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A卷)答案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经常会被他人的行为和观点所影响。

以下哪个概念用来描述这种现象?a) 自尊b) 孤立c) 社会影响d) 内隐性个性答案:c) 社会影响2. 当一个人出现错误时,其他人常常会通过怀疑自己的观点来降低不确定性。

以下哪个理论解释了这种现象?a) 社会认知理论b) 自我确认理论c) 干预理论d) 应对机制理论答案:a) 社会认知理论3. 集体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是「走群体思维」,其中个体决策被群体的共同观点所影响。

以下哪个概念最能描述这种现象?a) 社会影响力b) 群体思维c) 自我反省d) 市场导向答案:b) 群体思维4. 在社会心理学中,「认知失调理论」指的是当个体的行为与其价值观念发生冲突时所产生的心理不适。

以下哪个术语描述了一个自我调整的过程,以减少认知失调?a) 显著性评价b) 授权分配c) 自我感知理论d) 一致性理论答案:d) 一致性理论第二部分:简答题1. 解释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

社会认知理论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认知和评估的过程。

其核心概念包括自我概念、他人概念和自我知觉。

自我概念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特征和属性的认知,包括个体对自己能力和形象的看法。

他人概念指的是个体对他人特征和属性的认知,包括对他人的印象和评价。

自我知觉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行为、态度和情感的感知和理解。

2. 论述群体思维对个体决策的影响。

群体思维是指在群体中,个体的决策和意见会受到群体共识的影响。

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放弃自己的观点,而采纳群体的共同观点。

这种影响往往是基于个体对群体社会认同的需要,以及对群体观点的认可。

群体思维对个体决策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偏差:个体在群体中往往接触到比较一致的信息,而忽视了与群体观点不一致的信息。

- 规范性压力:个体在群体中面临来自其他成员的期望和压力,并可能会因此调整自己的观点和决策。

- 决策风险:个体在群体中可能会放弃个人对决策的质疑和评估,而出于避免群体冲突的需要,倾向于采纳群体观点。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个体行为B. 群体行为C. 组织行为D. 动物行为答案:D2.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主要涉及以下哪个方面?A. 个人能力B. 个人情感C. 个人身份D. 个人价值观答案:C3. 在社会心理学中,归因理论主要探讨的是:A. 个体如何解释他人行为的原因B. 个体如何解释自己行为的原因C. 个体如何解释环境因素D. 个体如何解释社会现象答案:A4. 社会影响的一种形式是:A. 说服B. 模仿C. 顺从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是指:A. 个体在面对冲突信息时的心理状态B. 个体在面对压力时的心理状态C. 个体在面对挑战时的心理状态D. 个体在面对失败时的心理状态答案:A6. 社会心理学中,群体极化现象描述的是:A. 群体决策往往比个体决策更保守B. 群体决策往往比个体决策更冒险C. 群体决策往往比个体决策更理性D. 群体决策往往比个体决策更情绪化答案:B7. 社会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是指:A. 个体在群体中更倾向于帮助他人B. 个体在群体中更倾向于不帮助他人C. 个体在群体中更倾向于保持沉默D. 个体在群体中更倾向于表达自己答案:B8.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服务偏见”是指:A. 个体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B. 个体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C. 个体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D. 个体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答案:C9. 社会心理学中的“刻板印象”是指:A. 对特定群体的固定看法B. 对特定个体的固定看法C. 对特定事件的固定看法D. 对特定文化的固定看法答案:A10.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理论”主要探讨的是:A. 个体如何认同自己的社会角色B. 个体如何认同自己的文化背景C. 个体如何认同自己的群体成员身份D. 个体如何认同自己的职业身份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包括: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文献法答案:ABC12.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有:A. 信息加工能力B. 动机C. 情绪D. 文化背景答案:ABCD13. 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现象可能由以下因素引起:A. 信息性社会影响B. 规范性社会影响C. 群体压力D. 个人偏好答案:ABC14. 社会心理学中的“偏见”可能表现为:A. 刻板印象B. 歧视行为C. 种族主义D. 性别主义答案:ABCD15. 社会心理学中的“亲社会行为”包括:A. 帮助他人B. 合作C. 同情D. 竞争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社会心理学与个体心理学的主要区别。

《社会心理学》A参考答案

《社会心理学》A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1.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一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2.态度(attitude)使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3.是格林沃德提出的社会心理学心概念,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的经验但这一经验对个体依然具有潜在影响的认知现象。

4.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5.社会影响:个人行为与态度由于社会压力或作用而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

6. 社会助长: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7.过度理由效应:过度理由效应是从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庭格的认识不协调理论衍生出来的概念,指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

8.侵犯:即侵犯行为,指友谊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许可的行为。

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侵犯的三要素二、简答题:(共 6 题,每题 7 分,共42分)要点:1.社会角色引导机制,社会比较机制,社会学习机制,亚社会认同机制。

2. 群体的一致,群体的规模,肯定程度与个性特征,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

3.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

总结社会心理学家在人际吸引领域的研究,可以发现人际吸引的条件主要在于熟悉与邻近效应、吸引人的个人特征、相似与互补、喜欢与爱情等方面。

;4. 明确责任与增加互动;示范作用;助人情感倾向的培养;助人技能的学习;价值取向的教育。

5.影响群体形成的因素:(1)共同目的:心理学家米德尔布鲁克提出,在人们意识到不能单独完成一项工作,或者是通过多个人的共同努力可以更顺利皖省一项工作时,就倾向于组成群体。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个体心理过程B. 社会行为模式C. 个体与社会互动D. 社会结构分析答案:C2.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从众B. 群体思维C. 认知失调D. 神经传导答案:D3. 社会影响的类型包括哪些?A. 服从、顺从、认同B. 顺从、认同、内化C. 服从、顺从、内化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C4. 米尔格拉姆实验主要研究了什么现象?A. 服从权威B. 群体压力C. 社会支持D. 认知失调答案:A5. 社会促进效应是指什么?A. 群体中的个体表现比单独时更好B. 群体中的个体表现比单独时更差C. 群体中的个体表现与单独时相同D. 群体中的个体表现不稳定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归因偏差。

答案:自我归因偏差是指个体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内在特质,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

这种偏差反映了个体在自我评价时的自我服务倾向,有助于维护自尊和自我形象。

7. 描述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和认知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学习得来的。

这种学习过程包括注意、记忆、模仿和动机四个阶段。

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模式,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

8. 解释什么是群体极化现象。

答案:群体极化现象是指在群体讨论中,成员的初始态度或观点往往会变得更加极端。

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群体内部的一致性压力、信息影响以及社会比较等因素所导致。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从众现象的心理机制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答案:从众现象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独立判断,采取与群体一致的行为或观点。

其心理机制包括规范影响、信息影响和认同影响。

从众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表现为减少认知负担、降低决策风险,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个体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甚至可能导致不道德或不理性的群体行为。

社会心理学A卷参考答案

社会心理学A卷参考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西藏学院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社会心理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分,每空1分)1.C2.A3.B4.C5.B6.C7.B8.B9.B 10.C二、多项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1.AC2.CD3.ABCD4.ABD5.BD三、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5分)1.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5分)2.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推断他也具有其他相似的,或相互关联的特征,这种倾向被称为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

(5分)3. 当个体遭受挫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又不能对引起挫折的来源进行直接还击时,个体就会以其他方式对另一目标表现出攻击行为,这种现象被称为置换。

(5分)四、简答题(共30分,每题10分)1. 答案:造成角色冲突的因素是复杂多变的,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角色准备不足。

角色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如果早期社会化不完善,那么今后个体遭遇角色冲突的可能性会很高。

(3分)2、多重群体的社会化。

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群体所持有的标准、规范和价值观是不尽相同的。

如果个体参与的社会群体过多,在不同群体的社会化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不同规则和价值观的冲突。

(2分)3、角色人格与自然人格的冲突。

每一个角色都需要一连串的特定人格特质,这些角色所要求的人格特质如果与充当该角色的人员有人格特质不相符,那么特势必造成角色冲突。

(2分)4、边际人的角色冲突。

介于两种不同文化系统或两个不同社会群体边缘的人(边际人),由于不同文化系统或社会团体在组织方式、信念、价值观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区别,角色扮演者很容易发生角色冲突。

(2分)2. 答案:一般而言,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可以通过以下四个主要渠道而逐渐形成与发展。

1、重要他人的评价。

我们很多有关自己的信息都来源于他人,尤其是我们信任的、敬佩的、对我们很重要的他人,如父母、老师、同伴、领导等。

社会心理学考试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社会行为D. 社会影响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个案研究法答案:D3. 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现象是指:A.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行为B. 个体在群体中失去自我C. 个体在群体中获得认同D. 个体在群体中形成竞争答案:A4. 社会影响的来源可以是:A. 个体B. 群体C. 社会规范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是指:A. 个体在面对不一致信息时的心理状态B. 个体在群体中失去自我C. 个体在群体中获得认同D. 个体在群体中形成竞争答案:A6.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A. 行为归因B. 情感归因C. 认知归因D. 社会归因答案:C7.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实现预言”是指:A. 个体的期望影响他人的行为B. 个体的期望影响自己的行为C. 个体的行为影响他人的期望D. 个体的行为影响自己的期望答案:B8. 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思维”是指:A. 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似性B. 群体成员之间的一致性C. 群体成员之间的冲突D. 群体成员之间的合作答案:B9.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偏见类型?A. 种族偏见B. 性别偏见C. 年龄偏见D. 个人偏见答案:D10. 社会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是指:A. 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更激进B. 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更保守C. 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更被动D. 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更积极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包括:A. 人际关系B. 群体动力学C. 社会影响D. 社会结构答案:ABC2. 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影响方式包括:A. 说服B. 顺从C. 服从D. 抵抗答案:ABC3. 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涉及的内容包括:A. 行为的原因B. 行为的结果C. 行为的意图D. 行为的情境答案:ACD4. 社会心理学中的偏见可能产生的后果包括:A. 歧视行为B. 社会排斥C. 群体冲突D. 个体的自我认同答案:ABC5. 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决策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A. 群体思维B. 责任分散C. 社会惰性D. 群体极化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题(a)参考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题(a)参考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A)参考答案一、解词1、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与群体、情境相互影响与相互建构的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2、态度:是一个心理的、神经的准备状态,它由经验予以体制化,并对个人心理的所有反应过程产生指示性或动力性的影响。

3、社会认同:个体对自己作为群体或类别成员归属于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或类别而经历的情感体验和获得价值感的心理历程。

4、群体: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存在持续的相互作用,在心理上有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

二、填空1、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和符号互动论。

2、社会化、镜像自我、自我知觉、社会比较及社会认同3、印象、判断、归因、4、认知捷径、目标定向5、认知、情感、行为意向6、隐讳性、过渡性、选择性7、重复和强调、替代、补充、隐匿或揭露、调整8、关心、依附或依恋、亲密9、沟通不良、厌烦、差异渐大难以弥合10、助人行为、遵守社会规范行为、友善行为、公共参与行为11、服从者个人因素、命令者的权威、情境压力12、群体规模、合作任务的重要性、分工明确、报偿合理、团队合作传统13、传递者的可信性、外表的吸引力、目标把对信息传递者的喜爱程度14、规范、角色、地位、凝聚力、群体文化三、单项选择1、D2、C3、C4、D5、D6、B7、A8、B 9、B 10、D四、多项选择题11、ABD2、AB3、ABCD4、AC5、ABC6、ABCD7、ABC8、ABC9、ABD 10、BCD五、判断1.√ 2.√ 3.× 4.√ 5.×6.√ 7.√ 8.× 9.× 10.×六、问答题1.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社会成员常常依赖他人,共同来界定事情,并且,会自愿接受群体的结论,认为这是一种共识。

特别是在信息暧昧不清、情况相对紧急、别人可能是专家的特定情境中,人们更容易通过相互的认可形成行为的规范,并遵守这些规范,这就是规范的一般形成机制。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个体与社会互动D. 文化差异答案:C2. 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现象是指()。

A.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B. 个体为了获得群体认同而改变行为C. 个体在群体中失去自我意识D. 个体在群体中获得新的行为模式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A. 实验法B. 调查法C. 案例研究D. 临床诊断答案:D4. 社会认同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

A. 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塔菲尔D. 艾森克答案:C5. 社会心理学中,归因理论主要研究的是()。

A. 个体如何解释自己的行为B. 个体如何解释他人的行为C. 个体如何解释社会事件D. 个体如何解释自然现象答案:B6.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服务偏见”是指()。

A. 个体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B. 个体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C. 个体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D. 个体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答案:C7. 在社会心理学中,群体极化现象是指()。

A. 群体讨论使成员观点更加中立B. 群体讨论使成员观点更加极端C. 群体讨论使成员观点更加一致D. 群体讨论使成员观点更加分散答案:B8. 社会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是指()。

A. 个体在群体中更倾向于帮助他人B. 个体在群体中更不愿意帮助他人C. 个体在群体中更倾向于表达自己D. 个体在群体中更不愿意表达自己答案:B9. 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是指()。

A. 个体在面对不一致信息时的心理状态B. 个体在面对一致信息时的心理状态C. 个体在面对压力时的心理状态D. 个体在面对冲突时的心理状态答案:A10. 社会心理学中的“刻板印象”是指()。

A. 个体对特定群体的固定看法B. 个体对特定个体的固定看法C. 个体对特定事件的固定看法D. 个体对特定情境的固定看法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如何受到他人存在的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他人的学科。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人类社会行为的形成B. 人类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C. 群体行为的规律D. 人类情感的产生与变化答案:B2.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行为”?A. 人们在拥挤的街头跟随他人行走B. 人们在餐馆用餐时,模仿他人的饮食习惯C. 人们在社交网络上发表相似的观点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以下哪个理论解释了人们在面对紧急情况时,为何可能不采取行动?A. 从众理论B. 旁观者效应C. 认知失调理论D. 自我效能理论答案:B4. 以下哪个现象属于“自我确认偏差”?A. 人们倾向于选择与自己观点相同的证据B. 人们倾向于忽视与自己观点相反的证据C. 人们倾向于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和成就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1. 社会心理学中的“镜像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交过程中,会无意识地模仿他人的行为、语言和表情,以实现______。

答案:社会互动的和谐2.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对他人的第一印象往往会影响对其后续行为的评价,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

答案:首因效应3. 以下哪个现象属于社会心理学中的“去个性化”现象?______(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A. 人们在群体中表现出与个人不同的人格特征B. 人们在拥挤的街头跟随他人行走C. 人们在社交网络上发表相似的观点D. 人们在餐馆用餐时,模仿他人的饮食习惯答案:A4. 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心和能力,以下哪个因素会影响自我效能?______(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A. 个体过去的成功经验B. 个体观察到他人的成功经验C. 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三、简答题1. 简述社会心理学中的“旁观者效应”。

答案:旁观者效应是指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况时,如果周围有其他人存在,那么这个人得到帮助的可能性会降低。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个体心理过程B. 群体心理过程C. 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D. 文化与心理的关系答案:C2. 下列哪个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权威理论?A. 认知失调理论B.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答案:A3. 社会认知指的是什么?A. 社会中的认知现象B. 个体对社会信息的加工过程C. 社会行为的认知动因D. 认知过程中的社会实践答案:B4. 在社会心理学中,"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怎样变化?A. 变得更加独立B. 与群体行为保持一致C. 完全与群体行为相反D. 随机变化答案:B5. 下列哪个效应描述了人们在群体中减少个人责任感的现象?A. 社会促进效应B. 社会懈怠效应C. 社会认同效应D. 社会交换效应答案:B6. 根据米尔格拉姆实验,人们服从权威命令的倾向说明了什么?A. 人们总是独立思考B. 人们容易受到权威的影响C. 人们总是反抗权威D. 人们只在特定情境下服从权威答案:B7. 归因理论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人们如何解释自己的行为B. 人们如何解释他人的行为C. 人们如何解释成功与失败D. 所有以上内容答案:D8.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什么?A. 情感B. 互惠C. 权力D. 文化答案:B9. 下列哪个术语描述了人们倾向于与自己相似的人交往的现象?A. 同化效应B. 异化效应C. 同类相吸D. 社会比较答案:C10. 社会规范的作用是什么?A. 限制个体行为B. 促进社会秩序C. 增强个体自由D. 减少社会互动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是______,他的《群体心理学与我》是该领域的经典著作。

答案:古斯塔夫·勒庞2. 在社会心理学中,______是指个体在没有他人在场时的行为与在群体中的行为不同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行为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对象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个体行为B. 群体行为C. 社会结构D. 社会互动答案:C2.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演绎法答案:D3. 以下哪一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A. 归因理论B. 社会交换理论C. 认知失调理论D. 行为主义理论答案:D4. 社会影响的类型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顺从B. 服从C. 从众D. 独立答案:D5. 以下哪一项不是社会认知的特点?A. 选择性B. 简化性C. 客观性D. 启发性答案:C6. 社会认同理论中,个体认同感的来源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社会角色B. 社会地位C. 个人成就D. 个人特质答案:D7. 以下哪一项不是社会影响的结果?A. 态度改变B. 行为改变C. 认知改变D. 情感不变答案:D8. 群体决策的类型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群体思维B. 群体极化C. 群体分裂D. 群体融合答案:D9. 以下哪一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A. 尊重个体B. 保护隐私C. 利益最大化D. 知情同意答案:C10. 以下哪一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统计方法?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非参数统计D. 定性分析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以下哪些?A. 人际关系B. 群体动力学C. 社会影响D. 社会认知E. 文化差异答案:ABCDE12.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包括以下哪些?A. 归因理论B. 社会交换理论C. 认知失调理论D. 行为主义理论E. 社会认同理论答案:ABCE13. 社会影响的类型包括以下哪些?A. 顺从B. 服从C. 从众D. 独立E. 群体思维答案:ABCE14. 社会认知的特点包括以下哪些?A. 选择性B. 简化性C. 客观性D. 启发性E. 社会性答案:ABDE15. 群体决策的类型包括以下哪些?A. 群体思维B. 群体极化C. 群体分裂D. 群体融合E. 群体决策答案:ABE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社会行为D. 社会问题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个案研究法答案:D3. 社会心理学中,态度改变的三个阶段不包括()A. 认知阶段B. 情感阶段C. 行为阶段D. 反馈阶段答案:D4. 社会影响的类型包括()A. 从众B. 服从C. 说服D. 所有以上答案:D5.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倾向于()A. 与他人保持一致B. 与群体保持一致C. 与自己的角色保持一致D. 与自己的价值观保持一致答案:B6.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通过()来学习社会行为A. 观察B. 模仿C. 强化D. 所有以上答案:D7.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交换理论的假设?()A. 个体在社会互动中追求最大化自己的利益B. 社会互动是一种交换过程C. 个体总是理性地评估自己的行为D. 社会互动是无意识的答案:D8.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A. 个体行为的内在动机B. 环境对行为的影响C. 认知过程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D. 社会结构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答案:C9. 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们通过()来评价自己的能力和观点A. 与他人比较B. 与自己的过去比较C. 与理想状态比较D. 与社会规范比较答案:A10.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促进效应?()A. 社会助长B. 社会抑制C. 社会影响D. 社会干扰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答案: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研究内容包括个体与他人、群体的关系,以及社会影响下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2. 描述从众行为的特点。

答案:从众行为的特点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观点以与群体保持一致。

3. 什么是社会促进效应?请举例说明。

答案:社会促进效应是指个体在他人在场时,其行为表现会得到增强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A卷)答案.doc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A卷)答案.doc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A卷)一、单现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5分)1、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B)A、荣格B、弗洛伊德C、阿德勒D、霍妮2、个体出生到成年社会化初步完成阶段指( D)A基本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基本和预期社会化3、根据角色存在形式的不同,可把角色分为(A)A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角色 B先赋角色、后致角色C正式角色、非正式角色、 D支配角色、受支配角色4、在人际关系的8种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小的是(D)A竞争型 B合作型 C竞争合作型 D无规则型5、“望梅止渴”是体现暗示的绝好例子,这种暗示是(A)A直接暗示 B间接暗示 C自我暗示 D反暗示6、时尚的极端形式是( C )A时髦 B热 C时狂 D流行7、从信息传递速度看,以下哪种沟通速度最快( A)A轴型 BY型 C链型 D圆型8、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的第二阶段是( B )A服从 B认同 C内化 D外化9、在人际沟通中,沟通者只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计划,即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沟通,根本不顾及对方的反应,这种沟通称为( A )A假相倚 B非对称相倚 C反应性相倚 D彼此相倚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漂亮女孩会不由自主地赋予它们以各种美好的品质,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C)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光环作用 D隐含人格11、人们感到失败不可避免时积极地搜寻,乃至制造影响其成效的不利因素的过程称为( D)A缺陷补偿 B自我照顾归因 C选择性遗忘 D自我设障12、米德认为,互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是(D)A角色学习 B角色分析 C角色意识 D角色扮演13、迁居到异国他乡生活,学习当地的语言,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这种社会化称为( c )A发展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主动再社会化 D强制再社会化14、在非语言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类是( D)A动态无声的 B静态无声的 C有声的 D类语言15、阿德勒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属于(A)A 精神分析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社会认知理论 D新精神分析理论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1、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具体方法有( ABCDE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访谈法 D问卷法 E档案研究法2、社会影响的宏观表现有( ACD )A时尚 B时狂 C流言 D集群行为 E群众行为3、社会心理学关于犯罪原因的主要理论解释有( ABC )A挫折—侵犯理论 B随异交往理论 C标签理论 D符号互动理论 E社会认知理论4、有声的非语言符号称为类语言,它包括( ABCDE )A笑声 B哭声 C叹气声 D呻吟声 E其他声音变调5、受挫后的行为反应包括( AC )A退化 B投射 C攻击 D抑制 E隔离三、判断(每题1分,共计5分)1、“望梅止渴”式的暗示是间接暗示。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A卷)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A卷)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A卷)答案《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A卷)一、单现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5分)1、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就是( B )A、荣格B、弗洛伊德C、阿德勒D、霍妮2、个体出生到成年社会化初步完成阶段指( D )A基本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基本与预期社会化3、根据角色存在形式的不同,可把角色分为( A )A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角色 B先赋角色、后致角色C正式角色、非正式角色、 D支配角色、受支配角色4、在人际关系的8种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小的就是( D )A竞争型 B合作型 C竞争合作型 D无规则型5、“望梅止渴”就是体现暗示的绝好例子,这种暗示就是( A )A直接暗示 B间接暗示 C自我暗示 D反暗示6、时尚的极端形式就是( C )A时髦 B热 C时狂 D流行7、从信息传递速度瞧,以下哪种沟通速度最快( A )A轴型 BY型 C链型 D圆型8、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的第二阶段就是( B )A服从 B认同 C内化 D外化9、在人际沟通中,沟通者只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计划,即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沟通,根本不顾及对方的反应,这种沟通称为( A )A假相倚 B非对称相倚 C反应性相倚 D彼此相倚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瞧到漂亮女孩会不由自主地赋予它们以各种美好的品质,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 C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光环作用 D隐含人格11、人们感到失败不可避免时积极地搜寻,乃至制造影响其成效的不利因素的过程称为( D )A缺陷补偿 B自我照顾归因 C选择性遗忘 D自我设障12、米德认为,互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就是( D )A角色学习 B角色分析 C角色意识 D角色扮演13、迁居到异国她乡生活,学习当地的语言,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这种社会化称为( c )A发展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主动再社会化 D强制再社会化14、在非语言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类就是( D )A动态无声的 B静态无声的 C有声的 D类语言15、阿德勒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属于( A )A 精神分析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社会认知理论 D新精神分析理论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1、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具体方法有( ABCDE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访谈法 D问卷法 E档案研究法2、社会影响的宏观表现有( ACD )A时尚 B时狂 C流言 D集群行为 E群众行为3、社会心理学关于犯罪原因的主要理论解释有( ABC )A挫折—侵犯理论 B随异交往理论 C标签理论 D符号互动理论 E 社会认知理论4、有声的非语言符号称为类语言,它包括( ABCDE )A笑声 B哭声 C叹气声 D呻吟声 E其她声音变调5、受挫后的行为反应包括( AC )A退化 B投射 C攻击 D抑制 E隔离三、判断(每题1分,共计5分)1、“望梅止渴”式的暗示就是间接暗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A卷)一、单现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5分)1、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B)A、荣格B、弗洛伊德C、阿德勒D、霍妮2、个体出生到成年社会化初步完成阶段指( D)A基本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基本和预期社会化3、根据角色存在形式的不同,可把角色分为(A)A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角色 B先赋角色、后致角色C正式角色、非正式角色、 D支配角色、受支配角色4、在人际关系的8种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小的是(D)A竞争型 B合作型 C竞争合作型 D无规则型5、“望梅止渴”是体现暗示的绝好例子,这种暗示是(A)A直接暗示 B间接暗示 C自我暗示 D反暗示6、时尚的极端形式是( C )A时髦 B热 C时狂 D流行7、从信息传递速度看,以下哪种沟通速度最快( A)A轴型 BY型 C链型 D圆型8、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的第二阶段是( B )A服从 B认同 C内化 D外化9、在人际沟通中,沟通者只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计划,即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沟通,根本不顾及对方的反应,这种沟通称为( A )A假相倚 B非对称相倚 C反应性相倚 D彼此相倚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漂亮女孩会不由自主地赋予它们以各种美好的品质,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C)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光环作用 D隐含人格11、人们感到失败不可避免时积极地搜寻,乃至制造影响其成效的不利因素的过程称为( D)A缺陷补偿 B自我照顾归因 C选择性遗忘 D自我设障12、米德认为,互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是(D)A角色学习 B角色分析 C角色意识 D角色扮演13、迁居到异国他乡生活,学习当地的语言,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这种社会化称为( c )A发展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主动再社会化 D强制再社会化14、在非语言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类是( D)A动态无声的 B静态无声的 C有声的 D类语言15、阿德勒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属于(A)A 精神分析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社会认知理论 D新精神分析理论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1、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具体方法有( ABCDE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访谈法 D问卷法 E档案研究法2、社会影响的宏观表现有( ACD )A时尚 B时狂 C流言 D集群行为 E群众行为3、社会心理学关于犯罪原因的主要理论解释有( ABC )A挫折—侵犯理论 B随异交往理论 C标签理论 D符号互动理论 E社会认知理论4、有声的非语言符号称为类语言,它包括( ABCDE )A笑声 B哭声 C叹气声 D呻吟声 E其他声音变调5、受挫后的行为反应包括( AC )A退化 B投射 C攻击 D抑制 E隔离三、判断(每题1分,共计5分)1、“望梅止渴”式的暗示是间接暗示。

(×)2、单向沟通比双向沟通速度快,双向沟通比单向沟通准确。

(√)3、女孩更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男孩更多受到环境的影响。

(×)精品文档4、人们用来进行非语言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类是静态无声的非语言符号。

(×)5、实验室实验法比现实实验法的信度高,效度低。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10分)1、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

这种现象是由于近因效应的作用。

信息前后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

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

2、偏见偏见是指根据一定表象或虚假的信息相互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现象,一旦产生偏见又不及时纠正,扭曲后或可演变为歧视。

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由于偏见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独特的态度,因而也包括态度的三个主要成分即情感、认知、意向。

3、亲和动机也称合群动机,指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友好的联系的一种内心欲求。

4、反暗示暗示效应是即说反语或过分夸大达成相反结果的效应,是指在有一定心理对抗的情况下,用夸张或者激将的间接方法影响别人的行为,从而诱导别人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或者发生想得到的事件。

5、集群行为集群行为是一种相当数量的群众自发产生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狂热行为;集群行为有如下特征:一是情绪支配性,二是迅速接受性,三是容易越轨性。

五、简答(每题5分,共计20分)1、人际沟通的功能和作用是什么?沟通的功能:①是获取信息的手段②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③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④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⑤能协调群体内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作用:①协调作用. 协调情感,使沟通者的心理得到某些满足.协调动作,沟通者从沟通的信息中自动调节自己的行为. ②保健作用.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充分的思想情感的交流,使保证个人心理健康成长所必需的. ③形成和发展社会心理的作用. 人的社会心理是在同他人进行人际沟通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立的.2、简述T 小组训练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T小组(T一group) (又叫做"敏感性训练。

)训练法就是一种常见的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

其通常的训练方式为:①十几名受训者集中到实验室,或者远离工作单位的地方。

时间一周到四周,都可以。

②成员间无解决特殊问题的意图,不想控制任何人。

人人赤诚相见,互相坦率的交谈,交谈内容只限在“此时此地”的事情。

③随着交谈的进行,人们逐渐更多注意自己的内心活动,更多地倾听自己的讲话。

同时,由于与他人坦诚交谈,也开始发现别人那些原来自己没有注意到的语言和行为上的差别。

④经过训练,人们发现了平时不意察觉或不愿承认的不安和愤怒的情绪,由于细心倾听别人的交谈,能够逐渐设身处地的体察别人和理解别人。

3、简述角色冲突的协调方法1角色规范化. 社会体系中的角色权利和义务清楚地划分时,角色冲突就会减少到最低程度.规范化的角色要求角色按照如此规范去履行社会的角色期待. 2.角色合并法.一个人同时拥有两个以上的角色并发生冲突时,在有些情况下,可以将两个相矛盾的角色合二为一,发展为一个具有新观念的新角色. 3. 角色层次法.将两个以上相互冲突的角色的价值进行分层,按其重要程度进行排列,然后选择对自己最重要的角色.4、简述集群行为的形成一种相当数量的群众自发产生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狂热行为。

一是情绪支配性。

参加者的情绪异常兴奋,失去了正常的理智思索,在认知上持有偏见,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二是迅速接受性。

参加者相互传递的每一种信息迅速被接受,并迅速引起反应。

三是容易越轨性。

参加者受情绪支配,容易背离正常的社会规范,出现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六、论述(每题10分,共计40分)1、论述劝说宣传法、角色扮演法、团体影响法、活动参与法各自的功能和特点,并举例说明这些方法是如何说服他人态度的改变(1)劝说宣传法:这是一种借助语言、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广告等各种传播媒介来传播信息,影响人们,使之态度发生改变的方法,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广泛使用方法。

最终目的是要使得被劝说着接受传播的信息。

例如,电视节目中,由专家对大家普及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改变其对转基因植物的态度。

(2)角色扮演法:担当起某一角色,就意味着要使自我的内涵与角色的内涵相吻合,使自我与角色协调一致。

角色扮演法就是通过角色对承担角色的个体所具有的约束和影响来改变个体态度的。

例如,让吸烟者扮演患者,由医生告知其患有肺癌,提示其需要尽快进行手术,结果被试对吸烟的态度和行为改变十分明显。

(3)团体影响法:通过团体对个体所具有的影响也可以有效的改变人们的态度。

团体的影响来自于团体的规范准则,这种规范准则对团体成员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促使团体中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与团体的规范准则保持一致。

例如:参加素食主义者协会,会使的自己减少非素食的摄入。

(4)活动参与法:通过引导人们参加与态度改变有关的活动来改变人们的态度。

例如,通过劳动锻炼来改变轻视劳动、好逸恶劳的态度。

2、论述偏见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偏见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群体间的冲突: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的各个团体、阶层之间存在着利益、文化价值观、习惯模式的冲突,这是产生偏见的重要因素。

(2)社会化:文化传统有很牢固的性质,使得最初的文化因素消失后文化传统还长时间的继续存在,作为文化传统之一部分的偏见也同样如此,而通过社会化的过程,个体吸收并内化了文化传统,也继承了偏见。

(3)个体的人格和心理因素:首先,具有权威主义人格的人易产生并固守偏见。

其次偏见和某些独特的心理作用和心理感受有关,某些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挫折感也会导致偏见。

(4)历史和文化的遗留:当前对某一个群体的偏见,可能是若干年前或若干世纪前的某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因为某些原因而形成的价值观的体现。

这些历史的视角强调对群体间甚至国家间的敌意的理解,这些敌意起源于代代传承的老传统、刻板印象、戏谑和信念,而没有考虑事情的真相和变化着的环境。

偏见的消除方法有:(1)消除刻板印象:一般人对某些群体成员常有一些刻板印象,由偏见对象表现出与刻板印象相异的行为来,会有助于偏见的消除。

(2)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平等的及个人间的接触都是为了深入全面的了解接触双方的独特性,避免形成先入为主的判断,从而达到预防和消除偏见的目的。

(3)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面临共同命运以及因合作而获得奖励是消除群体间的敌对情绪和偏见的重要途径。

(4)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人们都有服从并认同社会规范的行为倾向,如果社会规范对其他群体是可以接受的,人们就比较有可能改变对其他群体的偏见。

3、论述自我美化的6种方式并举例说明(p187,其他的是自己想的,仅供参考)自我美化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2)实行自利性归因,即把自己行为的积极成果(成功)归因于个人因素,而把消极结果(失败)归因于环境因素。

例如拿奖了,说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实验失败,说是环境的影响。

(3)(4)降低比较目标的标准,通过参考系的向下改变,提升自身的位置,从而获得较好的自我感受及自尊感。

(5)对信息实施过滤,有选择的接受有利于自己的信息,过滤那些贬低自己的信息,从而获得较好的自我感受及自尊感。

(6)(7)实行自我防御机制,对于自己的缺陷从另一个方向解释,例如自己不会游泳,却解释为自己讨厌下水。

(8)(9)使用“理想的自我”代替“实际的自我”,改变自己的认知,强化对自我的认可。

(10)使用阿Q精神,哈哈,我编不下去了。

你们自由发挥哈,加油,祝大伙考试一次过。

4、分析受挫原因及行为反应,如何化解负面效应(p338-341,大部分是自己想的的,仅供参考)(1)当个体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努力时遭受干扰或破坏,致使其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个体便会感到受挫,也称之为挫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