性思维。
开展不同类型及功能的数学区角活动,能增强大班数学教学效果,不断提升幼儿对数学的喜爱度,还能引导幼儿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进而使幼儿全身心投入到区角活动中进行数学学习。
大班数学区角活动多元化评价的实践策略明确数学区角活动设计的目标教师在利用区角活动教学时,应当围绕区角活动的合理应用进行分析,结合数学区角活动设计的具体目标进行确定,选取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的区角设计活动,帮助孩子学习数学知识。
当前,在大班数学区角活动被普遍采用的背景下,教师设置数学区角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玩乐,满足幼儿的探究和自主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大班数学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区角活动的教学方案时,应当对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进行评价,通过考虑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学习情况,改变区角活动的类型,以便幼儿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此外,在区角活动多元化评价实施的过程中,应侧重于对完成的教学任务进行评价,筹划具有明确目标的区角活动,带领幼儿在游戏和教学的有机融合中学习数学。
小班数学区角环境创设指导策略
小班数学区角环境创设指导策略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之数学认知中提出“要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其中,3-4岁主要感知和发现周围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对不同的形状感兴趣;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4-5岁能感知和发现常见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进行分类。
”如何能够更好的促进幼儿在这一能力方面的发展我们除了组织数学教育活动外,数学区角活动是实现这一价值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班数学区角环境创设几何形体核心经验一、小班数学区角整体调整规划幼儿刚入园时数学区角规划思考:1.调整前的规划主要是面对刚上小班的幼儿,情绪还不稳定,自理能力及专注力、环境安全感的建立,因此班级整体布局是开放式的,更有利于教师关注幼儿的行为、情绪动态,以便及时做到情感照顾。
2.数学区材料的提供主要有插塑类积木,再结合主题投放的一些半成品和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做成的教玩具为主,对于幼儿能力的发展更多的是偏向单一的点数、配对、图形识别等数学技能方面的提升。
幼儿入园后下半学期数学区角规划思考:1.幼儿对环境的熟悉及安全感的建立可以适应半封闭环境;2.鉴于对班级幼儿实际情况的观察和思考,数学区更需要一个相对安静半封闭的空间便于幼儿思考不被外界环境轻易干扰,但是又需要一定的互动空间,因此我们将后面的柜子前移,增加一个小柜子,在扩大空间的基础上呈现一个半封闭的区域。
3.班级空间较小,因此我们在调整后增加了柜面,设置一些符合当前年龄段孩子喂娃娃的游戏和黑板磁性贴即可以画画、又可以自由拼贴图形,而且在时间利用上不仅仅局限于区域游戏时,在餐后、盥洗、午睡前后等零星时间幼儿都可以自己拼贴游戏;利用拼接地毯幼儿自主选择空闲的地方选择区域材料如串珠、掷骰子砸蛋壳、钓鱼、沙中寻宝等游戏,增添趣味性和自主性。
调整前调整后二、小班数学区角中围绕几何形体核心经验活动设计的投放策略(一)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就决定了幼儿核心经验的获得需要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反复操作,在不断操作——试误——操作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幼儿园数学区活动方案
幼儿园数学区活动方案
在幼儿园数学区,我们为幼儿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方案,旨在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将在玩耍中学习,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首先,我们将组织“数字猜猜猜”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会将数字卡片放在房间的各个角落,幼儿们需要寻找数字卡片并将它们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这个过程既可以让幼儿学会认识数字,又能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接着,我们将进行“数学小商店”活动。
在这个游戏中,我们将角色扮演成店主和顾客,店主出售各种物品,而顾客需要用最少的硬币来购买商品。
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们将学会简单的加减法,锻炼他们的计算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记忆力。
除此之外,我们还会组织“数学童话故事”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将使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和角色来讲解数学知识,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们可以更轻松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另外,我们还会组织“数学快乐接力赛”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将设置不同的数学题目,要求幼儿通过快速解答问题来完成接力赛。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幼儿们的灵敏反应能力,还可以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总之,在幼儿园数学区的活动方案中,我们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和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数学,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相信幼儿们将可以轻松快乐地学习数学,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
础。
最后,我们期待着幼儿们在这个充满乐趣和挑战的数学世界中茁壮成长!。
浅谈大班数学区的创设与指导
浅谈大班数学区的创设与指导[摘要]幼儿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对具体物体充分感知和操作体验之上的,幼儿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中才能逐步建立数学概念,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因此数学区的建设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本文以幼儿园数学区的创设为切入点,采用了观察法等方法,通过了解数学区的材料投放、幼儿在数学区的活动及教师对幼儿在数学区的活动的指导等三方面了解某园大四班数学区的现状,找出了材料的投放不够丰富未能体现的层次性且未能与幼儿园课程紧密结合、幼儿对数学区活动的兴趣不高、教师的引导欠恰当等方面原因,提出了创设开放、自主的区域活动环境;投放丰富、适宜、具有针对性的材料;增强数学区材料操作性与可玩法,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等的解决策略,使幼儿园的数学区活动效益提升。
[关键词]数学区;创设;指导;策略引言:幼儿数学学习是动作探究、表象积累以及逻辑思维过程的统一体的,因此,幼儿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对具体物体充分感知和操作体验之上的。
从幼儿园的课程结构上看,每周只有一到二节的数学活动,光靠集中教育活动是不够的,数学教育还应该在区域活动及生活活动中渗透,让幼儿在自主活动和操作中感知、积累修正和表达经验。
数学区角活动是一种充分利用环境和材料,让幼儿以个别或小组的方式自主选择,主动操作、探索学习,以感知、积累、修正和表达经验,获取相应的知识并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而极有价值的教育组织形式,是幼儿感知、积累、修正和表达经验的地方[1]。
材料是区域化学习活动的重要操作因素,教师把教育目标、学习内容等不断转化为活动材料,以一定的层次和序列出现,暗示幼儿的学习,引导幼儿获得认知经验[2]。
幼儿通过不断地操作材料,获取、感知经验,积累经验,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数学能力。
数学区的创设、材料的投放及教师的引导策略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因此,数学区的建设在幼儿的数学学习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创设良好的数学区有助于培养幼儿主动学习数学的能力。
数学区角活动设计四则
数学区角活动设计四则
目的:
1.引导幼儿用各种几何图形片自由拼搭各种物体,并学习从数、量、色、形等角度进行统计。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发展思维的敏捷性。
准备:
1.颜色、形状、大小不同的各种几何图形片若干。
2.统计表若干份(如图一)。
玩法:
先让幼儿用各种几何图形自由拼搭物体,并将其粘贴在统计表左边的空白处,然后再从数、量、色、形等角度统计拼贴物体所用的几何图形片。
可引导幼儿按形状统计所用图形片的数量,并在统计表中填写;也可增加难度,在统计表左方涂上红、黄、蓝等颜色,然后统计出相应的图形片数量,如红色三角形有几个,黄色圆形有几个,蓝色长方形有几个等,并用较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统计结果。
建议:
1.统计难度应根据幼儿的能力逐步增加。
2.鼓励能力强的幼儿根据统计出的各部分数量计算出某一项目
的总数。
3.该活动适合大班幼儿。
好玩的贝壳。
数学区角活动的有效组织区角活动方案
数学区角活动的有效组织区角活动方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了各年龄段幼儿各领域学习与发展的目标以及相关教育建议,强调了要以游戏为幼儿基本活动形式。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幼儿园纷纷开展起数学区角活动,并将区角活动与操作学习视为幼儿园开展数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
数学区角活动的确具有教学属性,数学教育目标正是隐含在环境与材料中的,幼儿是从中获得数学经验和思维发展的。
数学区角活动的“组织”是指教师对引导幼儿开展数学区角活动诸要素的整体思考和科学规划,通常包括数学区角活动的空间与时间和内容设计、材料的摆放与管理、规则的制定与执行等,教师可以从这些方面一一着手,合理组织幼儿的操作学习活动。
(一)空间与时间:宽松充分创设数学活动区角,目的是为幼儿提供一个适宜的数学学习环境,以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
在空间布置上,宜尽量选择活动室中相对封闭而安静的一角或区域,空间大小以可同时容纳5~7名幼儿为宜,并贴上醒目的数学区角标志。
在时间安排上,一方面要与幼儿园的整体课程和幼儿的一日活动安排统整协调,另一方面要保证孩子们每天有充足的进区自由活动时间,具体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种:(1)安排与其他区角活动同步开展(每天均安排,每次约半小时)。
(2)安排固定的数学区角活动时间(如每周一、周三下午,每次约半小时)。
(3)在一日活动各个转换环节和自由活动时间,均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进入区角活动。
(二)活动内容:紧扣集体教学主线,紧随幼儿兴趣数学区角活动应该怎样组织,才能既保证活动的有序有效,又尊重幼儿的自由自主呢?我们认为这里需要抓住两个要点:其一,紧扣集体教学主线,以数学核心经验为依据,提高区角活动的科学性、系统性。
通过学习研读、集体备课、教学实践与反思等,教师可逐步掌握重要的数学概念,了解幼儿数学概念的发展进程、幼儿获得数学关键经验时的典型思维和行为表现等。
一些系统化课程(如“通向数学”)在把准幼儿数学关键概念与数学学习路径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循序渐进的幼儿数学教学内容体系。
大班数学区角活动教案40篇
大班数学区角活动教案40篇《大班数学区角活动教案4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数学区角活动教案40篇!(1)大班数学教案《超市购物》含反思设计意图《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借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
超市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场所之一,超市里各种各样的物品吸引着幼儿。
为此,我们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题材——“超市”开展主题活动。
将幼儿从“课堂”带到“社会情景”中,并通过参观、游戏、谈话、绘画等多种活动形式把孩子零星的经验整合起来,使孩子了解超市的结构,体验购物的快乐,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在开展主题活动中,我们经常听到孩子们谈论去超市购物时自己买了多少东西,付了多少钱,但是,对人民币的概念仍较模糊,于是生成了这节数学活动——《超市购物》。
旨在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在多次去“超市购物”的过程中认识硬币,学会使用硬币。
整个活动过程,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学习,愿意与同伴分享快乐,学会处理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增强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当幼儿亲自购物之后,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购物体验,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1.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掌握购物时不同的付钱方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感受购物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1)活动前幼儿对人民币有初步认识,有“超市购物”的经验。
(2)幼儿认识汉字“角”、“一”。
2.物质准备:(1)布置“超市”,货架上摆有各种实物,并标明价钱。
(2)装有10个1角、2个5角、1个1元硬币的盒,幼儿人手一份。
幼儿园数学区域的创设
幼儿园数学区域的创设在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中,为了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和能力,设置一个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的数学区域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区域可以为幼儿提供探索、发现和实践的机会,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创设幼儿园的数学区域,并提供一些创意和建议。
一、设计理念数学区域的设计应基于以下原则:1. 情境化教学:通过情境化的设计,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活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游戏化学习:通过游戏,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中,让他们在玩乐中潜移默化地学习。
3. 互动合作:鼓励幼儿之间的互动合作,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二、区域设置1. 数学探索角这是数学区域的核心,可以设置各种数学教具和玩具,如积木、拼图、计算器、数学符号卡片等。
提供不同难度和主题的任务板,让幼儿按照指示进行操作和解决问题。
同时,提供书籍和绘本,让幼儿通过阅读了解数学的应用和趣味。
2. 数学制作角在这个角落,可以设置一些数学相关的制作活动,如拼贴数学符号、制作数轴和计数器等。
鼓励幼儿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数学游戏角设置一些数学游戏,如数学拼图、数学迷宫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并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数学角落在这个角落,可以设置数学主题的展示板,展示幼儿制作的数学作品,如数学游戏的成果、数学题目的解答和数学实践的经验总结等。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并展示他们的成果。
三、活动建议1. 建立数学角落的规则和常规,让幼儿明确该区域的使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2. 针对不同年龄和能力的幼儿,设计不同的数学任务和活动,满足他们的需求和兴趣。
3. 定期更新和更换数学区域的教具和玩具,保持幼儿的新鲜感和探索欲望。
4. 邀请家长参与到数学区域的活动中,营造家园共育的氛围,增强幼儿对数学学习的认同感。
5. 总结和评估数学区域的使用效果,根据幼儿的反馈和观察结果,不断改进和优化数学区域的设计。
2024年幼儿园数学角活动方案6篇
4、教师出示图片逐一验证:鸡蛋——鸡妈妈的图片,鸭蛋——鸭妈妈的图片,鹅蛋——鹅妈妈的图片,鹌鹑蛋——鹌鹑妈妈的图片。
5、师:小朋友,动物妈妈要比比谁的宝宝大,谁的宝宝小?你们来帮帮它们好吗?幼儿说出自己的排列顺序。(每4人一组,各组请一名幼儿发言)
6、师小结:有的.小朋友是将蛋宝宝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有的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7、小朋友,这些蛋宝宝的大小,重量、颜色都不一样,那它们有没有一样的地方呢?想看一看吗?(引导幼儿产生想要打开蛋看清里面的想法)。教师将蛋逐一打开在玻璃碗中,让幼儿观察并知道所有的蛋宝宝都有外壳,蛋壳很薄,容易碎,蛋壳里面有蛋清、蛋黄,蛋清都是透明色的,蛋黄都是黄色的,蛋清蛋黄营养丰富,小朋友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不能挑食啊。
.看图拨时间以小兔的口吻提出请看几张照片,一下子把的注意力吸引住了,运用较熟悉的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使对学习活动较感兴趣及易理解,通过操作活动,使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请讲讲己是几点睡觉的,让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使活动渗入了常规习惯的培养。
(四)结束部分:评聪明娃娃在每组评出一个聪明娃娃,再到户外跳舞祝贺他们,活动在愉快的氛围结束了。
六.活动延伸
1.教师或家长可向叫介绍多种钟、表及国内外有关钟表趣闻,丰富的知识。
2.在日常生活或游戏,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运用表达时间的词汇:如游戏时间,5点种到了,下班了…….教室可设置时钟,以及请家长配合提醒按作息时间活动,如:起床、进餐等,帮助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幼儿园数学角活动方案篇4
幼儿园数学区角操作活动初探
幼儿园数学区角操作活动初探在幼儿园的数学教学中,区角操作活动可以帮助幼儿认识和学习区角,增强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区角操作是指通过不同的方式将平面上的一个角度转换为另一个角度,让幼儿通过操作角度的大小和位置来进行区角的变换。
一、活动目的1.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区角的概念。
2.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3.锻炼幼儿的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活动准备1.准备一些质量轻、形状规则的卡片,上面印有不同角度的图形。
2.准备一些小木棍或者纸片,用于活动中的角度操作。
三、活动步骤1.开始活动前,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区角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操作改变角度的大小和位置。
可以使用一些简单易懂的示例进行说明。
2.将准备好的卡片分发给幼儿,让他们通过观察和比较,找出不同角度之间的关系。
找出其中的相等角、相互补角或者邻补角等。
3.通过操作角度的大小和位置,将一个角度转换为另一个角度。
将直角通过折叠或旋转转换为钝角,或者将锐角通过旋转转换为钝角等。
4.让幼儿进行角度操作的练习,完成一系列的角度转换任务。
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幼儿尝试将一个已知角度转换为另一个已知角度。
5.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发现和总结区角操作的规律和特点。
四、活动总结1.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总结并归纳区角操作的规律和特点。
可以借助实际的操作,让幼儿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2.可以通过课堂小结、角度转换练习等方式,检查幼儿对区角操作的掌握情况。
3.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适时地进行复习和拓展,提供更多有挑战性的角度操作任务,以进一步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幼儿园数学区角操作活动的初探,可以让孩子们在充满趣味的学习环境中认识和理解区角,并锻炼他们的观察、感知和操作能力。
这种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6.4数学角活动设计与指导
谢谢聆听!
Thanks for listening! 授课教师:安珍珍
2.数学角教育活动的设计
➢ 材料的提供 ➢ 材料的基本要求
材料的提供
材料的基本要求 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的材料 让幼儿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的材料 感知形状与空间关作材料 使幼儿明确活动的规则 观察和适时指导幼儿活动 增进幼儿间的相互交流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学前教育学院 安珍珍
第六章
学前儿童科学区域活动 设计与指导
0
CONTEN目T录S 1 02
学前儿童科学区域活动概述 科学区域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02
科学区域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自数科然学学区角角
三、数学角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1.数学角的含义
➢ 数学角:是指在幼儿园活动室的一角,摆放各种教 学材料、玩具、棋类、牌类等,供幼儿自由选择、 操作、探索数学奥秘的场所。
幼儿室内数学区活动方案
幼儿室内数学区活动方案介绍幼儿室内数学区活动方案是为了帮助幼儿通过在室内环境中的数学活动来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而设计的。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适合在幼儿园或家庭环境中进行的室内数学活动,以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并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发展。
目标通过幼儿室内数学区活动,我们的目标是:1.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幼儿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4.提高幼儿的数学技巧和计算能力。
活动方案数字拼图活动目标:帮助幼儿认识数字,并提高他们的数字排序和图案组合能力。
材料:数字卡片、拼图板活动步骤:1.选择几个数字卡片,将它们打乱顺序并放在拼图板上。
2.鼓励幼儿按照正确的顺序将数字卡片放在拼图板上,形成正确的数字序列。
3.逐渐增加数字的难度,例如从1-10,然后是11-20,以此类推。
4.鼓励幼儿尝试使用数字卡片创建一些简单的图案,例如使用数字卡片创建数字金字塔。
数字匹配游戏活动目标:帮助幼儿加深对数字的理解,并提高他们的数字识别和匹配能力。
材料:数字卡片、相应数量的物品活动步骤:1.将数字卡片分发给幼儿,并将相应数量的物品放在桌子上。
2.鼓励幼儿找到与数字卡片上的数字相匹配的物品,例如,如果数字是2,则幼儿需要找到两个物品。
3.逐渐增加数字的难度,让幼儿匹配更大的数字。
4.进一步增加复杂度,例如将数字卡片与对应的数量和数学符号相匹配,例如数字3与“3个”和“加号”匹配。
形状识别和分类活动目标:帮助幼儿认识不同的几何形状,并提高他们的形状识别和分类能力。
材料:形状卡片、分类容器(例如盒子、篮子等)活动步骤:1.将不同的形状卡片混合放在一起,并将分类容器放在桌子上。
2.鼓励幼儿识别每个卡片上的形状,并将其正确地放入相应的分类容器中。
3.逐渐增加形状的难度,例如从简单的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开始,然后引入更复杂的形状,如梯形、椭圆等。
4.鼓励幼儿用形状卡片创建一些图案,例如使用不同的形状卡片创建一个彩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区角活动促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更好地观察、评价幼儿,更积极地开展师幼互动和反思,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个别化发展。
对于教师来说,在开展数学区角活动的过程中,有两项工作很关键,一是数学区角材料的选择与设计,二是个别化指导。
前者能确保幼儿经历自主学习和操作探究的过程,后者能确保幼儿在自主活动中获得更有价值的发展。
材料是区角活动的基本要素,由于数学本身的抽象性和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局限性,幼儿早期的数学学习往往更依赖于与材料的互动。
因此,相对而言,前者更是教师首先要做好的基础性工作。
本文将以此为题,结合笔者在幼儿园看到的现象加以分析、阐释,以深入思考如何切实提升数学区角活动材料选择与设计有效性的问题。
一、在关注材料“操作性”的同时凸显“探索性”
虽然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数学区角活动中材料的重要性,并积极选择和设计各类材料以促进幼儿在操作中获得相关的数学经验,但还是存在一些误区,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比较关注材料的“操作性”,忽视材料的“探究性”。
从图一“送小动物回家”和图二“糖果找家”所显示的材料来看,材料本身的指向性是确定并且是唯一的,即通过操作让幼儿习得两个明确的相关数学概念,即“数量对应”和“图形匹配”。
在这样的区角活动中,幼儿虽然也在操作,但这种操作是一种高结构化的、作业化的练习,显然,它与区角活动的本质属性相去甚远。
所谓区角活动,是教师依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利用游戏形式创设环境、提供材料,促使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进行个别化、自主化学习的活动过程。
显然,它是一种个别化的、低结构化的、过程性的学习活动。
从这三个基本特点出发,任何区角活动都应当体现自主性、差异性、开放性、选择性,都应当关注幼儿自己的发现、感知和体验,数学区角活动也不例外。
因此,从区角活动的本质属性来看,教师在选择与设计数学区角活动材料时只关注操作性是远远不够的,更应关注探究性。
探究是一个要求幼儿既动手又动脑,让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的过程;是一个激发幼儿灵感,发挥幼儿创造性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不断深入的,非孤立、非断裂的过程;是一个灵活的、变化的、非机械的过程;是一个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和自主性的过程;是一个结果开放、体现多样性的过程。
因此,教师在选择与设计数学区角活动材料时,应更多地思考为幼儿提供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等特点的材料,给幼儿留出足够的操作和创造空间,以引发幼儿在自主地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感知和理解相应的数学概念。
从图三“我的毛毛虫”和图四“蜘蛛织网”来看,教师所提供的活动材料不仅便于幼儿操作,而且有利于幼儿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学习。
在图三“我的毛毛虫”中,教师提供了大小、颜色不同的圆片和夹子,让幼儿尝试做自己喜欢的“毛毛虫”。
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极探究和学习——有的幼儿只是想到了用圆片拼成一条“毛毛虫”,有的幼儿发现用夹子可以使“毛毛虫”站起来;有的幼儿用一个大圆片和许多小圆片拼出“毛毛虫”,有的幼儿选择用同样颜色或大小的圆片做“毛毛虫”,有的幼儿用大小圆片间隔排列的方式做出“毛毛虫”;有的幼儿做出的“毛毛虫”是圆片和夹子一一对应的,有的幼儿做出的“毛毛虫”是一个夹子夹两个圆片的……在幼儿自我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幼儿体验或运用了有关数数、分类、排序、对应等相关的数学方法。
在图四“蜘蛛织网”中,教师提供了细绳、扭扭棒、插有安全钉的泡沫板、数字卡等,以让幼儿尝试在泡沫板上“织蜘蛛网”。
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幼儿只是关注将钉子绕满,有的幼儿能边绕边数,也有的幼儿会先选一个数字再按相应数量“织网”,还有的幼儿会设法选择能绕得长、绕得多的绳子,更有幼儿在多次操作后发现织出的“蜘蛛网”会呈现不同的形状和图案……在这样的探究和操作中,幼儿获得了关于数数、对应、单位、估算、空间认知等多方面的经验。
操作是幼儿早期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但仅有操作是不够的,尤其是仅仅满足于巩固、练习、强化的操作是不够的。
笔者认为,数学区角活动作为一种开放性、低结构的活动样式,更
需要让幼儿进行开放式的探究性操作,而不是封闭式的练习性操作。
二、在遵循“儿童在前、教师在后”原则的基础上体现材料的“引导性”
如果说材料的“探究性”规定了材料的操作空间和创造空间,并能保证幼儿与材料充分互动,那么材料的“引导性”则能预示材料的操作范围和创造边界,以保证幼儿在探究中获得更有价值的发展。
所谓材料的“引导性”是指教师在设计材料的过程中能根据教育目标以及幼儿的个体差异在材料中隐含或预示幼儿操作与探究的方向,促使幼儿在自我探究式的学习中获得更有价值的体验和发展。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的“引导性”有一个基本前提,即必须遵循“儿童在前、教师在后”的原则,也就是说,教师应当首先满足幼儿对材料的探究和操作体验,然后在观察幼儿探究和操作的基础上,分析并找到材料与教师所期望的活动结果间的关联,并将这种关联转换成一种内化在材料中的“指路线索”,使幼儿后续的探究和操作能顺着这个“指路线索”更有价值地展开。
如在投放“数字拼板”(见图五)初期,教师观察到幼儿在探究和操作时没有关注到材料是可以用来拼数字字形的,于是就将材料的投放方式作了一些调整,如图六所示。
这样材料的“引导性”就体现出来了,即教师用长条形板直接拼出数字字形,给了幼儿一个操作上的“指路线索”,让幼儿意识到这个拼板是可以用来拼数字的。
当幼儿再次拿到如此摆放的材料时,他们一下子就在拼板和数字之间建立起联系,接着也就会自然地用这些拼板去拼不同的数字字形。
同样,当发现幼儿拼数字时有一定的随意性、偶然性,不能拼出所有的数字字形或拼出的数字字形有错误(如左右方向颠倒)时,教师又适时增加了分别为红色和绿色的两种小本子(如图七,红本子上有0~99中的数字共20组,其中包含o~9的所有字形;绿本子则是一本空白本子,可供幼儿记录除红本子上的数字之外自己想到的其他数字)。
这样的材料隐含了教师的“引导性”,凸显了一条材料操作的“指路线索”:它一方面可以使幼儿在操作中接触到所有的数字字形,另一方面可以让幼儿自主地拼搭数字并加以记录,同时给了幼儿再现和表征数字的机会。
在这样的区角活动材料的选择与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始终是以“儿童在前、教师在后”为基本原则的,即通过观察幼儿的探究和操作行为,积极思考怎样通过材料间接体现“引导性”,以使幼儿的探究和操作学习更自主、更有教育和发展价值。
三、在设计和自制材料的同时选择一些开放性、游戏性强的成品材料
数学区角活动材料的选择与设计这项工作对于教师而言是极具挑战性的,它远比设计一个集体活动的教具要难,因为它需要同时具备教育性、游戏性和开放性。
笔者认为。
幼儿园数学区角活动材料虽说主要应由教师设计和制作,但不应该是全部,实际一点的做法是,教师可以更多地去发现和选择一些现成的成品材料或玩具。
如积木,虽然积木作为一种传统的建构游戏材料,人们更多关注的往往是它对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的价值,但实际上搭建积木活动与幼儿的数学认知有很大的关系。
国外的研究表明,儿童早期的积木建构经验与他们3~8年级的数学学习成绩有显着相关;纵向研究的数据证明,学前期有足够多积木建构经验的幼儿,到了8年级后数学学习成绩优于同龄孩子。
因为幼儿在搭建积木的过程中可以很自然地体验到关于数量、类别属性、模式排序、空间认知、单位与测量等全面的数学概念。
如两个幼儿在一起合作“造大楼”,在这个合作性的建构活动中,如果教师能充分意识到这个成品材料对幼儿数学学习的价值,就可以启发幼儿在搭建中思考和探究大楼的楼层数、大楼中积木排列的模式规律、大楼空间形状和位置的对称、不同大楼的高度及其测量方法,等等。
再如,纸牌、棋类等成品游戏材料,这些材料的最大特点就是游戏性和开放性,幼儿在用这样的材料操作时往往更轻松、更自由、更多元。
因此,在数学区角活动材料的选择与设计中,教师应当拓宽视野,尽量选择与设计开放性、游戏性、低结构的环境和材料,让幼儿去接触、感知、应用数学,而不是将数学孤立起来,“为了数学而数学”,从而背离区角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