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2010~2012年项目建设规划
所在省份:甘肃省
学校名称:西北师范大学(盖章)
联系部门:生命科学学院
编制日期:2010年5月2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
一、学院现状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于2000年9月在原生物系和植物研究所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其前身可追溯到1904年创建的北京师范大学博物学系及1939年独立设置后的西北师范学院博物学系,博物学系于1950年改为生物系。
学院现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科学教育和制药工程四个本科专业,有植物学、生态学、细胞生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教学论六个硕士学位点,现有全日制本科生940人,研究生123人。
现有实验室面积3228平方米,设有基础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中心实验室、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制药工程实验室五个实验室,15个分实验室。
现有实验仪器设备1778台(件),总价值2300万元,要紧用于本科生、研究生实验教学。
学院现有白水江国家级自然爱护区、小陇山林业实验局东岔林场、小陇山林业局麻沿林场三野外实习基地,兰州市大得利制药公司、兰州市肝病研究所、兰州市疾控中心、黄河啤酒厂等校外实训基地。
专业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校内专业实验室设备和场地的限制,校外实训基地数量和实习质量的制约,使学生的实践训练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制约了足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能满足社会对基础生物学科及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要求,严峻的阻碍了学生的就业率和工作能力,因此建设生命科学开放创新实验基地迫在眉睫。
大学生科研创新基地,是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场所,它关于大学生个性的进展,动手和动脑能力的训练,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指导思想
21 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目前,我国生物技术产业迅速进展,有的已形成相当大的规模,对基础生物学科及生物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十分迫切。
然而,在我国西部地区,生物技术产业进展相对滞后,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也相对落后和不足。
培养和储备生物技术专业人才、进展西部地区生物技术产业已成为进展西部经济的迫切需求和必定趋势。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在生物学的教学中,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与理论课同样重要的地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咨询题的能力,直截了当关系到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开放创新实验基地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全面进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持续改进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以进展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以培养高质量、高素养的人才为目的,建设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和先进性的开放创新实验基地,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促进产学合作办学,加快经济和社会所需技能型人才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满足与习惯行业需求。
加大实践教学的规范化治理,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师资队伍建设,形成结构合理、素养较高的实践教学队伍,提升开放创新实验基地的治理水平。
三、总体目标
1.总体建设目标
生命科学开放创新实验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要使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把科技转化为成果,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最大程度地进展学生的制造力。
坚持“以研究项目为纽带,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的方针,通过科研与创新,使大批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从而探究一条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建成经济作物工厂化生产室、食用菌栽培室、发酵工程室,转基因植物育种室、环境生物学和分子生态学创新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实验室等开放创新实验场所,基地建成后,将承担学院有关院校生命科学有关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任务。
加大本科生、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操作技能,创新设计能力,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主动同国内技术生物公司、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和合作,在信息传递、专业技术培训、有用技术推广、专业课题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建成一个综合生产实习与实践、技术研究与创新、产品开发与转化于一体的创新实验基地。
使创新基地成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摇篮。
主动推广植物克隆、转基因植物选育、名贵花卉栽培及组织培养,食用菌栽培等应用研究成果,形成以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为主的研究中心,为地点科技服务。
2.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可行性分析
项目建设的意义:
生命科学是21世纪最具进展潜力的学科,实验技术和手段日新月异,我校生命科学院从成立以来,向社会输送了一大批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方面的人才,为我省生物产业的进展做出了重要的奉献。
但由于地点师范院校长期经费不足,教学实验设备老化和短缺,某些实验只能开设演示性实验,某些前沿性、综合性实验不能开设,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实验技能欠缺。
我校地处西部,本省生物技术领域的公司、企业比起发达地区数量少,规模小,技术落后,使得校外实训、实践基地数量少,档次低,这严峻阻碍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的教学质量,对学生就业和进一步深造产生不利阻碍,专门是面向西部、培养西部地区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人才的师范教育将处于恶性循环之中。
建立高水平的校内开放创新实验基地,将极大地补偿上述不足,对培养高素养人才,服务地点经济,缩小东西差距,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行性分析:
人才保证和科研基础:学院师资队伍专业基础扎实、教学体会丰富、整体力量雄厚,高级职称人数占35.6%,具博士学位的占53.9%。
近年来,学院科研水平大幅度提升,高水平科研论文持续发表,近20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11项成果申请国家专利;获甘肃省科技进步等各类奖项30余项;科研经费和项目大幅增加,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
组织保证:成立有关职能部门牵头,由院领导参与的项目领导小组。
资金保证:在中央财政和地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有能力配套自筹经费,完成本项目建设任务。
四、要紧建设内容
建立生物创新实践基地,确实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学习的平台,一个个性进展的空间,一个提升能力的跳板。
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建立一种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锤炼能力,在求索中培养创新思维!建立生物创新实践基地的总体目标,是创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强调实践与摸索为要紧内容的教育方法,强调以受教育对象为主导的主动型学习方
式。
通过创新基地的运作,架起“教学”与“应用研究”、“理论”与“实践”、“科研”和“基础教育”间的桥梁,将生物学科中一些强势科研资源引入教学,带动本科教育达到新水平、新高度。
生物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目标是:一、瞄准生物学科进展方向和现代应用领域,结合各专业对生物基础知识的要求,建设一批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的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并以此为基础,申报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打算”项目,大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建立面向全校理工科各专业的、开放型的生物创新实践基地综合实验室。
三、建立生物创新知识展现之窗,为生物基础知识的学习提供形象、生动的学习模型。
四、组织生物前沿和应用知识讲座、知识竞赛、生物科普活动和参观活动。
生物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思路是:以生命科学学院现有的教学与研究资源为依靠,从体制与机制上创新。
作为基础学科,强调普及型与服务功能,面向当今学科进展的前沿方向,开展活动。
整合实验室资源,建立创新设计实践基地。
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和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基地建设则是实现实训和实习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通过认确实分析和研究,将现有的实验室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并投入大量的资金,建立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实践基地。
该基地既建立起了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习惯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又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实践基地。
它由六部分实验室组成:
1.经济植物工厂化生产室
该学生创新实验室将引导学生选择有区域特色、具重要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的观赏和药用植物等,通过对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生物学的基础研究,查找和选择具有优良品质的野生资源;通过细胞工程或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学研究手段,改良供人类利用的经济性状的品质、快速选育高产优质新品种,探究名贵花卉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和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细胞培养的途径。
建设包括日光温室、人工气候室、超净工作台,蒸馏水器,接种器械灭菌器,高压蒸汽灭菌器,卧式灭菌锅,培养基定量灌装机,洗瓶机,组培推车,组培架,光照培养箱,照度计,便携式酸度计,人
工气候箱,生化培养箱,霉菌培养箱,恒温恒湿箱,恒温低湿箱,电导率仪等。
该实验室建成后每年可接纳各类学生200多人次自主开展创新和实验探究工作。
同时能够提升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数量和质量,从而提升实验档次,提升教学质量;该实验室的建成也将推动与地点项目合作,推动应用研究的进一步实施,发挥其社会效益。
2. 食用菌栽培室
食用菌栽培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有用性技术。
随着人们对菌类食品营养及食品保健功能认识的提升,食用菌产业进展十分迅速,目前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创新实践基地中食用菌栽培室的建立,一方面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在微生物培养和资源利用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创新能力。
该实验室建设包括菌种液体培养器、高压灭菌器、接种机、传送带、超净工作台、超声波加湿器、搅拌机、接种机、电磁摇床、搅菌机、装袋机、自动装瓶机、菇房操纵器等仪器设备。
学生能够学习香菇、蘑菇、金针菇、平菇、凤尾菇、秀珍菇、榆黄菇、杏鲍菇、白灵菇、木耳、灵芝、猴头、鸡腿菇、杨树菇等栽培新技术,从母种、原种、栽培种学起,到生料和熟料的栽培。
该实验室建成后每年可接纳学生150多人次进行创新实验和科研工作,重构和升华了属于学生自己的体会、创新思维和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进展。
同时能够面向社会提供培训,每年培训人数许多于100人,承接横向课题2项以上。
3.发酵工程室
通过创新实践基地中发酵酿造室的建立打破原先以产品为对象的课程体系,借鉴国外同类课程的教学理念,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和提升,形成了既使学生高效地把握发酵工程知识,同时又能提升学生自主把握知识能力的教学体系。
该室的建立能够针对生物技术、制药工程以及生物科学等专业的学生开设开设发酵工程综合实验课程,并构建新的学生实践模式,使学生将学过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综合培养和训练学生发觉、分析、解决实际咨询题的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独立工
作及社会活动能力;加大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该实验室建设包括粉碎机、原料输送设备、固体发酵设备、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生物反应器) 、通风式发酵罐、空气净化系统、培养基灭菌系统、过滤与离心分离设备、干燥设备、蒸馏设备等仪器设备。
该实验室的建成可接纳学生、教师800
多人次,可同时容纳教师、学生100多人进行实验和科研工作。
同时能够面向社会提供科技服务,承接横向课题多项。
4.转基因植物育种室
转基因植物育种,确实是人类应用生物基因工程把一种生物基因剪切、转接到另一种生物上,使遗传基因DNA相互转移,重新组合。
按照人的意志去改造植物的遗传性状,培养出自然中不能有的植物新品种。
植物基因工程正从单基因性状向多基因进展,把抗虫、抗病、高产等多种基因都组合在一起。
使植物得到更好的品种。
同时还将更多的研究、利用转基因工程,把有益健康的基因转移到植物、农作物中去,改变植物的品质。
通过转基因工程,人们将培养出抗旱、抗碱、抗土地贫脊、抗重金属污染的植物。
为服务西部、改造荒漠化及环境污染,提供优良的植物品种。
转基因植物育种是生物技术、制药工程以及生物科学等专业学生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基因工程制药、酶工程等课程实训的必要内容。
通过创新实践基地中转基因植物育种室的建立能够满足基因操作及转化全部工艺流程,建设完善的能够进行基因操作和细胞转化系统。
一方面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全面、系统了解转基因植物育种知识、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观念,强化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独立分析咨询题和解决咨询题的能力。
该实验室建设包冷冻离心机、PC R仪、凝胶成像仪、核酸定量测定仪、超净工作台、超低温冰箱等仪器设备。
该实验室的建成可接纳学生、教师800多人次,同时容纳教师、学生1 00多人进行实验和科研工作,承接纵向、横向课题多项。
5. 环境生物学和分子生态学创新实验室
针对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科学教育、制药工程专业,结合环境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理论课程学习,要紧开展植物光合作用机构运转及其调剂操纵,光信号传导和生物钟、植物激素作
用机理、植物在逆境胁迫下的各种生态生理变化、关键调控因子及抗逆机制,植物在不同生境和不同生态因子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能量代谢与物质生产与其生长发育和生态习惯的关系;植物在生理代谢过程中以蛋白质为分子基础所表现出的特定生态习惯功能及其基因调控机理等方面的研究。
每年能接纳80名学生进行实验创新研究,争取纵向经费2-3项,横向经费2项。
需要的仪器设备要紧有:人工气候室,M系列调制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氧电极(液相氧电极),植物效率仪(荧光仪),便携式全自动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光谱仪(光谱分析仪),根系动态监测系统,露点水势测量系统,种子老化箱、老化试验箱、生物活性试验箱,电脑全自动种子水份测定仪,光照培养箱,动态气孔计,绿色荧光蛋白测定仪,AZ-700M-MS显微植物荧光成像系统,光照计,露点发生器,紫外分光光度计,核酸蛋白分析仪,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电子天平(1M G)等。
6.生物安全评估实验室
生物安全评估创新基地建成,能够完成生物制品和食品等的营养成分、有毒有害物质、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等进行分析检测,引导学生学习HA CCP、ISO、QS等国家举荐或强制进行的质量体系认证进行现场分析与模拟操作。
在满足生物技术专业完成生物化学、毒理实验、食品营养学、食品分析、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卫生安全、果蔬采后生理等课程的实训,还能满足制药工程、生物科学等专业完成现代化生物学实验仪器及分析、波谱分析、色谱分析等实验实训。
同时,还能够进行食品检验员、营养师、GM P自检员等有关行业职业资格培训。
需购置的要紧设备有农药残留速测仪、超速离心机1台,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法、食品安全快速分析仪、电脑全自动生物组织冷冻包埋机、自动石蜡包埋机等设备,1412V-V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冰箱、millipore Elix15纯水系统、-40℃低温冰柜、台式电脑,笔记本,投影仪等仪器。
本项目经多方论证并在吸取兄弟院校成功体会的基础上持续修订完善,建成后将对我院各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的进展带来主动的阻碍,成为我校有关专业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的学科平台和产学研的
重要基地,为我省乃至西北地区的生物科学教育、生物技术有关领域培养大批知识过硬、实践能力强的优秀人才,项目的实施也将大大提升我校的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
创新实践基地的建成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实验基地,也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基地。
通过技能培训和科技创新培训,围绕先进有用生物技术开设各类有用技能培训,培养学生习惯实际生产实际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能力;通过创新实践基地平台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各项课外科技活动和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五、建设资金预算及要紧用途
生命科学学生开放创新实验基地预算总投资1267万元(详见附表),2 010年完成投资446.5万元,2011年完成投资310.8万元,2012年完成投资510万元。
其中中央专项资金1077万元,要紧用于设备购置,地点财政配套资金126.7万元,学校自筹63.3万元,要紧用于环境改造和设备购置。
六、建设项目实施组织及进度安排
学校(教务处)宏观治理,生命科学院具体实施,进度安排如下:
2010年:建设环境生物学和分子生态学创新实验室,发酵工程室。
2011年:建设转基因植物育种室,食用菌栽培室,生物安全评估实验室。
2012年:建设经济植物工厂化生产室(智能温室及配套设施)。
七、预期效益分析
1.较大程度的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人才质量。
通过先进的开放创新基地的建设,推动生物科学有关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全然改变。
较大程度的提升学生实践性环节的比例,扩大实践的内容,逐步推行理论—实践—理论的螺旋式上升的教学模式、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能真正懂得如何使理论和实践更紧密的结合,更好地提升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也提升学院人才培养的水平。
2.能够提升学生创新和专项技术开发实践能力:如名贵植物组织培养和工厂化生产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转基因植物育种技术等,并开展专业技术竞赛。
3.在创新实践中能够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本专业进展趋势及最新技术。
4.全面加大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的实验实践能力。
借助实验创新基地的平台,通过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教师能够参与生物技术有关产业的项目,开展应用研究。
5.更好的服务社会,通过创新实验基地建设,既能够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又能够向社会推广应用性研究成果,还能够开展各类短期培训,推广有用技术,为农村社会服务。
八、保证措施
开放创新实验基地实行学校和学院(部)两级治理。
创新基地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建立。
学校(教务处)要紧是宏观治理,各学院(部)具体组织落实。
1. 建立科学、有效、严格的队伍建设和人员治理制度,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及分工细则,有严格的考核方法和奖惩制度,有师资培养打算和具体实施措施。
实训基地人员,专门是实习指导教师要有大专以上学历、高级工以上技能或者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以保证实训工作质量的持续提升和实训基地建设的持续加大。
2. 建立完善的设备设施及物资治理制度。
做到帐、物、卡相符,仪器设备修理及时,设备完好率达到90%以上。
建立仪器设备专人治理和技术档案制度,实现现代化治理,持续提升设备设施的利用率。
治理队伍:
成立由学院院长任组长,主管教学和实验室的副院长任副组长,有关教师和教辅人员组成的开放创新实验基地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开放创新实验基地的治理和良好运行。
环境条件:
学校新校区的建设为基地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资金筹措:
生命科学开放创新实验基地建设资金由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地点财政配套资金、学校自筹资金三部分组成。
政府采购、集中支付:
生命科学开放创新实验基地建设所需设备由学院论证确定,设备处、科教服务中心、财务处负责采购和资金支付。
九、附表3-4、表4-1、表4-2
格式讲明:
正文统一为小4号仿宋体,行距为固定值28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