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培养演示教学

合集下载

小班进餐教研总结(3篇)

小班进餐教研总结(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小班进餐环节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小班进餐质量,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我园开展了小班进餐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探讨、实践,提高教师对幼儿进餐环节的指导能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幼儿进餐环节的认识,明确进餐环节的重要性。

2. 探讨小班进餐环节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 提升教师对小班幼儿进餐习惯的引导能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4.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幼儿进餐环节的相关内容,明确进餐环节的教育目标。

2. 分析小班幼儿进餐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如:挑食、偏食、进餐速度慢、不懂得珍惜粮食等。

3. 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如:调整进餐环境、丰富膳食营养、加强幼儿进餐习惯的培养等。

4. 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进餐环节,学习先进经验。

5. 分组讨论,分享在实践中的心得体会。

6. 制定小班进餐环节的改进方案,并付诸实践。

四、活动过程1. 集体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幼儿进餐环节的相关内容,提高教师对进餐环节的认识。

2. 分析小班幼儿进餐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如:部分幼儿挑食、偏食,进餐速度慢,不懂得珍惜粮食等。

3. 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1)调整进餐环境:保持进餐环境整洁、舒适,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进餐。

(2)丰富膳食营养:根据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合理搭配膳食,确保营养均衡。

(3)加强幼儿进餐习惯的培养:教育幼儿按时进餐,不挑食、不偏食,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4. 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进餐环节,学习先进经验。

5. 分组讨论,分享在实践中的心得体会。

6. 制定小班进餐环节的改进方案,并付诸实践。

五、活动成果1. 教师对幼儿进餐环节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明确了进餐环节的教育目标。

2. 教师针对小班幼儿进餐环节中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3. 幼儿进餐质量得到提高,挑食、偏食现象明显减少,进餐速度加快,珍惜粮食的意识增强。

课题《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研究报告城东镇中心园何咏梅

课题《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研究报告城东镇中心园何咏梅

课题《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的研究报告海安县城东镇中心幼儿园何咏梅一、课题核心概念界定:1.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2.进餐习惯:饭前要洗手、正确地使用小勺吃饭、独立进餐、进餐时不大声讲话、吃饭不掉饭粒、专心用餐,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餐后知道用餐巾擦嘴等。

3. 良好进餐习惯:是指幼儿在进餐时保持良好的食欲,形成与此相应的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和规则。

4.培养策略:是指在幼儿进餐教育中,教师应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寻求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措施,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5.家庭指导: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选择适合小班家长和孩子的教养方式方法,改进家长的教育行为,能对家长和幼儿带来一定效果的策略方法,主要采取“集中指导”和“一对一指导”。

二、课题研究预期并已基本解决的问题1、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途径与方法。

2、有效指导家长共同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1、针对小班幼儿目前在进餐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师运用有效的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2、探讨在教师的指导下,家长能更好地配合老师,做到家园一致,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

四、课题研究的政策或理论依据1、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开始对其进行了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了。

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具备种种值得称道的素质或性格。

鼓励孩子自己进餐,孩子长到一周岁至一周岁半时,开始喜欢自己用汤匙喝汤吃菜。

绝大多数英国家长认为,孩子想自己进食,标志着一种对“人格独立”的向往,完全应给予积极鼓励,杜绝偏食、挑食。

英国教育专家通过研究表示,餐桌上对孩子的迁就,不仅会影响孩子摄入全面、充分的营养,而且会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难以自控等人见人厌的性格。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才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我认为,孩子的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有健康的心灵和体魄,而健康的第一步主要取决于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作为我们小班教师,首先就要学会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做到因人而异,从而来纠正幼儿的偏食、挑食及不良的进餐习惯,从小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关键词:小班幼儿、进餐习惯保持幼儿良好的食欲,形成与此相应的饮食卫生习惯和规则,是幼儿园教育和保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们班的一次家长会上,有好多家长问到:“我家的孩子吃饭怎么样”“今天吃什么”“杨寅把今天的菜全吃完了没有”……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家长们最关心的事情;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平衡膳食,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物质条件;但目前有不少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吃得“好”,却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许多幼儿形成吃饭挑剔、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饮食习惯,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孩子身体营养比例失调,引起各种营养不良症状,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班32名幼儿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多数幼儿在家是成人喂食的,更由甚者是追着喂,哄着吃,甚至打骂等,更别提良好习惯的培养了;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由于生活卫生习惯的变化,口味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由在家的几个大人围着转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进餐问题;在开学时的调查观察中,除了何晓海、汤泽宏、周佳霖能独立进餐外,其余都或多或少需要老师喂,部分幼儿面对饭菜束手无策,只会坐等;多数幼儿根本不知道一口饭一口菜和餐时保持“四净”且餐后整理的常规;还有偏食、挑食的现象较严重;但幼儿饮食习惯的可塑性较强,就有意识地进行了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及时地纠正他们的不良饮食习惯,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二、用游戏的方法让幼儿习惯餐前洗手手接触外界物体最多,最容易受到污染;特别是孩子,由于好动更易将不洁东西上的病毒、病菌附在手上,如果饭前不洗手,就会将手上的细菌吃进体内而生病;因此,洗手对保持皮肤清洁,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十分重要;我按照生活卫生习惯领域目标中的洗手方法进行组织,让幼儿知道洗手的顺序挽袖、打湿、打肥皂、手心、手背、手腕,用清水洗净,甩手上的水,刚开始学时,一不注意,孩子们的袖子就弄湿了,借此机会,我就给孩子们做示范——挽袖,并一边洗手一边教幼儿说:“搓搓手心一二三,搓搓手背三二一,手指头洗仔细,小手腕别忘记;”这样,孩子们把洗手当作游戏,使幼儿养成食前洗手的好习惯;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初步了解进餐的重要性和常规小班幼儿理解力差,胆子小,如果一味的说教,易导致幼儿失去学习兴趣,有些幼儿还会故意违背,因此,我采取了故事,游戏与说教结合的形式,使幼儿初步了解进餐的重要性和一些简单的进餐方法;如通过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使小朋友懂得吃饭时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就会造成桌面、地面、身上的不干净;故事小鸟吃饭使幼儿形象地理解不吃饭就没有力气了,飞也飞不动了,唱歌比蚊子还轻,多难为情呀;又如通过情景表演我会自己吃饭使幼儿对进餐时身体靠近桌子,左手扶碗,右手拿调羹,调羹舀饭进嘴身体近饭碗等等一些简单常识,并知道调羹的使用,餐具的摆放,天天在一定的时间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在进餐过程中,我经常给幼儿播放一段柔和、安静的音乐,使幼儿能够心情愉快地进餐;并对进餐中保持四净桌面、地面、身上、快餐盆内干净的幼儿或小组贴上五角星或小红花,这样,幼儿的积极性可高了,进餐脏乱、掉饭米粒的现象有了明显的改观;三、纠正幼儿的偏食、剩饭情况现在生活条件一般都比较优越,家长们对孩子吃的方面更是慷慨解囊,但幼儿的偏食现象却是非常普遍的,有的家长更是束手无策,拿孩子一点办法都没有;如何纠正幼儿偏食的不良习惯呢我做了以下几点:1、及时调查、了解幼儿的偏食情况在了解中,我发现幼儿的偏食习惯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种:家长从未提供或很少提供某种食物;身体因素,如脾胃不合等;生活习惯;情绪不稳定等;如陈品翰小朋友不爱吃茄子,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原因是他的父母不喜欢吃茄子,在家里从未烧过这道菜;2、因人而异,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1榜样示范法;根据小班幼儿“喜模仿”“爱表扬”的特点,我就利用集体氛围的渲染,用情绪感染他们,为他们树立榜样;如:我班有一大部分幼儿不喜欢吃海带,一碰上“骨头海带汤”,吃饭就特别慢,调羹在海带里搅来搅去,嚷着不要吃海带,面对这一问题,我一方面给他们讲自编的故事“猪八戒的粗脖子与海带”,让他们知道海带对人的好处可多了,一方面故意闻了闻说:“哇,好香”,并作出很陶醉,很想吃的样子,并告诉他们老师最爱吃海带了,不知道那些小朋友跟老师一样爱吃,并及时表杨,为他们树立榜样,幼儿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争先恐后地大口大口吃起来; 2座位安排法;以前,为了老师的便于管理,我把因偏食而吃得特别慢的幼儿集中在一、二张桌子上,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后来,我改变了方法,把他们安排在要好又能吃的孩子在一起,这样,他们看到自己周围的好朋友吃得这么香,受到感染和鼓舞,渐渐也吃得快,吃得香了;3“打预防针”的方法; 我班有些幼儿对某种食物高兴时能吃一些,不高兴就少吃和一口不吃;对待这类幼儿,我采用“打预防针”的方法;在饭前,我先做一些愉快安静的游戏,然后让孩子猜猜今天吃什么菜,孩子你一言,我一语说了许多,最后我告诉他们今天吃的是一种营养特别丰富的菜,多吃它会长高,长聪明,看谁吃得又多又香;这样,孩子们的情绪被调动,相互比着吃,往往会吃得很香;4逐渐加量的方法;有些幼儿从小就不吃某种食物,因此要他一下子改过来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不太现实的;对这类幼儿我采用“逐渐加量”的方法;如我班的杨寅,不吃绿色蔬菜,开始我给他少剩点,以后逐渐增加,让他慢慢地逐渐适应,不感到很痛苦,现在他已能吃很多的绿色蔬菜了;5物质鼓励法;对偏食、剩饭的幼儿我那怕是一点点进步,我都给予鼓励,发给孩子一朵小红花,小贴画、小卡片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使幼儿改正偏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我班偏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得到了有效改善;四、利用激励作用,激发幼儿进餐自觉性在多数幼儿能独立进餐,并正确使用餐具后,在第二学期,我又采取了“比比谁吃得好”的要求:自己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要老师喂;吃饭时不讲话,坐姿端正;细嚼慢咽会按需添加;知道“四净”且会整理干净,餐具轻拿轻放;咽完最后一口离开座位;还要做好餐后的漱口工作;每天午睡前后进行,为达到要求的幼儿打上五角星,一周中又五颗星的幼儿可得到一朵小红花;这样,幼儿的积极性又一次调动起来了;五、家园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家长的密切配合,如果只限制在幼儿园内就很难真正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了有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家园同步,我向家长介绍了孩子在园进餐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偏食、挑食对孩子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引起家长的重视;并经常与个别进餐习惯差的幼儿家长交流寻找原因取得共识,寻求解决方法;幼儿在幼儿园内基本养成了良好的进餐习惯,但在家中还是存在着许多喂食、偏食现象,我们就每周发一张表格,请家长如实填写幼儿在家进餐情况;每周一次根据表格进行讲评,表扬进餐家园一致的幼儿,这样使许多孩子有了一定的压力和竞争心,很快改善了在家的进餐情况,许多家长都说“陈老师,小孩到底还是上学好,现在吃饭可省心多了”;经过近一年的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我对幼儿进餐习惯的培养得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在幼儿全部都能独立进餐,每一个幼儿都能较干净的吃完自己的一份饭和菜,不剩饭菜,并掌握了一些进餐方法,从而养成了良好的进餐习惯 ;总之,对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有趣、直观、形象的、能为幼儿所接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那肯定能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使幼儿的身心进一步得到健康的发展;。

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

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

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进餐是人类基本的生活需求之一,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尤为重要。

良好的进餐习惯不仅能保证幼儿的健康发展,还能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本文将从培养幼儿进餐习惯的重要性、进餐环境的营造、进餐时间的合理安排以及家园合作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培养幼儿进餐习惯的重要性良好的进餐习惯对幼儿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良好的进餐习惯能够保证幼儿摄入均衡的营养,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

进餐过程中,幼儿需要摄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对于幼儿的大脑发育、免疫力提高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其次,良好的进餐习惯能够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进餐过程中,幼儿需要自己动手拿碗筷、盛饭菜等,培养了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

最后,良好的进餐习惯能够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在进餐过程中,幼儿与他人共享食物,学会与他人一起吃饭、说话、分享,培养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进餐环境的营造1.餐具的选择餐具的选择应以安全、适合和易清洁为原则。

幼儿使用的餐具应该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无毒、无害。

此外,餐具的大小、形状应该适合幼儿使用,容易抓握和操作。

餐具的清洁也要注重,保持餐具的干净卫生。

2.餐厅的布置餐厅的布置应该温馨、整洁,并能够满足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餐厅的座位要宽敞、稳定,以保证幼儿的安全和舒适。

餐厅的氛围应该愉悦、轻松,激发幼儿的食欲和主动性。

此外,餐厅的色彩搭配要舒适,不宜过于刺眼或冷淡。

3.进餐时间的设定进餐时间的设定应该定时、定量,遵循规律。

定时进餐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起良好的生活规律,使他们具备较强的时间观念。

定量进餐能够让幼儿有意识地掌握自己的饮食量,避免过量或贪吃。

三、进餐时间的合理安排1.引导幼儿保持正确的用餐姿势正确的用餐姿势对于幼儿的消化和吸收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幼儿保持坐直、肩部放松、手臂放在餐桌上等正确的用餐姿势,帮助他们改正错误的用餐姿势,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幼儿园教案:引导小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幼儿园教案:引导小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一、教学目标1. 引导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他们健康的体魄;2. 让幼儿了解何为健康的饮食习惯,了解健康饮食的必要性;3. 让幼儿尝试选择健康的食物,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健康的饮食习惯的概念介绍小班幼儿还需要进行大量的身体发育和智力、认知的开发。

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能够为幼儿提供充足的营养和能量,还能够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2. 了解健康饮食的标准带着幼儿一起探讨什么是健康饮食的标准,让他们知道这些标准,从而引导他们更好的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授幼儿应该吃哪些有营养的食物,并告诉他们什么是不健康的食物,如薯条、糖果和油炸食品等,帮助他们判断哪些食物在日常饮食中能够养身。

3. 玩乐中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在教学中引导幼儿进行实践操作,比如在月饼节的时候带上松子等坚果,和幼儿们一起品尝。

在幼儿园里栽种菜花和蔬菜,让幼儿获得喜爱自然食品的体验,积累知识和能力。

带头尝试加水果、蔬菜、鱼类等健康食品,在饮食的大环境中做出榜样的表率,带动幼儿营养美食的领路者。

三、教学方法1. 模仿模仿是幼儿认识自我、认识外部环境的一种方法,孩子们会模仿自己身边成人的饮食习惯。

在幼儿中间,我们可以做出良好的榜样,让孩子们模仿,如这是香蕉,吃它可以让我们的拉拉读自己的样子,让孩子尽可能地模仿你的行动。

2. 直观体验直观体验是幼儿进行认知、学习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绘本、交互游戏等方式直观呈现饮食营养学。

在幼儿园里不妨在看似游戏的形式中,让幼儿使用各种食物进行分类和组合,让幼儿得到直观的体验,潜移默化地让我们的孩子们掌握更多的营养知识。

3. 细心辅导细心地与孩子们互动,让孩子能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当幼儿困惑、执念或出错时,我们应该耐心解决问题,避免给孩子习惯带来负面影响。

小班幼儿更需要我们在他们成长的关键时刻给他们足够的留意和爱心。

四、教学效果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幼儿们的身心成长有重要的影响,不但能保持幼儿健康,而且能够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开发。

小班新入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

小班新入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
况。③幼儿活动状况。④幼儿健康状况。⑤伙食 使幼儿了解 :进餐时身体要靠近桌子 ,左手扶 惯。我利用儿歌教幼儿正确漱 口 的方法: “ 口 喝 调羹舀饭进嘴,身体近饭碗等 质量。⑥进餐时家长的教育方式 。⑦家长对孩子 碗 ,右手拿调 羹, 水,转三转 ,吐出来 , 牙齿好。 擦嘴时让孩子 不良 进食习惯采取的措施 。⑧幼儿进餐前一般情 等一些简单常识,并知道调羹的使用,餐具的摆 摊开两只小手放 t 巾,边擦边念儿歌 : “ 毛 这边 绪状况。⑨家庭进食有否偏食。⑩家庭情况。0 放,每天在规定的时 间内吃完 自己的一份饭菜 。 擦擦 ,那边擦擦,嘴巴擦擦 , D 鼻子擦擦 ,眼睛擦 为 了让 幼儿 的进 餐常规 得以巩固 ,我采用图表 家庭饮食中经常吃些什么。调查结果显示 擦……”,虽然他们的动作还不是那么协调 , 但 表 1 幼儿的饮食 习惯 记录的方法,利用教室的内环境 ,把此表张贴在 都能饶有兴趣地完成整个洗脸过程 ,良好的习惯 \ \ 等级 好 中 差 墙上,每天让幼儿自己评选、张贴,看谁得的 “ 在不知不觉中养成。 性别 \ 星星 ”多。我连续观察 了几周之后 ,又采用游 由于个体差异 ,幼儿的进餐速度有快有慢, 男 2 % 2% 02 3 5 % 68 戏 “ 飞船飞上天”,谁的进餐习惯好,得一个小 于是我就组织先吃完饭的孩子看一会图画书 , 或 女 2% 2 2% 5 5% 5 飞船,一周累计谁得到的小飞船最多,谁就被评 者给他们讲一会故事。等孩子们全部吃完后 , 我 表2 幼儿饮食习惯差的具体表现 为文明进餐员,这两种方法对幼儿都有很大的鼓 就带他们做一些安静的活动,比如 :拍拍手、听 不良饮食 哄着吃 吃零食 速度慢 偏食 剩饭 喂饭 励作用。 听优美的音乐、或者做 一些手指游戏 、智力游戏 习惯 玩着 吃 兰、 少盛多添、逐渐加量的方法。 等。 教师给幼儿盛饭时 ,有意不盛得太多太满 , 经过一学期的培养 ,我班幼儿进餐习惯有 针对新人 园幼儿存在的各种问题 ,教 师要 留一点菜和饭等到吃完时再添 。因为一次性给 了明显的好转 。现在全部幼儿能独立进 餐,8 % 0 学会观察每个幼儿的进餐表现,特殊情况特殊对 幼儿盛太多的钣会让幼儿有恐惧感,面对太多、 的幼儿都能 自 觉地将一份饭莱吃完并做到桌面、 待 ,采取不同的方法来纠正幼儿偏食、挑食及不 太满的饭菜会加重幼儿的心理负担 ,产生畏难情 地面、自身保持干净整洁,幼儿挑食,偏食的行 良进餐行为,帮助每一个幼儿养成 自 良好的进 绪。而且孩子对盛饭、添饭很感兴趣,每添一次 为明显减少,孩子的 自主管理能 力及自我服务能 觉 都会很自豪,增加了孩子的信心。所以我在给幼 餐习惯。我做了以下一些探索和尝试: 力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 , 懂得珍惜他人的劳 有意不盛得太多太满 ,鼓励幼儿吃完 做好开学初家访工作 , 深入了解幼儿发 儿盛饭时 , 动, 打翻碗 ,掉落调羹的现象也减少了, 真正从 再添。这样既不减少饭量又不会使孩子对吃饭有 展状况, 增进家园共育。 老师要我吃转变为我要吃。班里已经初步养成了 开学初,我们陆续对新 人园的幼儿进行了家 畏惧感。 良好的进餐常规,家 长们也反映孩子在家吃饭的 四.座位安捧法。 访。我们走人幼儿家里,和家长倾心交谈,与孩 习惯也变好 了。 这些可喜的转变表明在当今社会 模仿是幼儿的天性。把同伴作为榜样能引起 都是 “ 子一起游戏。熟悉的环境更易于我们之间联络感 小皇帝”、 “ 小公主” % 2% 1% 9% 32 36 2 6 3 5 0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ppt课件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ppt课件

有很“大浅的尝作即用止。”是第一步,尝一小口,试试味道。
反正有就一是道一菜口是,“吃海下带去虾不米会汤有”太。强海烈带的有反股应腥。味因,为有
少许,多所孩以子只不是愿浅意尝吃,,压在力碗相里应搅的来就搅会去比。较这容个易时排候除只。
这要一有步一需个要人的在时吃间,比就较立长刻,会得变让成他老的师身树心立慢的慢榜的样适:
2
二、耐心引导,打消幼儿的依赖心理
班上常常有这样的幼儿, 会吃但不愿自己动手吃,要 等人喂,午餐时经常会有这 样的镜头:一个小朋友,手 臂挂在椅子两边,手不拿勺 也不扶碗,依赖心理和习惯 性让他们在这里等待着老师 来喂。你喂他,嘴张得老大, 一吃一大口,不喂就坐那里 看。老师说一句,才吃一口, 吃的时候也不扶着碗,吃一 口就会把手拿开歇一歇,一 句话:吃饭真累。
应你食吃物得、真接快受。食这物是。大海里的植物,可有营养了,你
今天“吃逐了渐这加么量多”,是一一定个会慢越慢长的越过高程,,越由来少越到聪多明,。
老孩师子要都有想足长够大的、耐变心聪进明行、等想待得。到说老话师得的再表三扬思,量所,以,
不很能快因就为会一有句“话老而师前你功看尽我弃也。吃表的扬”得或适者时“给老予师,我让也
8
小班4.幼浅儿尝的即模止仿,意逐识渐较加强量,所以同伴的影响力非
常大不。愿而意且吃这的阶东段西的摆儿在童面移前情,能是力一有种了压很力大,的非发常展,
影他响们进对餐别的人情的绪意。见这、时别对人量感的情有的效反控应制敏,感有性助明于显给增
幼强儿,减所轻以心这理个压时力候,树更立容一易个接榜受样本,不对愿一接部受分的孩食子物会。
他聪的明行”为的及话时语得,到海老带师也的会肯一定个,一给个他跑信到心小,嘴感里受、到肚

幼儿进餐教研小结小班(3篇)

幼儿进餐教研小结小班(3篇)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进餐作为幼儿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关系到幼儿的营养摄入,还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为了提高小班幼儿的进餐质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我们开展了一次以“小班幼儿进餐情况分析与改进策略”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二、教研目标1. 分析小班幼儿的进餐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

2. 探讨改进幼儿进餐的策略,提高幼儿进餐质量。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教研内容1. 小班幼儿进餐情况分析(1)进餐时间:小班幼儿的进餐时间一般控制在20-30分钟,但部分幼儿由于进食速度慢、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导致进餐时间延长。

(2)进餐态度:部分幼儿对进餐缺乏兴趣,挑食、偏食现象较为普遍;部分幼儿进餐时分心,导致进餐质量下降。

(3)进餐习惯:部分幼儿进餐时坐姿不端正,吃饭速度过快,容易噎食;部分幼儿进餐后不洗手,不漱口。

2. 改进幼儿进餐的策略(1)创设良好的进餐环境:保持餐厅整洁、安静,营造轻松愉快的进餐氛围。

(2)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教育幼儿按时进餐,不挑食、不偏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加强进餐指导: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进餐情况,适时进行指导,如调整饭菜的软硬程度、色香味等。

(4)开展进餐教育活动:通过讲故事、观看视频等形式,让幼儿了解进餐的重要性,提高幼儿的进餐兴趣。

(5)家园共育: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进餐情况,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四、教研成果1. 教师对小班幼儿的进餐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确了改进幼儿进餐的策略。

2. 教师在进餐指导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幼儿的进餐质量得到了提高。

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共同为提高幼儿进餐质量而努力。

五、教研反思1. 教师在进餐指导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进餐情况,因材施教。

2. 家园共育在幼儿进餐习惯的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

《2024年小班幼儿良好进餐行为培养策略研究》范文

《2024年小班幼儿良好进餐行为培养策略研究》范文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行为培养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良好的进餐行为习惯对其身心健康及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这一阶段是形成良好进餐习惯的关键时期。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小班幼儿良好进餐行为的培养策略,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进餐行为作为幼儿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对幼儿的身心健康、独立能力及社交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部分小班幼儿存在进餐行为不规、偏食、挑食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幼儿的营养摄入,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研究小班幼儿良好进餐行为的培养策略,对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三、小班幼儿进餐行为现状分析小班幼儿进餐行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餐行为不规,如边玩边吃、不专心进食等;二是偏食、挑食现象普遍,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三是部分幼儿存在依赖心理,需要家长或老师喂食。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其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四、培养策略(一)创设良好的进餐环境为小班幼儿创设一个舒适、温馨、干净的进餐环境,有助于培养其良好的进餐习惯。

餐厅布置要符合幼儿的审美需求,餐具的选择要安全、易用。

同时,要营造轻松愉快的进餐氛围,让幼儿在愉悦的心情下进食。

(二)开展进餐教育通过故事、儿歌、动画等形式,向小班幼儿传授正确的进餐知识和技能。

例如,可以讲解食物的营养价值、进食的顺序、餐具的使用方法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幼儿模仿老师的进餐行为。

(三)引导幼儿自主进餐鼓励小班幼儿自主进餐,培养其独立性和自信心。

老师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幼儿自己取食、自己收拾餐具等。

同时,要关注幼儿的进食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家园共育家长和老师要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小班幼儿的良好进餐行为。

老师可以向家长传授正确的育儿理念和方法,引导家长参与幼儿的进餐活动。

总结-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培养

总结-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培养

总结-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培养文章来源总结: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新入园的小班幼儿刚刚脱离父母家人的怀抱,开始独立面对外面的世界,首要的一步就是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接受考验:自己吃饭、自己入厕等等,让父母很不放心,其中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孩子吃得饱吗?老师有没有给自己的宝宝喂饭?而教师面临的是:孩子各种不良的进餐姿势,或挑食偏食,或坐等喂饭,或不会咀嚼吞咽等现象。

面对一群的孩子,教师要一个一个帮助他们是很困难的,可是,又不能不管任其自流。

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为了让孩子养良成好的生活习惯,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培养小班幼儿的良好进餐习惯。

有研究表明,幼儿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将使他们受益终身。

因此,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地培养幼儿这方面的习惯迫在眉睫!经过一个学年的实践研究,总结出一些方法和大家共享。

一、取得家长的支持是首要前提我们都知道,教育首先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幼儿的成长更多的是受到家庭教养方式和家长教育观念的影响。

在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中我们得知,幼儿在家有不良进餐行为(边玩边吃饭、挑食、咀嚼和吞咽差、含饭等)的,占班级总人数的82%,这些不良进餐行为习惯的养成直接与家长的教养方式和态度有关,从调查中了解到,大多是因为家长担心孩子吃不饱而想尽法子哄孩子吃饭、祖辈对孙子孙女的娇惯或家长没有教养方面的认识而听任之等因素造成。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良好进餐习惯,这个任务最终必须要落实到家长身上。

如果幼儿园单方面对幼儿进行进餐习惯的培养,而忽视了家长和家庭教育的作用,那么最终还是“事倍功半”,对孩子的培养谈不上成功,反而造成幼儿的两面性。

因此,取得家长对我们教育的支持是首要的前提。

那么,能取得家长的支持呢?从发现孩子们进餐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之后,我们采取了家访、调查、召开家长会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当前班级幼儿在进餐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白“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平衡膳食、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物质条”的重要性,知道“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受益终身”的道理,同时教师也能了解家长的真实想法和态度。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行为养成教育的研究报告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行为养成教育的研究报告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行为养成教育的研究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养成良好地饮食、进餐行为习惯,摄取丰富的营养是幼儿安康成长的保证。

然而,当今不少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使幼儿在家中养成许多不良的进餐习惯,导致很多幼儿对进餐不感兴趣,有时甚至表现为厌恶,进餐时思想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将饭菜含在嘴中不咽下去,咀嚼吞咽慢,有时还成心将饭菜呕吐在碗。

有的幼儿是边吃饭,边跑,边玩,有许多幼儿有严重的挑食现象。

我们曾观察过,初入园时能愉快独立进餐的幼儿大约只有15%。

有的幼儿虽然会自己吃,但习惯不好,满桌满地都是饭粒、菜汤,在进餐速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幼儿挑食现象也较普遍。

长此以往,将使幼儿身体得不到根本的营养保证,影响幼儿的安康成长,也使幼儿失去了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以后纠正起来更加不易。

不良的进餐行为还会使幼儿表现出素质低下的外在表现,严重影响着幼儿的社会交往以及个性开展。

这些问题的存在,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觉得幼儿的进餐现状迫切需要幼儿园对幼儿进展良好进餐行为的补偿性教育,以此促进幼儿身心安康和谐的开展。

这是因为:〔一〕良好的进餐行为是幼儿安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保持幼儿良好的食欲,形成与此相应的饮食行为习惯和规则,是幼儿园教育和保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其维持生命和保证生长发育的根本物质必须通过进食各类食物并从中摄取丰富的营养来取得。

长时间的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行为习惯将会造成幼儿身体营养比例失调,引起各种营养不良病症,严重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

平衡膳食,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幼儿安康成长的根本物质条件。

〔二〕良好的进餐行为对幼儿语言的开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研究说明,幼儿进餐时肌肉的运动、舌头的运动、口腔的动作及吞咽等进餐技能,对口头言语清晰度的开展有直接的影响。

不良的饮食习惯会阻碍幼儿口头言语的开展,影响其口语表达的清晰度,并进一步影响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开展。

小班幼儿进餐习惯的培养及反思

小班幼儿进餐习惯的培养及反思

小班幼儿进餐习惯的培养及反思案例来源:入园第一天,午餐时间到了,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天上了饭菜,当他们看到香喷喷的饭菜时,有一半小朋友会自己学着拿小勺吃,但也有很多望着不肯动手,还不时地哭着喊爸爸妈妈。

炎炎、洋洋、还有亭亭的奶奶在报名的时候就一再的关照我们老师说:孩子别的都会,就是不会自己吃饭。

老师和阿姨们只能连哄带骗地喂他们吃。

新学期家长会上,家长问得最多的就是:“我家的孩子吃饭怎么样?”“今天吃什么?”“小宝把今天的菜全吃完了没有?”……案例记录:观察重点:小班幼儿进餐行为的观察观察对象:小班新生,重点对象炎炎小朋友观察一:开学已经近两周的时间,孩子们基本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中午老师把饭分好了,小朋友开始吃饭。

炎炎小朋友,歪歪扭扭的坐在板凳上,一只手拿着勺子把儿的最顶端,一只手托住下巴,不停的左右来回晃勺子。

在老师的提醒下,他开始将餐盘有菜的一边转向自己,用勺子舀起一根菜放到嘴里,接着用另一只手抓起几粒米饭放入嘴中。

他尝试着用勺子挖米饭,可是怎么也挖不起来,他用另一只手拿起米饭放在勺子里,然后放入嘴中。

然后,他开始用勺子不停的插米饭,发出“当当”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他开始捡菜汤里的西红柿,把西红柿的皮剥下来放在桌子上,然后用手将剥好的一块西红柿放入嘴中,再用勺子舀起一点汤放入嘴中。

接着就开始用手拿起他最喜欢吃的火腿,用牙齿顺着火腿的边咬了一圈,围着火腿的边吃起来。

吃完了火腿,他把勺子放进嘴里,用牙齿咬住勺子,再用手敲着勺子把儿玩。

在老师的又一次提醒下,他用手拿起米饭放进嘴里。

一粒米饭漏在手指上,他接着用嘴咬住手指上的米粒。

过了会儿它开始东张西望,和旁边的小朋友窃窃私语起来,不时的露出微笑,接着他将他的米饭放到旁边小朋友的盘子里。

而旁边的小朋友宁硕不高兴了,将米饭用手抓住扔到炎炎小朋友的盘子里,炎炎又扔回去,宁硕扔回来,两个人闹起来,不时窃笑着。

这时大部分小朋友已经吃完了,要去散步了,可是炎炎小朋友的饭还剩下很多,阿姨只好又喂给他吃。

小班健康教案:独立进餐好习惯

小班健康教案:独立进餐好习惯

小班健康教案:独立进餐好习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了解独立进餐的好处,掌握正确的进餐姿势和用餐礼仪。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进餐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二、教学准备1.教材:独立进餐相关的图片、视频。

2.教具:餐具、玩具食品、实物模型。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展示一些有关独立进餐的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平时是如何进餐的,有没有过独立进餐的经历。

引导学生讨论独立进餐的好处。

2.讲解(15分钟)通过展示相关的视频,向学生介绍正确的进餐姿势和用餐礼仪。

讲解时可以结合实际示范,让学生模仿。

3.小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位学生当“小老师”,其他学生分角色模拟,通过角色扮演练习独立进餐。

小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进餐姿势、使用餐具和表达感谢的方式。

4.互动游戏(15分钟)使用玩具食品和实物模型,让学生进行模拟进餐的游戏。

老师可以提出一些进餐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回答,如:“你应该用什么餐具吃饭?”,“用餐时要注意什么?”等。

5.展示与总结(10分钟)请学生展示他们的角色扮演和游戏成果,老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并引导学生总结独立进餐的好处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四、拓展活动1.学生可通过制作手工餐具套、制作餐桌布等形式表达对独立进餐的理解和爱好。

2.鼓励学生到家庭中寻找更多的示范和实践机会,通过实际操作提高独立进餐的能力。

3.发放相关的小册子或图书,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了解独立进餐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独立进餐的好处,并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较高,通过互动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独立进餐的重要性。

但是在课堂的组织上还需要更加灵活多样,增加一些小组竞赛、让学生自己总结的环节,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

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

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意义和方法引言: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进餐习惯不仅是保证幼儿身体健康的基础,还是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途径。

然而,由于幼儿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幼儿园和家长应该合力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一、进餐习惯的重要性1. 保证幼儿身体健康:进餐习惯良好的幼儿,能够按时按量地摄入营养物质,从而保证身体健康。

2. 提高消化能力:良好的进餐习惯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消化能力,减少消化不良的发生。

3. 培养自理能力:通过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可以培养幼儿自主进餐、自我调节的能力,提高其自理能力。

4. 发展社交技能:在进餐过程中,幼儿不仅需要与老师、家长等互动交流,还需要与同伴一起进餐,因此良好的进餐习惯能够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

二、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方法1. 制定规则:为保证进餐过程的有序进行,幼儿园应制定统一的进餐规则,明确幼儿的进餐时间、份量等,从而让幼儿建立起相对固定的进餐习惯。

2. 搭建良好的进餐环境:为了让幼儿有良好的进餐体验,幼儿园应该提供宽敞明亮的用餐场所,把餐厅布置得温馨舒适,让幼儿有良好的进餐心情。

3. 积极引导:老师和家长应积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如规定坐姿端正进餐、用餐前先行洗手等,同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4. 提供丰富多样的食材:为了吸引幼儿的食欲,幼儿园应提供丰富多样的食材,保证每餐的色、香、味的均衡和多样性。

5. 增加交流互动:在幼儿进餐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可以与幼儿进行交流互动,了解他们的饮食需求和偏好,并相应地提供帮助。

6. 榜样作用:老师和家长应成为幼儿的良好榜样,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这样幼儿会更容易被影响和模仿。

7. 合理安排饮食时间:幼儿园和家长应合理安排幼儿的饮食时间,避免让幼儿饿得太久或者吃得太饱,以保证他们的进餐习惯正常。

三、解决进餐中的问题1. 挑食问题:在幼儿园和家长的努力下,幼儿的挑食问题可以得到较好的改善。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怎样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一、循循善诱,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小勺70%的小班幼儿不会拿勺吃饭,他们大多是在成人过度的呵护中,习惯着衣伸手饭张口的“幸福”生活!他们是真的“幸福”吗?缺少练习的机会的小朋友们,不仅手指精细动作的发展会不协调,阻碍自理能力的顺利发展,而且对小朋友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极为不利。

如何解决呢?家长可利用好听易学的儿歌教会幼儿吃饭的方法左手扶小碗,右手拿小勺。

小勺盛米饭,小嘴悄悄尝,幼儿自己吃,越吃越香甜。

另外,幼儿园的娃娃家区角中还提供了小动物和食物,以及大小不同的调羹,幼儿可以游戏中锻炼手指的灵活性。

家长在家也可以在开口的塑料框上贴个娃娃头或动物头,在碗里放点花生、小糖果之类的,让他们学习用小调羹喂娃娃和小动物吃饭。

二、耐心引导,打消幼儿依赖的心理班上常常有这样的幼儿,会吃但不愿自己动手吃,一定要等人喂。

午餐时经常会有这样的镜头一个小朋友,小手抱在胸前,手不拿勺也不扶碗,依赖心理和习惯性让他们在这里等着教师喂。

你喂他,嘴张得老大,一吃一大口,不喂就坐那里看。

教师说一句,才吃一口,吃的时候也不扶着碗,吃一口就会把手拿开歇一歇,一句话吃饭真累。

对于这样的现象,家长和教师之间教育一定要保持一致性坚决动嘴不动手。

大人们可以多提醒幼儿,可以坐在旁边看着他,可以帮他把饭热一热,但是,坚决不能喂他。

这很重要,家长在家里一定要做到这点。

现在随着季节的变化,天气越越冷了,饭菜也会凉的很快,如果都要等着教师去喂是万万不行的,也不利身体的健康成长。

建议家长可以让幼儿先吃少点,再逐渐增加,直到吃完。

三、持之以恒,帮助幼儿改掉挑食的不良习惯挑食的现象在班上是比较普遍的,其实挑食是非常不好的习惯,不利于幼儿健康,请家长与教。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

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

摘要:进餐习惯是幼儿生活习惯的一个方面,也是促进幼儿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进餐习惯对幼儿营养摄入起着重要的作用。

幼儿处于生长的高峰期,所以进餐习惯对幼儿成长来说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小班幼儿;进餐习惯;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遇到家长问我“钱老师,我儿子在幼儿园吃饭怎样?”我班虽然大部分幼儿都能独立地吃完份内饭菜,但少数幼儿的进餐习惯还是令人担忧:有的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吃的慢、挑食等不良习惯,个别幼儿进餐时弄得身上地上都是饭菜或者剩饭。

久而久之,造成了孩子身体营养比例失调,引发各种营养不良症状,从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但幼儿的可塑性较强,如何及时地纠正他们不良进餐习惯,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我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经验。

一、造成幼儿不良进餐习惯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1.弱爱迁就孩子。

2.以零食代替主食。

3.不良的饮食习惯。

4.家庭饮食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孩子。

(二)身体因素:1.有的幼儿患有上呼吸道和胃肠道疾病引起食欲不振、胃口不好,饭量较小。

2.幼儿龋齿或换牙,造成食欲差吃饭慢。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一)明确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标准。

1.能正确地使用餐具独立进餐。

2.进餐时不大声讲话,不东张西望,专心进餐。

3.养成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饭的好习惯。

4.学习收拾碗筷,养成饭后漱口、擦嘴的习惯。

(二)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明确目标后,我将班级进餐习惯差的幼儿分成以下四类:1.挑食偏食。

这类孩子我以鼓励帮助为主。

在餐前特别介绍各种食物的营养对小朋友生长发育的重要性,教育幼儿不挑食。

在学习古诗《悯农》时告诉幼儿粮食是农民辛苦劳动的成果要珍惜。

我们还请校医介绍各种食物搭配的益处,多吃青菜,多吃有营养的食品对身体成长的好处。

我还常常树立一些正面的形象,如速度快,不挑食的幼儿,以一个正面的榜样去感染和教育幼儿。

2.身体差饭量小吃饭慢。

对于这类孩子,进餐前教师以良好的情绪感染孩子。

如:有意识的吸吸鼻子说:“哇,今天的菜真香,瞧,孟孟、萱萱小朋友与老师一样,也闻到香味了,吃得真香啊!”小朋友也会学着我的“馋”样大口大口吃起来。

小班进餐教育活动教案

小班进餐教育活动教案

小班进餐教育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进餐的基本礼仪,如排队、等待、不大声喧哗等。

2. 学会独立进餐,不挑食、不浪费食物。

4. 增强幼儿的社交能力,学会与同伴分享食物和愉快进餐。

二、活动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桌椅整齐摆放,餐盘、餐具整齐摆放。

2. 食物准备:准备各种口味的食物,以满足幼儿的口味需求。

3. 教学材料:图片、故事书、儿歌等。

三、活动过程:1. 教学导入:教师向幼儿讲解进餐的基本礼仪,如排队、等待、不大声喧哗等。

2. 教学内容:a) 学习独立进餐,不挑食、不浪费食物。

c) 学会与同伴分享食物和愉快进餐。

3. 教学活动:a) 教师通过图片、故事书、儿歌等形式,讲解进餐礼仪和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c) 开展“美食分享会”,让幼儿学会分享食物,培养社交能力。

四、活动总结与反思:1.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本次活动,回顾所学内容,检查幼儿的掌握情况。

2. 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实践所学,家长协助监督。

3. 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进餐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对进餐礼仪和良好饮食习惯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幼儿在家庭中进餐表现的评价,以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实践情况。

3. 教学改进:根据评价结果,针对幼儿的不足之处,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六、活动实施步骤:1. 环境创设:创设一个温馨、舒适的进餐环境,桌椅摆放整齐,餐盘、餐具整洁有序。

2. 食物准备:根据幼儿的口味和营养需求,准备丰富多样的食物。

3. 引导幼儿独立进餐:教师引导幼儿独立进餐,不挑食、不浪费食物。

4.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教师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引导幼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5. 学会分享与交流:组织幼儿进行美食分享会,让幼儿学会与同伴分享食物,培养社交能力。

七、教学活动方法:1.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向幼儿展示正确的进餐礼仪和卫生习惯。

2.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幼儿在模拟实践中学会独立进餐、分享食物等。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摘要:小班幼儿普遍存在不良的进餐习惯,例如:喂饭、挑食等。

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本文总结了培养良好进餐习惯的方法策略,在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下促成幼儿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小班幼儿;进餐习惯小班幼儿刚入园时会有入园焦虑,我们的家长也不例外,同样也有一定的“焦虑”。

平时家长们问得最多的就是“老师,我家孩子会自己吃饭吗?”“老师,今天我的孩子吃了多少饭呀,不知道吃饱没有?”家长们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吃不好,吃不饱。

3-6岁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而幼儿的饮食也直接影响了孩子身体的发育。

在幼儿园特别是小班,保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幼儿的饮食更是其中的关键。

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不仅能增强幼儿体质,更是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幼儿进餐习惯现状在平时和家长的交流中得知,大部分幼儿的进餐习惯并不好,挑食、厌食等现象普遍存在。

通过对本班28名幼儿的调查发现,有61%的幼儿有喂饭的情况,有71%的幼儿有挑食的情况,有36%的幼儿有厌食的情况,有64%的幼儿吃饭时注意力不集中,有54%的幼儿爱吃零食,如下图。

图1 小班幼儿进餐习惯调查统计由此可见,班级多数幼儿都有不良的进餐习惯,长此以往会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对幼儿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究其原因,大都和幼儿家庭教养及氛围有关,以下是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对话。

对话1:教师:欣欣妈妈,通过我们的观察,孩子是可以自己吃饭的,为什么在家里要追着喂呢?欣欣妈妈:哎呀,主要是因为她吃得太慢了,等她吃完饭菜都凉了,我只好喂她了,这样比较快,但是我知道这样确实不好。

对话2:教师:我看孩子在幼儿园很少吃青菜,在家里也是这样吗?彤彤奶奶:这个孩子就是这样,从小就不爱吃蔬菜,喜欢吃肉。

为了让她多吃点,基本上都是煮她喜欢吃的。

对话3:教师:诚诚妈妈,上次体检发现孩子已经有两颗蛀牙了,平时爱吃糖吗?诚诚妈妈:糖倒是偶尔吃,就是孩子爸爸爱吃零食,孩子就跟着吃,吃了零食又不爱吃饭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培养
总结-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
培养
总结: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
新入园的小班幼儿刚刚脱离父母家人的怀抱,开始独立面对外面的世界,首要的一步就是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接受考验:自己吃饭、自己入厕等等,让父母很不放心,其中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孩子吃得饱吗?老师有没有给自己的宝宝喂饭?而教师面临的是:孩子各种不良的进餐姿势,或挑食偏食,或坐等喂饭,或不会咀嚼吞咽等现象。

面对一群的孩子,教师要一个一个帮助他们是很困难的,可是,又不能不管任其自流。

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为了让孩子养良成好的生活习惯,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培养小班幼儿的良好进餐习惯。

有研究表明,幼儿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将使他们受益终身。

因此,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地培养幼儿这方面的习惯迫在眉睫!经过一个学年的实践研究,总结出一些方法和大家共享。

一、取得家长的支持是首要前提
我们都知道,教育首先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幼儿的成长更多的是受到家庭教养方式和家长教育观念的影响。

在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中我们得知,幼儿在家有不良进餐行为(边玩边吃饭、挑食、咀嚼和吞咽差、含饭等)的,占班级总人数的82%,
这些不良进餐行为习惯的养成直接与家长的教养方式和态度有关,从调查中了解到,大多是因为家长担心孩子吃不饱而想尽法子哄孩子吃饭、祖辈对孙子孙女的娇惯或家长没有教养方面的认识而听任之等因素造成。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良好进餐习惯,这个任务最终必须要落实到家长身上。

如果幼儿园单方面对幼儿进行进餐习惯的培养,而忽视了家长和家庭教育的作用,那么最终还是“事倍功半”,对孩子的培养谈不上成功,反而造成幼儿的两面性。

因此,取得家长对我们教育的支持是首要的前提。

那么,如何能取得家长的支持呢?从发现孩子们进餐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之后,我们采取了家访、调查、召开家长会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当前班级幼儿在进餐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白“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平衡膳食、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物质条件”的重要性,知道“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受益终身”的道理,同时教师也能了解家长的真实想法和态度。

在家长会上,让家长们了解我们班级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以及具体的措施,和家长达成家园合作的共识,为孩子们铺开了一条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的大道。

其次,通过家园栏、微信群和发纸条等形式,作为家园互动的平台,定期发一些家长关注的内容、需要配合的事项等等,如一周幼儿进餐情况登记、饮食方面的教育内容、需要加强的进餐
行为培养内容……让家长知道幼儿园老师做了什么?怎么做?这样,家长的教养步伐就能跟我们同步走,实现家园同步的目的。

二、多途径开展教育活动是有效举措
要纠正已经形成的不良习惯,我认为,必须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对的?要怎么做才是正确的?为什么要这样做?才能把原来不良的认知给“扳过来“。

因此,我把进餐习惯分为进餐行为习惯和饮食习惯,其中进餐行为习惯涉及到卫生习惯和餐桌礼仪,例如在进餐时不到处走动、不用手抓饭菜、不乱撒饭粒、不敲打餐具等,我针对这两部分内容,从多方面、多途径实施教育活动和培养措施。

(一)进餐行为习惯的培养
1.依托动画影像与实践结合的办法,学习正确的进餐行为。

针对班级孩子的具体情况,我以集体生活为标准,把正确的进餐行为定位在“餐前正确洗手,会安静等待;能正确使用餐具,在进餐过程中不让餐具碰撞发出过大的响声;进餐时能从一而终地坐在自己位置上用餐,左手扶住碗右手拿饭勺;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洁,进餐时不喧哗、用餐后餐具放置在指定的地方”。

对餐前盥洗要求,我们设计了洗手步骤图,通过多媒体展示台的播放和讲解示范,编成儿歌让幼儿模仿,并将步骤图张贴在卫生间洗手台前,并持续一段时间对幼儿的盥洗加强监督、观察
和纠正,正确的引导和长期坚持的培养使幼儿养成了餐前洗手的好习惯。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倾听能力、注意力比较弱,爱模仿,形象思维占优势。

针对这些年龄特点,利用动画视频进行影响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我在网上下载或影像店里找一些关于儿童如何正确进餐的行为习惯方面的动画视频资料,比如巧虎生活习惯之《吃饭时我不玩》《自己吃饭香喷喷》等,选择幼儿园餐前准备的时段,播放给幼儿看,看后引导幼儿进行徒手模仿,在接下来的进餐过程中,他们还能进行实际练习,并且出现不良的行为也只要稍稍提醒一下,他们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为了巩固幼儿正确的用餐礼仪,我们还会配合一些儿歌提示幼儿,比如儿歌《餐桌前》、《吃饭歌》、《吃饭坐坐好》等。

当然,很多行为习惯教育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它必须要通过反复练习和长期坚持才能形成,要充分利用幼儿园一餐两点的时段对幼儿的进餐行为进行培养。

在这些礼仪的培养过程中,我们采用逐步完善、个别纠正的办法。

除了语言的提示,也会用相机把他们的不当行为拍下来,利用谈话时间,与孩子们边看照片边讨论:他们做得对吗?哪里做得不好?也可以让照片中的孩子自己指出错误的地方,从而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

每当老师拿起相机,他们就明白自己又有地方做错了,长期坚持下来,幼儿树立起正确用餐的意识。

2.言语的鼓励和行为的练习,提高咀嚼和吞咽能力。

班级有一小部分幼儿咀嚼能力、吞咽能力差,常常嘴里食物嚼着嚼着就打渣无法吞咽,因此造成每天吃得少,吸收的营养也不足。

据了解这是由于家长给幼儿吃的食物过于精细或长期边吃边玩,食物含在嘴里不用牙齿咀嚼造成。

对此,我们老师不能操之过急,首先要鼓励他们学习用牙齿咀嚼,通过故事,比如《恐龙的牙齿》《小牛和小鱼比牙齿》《老鼠公主长了长牙》等,让他们知道牙齿的作用,知道要用牙齿咀嚼食物帮助消化。

其次,教师要在孩子进餐时,教给他们一些方法,比如碰到容易打渣的食物时,鼓励他们一点一点进食,用牙齿咬碎之后再尝试吞咽,这样的食物一次给量不宜过多,以他们能吃完的份量为主。

当他们的咀嚼能力和吞咽能力有所提高之后,再逐步加量。

另外,请求家长的协助,在家除了使用以上老师的方法,让孩子吃一些能增强咀嚼肌的食物,比如花生、QQ糖、苹果等,在长期练习咀嚼后,孩子们的咀嚼能力会增强,一些不良习性也随之得到纠正。

(二)饮食行为习惯的改善
饮食习惯直接关系到孩子身体的生长发育。

最常见的不良饮食习惯就是挑食,据家长问卷调查统计,班级里会挑食的幼儿占班级总人数的67%,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呢?
1.在生活中体验,激发珍惜粮食的意识。

安排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带孩子到田间地头或农家乐参加劳动体验活动:拔萝卜、摘豆荚、种青菜、帮农民种庄稼等等;参观厨房,了解厨房阿姨的辛勤劳动;参与家庭帮厨,帮大人拣菜、
摘菜、洗菜等,让幼儿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激发他们珍惜粮食,爱吃蔬菜、水果。

2.开展主题教学,改善挑食的毛病。

据调查统计,幼儿普遍不爱吃的食物有萝卜、青菜、香菇、西红柿、蛋、虾米等。

我们就针对这些食物开展了题为“样样东西都要吃”的主题系列活动,把这些蔬菜、食物进行分类,如“吃根的蔬菜”“吃果的蔬菜”“吃叶的蔬菜”“小虾米营养高”等,运用实物认知、多媒体或课件展示其生长过程,再通过有关故事如《多吃青菜漂漂亮》、《吃放不吃蔬菜为啥不好》《挑食的小贝贝》等,进一步让幼儿懂得一些营养知识,增加他们对粮食蔬菜的认识,鼓励幼儿大胆品尝各种食物,从而达到逐步改善幼儿挑食的毛病。

3.参加实践劳动,激发幼儿对食物的兴趣。

为了让孩子不挑食,我们会开办劳动实践课,比如全班幼儿一起动手制作水果沙拉,让他们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在浓厚的氛围之下,同伴之间互相品尝各种蔬菜水果。

另外,发动家长在家里邀请孩子一起参加食物制作,将孩子不爱吃的蔬菜或肉、蛋等少量加入食材中,比如包水饺或包子、制作蔬菜水果沙拉、做寿司等,幼儿对自己参与制作的食物会特别有兴趣,多少都会品尝自己做的食品。

当亲子尽情享受劳动成果的同时,家长要肯定孩子的不挑食,孩子们在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中接受了教育。

三、尊重个体差异,教育讲究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因此,在改善幼儿进餐行为方面,不能一概要求全体幼儿要达到统一标准,教师要善于发现特殊的孩子,区别对待,讲究策略。

在幼儿进餐前,教师可以适当诱导,调动幼儿的食欲,如:教师表现出很想和幼儿分享食物的样子,或夸大食物的色香味,或介绍菜品名称、特色等。

对进餐慢的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循循善诱;对进食量少的幼儿,教师分餐时不宜分太多,以孩子能吃完的量为止,让他们浅尝即止,体验成功,等孩子饭量增大后再逐渐加量;对有进步的幼儿,要及时鼓励,巩固保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