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训练:修辞【含答案解析】
【精品】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题含答案
![【精品】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ced15a8bd63186bcebbcae.png)
【精品】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下列语句,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A.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
B.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C. 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D. 蔡老师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答案】 D【解析】【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A、B、C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
D都是比喻。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年轻的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摆脱束fù。
然而青春的岁月不会一番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tuó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航船历经风浪,但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驶向理想的彼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轻的我们相信只要拥有一幅轻灵的翅膀,就能在无际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fùtuó束________开________(2)画线的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3)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一组排比句。
然而青春的岁月不会一番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tuó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航船历经风浪,但我们有足够的力量驶向理想的彼岸;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缚;拓(2)番——帆;幅——副。
(3)或许青春的天空时有阴霾;但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追求自己的一片蓝天【解析】【分析】(1)“缚”易写成同音字,形近字等。
2023年中考语文之修辞手法专题提升训练(含解析)
![2023年中考语文之修辞手法专题提升训练(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8ca1c72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b.png)
中考语文之修辞手法专题提升训练1.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B.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C.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D.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
B.荒山变绿产业兴,青砖蓝瓦新居起。
C.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D.许多到中国来旅游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怎能不赞叹不已呢?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B.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C.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
D.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B.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士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C.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
D.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互文)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比喻)C.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拟人)D.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设问)6.对下面文段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皎洁的月光装饰了春天的夜空。
田野、村庄、树木,在幽静的睡眠里,披着银色的薄纱。
那些稠密的白杨树叶子,像一湾流水,沙沙沙,沙沙沙,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平静又响亮地流着。
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设问)专题练习(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设问)专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2dbd2e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f.png)
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设问)专题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选项错误的一项是()A.选文划线句运用了反复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B.“打开新视界”“争当爱阅人”是动宾短语。
C.“慢下来的深圳更有力量”主干是“深圳有力量”。
D.邀请函中“拨冗、赐教、高见”等词属于敬辞。
2.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羲之书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萧子云书如荆轲负剑,壮士弯弓,雄人措虎,心胸猛烈,锋刃难当。
”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他们书法艺术的特征。
B.“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词人急于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状。
C.“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清朝留学生可笑的打扮。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土地无比深沉的热爱之情。
3.阅读下列文字,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①这世间能有多少完美无缺的人生?②有了残缺就妄自菲薄....,这可不是内心完满的标志。
③金缮这门手艺是一种运用黄金等材料修饰瓷器裂纹或缺口的工艺,④它不是..去掩盖残缺,而是..有意识地美化它,⑤让伤口上长出新花新叶,⑥有这样的审美态度,你才会重新审视不完美的人生。
A.句①是设问,提醒人们人生有很多缺憾,后文借助金缮的手艺回答解决缺憾的方法。
B.句②中“妄自菲薄”表示过分看不起自己,形容心理自卑,此处应换成“分崩离析”。
C.句④中“不是,而是”表示否定一个肯定一个,不是让我们二选一,使用恰当。
D.句⑥采用第二人称“你”,一下拉开了与读者的距离,使用不当。
4.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片绿叶里有春天的影子,一个微笑里有鼓励的影子,一朵白云里有天空的影子,一次抚摸里有信任的影子。
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互文)专题练习(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互文)专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018c8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1.png)
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互文)专题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1.对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此时的莫愁湖是“人行即从花下过,人停即在花中坐”。
(引用、对偶)B.历史是条夏天的棉被,时不时就得翻出来晒晒。
(比喻)C.没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艰辛,又岂能有“蓦然回首”的惊喜?(引用、设问)D.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对偶、互文)2.下列诗句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使用的修辞手法不一致的一项是()A.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B.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C.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D.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突然、忽然意义相近,都有表时间短促,出乎意料的意思;词性相同,都是副词。
B.“啊,黄河! ”一句中的“啊”与“春天的景色多美啊! ”一句中的“啊”词性相同,都是叹词。
C.诗句“啊,黄河!你一泻万文,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比喻和夸张。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对偶和互文。
4.下列句子未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B.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D.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5.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 解说:加点字“只”是副词。
B.我在.房间读书。
解说:在是连词。
C.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解说:这句话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
D.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脚印。
解说: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6.以下选项中,不是互文修辞的一项是()A.政通人和B.岸芷汀兰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7.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拟人)B.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比喻)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2c8966aef8941ea76e05cc.png)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罩着)一层薄烟。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逗)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衬托/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他们的草屋,稀稀蔬蔬的,在雨里静默着。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薄烟(bó)可别恼B.黄晕(rūn)披着蓑C.静默(mò)像牛牦D.戴着笠(lì)稀稀蔬蔬(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罩着逼衬托B.笼着逼烘托C.罩着逗衬托D.笼着逗烘托(3)这段文字中没有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拟人C.排比D.对比【答案】(1)A(2)B(3)D【解析】【分析】(1)B改为:黄晕(yùn)。
C改为:像牛毛。
D改为:稀稀疏疏。
(2)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词语或成语的意思,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
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
如“笼着”搭配“薄烟”;“逼”支配“你的眼”,写出了小草很青很青的状态。
(3)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
“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比喻兼排比。
“他们的草屋,稀稀蔬蔬的,在雨里静默着”为拟人。
【点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对偶、反复、借代、比拟、象征、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针等。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把握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走在qí岖不平的路上,年轻的眼móu里,装着梦,更装着思想。
不论是孤独地走着,还是结伴同行,让每一个脚印都坚实而有重量。
中考 语文 修辞手法及运用阅读训练及解析
![中考 语文 修辞手法及运用阅读训练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3a60dda8956bec0875e366.png)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阅读训练及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下列语句,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A.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
B.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C. 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D. 蔡老师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答案】 D【解析】【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A、B、C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
D都是比喻。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题目。
十一月的一天,我们目睹了一个极其美丽的日落。
当我像平时一样(màn)步于一道小溪发缘处的草地之上,那高空(fēi)红的太阳,终于在一个凄苦的寒天之后、暮夕之前,突于天际骤放澄明。
这时但见远方天幕下的衰草残茎,山边的木叶橡丛,顿时沉浸在一片最柔美也最耀眼的绮照之中,而我们自己的身影也长长伸向草地的东方,宛如是那缕斜晕中仅有的点点微尘。
(梭罗《瓦尔登湖》)(1)给拼音写汉字或给加下划线字注音(màn)步 ________(fēi)红________ 凄苦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3)文中“澄明”的意思是________(4)文中划线的句子修辞是________【答案】(1)漫;绯;qī(2)发缘;发源(3)清澈明洁(4)比喻【解析】【分析】(1)字形题的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漫”与“绯”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41049176c66137ef061954.png)
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句()A.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B.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C.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
D. 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
【答案】 B【解析】【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A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字帖(本体)比作小国旗(喻体)。
B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好像要落下来”是一种感觉。
C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何首乌根(本体)比作人形(喻体)。
D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星星(本体)比作明灯(喻体)。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它从汨罗江的波涛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rǎn ()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中华大地的每一条河川都回荡着zhèn()聋发聩的呐喊,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ɡèn()古不变的艾香。
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发出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铮铮誓言。
在想到诗人的江畔行吟时,我更感动于他的《九歌》;________;__________;更能以敬佩的心情看待他那些极浪漫极抒情的诗篇了。
由民歌那样纯粹的浪漫和抒情到《天问》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再到《离骚》中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该是何等痛苦的一个过程啊!(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rǎn________②zhèn________③ɡèn________(2)加下划线字“悄”的正确读音是()A.qiāoB.qiǎo(3)“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
中考语文专题:修辞【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专题:修辞【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99574208a1284ac85043d6.png)
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修辞方法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
B.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姹紫嫣红的花朵,微微露出点粉色。
C.何大学问家每天招待老秀才三顿净米净面,外加一壶酒;这个局面,穷门小户怎能支撑得住?D.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对下面这首小诗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给友人不站起来才不会倒下我们就这样携着手更何况我们要去浪迹天涯走呵走呵跌倒是一次纪念你说看到大海的时候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你会纵情欢笑寻找管什么日月星辰是呵是呵跋涉分什么春秋冬夏我们的笑直上云霞A.诗中说“跌倒是一次纪念”,又把这种“纪念”比喻成“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挫折也是人生中的美好经历的感悟。
B.诗中的“寻找管什么日月星辰/跋涉分什么春秋冬夏”,运用对偶,句式工整,抒发了对同甘共苦的友谊的赞美之情。
C.诗中反复使用“走呵”,强调了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艰难、多么漫长,“我们”都要携手前行、永不言弃的态度。
D.诗的结尾用笑声“直上云霞”的夸张表述,形象地表达了实现人生愿望时“我们”的喜悦之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对下列各旬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羲之书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萧子云书如荆轲负剑,壮士弯弓,雄人措虎,心胸猛烈,锋刃难当。
”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他们书法艺术的特征。
B.“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词人急于寻路回家,奋力划船船的情状。
C.“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请国留学生前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清朝留学生可笑的打扮和丑态。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台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土地无比深沉的热爱之情。
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引用)专题练习(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引用)专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cef85a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e.png)
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引用)专题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1.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⑴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⑴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⑴“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A.(1)比喻;(2)排比;(3)比喻;(4)引用B.(1)比拟;(2)反复;(3)夸张;(4)比喻C.(1)对比;(2)排比;(3)比喻;(4)拟人D.(1)比喻;(2)反复;(3)夸张;(4)引用2.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从形色,动作上写出海燕矫健勇敢的雄姿。
)B.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运用谐音双关和比喻,揭示了四大家族中薛家的财富和奢侈生活。
)C.“梨花一枝春带雨”一语,写其寂寞之状,凄婉动人,无与伦比。
(运用的引用的修辞手法,传达出作者对梨花的真切内心感受。
)D.他们两位老朋友谈天说地,我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不必要的旁听者。
3.对下面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是()①猛听叫喜儿顶租子,好比晴天打霹雳。
②还有,千万别把风声闹大了。
③齐先生的这间陋室嘛,则是“苔痕上墙绿,草色室中青”。
④齐先生之所以英雄无用武之地,岂不是当时腐败的社会所造成的吗?A.①借代②双关③引用④比喻B.①比喻②比喻③对偶④设问C.①对偶②夸张③比喻④反问D.①比喻②双关③对偶④反问4.修辞手法运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胡屠户道:“……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B.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C.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
D.冯老汉说起话来能冲倒一堵墙,一点情面也不讲。
5.对下列句子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修剪移接。
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对比)专题练习(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对比)专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512054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f7.png)
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对比)专题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1.【铭记英雄历史】对联一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1933年,四川农民何永瑞为欢迎中国工农红军而作对联二倭寇不除,有何颜面国仇未报,负此头颅——抗战时期,重庆一家理发店门上贴出此联对联三铁骨铮铮,身躯敢让机枪哑红心灿灿,毅志任凭烈火烧——人们为纪念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邱少云而作下列对三副对联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联一“劈开”“割断”形象地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革命的气势。
B.对联二构思巧妙,一语双关,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热情、民族气节。
C.对联三“敢让”“任凭”凸显了两位英雄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D.三副对联对仗工整,都运用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句用了反复、对比的修辞。
B.《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一句标点符号使用无误。
D.杜甫在《月夜忆舍弟》的颔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因天气转凉,思念亲人,徒增悲伤。
更让人伤感的是,马上迎来大寒和小寒两个节气,家书无法寄达。
3.下列语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B.电影《芳华》是冯小刚与严歌苓联手打造的一部反映我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工团生活的大片。
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煞了。
4.指出下列诗句的修辞判断不正确的一项()A.“旱烟袋”脸涨红了,怎么也不肯接那钱。
(比喻)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对偶)C.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对比)D.我(指雨)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的。
(拟人)二、语段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反问)专题练习(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反问)专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5402d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0.png)
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反问)专题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面是文物组同学在网上参观敦煌文物之后,对自己喜爱的一件展品所作的描述赏评,其中修辞或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伎乐图》是敦煌壁画中的代表性杰作,画中的天宫乐伎悠闲雍容,落落大方,手持琵琶翩翩飞舞,当她使出“反弹琵琶”的绝技时,天国为之惊羡,时间不再流逝。
B.莫高窟第45窟的大势至菩萨塑像是理想和艺术创作的完美结晶,俊美中蕴含着女性的妩媚,目光低垂,神情专注,仿佛正在侧耳聆听朝拜者的倾诉,实在是精妙绝伦。
C.敦煌佛爷庙唐墓出土的“胡人牵驼图”花砖在敦煌画像砖中最为著名,砖上浮雕构图细腻,线条流畅,比例协调,生动地刻画出西域商人风尘仆仆奔波于丝路的情景。
D.敦煌竹简内容包罗万象,除了有对当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情况的记录,还有对《九九口诀》这本数学古籍的记载,谁能否认这些竹简在敦煌文物中没有独特价值?2.下列句子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比喻、排比) 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比喻、对偶)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设问)D.“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象征)3.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山雀是顽皮的,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
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不是么?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它们跳跃像一群精灵轻移。
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
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A.选段中运用拟人的手法,用“撒野”、“呼朋唤友”、“吵闹”,形象地写出了山雀顽山雀们的皮可爱的特点。
修辞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修辞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26a89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d2.png)
修辞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D.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答案:A. 拟人;B. 设问;C. 夸张;D. 比喻2. “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使用了以下哪种修辞手法?A. 排比B. 对偶C. 反复D. 借代答案:D. 借代二、填空题3.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修辞手法,填写合适的句子。
- 拟人:_____- 比喻:_____- 夸张:_____- 对偶:_____答案:拟人:花儿在风中翩翩起舞;比喻:他的心像玻璃一样脆弱;夸张:他的声音震耳欲聋;对偶:山高水长,月朗星稀。
三、简答题4. 请简述“排比”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答案:排比是一种通过并列多个相似或相对的句子或短语,以达到强调、渲染或对比效果的修辞手法。
其特点在于结构的对称性和节奏的韵律性,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文学创作中,排比常用于表达强烈的情感,突出主题,或形成鲜明的对比。
四、论述题5. 分析“夸张”修辞手法在《水浒传》中的具体运用,并说明其对塑造人物形象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答案:夸张在《水浒传》中被广泛运用,如对梁山好汉的武艺和智谋的夸张描述,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例如,对武松打虎的描写,夸大了武松的勇猛和力量,塑造了一个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
同时,夸张手法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如对梁山好汉的夸张描写,为故事增添了紧张和刺激的元素,使读者更加投入。
五、作文题6. 请以“春天的校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至少使用三种修辞手法。
[作文内容略]。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修辞【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修辞【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b9656add36a32d73758157.png)
专题六:修辞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修辞方法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
B.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姹紫嫣红的花朵,微微露出点粉色。
C.何大学问家每天招待老秀才三顿净米净面,外加一壶酒;这个局面,穷门小户怎能支撑得住?D.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对下面这首小诗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给友人不站起来才不会倒下我们就这样携着手更何况我们要去浪迹天涯走呵走呵跌倒是一次纪念你说看到大海的时候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你会纵情欢笑寻找管什么日月星辰是呵是呵跋涉分什么春秋冬夏我们的笑直上云霞A.诗中说“跌倒是一次纪念”,又把这种“纪念”比喻成“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挫折也是人生中的美好经历的感悟。
B.诗中的“寻找管什么日月星辰/跋涉分什么春秋冬夏”,运用对偶,句式工整,抒发了对同甘共苦的友谊的赞美之情。
C.诗中反复使用“走呵”,强调了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艰难、多么漫长,“我们”都要携手前行、永不言弃的态度。
D.诗的结尾用笑声“直上云霞”的夸张表述,形象地表达了实现人生愿望时“我们”的喜悦之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对下列各旬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羲之书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萧子云书如荆轲负剑,壮士弯弓,雄人措虎,心胸猛烈,锋刃难当。
”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他们书法艺术的特征。
B.“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词人急于寻路回家,奋力划船船的情状。
C.“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请国留学生前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清朝留学生可笑的打扮和丑态。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台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土地无比深沉的热爱之情。
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对偶)专题练习(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对偶)专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b46e03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7.png)
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对偶)专题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1.指出下列诗句的修辞判断不正确的一项()A.“旱烟袋”脸涨红了,怎么也不肯接那钱。
(比喻)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对偶)C.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对比)D.我(指雨)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的。
(拟人)2.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秋冬之际,树上的叶子落光,抬头就能看到高树顶上的许多鸟窝,宛如一个个黑色蘑菇。
②丝瓜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③新荷初露田田叶;垂柳始曳丝丝烟。
④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涛声,闻到牛津的花香。
A.排比对偶比喻拟人B.比喻拟人对偶排比C.拟人排比比喻对偶D.比喻排比对偶拟人3.下列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反问)B.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排比)C.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
(拟人)D.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对偶)4.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⑴秋冬之际,树上的叶子落光,抬头就能看到高树顶上的许多鸟窝,宛如一个个黑色蘑菇。
⑴丝瓜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⑴新荷初露田田叶;垂柳始曳丝丝烟。
⑴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涛声,闻到牛津的花香。
A.排比对偶比喻拟人B.比喻拟人对偶排比C.拟人排比比喻对偶D.比喻排比对偶拟人5.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聪慧的华夏先民将祖国大地的许多地名“染”上颜色,如黄河、赤峰、蓝田、青岛等等,真是巧夺天工.这句话中划线成语运用正确。
B.大雪覆盖的野地,有鸿爪印记;春雨弥漫的农田,有鹭鸶照镜.这组对偶句,对仗工整。
C.我们在初中学过鲁迅七篇文章,其中《故乡》和《孔乙己》都选自《呐喊》。
【精品】中考 语文 修辞手法及运用专项训练及答案
![【精品】中考 语文 修辞手法及运用专项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bbb5bc482fb4daa48d4b85.png)
【精品】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专项训练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领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
门终于开了,进来的却是一个矮小敦实的人,由于步子轻快,连胡子都跟着抖动不停…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見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xī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
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
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在这种入木三分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
一一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做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xī________屏住________利锃亮(2)文中划线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的“颔首低眉”的“颔”意思是________“无可置疑”的意思是________。
(4)选中主要运用了 ________ 的修辞手法。
【答案】(1)bǐng;犀;zèng(2)甲胃;甲胄(3)点头;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4)比喻【解析】【分析】(1)字音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还可根据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
字形题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犀”是上下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甲胄”的意思是铠甲和头盔。
字形题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而“胄”和“胃”就是形似字。
(3)考查词义。
“颔首低眉”的“颔”的点头之意。
【精品】中考 语文 修辞手法及运用专项训练含答案
![【精品】中考 语文 修辞手法及运用专项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f2e58c6edb6f1afe001f5b.png)
【精品】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专项训练含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通读课文,探究下面的问题。
(1)作者把人生比作攀高塔,你认为这个比喻是否恰切?为什么?(2)挖掘坑道、征服广阔领域和在工场劳作的三种人各是什么样的人?从实际生活中为这三种人补充几个例子。
【答案】(1)这个比喻较为恰切。
把人生比作攀登,是一般性的做法,大家广为认可;把人生进一步具体地比作攀登高塔,非常奇特,是一个成功的设喻。
(2)挖掘坑道的人:从事研究工作,进行较为抽象的脑力劳动,也就是像阿基米德那样的科学家。
征服广阔领域的人:军事家、政治家,像恺撤大帝、秦始皇等。
在工场劳作的人:技术工人、工艺师、设计师、发明家,像爱迪生、张衡、毕昇等。
【解析】【分析】(1)本题是对比喻修辞手法的考查。
这里把人生比作攀高塔,符合人的生活体验,越到高处见得风景就越多。
(2)本题是对比喻修辞手法运用的考查。
比喻的关键点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
比如这里把那些脑力劳动者比喻成挖掘坑道的人。
是因为二者都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得很深入。
本题中的三种人分别是脑力劳动者,军事、政治家,一线的技术工人等。
【点评】常见的修辞种类较多,这里是对比喻修辞方法的考查。
比喻修辞判定标准一个是要有本体、喻体、比喻词。
同时要搞清比喻又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
不能单纯地看有没有本体和比喻词。
再有就是要分清比喻和拟人修辞方法的区别。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这个通讯技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微信代替了书信。
那些曾经的慢时光墨迹慢慢蜕去了。
从前那种品一杯香míng读一封信的时光已经成为一种奢侈。
中央电视台《信中国》节目,选取近百年来共产党员的书信,通过读信以及讲述书信背后的故事,传递出书信的精神力量。
书信,似春风带给我们温暖;书信,似甘lín滋润我们心田;___________。
亲爱的同学,闲遐的时候,给你的亲人、师长或朋友写封信吧!(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双关)专题练习(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双关)专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e8ad2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1.png)
2023年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双关)专题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1.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②“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③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④我说:“天晴啦,太阳出来啦。
”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A.比喻排比夸张双关B.拟人排比比喻双关C.夸张排比比喻拟人D.排比夸张比喻拟人2.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B.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
C.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D.我说:“天晴啦,太阳出来啦。
”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3.由汉字谐音而派生出来的“吉祥语言”,并由此创作出的“吉祥图案”,可谓妙趣横生。
下列含有生肖的“吉祥语言”和“吉祥图案”没有借用谐音的一项是()A.A B.B C.C D.D4.《变色龙》借一种动物为题而实写人,这种写法是()A.借喻B.借代C.双关D.暗喻5.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莫非中国式的历史论,也将沟通了中国人的文学论欤?②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个人地位,只是“大海中之一滴”罢了。
③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④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A.设问夸张对偶比喻B.反问引用夸张双关C.设问引用对偶对比D.反问夸张拟人对比6.与例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烟笼寒水月笼沙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初中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专项训练及答案
![初中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专项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7f20d5e45c3b3567ec8bb5.png)
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专项训练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选择正确答案:(1)画横线的词的词性正确的一组()明天早晨我和李光、王平同学在学校集合去爬山。
A.副,连,代,连,动B.副,介,代,介,名C.名,连,名,介,动D.名,介,名,动,名(2)与“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一句所用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长虹飞架之处,昔日的交通梗塞长蛇阵不见了。
B.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C.我好像又回到了梦牵魂绕的故乡。
D.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答案】(1)C(2)C【解析】【分析】(1)考查词语的分类。
“明天”是时间名词;“和”是连词;“同学”是名词;“在”句子中是表处所的介词;“去”表动作行为的动词。
故答案为C。
(2)此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题目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中没有修辞手法的运用,故选C。
故答案为:(1)C。
(2)C。
【点评】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等。
它们的作用分别是: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车窗外,雨洗过的茶场一片mò绿,像浓酣的水彩画。
细看,密密点点的nèn芽在闪亮;古树老干黑得像铁;柳丝分外妖柔,随雨飘摇。
桃花,让我立即记起潘老师的体画诗“默看细雨湿桃花”,这个“湿”字透露了画家敏锐的审美触觉。
湿,渲染了山林、村落,改变了大自然的色调,湿了的大自然的景色格外有韵味。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横线字注音。
mò(________)绿 nèn(________)芽色调(________)(2)画线句子里有错别字的一个短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六:修辞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修辞方法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之
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
B.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姹紫嫣红的花朵,微微露
出点粉色。
C.何大学问家每天招待老秀才三顿净米净面,外加一壶酒;这个局面,穷门小户怎能支撑
得住?
D.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对下面这首小诗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给友人
不站起来才不会倒下我们就这样携着手
更何况我们要去浪迹天涯走呵走呵
跌倒是一次纪念你说看到大海的时候
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你会纵情欢笑
寻找管什么日月星辰是呵是呵
跋涉分什么春秋冬夏我们的笑直上云霞
A.诗中说“跌倒是一次纪念”,又把这种“纪念”比喻成“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挫
折也是人生中的美好经历的感悟。
B.诗中的“寻找管什么日月星辰/跋涉分什么春秋冬夏”,运用对偶,句式工整,
抒发了对同甘共苦的友谊的赞美之情。
C.诗中反复使用“走呵”,强调了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艰难、多么漫长,“我们”都
要携手前行、永不言弃的态度。
D.诗的结尾用笑声“直上云霞”的夸张表述,形象地表达了实现人生愿望时“我们”
的喜悦之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对下列各旬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书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萧子云书如荆
轲负剑,壮士弯弓,雄人措虎,心胸猛烈,锋刃难当。
”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
描绘出他们书法艺术的特征。
B.“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词人急于寻路回家,
奋力划船船的情状。
C.“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请国留学生前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
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清朝留学生可
笑的打扮和丑态。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台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土地无比深沉的热爱之情。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B.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C.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D. 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5、对下列句子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的绵长轻柔的特点,同时又使表意凝练,音韵和谐。
B.“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一句中“镶嵌”一词很有表现力,让人觉得老王是门框的一部分,逼真地写出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特点。
C.“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
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是在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柱头上雕刻的不同姿态狮子的可爱。
D.“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破土萌发的情态,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6.
7.(2013?天津)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两句诗运用新颖奇特的比喻,描绘出眼前梨花满树、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这两句诗慷慨激昂,表面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体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C.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
这两句承上启下,前一句对上片的写景作出总评,后一句引出对历代英雄的评论。
D.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作者借助“海峡“这一物象,来表现两岸相隔的断肠真情,从而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思。
8、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辛勤劳动”“资源匮乏”“空气污染”“道德高尚”这四个短语中,“辛勤劳动”与其他三个结构不同。
B.“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孙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
”句中的破折号表示话题转变。
C.“秋日的艳阳在森林的树梢上欢乐地跳跃,把林子里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打扮得五彩缤纷。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艳阳跳跃。
D.“她们不但是表现神和人,就是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该句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
法。
二、应用题
9.(2013?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四季更替,风物长新。
一朵云,一阵风,一棵树,一枝花……是否唤起你心中的诗
意?盼望下面的诗句能让你跃跃欲试,动笔将自己徜徉自然的观察感受用四个诗句表达出
来,请选用恰当的修辞方法。
(2发)
枫树扎着华丽的丝巾,
田野拔上艳红的轻纱。
我不愿显得古板,
也佩戴了一枚胸花。
10.(2013?浙江省杭州市)根据下面这幅图片的内
容,写一段描写性文字。
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
种修辞方法,60字左右。
11.(2013?山西省)杜甫有句名言曰:语不惊人死
不休!语若惊人,须要炼字。
下面的对联别出心裁,
上联中“读”字,人格化地活现出水中景,请你在下
联中填写一个动词,与“读”相对,拟人化地表现出
山里的情趣。
水清鱼读月山静鸟天
12.(2013?湖北省黄石市)为了营造“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妙境,有些诗人会给意象着色,如“接
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这些佳句都用了红与绿这种对比色,请谈谈这种对比色的运用有什么艺术效果?在生活中,我们常用
“绿叶”来比喻哪一类人?
13.(2013?福建莆田市)
(1)舌尖上的美味。
莆田美食品种丰富,历史悠久。
下面两句是用来赞美莆田特急美食的,请你运用对偶知识
把下句补充完整。
上句:兴化炒米粉传千年八方享誉
....
下句:莆田焖豆腐烩百昧□□□□
(2)视觉上仙境。
兴化大地美景无数,令人流连忘返。
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一处你熟悉的莆田景点。
(要求:抓住景物主要特点进行描绘,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
景点:
14.(2013?辽宁东营市)
为东营的风景名胜或土特产、品牌产品拟写一则广告(要注明名胜或产品的名称;能运用修辞手法)。
【链接】主要风景人文景观:黄河口湿地生态园、孙武祠、东营历史博物馆、清风湖公园、黄河大桥、新世纪广场等。
15.(2013?山东省烟台市)
答案:专题六
一、1、B
2、B 项错在作用分析。
这两句诗强调的是“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应该坚持前行,风雨无
阻。
并非表现对“同甘共苦的友谊赞美之情”。
3、D(设问)
4、B
5、参考示例:清洁可爱家园,装扮美丽柳州
6、B
7、A
8、A解析:B项破折号表解释说明;C项主干是“艳阳跳跃,打扮”;D项没有比喻修辞手法。
9、示例:细雨探访大地,微风探访林梢,溪流探访小草,我们探访春天.
10、示例:三个在车站维持车站秩序的志愿者,身着朴素大方的校服,肩佩鲜艳夺目的绶
带,面豆类灿烂如花的笑容,演奏着一首充满青春活力的进行曲。
11、谈解析:所填为动词,使用拟人修辞并符合语境即可。
12、红绿两色在一起,会使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双方的色彩都会得到加强,造成一种明.
丽鲜艳
....的人。
....,默默奉献
...的效果;“绿叶”比喻在取得成就的人物背后付诸帮助
13、(1)十里飘香(四海闻名等)(平仄不作要求,宽对即可。
)
(2)示例一:九仙溪峡谷间的泉流飞湍急下,或冲砸在突兀的崖石上,或跌落在
探幽的碧潭间,或激荡在险峻的大峡谷中,发出一阵阵高高低低的不同爆鸣声。
示例二:石室岩山上常年烟雾缭绕,宛如一个披着轻纱的仙女翩翩而至。
古朴的宝塔在
袅袅的仙雾中,若隐若现。
沉沉的暮霭中,微风传来悠远的钟声,让人不由地想起常建的
诗句“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4、示例:黄河口湿地生态园:天鹅归来不想回,旅客到来不思归。
孙武祠:满目宝书胸
中自有百万兵,一腔热血阁内不乏车千乘。
“驰中”肴驴肉:“驰中”驴肉,驰名中外。
万达集团:万达电缆,四通八达。
15、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