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节 动与静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合集下载

2.1动与静 2.2长度与时间测量

2.1动与静 2.2长度与时间测量

2.1 动与静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变化叫机械运动。

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的。

2.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________的物体)叫参照物。

(1)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取,但是不能选___________;(2)选不同的物体为参照物时,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________(选填“可能”或“一定”)不一样;(3)一般选________或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4)一般不以抽象的太遥远物体为参照物(如东方、地平线、天边、天空)。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相对静止的条件:①速度大小,方向;②相对位置_________。

物理,最好的人生指南!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物”理:刻舟人最终没有有找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______的,而沉底的剑相对于河岸是______的。

“悟”理:那失落的宝剑就是过去的事过去的伤,但它已经留在原地,只刻了一道浅浅的疤痕,而我一直在前行......生活处处有物理,和小伙伴一起讨论吧:在我国古典小说《镜花缘》中有这样一句话:“去岁一阵风把我院一口井忽然吹到篱笆外去.”说这句话的人和相信这句话的人,在刮大风前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在刮大风后又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一般人不相信一口大井会被大风吹到篱笆外去,因为他们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基础过关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依次是()A.船和山B.山和船C.山和水D.水和山2、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车正在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向南行驶,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向南移动,他们各自所选取的参照物是()A.甲车、乙车B.甲车、地面C.乙车、地面D.地面、甲车3、我们曾听到鸟与飞机相撞而引起机毁人亡的报道,空中飞翔的鸟对飞行构成了巨大威胁。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第一节动与静一、运动的世界:宇宙的大爆炸带来了星斗;地壳运动产生了高山与峡谷;江河流动形成沟壑与平原。

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参照物:这里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选取的注意事项:(1)从理论上,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也要根据客观实际,尽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简单清楚。

例:研究地面上汽车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若研究人在车上的运动,常选车厢为参照物;(2)一经选定作为参照物的物体,我们就把它看做是静止的;(3)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

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做运动的相对性。

如一只小船顺流而下,以水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运动的。

3.运动: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4.静止: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一、测量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简称SI。

2.长度的基本单位:米(m)时间的基本单位:秒(s)3.单位之间的换算:1m=10dm=100cm=1000mm=1000000um=100000000nm1h=60min; 1min=60s;1s=1000ms;1ms=1000us二、测量活动活动1:用刻度尺测长度用刻度尺测量书本的长度和宽度1.正确使用刻度尺:(1)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他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2)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4)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5)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活动2:长度的估测三、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1.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不精确、实验方法粗略、实验原理不完善和环境因素对仪器的影响等客观原因造成的,加上测量者自身的主观因素对测量的影响,使得误差不可避免。

沪科版物理第二章复习资料

沪科版物理第二章复习资料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知识梳理(一)动与静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2、参照物: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事先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

选择原则:参照物的选取是的,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即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二)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______常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换算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度的测量工具:_______,使用前的观察:三看:看_____、看_______、看_____________。

测量的五会:1、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和。

2、会放: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紧贴被测长度。

3、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__。

4、会读:读出精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________________。

5、会记:一个完整的测量结果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估测和特殊测量:转化法,累积法,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

化曲为直:一段铁丝,可用细棉线等。

2、时间的单位:国际制单位:_______,常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换算关系:1h=___min=______s,1s=_______ms=_________us.3、误差概念: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_______避免的,而误差是____________避免的。

(选填“可以”、“不可以”)(三)快与慢1、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的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的世界知识点

运动的世界知识点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第一节动与静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静止: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没有发生改变称为静止。

2、参照物: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事先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选择原则:(1). 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任何物体都可以选做参照物。

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2).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这个物体静止。

(3).对于参照物的选择,应该遵循有利于研究问题的简化这一原则。

一般在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时,常选择地面或者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如房屋、树木等)作为参照物。

(4).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不能选本身作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即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对同一个物体而言,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因此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要特别说明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的。

4.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1)选择恰当的参照物。

(2)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

(3)若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若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例题:小红坐在一辆由东向西行驶的列车上,则她相对于路边的大树是运动的,相对于坐在她身旁的乘客是静止的,相对于从她身边走过的乘务员是运动的。

练习题:“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和。

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米,符号 m .比米大的有千米,符号㎞,比米小的有分米符号dm,厘米符号cm,毫米符号mm,微米符号μm ,纳米符号 nm .2长度单位换算(记住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和位数):换算:1km= 1000 m、 1m= 10 dm = 100㎝ = 1000 mm= 106μm= 109nm1dm= 0.1 m 1cm= 0.01m;1mm=0.001 m;1μm= 10-6m;1nm=10-9m3.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使用前的观察:三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HK沪科版 初二八年级物理 上册第一学期秋(教学设计 电子教案)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全章分课时 含反思)

HK沪科版 初二八年级物理 上册第一学期秋(教学设计 电子教案)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全章分课时 含反思)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第一节动与静教学目标1.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

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的词语和诗句。

3.知道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重、难点1.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

(2)参照物及物体相对运动,相对静止的判断。

2.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

(2)物体相对运动、相对静止的判断。

(3)根据教材内容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课件、绘画。

教学过程一、运动的世界用多媒体动画向学生多角度展示运动的世界,并配有音乐和朗诵,(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星移斗转,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涨潮落,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宇宙大爆炸带来了满天星斗。

我们就生活在这满天星斗中一颗称为地球的行星上。

成千上万个星系,科学家通过观测发现,许多星系正远离我们而去。

地壳运动产生了高山与峡谷;江河流动形成了沟壑与平原。

大陆板块的运动与挤压,产生了雄伟壮丽的喜马拉雅山脉。

人的生命在于运动,看:清晨晨练的人们,运动场上矫健的身影……)二、运动的描述在物理学家把运动归纳成定律之前,人们就开始用文字、诗歌、音乐、绘画等描述运动。

1.词汇与运动。

问题:我们词汇中有大量关于运动的词,对于不同类型的运动有不同的词表示。

请你说出与上升运动、下降运动、快速运动、缓慢运动、回转运动、振动等与运动有关的词汇,并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请大家举手抢答。

答案:升起、下落、环行、摇动(合理即可)按小组发言进行统计,当场评出第一轮抢答获胜小组。

2.音乐与运动。

展示:用录音机播放《高山流水》(教材P14图2-4),请同学们聆听。

4.绘画与运动。

展示: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梵高画的《星夜》(教材P14图2-5),你感觉梵高是用什么表现运动的(或如何表现运动的)?请大家抢答。

按小组发言统计,评出抢答获胜小组。

5.科学家描述的运动。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沪科版)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第一节动与静学习目标1. 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2. 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如诗歌、绘画、音乐、词汇等),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诗句和词语。

3. 知道如何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课前准备1.收集信息请你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运动和静止的例子(各个方面)并记录下来,准备课上与同学交流。

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一、运动的世界活动1:请看教材图2-1~图2-3,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星移斗转,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涨潮落,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举出一些你认为运动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二、运动的描述活动2:①阅读课本19页内容,思考:(1)诗人画家音乐家如何赞美运动的?说明本环节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世界的美好,若在课堂上播放有关音像资料效果更好本环节意(2)科学家是用什么来描述运动呢?(也就是物理学中如何描述运动呢?)②阅读课本上的“交流与讨论”思考:为什么小明没有看见花花跑动却说花花跑得真快呢活动3:探究“什么是运动和静止?”⑴讨论:①李明背着书包向学校走去。

李明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书包呢?②小王骑自行车上街。

自行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小王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③正在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汽车上的坐椅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⑵总结: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你对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有什么看法?你能总结一下什么是静止什么是运动了吗?⑶分析:①“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名歌词中包含了什么科学道理呢?②以树木做参照物,你看到的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是静止的?③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三.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在从“生活”走向“物理”通过让学生分析生活实例,为“参照物”做下铺垫本环节采用设疑,提问讨论的方法,要完全交给学生,可采用小组互相置疑,在矛盾碰撞中理解“参照物”,从而明白分析运动静止是离不开参照物的活动4:阅读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1)什么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课本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2)参照物的选择原则是什么?这里可以引导学生举例说明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分析的结果是不同的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中长度与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常用长度、时间单位的换算;能利用生活常见的一些周期现象估测时间。

初一升初二物理衔接24教学方案

初一升初二物理衔接24教学方案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学生课标要求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以及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能跟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并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长度和时间。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能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知道世界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能举例说明生命在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第一节动与静整个宇宙都是在永不停息的运动着,世界上没有不动的物体(即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为什么在生活中我们见到这么多静止的物体呢?(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2)参照物:要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事先必须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参照标准,人们把这个作为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注意:1、参照物是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其它物体跟参照物进行比较(位置是否改变)来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

要描述物体“运动”和“静止”时要特别说明是以什么为参照物。

2、.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任何物体都可以选做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一样,物体的运动状态常常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要研究在地面附近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往往选择地面或地面上的山、石、建筑为参照物。

3、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不能选它本身作为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对同一个物体而言,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因此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要特别说明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的。

例1:小红坐在一辆由东向西行驶的列车上,则她相对于路边的大树是运动的,相对于坐在她身旁的乘客是静止的,相对于从她身边走过的乘务员是运动的。

解析:根据所选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就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如果位置改变了,则该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是运动的:如果没改变,则该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是静止的。

例2 甲、乙两列火车向东匀速行使,甲在前,乙在后。

甲80km/h,乙60km/h,如果以甲作为参照物,乙是向西行驶动与静习题训练一、选择题1、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身旁超越的汽车2、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中,放在车厢内的小桌上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A.这列火车的机车 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关着的车门3、题2图所示,袋鼠妈妈将小袋鼠放进育儿袋中后,在草地上向前跃进.说小袋鼠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A.草地B.袋鼠妈妈C.天空D.小袋鼠4、小明坐在行驶公交车上,看到车外的景物飞驰而过,他所选的参照物是()A.路旁的树木 B.路边的房屋 C.路面 D.公交车5、2012年11月23日,国产歼-15舰载机首次在航空母舰“辽宁号”上成功起降。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沪科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沪科版)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沪科版)初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第一节 动与静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第三节 快与慢第四节 科学研究:速度的变化第一节 动与静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1)研究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这个物体不动。

(3)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会不同。

(4)静止的概念: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静止。

(5)世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米(m )②常用单位: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纳米(nm ) ③换算关系:m 101km 3=,nm 10=μm 10=mm 10=100cm =10dm =1m 9632、时间单位:①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秒(s )②常用单位:时(h ),分(min ),毫秒(ms ),微秒(μs )。

③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μs 10ms 101s 63==。

3、用刻度尺测长度:(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厚尺子要使有刻度面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

④读取数据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⑤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位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录无意义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 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时间的测量:(1)用停表或手表测量一段时间。

(2)采用数脉搏跳动次数的方法估测一段时间。

(新)初中物理《第2章运动的世界》知识详解及训练

(新)初中物理《第2章运动的世界》知识详解及训练

第2章运动的世界2.1动与静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基础知识过关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1、概念:在物理学中,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要点诠释:(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运动形式。

(2)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关键是看物体是否发生“位置的变化”。

物体间距离发生改变;物体的方向发生改变。

2.参照物(1)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常选择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作参照物。

(2)如果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该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该物体就是静止的。

【重点提示】(1)任意性:参照物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但不能将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

(2)假定性: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

(3)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一般未做说明的,均以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可能是静止的,也可能是运动的。

也就是说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所以在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一定要强调“相对于某物体”,它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时相对的。

重点知识解读1、参照物(1)任意性:参照物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但不能将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

(2)假定性: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

(3)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一般未做说明的,均以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例1】(2020·黑龙江省初二期末)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船B.山C.河岸D.岸边树木【重点提示】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一般的分析思路如下:①确定研究对象;②根据题意选取适当的参照物;③最后,把自己放到这个参照物上,去看被研究的物体.【例2】(2020·北京初三一模)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溪水从小桥下流过时,小桥相对于溪水是静止的B.硬币立于高速行驶的高铁的窗台上,硬币与列车是相对静止的C.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时,它们之间是相对运动的D.“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对接的过程中,它们一直是相对静止的2.运动的相对性【例3】(2020·四川省初二期末)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英国的一位业余摄影师用相机记录下了一只黄鼠狼骑在一只啄木鸟背上飞行的场景,如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黄鼠狼为参照物,啄木鸟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黄鼠狼那个是静止的C.以啄木鸟为参照物,黄鼠狼是运动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啄木鸟是静止的4.(2020·广东省初三其他)两辆列车如图所示,复兴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课堂练习含答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课堂练习含答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课堂练习含答案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第一节动与静01 知识管理1.机械运动定义: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________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参照物:被选作________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说明:(1)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既可以选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也可以选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2)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不能选作参照物,因为以此研究对象为参照物,研究对象永远都是静止的。

(3)参照物的判断方法:①要明确研究对象;②明确物体的运动情况;③如果研究对象是运动的,哪个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哪个物体就是参照物;如果研究对象是静止的,哪个物体相对它的位置没有改变,哪个物体就是参照物。

2.运动的描述[概念理解: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________的;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________的。

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人们所说的“运动”与“静止”是相对于________而言,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情况不同,因此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说明: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02 基础题1.(来宾中考)小明坐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地上的房子B.路边的树木C.他身旁的座椅D.走过他身边的乘务员2.(宜昌中考)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山B.船C.房屋D.河岸3.(益阳中考)《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

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4.划船时,桨往后划,船就会向前运动,以船为参照物,岸上的树木是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

初中各版本物理教材目录

初中各版本物理教材目录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2节 运动的描述第3节 运动的快慢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第二章 声现象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2节 声音的特性第3节 声的利用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第三章 物变态化第1节 温度第2节 熔化和凝固第3节 汽化和液化第4节 升华和凝华第四章 光现象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第2节 光的反射第3节 平面镜成像第4节 光的折射第5节 光的色散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 透镜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4节 眼睛和眼镜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第1节 质量第2节 密度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第七章 力第1节 力第2节 弹力第3节 重力第八章 运动和力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第2节 二力平衡第3节 摩擦力第九章 压强第1节 压强第2节 液体的压强第3节 大气压强第4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十章 浮力第1节 浮力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第1节 功第2节 功率第3节 动能和势能第4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第1节 杠杆第2节 滑轮第3节 机械效率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三章 内能第1节 分子热运动第2节 内能第3节 比热容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第1节 热机第2节 热机效率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十五 电流和电路第1节 两种电荷第2节 电流和电路第3节 串联和并联第4节 电流的测量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第1节 电压第2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第3节 电阻第4节 变阻器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第2节 欧姆定律第3节 电阻的测量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第十八章 电功率第1节 电能 电功第2节 电功率第3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第4节 焦耳定律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第1节 家庭电路第2节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第3节 安全用电第二十章 电与磁第1节 磁现象 磁场第2节 电生磁第3节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第4节 电动机第5节 磁生电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第1节 现代顺风耳──电话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第3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第4节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 能源第2节 核能第3节 太阳能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北师大版苏教版八年级八年级第一章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 (全部属于概念性内容,以了解为主)第一章 声现象一. 物质的状态 1.1 声音是什么二. 温度的测量 1.2 声音的特征三. 探究熔化与凝固的条件 1.3 令人厌烦的声音四. 汽化和液化 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五. 升华和凝华六.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第二章 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第二章 物态变化一.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2.1 物质的三态二. 物质的质量及其测量 2.2 温度的测量三. 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 (重难点) 2.3 汽化和液化四. 新材料及其应用 2.4 熔化和凝固2.5 升华和凝华2.6 水循环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第三章 光现象一. 运动的描述 3.1 光的色彩二.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3.2 颜色三.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重点,难点) 3.3 人眼看不见的光四. 平均速度的测量 3.4 光的直线传播3.5 平面镜3.6 光的反射第四章 声现象 (理解性记忆)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一. 声音的产生 4.1 透镜探究二. 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4.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三. 乐音与噪声 4.3 照相机与眼睛四. 超声波 4.4 视力的矫正4.5 望远镜与显微镜4.6 光的折射4.7 透镜的奥秘第五章 光现象 (光路图属重点)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一. 光的传播与物体的颜色 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二. 光的反射 5.2 速度三.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5.3 匀速直线运动四. 光的折射 5.4 世界是运动的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一. 透镜 6.1 物体的质量二.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重点) 6.2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三. 生活中的透镜 6.3 物质的密度四. 眼睛和眼镜 6.4 物质的比热容6.5 物质的物理属性第七章 运动和力 (重点,难点)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一. 力7.1 走进分子世界二. 力的测量7.2 探索更小的微粒三. 重力7.3 宇宙探秘四.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五.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六. 二力平衡七. 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第八章 压强和压力 (重点,难点)第八章 力一. 压强8.1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二. 液体内部的压强8.2 重力三. 连通器8.3 摩擦力四. 大气压强8.4 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五.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六. 物体的浮沉条件七. 飞机为什么能上天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9.1 压强9.2 液体的压强9.3 气体的压强9.4 浮力第十章 力与运动10.1 物体的浮与沉10.2 二力平衡10.3 力与运动的关系九年级 全一册九年级 全一册第九章 机械和功 (重点,难点)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一、杠杆11.1 杠杆二、滑轮11.2 滑轮三、功11.3 功四、功率11.4 功率五、探究使用机械能省功吗11.5 机械效率六、测滑轮组机械效率11.6 机械效率第十章 能及其转化 (热量的计算,热机的效率属重点)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一、机械能12.1 动能 势能 机械能二、内能12.2 内能 热量三、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一样吗12.3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四、热机五、火箭六、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 (重点,难点)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一、认识电路13.1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二、组装电路13.2 电路链接的基本方式三、电流13.3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四、电压13.4 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五、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六、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七、变阻器第十二章 欧姆定律 (重点,难点)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4.1 电阻二、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14.2 变阻器三、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14.3 欧姆定律四、欧姆定律的应用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第十三章 电功和电功率 (重点,难点)第十五章 电功和电热一、电功和电能15.1 电能表与电功二、电功率15.2 电功率三、探究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15.3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四、电流的热效应15.4 家庭安全用电五、家庭电路六、安全用电第十四章 电磁现象 (理解)第十六章 电磁转换一、磁现象16.1 磁体与磁场二、磁场16.2 电流的磁场三、电流的磁场16.3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电动机四、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16.4 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五、电磁铁的应用16.5 电磁感应 发电机六、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七、直流电动机八、电磁感应 发电机第十五章 怎样传递信息通信技术简介 (了解)第十七章 电磁波与现代通信一、电磁波17.1 信息与信息传播二、广播和电视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三、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17.3 现代通信 走进信息时代第十六章 粒子和宇宙 (了解)第十八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18.1 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二、浩瀚的宇宙18.2 核能三、能源危机与希望18.3 太阳能18.4 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教科版沪科版八年级八年级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第一节 走进神奇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第二节 探索之路3.活动:降落伞比赛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1.认识运动第一节 动与静2.2.运动的描述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3.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第三节 快与慢4.能量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第三章 声第三章 声的世界1.认识声现象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2.乐音的三个特征第二节 乐音与噪音3.3.噪声第三节 超声与意次声4.声与现代科技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第四章 多彩的光1.光源 光的传播第一节 光的传播2.光的反射定律第二节 光的反射3.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第三节 光的折射4.光的折射第四节 光的色散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6.神奇的眼睛第六节 眼睛与视力矫正7.通过透镜看世界第七节 神奇的眼睛8.走进彩色世界第五章 物态变化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1.物态变化与温度第一节 力2.熔化和凝固第二节 怎样描述力3.汽化和液化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4.地球上的水循环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第五节 科学探究摩擦力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第六章 力与运动1.质量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2.物质的密度第二节 力的合成3.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第三节 力的平衡第七章 力第七章 密度与浮力1.力第一节 质量2.力的描述第二节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3.弹力 力的测量第三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4.重力第四节 阿基米德原理5.摩擦力第五节 物体的浮与沉第八章 力与运动第八章 压强1.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第一节 压强2.力的平衡第二节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3.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第四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九章 压强第九章 机械与人1.压强第一节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2.液体的压强第二节 滑轮的应用3.连通器第三节 做功了吗4.大气压强第四节 做功的快慢第五节 提高机械的效率第六节 合理利用机械能第十章 流体的力现象第十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1.在流体中运动第一节 走近微观2.认识浮力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第三节 探索宇宙4.沉与浮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1.杠杆2.滑轮3.功 功率4.机械效率5.改变世界的机械第十二章 机械能1.机械能2.机械能的转化3.水能与风能九年级 全一册九年级 全一册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1.分子动理论第一节 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2.内能和热量第二节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3.比热容第三节 物态变化中的的放热过程第四节 水资源危机与节约用水第二章 改变世界的热机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1.热机第一节 温度与内能2.内燃机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3.热机效率第三节 内燃机第四节 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第三章 认识电路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1.电现象第一节 电是什么2.电路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3.电路的连接第三节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4.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第四节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第五节 测量电压第四章 探究电流第十四章 探究电路1.电流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2.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3.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第三节 家庭用电第五章 欧姆定律第十五章 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1.欧姆定律第一节 科学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2.测量电阻第二节 电流做功的快慢3.等效电路第三节 测量电功率第六章 电功率第十六章 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1.电功第一节 磁是什么2.电功率第二节 电流的磁场3.焦耳定律第三节 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4.灯泡的电功率第七章 磁与电第十七章 电从哪里来1.磁现象第一节 电能的产生2.电流的磁场第二节 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3.电磁铁第三节 电从发电厂输送到家里4.电磁继电器第八章 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第十八章 走进信息时代1.电磁感应现象第一节 感受信息2.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第二节 让信息飞起来3.电话和传感器第三节 踏上信息高速公路第九章 家庭用电第十九章 材料世界1.家用电器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材料2.家庭电路第二节 半导体3.安全用电与保护第三节 探索新材料4.家庭生活自动化.智能化第十章 磁波与信息技术第二十章 能量和能源1.神奇的电磁波第一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2.电磁波的应用第二节 能源与社会3.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第三节 开发新能源第十一章 物理学与能源技术1.能量守恒守定律2.能量转化的方向性和效率3.能源4.核能5.能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粤教版八年级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 希望你喜爱物理2 测量长度和时间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4 尝试科学探究第二章:声音与环境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2 我们怎样区别声音3 我们怎样区别声音(续)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第三章:光和眼睛1 光世界巡行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5 奇妙的透镜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7 眼睛和光学仪器8 揭开色彩的奥秘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1 从全球变暖说起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4 升华和凝华5 水循环和水资源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1 物体的质量2 探究物质的密度3 密度知识的应用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5 点击新材料第六章:力和机械1 怎样认识力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3 重力4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6 探究滑轮的作用第七章:运动和力1 怎样描述运动2 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4 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第八章:神奇的压强1 认识压强2 研究液体的压强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第九章:浮力和升力1 认识浮力2 探究浮力的大小3 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4 神奇的升力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1 认识分子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3 “解剖“原子4 飞出地球5 宇宙深处九年级 全一册第十一章:探究简单的电路1 从闪电谈起2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3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4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5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6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第十二章:探究欧姆定律1 怎样认识电阻2 探究欧姆定律3 欧姆定律的应用第十三章:机械功和机械能1 怎样才叫“做功”2 怎样比较功的快慢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4 认识动能和势能第十四章:内能与热机1 认识内能2 热量与热值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4 热机与社会发展第十五章:电磁铁与自动控制1 从永磁体谈起2 奥斯特的发现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4 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第十六章:电动机与发动机1 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2 探究电动机的转动原理3 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第十七章:电能与电功率1 电能与电功2 探究灯泡的电功率3 探究电流热效应跟电阻的关系4 怎样使用电器正常工作第十八章: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1 家庭电路2 测算家庭电费3 怎样用电才安全4 电能与社会发展第十九章:电磁波与信息时代1 最快的“信使”2 广播电视与通信3 走进互联网第二十章: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1 存在能源危机吗?2 开发新能源3 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4 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PPT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PPT
1 dm=0.1 m=10-1 m 1 um=0.000001 m=10-6 m
1 cm=0.01 m=10-2 m 1 nm=0.000000001 m=109m
长度的测量工具
测量长度最基本 的工具:刻度尺
卷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都是常见的测量工具。
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 (1)正确选择刻度尺 根据测量需要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⑤脱离参照物说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是无意义的。因 为同一物体相对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是不同的。 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的方法: ①确定研究对象,即明确要判断哪个物体是否运动; ②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一个物体不动; ③看被研究的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若位置有
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若位置无变化,则被研 究的物体是静止的。
本节目标
(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能根据日常经验或 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正确测量长度。 (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并知道它与其 他单位的关系。 (3)知道测量存在误差,并了解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4)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会进行特殊测量。 (5)正确估测时间,并正确使用停表。
长度的测量 3、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实际 测量中,为了使用方便,人们还规定了一些比米大和比米 小的单位,如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一些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1 km=1000 m=103 m 1 mm=0.001 m=10-3 m
相对静止的两个特点:运动方向相同,运动快慢相同。 例如:空中的加油机和受油机;收割机和拖拉机。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物理辅导材料一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 动与静 第二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物理辅导材料一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 动与静 第二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第一节动与静一、温故知新1.机械运动定义:物理学里把一个物体另外一个物体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而事先选定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注意:1、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

2、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3、选取不同参照物研究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结果可能有不同。

小知识:地球同步卫星指的是相对于地球静止于赤道上空的卫星。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静止是的:(前两空选填“相对”或“绝对”)所谓静止是指它相对于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绝对静止的物体是的。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二、学以致用【例1】甲、乙二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也在匀速上升。

乙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

甲在匀速下降。

则他们相对于地面:()A.甲上升,乙下降B.甲下降,乙上升C.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慢D.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快【评注】研究一个物体怎样运动,首先要确定参照物,看这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怎样变化。

【变式1】乘客站在观光电梯上从一楼上升到十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B.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是静止的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是静止的【例2】(2011自贡)2005年10月,“神州6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坐在运动的飞船内相对下列哪一个参照物是静止的()A、太阳;B地球;C、月球;D、工作舱。

【变式2】(2011泉州)我们观察到同步通信卫星是静止的,这是困为我们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 B.地球 C.月亮 D.火星【评注】神州载人航天飞船是近年热点话题,考察的概率较高。

【例3】(2011鸡西)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是,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以小桥为参照物,是运动的。

第一节 动与静

第一节 动与静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本章介绍运动世界里最普遍、最简单的运动———机械运动.本章的内容包括动与静、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快慢、速度及平均速度的计算和测量.本章共有4节:1.第一节“动与静”,介绍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讲述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单位、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时间的测量、误差.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知道物理学中要对有关现象做定量研究,就需要进行测量.所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测量的初步知识,掌握一些测量的基本技能,是他们学习物理所必备的.3.第三节“快与慢”,介绍运动快慢的比较,速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的意义.本节首先引入速度这个物理量,并进行了路程和时间的计算,然后指出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并介绍了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4.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是实验探究课,介绍了平均速度的测量方法.本章教材的设计体现了循序渐进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首先学习了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时间和长度的测量,这也是其他测量的基础.接着介绍了运动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一些基本概念和运动的规律.初中物理对于速度的教学,首先不能过于强调速度的矢量性,它的计算公式的含义跟小学数学对它的解释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强调速度的单位及其换算,要学生了解进行物理计算的规范要求.【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知道机械运动、参照物的概念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掌握速度的简单计算;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时间和平均速度;知道测量有误差,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能用实例解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体验通过日常的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的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平均速度的测量.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认识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长度、时间的测量工具及其测量过程,通过测量平均速度的活动感受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教学重点】运动和静止的判断,速度的概念和计算,长度、时间、平均速度的测量.【教学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单位的换算,平均速度的理解和测量.【课时建议】本章共有4节,建议6课时.第一节动与静…………………………………………………………1课时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课时第三节快与慢…………………………………………………………1课时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1课时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第一节动与静【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知道参照物以及如何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如诗歌、绘画、音乐、词汇等),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的诗句和词语.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多媒体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在学生活动中不断强化与他人的协作意识.【教学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2)参照物及物体相对运动,相对静止的判断.【教学难点】用参照物、运动(静止)、相对等物理概念去描述运动的相对性.【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绘画等.【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一战期间,一名正在执行任务的法国飞行员在2019米高空飞行时,发现后方飞来一个“小虫”,便伸手去捉,后来发现抓住的竟是德军射来的子弹.这是怎么回事呢?你能徒手抓住飞行的子弹吗?学生:这不可能吧?师这可是事实,如果条件成熟,你也能徒手抓住飞来的子弹.你知道能徒手抓住飞来的子弹需要怎样的条件吗?【进行新课】机械运动(1)用多媒体动画向学生多角度展示运动的世界,如: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星移斗转,说明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涨潮落,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宇宙大爆炸带来了满天星斗,我们就生活在这满天星斗中的一颗称为地球的行星上;科学家通过观测发现,许多星系正离我们远去;地壳运动产生了高山与峡谷;江河流动形成了沟壑与平原;大陆板块的运动与挤压,产生了雄伟壮丽的喜马拉雅山脉……人的生命在于运动,看:晨练的人们,运动场上矫健的身影……师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着.想一想:我们平时又是怎样描述运动的呢?板书: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世界上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即运动是绝对的).(2)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a.诗歌与运动师请你说出与运动有关的诗歌,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请大家举手抢答.学生甲: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师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写了登楼远眺看见远方太阳,黄河流水的运动情景,读此诗,可以联想到远方正在发生的一幅绚丽多彩、气势雄浑的运动景象:一轮落日正缓缓沉下,远方是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黄河之水奔腾咆哮、滚滚而去,渐渐消失在无尽的天边,流归大海.全诗含义深远,展现了诗人面对如此壮丽的运动世界的胸襟与豪情.学生乙: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师诗句描述了诗人乘船顺流而东下,行船速度之快的美妙的运动感受.b.音乐与运动用多媒体或录音机播放《高山流水》,请同学们聆听.师你们听了后各有什么感受?或你们想象音乐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面?(鼓励学生大胆发言)c.绘画与运动师16世纪的画家和作家拉玛左在论绘画艺术时曾说过:“一幅画最优美的地方和最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够表现运动,画家们将运动称为绘画的灵魂.”师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梵高画的《星夜》你感觉梵高是用什么表现运动的?(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学生甲:用色彩表现运动.学生乙:用线条表现运动.学生丙:用形态表现运动.老师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并适当点评.师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来赞美运动;音乐家用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来表现运动;画家用作品的形态和色彩来描绘运动.(3)物理学中运动的描述师科学家又是如何来描述这个运动的世界的呢?科学家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以及实验方法来描述和研究运动.同学们,你们对科学上所说的运动是如何认为的呢?多媒体播放:动画1:某同学走过宣传栏;.动画2:汽车行驶在公路上.总结:“某同学”对“宣传栏”位置的改变;“汽车”对“树”位置的改变.物体对物体的位置改变了,物体就运动了.板书: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例题1(多媒体展示)下列说法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四季更替B.花开花谢C.流星划过夜空D.生物的新陈代谢解析:物理学中“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它不同于体育锻炼中所说的“运动”.四季更替、花开花谢、生物的新陈代谢都不是物体位置的变化,所以不是我们物理学中说的机械运动.答案:C.参照物动画3:某人坐在行驶的车里.师“某人坐在行驶的车里.”这个人动了吗?学生甲:这个人运动了,因为他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了改变.学生乙:这人没动,因为他相对于车厢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师你们说的都没错,只是选择参照标准的物体不同,所以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板书: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是相对于另一个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而言的,这个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师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如果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发生改变,则物体运动;反之,则静止.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参照物一旦选定,我们就认为它是静止的,但注意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作参照物,因为以物体自身为参照物,物体永远是静止的.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如果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研究地面上的物体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这个参照物常略去不提.板书:1.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注意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作参照物.2.研究地面上的物体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这个参照物常略去不提.【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师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是指相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板书:运动:物体相对参照物位置发生改变.静止: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师举例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①乘电梯上升的乘客,选择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选择电梯厢为参照物,乘客又是静止的;②地球同步卫星,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又是静止的.师你还知道哪些事例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请大家分组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师对学生列举的实例进行点评.师总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物体相对于一个参照物是运动的,相对于另一个参照物又可能是静止的.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板书: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例题2“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遨游太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B.“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C.“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解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天宫一号”和“神舟飞船”对接后,“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一起运动,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飞行器来说是静止的.“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故B、D错误,C正确.答案:C.思考:在什么情况下,你也能徒手抓住飞行的子弹?【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课堂小结】大家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收获确实不少,我们知道了宇宙是运动的,运动是个普遍现象.然而我们通常又说有的物体是运动的,有的物体是静止的,那是因为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而言,当这个被研究的物体与选取的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了,那么这个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变化,则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也就是说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部分练习.1.这是学生认识机械运动的开始,也是力学的基础知识.机械运动的引出,科学地描述了人们对运动的认识,体现了科学的严密性和完整性.学生对运动并不陌生,但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并不容易.教材从生活实际(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理性认识),体现了课程标准要求的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知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理性认识自然现象,科学解释自然现象的能力.本节内容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方面有重要的作用.2.本节课内容较少,但学生对有些基础知识理解起来仍有困难.如运动是绝对的,他们容易理解,可我们平时说的运动和静止又是相对的,学生就不容易理解,把看似矛盾的二者结合起来,是这节课的难点,需要老师多举例,多提出些引人深思的问题来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拓展他们的思维.3.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时,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大量的运动现象中有序地过渡到科学地描述运动上.这样使学生亲近教师,亲近课堂,营造一种师生平等参与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到自己探究学习的价值和愉悦感,从而获得知识并树立足够的学习信心.。

各版本初中物理教材课文目录

各版本初中物理教材课文目录

一、部编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2节运动的描述第3节运动的快慢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2节声音的特性第3节声的利用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第2节熔化和凝固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第2节光的反射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4节光的折射第5节光的色散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4节眼睛和眼镜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第2节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第1节力第2节弹力第3节重力第八章运动和力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2节二力平衡第3节摩擦力第九章压强第1节压强第2节液体的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第2节功率第3节动能和势能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1节杠杆第2节滑轮第3节机械效率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第2节内能第3节比热容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1节热机第2节热机的效率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1节两种电荷第2节电流和电路第3节串联和并联第4节电流的测量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1节电压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第3节电阻第4节变阻器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第2节欧姆定律第3节电阻的测量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电功第2节电功率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第4节焦耳定律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1节家庭电路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第3节安全用电第二十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磁场第2节电生磁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生电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第2节核能第3节太阳能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二、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一、物态变化温度二、熔化和凝固三、汽化和液化四、升华和凝华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二、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三、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四、新材料及其应用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一、运动与静止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三、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四、平均速度的测量第四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二、乐音三、噪声与环保四、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第五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二、光的反射三、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四、光的折射五、物体的颜色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一、透镜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三、生活中的透镜四、眼睛和眼镜第七章运动和力一、力二、弹力力的测量三、重力*四、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五、二力平衡六、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七、牛顿第一定律第八章压强与浮力一、压强二、液体内部的压强三、连通器四、大气压强五、学生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六、物体的浮沉条件七、飞机为什么能上天第九章机械和功一、杠杆二、滑轮三、功四、功率五、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六、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九年级全一册第十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一、机械能二、内能三、探究——物质的比热容四、热机五、火箭六、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第十一章简单电路一、认识电路二、学生实验:组装电路三、电荷四、电流五、电压六、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七、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八、变阻器第十二章欧姆定律一、学生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二、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三、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四、欧姆定律的应用第十三章电功和电功率一、电能和电功二、电功率三、学生实验: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四、电流的热效应五、家庭电路六、安全用电第十四章磁现象一、简单磁现象二、磁场三、电流的磁场四、电磁铁及其应用五、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六、直流电动机七、学生实验: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第十五章怎样传递信息——通信技术简介一、电磁波二、广播和电视三、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第十六章粒子和宇宙一、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二、浩瀚的宇宙三、能源:危机与希望三、教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1 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2 测量: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3 活动:降落伞比赛第二章运动与能量1 认识运动2 运动的描述3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4 能量第三章声1 认识声现象2 乐音的三个特征3 噪声4 声与现代技术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1 光源光的传播2 光的反射定律3 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4 光的折射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6 神奇的眼睛7 通过透镜看世界8 走进彩色世界第五章物态变化1 物态变化与温度2 熔化和凝固3 汽化和液化4 地球上的水循环第六章质量与密度1 质量2 物体的密度3 测量密度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1 力2 力的描述3 弹力弹簧测力计4 重力5 摩擦力第八章力与运动1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2 力的平衡3 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第九章压强1 压强2 液体的压强3 连通器4 大气压强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1 在流体中运动2 认识浮力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4 沉与浮第十一章机械与功1 杠杆2 滑轮3 功功率4 机械效率5 改变世界的机械第十二章机械能1 机械能2 机械能的转化3 水能与风能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1 分子动理论2 内能和热量3 比热容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1 热机2 内燃机3 热机效率第三章认识电路1 电现象2 电路3 电路的连接4 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第四章探究电流1 电流2 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3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第五章欧姆定律1 欧姆定律2 测量电阻3 等效电路第六章电功率1 电功2 电功率3 焦耳定律4 灯泡的电功率第七章磁与电1 磁现象2 电流的磁场3 电磁铁4 电磁继电器第八章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1 电磁感应现象2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3 电话和传感器九年级下册第八章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1 电磁铁及其应用2 电磁继电器3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4 磁能生电吗5 电话和传感器第九章家庭用电1 家用电器2 家庭电路3 安全用电与保护4 家庭生活自动化第十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1 神奇的电磁波2 电磁波的应用3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第十一章能源利用与人类文明的进步1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2 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足迹3 能源利用中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四、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八年级全册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1.1走进神奇1.2探索之路1.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二章运动的世界2.1动与静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2.3快与慢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第三章声的世界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3.2声音的特征3.3超声与次声第四章多彩的光4.1光的反射4.2平面镜成像4.3光的折射4.4光的色散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4.6神奇的眼睛第五章质量与密度5.1质量5.2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5.3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5.4密度知识的应用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6.1力6.2怎样描述力6.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6.4来自地球的力6.5科学探究:摩擦力第七章力与运动7.1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7.2力的合成7.3力的平衡第八章压强8.1压力的作用效果8.2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8.3空气的“力量”8.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九章浮力9.1认识浮力9.2阿基米德原理9.3物体的浮与沉第十章机械与人10.1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0.2滑轮及其应用10.3做功了吗10.4做功的快慢10.5机械效率10.6合理利用机械能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11.1走进微观11.2看不见的运动11.3探索宇宙九年级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12.1温度与温度计12.2熔化和凝固12.3汽化和液化12.4升华和凝华12.5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13.1物体的内能13.2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13.3内燃机13.4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第十四章了解电路14.1电是什么14.2让电灯发光14.3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4.4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14.5测量电压第十五章探究电路15.1电阻和变阻器15.2科学探究:欧姆定律15.3“伏安法”测电阻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5.5家庭用电第十六章电流做功与电功率16.1电流做功16.2电流做功的快慢16.3测量电功率16.4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17.1磁是什么17.2电流的磁场17.3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第十八章电从哪里来18.1电能的产生18.2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18.3电能的输送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19.1感受信息19.2让信息飞起来19.3踏上信息高速公路第二十章能量、材料与社会20.1能量的转化与守恒20.2能源的开发和利用20.3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五、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是什么二、乐音的特性三、噪声及其控制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小结与评价第二章物态变化一、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二、汽化和液化三、熔化和凝固四、升华和凝华五、水循环小结与评价第三章光现象一、光的色彩颜色二、人眼看不见的光三、光的直线传播四、平面镜五、光的反射小结与评价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一、光的折射二、透镜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五、望远镜与显微镜小结与评价第五章物体的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二、速度三、直线运动四、运动的相对性小结与评价附录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厲性一、物体的质量二、测量物质的质量三、物质的密度四、密度知识的应用五、物质的物理属性综合实践活动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一、走进分子世界二、静电现象三、探索更小的微粒四、宇宙探秘第八章力一、力弹力二、重力力的示意图三、摩擦力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第九章力与运动一、二力平衡二、牛顿第一定律三、力与运动的关系第十章压强和浮力一、压强二、液体的压强三、气体的压强四、浮力五、物体的浮与沉综合实践活动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1 杠杆2 滑轮3 功4 功率5 机械效率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1 动能势能机械能2 内能热传递3 物质的比热容4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第十三章电路初探1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2 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3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4 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第十四章欧姆定律1 电阻2 变阻器3 欧姆定律4 欧姆定律的应用九年级下册第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一、信息与信息传播二、电磁波及其传播三、现代通信第十八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二、核能三、太阳能四、能源转化的基本规律五、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上海科技版

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上海科技版

初二物理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某某科技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二. 考点点拨本章节在中考中比较重要,尽管考题出现较少,但是与后面学习的速度联系密切。

所以一定要重点掌握。

本节的基本要求:知道机械运动,参照物和运动的相对性。

知道时间,长度的国际单位,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

三. 跨越障碍(一)机械运动1.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例如我们看到飞机飞离机场,那么我们就会说飞机是运动的。

是因为飞机相对于机场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根据机械运动的定义,此例中的“机场”充当另一个物体,即事先选做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 参照物事先选做参照标准的物体。

例如:我们坐在飞驰的汽车中,看到道路两旁的树木相对于汽车向后退,汽车和树木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如果我们以树木为标准,也就是以树木为参照物,那么汽车就是运动的。

参照物的选择原则:任意性;根据需要和方便3. 静止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例如:在飞驰的汽车中,小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那么小强和汽车的位置没有改变,所以如果以小强为标准,也就是以小强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4.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因参照物选取的不同,物体有可能是静止的也有可能是运动的。

例如上面例子中提到的汽车,选择的参照物不相同汽车的运动状态也就不相同。

例1. 观光电梯从1楼上升到6楼的过程中()A. 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

B. 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的窗口是向上运动的。

C. 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D. 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口是静止的。

点拨: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时,一定要确定好参照物。

当参照物确定后然后看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变化。

例2. 坐在行驶汽车中的小明,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A. 地面B. 路旁的电线杆C. 小明身旁的座椅D. 迎面而来的汽车(二)长度1.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刻度尺2. 长度的国际单位:米(m)辅助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换算关系1km=1000m,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例3. 换算下列长度单位75μm=m32dm=nm3. 长度测量的基本步骤(1)正确选择刻度尺(量程,精度,种类)(2)正确放置刻度尺(起始刻度,平行,贴近)(3)正确读取数值(视线要垂直于刻度尺)(4)正确记录测量结果(记录到刻度值的下一位)例3. 某同学用一支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如图所示,图中A 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他测量中的错误之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拨: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

动与静、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动与静、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动与静、长度与时间的测量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通的现象。

(2)知道什么是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长度的基本单位,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知道测量结果是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的(4)知道误差,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及知道误差不可避免,只可减小。

(5)能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6)会进行长度单位、时间单位、速度单位的换算。

(7)能正确记录测量结果,能正确取平均值。

二. 重点、难点:(1)运动的绝对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参照物的选择(3)长度和时间单位的换算(4)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时间。

【知识要点分析】一. 运动的绝对性1. 日月星每时每刻的运动着,所以宇宙是运动的宇宙。

2. 平时我们看上去不动的物体,它们也在时刻运动着。

例如正是由于大陆板块的运动与挤压,才产生了雄伟壮丽的喜马拉雅山脉。

3. 人也要不断的运动,因为生命在于运动。

综上,整个世界是运动的世界,宇宙是运动的宇宙。

我们找不到绝对不动的物体,所有的物体都在运动,所以运动是绝对的。

二. 运动的描述1. 文学家、诗人用优美的词汇、语言的韵律和意境来描述和赞美运动2. 作曲家和音乐家用流动的音符来表现运动3. 画家用线条来描绘运动4. 科学家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及实验方法来描述与研究运动(1)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事先选定的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称为参照物。

(3)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4)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5)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应用。

三. 长度和时间的单位1. 长度的单位与换算长度的国际单位的主单位是米(m),其它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2. 时间的单位与换算时间的国际单位的主单位是秒(s),其它单位还有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

第一节动与静教案

第一节动与静教案
(二)、新课教学
1、绚丽多彩的运动世界
同学们观察课图P16的图2-1到图2-3,在这里,以天→地→人三个主题向大家展示了自然界无处不在的运动及物质运动的多种表现形式。
天:日出日落,斗转星移,月盈月亏……
地: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起潮落,火山喷发……
人[物]:运动,汽车奔驰,小鸟飞翔,……
通过上述讲解,向学生展示了自然界无处不在的运动以及物质运动的多种表现形式。如:植物的生长、地壳的运动、火山的喷发、大脑的思维、人的生老病死、病菌的传播等等都是运动的形式。
世界是运动的,运动的绝对的,可以这样说运动是无处不在的,运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那么,人们对于运动的描述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关于运动的描述。
2、人文视野中的运动世界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总是不断的用不同的方式感知和描述运动的世界:音乐家用旋律的表现运动;画家用形态的色彩表现运动;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请同学们看图2-4和图2-5,这两图介绍了艺术家们用不同的形式表现的运动;对于艺术,我们可能比较陌生,下面,大家想想,诗人是如何用诗词来表现运动的呢:
例:登黄鹊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本诗描写了诗从登高远望,黄河之水奔腾咆哮、滚滚而去,渐渐消失在无尽的天边,流归大海。展现了诗人面对如此壮丽的运动世界的胸襟与豪情。
旱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小小竹排江中流,巍巍青山两岸走
人们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描述、认识、理解这个运动的世界,是那么的美妙与和谐,令我们由识由衷地赞叹,我们不是诗人,不是画家,不是音乐家,我们是普通人。但我们也有我们自己对运动的认识,我们同样可以用朴素的语言来描述运动。例如上升运动,下降运动等都有专门的词。对于上升运动可以用升起、升高、爬高、一跃而起等词语,而下降运动有落下、掉下、倒下、降落、下沉……来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二章第一节动与静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二. 考点点拨
本章节在中考中比较重要,尽管考题出现较少,但是与后面学习的速度联系密切。

所以一定要重点掌握。

本节的基本要求:知道机械运动,参照物和运动的相对性。

知道时间,长度的国际单位,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

三. 跨越障碍
(一)机械运动
1. 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例如我们看到飞机飞离机场,那么我们就会说飞机是运动的。

是因为飞机相对于机场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根据机械运动的定义,此例中的“机场”充当另一个物体,即事先选做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 参照物
事先选做参照标准的物体。

例如:我们坐在飞驰的汽车中,看到道路两旁的树木相对于汽车向后退,汽车和树木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如果我们以树木为标准,也就是以树木为参照物,那么汽车就是运动的。

参照物的选择原则:任意性;根据需要和方便
3. 静止
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例如:在飞驰的汽车中,小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那么小强和汽车的位置没有改变,所以如果以小强为标准,也就是以小强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4.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因参照物选取的不同,物体有可能是静止的也有可能是运动的。

例如上面例子中提到的汽车,选择的参照物不相同汽车的运动状态也就不相同。

例1. 观光电梯从1楼上升到6楼的过程中()
A. 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

B. 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的窗口是向上运动的。

C. 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D. 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口是静止的。

点拨: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时,一定要确定好参照物。

当参照物确定后然后看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变化。

例2. 坐在行驶汽车中的小明,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A. 地面
B. 路旁的电线杆
C. 小明身旁的座椅
D. 迎面而来的汽车
(二)长度
1.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刻度尺
2. 长度的国际单位 :米 (m )
辅助单位:千米(km ),分米(dm ) ,厘米(cm ) ,毫米 (mm ),微米(μm ),
纳米(nm )
换算关系 1km=1000m , 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
例3. 换算下列长度单位
75μm= m
32dm= nm
3. 长度测量的基本步骤
(1)正确选择刻度尺(量程,精度,种类)
(2)正确放置刻度尺(起始刻度,平行,贴近)
(3)正确读取数值(视线要垂直于刻度尺)
(4)正确记录测量结果(记录到刻度值的下一位)
例3. 某同学用一支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如图所示,图中A 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他测量中的错误之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

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贴近。

起始刻度要从物体的边缘开始。

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

例4. 在下图所示的测量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
点拨: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刻度尺能精确的最小刻度,也就是在刻度尺中最小格表示的
大小。

在图中1cm--2cm 之间分为10个小格,所以每个小格的长度为 10cm
1=0.1cm=1mm
因而分度值为mm 。

在记录数据过程中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此时刻度是从1cm 开始的,而物体末端的读数为3.72cm (注意3.72cm 中最后一位也就是0.02cm 是估读的)
所以物体的真正刻度为3.72cm-1cm=2.72cm
4.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1)累计法 例如 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每张纸的厚度时,我们可以测量50张纸或者100张纸的总厚度,然后用总厚度除以张数就是每张纸的厚度。

(2)弯曲长度
可以用细线使细线和物体重合,细线的长度就是物体的长度。

思考:如何测量胸围的大小?
(三)时间
1. 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停表
2. 时间的基本单位:秒(s)
辅助单位: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
换算关系
1h=60min 1min=60s
1s=1000ms 1ms=1000μs
例:1h= ms
1μs=s
点拨:根据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进行换算。

如果对关系量不是很熟悉不妨分别把所求量换算成秒,再进行下一步换算。

(四)测量的基本知识:
误差:
误差是指真实值和实际测量之间的差异,误差产生原因有可能是在读数时出现错误。

测量工具不够精密。

测量方法不正确。

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择完善的测量方法。

四. 本章小结:
本节内容比较重要,与以后的知识联系比较多,学好本节就是为以后打基础,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努力学好本节。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5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火车减速进站
B、人造地球卫星在回收途中烧毁
C、划破夜空的流星
D、骑自行车上学
2、茫茫宇宙,浩瀚无垠。

要描述宇宙天体间的距离,最方便的单位是()
A、年
B、光年
C、米
D、千米
3、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用这把刻度尺测量,如用m来做单位,记录测量结果,结果的小数点后面应有几位数字()
A、1位
B、2位
C、3位
D、4位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时,测量工具越精密,测量越准越好.
B、用分度值不同的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相同的.
C、测量长度的准确值只与刻度尺的分度值有关,与刻度尺的长短无关.
D、测量长度要估读数字,估读的数字越多越好.
二、填空题
5、“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我们可以运用身体上的某个器官或部位进行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例如:利用手臂的长度可以估测一个物体的长度。

你还可以利用身体上的估测。

6、有两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结果为12.82cm,乙测得结果为12.8cm,那么:若这两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为。

7、根据下面表格中物体的运动描述填出参照物:
8、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值分别记录为10.31cm、10.32cm、10.3cm、102.9mm,已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则上述测量数据中,是记录错误的应放弃,其余三个数据的平均值是cm。

三、实验探究题
9、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则测量值为cm,其中准确值为
cm,估计值为cm。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1、B 2、B 3、C 4、C
二、填空题:5、脉搏;时间
6、甲同学用的是毫米刻度尺,而乙同学用的是厘米刻度尺;
7、冰山;船;云朵;山;树;马;
8、10.3cm;10.31;
三、实验探究题:9、3.48;3.4;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