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笔记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1.先秦时期:-《诗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学创作集合,包括《风》、《雅》、《颂》等三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础和源头。

-《楚辞》是楚国的文学作品集合,以辞章形式表达个人情感和政治抱负,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被称为《论语》,内容主要是经典言论和政治思想,是中国古代镜鉴之作。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世说新语》是唐·刘义庆编纂的散文,以短篇记事形式描写魏晋时期的文化名流和事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青年诗人陶渊明的田园诗《归园田居》表达了对乱世的失望与对宁静农村生活的向往。

3.唐宋时期:-唐代的诗歌达到了巅峰,唐诗流派主要有初唐、中唐、晚唐三个阶段。

其中,杜甫和李白是唐代最著名的两位诗人,他们以写实主义手法描绘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深远的影响。

-杜牧和李商隐是晚唐两位杰出的女才子,她们的诗歌以清新、细腻的表达著称。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巨著,描写了贾宝玉一家的兴衰和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

4.宋元明清时期:-宋代诗人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极其重要的人物,他的诗歌作品多样丰富,从山水田园到政治理念皆有涵盖。

-元曲是元代的戏剧形式,以《西华山》、《窦娥冤》等著名作品闻名于世。

-明代诗人杨雄和吴兆兰在女才子的传统上成为前人后辈的典范,著名的《虞美人·春花秋坠》是杨雄的代表作。

另外,为了探究中国古代文学史,还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文学流派:如唐代的豪放派、婉约派,宋代的词派,元代的辽东派等。

-诗体:主要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词等。

-诗歌创作技巧:包括押韵、对仗、象征等。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一部充满辉煌和变革的历史,通过对不同朝代文学作品的研究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演变。

自考_古代文学史一_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自考_古代文学史一_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一个小结一、建安时期【简答】民不聊生,崇尚悲凉,儒学动摇,诗歌抒情。

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

二、正始时期【简答】司马氏篡位与政治恐怖曹叡去世传位曹芳,249年司马懿将曹爽集团一网打尽,“天下名士去其半”,改元嘉平。

263年,嵇康被杀。

同时标榜“名教”巩固政权。

(1)在此背景下,昂扬的建安气概变成如履薄冰的忧生之嗟。

1、韬晦曲折的方式批判名教中人的虚伪龌龊。

2、对现实社会失望转向追求理想的人生境界。

(2)玄风:崇尚老庄思想(玄学的基础),建立玄学理论。

三、太康时期(西晋初)(一)背景民和俗静,家给人足。

司马氏政权拉拢名士,同时维护名教中人。

(二)创作政失其本,士无特操,普遍求实逐利。

四、永嘉之乱【理解】永嘉之乱是指晋朝怀帝统治时期中原地区发生的战乱,这时期国内主要矛盾从汉族统治阶级内部转化为汉族统治阶级与割据的西晋地图少数民族分裂势力之间的矛盾。

从晋怀帝永嘉元年的307年到311年五年中,由于晋朝国内没有武备、从永嘉三年起连续遭受旱灾、蝗灾等严重自然灾害、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等因素影响,使内迁割据都城附近的匈奴集团占领洛阳,晋怀帝被匈奴军队俘虏,并且在次年遇害,史称:“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后,晋朝统治集团南迁,定都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史称衣冠南渡。

五、南北朝【理解】南北朝是中国一个分裂的朝代,分为南朝和北朝。

南朝依次是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北朝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奉南朝为正统,出身于北周八柱国的李唐宗室奉南北朝共为正统。

第一章建安诗歌概况(先看一下“补充”)一、形式:四言中兴(曹操)、五言中兴、七言奠基(曹丕《燕歌行》)。

【选择】二、建安风骨【名词解释】建安时期民不聊生,崇尚悲凉,儒学动摇,诗歌重视抒情。

诗人多带着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

此时期作家众多,诗作丰富,在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创作高潮,并形成了被称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三编第一章笔记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三编第一章笔记

第五章 南北朝诗歌 识记:南北朝诗歌创作⼤势。

⾃刘裕代晋(420),宋、齐、梁、陈四代史称南朝。

南朝诗歌承魏晋诗歌之风,沿着重艺术特质、重抒情以⾄重娱乐的⽅向发展,尤其重视诗歌艺术形式技巧的追求。

与此同时的北⽅政权称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北朝诗歌直接继承汉诗之风,重政教、尚写实、崇朴野。

南北朝民歌则分别以清新活泼和刚健激越为特征。

第⼀节 南朝诗歌 南朝诗歌分为三个阶段:刘宋时代的元嘉诗歌、齐⾄梁初的永明新体诗歌、梁中期⾄陈末的宫体诗。

1.元嘉诗歌 识记:元嘉诗歌的时间断限。

上起晋宋之交的谢灵运,下迄⼤明、泰始的鲍照。

简单运⽤: ①元嘉诗风新变及其原因。

元嘉诗风的主要变化就是以情思代替⽞理,由哲思回到感情上来。

在艺术表现上也由淡乎寡味,变为注意对诗歌艺术形式技巧的探讨。

原因:⼀是刘宋时代⽞学在思想领域中已不占主要地位,在政权领域儒学已占主流。

⼠⼈从⽞虚思索回到现实中来。

⼆是刘宋皇室出⾝寒微,即位后⽤寒门掌机要权柄。

素族⽂⼈进⼊政权的同时也进⼊⽂坛,重抒情代替重⽞思的⽂学思潮便逐步发展起来了。

三是朝野上下普遍爱好欣赏⾃然⼭⽔。

②元嘉诗歌创作新特点。

⼀、⼭⽔题材⼤量进⼊诗歌创作,并且改变了东晋诗歌以⼭⽔作为⽞思载体的倾向,把⼭⽔作为审美的对象,正式奠定了中国⼭⽔⽂学的根基。

⼆、诗歌创作由东晋的哲理化改变为重抒情,抒发了强烈的感慨。

三、元嘉诗歌出现了对不同创作个性的追求。

四。

对诗歌形式的有意探讨。

不但有各种体式的创作,⽽且注意对仗,格外追求⽤典使事。

2.谢灵运及⼭⽔诗 理解:①⼭⽔诗。

先秦⽂学如诗骚中就出现了⾃然⼭⽔,然多⽤作⽐兴的材料或作为⼈事的背景⽽存在,并不是作为独⽴审美客体。

曹操《观沧海》是第⼀⾸⽐较完整的⼭⽔诗,但并未蔚成风⽓,与当时战乱、北⽅环境及诗⼈的审美倾向、⽔平等主观限制有关。

东晋偏安江左,⾃然条件甚好。

⽞⾔诗⼈借⼭⽔以体⽞悟道,不但培养了对⼭⽔的细腻感受,也因此在诗中描写到了⼭⽔风物。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魏晋南北朝文学-建安风骨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魏晋南北朝文学-建安风骨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魏晋南北朝文学-建安风骨名词解释:三曹: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

他们以显赫的政治地位与杰出的文学才能著称于世。

他们在诗歌中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乱离的社会场景,悲歌慷慨,是汉魏风骨的代表诗人,在五言诗歌发展史上处于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

曹植被誉为“建安之杰”。

建安七子: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

他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

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

建安风骨建安诗坛,指汉末魏初时期诗歌。

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五言诗兴盛、七言诗奠基的阶段。

此时期作家众多,诗作丰富,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并形成了被称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简述曹操诗歌思想内容及创作成就。

一.曹操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造的全盛局面。

借古题写新事,如《薤露》、《蒿里》,乐府旧辞皆为挽歌,曹操却用悲凉苦恨之调。

二.悲凉沉雄的独特艺术风格,他的诗特别能表现出他的个性,有政治领袖人物的宏大气魄,本色质朴大抒情浓郁,表现了他高远的志、坚定的信心、卓越的毅力和雄伟的气势,悲歌慷慨,气韵沉雄。

如《短歌行》写得高远阔大,有君临天下之气度,与坚若盘石的信心和意志,能激发起读者积极向上的奋进精神。

简述曹丕诗歌的特点。

一.语言绮丽工练,抒情深婉细腻,形成了便娟婉约的纤丽清新风格。

如《燕歌行》全诗清词丽句,情思婉转,缠绵动人,准确成功地表现了一个思妇在漫漫长夜中牵念夫君的无限情意。

二.曹丕的抒怀之作,写得清俊悲凉,带有拟作性质,然更主要的是藉以抒发战乱中的一种苍凉情怀。

三.抒发志向记叙军旅的作品,如《黎阳作》气势高昂却亚于曹操。

简述王粲诗歌艺术特点。

一.王粲诗歌的艺术特点在于抒情深切,慷慨悲凉,文辞秀丽,局面阔大,抒情深切不但指情语凄婉动人,而且指诗中景物描写都笼罩渗透着诗人浓郁的感情色彩。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笔记

魏晋南北朝文学1、 历史概况建安220年—梁陈581年(361年—“中古文学”)特殊:①分裂的动荡的②人的觉醒→人的审美意识的觉醒(山水文学)→思想家;中国历史上三次思想解放中的一次(春秋战国时期:经学束缚下解放 <孔子 老庄 玄学>;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的觉醒、山水文学<玄佛结合>,明清之交:一大批思想家<14世纪-17世纪>)(思想解放的标志:1、旧有价值体系的全面崩溃2、思想学术极为自由,活跃多元3、出现一大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思想家)③经济重心南移,门阀制度兴起④玄学、清谈、道教的兴起,佛学的流行(玄学发展,玄佛结合,经学崩溃)2、 文学概况(本时期承上启下,承前启后,是桥梁。

中国文学史上“自觉的时代”)①文学觉醒,由先秦两汉的诗言志到魏晋南北朝的诗言情,打破了文学的教化作用(诗教说)②五言诗兴盛,七言诗确立③抒情小赋兴盛④小说初具规模(《搜神记》等志人志怪小说)⑤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相辅相成第1章 建安文学(196—219)“建安”:汉灵帝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魏明帝景初元年(237)动荡的社会暂时安定,诗人对现实有感触的基础上产生代表人物:三曹七子第1节 曹操和曹丕曹操:领袖地位,有武功、有文学成就的政治家,诗风苍凉曹丕:诗歌充满感情;内容倾向鲜明(游子行役,思妇怨别)风格:笔触细腻,情辞哀婉,人生多故,追思悼亡。

从中透露出人生乱离的时代氛围,便娟婉约,能移人情文学史上的贡献:“缘情”,“典论论文”(文学自觉的时代开始于此)①强调作家要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文以气为主”)②对不同的文体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宜丽”)③文学评论要有正确的态度,反对文人相亲,反对“贵远贱近,向声背实”④肯定文学的价值和作用(“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⑤奠定了曹丕在中国文学史及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第2节 曹植1、 诗歌创作分期前期(建安25年,29岁前):才华横溢,恃才傲物,渴望建功立业,诗歌充满俊逸的少年意气。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知识点总结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知识点总结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知识点总结在中国文学史上,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丰富多样,包括诗歌、文言小说、演讲和散文等。

这段时期的文学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高度成就,同时也丰富了中国文化,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背景和特点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这些变革对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段时期的文学作品具有以下特点:1. 兴起了辞章派文学辞章派是秦汉时期的主要文学流派之一。

辞章派的代表性作品是《楚辞》和《乐府诗集》。

这些作品以辞章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具有浓厚的叙事性和抒情性,成为后世文学作品的重要灵感来源。

2. 文言小说的兴起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重要时期。

其中最著名的是《西汉演义》和《东汉演义》。

这些小说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背景,运用虚构的情节和对话,展现了人物的个性和命运,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奠基之作。

3. 诗歌的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形式。

这一时期的诗歌作品以五言古诗为主,通过精炼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代表作品有《诗经》、《楚辞》和《乐府诗集》等,这些作品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新篇章。

4. 辞章文学对后世影响深远辞章文学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了巅峰,其作品影响了后世文学的发展。

辞章文学注重情感表达,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培养了后世文学家的文学表达能力,对后世文学作品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1. 陈寿陈寿是魏晋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代表作是《三国志》。

《三国志》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基础,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描写,展现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社会风貌,成为中国传统史书的典范。

2. 曹操曹操是东汉末年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

他的代表作有《观沧海》、《短歌行》等。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重要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重要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重要知识点整理1.先秦文学:包括《诗经》、《楚辞》和《论语》等作品。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楚辞》是属于楚国文化的代表作,以辞章抒发了士人的思念、愤慨和抱负。

《论语》则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被视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2.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文人墨客们开始追求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代表作有《文选》、《山海经》和《文学评论》等。

其中,《文选》是最早的文论集合,反映了当时文坛上的一些流派和文化思潮。

3.唐代文学: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代表作有《全唐诗》和《唐传奇》等。

唐诗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诗歌形式之一,以写景和抒发情感为主要特征。

唐传奇则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鼻祖之一,描写了各种各样的江湖事迹和人物故事。

4.宋代文学: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另一个重要时期,代表作有《宋词》、《四库全书》和《红楼梦》等。

宋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形式之一,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题。

《四库全书》则是中国最早的百科全书,被认为是文化宝库。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京城贾府的婚姻家族故事,展现了社会历史和人性的复杂性。

5.元代文学:元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代表作有《元曲》和《西游记》等。

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的重要形式之一,以音乐、舞蹈和表演为主要特点。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孙悟空等人为取经西天而历经艰险的故事。

6.明清文学: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后期,代表作有《明史》、《红楼梦》和《儒林外史》等。

《明史》是中国最早的官修史书,探讨了明代历史和文化。

《红楼梦》和《儒林外史》则都是社会风俗小说,描写了社会底层人物的命运和社会现实。

以上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下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

中国古代文学史 魏晋南北朝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 魏晋南北朝笔记

魏晋南北朝学人认为三个比较重要的时代。

包括魏晋南北朝。

一、文学自觉的时代1.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1927年7月的演讲):曹丕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

2.渊源:1920年,日人铃木虎雄提出“魏的时代是文学自觉的时代”之说。

后收入1925年《中国诗论史》。

(鲁迅与铃木虎雄的观点的关系,中国文学研究,受日本的影响很大。

可以做一篇论文。

)3.晚清开始,受外面的影响,一是西方,二是日本及日本的西方。

①文学纯艺术论,脱离了政教的观念,没有美刺的目的。

为艺术而艺术。

政教,毛氏父子,美刺比兴,《诗大序》有明显的体现。

在现实生活里面,也用经书作为判断事理与政事的标准。

春秋断狱、诗的解释。

②反思(上一世纪8,90年代)许多学者参与了争论,提出了新的观点。

汉代就有了文学自觉。

晚明,才有文学自觉,对中国文学的认识有帮助。

文学,西方的。

应该用跨文化视野去看这个问题。

二、诗赋文1.小说《世说新语》和《搜神记》成为后世志人和志怪小说的源头。

(至于《世说新语》是否是小说,还值得推敲。

)2.文学理论。

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诗品》等,文笔特别好,比如陆机和刘勰都是用骈文写的。

写得非常美。

第一章建安时期三曹与七子以及围绕曹氏集团的文人、蜀吴文人。

东汉末年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计二十五年。

建安为什么不归入汉代这个时期?原因:1.政治上:实际掌权在曹操手上2.文学上:曹氏这些人的作品与汉代不一样了。

第一节曹操一、曹操其人1.出现在《三国志·魏志》中,也是中国文学尤其是戏曲里面的一个人物形象,是奸臣的形象。

这与历史中的曹操,是不一样的。

《三国志》作者:陈寿,注:裴松之。

2.《三国志•武帝纪第一》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是一个非常有性格的有志气的人物。

刘备也是枭雄,是曹操对刘备的评价。

曹操说“惟使君与曹尔。

”3. 曹操畏天,好读书,注孙武《孙子兵法》十三篇,皆传於世。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小说志怪小说: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

志怪小说是受当时盛行的神仙方术之说而形成的侈谈鬼神、称道灵异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之下形成的。

志怪小说的内容很庞杂,大致可分为三类,炫耀地理博物的琐闻如东方朔《神异经》等;记述正史以外的历史传闻故事如托名班固的《汉武故事》等;讲说鬼神怪异的迷信故事如东晋干宝《搜神记》等。

志怪小说对唐代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

数量上仅次于志怪小说。

是在品藻人物的社会风气影响之下形成的。

著名的有《笑林》、《世说新语》等。

志人小说和其他小说一起,开启了后世小说之先河。

《搜神记》:一部用笔记体裁编写的志怪小说集。

二十卷。

东晋干宝作。

所记多神灵怪异之事,作者意在阐明“神道之不诬”。

但亦保存了不少优秀的神话传说及民间故事。

其中一些作品揭露统治阶级之罪恶,表达人民之愿望,另有一些故事赞美了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等优秀品质,还有一些爱情故事表现了青年男女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的痛苦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这对唐人的传奇和俗体文学有重大影响。

《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编,梁刘孝标注的一部笔记体轶事小说名。

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的遗闻轶事,对当时士族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多所反映。

虽有消极因素,但批判黑暗,讽刺奢淫,赞扬智慧,表彰善良,亦复不少。

语言精炼,韵味隽永。

对后代笔记文学颇有影响。

试论《搜神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干宝的《搜神记》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成就最高,可以代表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的基本风貌。

它的思想内容有:一.书中记录有两汉流传的一些故事,魏晋民间传说,也采辑有史传,早出的志怪小说的材料。

其中颇有价值的是有些具有积极意义的古神话,和具有现实意义的民间传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1.先秦文学: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起点,古代文人主要以诗歌和骈文为主要形式。

《诗经》是最早的文学作品之一,它由300多首民歌组成。

《楚辞》是楚国的文学作品,以抒发痛苦和思念为主题。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

2.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诞生了一些重要的文学流派,如乐府诗、陶渊明的田园诗和琴谱诗。

乐府诗是一种流行的民间诗歌,描述了战争、恋爱和社会问题。

陶渊明的田园诗以描绘自然和田园生活为主题,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

琴谱诗是以琴谱形式写成的诗歌,通过琴曲传达情感和思想。

3.唐代文学:唐朝文学素有“盛唐”之称,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巅峰时期。

唐代诗歌是最重要的文学形式,坊间流传的古代诗人有杜甫、李白、白居易等。

杜甫是“诗圣”之称,他的诗歌着重抒发社会不公和个人苦难。

李白则以其豪迈的风格和奇特的想象力而闻名。

白居易则以写人、风景和感情为主题,他的诗歌通俗易懂。

4.宋代文学:宋代文学以散文和词为主要形式。

宋代散文注重语言的优美和思想内容的深度。

陈亮、苏轼、欧阳修都是杰出的散文家。

宋代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以短小精练的形式表达丰富的情感。

李清照是最著名的女词人之一,她的词作描绘了她个人的苦闷和对逝去的青春的思念。

5.元代文学:元代文学以戏剧为主要形式,被称为“元曲”。

元曲包括才子佳人、历史剧和民间故事,在戏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王实甫和关汉卿是元代最重要的戏剧作家,他们的作品被后世奉为经典。

6.明代文学:明代文学以小说为主要形式,小说成为大众文学的代表。

《水浒传》描绘了宋朝波澜壮阔的江湖故事,《西游记》则揭示了佛教的传世神话,《红楼梦》是一部描写封建家族的家族矛盾和妇女悲惨命运的巨著。

杨慎的《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载晋朝文化与风俗的文学杰作。

7.清代文学:清代文学以纯文学为主,以小说和戏曲为代表。

小说《红楼梦》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描绘了贾府的衰败和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

先秦文学上古传说文学神话基本特性:1.神话都是想象的或幻想的。

2.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和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

3.神话反映了远古人类解释自然并征服自然的愿望。

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

我国神话系统(一)创世神话《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二)自然灾害神话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三)战争神话皇帝大战蚩尤神话主要特征:1.无论是战胜自然力为主的神话, 还是战胜人间罪恶为主的神话, 都紧紧围绕着人都生存这个主题。

2、神话中的人物都充满着昂扬的斗志, 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概。

3.不论是哪一类神话都熔铸着浓烈的情感, 塑造了鲜明的形象, 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1.神话的艺术规则为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

2、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 成为后世文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

《诗经》《诗经》的社会人生内涵:1.婚恋诗2.抒发多种人生感慨的诗3.政治讽喻诗4.史诗及其他《诗经》的文学成就:1.抒情与写实的统一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3.四言诗的典范4、章法结构(重章复沓)和语言特色(质朴畅达, 词汇丰富, 双声叠韵连绵词和叠字的大量运用)先秦散文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是《尚书》, 它以记言为主。

《左传》的叙事艺术:它是春秋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 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富有文学表现力的剪裁功夫2.采用全知叙事视角《左传》的写人艺术:叙写历史时注重刻画人物, 许多人物形象都性格鲜明。

1、以言语, 行为表现人物性格特征2.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的环境中营造《左传》的辞令艺术“《国语》, 我国第一部国别史。

约前1000年到前440年《战国策》铺排纵姿的文学特色:1.铺张辩丽, 夸饰恣肆的风格2.把握对方心理, 循循善诱, 以情理服人3.引譬设喻, 善用寓言《孟子》的雄辩色彩:1、把握对方心里, 循循善诱, 是对方心悦诚服;气势丰沛, 是非鲜明, 步步紧逼, 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2.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庄子》深邃思想和美妙艺术表现的融合以下几点最具文学色彩:1.异彩纷呈的故事2.奇幻谲诡的想象3.空灵飘忽的文风4.谐趣和讽刺横生5.精湛传神的文笔《荀子》1.长于比喻, 但少用寓言。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笔记熟记版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笔记熟记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基础知识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文学1.“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弹歌》出自《吴越春秋》;葛天氏之乐和《候人歌》出自《吕氏春秋》。

2.保存神话较多的材料《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

第二章《诗经》1 汉代采诗说(关于诗经编订情况):班固《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天子。

”;何休《春秋公羊传》“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

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天子。

”2《诗经》内容上分1.祭祀诗全部收在三“颂”之中《维天之命》、《武》、《载芟》《閟宫》2.颂赞诗“大雅”中的《生民》、《公刘》、《帛系》、《皇矣》、《大明》3.怨刺诗《民劳》、《桑柔》、《节南山》、《小弁》)、《北山》等;4.婚恋诗《关雎》、《蒹葭》、《月出》、《采葛》)、《静女》、《野有蔓草》5.征役诗《载驰》、《采薇》、《无衣》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1.《尚书》:上古之书,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

以记言为主。

2.《春秋》:鲁国的编年体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重大史实。

上起鲁隐公元年(-722),下至鲁哀公十四年(-481),共二百四十年的史实。

(《春秋》的记事极为简略,在记事中体现出鲜明的思想倾向。

《春秋》以一字为褒贬的写法和微婉含蓄的风格,对后代散文有不小的影响。

)3.《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年。

以记言为主。

记载史实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

(一般认为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以记言为主,故称《国语》。

书中既尊礼,又崇德;既敬神,又重民。

)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1.《论语》:语录体散文。

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成书于战国初年,是孔子的弟子和后学编纂而成。

传至汉代出现了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

今天所见《论语》是在鲁《论语》的基础上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而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文学考研复习笔记

中国文学史 古代文学考研复习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考研】中国文学史笔记〔暂缺秦汉文学、清代文学〕2015 涉外文新下载整理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先秦文学1上古神话2诗经3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4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5屈原与楚辞(二)秦汉文学1秦及西汉散文2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3司马迁与史记4两汉乐府诗5东汉辞赋6汉书及东汉散文7东汉文人诗(三)魏晋南北朝文学1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2两晋诗坛3陶渊明4南北朝民歌5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6永明体与齐梁诗坛7庚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8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9魏晋南北朝小说(四)隋唐五代文学1南北朝文学的合流与唐初诗坛2盛唐的诗人群体3李白杜甫 4大历诗风5韩孟派与刘禹锡柳宗元诗人7白居易与元白诗派8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9唐传奇与俗讲变文10晚唐诗歌11李商隐12词的初级及晚唐五代词(五)宋元文学……(六)明清文学……〔七〕近代文学……第一章上古文学一、基本知识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

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

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

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

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

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

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

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

《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3、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册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册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册知识点整理
一、魏晋南北朝文学
1. 建安文学:以曹操、曹丕、曹植为核心,强调“文以气为主”,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 竹林七贤:包括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和阮咸,他们以放达为风骨,寄情于诗酒,对后世文人心态产生了重要影响。

3. 陶渊明: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他的田园诗自然率真,情感真挚,对后世田园诗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隋唐文学
1. 唐诗:唐代诗歌繁荣,出现了众多流派。

初唐有“初唐四杰”,盛唐有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中唐有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晚唐有李商隐和杜牧。

2. 古文运动: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主张文以明道,强调文章应该注重内容,而非形式。

3. 传奇小说:唐代兴起的文言小说,内容多为神怪、爱情等,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等。

三、宋元文学
1. 宋词:宋代流行的诗歌形式,词人柳永、苏轼、辛弃疾等人对宋词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话本小说:宋代兴起的白话小说,以市民阶层生活为题材,
代表作品有《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3. 元曲:元代兴起的戏曲形式,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为代表,元曲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魏晋南北朝笔记整理

魏晋南北朝笔记整理

魏晋南北朝笔记整理
魏晋南北朝笔记整理如下:
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发展达到了巅峰,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人墨客。

如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鲍照,南朝的谢朓、何逊、吴均等人,他们的诗歌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

这些文人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是研究当时历史的重要资料。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书法艺术方面,出现了王羲之、王献之等书法大家,他们的作品被誉为“书圣”,对中国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绘画艺术方面,出现了顾恺之、陆探微等绘画大师,他们的作品注重意境和气韵,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精神。

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农民的收入逐渐增加,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

同时,商业和手工业也得到了发展,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商业繁荣。

这些经济的发展为文化艺术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流也十分活跃。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南北朝之间的交往,各种文化元素不断交流融合,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例如,佛教文化在中国传播开来,与本土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文化。

总的来说,魏晋南北朝笔记整理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的各个方面,是研究魏晋南北朝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魏晋南北朝文学-杰出诗人陶渊明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魏晋南北朝文学-杰出诗人陶渊明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魏晋南北朝文学-杰出诗人陶渊明田园诗:指以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篇。

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面描写田园景色和农村生活,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也表现了诗人参与农村劳动的感受,以及与农民的愉快交往。

本来与谢灵运的山水诗异趣,但随着南朝齐谢脁山水诗注意表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田园诗与山水诗的界限遂渐渐模糊。

人们一般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可见其合流的趋势。

简述陶渊明的思想及人生境界一.少年的陶渊明,好学不拘。

一方面“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一方面“学不称师,文取皆达。

”二.陶渊明达到了一种物我一、心与道冥的人生境界。

他领悟到大自然的不息生机是自己生命的最好安归之所,完全融入到自然中去。

没有用语言赞美自然,而自然的美去从心里流露出来。

面对人生的苦患,以老庄的无为的玄学人生观去对待,还靠儒家的思想力量。

陶渊明摆脱了人间世俗的烦恼,在精神上真正到达与自然合一的境界,由此而创造了格高千古的优秀诗篇。

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贡献,就是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

一.亲切自然地描绘出田园风光。

通过对草屋茅舍、榆柳桃李、远村炊烟等的白描,流露出对田园风物的由衷喜爱和深切依恋。

读者也可体味出诗人那纯净的心地和平静的心境,与简朴恬静的田园风光交融为一。

二.真实地描写了自己的躬耕生活,对劳动的艰辛诗人却表现出平静乐观的心态,躬耕之志始终不渝。

如《庚戍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写出了诗人的人生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孰是都不管,而以求自安。

”在作者的笔下,劳动是艺术化了的很有诗意的行为。

如《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三.陶渊明的田园诗中还记叙了他与农夫野老、素心挚友的往还,如《移居》二首。

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境界。

一.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另一个贡献,就是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

平淡不是淡而无味,而是意味隽永。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文赋》:西晋陆机以赋体的形式写的文论作品,从分析文学的创作过程入手,论述作文的利弊,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着重阐述创作论。

文章围绕文、意、物三者的矛盾展开论述,通过总结直接或间接的写作经验,企图解决“意不称物,言不逮意”这一在创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昭明文选》:梁昭明太子萧统编选,系我国现存第一部文学总集。

本书选录先秦至梁八百年间的诗歌、辞赋、杂文等各类文章近八百篇,诗、赋以下又各分若干小类,基本囊括了这一时期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后人研究先秦至梁的文学发展概貌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唐代李善注本最有名。

试抒《典论•论文》的主要内容。

曹丕《典论•论文》是我国探讨文学问题最早的较具系统的文学批评论著。

主要内容有:一.《典论•论文》对自古而来的“文人相轻”之习表示反对,以为作品的长短一是因文体各具特点,一是作家才性不一。

他主张以“审己度人”的态度对待文学批评。

二.论文章与事业的关系:曹丕认为文章的社会地位与事业同样重要,因而将文章提到经国大业、不朽盛事的高度。

如在文章中论道“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三.论文气即才性:从曹丕开始,把“气”引入文论中。

文章中论道:“文以气为主”,“气”当指作家的才性在作品中的反映。

四.论文体的区分:即对文学题材的区分。

根据文的体裁和性质的特点,不同的要求,将文体四科相互区别。

四科分别具有雅、理、实、丽的特点。

“诗赋欲丽”的特点,表明了建安文学逐步向词采华丽发展。

五.论文学批评者的态度:在文章中指出文学批评者“贵远贱近,向身背实”是错误态度,对贵远贱近、尊古卑今观点进行了指斥,在前人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申说。

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新时代标志。

试抒《文赋》关于创作构思的论述。

陆机《文赋》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的系统性文学理论作品。

此文用赋的形式较为细致地分析阐述了文学创作过程。

《文赋》中论文学创作的构思:一.他认为文学创作是一个形象思维过程,认为文学创作必须要观察万物,钻研古籍,具有高洁心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南北朝学人认为三个比较重要的时代。

包括魏晋南北朝。

一、文学自觉的时代1.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1927年7 月的演讲):曹丕的时代可以说是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 。

2.渊源:1920 年,日人铃木虎雄提出“魏的时代是文学自觉的时代”之说。

后收入1925 年《中国诗论史》。

(鲁迅与铃木虎雄的观点的关系,中国文学研究,受日本的影响很大。

可以做一篇论文。

)3.晚清开始,受外面的影响,一是西方,二是日本及日本的西方。

①文学纯艺术论,脱离了政教的观念,没有美刺的目的。

为艺术而艺术。

政教,毛氏父子,美刺比兴,《诗大序》有明显的体现。

在现实生活里面,也用经书作为判断事理与政事的标准。

春秋断狱、诗的解释。

②反思(上一世纪8,90年代)许多学者参与了争论,提出了新的观点。

汉代就有了文学自觉。

晚明,才有文学自觉,对中国文学的认识有帮助。

文学,西方的。

应该用跨文化视野去看这个问题。

二、诗赋文1. 小说《世说新语》和《搜神记》成为后世志人和志怪小说的源头。

(至于《世说新语》是否是小说,还值得推敲。

)2. 文学理论。

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诗品》等,文笔特别好,比如陆机和刘勰都是用骈文写的。

写得非常美。

第一章建安时期三曹与七子以及围绕曹氏集团的文人、蜀吴文人。

东汉末年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计二十五年。

建安为什么不归入汉代这个时期?原因:1.政治上:实际掌权在曹操手上2.文学上:曹氏这些人的作品与汉代不一样了。

第一节曹操一、曹操其人1•出现在《三国志•魏志》中,也是中国文学尤其是戏曲里面的一个人物形象,是奸臣的形象。

这与历史中的曹操,是不一样的。

《三国志》作者:陈寿,注:裴松之。

2.《三国志?武帝纪第一》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 曹操是一个非常有性格的有志气的人物。

刘备也是枭雄,是曹操对刘备的评价。

曹操说“惟使君与曹尔。

”3.曹操畏天,好读书,注孙武《孙子兵法》十三篇,皆传於世。

《魏书》:“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

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

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 登高能赋,也是中国古代士人的一个修养,也是中国文学创作的一个形式。

4.曹操的思想,与汉代相比有变化。

不拘礼法,重视刑名,唯才是举。

十五年春,下令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

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明察荐举卑贱低微的人),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求贤令)》二、曹操的诗歌1. 写现实的,对现实的感慨(1 )《蒿里行》:(乐府旧题,送葬的诗。

这时内容和题材发生了变化,写时事)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指袁绍的异母弟袁术于公元1 97年(建安二年)在淮南寿春(今安徽寿县)自立为帝。

)刻玺於北方。

(指公元191 年(初平二年)袁绍谋废献帝,想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并刻制印玺。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①事是不是真实的、重大的历史事件,把几个关节点写出来了。

②情感的问题,这首诗的主体,都是叙事。

后面四句是直接抒情。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 曹操在这四句抒发的感情:悲伤与同情。

具有这样的情感,是非常不容易的。

具有人道主义,他去争权,不仅仅夺势夺利的问题。

也是他的情怀与境界。

(2)《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豳风》),悠悠令我哀。

作于建安十一年,曹操从邺城今河北临漳,北征高干,在北度太行山时作此诗。

是一首写景诗。

一般认为曹操的《观沧海》是一首写山水的诗。

实际上这首诗也有山水,不过不是纯粹的山水诗而已。

“悲彼《东山》诗(《豳风》),悠悠令我哀。

”这首苦寒行与东山的关系也是值得探讨的。

现代文学理论,有一个互文的理论,可以用。

《东山》我徂东山:慆(t a o)慆不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勿士行(h a ng)枚。

蜎(yu a n)蜎者蠋(zh u ),烝(zh e敦彼独桑野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果臝(lu o )之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xi a h a o)在户;町畽鹿场,熠耀(y i y a o)宵行。

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鹳鸣于垤(di枚妇叹于室。

洒扫穹窒,我征聿(y u)至。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

自我不见,于今三年!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亲结其缡(I i ),九十其仪。

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2. 抒发个人情感的(1)《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①《短歌行》汉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

是四言诗。

曹操的四言诗写得好。

相比《诗经》有发展。

体现在许多方面。

与诗经相比,相同的是四言,也就是诗的形式上。

②语体风格:十九首里面,多的是人生短暂,这种人生感慨,在我们学过的诗里。

及时行乐,看着颓废,实际上不是。

后面写他怎么爱惜人才,向周公学习,兢兢业业。

采取的态度,与十九首是不一样的。

(这个不一样,你们要格外注意,还要仔细的去分析。

因为,后面有一个概念,需要这种注意,否则,就理解不了后面的概念。

)建安风力,钟嵘诗品里面;陈子昂,建安风骨。

(2)《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传说中龙的一种,能乘云雾升天。

)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有死的恐惧,也希望长生。

并且在现实中也养生。

不过,在这首诗中可知他理性上不相信这种学说。

积极的人生观和心理状态,刘勰的风骨篇,主要是对文说的。

3. 山水诗《观沧海》(第一首写自然的,山水诗)东临(登)碣石(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碣石山),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①一般认为,这是文学史上最早的山水诗。

可以看到曹操的心胸。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农历七月,(三国时历法,是公历的八月中旬到九月上旬这段时间),曹操北征乌桓之前,进军到海边,途经碣石山,登山观海,一时兴致所做。

②视角与空间视角:碣石,“观”。

外视角,非常有层次。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写海滨与大海的景色。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平视,仰视:写天空是写大海,写大海辽阔,日月星汉,空间上说比大海要大。

空间内部的景物的关系,颠倒。

内视角呈现出来的颠倒的空间,体现光大的胸怀。

③诗经、离骚,都有写山水的,都不是整篇、整首诗。

4、曹操的诗的特点文学自觉联系起来。

没有政教的目的,美刺的目的。

美,就是歌颂;刺,就是讽谏。

主文而谲谏,毛诗的具体的注释里有非常明显的体现。

观风俗,知得失。

(1)政治家,现实的题材;主要是抒情。

(2)风格。

建安风骨,建安文学的整体风格,或者说时代风格有关。

诗人的作品有共同点的。

钟嵘《诗品》下品:“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 南宋敖陶孙《臞翁诗评》评其诗云:“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 上中下三品,引来后人的一些非议。

古直,悲凉慷慨,有沧桑感,既有人生的悲凉、沧桑之感,也有对百姓悲悯的情怀,还蕴涵有雄心勃勃的壮志。

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3 )用乐府题目自作诗。

沿用乐府古题,却不因袭古意,表现出新面貌。

唐代乐府诗。

对唐代乐府诗有影响的。

(4 )四言诗有新的发展第二节曹丕与曹植及建安七子与蔡琰一、曹丕1.一是主要写男女爱情和游子思妇;二是形式多样,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皆有。

成就较高的是五言和七言。

2.《燕歌行》一般认为,这首诗是最早的七言诗。

发明创造,关键是第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音浅)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商声清越),短歌微吟不能长(汉乐府以歌声长短,有长歌、短歌之别)。

明月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①《燕歌行》,是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中的《平调曲》,古辞已不存在。

风格清丽。

②“秋风肃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秋风肃瑟,与宋玉有关。

③“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似曾相识之感:明月皎皎。

④大部分意象,都是和十九首有关。

没什么创新,但有整体意境。

(木斋,十九首作者推测为曹植。

第一点:十九首,早于《燕歌行》。

第二点:曹丕受没受曹植的影响。

实际上木斋说十九首起码很大一部分是曹植写的,也是乱推测,没有坚强的证据。

)3.曹丕也擅长散文,有《典论》一书,大部分亡轶了。

只有《论文》一篇完整保留下来。

在这篇文章中,他围绕“文人相轻”这个论点,提出了一系列的文学观点。

其中,文以气为主的说法,在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思想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文以气为主,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弟子。

气,禀赋,禀性。

文非一体,鲜能备善。

4.文学批评史上,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

《与吴质书》:二月三日丕白。

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

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及过之,思何可支。

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昔年疾疫,亲故多罹其灾。

徐、陈、应、刘。

一时俱逝,痛可言邪。

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

毎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

谓百年已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

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

追思昔游,犹在心目。

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

第一段,怀友人。

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

属《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