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 完整版

合集下载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作物栽培学:是为农业生产直接服务的一门重要的应用科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生活环境条件相互关系,研究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农业技术措施的科学。

2.作物: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为人类所栽培的植物。

3.喜温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10℃左右,其全生育期需要较高的积温。

4.经济产量: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主产品获得量。

5.生物产量:作物光合作用形成干物质总量。

6.经济系数: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

7.阶段发育:植物从种子发育发到成熟的生活周期内必须经过几个顺序渐进的质变阶段才能开始进行生殖生长,完成生活周期,这种阶段性质变的发育过程称为阶段发育。

8.叶片功能期:从叶片定型到衰枯前。

9.光合势:持续光合的叶面积与光合时间的积。

10.小麦出苗期:麦田50%植株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幼苗长出地面2cm的时期。

11.小麦分蘖期:麦田50%植株第一分蘖伸出叶鞘1.5—2cm的时期。

12.小麦拔节期:第一节间离地面1.5—2cm的时期。

13.玉米拔节期:雄穗伸长,基部节间总长度为2—3cm时期。

14.玉米大喇叭口时期:雌穗进入小花分化,雄穗处在四分体期。

叶龄指数为60左右。

棒三叶甩开呈喇叭口状的时期。

15.棒三叶:果穗叶及其上位叶,下位叶统称为棒三叶。

16.玉米穗肥:从小喇叭口期到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并以大喇叭口期为中心施用的促进穗大粒多的肥。

17.水稻三性:水稻的生育期内具有的感温性、感光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的统称。

18.水稻感光性:光照偏短、暗期加长,水稻完成光周期的诱导快,幼穗分化提早;光照延长,暗期缩短,水稻完成光周期的诱导慢,幼穗分化延迟的特性称为水稻感光性。

19.水稻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具有在高温和短日照处理,都不能再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的特性。

20.小秧:3叶期内移栽的水稻秧苗。

21.中秧:3.0-3.5叶龄内移栽的水稻秧苗。

22.大秧:4.5-6.5叶领移栽的水稻秧苗。

作物栽培学总论第一章

作物栽培学总论第一章

作物栽培学总论第一章作物栽培学是农业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如何科学地种植和管理各种作物,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本章将介绍作物栽培学的基础知识和主要内容,包括土壤和气候条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作物栽培技术的原则和方法等。

一、土壤和气候条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土壤和气候是作物生长的两个基本要素,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土壤提供了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而气候则会影响到作物的生长节奏和发育过程。

不同的作物对土壤和气候条件有着不同的要求,在栽培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合理的调控和管理。

1.1 土壤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土壤是支撑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它直接影响着作物的根系生长、养分吸收和水分利用。

土壤的质地、结构、肥力和酸碱度等因素都会对作物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

因此,在作物栽培中,要根据不同土壤的特点选择合理的土壤处理方法,如施肥、翻耕、改良土壤结构等,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适应作物的需求。

1.2 气候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以来的天气现象统计规律,包括降水、温度、光照等因素。

不同的作物对气候条件有着不同的适应能力,如水稻适应高温多湿的气候,而小麦则适应寒冷的气候。

因此,在作物栽培过程中要合理选择作物品种,并根据气候条件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如调节灌溉水量、选择适宜的播种期等。

二、作物栽培技术的原则和方法作物栽培技术是指通过合理的方法和手段,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在作物栽培过程中,要依据作物的特点和生长需求,合理选择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

2.1 合理施肥施肥是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基本措施之一。

根据不同作物的养分需求和土壤的肥力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化肥和有机肥进行施用。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可以减少土壤肥力的流失和环境的污染。

2.2 适时灌溉灌溉是指通过人工方式给作物提供水分,以满足其正常的生长需求。

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和土壤的含水量状况,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避免因缺水或过度灌溉而导致的产量和品质下降。

作物栽培学总论

作物栽培学总论

作物栽培学总论作物栽培学总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性质、任务和研究法一、性质和任务1、性质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也就是研究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生产理论和技术措施的科学。

研究对象:各种作物群体9粮、棉、油、糖、绿肥、饲料等)。

作物与外界环境条件间的关系是必须研究的。

2、任务栽培作物包括作物、环境和措施3个环节。

作物栽培学的任务是根据作物品种的要求,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采取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使作物品种的基因型得以表达,使其遗传潜力得以发挥。

二、理论基础1、与相关学科的关系2、总论与各论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三、特点和研究法1、作物栽培的特点:系统的复杂性、技术的实用性、生产的连续性、生长的规律性、明显的季节性、严格的地域性、变动性。

2、作物栽培的研究法:田间试验法(产量对比法)、生物观察法、生长分析法、发育研究法、生长发育研究法、模拟模型研究法。

四、作物栽培学的新进展1、叶龄模式与模式化栽培(计算机模拟仿真栽培)2、作物智能栽培3、轻简型栽培:作物直播栽培、再生栽培技术、4、反季节栽培5、物化栽培6、作物分子栽培7、作物清洁栽培第二节作物的起源和起源地一、农业的发生二、世界各地最早种植的作物三、中国是世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四、我国作物的来源第三节作物的多样性和作物分类一、作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作物的多样性二、作物的驯化和创造驯化、挖掘、创造三、作物引种及引种原则1、作物引种的概念与理论2、作物引种原则:生态生活条件得到满足、克服限制因子、引种作物逐步适应。

四、作物的分类1、按作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分析喜温作物、耐寒作物;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性作物、定日照作物;三碳C3作物、四碳C4作物;春播作物、夏播作物、秋播作物。

2、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1)粮食作物: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芋类作物(2)经济作物: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其它作物(如嗜好作物)(3)饲料和绿肥作物:有豆科的、有禾本科的、也有其它的。

作物栽培学总论(第2版)

作物栽培学总论(第2版)

作物栽培学总论(第2版)•目录:•第二版前言•第一版前言••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法•一、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和任务•二、作物栽培学的理论基础•三、作物栽培学的特点和研究法•第二节作物的起源和起源地•一、农业的发生•二、世界各地最早种植的作物•三、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四、我国作物的来源•第三节作物的多样性和作物分类•一、作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二、作物的驯化和创造•三、作物引种及引种原则•四、作物的分类•第四节我国古代作物栽培的特点和经验•一、我国古代的农学思想——“天人合一”•二、我国历代的种植业传统——精耕细作•第五节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和优势种植业布局•一、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其评价•二、我国的种植业结构和优势产品区域布局•第六节农业发展历程和可持续发展•一、农业的发展历程•二、世界作物生产概况•三、粮食安全•四、可持续农业•五、作物栽培科技进步•复习思考题••第二章作物的生长发育•第一节作物生长发育的特点•一、作物生长与发育的概念•二、作物生长的一般过程•三、作物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第二节作物的器官建成•一、种子萌发•二、根的生长•三、茎的生长•四、叶的生长•五、花的发育•六、种子和果实发育•第三节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一、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与阶段发育•二、作物在温度和光周期诱导下植株形态和生理上的变化•三、作物温光反应特性在生产上的应用•第四节作物生长的一些相互关系•一、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二、地上部生长与地下部生长的关系•三、作物器官的同伸关系•四、作物的器官平衡•第五节作物的个体与群体•一、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二、作物群体的结构•三、作物群体是一个生产系统•复习思考题••第三章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的形成•第一节作物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一、作物产量•二、作物产量构成因素•三、作物产量形成的特点•第二节作物的源、库、流理论及其应用•一、源、库、流理论•二、源、库、流的协调及其应用•第三节作物产量的潜力•一、环境资源与作物生产潜力•二、提高作物产量潜力的途径•第四节作物品质及其形成•一、作物品质的概念•二、作物品质形成的生理生化基础•第五节作物品质的调控•……•第四章作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五章作物栽培措施和技术•主要参考文献。

(完整word版)作物栽培学总论

(完整word版)作物栽培学总论

作物栽培学总论一、名词解释1、作物:广义上指有利于人类而由人工进行栽培的植物。

狭义上指农田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

2、作物栽培学: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3、引种:作物引种就是从外地或外国引入当地没有的作物品种或品系,借以丰富当地的作物资源.4、简单引种:由于植物本身的适应范围广,以致不改变遗传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或者是原分布区域可引入地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更适合植物的生长,植物生长正常甚至更好。

5、驯化引种:植物本身适应性很窄,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与原产地的差异太大,植物生长不正常甚至死亡,但是经过精细的栽培管理,或结合杂交、诱变、选择等改良植物的措施,逐步改变遗传性以适应新的环境,使引进的植物正常生长。

6、生物学零度:指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消耗相等情况下的温度。

7、生长: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

8、发育:指作物一生中,其结构、机能的质变过程,它的变现是细胞、组织和器官分化,最终导致植物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成.9、生长发育的周期性:作物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适应着周围环境的变化,所发生的生长发育上的节奏性,称为周期性。

10、生育期: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所需时间为作物的大田生育期,以天数表示11、作物的生育时期:指作物一生中其外部形态、特征及其内部生育特性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划分的时期。

12、作物的物候期:指作物的生长发育在一定条件下所表现的形态特征,人为地制定的一个具体标准,以便科学地把握作物的生育进程。

13、植物学上的种子:指由胚珠受精后发育而成的有性繁殖器官。

生产上的种子:泛指用于播种繁殖下一代的播种材料。

种子寿命:种子从采收到失去发芽力的时间14、种子的休眠: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和供繁殖的营养器官暂时停止萌发的现象。

(完整word版)作物栽培学总论

(完整word版)作物栽培学总论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法1、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作物:人类栽培的绿色植物,包括粮、棉、油、糖、绿肥、饲料等.2、作物栽培学的任务作物栽培学的任务在于根据作物品种的要求,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采取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使作物品种的基因型得以表达,使其遗传潜力得以发挥.要完成作物栽培学的任务,必须掌握与作物、环境、措施三个环节有密切关系的各种知识。

3、作物栽培学的特点复杂性:研究对象(作物,环境,措施)是极其错综复杂和变化多端的.季节性:大田作物“不违农时”,设施农业“反季节栽培”地区性:大处说,不同的地区;小处说,不同的地块变动性:新作物新品种的引种和创新,新技术新措施的引进,栽培作物的方法措施等也要不断变化.4、作物栽培的研究法1)生物观察法:肉眼观察和仪器测量2)生长分析法:叶面积消长和干物质动态3)发育研究法:对稻麦,特别注意分蘖消长、穗分化状况等4)生长发育研究法:根据器官建成规律,调查各营养器官的分化、发展和衰亡时期及其持续时间;观察穗分化和花芽分化进程,追踪小穗、小花分化数、退化数和成粒数及其临界期;测定不同时期有效叶面积及各器官的干重、碳素和氮素的含量以及碳氮比等;最后分析查明产量构成的各个因素.5)产量对比法:就是对不同作物品种或不同栽培技术措施进行田间小区或大田对比试验.这种对比发一般要设置若干个处理、安排若干次重复,进行田间比较,试验过程中要进行详细的观察测定和记载,收货时进行测产、考种,最后将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第二节作物的起源和起源地1、农业的发生农业起源的根本诱因可能是人口的不断繁衍和天然食物的短缺.从采集到种植,从渔猎到饲养,这是人类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变革,是最具突破性的飞跃。

2、世界各地最早种植的作物公元前7000年,穆雷贝特(叙利亚),采集野生小麦和大麦,可能栽培过公元前5000年,安纳托利亚(土耳其),已栽培大麦和小麦公元前6000—7000年前,中国,普遍种植水稻公元前5500-3000年,非洲撒哈拉,栽培高粱和御谷之类公元前3600年,埃及,种植小麦和大麦公元前6000年,墨西哥定居村社,种植籽粒苋、玉米、豆类、南瓜和甘薯公元前4000年,南美的阿亚库乔人,种植马铃薯、玉米、南瓜和豆类欧洲,希腊,种植小麦和大麦3、中国是世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中国是独立发展起来的古老农业中心之一,又是世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和多样性中心之一。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各论(水稻和棉花)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各论(水稻和棉花)

发芽:当胚根与种子等长,胚芽长达种子长度的一半时,称发芽再生稻: 利用头季稻稻桩上的腋芽, 在适宜条件下萌发成苗并抽穗结实再次收获的稻.感光性: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感温性:品种因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温性。

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进入生殖生长之前,不受短日、高温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性)。

返青分蘖期:是指移栽到幼穗分化以前的时期。

水稻直播栽培:是指直接将稻种播于本田而省去育秧和移栽环节的种植方式。

叶面积指数:单位土地面积所有的绿色叶片总面积,是一个比值。

源:是生产和输出同化产物的器官或组织,库是接受和贮藏同化物质的器官或组织。

抽穗期:全田有50%穗抽出的时期。

库:接受和贮藏同化物质的器官或组织。

强势花与弱势花:早开的颖花受精后获得灌浆物质的能力强,称为强势花;迟开的颖花受精后获得灌浆物质的能力弱,称为弱势花。

叶片:由表皮、薄壁组织、机械组织和大小维管束组成。

分蘖节:鞘叶节、不完全叶节、各伸长节,一般不发生分蘖,只有靠近地面的密集节上的腋芽可形成分蘖.叶蘖同伸规律:水稻主茎叶和分糵存在同伸规律,即n对n-3的同伸关系。

有效分蘖:分蘖在拔节后向两极分化,一部分出生较早的分蘖继续生长,能抽穗结实。

粒叶比:用最大叶面积期的叶面积和该群的总颖花数,总实粒数和总粒重来进行的比较。

不完全叶片:是指从茉鞘中长出的第一片绿叶,只有叶鞘。

完全叶片:是指自第二片绿叶起,叶片,叶鞘清晰可见。

有效总茎蘖数(有效穗数)决定期:把从见蘖(起始分蘖)开始,总茎蘖数增加到与最后穗数相等的时期最高茎蘖数期(高峰苗期) :分蘖增加到拔节后不再发生分蘖的时期拔节基部节间进行居间生长开始伸长时,出现所谓拔节。

现蕾:棉株第一果枝上出现肉眼可见(3mm长)的三角形苞片幼蕾的现象。

衣分:指百公斤子棉中皮棉占子棉的比重。

籽指:100粒棉花种子的重量。

高效叶:上三叶的生长与穗分化同步,并处于受光良好的上层,生理年龄有轻,为籽粒灌浆的主要功能叶抽穗:在稻穗发育完成,即花粉粒充实完成期后2~3d,穗颈节下方的节间迅速伸长,使稻穗从剑叶叶鞘上方抽出,叫做抽穗。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真题及答案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真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按农业区划和生产特点,我国油菜生产大致可分为.冬油菜和春油菜两大产区。

油菜的角果具有壳状和线状两种果皮。

2)单子叶作物属须根系,其根系由种子根和不定根组成,其中不定根是禾谷类作物根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3)豆类作物根部均有与之共生,并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的根瘤菌。

4)对大多数作物来说,磷的营养临界期都在幼苗期,而氮的临界期一般晚于磷。

5)根据水稻产量的源库特征,可将品种分为源限制型、库限制型和源库互作型三类。

6)环境有自然环境和_人工__环境之分。

7)净同化率表示单位时间、单位土地面积上所增加的干物重。

8)世界四大油料作物是大豆、(油菜)、花生和向日葵。

9)水稻群体面积指数最大的时期是孕穗至抽穗。

水稻一生中对逆境最敏感的时期是减数分裂期。

10)烟叶为自花授粉作物。

11)引种是作物的人工迁移过程,包括__简单引种___和驯化引种。

12)玉米的“棒三叶”是指:穗位叶、穗位上叶、穗位下叶三叶。

13)苎麻的繁殖方法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14)(钾)是烟草吸收量最多的营养元素,该元素不足,不仅影响烟叶外观品质,而且影响其燃烧性。

15)铃柄离层形成引起的棉铃脱落属于(生理脱落)16)(生物产量)是指作物一生中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所生产和累积的各种有机物的总量。

17)(作物栽培制度)是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构成、配置熟制和种植方式的总称。

18)禾谷类作物叶片的功能期通常是指(叶片达定长至1/2叶片变黄)所持续的天数。

19)决定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因素首先是(品种)。

烤烟一般质量最好的是(中部叶)。

20)棉花的主产品是(种子纤维);棉花去叶枝的时间为(第一果枝出现时)21.目前烤烟单株留叶数为(20片左右)。

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烟草类型是(烤烟)。

21)水稻的花序为(圆锥花序)。

水稻的最早播期以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0℃)的日期为宜。

22)水稻僵苗不发、根系变黑并伴有畸形根(如虎尾状),则很有可能为(中毒)。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

作物种植学各论题库一、名词解说1.棉花苗期:棉花出苗到现蕾的期间。

2.棉花蕾期:棉花从现蕾到开花的期间。

3.花铃期:棉花从开花到吐絮的期间4.吐絮期:棉铃开始吐絮到全田收花基本结束的期间。

5.棉花果枝:能直接现蕾结铃的分枝。

6.棉花叶枝:不可以直接现蕾结铃的分枝。

7.有限果枝:果枝只有一个结,顶端着生蕾铃,称为有限果枝。

8.无穷果枝:果枝有多结的称无穷果枝。

9.棉花的无穷生长习惯:在温度、肥水和光照条件同意下,棉花能够不停增添新叶、新枝和幼蕾。

10.3/8 叶序: 8 片叶恰好围成 3 周,第 9 片叶与第一片叶在垂直面上的叶序。

11.棉花现蕾:棉株第一果枝上出现肉眼可见(3mm长)的三角形苞片幼蕾的现象。

现蕾期:在生产中把集体中, 50%以上棉株开始出现第一个直径达 3mm的花蕾时称之为现蕾期。

12.盛蕾期: 50%以上棉株第四台果枝现蕾时称之为盛蕾期。

13.伏前桃: 7/15 从前开花的成铃14.伏桃: 7/16 至 8/15 期间开花的成铃15.早秋桃: 8/16 至 8/25 期间开花的成铃16. 晚秋桃: 8/26 至有效开花结铃停止期(9/15 )开花的成铃17.单铃重:是指单个棉铃的子棉重量18.衣分:指百公斤子棉中皮棉占子棉的比重。

籽指: 100 粒棉花种子的重量。

19.长势:棉株不一样期间生长发育速度20.长相:棉株不一样期间的外面形态特色21.双低油菜:芥酸和硫苷含量低于相应标准的油菜品种。

22.油菜苗期:油菜从出苗(子叶平坦)到现蕾历经的期间23.蕾薹期:从现蕾到初花为蕾薹期24.油菜现蕾:指拨开主茎顶端1~2 片幼叶可见到显然花蕾的期间。

25.油菜抽薹:油菜一般在现蕾时(或前或后),主茎节间开始伸长,当主茎薹高达到10cm时,称为抽薹26.角果发育成熟期 : 油菜从终花到角果、种子成熟为角果发育成熟期27.油菜有效分枝: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有效角果的分枝。

28.油菜“早花早薹” :油菜冬前和越冬时出现抽薹和开花的现象29.冬发油菜:幼苗有 9-10 片绿叶, LAI1.5 以上,开盘直径 30cm以上的油菜。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真题及答案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真题及答案

作物种植学一、填空题1)按农业区划和生产特色,我国油菜生产大概可分为 _冬油菜和春油菜两大产区。

油菜的角果拥有壳状和线状两种果皮。

2) 票据叶作物属须根系,其根系由种子根和不定根构成,此中不定根是禾谷类作物根系的主要构成部分。

3) 豆类作物根部均有与之共生,并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的根瘤菌。

4) 对大多半作物来说,磷的营养临界期都在幼苗期,而氮的临界期一般晚于磷。

5) 依据水稻产量的源库特色,可将品种分为源限制型、库限制型和源库互作型三类。

6)环境有自然环境和 _ 人工 __环境之分。

7)净同化率表示单位时间、单位土地面积上所增添的干物重。

8)世界四大油料作物是大豆、(油菜)、花生和向日葵。

9)水稻群风光积指数最大的期间是孕穗至抽穗。

水稻一世中对窘境最敏感的期间是减数分裂期。

10)烟叶为自花授粉作物。

11)引种是作物的人工迁徙过程,包含 __简单引种 ___和驯化引种。

12)玉米的“棒三叶”是指:穗位叶、穗位上叶、穗位下叶三叶。

13)苎麻的生殖方法有 __有性生殖 ___和无性生殖两种。

14)(钾)是烟草汲取量最多的营养元素,该元素不足,不单影响烟叶外观质量,并且影响其焚烧性。

116)(生物产量)是指作物一世中经过光合作用和汲取作用所生产和积累的各样有机物的总量。

17)(作物种植制度)是一个地域或生产单位的作物构成、配置熟制和栽种方式的总称。

18)禾谷类作物叶片的功能期往常是指(叶片达定长至 1/2 叶片变黄)所连续的天数。

19)决定作物产量和质量的要素第一是(品种)。

烤烟一般质量最好的是 ( 中部叶 ) 。

20)棉花的主产品是 ( 种子纤维 ) ;棉花去叶枝的时间为(第一果枝出现时)21.当前烤烟单株留叶数为 ( 20 片左右 ) 。

世界上栽种面积最大的烟草种类是(烤烟)。

21)水稻的花序为(圆锥花序)。

水稻的最早播期以日均匀温度稳固经过( 10 ℃)的日期为宜。

22)水稻僵苗不发、根系变黑并伴有畸形根(如虎尾状),则很有可能为(中毒)。

2024版(完整版)作物栽培学小麦

2024版(完整版)作物栽培学小麦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小麦•小麦栽培概述•小麦的生物学特性•小麦的栽培技术•小麦的田间管理目录•小麦的产量与品质•小麦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01小麦栽培概述小麦的起源与分布起源小麦起源于西亚的“肥沃月牙地带”,距今已有近万年的栽培历史。

分布小麦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从北纬67°至南纬45°均有种植,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小麦的分类与特点分类根据播种季节不同,小麦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根据粒质不同,可分为硬质小麦和软质小麦。

特点小麦适应性广,生长期较长,需肥需水量大,对土壤和气候条件有一定要求。

小麦的栽培意义经济价值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人类的食物供应和经济发展。

社会价值小麦的栽培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价值小麦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改善土壤环境、保护水资源等具有积极作用。

02小麦的生物学特性出苗与分蘖随着胚芽鞘的伸长和叶片的展开,小麦开始出苗。

在出苗后的一段时间内,主茎和分蘖会同时生长。

种子萌发小麦种子在适宜的水分、温度和氧气条件下开始萌发,经过吸水膨胀、物质转化和胚根突破种皮等阶段。

拔节与孕穗小麦进入拔节期后,主茎和分蘖的生长速度加快,节间伸长,植株高度增加。

随后进入孕穗期,幼穗开始分化形成。

灌浆与成熟小麦开花后,籽粒开始灌浆,淀粉等干物质积累增加。

随着灌浆的进行,籽粒逐渐成熟,最终达到收获标准。

抽穗与开花小麦抽穗后,穗部逐渐露出叶鞘,随后开始开花。

开花期是小麦授粉和受精的关键时期。

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温度适应性小麦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但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不同。

种子萌发和出苗需要较高的温度,而拔节和孕穗期则对低温较为敏感。

光照需求小麦是长日照作物,对光照时间有一定的要求。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充足的光照可以促进小麦的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

光温互作光照和温度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具有互作效应。

(完整word版)作物栽培学总论整理

(完整word版)作物栽培学总论整理

油料作物:大豆、油菜、花生、向日葵作物的分类:1.粮食作物: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类作物2.经济作物:纤维、油料、糖料、嗜好类、其他作物)3.饲料及绿肥作物栽培学特征:栽培学以作物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粮、油、糖、绿肥、饲料等各种.作物栽培学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研究目的.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全生育期的三个阶段:营养生长阶段、营养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生殖生长阶段。

生育期概念: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所需时间为作物的大田生育期,简称作物生育期.春化:小麦、黑麦、油菜等作物,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较低温度的诱导,才能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现象。

作物的感温性:1.冬性类型-—作物品种春化必须经历低温、春化时间也较长。

如果没有经过低温条件则不能进行花芽分化和抽穗开花。

一般为晚熟或中晚熟品种。

2.半冬性类型—-作物品种春化对低温的要求介于冬性类型和半冬性之间,一般为中熟或早中熟品种。

3.春性类型-—作物品种春化对低温的要求不严格、春化时间也较短。

一般为极早熟、早熟以及部分中熟品种。

长日照作物:作物要求在24h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长于某一临界日才能成花。

麦类作物、油菜、甜菜等。

短日照作物:作物要求在24h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短于某一临界日才能成花。

稻、玉米、大豆、高粱、烟草、大麻、黄麻。

日中性作物:这类作物的成花对日照长度并不敏感,在任何长度的日照下均能开花。

荞麦、豌豆、黄瓜、茄子、辣椒、番茄。

定日照作物:要求相对固定的日照长度才能完成其生育周期。

如甘蔗的某些品种。

物候期:是指作物生长发育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所表现出的外在形态特征,人为地制订了一个具体标准,以便科学地把握作物的生育过程。

[必考]水稻的物候期(8):出苗、分蘖、拔节、孕穗、抽穗、乳熟、蜡熟、成熟。

小麦的物候期(8):出苗、分蘖、拔节、抽穗、开花、乳熟、蜡熟、完熟。

大豆的物候期(6):出苗、分枝、开花、结荚、鼓粒、成熟.作物生育时期划分:稻麦类生育时期: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

作物栽培学(ppt109页)

作物栽培学(ppt109页)

作物栽培学(ppt109页)作物栽培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地位和特点第二节作物的起源和分类第三节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第四节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第五节我国作物栽培学主要成就与展望第一节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地位和特点一、性质与任务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优化决策、栽培管理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其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与之相关的学科很多。

作物科学研究领域每一新成果、新品种、新技术,都必须通过检验评定与组装配套,在作物栽培过程中应用推广,才能在农业生产中显示其功效和价值。

作物栽培学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科技水平和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一节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地位和特点其任务与作物、环境和措施有关。

作物本身。

研究对象是活的有机群体。

个体有自身的生长发育、器官建成、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群体也有它结构和发展规律,必须探讨如何协调群体与个体的矛盾。

环境条件。

作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外界环境条件。

不同作物、品种及生育时期和器官要求不同。

必须通过选择和改造环境来满足它。

技术措施。

作物对环境要求,如自然条件满足不了,采取相应人工措施。

如施肥、灌溉、防治病虫尽量满足作物的要求,以达高产优质目的。

同时还要考虑成本和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地位和特点二、地位与作用农业是基础。

作物栽培学的研究对象大田作物,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1、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2、重要的工业原料。

目前,我国约40%的工业原料如纺织、医药,70%的轻工业原料如卷烟、食品、造纸、制糖等来源于作物生产。

3、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

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制品的出口比重将会下降,但仍是重要出口物资之一。

第一节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地位和特点4、稳定”三农”。

作物种植业比重大,对农民的增收、农村的稳定和农业发展起重要作用。

5、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1.性质:作物栽培学是研究农作物高产优质栽培理论与技术的一门应用科学。

2.任务: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提出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栽培技术措施。

二、作物的起源、分类和分布1.作物的起源:起源地:(1)中国的中部和西部山区及其毗邻的低地是“第一个最大的独立的世界农业发源地和栽培植物起源地”(2)中南美洲地区2.作物的分类:(一)根据作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分类按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分为喜温作物和耐寒作物。

喜温(10°C):稻、玉米、高粱、谷子、棉花、花生、烟草;耐寒(1~3°C):小麦、大麦、黑麦、燕麦、马铃薯、豌豆、油菜。

按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性作物和定日照作物。

长日照作物(在日照变长时开花的作物):麦类作物、油菜;短日照作物(在日照变短时开花的作物):稻、玉米、大豆、棉花、烟草;中性作物(对日照长短没有严格要求的作物):荞麦;定日照作物:甘蔗的某些品种只能在12.75h的日照长度下才开花。

根据作物对CO2同化途径的特点分为三碳(C3)作物和四碳(C4)作物。

C3作物(光合作用CO2补偿点高):水稻、小麦、大豆、棉花、烟草C4作物(光合作用CO2补偿点低):玉米、高粱、谷子、甘蔗(二)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1. 粮食作物:谷类作物(小麦、大麦、燕麦、稻、玉米、谷子、高粱等)豆类作物(大豆、豌豆、绿豆、蚕豆、豇豆、菜豆等)薯芋类作物(甘薯、马铃薯、木薯、豆薯、山药、芋等)2.经济作物:纤维作物(棉花、大麻、亚麻、洋麻、黄麻、龙舌兰、蕉麻等)油料作物(花生、油菜、芝麻、向日葵、蓖麻、苏子、红花)糖料作物(甘蔗、甜菜、甜叶菊、芦粟)其他作物(烟草、茶叶、薄荷、咖啡、啤酒花、代代花)3.饲料和绿肥作物:紫云英、田菁、三叶草、沙打旺、黑麦草、苏丹草、红萍、水葫芦、水花生等4.药用作物:枸杞、黄连、红花、人参、地黄等(三)按农业生产特点分类(1)按播种期可分为:春播作物、夏播作物、秋播作物、冬播作物。

(2)按收获期可分为:夏熟作物、秋熟作物(3)按栽培季节分为冬季作物——秋冬播种、次年春夏收获。

如小麦,蚕豆等。

夏季作物——春夏播种、秋冬收获。

如水稻、玉米等。

(4)按播种密度和田间管理可分为:密植作物和中耕作物。

(5)按耕地种类可分为:旱地作物和水田作物。

3.主要作物的科、用途三、作物的生长发育1.生育期和生育时期生育期: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所需时间为作物的大田生育期,以天数表示。

部分作物如麻类、薯类、甘蔗、绿肥等系指播种到主产品收获所经历的时间。

生育时期:指作物在一生中其外部形态呈现显著变化的若干时期。

常见作物的生育时期。

稻、麦类: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玉米:出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穗期、吐丝期、成熟期;豆类:出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成熟期;棉花:出苗期、现蕾期、花铃期、吐絮期;油莱:出苗期、现蕾抽薹期、开花期、成热期2、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营养生长:作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

生殖生长: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生长。

花芽分化为二者的界限3、地上部生长与地下部生长地上部:茎、叶、花、果实、种子地下部:根、也包括块茎、鳞茎4.作物的生长: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的过程。

5.发育: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的过程,即作物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上质的变化。

6.“S”型生长曲线:作物个体的生长、作物群体的建成和产量的积累以至作物的组织、器官和细胞均经历前期生长较缓慢、中期加快、后期又减缓以至停滞衰落的过程。

缓慢增长期:种子内细胞处于分裂时期和原生质积累时期,生长比较缓慢。

快速增长期:细胞体积随时间而呈对数增大,因为细胞合成的物质可以再合成更多的物质,细胞越多,生长越快。

减速增长期:生长继续以恒定速率增加。

缓慢下降期:生长速率下降,因为细胞成熟并开始衰老。

7.种子休眠: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和供繁殖的营养器官暂时停止萌发的现象。

8.叶龄:植物发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一般来说,植物长出几片完全叶就称几叶龄。

9.叶面积指数:又叫叶面积系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

即:叶面积指数=叶片总面积/土地面积。

10.简述作物生长和发育的关系。

首先,生长和发育是统一的。

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发育又促进新器官的生长。

其次,生长和发育又是一对矛盾。

生长快而发育慢:有时营养生长过旺的作物往往是影响开花结实,如“贪青晚熟”;生长受到抑制时,发育却加速进行,例如在营养条件不良情况下,作物提早开花结实,发生“早衰”。

11.简述作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

(1)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基础。

(2)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两者矛盾大,要促进其协调发展。

(3)在生殖生长期,作物营养生长还在进行,要掌握得当。

12. “S”型生长过程在生产上的应用。

答:第一,各种促进或抑制生长的措施,都应在生育最快速度到来之前应用。

第二,同一作物的不同器官通过生育周期的步伐不同,生育速度各异,在控制某一器官生育的同时,应注意到这项措施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第三, S形曲线可以作为检验作物生长发育过程是否正常的依据之一。

作物生育是不可逆的,在作物出苗至成熟的整个过程中,应当密切注视苗情,使之达到该期应有的长势长相。

四、作物产量形成1.主要作物产量的构成因素2.产量的几个基本概念生物产量: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全生育期内所形成的地上部(茎、叶、花、果实)经济产量:单位土地面积上所获得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数量,即一般所指的产量。

经济系数: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即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源:光合产物供给源或代谢源,是制造和提供养料的器官,主要指作物的叶、茎为主体的全部营养器官。

库:产品器官的容积和接纳营养物质的能力。

3.库源关系:源是产量库形成和充实的物质基础;库对源的大小和活性有明显的反馈作用;库、源器官的功能室相对的,有时同一器官兼有两个因素的双重作用。

4.库、源关系对产量形成的作用①源限制型②库限制型③源库互作型5.群体:同一地块上的作物个体群。

群体结构:组成一个群体的各个单株以及总叶面积、总茎数、总根重在空间的分布和排列自动调节P626. 试述提高作物产量潜力的途径有哪些。

(1)培育高光效的品种。

在生理水平上——改变光合色素的组成与数量,提高作物光饱和点,改变CO2固定酶等。

在形态学水平上——理想株型选育。

如矮秆、叶片厚(2)降低呼吸消耗。

通过环境调控,防止逆境引起的呼吸过旺,减少光合产物的损失。

(3)改善栽培环境和栽培技术。

培肥地力,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状况;合理密植;合理灌溉;采用间、套作和育苗移栽等措施,提高复种指数,使一年中在耕地上有尽可能多的时间生长作物(延长光合时间);补施CO2,人工补充光照等(提高光合效率)。

五、品质及安全1、品质:收获目标产品达到某种用途要求的适合度。

(了解)2、四大品质类型:①食用品质:指蒸煮、口感、食味等的特性。

②营养品质:指氨基酸组成及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含量等。

③外观品质:影响产品质量的外部形态特征。

④加工品质:指不明显影响加工产品质量,但又对加工过程有影响的原材料特征。

3.品质形成的影响因素①作物品质的遗传调控常规育种与作物品质的改良;利用生物技术改良作物品质;品质优异的作物种质资源的利用;②作物品质的环境调控环境条件对蛋白质的影响;环境条件对油分含量的影响;环境条件对碳水化合物形成的影响;环境条件对纤维素品质的影响;环境条件对特殊物质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③作物品质的栽培措施调控品质随播种期、种植密度、施肥、灌溉、生长调节剂、病虫害、收获期的变化而不同。

六、作物与环境的关系1.简述光照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

光照强度和作物生长的关系:(1)光照强度对作物的生长及形态建成由重要的作用。

(2)光照强度影响作物花芽的分化和形成。

(3)光照强度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植物发育的重要能源。

日照长短与植物生长发育关系:(1)日照长短是作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必要条件。

(2)日照平均长短均会直接影响作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光谱成分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1)不同光谱对作物的生育有不同的影响。

(2)可见光区大部分光谱能够被植物进行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3)光谱成分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

七、作物种植制度1.复种:是指在同一块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2.复种指数:是全年总播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化。

复种指数=全年作物播种总面积/耕地面积*100%3.活动温度:是指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的日平均温度。

4.有效温度:活动温度与生物学最低温度之差。

5.生物学最低温度:作物不同发育时期中有效生长的温度下限。

6.净同化率:指每平方米叶面积在较长时间内(一昼夜或一周)增加干重的克数(g干物质m-2叶·日-1)。

7.相对生长率:单位时间单位重量植株的重量增加,通常用g/g.d或g/g·周表示8.间作: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在同一块田地上分行或分带间隔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用“+”表示。

9.套作:是在前季节作物生长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用“/”表示。

10.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构成及配置的总称。

11.作物轮作:是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作用: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经济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协调利用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轻病虫害;减少田间杂草。

12.连作:是在同一田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或采用同一复种方式的种植方式。

危害: 生物因素(伴生性杂草和寄生性杂草危害加重、某些专一性病虫害蔓延加重以及土壤微生物种群、土壤酶活性的变化)②化学原因(营养物质的偏耗和有毒物质的积累)③物理因素(土壤物理化性状显著恶化,不利于同种作物的继续生长)13.作物需水量:作物的需水量通常用蒸腾系数表示。

14.水分临界期: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15.蒸腾系数:作物每形成1g干物质所需消耗的水分克数。

16.冻害:是指植物体冷却至冰点以下,引起作物组织结冰而造成伤害或死亡。

17.冷害:作物遇到零度以上低温,生命活动受到损伤或死亡的现象,称为冷害。

18.化感作用:植物为中心的一切有机体及环境间通过化学物质为媒介的化学相互作用。

(间套作人工复合群体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效作用,其原理在于种间互补,主要表现为空间互补、时间互补、养分互补、水分互补和生物互补等)19.间混套作的效益有哪些?试述间混套作的效益原理?答:效益:增产作用,增效作用,稳产保收作用,协调作物争地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