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农作物栽培管理的主要环节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解析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解析农作物栽培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中,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采用一系列的栽培措施和管理方法,使作物能够获得最优的生长条件,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的一种技术。
下面将解析一下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1. 种子选择:选择适种适地的品种和优质的种子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环节。
适合当地生态条件和耕作措施的品种,更容易适应环境,对病虫害具有较高的抗性,并且具有高产和优质的特点。
2. 土壤调理: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优良的土壤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增加。
通过施用有机肥料、矿质肥料和微量元素,改善土壤肥力,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优化土壤结构,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供应。
3. 合理施肥:科学合理的施肥是实现作物高产的关键步骤。
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特点和生长阶段的需要,合理配置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等营养元素的供应,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和养分水平。
4. 合理密植:通过合理的栽植密度,可以充分利用土壤资源,提高每单位面积的作物生产力。
密植可以增加光能的利用率,促进光合作用强度和效率的提高,从而增加光合产物的累积,提高产量。
5. 预防病虫害:及时发现病虫害,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减少直接损失和间接影响。
比如采用合理的轮作,增加作物间的轮替间隔,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6. 精细管理:通过合理的排水、浇水、固墒、防风、杂草清除、修剪等管理措施,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舒适环境和良好生长条件,避免对作物生长和发育的不利影响,保证产量的稳定和提高。
7. 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和作物质量。
使用现代化的农机设备和先进的农业信息技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益。
8. 科学灌溉:合理施行灌溉是农作物高产的重要因素。
通过合理的灌水量、灌水方式和灌水时间,减少水分的浪费和渗透消耗,保证作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供应。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农民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农作物的生长特点,采取适宜的措施和管理方法,培养优良的农作物品种,改善土壤肥力和结构,合理施肥和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滋生,精细管理和科学灌溉等,才能够实现农作物高产、高质量和稳定产量的目标。
农作物种植技术与管理
农作物种植技术与管理农作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其他生活所需。
而要取得高产、高质和可持续的农作物种植,需要正确的技术和有效的管理。
本文将重点讨论农作物种植技术与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一些关键点。
一、土壤管理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合理的土壤管理对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了解土壤的性质和特点,根据土壤类型和质地选择适合的施肥方法和土壤改良措施。
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化肥,以满足农作物的养分需求。
此外,避免过度的耕作和水土流失,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水分保持能力,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二、种子选择与处理种子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要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土壤条件的种子品种,并遵循种植季节的准则。
种子的处理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例如种子消毒、浸种、发芽处理等,可以增强种子的生长能力和抗逆能力,提高农作物的出苗率和整体生长状况。
三、灌溉管理灌溉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保障,合理的灌溉管理可以提供足够的水分供给,避免干旱或过度灌水造成的损失。
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期的特点,科学制定灌溉计划,注重节水,确保水分利用效率。
同时,注意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维护,避免因积水引发的病虫害和土壤盐碱化等问题。
四、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农作物种植中的常见问题,它们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要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整洁,及时清除病虫害的源头。
其次,选用抗病虫害的品种,并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如合理使用农药,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五、采收和储存采收是农作物种植的最后一步,正确的采收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农作物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要根据具体作物的生长周期和成熟指标来确定最佳的采收时间。
采收后,要及时处理和储存,避免物理损伤和病菌的侵害。
选择合适的储存方式和条件,保持农作物的新鲜度和品质,延长其保质期。
作物栽培技术
作物栽培技术作物栽培技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作物栽培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升级。
作物栽培技术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为了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规定的种植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详细介绍一些作物栽培技术,包括地块准备、施肥、浇水、除草、防治病虫害等环节。
地块准备作为作物栽培的第一步,地块准备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种植后的生长发育。
在准备地块时,需要按照不同作物的需求进行土地保育。
一般情况下,根菜类和旱作农作物需要在春季耕翻地块,保持适度松散;蔬菜类和果树类则需要进行全面加肥,并开挖深度约20cm的大坑进行改良,以充分保障作物的生长。
在地块准备中还需要注意防护地下水位,保障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
施肥作物栽培中,施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够充分提供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加速作物生长和发育。
施肥技术一般分为有机肥和化肥两种,有机肥就是指通过大量使用堆肥和畜禽粪便等天然有机物,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
而化肥则是由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根据不同作物生长过程的不同需求和不同土地状况,选择合适的施肥方法,合理配置各种肥料,能够充分保障作物的正常生长。
浇水浇水是作物栽培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保证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水分不能过多或过少。
土壤太干会使作物长势不良,土壤太湿则容易引起根部腐烂和其他病害。
在农作物生产中,浇水时间、浇水量和浇水方式都非常关键。
一般情况下,需要在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及时浇水,避免水分过期。
同时也需要注意浇水的时机、量和频率,避免浇水过多或不及时,从而避免影响作物生长。
除草除草作为作物栽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它能够充分保障作物的生长品质和生产质量。
在除草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各种除草剂或手工除草,从而在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对土壤和水质的污染。
同时,需要定期巡视各种作物生长状况,及时进行除草处理,保证作物不受局部性病虫害的影响,从而达到提高产量,保证作物品质的目的。
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和施工手法
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和施工手法1. 土壤准备在种植农作物之前,合理准备土壤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土壤准备的技术和手法:- 翻耕:翻耕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促进根系的生长。
通常在秋季进行翻耕,将土壤中的杂草和残留物翻入土中,有助于害虫和病菌的消灭。
- 施肥:合理施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选择适当的有机肥料或化学肥料,并按照建议的用量进行施肥。
- 土壤改良:对于贫瘠的土壤,可以添加有机物质或改良剂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结构。
2. 种子选择和处理种子是农作物种植的基础,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需求的种子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种子选择和处理的技术和手法:-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农作物品种。
考虑抗病虫害、适应性和产量等因素。
- 种子处理:对种子进行处理可以提高发芽率和抗病虫害能力。
常见的种子处理方法包括浸种、种子灭菌和种子覆盖剂的使用。
3. 播种和移栽农作物的播种和移栽技术对于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播种和移栽技术和手法:- 直播:将种子直接撒播在田地上,适用于一些小颗粒的作物种植。
- 播种机械化:使用播种机械可以提高播种效率和准确度,保证种子的均匀分布。
- 移栽:适用于一些蔬菜作物,将育苗好的幼苗移植到田地中。
注意移栽时的深度和间距,避免损伤幼苗。
4. 灌溉和施肥农作物的灌溉和施肥对于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灌溉和施肥技术和手法:- 定量灌溉: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水分状况,合理安排灌溉量和频次。
可以使用滴灌、喷灌或洪灌等方式进行灌溉。
- 施肥技术: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选择适当的施肥方法和肥料种类。
可以采用基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肥。
5. 病虫害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是保证作物健康生长和高产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手法:- 预防为主: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地清洁,及时清除病虫害源和杂草。
定期巡视田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植物农作物生长管理
植物农作物生长管理一、土壤管理土壤是植物农作物生长的基础,良好的土壤条件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
在土壤管理方面,应注重以下几点:1.1 土壤改良:根据农作物的需求,对土壤进行改良,如增加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等。
1.2 耕作与松土:定期进行耕作和松土,促进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加快有机质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
1.3 灌溉与排水:根据农作物的需求和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灌溉和排水,保持土壤湿度适宜,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二、种子选择选择适宜的种子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环节。
在种子选择方面,应注重以下几点:2.1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特点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品种。
2.2 种子质量: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种子,保证种子的纯度和活力。
2.3 播种前处理:对种子进行消毒、催芽等处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抗病能力。
三、播种与种植正确的播种与种植方法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
在播种与种植方面,应注重以下几点:3.1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农作物的生长特性,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
3.2 播种方式:采用合理的播种方式,如条播、点播等,保证种子的分布均匀。
3.3 种植密度: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和土地条件,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保证农作物的生长空间。
四、施肥管理合理施肥是促进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措施。
在施肥管理方面,应注重以下几点:4.1 肥料种类:根据农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状况,选择适宜的肥料种类,如氮肥、磷肥、钾肥等。
4.2 施肥量与施肥时间: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和土壤肥力状况,确定适宜的施肥量和施肥时间。
4.3 施肥方式:采用合理的施肥方式,如喷施、撒施等,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效果。
五、灌溉管理合理灌溉是保证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条件。
在灌溉管理方面,应注重以下几点:5.1 灌溉时间: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和气候条件,确定适宜的灌溉时间。
5.2 灌溉量与灌溉方式:根据农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状况,确定适宜的灌溉量和灌溉方式,如喷灌、滴灌等。
农业知识科普科学进行农作物的种植管理
农业知识科普科学进行农作物的种植管理农作物的种植管理在现代农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保护土壤和环境,增加农民的收益。
本文将介绍一些农业知识科普,探讨如何科学进行农作物的种植管理。
1. 土壤需求分析在进行农作物种植管理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土壤需求分析。
不同的作物对土壤的要求有所不同,包括土壤类型、pH值、养分含量等。
通过土壤测试和分析,农民可以了解土壤的性质和养分水平,为后续的种植管理提供依据。
2. 种子选择与处理种子是农作物种植的基础,因此选择高质量的种子至关重要。
农民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种子,并且需要注意种子的纯度、活力和抗性等因素。
在种植之前,可以对种子进行处理,如浸泡、灭菌、发芽等,以促进萌发和生长。
3. 土壤改良与肥料施用根据土壤分析结果,农民可以进行土壤改良措施。
常见的土壤改良方式包括有机肥料的施用、矿质肥料的调整、翻耕和覆盖等。
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矿质肥料可以补充作物所需的特定元素。
合理的肥料施用可以满足作物的养分需求,增加产量和品质。
4. 种植密度与间隔种植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作物株数。
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产量。
不同作物的种植密度会有所差异,农民需要根据作物的生长特点和目标产量进行调整。
种植间隔是指相邻作物株之间的距离,适宜的间隔可以保证作物间有足够的光照和通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5. 灌溉与排水水是作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之一。
农民需要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的持水能力合理安排灌溉。
常见的灌溉方式包括喷洒灌溉、滴灌和渗灌等。
在循环灌溉系统中,农民还可以收集和利用雨水和灌溉废水,降低用水成本。
同时,农民还需保证良好的排水系统,避免水分积聚引发土壤水分不足或者溶解性养分的流失。
6. 病虫害防治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预防、减少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农民可以采取多种管理措施。
作物栽培技术课件
作物栽培技术课件作物栽培技术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诸多方面,包括土壤管理、施肥技术、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本课件将重点介绍作物栽培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一、土壤管理1. 土壤测试与分析土壤测试是了解土壤质量和养分状况的重要手段。
通过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的分析测试,可以得到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信息,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合理施肥和土壤改良。
2. 土壤养分管理养分管理是作物栽培中关键的一环。
通过合理施肥,根据不同作物和生长期的需求,提供适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使作物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促进生长发育,增加产量。
3. 土壤水分管理水分是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水分管理可以保持土壤湿度,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对作物的不良影响。
常用的水分管理技术包括排灌技术、覆盖技术、节水灌溉等。
二、施肥技术1. 有机肥施用有机肥是一种天然的肥料,通过将农业废弃物和动植物的残余物等进行堆肥或发酵,可以制成有机肥料,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
有机肥的施用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增加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
2. 化学肥料施用化学肥料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得到的肥料,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
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合理选择化肥种类和用量,进行适时施肥,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要,提高产量和品质。
三、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常见的作物病害包括真菌、细菌和病毒等。
预防病害的发生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例如合理选择品种、清除病害源、消毒土壤等。
2. 昆虫害防治作物的昆虫害主要包括害虫和寄生性昆虫。
为了防治昆虫害,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手段,例如合理使用农药、培育天敌、植物防虫等。
结语作物栽培技术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施肥、水分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和稳定供应。
农作物的种植管理与调控
农作物的种植管理与调控农作物的种植管理与调控对于确保高产高质农作物的生产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种植管理技术和调控措施,旨在帮助农民实现最大化的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一、土壤管理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因此合理的土壤管理对于农作物的种植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应该确保土壤的肥力充足。
通过施加有机肥料、配合合适的矿质肥料,可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
其次,合理的水分管理也是土壤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的灌溉和排水系统,确保土壤的湿度和通气性,从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二、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导致农作物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有效地防治病虫害,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是合理的农作物轮作和种植结构调整,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
其次,定期巡视和监测田间病虫害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如使用生物控制剂、合理使用农药等,以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伤害。
三、适应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于农作物生产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例如,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和栽培方式,如选择耐旱、耐寒、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采用覆盖种植、遮阳栽培等措施。
此外,合理利用气象信息,科学制定种植计划和灌溉方案,以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
四、精确施肥精确施肥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减少施肥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土壤测试和作物需求分析,我们可以准确把握农作物的养分需求,合理施用肥料。
另外,使用精确施肥技术,如滴灌、叶面喷施等,将肥料直接送到植物根系或叶片上,提高施肥效果。
五、管理与调控措施的科技应用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科技的应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例如,利用远程监测技术,农民可以实时掌握田间的生长情况和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和调控措施。
此外,现代化的设备和机械也为农民提供了更高效、更便捷的种植管理手段,如自动灌溉系统、无人机喷洒等。
总结:农作物的种植管理与调控是实现高产高质农作物生产的关键。
水稻种植技术的主要环节与病虫害防治要点
水稻种植技术的主要环节与病虫害防治要点作者:磨春礼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5期水稻在我国农业经济领域的地位不可动摇,其应用价值广,适应能力强,获得广大农业工作者欢迎,在我国的华北、东北以及西南地区都有广泛种植。
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前气候、土壤条件都有所不同,要想提高水稻产量需要结合水稻实际需求,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
一、水稻种植技术主要环节(一)种子的选择我国南北方气候条件相差较大,水稻种子的选取需要结合温度条件以及空气湿度条件综合选取水稻品种。
此外,在确定水稻品种之后,所选取种子的表面不能出现干瘪、皱褶以及凹陷等问题,以免影响出苗率。
(二)水稻种子的处理在水稻种子购置之后,首先,将表面腐烂或干瘪的种子去除掉,其次,将其他合格的种子放到透气良好的环境下晾晒,一方面,剔除掉种子内部的水分,提升种子的吸水能力,减少种子的休眠期。
另一方面,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杀死种子外皮的病菌,进而减少水稻发病几率。
(三)水稻床苗的处理和育苗通常情况下,水稻的床苗走向以东西为主,目的在于保证所有的水稻幼苗都能享受到充足的阳光,以此保证苗床温度促进种子发芽。
与此同时,种子在发芽之后,根部会迅速生长,如果苗床没有提供足够的空间,不仅多个稻苗之间争夺营养水分,还会限制稻苗根部发育。
此外,在育苗过程中,需要将一层薄膜覆盖在苗床上方,使苗床中的水分不往外流失,但是为了避免苗床水分过多,工作人员也要准备排水相关工作。
(四)水稻的播种在水稻播种之前需要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并根据以往种植经验和天气预报合理推断最近10天左右温度范围,防止因为特殊天气地表温度骤降,导致种子冻伤或腐烂。
水稻发芽的最佳发芽温度为7℃左右,如果地表温度大于6℃时就可以采取播种活动。
不同于大豆或玉米的种子,水稻种子较小,因此,在覆土时需要严格控制土层的厚度,不仅要考虑种子在土壤中温度,还要考虑幼苗是否能顺利破土而出,在结合多方实验下,覆土厚度为10cm左右最合适。
《作物栽培技术措施》ppt课件
作物栽培技术的应用场景
农业生产
作物栽培技术是农业生产的重要 支撑,通过应用作物栽培技术, 可以实现农作物的优质、高产、
高效、安全、稳定的生产。
生态环境保护
作物栽培技术可以改善土壤质量、 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对生态 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
食品安全保障
作物栽培技术可以保障农产品的质 量安全,减少农药残留和有害物质 的含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
特点
03
04
05
综合性:作物栽培技术 涵盖了从种子到成品的 全过程,包括播种、施 肥、灌溉、病虫害防治 等多个环节,需要综合 考虑环境、品种、气候 等多种因素。
系统性:作物栽培技术 需要按照预定的生产目 标和要求,制定系统的 技术方案和操作规程, 确保生产的稳定性和高 效性。
地域性:不同地区的气 候、土壤、水资源等条 件不同,作物栽培技术 需要根据当地情况进行 调整和优化。
智能化灌溉
通过智能化灌溉系统,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和养分状况,精确控制灌 溉时间和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自动化采收
采用自动化采收设备,根据作物成熟度和天气条件,进行适时采收 ,提高生产效率和采收质量。
新品种培育与基因编辑技术应用
新品种培育
通过传统育种和基因编辑技术,培育抗逆性、抗病性、优质高产的作物新品种,满足农业生产的多样 化需求。
耕作时间
选择适宜的耕作时间,如春季、夏季 、秋季等,以避免土壤水分过大或过 小,影响作物生长。
施肥技术施肥种类根据作生长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选择适宜的肥料种类,如有机肥、化肥、 生物肥等。
施肥量与施肥方式
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状况,确定合理的施肥量和施肥方式,以满足作 物对养分的需求。
农作物栽培技术
农作物栽培技术农作物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栽培技术对于确保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涉及到土壤管理、种子选择、植株的生长和疾病防治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探讨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几个关键因素。
一、土壤管理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良好的土壤管理对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农民应选择适合作物生长的土壤,例如适合水稻生长的沼泽土壤。
其次,合理施肥是土壤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土壤的肥力可以通过合理施肥来提高,例如在土壤中添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以补充土壤中的养分。
此外,土壤的水分管理也是重要的一环。
农民应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的水分含量来进行灌溉,确保作物的正常生长。
二、种子选择种子是农作物生长的起点,选择优质的种子对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农民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种子,并且要确保种子的纯度和活力。
纯度指的是种子中杂质的含量,而活力则是指种子的萌发力和生长潜力。
此外,农民还应留意种子的抗病性。
选择具有较强抗病性的种子可以降低植株感染疾病的风险,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三、植株的生长管理农作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应的管理,包括适时疏芽、修剪和控制植株密度等。
适时疏芽是指农民在植株萌发之后根据需要及时将多余的幼苗拔除,以减轻植株间的竞争,确保主茎的正常发育。
修剪是对植株茎、叶和枝干进行适当修剪,以促进植株分枝和侧枝的生长,从而增加叶面积,提高光能利用效率。
控制植株密度是为了保证植株之间的光照和养分分配均匀,避免植株间的竞争过于激烈而导致产量下降。
四、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给作物带来严重的损失。
因此,农民应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关键。
预防为主指的是在作物生长过程中,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例如保持作物间的适当间距,避免病虫害的传播。
综合防治则是指采取多种手段来防治病虫害,例如物理控制、生物控制和化学药剂防治等。
农业知识科普农作物的栽培技术与管理
农业知识科普农作物的栽培技术与管理农民朋友们,大家好!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栽培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来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与管理,希望能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一些参考。
一、土壤准备农作物的栽培需要合适的土壤环境,因此在种植之前,我们需要进行土壤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土壤进行酸碱度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来调整土壤的pH值。
其次,在准备土壤时,在上一茬作物收获后,要将秸秆、根系等残留物清除,保持土壤的整洁。
此外,还需要进行深翻、耕作等操作,以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二、品种选择在栽培农作物时,选择适合该地区的优质品种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品种的适应性和产量可能有很大差异,所以农民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品种。
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三、适宜的种植时间种植的时间选择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农民应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周期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种植时间。
比如早春作物多选在春季进行播种,夏季作物则在气温升高后进行种植。
适宜的种植时间能够使作物在生长季节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有利于增加产量。
四、施肥技术农作物的施肥是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步骤。
在施肥时,应根据农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
通常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两种类型。
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提高土壤的保水和保肥能力。
而无机肥则可以直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掌握适量原则,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环境污染和作物生长异常。
五、病虫害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对产量和品质产生很大的影响。
农民在栽培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作物的健康状态,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存在。
合理的防治措施包括合理轮作、合理间作、合理施药等。
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以减少对农作物的伤害。
还可以通过提高耐病虫害能力的品种选择,减少病虫害的危害。
农作物高产种植技术与管理要点
农作物高产种植技术与管理要点一、土壤准备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优质的土壤能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水分和空气。
在进行农作物种植前,土壤的翻耕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翻耕深度根据不同农作物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像小麦、玉米等谷类作物,翻耕深度在20-30厘米较为合适。
翻耕可以打破土壤板结层,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
这有利于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根系能够更好地在土壤中延伸,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分。
土壤肥力的提升也是关键。
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
常见的有机肥料有农家肥、堆肥等。
农家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例如,猪粪中含有大量的氮元素,牛粪则富含纤维素等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
在施肥时,要注意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农作物的需求合理施肥。
如果土壤本身比较肥沃,施肥量可以适当减少;如果土壤贫瘠,则需要增加施肥量。
土壤的酸碱度也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不同的农作物对土壤酸碱度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茶树适宜生长在酸性土壤中,pH值在4.5-5.5之间;而棉花则更适合在中性至微碱性的土壤中生长,pH值在7-7.5左右。
如果土壤酸碱度不适宜,可以通过添加石灰来提高土壤pH值,或者添加硫磺来降低土壤pH值。
二、品种选择品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选择农作物品种时,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
比如在气候较为寒冷的地区,选择耐寒性强的品种至关重要。
像东北地区种植水稻,就要选择适应低温环境的粳稻品种,这些品种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正常生长发育,保证一定的产量。
抗病性也是品种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抗病性强的品种能够减少病害发生的概率,降低农药的使用量。
以小麦为例,有些品种对锈病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种植这样的品种可以避免锈病大规模爆发给小麦产量带来的严重损失。
还要考虑品种的产量潜力。
高产的品种通常具有较好的生长特性,如植株生长旺盛、分蘖能力强、穗粒数多等。
水稻种植技术的主要环节与病虫害防治要点分析
水稻种植技术的主要环节与病虫害防治要点分析水稻种植技术是指在水稻生长周期中,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运用合理的耕作、施肥、灌溉和防治措施等技术,以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在水稻的种植中,主要环节包括:选种、耕作、施肥、灌溉、育秧、田间管理和收获等。
下面我们将对这些环节逐一进行分析。
一、选种选种是水稻种植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
要选用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品质。
一般来说,应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水利条件。
同时,选种还需要注意一些重要的指标,比如品种的稳定性、适应性、抗逆性和抗病能力等。
二、耕作耕作是水稻种植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主要包括翻耕、耙平、开沟、施肥等。
在耕作的过程中,要根据土壤和田地情况来选用合适的耕作方式,以确保水稻的良好生长。
一般来说,耕作应该在田间管理结束后,进行踏实、深耕、平整和排水等步骤。
三、施肥施肥是水稻种植技术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良好的施肥管理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在施肥方面,一般分为基肥和追肥两个步骤。
基肥是在水稻种植前进行的,主要是为了提供水稻生长所需的养分,而追肥则是在生长期间进行的,以供给水稻不同期生长所需的营养。
四、灌溉对于水稻种植技术来说,灌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水稻种植中,要根据地形、气候、季节和水稻生长情况来进行灌溉。
一般来说,要保证水田里的水位不过深或者太浅,避免水渍或者水旱,以确保水稻的良好生长。
五、育秧育秧是水稻种植技术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育秧过程中,应该选用优质的种子,并进行密植、施肥、浇水等措施。
同时还要注意防止病虫害和逆境的影响,以确保育秧的成功。
六、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水稻种植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包括除草、松土、病虫害防治等。
要注意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以避免影响水稻的产量与品质。
同时还应注意调节水肥管理,保护有机质,完善土壤环境,控制水稻错季生长。
七、收获水稻种植的最后一环就是收获,这也是整个水稻种植技术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农作物种植养护指南掌握关键的管理技巧
农作物种植养护指南掌握关键的管理技巧农作物的种植养护是农民朋友们种植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作物的生长、产量以及质量。
为了帮助农民朋友们掌握种植养护的关键技巧,本文将从土壤准备、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参考和指导。
以下是农作物种植养护的关键管理技巧。
一、土壤准备在种植作物之前,良好的土壤准备是保证作物生长的关键。
首先,要清除作物残留物和杂草,并犁地深耕,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其次,要根据土壤的性质进行施肥和改良。
通过进行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可以确定土壤中缺失的养分,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施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此外,还可以添加有机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二、肥料施用科学合理地施肥是作物养护中的重要一环。
首先,要注意选择适量的肥料种类。
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需要的养分不同,所以要根据作物的需求进行施肥。
其次,要合理施用肥料。
施肥要均匀,并注意与灌溉配合,确保肥料迅速被作物吸收利用。
此外,还要掌握肥料的追肥原则,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及时补充养分。
三、病虫害防治病虫害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首先,要加强病虫害监测,定期巡视作物,并注意观察作物的生长状况。
一旦发现病虫害的初期症状,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其次,要选择适宜的防治方法,可以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多种手段进行防治。
其中,生物防治是一种环境友好、高效且对作物无害的防治方式,值得推广。
四、灌溉管理适量的灌溉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首先,要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和土壤的湿度情况,合理确定灌溉的时间和量。
过少或过多的灌溉都会对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要注意灌溉的方式。
一般而言,滴灌和喷灌是比较适宜的灌溉方式,可以减少水分的浪费,并且有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
五、定期修剪和疏果定期修剪和疏果是促进作物生长和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定期修剪可以促进作物的分枝和繁茂,有助于通风和光照的均匀分布。
农作物生长周期管理
农作物生长周期管理农作物生长周期管理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种植、生长、收获等多个阶段,对于保证作物产量和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阶段的管理措施、技术手段以及对环境的适应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准备阶段在种植农作物之前,农民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田地的选择和整地,农民需要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田地,并进行适当的整地处理,确保土地表面平整、细土松散。
其次是施肥,农民可以根据土壤质量进行合理施肥,充分考虑作物对氮、磷、钾等养分的需求量。
最后是防治病虫害,及时清除田地中的病虫害源,做好预防工作。
二、播种阶段在播种阶段,管理农民需要关注种子的选择和播种技术。
首先是种子的选择,农民应该选择优质的种子,确保它们具有良好的萌发力和抗性。
其次是播种技术,农民需要根据不同作物的要求进行适当的播种技术,如直播、穴播等。
此外,适时浇水也是播种阶段的重要工作,保证土壤的湿度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
三、生长阶段在作物的生长阶段,管理农民需要关注灌溉、施肥、除草等工作。
灌溉是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的重要手段,农民应该根据土壤干湿程度进行及时的灌溉,避免过多或过少的灌溉对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施肥是供给植物养分的重要方式,农民可以根据作物对养分的需求,适时施用有机肥或化肥。
此外,除草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及时清除田地中的杂草,减少杂草对作物养分的竞争。
四、成熟阶段在作物成熟阶段,管理农民需要关注采收和储存工作。
采收时间的选择对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农民应该选择适当的采收时间,同时采用科学的采收方式,减少作物的机械损伤。
在采收后,农民还需要进行储存工作,保证作物的新鲜度和质量,延长储存期限。
五、环境适应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管理还需要考虑到环境适应的问题。
不同作物对于温度、光照、湿度等环境因素有不同的要求,管理农民需要根据不同作物的要求,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例如,在冬季种植的蔬菜需要适当的保温措施,而在夏季种植的作物则需要适度的遮阳。
农学中的农作物种植和农业生产的管理
农学中的农作物种植和农业生产的管理农学作为农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农作物的种植和农业生产的管理技术。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科学的种植和管理方法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业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农作物的种植技术以及农业生产的管理两个方面,为大家介绍农学中的相关知识。
一、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农作物的种植技术是农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了选种、育种、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环节。
首先,选种和育种是确保农作物品种质量和产量的关键步骤。
选种侧重于挑选适应本地环境条件、抗病虫害、高产、优质的品种;育种则是通过人工控制交配和后代选择,不断培育新的优良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播种和施肥是农作物种植的基础。
适时的播种时间和数量,对于保证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同时,在施肥环节中,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合理配置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保证作物养分的供给,提高产量和质量。
最后,病虫害防治是农作物种植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综合防控措施,如适时施用农药、合理轮作、病虫害监测等手段,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保护作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
二、农业生产的管理农业生产的管理是确保农田生产有序进行的基础。
它包括了土壤管理、灌溉管理、作物生长监测、采收和储存等方面。
首先,土壤管理是农业生产管理的核心环节。
通过合理施用有机和无机肥料、旋耕、耙地、深松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其次,灌溉管理是保证作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
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量和生理阶段,科学合理地安排灌溉措施,提供适量的水源,避免干旱和水浸,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质量。
除此之外,作物生长监测和采收管理也不可忽视。
通过定期的作物生长监测,可以及时了解作物的生长情况和植株状态,对病虫害、干旱等问题进行预防和处理。
在采收管理环节,合理选择采收时间和方式,保护作物质量,减少损失。
在农业生产的最后环节,储存管理也非常重要。
适时采用包装、贮藏和运输等措施,防止作物水分、病害等损失,保证产品的安全和品质。
玉米种植全程管理从播种到收获的科学方法
玉米种植全程管理从播种到收获的科学方法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
要实现玉米的高产和优质,从播种到收获的全程管理都需要遵循科学方法。
一、播种前的准备土地选择与整理玉米适宜种植在土层深厚、疏松透气、肥力中等以上的土地。
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避免积水导致玉米根系腐烂。
在播种前,要对土地进行深耕。
深耕的深度一般在20-30厘米为宜。
深耕可以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使玉米根系能够更好地生长发育。
深耕后要进行耙地和平整土地。
将土地中的大土块耙碎,使土壤表面平整,这样有利于播种深度的一致。
平整的土地也便于灌溉和排水。
种子选择与处理种子的选择至关重要。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玉米品种。
例如,在干旱地区,可以选择耐旱性强的品种;在高肥力土壤上,可以选择高产潜力大的品种。
选好种子后,要进行种子处理。
首先是精选种子,去除破损、瘪粒、病粒等不合格的种子。
然后可以进行晒种,将种子在阳光下晾晒2-3天。
晒种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
还可以进行药剂拌种。
针对当地常见的病虫害,如地下害虫,可以用辛硫磷等药剂拌种;对于玉米黑穗病等病害,可以用粉锈宁等药剂拌种。
药剂拌种能够有效预防病虫害在种子萌发期的侵害。
二、播种播种时间玉米的播种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确定。
一般来说,当土壤温度稳定在10-12℃时就可以播种春玉米。
过早播种,土壤温度过低,会导致种子发芽缓慢,甚至烂种;过晚播种,可能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周期,在生长后期遇到不良气候条件,如早霜等,影响产量。
播种深度和密度播种深度一般在3-5厘米。
如果播种过深,种子出土困难,消耗过多的养分,导致幼苗瘦弱;播种过浅,种子容易失水,影响发芽。
播种密度要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等因素确定。
紧凑型玉米品种可以适当密植,一般每亩种植4000-5000株;平展型品种则要适当稀植,每亩种植3000-4000株。
在土壤肥力高的地块,可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肥力低的地块则要减少密度。
第四讲 农作物栽培管理的主要环节
H
22
4、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应做到:以有机肥料为主, 结合化学肥料,N、P、K三要素恰当搭配,因 地制宜补施微肥。
1)基肥 • 一般结合整地进行,即在作物播种或移栽前施入土壤中。
H
12
• 二、育苗移栽
–
水稻、甘薯、烟草、茄子等蔬菜瓜果以育苗移栽为主,油菜、棉花、玉米等作
物在复种指数高的地区采用育苗移栽。
H
13
– 1. 育苗移栽的意义 ① 缓和季节矛盾,不误农时; ② 充分利用土地和光、温等自然资源增加复种指数; ③ 苗床面积小,便于精细管理,利于培育壮苗; ④ 集约经营,节约种子、肥料、农药等; ⑤ 可按计划规格进行移栽,保证合理密度和苗全、苗壮。
H
38
第四节 收获与贮藏
• 收获时期 • 收获方法 • 收后处理与贮藏
H
39
四、农作物收获与储藏
• (一)种子、果实的收获期 – 禾谷类、豆类、花生、油菜、棉花等作物的生理成熟期即为产品成熟期。
H
40
• (二)以块根、块茎为产品的收获期
–
甘薯、马铃薯等无显著成熟标志,一般以地上部分茎叶停止生长,并逐渐变
消毒 石灰水浸种、药剂浸种、拌种 1%的石灰水浸种是利用石灰水膜将空气和水中的种
子隔离,是种子上附着的病菌得不到空气而闷死。 种子包衣
采用机械或人工的方法,按一定的种、药比例 把种衣剂包在种子表面并迅速固化成一层药膜。
H
4
• 浸种催芽 • 种子发芽除种子本身需有发芽力外,还需一定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 浸种是播种前用清水浸泡种子,让种子吸足水分。 • 催芽是人为创造一个适宜温、湿度,使种子发芽。【温度以25-35℃为好】 • 种子吸水不足,则发芽率低,但吸水过度却会使养分外溢,播后易烂钟。 • 浸种时间和催芽温度,随作物种类和季节而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摘心(打顶)
摘除主茎顶尖,能消除顶端优势,促进茎叶生长,
使养分重新分配。
第四节 收获与贮藏
收获时期 收获方法
收后处理与贮藏
四、农作物收获与储藏
(一)种子、果实的收获期
禾谷类、豆类、花生、油菜、棉花等作物的生
理成熟期即为产品成熟期。
(二)以块根、块茎为产品的收获期
甘薯、马铃薯等无显著成熟标志,一般以地
排水——排除地面水、耕层土壤中多余水、降低地
下水位。一般分明沟排水和暗沟排水。
① 除涝 防止作物受淹减产
② 防渍 通过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根系活动层中过多的土壤水。
③ 易于耕作 在土壤含水量适宜时进行土壤耕作,不但效率高, 而且质量好。
④ 防治盐碱化 将地下水位控制在一定的深度,防治根系活动层 发生盐分积累。
打井,井群抽水时在较大范 围内形成地下水位降落。
6、防治病虫草害
病虫害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一般采用农
业防治、生物防治、理化防治等。
杂草防除
争水、争肥、争空间,降低了田土养分和土壤湿度,直接影 响作物产量。同时也是病虫的中间寄主和越冬场所,杂草丛
田间杂草是影响作物产量的灾害之一。杂草和作物争光、
• 一般以速效性化肥为主,占总施肥量的30%— 50%。
撒施追肥适用于种植密度较大或根系遍布于整个 耕作层的作物。
优点:简便、易行,随时可以给作物补充营养元 素。 缺点:肥料利用率不高,肥料在土壤表层,易引 起 NH3 的挥发损失,水田条件下,也会因反硝化 作用引起脱氮损失。
穴施和开沟条施将肥料施于种子的底下,或施在 一侧或两侧作种肥,也可在生育中期穴施、开沟 施作追肥。
叶面喷施见效快,肥料利用率高。
当作物出现营养元素缺乏症状时,喷施是最好的 补救方法。 新叶比老叶吸收能力强,因此叶面喷施主要喷洒 于作物上部。
注施 减少挥发。
液体肥料通过注射器注入土壤,使肥料深施入土,
5、灌溉排水
灌溉——除满足农作物需水要求外,还能调节土壤
温度、培肥地力、改善田间小气候、改善土壤理化性 状。一般分地面灌溉、地下灌溉、喷灌、滴灌 4类。
③苗床面积小,便于精细管理,利于培育壮苗;
④集约经营,节约种子、肥料、农药等;
⑤可按计划规格进行移栽,保证合理密度和苗全、苗壮。 2. 育苗移栽的缺点 ①根系受损伤多,入土浅,不利于吸收土壤深层养 分,抗倒伏力较弱。
②人工移栽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
3. 育苗的方式 ①湿润育秧 水稻常用的育秧方式
苗床:泥脚较浅、土质带沙、肥 力较高、水源清洁、排灌方便;
水量少时,应适当深播。反之,应适当浅播。
如:小麦、玉米3-4cm
烟草(需光)、油菜、棉花浅播
(四)播种方式
撒播、条播、穴播、精量播种。
1. 撒播 最早采用的播种方式,土地利用 率较高,省工抢时。 主要缺点:
( 1 )种子分布不均匀,覆土深浅不一致,出苗率低,
幼苗生长不整齐。
(2)植株之间距离无规律,田间管理不方便。
棉花应分收、分晒、分藏。
贮藏与保鲜
一般谷类、豆类、油料作物的种子采用仓贮、袋
贮、囤贮等方式。
烟草麻类等在烘烤或剥制干燥等特殊处理后贮藏。
薯类保鲜应: ①收、运、贮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损伤破皮; ②入窖前要严格选择,剔除病、虫、伤薯块; ③贮藏期间注意调节温度、湿度和通风。
作业:
1、育苗方式有哪些? 2、田间管理技术有哪些?
施用种肥的注意事项: • 不选有腐蚀性的肥料,如碳酸氢铵、过磷酸钙; • 不选有毒害作用的肥料,如尿素;
• 不选有害离子的肥料,如氨化钾、氯化铵、硝酸 铵、硝酸钾; • 不选强碱性化肥,如窖灰钾肥、钢渣磷肥;
• 不选没腐熟的农家肥。
3)追肥 • 作物生长发育期间施入的肥料。 • 不同生育阶段根据需要均可追肥,但它们增产 效果有很大差别,其中施用肥料营养效果最好 的时期称为最高生产效率期。 • 一般作物的最高生产效率期是产品器官形成期, 此时吸收养分最多,增加养分供给可促进产品 器官的分化形成,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生将增加病虫传播和严重程度,降低作物产量和品质。
除草方法: 农业除草法如精选种子、轮作换茬、水旱轮
作、合理耕作等;机械除草法如机械中耕;化学
除草剂除草法。
7、控旺技术
1).深中耕 采用人工松土的方法,使植株周围的土壤松动, 损伤部分根系(切断浮根),减少营养和水分的吸 收,减缓苗叶生长,从而达到控旺目的。
3. 穴播
又称“点播”,按一定的行株距开穴播数粒
种子。种子播在穴内,深浅一致,出苗整齐,便
于增加种植密度,集中用肥和田间管理,但仍需 间苗。在丘陵山区应用较为普遍,如油菜等。
4.精量播种
在点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用种的播种 方法。能将单粒种子,按一定的距离和深度,准确 地播入土内,获得均匀一致的发芽条件,促进每粒 种子发芽,不需间苗,达到苗齐、苗全、苗壮的目 的。
(二)播种期 一定地区的每种作物都有其适宜的播种期。 适宜播种的作用:
1.保证发芽所需的各种条件;
2.使作物各个生育时期处于最佳的生育环境,避开
低高温、阴雨干旱、霜冻和病虫等不利因素,实
现高产优质; 3.为后茬作物适时播种创造条件,达到全年增产。
(三)播种深度 一般种子较大,子叶不出土,土壤质地较轻,含
• 提高肥料利用率; • 增强土壤养分供应能力;
• 改善土壤环境;
• 防治地力下降; • 增强作物抗逆力等。
2)种肥
• 播种或定植时施在种子附近或与种子混合施用 的肥料。 • 种肥的作用: • 可以补充基肥的不足,为作物初期生长供 应养分。 • 施用得当,可及早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要, 又可省追肥用工。 • 施用不当,会危害种子造成损失。
种子隔离,是种子上附着的病菌得不到空气而闷死。
把种衣剂包在种子表面并迅速固化成一层药膜。
浸种催芽 • 种子发芽除种子本身需有发芽力外,还需一 定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 浸种是播种前用清水浸泡种子,让种子吸足 水分。 • 催芽是人为创造一个适宜温、湿度,使种子 发芽。【温度以25-35℃为好】 • 种子吸水不足,则发芽率低,但吸水过度却 会使养分外溢,播后易烂钟。 • 浸种时间和催芽温度,随作物种类和季节而 异。
4、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应做到:以有机肥料为主,结合 化学肥料,N、P、K三要素恰当搭配,因地制 宜补施微肥。
1)基肥 • 一般结合整地进行,即在作物播种或移栽前施入 土壤中。 • 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迟效与速效结合。 • 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50%—70%。
施用基肥的作用:
• 满足作物生长中期以前的营养需要;
2).压苗 主要用于麦类。镇压可以达到压苗的作用, 更主要是沉实土壤,使土壤水分上移,增加地表
商情,在干旱情况下能促根增蘖。
3).晒田
是水稻生产特有的先 控后促的高产栽培技 术措施。
4).打(割)叶 采用手摘或刀割的办法,去 掉一部分叶片。其作用是减 少叶片的消耗,改善田间通 风透光条件,利于生殖器官 的生长发育。
漫灌 滴灌
沟灌
喷灌
畦灌
① 明沟 在田间开挖一定深度和间距的排水沟。
主要用以排除地表径流,也可控制地下水位。
② 暗管 在田间开挖排水沟,沟底
铺设能进水的管道,然后回填。 优点是不占耕地,有利于机耕,
近代世界各国已广泛采用。
缺点是容易塌坡淤塞,施工时要 注意质量和做好滤层。
③ 竖井 在田间按一定的间距
1、查苗补苗
2、间苗定苗
3、中耕培土
4、合理施肥
5、灌溉排水
6、防治病虫草害
7、控旺技术
1、查苗补苗
及早补种,出苗后追肥促发,使补种苗赶上早苗。
选择阴天、傍晚、雨后进行,带土移苗补栽,及时 浇水。
2、间苗定苗
间苗又称疏苗,去弱苗、杂苗、病苗,保持一定的株 距和密度。
原则是去密留匀、去小留大、去病留壮、去杂留纯。
定苗是直播农作物的最后一次间苗。
3、中耕培土
中耕 可疏松土壤,消除杂草,减少地力消耗,增
加土壤通透性,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促进有机
物质分解,提高土壤有效养分,抑制盐分上升。 中耕一般进行2-3次,深度以6-8厘米为好。 培土 的作用主要是增加土温,提高玉米等大株植 物的抗倒伏能力,利于花生下针结荚和甘薯块根 形成膨大,在雨水多的地方有利于排水防涝。培 土一般结合中耕进行。
畦:宽130-150厘米,沟宽2025厘米,沟深10-13厘米。 清除杂草,施足基肥,平整地 块,上水验平。
根据天气情况,前期沟内灌水,畦面保持湿润,以利发芽 出苗,后期保持浅水层,以利秧苗生长,便于拔秧。
②营养袋、营养钵育苗
移栽时起苗易,不伤根,成活率高。
适用于棉花、玉米及瓜类作物育苗。
③ 塑料软盘育苗
现在水稻抛秧即采用塑料软盘育秧。
简便易行,成本较低,质量好,成功率高。
4. 移栽
• 移栽时期应根据作物种类、适宜苗龄和茬口而定。 • 移栽前浇水湿润,以不伤根或少伤根为好。 • 栽后及早浇水、追肥,促进成活和幼苗生长。
水稻移栽适宜叶龄为4-6叶,油菜以6-7 叶为好。
水稻手插秧
机械插秧
抛秧
三
田间管理技术
精量播种需要精细整地,精选种子,防治苗期 病虫害,要选择性能良好的播种机,才能保证播种 质量和全苗。
二、育苗移栽 水稻、甘薯、烟草、茄子等蔬菜瓜果以育苗 移栽为主,油菜、棉花、玉米等作物在复种指数
高的地区采用育苗移栽。
1. 育苗移栽的意义
①缓和季节矛盾,不误农时;
②充分利用土地和光、温等自然资源增加复种指数;
2. 条播 植株分布均匀,覆土深浅较一致,出苗整齐,后 期通风透光良好,便于田间管理和间、套其他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