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校准

合集下载

温度计校准方法

温度计校准方法

温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温度的仪器,但是温度计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误差,因此需要进行校准,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温度计校准方法:
比较法:将需要校准的温度计与已知准确的参考温度计同时浸入在同一个恒温槽中,等待两个温度计的温度稳定后,记录两个温度计的温度值,并计算出温度计的误差。

冰点法:将需要校准的温度计放入混合有冰和水的容器中,等待温度稳定后,记录温度计的读数,这个温度就是冰点温度,然后将温度计放入沸水中,等待温度稳定后,记录温度计的读数,这个温度就是沸点温度,通过这两个温度可以计算出温度计的误差。

熔点法:将需要校准的温度计放入已知熔点的物质中,等待温度稳定后,记录温度计的读数,这个温度就是物质的熔点温度,通过与物质的熔点温度比较可以计算出温度计的误差。

电桥法:将需要校准的温度计与标准电阻串联连接在一起,然后在恒定电流下测量电压值,通过计算电阻值来确定温度计的误差。

无论采用哪种校准方法,都需要在温度稳定后进行记录和计算,校准时要注意保持测量的环境和条件的稳定性,以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何进行温度的实验测量与校准

如何进行温度的实验测量与校准

如何进行温度的实验测量与校准实验测量与校准温度的方法温度的实验测量与校准是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常见的任务。

准确测量和校准温度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产品质量的一致性以及安全操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温度实验测量与校准方法及其步骤。

一、温度计测量法温度计是测量温度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原理基于物质的热膨胀性质。

根据不同的测量原理和使用场景,温度计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水银温度计、电阻温度计、热电偶、红外温度计等。

在进行温度实验测量之前,需要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并进行校准。

温度计的校准通常需要比对标准温度源来确定其准确度。

校准的常见方法有以下几种:1. 比对标准温度源:将温度计浸入稳定的标准温度源中,比较标准温度源上的已知温度与温度计测量得到的温度值,校正温度计。

2. 调节校准常数:某些温度计上具有校准常数的调节装置,通过调节常数值使温度计显示与标准温度源一致。

3. 发出单位温度信号:将温度计接入数据采集设备,通过读取温度计输出信号与标准温度源信息的比对,确定温度计的误差并进行校准。

二、红外热像仪测量法红外热像仪是一种能够感知物体表面红外辐射并将其转化为热图像的设备。

它通过测量被测物体表面的红外辐射来间接测量其表面温度。

在进行温度实验测量时,可以使用红外热像仪直接对物体进行测温。

红外热像仪的校准通常需要依靠黑体辐射源,具体步骤如下:1. 设置黑体辐射源:将黑体辐射源与红外热像仪对准,并确保黑体辐射源处于稳定的温度状态。

2. 进行比对测量:使用红外热像仪对黑体辐射源和被测物体进行测温,记录测得的温度值。

3. 比较温度值:将红外热像仪测得的温度值与黑体辐射源的已知温度进行比对,计算出红外热像仪的误差,并进行校准。

三、热敏电阻测量法热敏电阻是一种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元件,在温度测量中被广泛使用。

热敏电阻的测量原理是根据电阻值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对于热敏电阻的测量,一般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 连接电路:将热敏电阻连接到电路中,确保电路连接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温度探头校准方法

温度探头校准方法

温度探头校准方法一、引言温度探头是广泛应用于工业、科研和生活中的一种测量仪器,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温度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确保温度探头的准确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校准。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温度探头校准方法。

二、冰点校准法冰点校准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温度探头校准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水的冰点来确定温度探头的零点。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容器,装满融化的纯净冰块,并加入适量的水。

2. 将温度探头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确保温度探头完全浸泡其中。

3. 等待一段时间,直到温度探头的指示稳定在0°C附近。

4. 记录下实际的温度读数和冰点校准后的读数,以便后续的校正计算。

三、沸点校准法沸点校准法是一种常用的温度探头校准方法,适用于高温测量。

其原理是利用液体的沸点来确定温度探头的测量范围。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容器,装入纯净的水,并将水加热至沸腾状态。

2. 将温度探头插入水中,确保温度探头完全浸泡其中。

3. 等待一段时间,直到温度探头的指示稳定在100°C(水的沸点)附近。

4. 记录下实际的温度读数和沸点校准后的读数,以便后续的校正计算。

四、比较校准法比较校准法是一种常见的温度探头校准方法,适用于较高精度要求的场景。

其原理是将待校准的温度探头与一个已知精度的标准温度计进行比较。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已知精度的标准温度计,并将其放在一个稳定的温度环境中。

2. 将待校准的温度探头与标准温度计同时插入温度环境中,确保两者暴露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

3. 等待一段时间,直到温度探头和标准温度计的指示均稳定。

4. 比较温度探头的读数和标准温度计的读数,记录下两者之间的差异,以便后续的校正计算。

五、多点校准法多点校准法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温度探头校准方法,适用于温度探头存在非线性误差的情况。

其原理是通过在不同温度点进行校准来建立温度探头的校准曲线。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已知精度的标准温度计,并将其放在一个稳定的温度环境中。

温湿度设备比对校准验证报告

温湿度设备比对校准验证报告

温湿度设备比对校准验证报告一、引言温湿度设备在现代各行业和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气象、农业、医疗、食品加工、仓储、工业生产等。

为了确保温湿度设备准确可靠地进行温湿度测量,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校准和验证。

本报告将对温湿度设备进行比对校准验证,并对校准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设备描述本次校准验证的温湿度设备型号为XX,生产商为XX公司。

该设备采用电子式温湿度传感器进行温湿度测量,测量范围为温度-20℃~50℃,湿度0~100%RH。

设备具有高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特点。

三、校准方法和步骤1.温度校准:(1)使用标准温度计对温湿度设备的温度进行比对校准。

将标准温度计和温湿度设备置于稳定环境中,设置标准温度,记录标准温度值和设备温度值,并计算偏差。

(2)根据校准结果,使用校正系数对温湿度设备的温度进行校正。

2.湿度校准:(1)使用标准湿度计对温湿度设备的湿度进行比对校准。

将标准湿度计和温湿度设备置于稳定环境中,设置标准湿度,记录标准湿度值和设备湿度值,并计算偏差。

(2)根据校准结果,使用校正系数对温湿度设备的湿度进行校正。

四、校准结果分析1.温度校准结果:经过比对校准,温湿度设备的温度偏差在±0.2℃以内,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校准后的设备温度准确可靠,误差范围小。

2.湿度校准结果:经过比对校准,温湿度设备的湿度偏差在±2%RH以内,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校准后的设备湿度准确可靠,误差范围小。

五、校准验证结论本次温湿度设备的比对校准验证结果表明,该设备的温度和湿度测量准确可靠,误差范围小,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经过校准和验证,可以确保设备在实际应用中测量温湿度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问题和改进建议1.在校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校准误差。

为了进一步提高校准的准确度,建议使用更高精度的标准温湿度计进行比对校准。

2.针对温湿度设备的长期使用,建议进行定期的校准和验证,以确保设备的测量结果一直处于准确和可靠的状态。

精密测温实验的温度校准方法

精密测温实验的温度校准方法

精密测温实验的温度校准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各个领域都需要进行精确的温度测量。

温度的准确测量对于很多行业来说至关重要,比如医疗、航空航天、制造业等。

因此,如何校准温度测量设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种常用的精密测温实验的温度校准方法。

一、背景介绍在进行温度测量时,常用的设备是温度计。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温度计可能出现一定的误差。

因此,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需要进行温度校准。

二、测温设备的校准方法2.1 温度比较法温度比较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测温设备校准方法。

它通过将待校准设备与标准设备同时置于相同的温度环境下,比较两者的温度值。

标准设备的准确度已知,通过比较可以得知待校准设备的误差值。

2.2 热平衡法热平衡法是一种利用热量传递特性进行温度校准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将待校准设备与标准设备置于一个封闭的热平衡体系中,通过热量的传递使两者的温度达到平衡,并记录下达到平衡时的温度值。

通过比较平衡时的温度,可以得到待校准设备的准确温度值。

2.3 热电阻校准法热电阻校准法是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温度校准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待校准设备与标准热电阻置于同一个温度环境中,将它们与一台高精度的测量仪表连接,通过测量得到的电压值和温度关系,计算出待校准设备的温度。

2.4 辐射测温校准法辐射测温校准法是一种利用物体辐射的热辐射特性进行温度校准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待校准设备与一个已知温度的黑体辐射源进行辐射交换,测量待校准设备接收到的辐射能量,经过一系列计算,可以得到待校准设备的准确温度值。

三、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在实际应用中,选择适合的温度校准方法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比如设备的特性、所需准确度、成本等。

不同的行业和应用场景可能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校准。

例如,在制造业中,严格的温度控制对于产品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常用的校准方法是温度比较法和热平衡法,这两种方法准确度较高,可以满足制造业的要求。

在医疗行业,体温的准确测量对于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温度计校准方法与记录

温度计校准方法与记录

温度计校准方法与记录一、温度计校准方法:1.常规校准法:将温度计直接放入温度已知并稳定的标准温度源中,如:冰点温度(0℃)和沸点温度(100℃)的水,等待温度计读数稳定后进行校准。

这种方法适用于传统温度计,如水银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等。

2.比对校准法:使用已校准的参考温度计与待校准温度计同时放置于相同的温度源中,待温度读数稳定后,比较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差异,并进行校正。

这种方法适用于电子温度计和红外温度计等。

3.精密校准法:将温度计放置于严格控制的恒温水槽或恒温油槽中,通过改变槽内温度并记录温度计读数,绘制温度计响应曲线,从而确定温度计的非线性、滞后和灵敏度等性能指标。

二、温度计校准记录过程:1.记录校准环境:校准时需记录环境温度、湿度、大气压等环境因素,以排除环境对温度计测量的干扰。

2.校准前准备:将校准用的温度计放于稳定温度源中30分钟以上,使其达到与环境相同温度。

3.进行校准:按照选择的校准方法进行校准,记录校准的日期、时间、环境温度和湿度等信息。

4.记录温度和读数差异:根据校准环境的要求,调整温度源的温度,记录温度计的读数和标准温度源的温度值。

重复多次,以获得稳定的平均值。

5.统计分析:计算温度计的测量误差,可以采用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置信区间等统计指标进行分析。

6.修改校准结果: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对温度计的读数进行修正,以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7.校准结果记录:将校准的日期、时间、温度源的温度值、温度计的读数值、校准结果和校准人员等信息详细记录下来,保存在校准记录表中或电子文件中。

8.定期复校:对温度计进行定期的复校,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持续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温度计的校准是确保其测量结果可靠的关键步骤。

根据温度计的类型和使用环境的要求,可选择不同的校准方法进行校准。

在校准过程中,需要记录校准环境、温度和读数差异等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和记录。

温度计校准工作应根据需要进行定期复校,以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恒温恒湿实验室环境参数校准规范中的温度精度要求

恒温恒湿实验室环境参数校准规范中的温度精度要求

恒温恒湿实验室环境参数校准规范中的温度精度要求恒温恒湿实验室环境参数校准规范是为了确保实验室内的温湿度能够稳定且符合标准要求。

其中,温度精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恒温恒湿实验室环境参数校准规范中温度精度要求的详细描述。

1. 温度测量设备的选择和校准为了确保温度的精确度,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

常用的温度测量设备有温度计和温度传感器,可以根据实验要求和实验室特点选择合适的设备。

无论是哪种设备,都需要进行校准以保证其准确度。

2. 温度传感器的精确度要求根据实验室要求,温度传感器的精确度需满足特定的要求。

一般来说,要求温度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在0.1摄氏度以内。

具体的精确度要求可能会因实验室的具体应用和要求而有所不同。

3. 温度测量点的设置在实验室中,需要设置适当的温度测量点。

这些测量点应涵盖实验室内的关键区域,并且要在实验室内均匀分布。

测量点的设置需要考虑到实验室内的温度分布情况,以及实验室内可能存在的温度梯度。

4. 温度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要求恒温恒湿实验室的温度控制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稳定性。

稳定性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温度控制系统在设定温度时应能够快速达到并稳定在设定温度上;其次,温度控制系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应能够保持较小的温度波动范围,以确保实验环境的稳定性。

5. 温度校准的频率根据实验室的具体要求,温度校准的频率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温度校准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对于需要精确控制温度的实验室,校准频率可能更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温度控制系统进行定期校准。

6. 温度校准的方法温度校准的方法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校准设备的选择和准备,二是校准实验的进行。

在校准设备的选择和准备过程中,需要确保校准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校准实验的进行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7. 温度记录和报告在温度校准完成后,需要对校准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和报告。

校准温度计方法

校准温度计方法

校准温度计方法
1、如果是温度计,首先拿一个碗,向里面倒上少量冰块和水的混合物,待冰块快要融化时,将要校正的温度计插入碗中,待示数稳定后读出来,即为0°C,然后再将温度计插入沸水中,读出示数,即为100°C。

2、计量基准器具对温度计量基准器具,一般采用绝对温度复现方法,由一系列定义固定点装置实现;0.65-273.16K计量基准器具0.65-5.0K温度国家基准(我国暂缺);3.0-24.5561K温度国家基准(我国暂缺);33.8033-273.16K温度国家基准:包括低温固定点基准装置、氩三相点基准装置、汞三相点基准装置、水三相点基准装置以及套管铂电阻温度计国家基准组、铂电阻温度计国家基准组。

3、273.15-1234.93K计量基准器具,相对应0-961.78℃水三相点、镓熔点、铟凝固点、锡凝固点、锌凝固点、铝凝固点和银凝固点等几个基准定义固定点装置,以及国家基准铂电阻温度计组。

第 1 页共1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在校准器中设置该应用的零点。 要进行该操作,首先将显示屏设 置为 0.0 °C。您可以使用向上 和向下箭头键更改输出值。使用 向左和向右箭头键进行控制,更 改显示屏上的十进制值。当显示 屏读数为 0.0 时,按下校准器 上的 0 % 键,在屏幕的右下角 显示 0 %。这样便设定好了校准 的零点。
-8.096 至 69.555 mV -5.891 至 54.886 mV
L 蓝色 N 橙色
R 绿色 S 绿色 T 蓝色 U 白色
Fe 铁
Ni-Cr-Si 镍铬 硅(镍铬硅合 金) Pt-13 % Rh 铂-13 % 铑 Pt-10 % Rh 铂-10 % 铑 Cu 铜
Cu 铜
Cu-Ni 铜镍(铜镍 合金) Ni-Si-Mg 镍硅镁 (镍硅镁合金)
1990 年的国际温标。1990 年正式通过的温度 标准,使用内在标准定义温度测量。这个标准使 用附加内在参考修改了 IPTS-68 的内在标准。
导线电阻补偿:使用三线和四线 RTD 与电阻测 量的补偿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消除 RTD 测量时 的导线电阻相关错误。 参考温度:参考热电偶温度测量时的温度。 0 °C 时,RTD 探头的电阻值。例如, PT100-385,R∅ = 100 Ω, 电阻温度装置,一种温度测量传感器,可预测随 温度变化的电阻变化。最常见的 RTD 是铂质 PT100-385。
Cu-Ni 铜镍(铜镍 -200 至 600 °C,-328
合金)
至 1112 °F
-8.166 至 53.147 mV -3.990 至 47.514 mV
-0.101 至 21.089 mV -0.103 至 18.682 mV -6.181 至 20.873 mV -5.693 至 34.320 mV
EMF 范围 1.792 至 13.820 mV 0 至 37.079 mV -9.719 至 76.370 mV
J 黑色 K 黄色
Fe 铁
Ni-Cr 镍铬(铬 镍合金)
Cu-Ni 铜镍(铜镍 合金) Ni-Al 镍铝
-210 至 1200 °C,-346 至 2193 °F -200 至 1372 °C,-328 至 2502 °F
温度测试工具
功能 使用 RTD 探头测量温度 使用 T/C 探头测量温度 模拟 RTD 输出 模拟 RTD 输入脉冲励磁电流 模拟 T/C 输出 模拟输出 T/C,测量 mA 模拟输出 RTD,测量 mA 记录温度测量 斜坡温度信号 环路电源 多功能收集和测量 自动校准温度开关 电子数据捕获 将经文件证明的上载到 PC 集成的 HART 通信
-38.8344 °C汞三相点 231.928 °C锡凝固点 156.5985 °C铟凝固点 0.01 °C H2O 三相点 29.7646 °C镓熔点 -189.3442 °C氩三相点 -218.7916 °C氧三相点 -248.5939 °C氖三相点 -259.3467 °C 氢三相点
热电偶
插头颜色
B 白色 C 红色 E 紫色
合金
+
-
温度范围
Pt-30 % Rh 铂-30 % 铑 W-5 % Re 钨 -5 % 铼 Ni-Cr 镍铬(铬 镍合金)
Pt-6 % Rh 铂 -6 % 铑 W-26 % Re 钨 -26 % 铼 Cu-Ni 铜镍(铜镍 合金)
600 至 1820 °C,1112 至 3308 °F 0 至 2316 °C,32 至 4201 °F -250 至 1000 °C,-418 至 1832 °F
12. 如果计算误差小于指定的仪表公 差,则变送器通过“As Found” 测试。如果变送器未通过测试,必 要时,进行调节。
调节变送器
13. 按下 0 % 键,获得 4 毫安输出 时的正确温度。调节调零电位计, 直到电流读数达到 4.00 毫安为 止。
14. 按下 100 % 键,获得 20 毫安输 出时的正确温度。调节量程电位 计,直到电流读数达到 20.00 毫 安为止。
测量温度
可使用温度校准器或数字温度计验证过程温度。在这个示例中,可 以过程工作温度验证控制器/指示器及其输入传感器。
TC 输入 指示器 设定点控制器
控制
输出或 报警
断开的 T/C
测量 控制 过程
燃油供给
控制 阀门
源温度、认证指示器验证
可通过将校准信号发动到传感器输入端验证温度指示器的性能。可 通过用键盘输入指示器值使用 DPC 证明指示器的性能。
TC 输入
指示器 设定点控制器
控制 输出或报警
断开的 T/C
燃油供给
控制 阀门
验证恒温器或温度控制器
在将温度信号发送到输入端时,可通 量输出确定恒温器或温度控制器的 在这个示例中,监视输出端上的触点 时,校准器同时改变输入信号。然后 准器记录测量设定点、复位点和死 小。
HART 连接
红色
黑色
校准 HART 温度变送器 如果发现技术参数不符合要求,需 HART 智能变送器进行数字调节。这 务需要精确的校准器和数字组态工 中所示 HART 校准器与 Rosemou 3144 HART 温度变送器连接。在这 态中,HART 校准器应用 T/C 模拟 并测量毫安输出和数字 PV。如果必 行调节,可使用校准器执行传感器 输出微调和重新调整量程。
毫安测量
TC 源
4.02
0 °C
11.95
75 °C
20.25
150 °C
T 范围 150 °C 150 °C 150 °C
Rosemount 444
3. 按住 Meas/Source 按钮直到 校准器显示屏下部显示源模式 为止。
4. 按住 TC 按钮直到显示 K 型 TC为止。
5. 按下 °C 按钮选择摄氏度单 位。
-200 至 900 °C,-328 至 1652 °F -200 至 1300 °C,-328 至 2372 °F
Pt 铂
-20 至 1767 °C,-4 至
3213 °F
Pt 铂
-20 至 1767 °C,-4 至
3213 °F
Cu-Ni 铜镍(铜镍 -250 至 400 °C,-418
合金)
至 752 °F
塞贝克效应:热电效应,电压电势随着与异种金 属相关的温度(热电偶)增加。 水三相点:这个温度参考点是内在标准,水是液 体、冰和气体。这个参考点定义 0.01 °C。
温度转换
4 福禄克教育合作伙伴计划 温度校准
ITS-90 的固定点
961.78 °C 银凝固点
660.323 °C 铝凝固点
419.527 °C 锌凝固点
15. 必要时,再次按下 0 % 键,再次 调节量程电位计,以获得 4.00 毫 安的输出电流。
执行“As Left”测试
重复第 8 个步骤到第 12 个步骤,完 成温度变送器的全部校准程序。
2 福禄克教育合作伙伴计划 温度校准
TC 探头
设定点控制器
输入
控制 输出
测量 控制 过程
燃油供给
控制 阀门
7. 设置校准器的跨点。将显示屏设 置为需要的校准跨度值。在这个 示例中,显示屏读数应为 150 °C。按下 100 % 键,在屏 幕的右下角显示 100 %。这样 便设定好了校准的跨点。
公式
错误率 %
([4.02-4/16]-[0/150])*100
0.1250
([11.95-4/16]-[75/150])*100 -0.312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典型的温度校准应用
如何校准热电偶输入变送器
执行“As Found”测试
一个好的温度校准器可以提供校准 温度变送器所必需的三种功能。您 可以收集温度,提供环路功率,测 量产生的输出电流。下列示例介绍 如何在 0 至 150 摄氏度的范围校 准 K TC 型变送器,生成 4-20 mA 的输出电流范围。
5 福禄克教育合作伙伴计划 温度校准
美国福禄克公司 ©2004, 2007 福禄克公司。版权所有。 网址:
有两种最常见的温度传感装置:热 电偶 (TC) 和电阻式温度感测器 (RTD)。 温度校准工具种类繁多,可帮助您 快速、可靠地校准温度仪表。下面 简单显示了各种工具类型的温度 校准能力。
RTD 传感器
4 线 RTD 变送器
4 至 20 mA
欧姆对温度 (PT100)
图1
RTD 校准器 T-C 校准器 温度校准器 多功能校准器 DPC 校准器 HART 校准器 DPC 多功能台式校 准器 数字温度计
基本校准器设置
1. 如图所示,将校准器测试导线 连接到 TC 变送器。校准器上 热电偶插座中的输出将模拟变 送器的温度输入。红色和黑色 测试导线将为变送器提供环路 电源,测量温度变化产生的电 流。
2. 打开校准器。按下 mA 按钮和 LOOP 按钮使用施加的 24 伏环 路电源选择测量毫安。
温度变送器错误计算示例
温度校准
技术应用文章
在许多工业和商业过程中,温度 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例如,监视 食品加工中的烹调温度、测量磨 机中钢水温度、检验冷库或制冷 系统中的温度或调节造纸厂干燥 室中的温度。 温度变送器将使用测量装 置感测温度,然后根据影响 温度的控制元件调节 4-20 mA 反馈回路(图 1)。控 制元件包括打开或关闭以 使更多蒸汽进入加热过程 或更多燃油进入燃烧器的 阀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