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八景的神话传说
潮汕民间故事大全
潮汕民间故事大全潮汕地区位于广东省的东部,这里是一个充满着独特文化和传统的地方。
潮汕民间故事作为这片土地上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这里,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脍炙人口的潮汕民间故事,带你走进这个神秘而古老的文化世界。
故事一,潮汕四大民间传说。
潮汕地区有着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潮汕四大民间传说,潮州的"关公巡城"、汕头的"关公过桥"、揭阳的"关公斩华雄"、澄海的"关公卧龙岗"。
这些传说都与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关羽有关,被潮汕人民传颂千年,成为了当地的文化符号。
故事二,潮汕地区的神话传说。
在潮汕地区,还有许多古老的神话传说,如"妈祖"、"七仙女"、"牛郎织女"等等。
这些神话故事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讲述着古代潮汕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传承着他们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
故事三,潮汕地区的民间传统节日。
潮汕地区有着许多独特的民间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年节等等。
每逢佳节,潮汕人民都会举行各种传统的庆祝活动,如舞狮、舞龙、打麻将、赛龙舟等,这些活动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潮汕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故事四,潮汕地区的民间传统习俗。
除了节日庆祝活动,潮汕地区还有许多独特的民间传统习俗,如"过大年"、"拜年"、"请神"、"祭祖"等等。
这些习俗都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潮汕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潮汕民间故事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潮汕人民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潮汕地区的传统文化,感受这片土地上的独特魅力。
希望我们能够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潮汕民间故事在世代传承中继续闪耀光芒。
潮州八景的神话传说_神话故事
潮州八景的神话传说潮州八景,旧时有内外之分,内八景是指于古城街巷之间,而外八景则指城外韩江两岸。
由于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内八景已逐渐湮没,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潮州外八景的神话传说。
一、“湘桥春涨”湘子桥即广济桥,在潮州城东门外,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之上,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壮丽迷人。
民谣唱曰:“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
广济桥始建于宋乾道七年(1171),始为浮梁,称“康济桥”。
此后,历二百余年的更迭,到明正德八年(1513),才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风格。
潮州民谣:“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鉎牛一只溜”,唱的就是湘子桥的历史风貌。
“湘桥春涨”是“潮州八景”之一:时当暮春三月,韩江水涨,河面增阔,湘子桥东西段中间十八梭船连成一线,真似长龙卧波。
观上游两岸的滴翠竹林,下游仙洲盛开的桃花和沿江的绿柳都象浮在水面,景色宜人,一似三湘,有诗赞道:湘桥春涨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
激石雪飞梁上鹭,惊涛声彻海门潮。
鸦洲涨起翻桃浪,鳄渚烟深濯柳条。
一带长虹三月好,浮槎几拟到层霄。
“仙佛造桥”的传说韩愈被贬到潮州后,要在潮州城外恶溪上面造一座大桥。
因为水深流急无法施工,便请侄儿韩湘子他们八仙和活佛广济和尚帮助。
广济和尚负责西岸工程,八仙负责东岸工程。
为了早日把大桥建好,他们都大施法力,各显神通广济和尚跑到桑浦山来,口中念起符咒,用手一指,只见满山石头都滚动起来,霎时变成一群羔羊,由他赶往潮州城。
东岸八仙跑去凤凰山,把山上石头变成群猪,也赶向工地。
八仙人多,分批赶猪。
别人都走了,只有铁拐李赶着最后一批猪下山,哪知半路碰到一个孝妇在一座坟墓前啼哭。
这丧气一冲,符法失灵了,那群乌猪倒下去变成一座山,就是现在的‘猪山”。
广济和尚一人赶羊,顾此失彼,赶到潮州时,发现少了两只,急忙跑回头寻找。
找到刚要赶来,又碰到一个贪心的财主,说这两只羊是他家丢失的,硬是把羊拖走。
湘子桥有趣的传说故事作文
湘子桥有趣的传说故事作文有道是:“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枉费走一场。
”对潮州人来说,印象最深的桥梁莫非就是湘桥。
他横跨韩江,东临笔架山,西临东门,南临凤凰台,北仰金山。
湘桥始建南宋,初时叫康济桥,后称济川桥,1435年更名广济桥,有称湘子桥。
原先的湘子桥是我国史上第一座启闭式的桥,世界上开关活动桥的先导。
桥的两端为24座固定的楼台,中部为18梭船组成的浮桥。
所以有一首民谣:“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生牛一只溜。
”它与韩江春潮构成了潮州八景之一湘桥春涨。
它还与河北赵州桥,北京卢沟桥,福建洛阳桥合称为“中国四大古桥”。
1958年,由于交通需要,将梭船拆除,改建成直通桥。
神气冷峻的钢桥架替代了低矮的木栏杆;平坦的路面替代了左右摆动的船。
当夜幕降临,它就像一条刚出韩江的龙。
自从有了崭新的钢筋混凝土的韩江大桥,湘子桥的负担轻了,承受非机动车通行,方便过往群众。
有一个神话传说:“仙佛造桥”,说湘子桥是由韩湘子带领的八仙和广济和尚带领的十八罗汉有法力造成的。
但事实上,它是潮汕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在南宋,没有起重机的时代,湘子桥那些几吨甚至几十吨重的石墩是怎样运来呢?原来,潮汕人民在韩江上游取石,然后利用涨水,把石头绑在大木船下顺流而下,因为水涨是漫过石墩,所以当时到达时就松绳,让石头自己落下去。
桥就靠这样一次次运石来造成的。
湘子桥真不愧是潮州的瑰宝。
不管是现在的还是以前的,它们各有各的风采。
前有苏联人在湘子桥上观察,还不时竖起大拇指称赞这座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的湘子桥——“桥梁之母”。
现在国家特地拨款下来恢复这座桥的原本相貌,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一睹这条龙的雄姿。
潮汕的民间传说故事
潮汕的民间传说故事
潮汕地区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故事,其中一些比较著名的包括:
1.桃花过渡:讲述了一段关于桃花仙子和船家女红姐的情缘。
桃花
仙子为了与凡人相恋,通过船过渡到凡间与爱人相见。
2.仙石记:讲述了一个穷书生在一块仙石的帮助下,通过科举考试
并最终成为状元的故事。
3.三姐妹分身:讲述三位姐妹因为得罪了龙王,被龙王困在一座小
岛上。
后来她们分身出七个女儿,其中三个女儿成了状元。
4.斗法比武:潮汕地区有很多关于神仙和法师的故事,这些故事中
经常出现神仙和法师斗法比武的情节。
5.七兄弟:讲述七位兄弟因为不满皇帝的暴政,化身为七种动物与
皇帝抗争的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潮汕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正义的追求。
潮州八景简介
潮州八景简介潮州,中国一座美丽的城市,为人们提供了醉人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文化古迹。
潮州拥有“潮州八景”,它们是潮州独有的景观传统。
潮州八景第一是“潮州渔火”。
潮州渔火是潮州人民历代以来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
州渔火以及潮州渔人的独特景观,常常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潮州八景第二为“双吉古楼”。
双吉古楼是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古建筑,是潮州古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存在。
双吉古楼令人感受到潮州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神,也是潮州的历史印记。
潮州八景第三为“鹅滩水漾”,位于潮州一个美丽的湖泊之上,是潮州最美丽的景观之一。
湖泊环绕,四季春意盎然,湖中可以看到各种鱼类在水中游动,还有一只五颜六色的鹅在湖面上慢慢行走,景致精美动人,令人陶醉。
潮州八景第四为“方船灯盏”,是潮州最具有特色的景点,也是全国最大的灯盏雕塑群,彰显着潮州渔民的勤劳精神,令人叹为观止。
潮州八景第五为“九孔天然石桥”,桥的构造精美古朴,令人惊叹,是潮州历史文化的精粹。
桥的独特构造,令人屏息以对,给人古韵无穷的感觉。
潮州八景第六为“八卦古岸”,是潮州古老的传统景观之一,极具视觉魅力。
岸曲折,倒映着潮州历史文化的精髓,令游客心旷神怡。
潮州八景第七为“番禹祠”,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遗迹之一,古老祠堂完整无缺,让人惊叹不已。
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体验到潮州历史文化的厚重感,还可以看到潮州生活的点点滴滴。
潮州八景第八为“平山潮汉泉”,是潮州最具有名气的景点之一。
该景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震撼和折服。
传说,潮汉泉可以消除疾病,还能洗涤潮州人民的灵魂,令人着迷不已。
潮州八景使潮州得以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更使潮州拥有了一份独特的、醉人的风情,令人沉醉其中。
潮州拥有多种传统文化、历史文物、自然风光,融合成了“潮州八景”,是潮州的一大精品,也是潮州人民的骄傲。
潮州人民对“潮州八景”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热爱,因为“潮州八景”不仅让潮州变得更加美丽,还代表了潮州人民在历史文化发展中积累的精神和文明,通过潮州八景展示潮州人民一颗真挚的心和一份深厚的情感。
潮州八景介绍
潮州八景介绍
潮州八景是指广东省潮州市境内的八个著名景点,分别是:
1. 潮州古城:潮州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古城内保存有众多的文物和历史遗迹,如海潮亭、大樟树、东华楼等。
2. 潮州花山:花山位于潮州市区东北部,是一座以天然岩石为主体的山岳公园。
花山之巅有一座高大的观音塔,周围还有一些古建筑。
3. 潮州广昌岛:广昌岛位于潮州市区东南部,是潮州市的一个海岛,以其美丽的海滩和清澈的海水而闻名。
岛上有一些度假村和旅游设施。
4. 潮州凤凰山:凤凰山位于潮州市区西北部,是一座以岩石景观和古建筑为主的山岳公园。
山上有一些古建筑和寺庙,如凤凰寺、天后宫等。
5. 潮州庵埠古镇:庵埠古镇位于潮州市区东南部,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古镇。
古镇内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和文物,如庵埠古桥、庵埠古街等。
6. 潮州南山寺:南山寺位于潮州市区西南部,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佛教寺庙。
寺内保存了大量的佛教文物和艺术品,如南山寺大雄宝殿、南山寺石窟等。
7. 潮州湘子桥:湘子桥位于潮州市区东北部,是一座古老的石拱桥,建于唐朝时期。
桥上有许多石雕和浮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生活和文化风貌。
8. 潮州铁砧山:铁砧山位于潮州市区东北部,是一座以自然风光和古建筑为主的山岳公园。
山上有一些古建筑和景点,如铁砧山庙宇群、铁砧山石窟等。
这些景点各具特色,是潮州市值得一游的著名景点。
潮州八景简介
潮州八景简介潮州,古称“潮州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史的文明古都”。
潮州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渤海流域沿海城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面积2128平方公里,海拔全境18米以下,有3000多年的历史。
潮州拥有灿烂的文化底蕴,无论是水乡特色的历史建筑,还是文人雅士的丰功伟绩,都实在值得称赞。
潮州的八景以其独特的风情而著称,以下是其中的八景简介:一、南湖八角亭南湖八角亭又名八角阁,位于潮州市东南湖畔,是潮州最著名的游览景点之一。
它是在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修建的,由宋式八角形檐台和折檐、山墙、洞壁拱组成,整个景观精美,是当地罕见的宋式建筑遗迹,被誉为“中国宋式建筑精品”。
二、武英殿武英殿原名安置殿,距今约三百多年,位于潮州市二水河的西侧,是当时朝廷赐给吴廷琰(称英公)和吴宗宪(称武公)抚养子孙的安置之处。
殿宇精美,雕刻精美,一座座殿宇排列整齐,对角线院落,白墙黑瓦,完美集中古典建筑风格,充满古朴的时尚风情。
三、溪口水库溪口水库位于潮州市大港新河沿岸,因支流入溪口而得名。
该水库最早始建于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主要用于防洪排涝,湖库环境幽美,拥有丰富的湿地生态资源,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四、港岛湖港岛湖又名半山湖,位于潮州市东部,是潮州最大的湖泊。
湖泊四周环山,湖面被绿树掩映。
在有雨的日子里,湖水清澈蔚蓝,可以看到湖中的小岛,在湖中荡桨游船,往西望可以看到夕阳驻色,非常迷人。
五、崖门瀑布崖门瀑布位于潮州市西部的一处山谷里,原名小石瀑,也称崖门水库瀑布。
瀑布以其瑰丽的景色著称,水流迅猛,发出潺潺的水声,相传梁祝曾误入此处,被瀑布声惊醒,令人流连忘返。
六、水门古城水门古城又名水门古镇,位于潮州市西部,曾是南方重要的港口和贸易中心。
古城墙呈八角形,被誉为“中国八角城”,是中国古城墙工程的宏伟杰作。
古城里有宋代官府、商业街、民俗文化街、古建筑大街、古树古花等,充满了历史色彩。
七、弥陀溪弥陀溪又名码头溪,位于潮州市盐步镇,是本市“河网络”的主要水路。
潮州八景:金山古松
金山古松与金山摩岩石刻屹立于城北韩江之滨,高约四十余米,状如覆釜,为潮州古城后枕,与西面的葫芦山,东面的笔架山形成潮城的三面屏障。
金山古松是潮州八景之一,原名马丘松翠。
因南宋景炎三年间(1278年)摧锋寨正将马发,率领潮州人民奋起抗击元兵侵潮,后元将收买南门巡检黄虎子为内应,攻陷潮州城,马发“收残卒百余人入保子城(即金山)。
度不可为,令妻子自缢而死,发自鸠”,满门殉节,全城人民在元兵屠城过程中几遭杀尽。
后人为纪念马发和潮州人民抗元,在金山上修筑马发墓,墓碑书“宋摧锋寨马公阖宅全节墓”。
并植苍松翠柏,以喻高风亮节。
原松柏已苍老,现代之以两株参天古榕,也有人称之为“金山古榕”。
清代爱国诗人丘逢甲曾游金山,于金山一小亭题下一联:“凭栏望韩夫子词,如此江山,独让前贤留姓氏?把酒吊马将军墓,奈何大地,竟将残局付英雄”。
明嘉靖十三年(1537年),潮人追奉马发为“金山圣王”,并于金山巷口建“忠节坊”。
坊几经修复至今尚在,是府城内唯一保存完好的古牌坊。
来源:考试资料网金山摩石刻于一九八四年文物普查时仅存三十题,虽然如此,但其内容之丰富,历史价值之高仍不可低估。
这些石刻中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第一山”题刻,有宋大中祥符间知军州事王汉辟金山的《金城山记》,有至和年间的《郑伸筑城记》,有元王用文平息兵乱的《阳兵乱》等重要纪事题刻,此外还有朱熹笔迹“拙窝”及元代“清晖同趣”、明代“凤台壁立”等风景题词、科举题名和题诗石刻,金山摩岩石刻既是潮州历史的珍贵资料,也是金山景区的书法大观。
潮州八景[图片]
潮州⼋景[图⽚][转] 潮州⼋景 [图⽚]潮州古城⼋景图 001 湘桥春涨湘桥春涨 湘江春晓⽔迢迢,⼗⼋梭船锁画桥。
激⽯云飞梁上鹭,惊涛声澈海门潮。
鸦州涨起蟠桃浪,鳄渚烟深濯柳条。
⼀带长江三⽉好,风光⼏拟到层霄。
湘⼦桥原名⼴济桥,座落于潮州城东门外。
相传唐代韩愈侄⼉韩湘⼦书有“洪⽔⽌此”的⽯碑竖于桥畔。
因其风光恍讼潇湘,故称江为湘江,桥为湘桥。
该桥东临笔架⼭,西接东门楼下,已有800年的历史,这⾥南望风台,北仰⾦⼭,东瞻笔架⼭,西观凤城街市,四⽅美景,尽收眼底。
暮春时节,韩江⽔涨,⼤桥恰似长龙卧波,江流滔滔,轻帆点点,桥激浪花飞溅,⼜似⽩鹭跃梁,洪波激流直冲风台,⼜像万朵桃花。
故成“湘桥春涨”⼀景。
潮州古城⼋景图 002 韩祠橡⽊韩祠橡⽊ ⾼植⼀株耸翠峦,侍郎⼿泽倚栏杆。
根深⼋⽉蟠祠古,叶毓双旌度岁寒。
梭影参差侵曲⽔,奇花多少映祠坦。
游⼈若问科名事,为指芳林旧姓韩。
在潮州笔架⼭上。
相传韩愈贬潮时,常登此⼭游览,⼿植橡⽊⼀株,后⼈敬仰韩愈,在橡⽊四周设栏保护,并建韩亭,韩词,⼜把⼭名改为韩⼭。
宋淳熙⼗六年(1189)潮州知军州事丁充元重建韩⽂公祠,以后屡毁屡修,逐成现祠现状。
传说韩愈当年⼿植橡⽊,就在祠前,直指蓝天,形如华盖。
春夏之交开花,红⽩相间,但不常开。
橡⽊开花,当年潮州便有⼠⼦登科。
潮⼈认为橡⽊开花是祥瑞之兆,花开得多,⼠⼦得中科举者就多;花开得少,中举⼈数就少;若是橡⽊不开花,便没有登科之⼠。
明⼈谈迁在笔记中,也有描述潮⼈⾄橡⽊祈祷得⼦的记载。
宋孝宗时潮州籍谏议⼤夫,礼部尚书王⼤宝曾作《韩⽊赞》。
但橡⽊早毁,⾄明嘉靖时郭⼦章任潮州知府,使⼈寻找橡⽊,已不可复得。
韩祠橡⽊因⼈⽽成潮州⼋景之⼀。
潮州古城⼋景图 003 ⾦⼭古松⾦⼭古松 ⾦⼭北枕起⾼峰,万古凝阴⼀株松。
矗矗凌云县百尺,青青耐雪度三冬。
凤亭积翠飞层堞,虎⽯吹涛逐晚钟。
长峙海邦标劲节,满林秋⾊⼊望浓。
在城北⾦⼭上。
关于潮州八景凤凰台的介绍
潮州八景之凤凰台,历史悠久,传说是凤凰飞临之地,故名。
这里是融自然美和人工建筑为一体的地方,历代题咏颇多。
相传这里是凤凰瑞征之地,古称乌禽池,又称金城楼、凤凰楼。
凤凰台位于潮州古城北郊韩江之滨,是一处融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名胜之地。
凤凰台四周韩江环绕,山水相依,如诗如画。
每当春夏季节,韩江水涨,江面宽阔,碧波荡漾,倒影婆娑;秋冬时节的韩江,江面平静,云淡天高,风光独具。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江面上点点渔火与江岸上的灯火相映成趣,宛如一幅动人的画卷。
凤凰台的建筑也独具特色。
台前是一座巍峨的门楼,门楼两侧是钟楼和鼓楼,象征着“晨钟暮鼓”的修行生活。
门楼上的匾额“凤凰台”三个字是清代潮州知府陈宏谋题写的。
进入门楼,便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楼阁,这是凤凰亭。
站在亭中,可以俯瞰整个凤凰台景区的美景。
沿着石阶而上,便来到了凤凰台的主体建筑———凤亭。
凤亭原名“金城楼”,是古代潮州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潮州八景之一。
亭内陈列着一些文物和历史资料,让游客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潮州的历史和文化。
亭子的外面是一个宽敞的平台,站在这里可以远眺韩江两岸的美景。
沿着石阶而下,便来到了一个宽阔的平台———“凤台平”。
这里是凤凰台的最高点,也是观赏韩江美景的最佳位置之一。
站在这里,可以看到韩江如一条银带穿城而过,两岸的风景如诗如画。
在这里还可以俯瞰潮州古城的全貌,感受到这座千年古城的深厚历史底蕴。
在凤凰台的周围还有一些其他景点,如碧玉仙洞、灵汇泉、大中寺等。
碧玉仙洞是一座天然的石灰岩溶洞,洞内宽敞平坦,四季温暖如春,适宜道士居处修行。
灵汇泉则是一处泉水潺潺的景点,泉水清澈甘甜,是潮州著名的泉水之一。
大中寺则是潮州历史上的著名寺庙之一,是潮州佛教文化的重要代表。
总之,凤凰台是潮州古城的一处重要景点,是自然美和人工建筑完美融合的代表。
在这里可以欣赏到韩江的美景,感受到潮州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凤凰台都是一处值得一游的地方。
潮州八景
潮州八景之一广济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州八景之一韩文公祠
潮州八景之一金山古松
潮州八景之一凤凰台
“
“潮州八景之一龙 湫宝塔
原指潮州城北面韩江河面的小沙洲上,建于宋代的石塔。塔下有葱郁繁茂的树林,有雅致幽静的寺院,与车周的景物 相辉映,构成一幅美妙绮丽的风景。初时名为“塔院维舟”,以游艇常喜系缆于此命名。又因塔边有“龙湫泉”,因之又 名“龙湫宝塔”。从前观赏此景,可见古塔屹立江中,与意溪遥遥相对,江水环绕小洲。若登塔眺望前方,可见湘桥如 长虹横贯江上,后面是高接云空的凤凰山,右边是炊烟袅袅的闹市,左边是一片广阔的绿野乡村。走进寺院,则见寺 僧焚香礼佛,敲钟弄鼓,别有一番风味。夜间则游艇如梭,通宵不息。每当月夜,游人或系艇塔边,饮茶抒怀;或仰 卧舟中,默数那满天星斗,聆听潺潺流水或掀帘观赏江上悠悠飘去的浪花,实在悠闲自得,其乐无穷。
“
潮州八景之一鳄 在潮州城外韩江北堤中段,有个古渡口,叫鳄渡。古时候潮州鳄鱼为患,
“ 渡秋风 故韩江原称之为鳄溪(恶溪)。相传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刑部侍
郎韩愈刺潮,因闻鳄鱼为患,危害人民的性命财产,遂于是年四月二十四 日在上述渡口设置祭坛,“以猪一羊一投恶溪之潭水而祝之”,潮人因此称 该渡口为鳄渡。这里是韩江上游最宽阔的江面。每年秋天,这里的景色最 为迷人:蓝色的晴空映衬着片片白云,秋风吹皱了平静的江水,堤上魁梧 笔直的木棉树沙沙作响,断断续续落下的几片黄叶,缓缓飘在辽阔的江面 上。鼓满白帆的船儿徐徐飘荡,任意东西,显得格外舒畅,自由自在。
潮州风景
潮州八景旧时有内外之分,内八景是指于古城街巷之间 ,而外八景则指城外韩江两岸。由于城市建设的不断发 展,内八景已逐渐湮没,现在人们所说的潮州八景是指 外八景,即“鳄渡秋风”、“西湖渔筏”(原西湖与韩江相 通)、“金山古松”(曾名“马丘松翠”)、“北阁佛灯”、“ 韩祠橡木”、“湘桥春涨”、“凤凰时雨”、“龙湫宝塔”(原 位于北阁对面江心,现仍存遗址)。
关于中国石桥的故事
关于中国石桥的故事1、赵州桥(河北石家庄)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在石家庄东南约四十多公里赵县城南2.5公里处,它横跨洨水南北两岸,建于隋朝大业元年至十一年(605-616),由匠师李春监造。
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
赵州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券高7.23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
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
赵州桥上的仙迹,主要指传说中张果老倒骑毛驴在桥上走留下的驴蹄子印;柴王爷推车过桥轧下的车道沟印和膝盖跪下的膝盖印;鲁班为救石桥跃身跳入河中,用手力顶石桥的手掌印,这些仙迹常常成为游人津津乐道的最有趣内容之一,来到赵州桥也都要首先寻觅看个究竟。
2、泰顺廊桥(浙江泰顺)泰顺素有中国廊桥之乡的美誉,泰顺廊桥是指泰顺境内保存完好的唐、宋、明、清代的34座形态各异的廊桥,泰顺廊桥其数量之多、工艺之巧、造型之美以及与周边环境之和谐,在世界桥梁史上堪称一绝,是《清明上河图》中虹桥结构的再现。
其中的代表是被誉为“世界最美廊桥”的泗溪“姐妹桥”——北涧桥和溪东桥。
泰顺廊桥座座廊桥如瑰宝般镶嵌在群山之间,与当地的民风民俗建筑完美有机融合,再加上千年古树构造成一幅完美的画像,如果穿上古装,会有一场穿越时空的感觉。
其中的北涧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400年前的一天,一名老妇手牵她的孙儿智周欲过北涧桥。
其时恰有两位仙人在桥上下棋,老妇便说:“请二位让我孙儿智周过桥。
”仙人误以为老妇说的是“知州”,便随口吟道:“八十婆婆到此游,手牵孙儿称知州,此人若有知州做,北涧桥头水漂流。
”谁知十多年后,这名叫智周的孩子竟真做到了知州。
就在他当知州的那年冬天,泗溪发了一场大水,把北涧桥冲走了。
于是康熙十三年,下桥村人在原址附近,重新建造了一条木拱桥,即我们现在见到的北涧桥。
这故事似乎是虚构的,但却为美丽的北涧桥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
潮州景点 历史典故
潮州有许多具有丰富历史典故的景点。
以下是其中一些景点的介绍:
1.广济桥(湘子桥):这座桥的历史典故与八仙和广济和尚有关。
传说中,广济和尚少了两只羊,
而八仙少了一群猪,导致大桥在建设中心时无法连接起来。
铁拐李急得直跺脚,结果把东岸桥墩踩低了一角。
最后,何仙姑把手中的宝莲花抛下,变成十八条梭船,而广济和尚把手杖丢下江心,变成一根长绳,将十八条梭船连成一架浮桥。
为了纪念韩愈和这八位仙人,潮州人给这座桥起了两个名字,一个叫“湘子桥”,一个叫“广济桥”。
2.韩文公祠:位于笔架山麓,是我国现存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纪念韩愈的祠宇。
这座韩愈纪念馆
是潮州人民为纪念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时为当地人民做好事而建。
韩文公祠倚山临水、环境清幽,除主体韩文公祠外,还有侍郎阁、允元亭和“天南碑胜”等景点。
其中,“天南碑胜”刻有李鹏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和刘海粟等著名书画家的题词,被认为是潮州刻碑史上的空前壮举。
此外,韩文公祠中的橡木也是潮州八景之一,称为“韩祠橡木”。
这些景点都承载着潮州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是游客了解潮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潮汕民间风水故事_潮汕民间风水传说故事
潮汕民间风水故事_潮汕民间风水传说故事广东省海丰县大湖镇高螺乡附近的山上有一穴南京“王姓”的“高螺”地,这是广东省有名的名地之一。
大湖“高螺地”的由来,有一段神奇的传说:传说明清时期,南京王姓公孙两人来广东省海丰县一带寻找名地,他们经过多年的寻找,终于有所发现,王姓长辈王公懂地理,他看见羊牯岭527米有一支龙弯延起伏十几里后在大湖镇的山上融结,王姓公孙两人几经寻访,发现了龙脉的结穴处,王公发现大湖山上有一螺形地理,为证实它是否活地,有一天,他在穴地的一块大石板上做记号,然后叫他的孙子在那里听,他自己爬上山顶去敲打,之后问他的孙子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他的孙子当时看到他的公公在山上敲打一石块,下面就会发出咚咚的声音,并且石缝中有水流出,觉得很奇怪。
他的爷爷下山后,他把自己听到看见的情况如实向他的爷爷说明,他的爷爷听后心中高兴,证实这确实是个活地。
该地来龙长,朝案山、龙砂好,前面有大水弯环,水口砂呈狮象之形,他预测该地葬后应出大批文人、官员。
王姓这位长辈能观星相,识天文,他想活地要活葬才有更好的效果,后来他测定该“螺地”在中午时要吐肉进食,有一天,他们公孙两人又到该地去,到中午时王姓长辈王公叫他的孙子到下面的水沟舀水给他喝,他的孙子走后不久,那神螺果然开口活动,王姓长辈在旁边先是静观其变,后来看到神螺开得很大并喷出水来时,他想现在正是下葬的好时机,为子孙后代造福他就纵身跳进螺口里,神螺被惊吓之后把口收缩,就将王姓长辈王公逐渐吞下去,等到他的孙子爬上山时,只听见有窿窿地声音,不见他爷爷的身影,他在大石块上只见到他爷爷的一双鞋,他走近一看,只见他的爷爷被神螺吞吃了一半,只露出头部,他的孙子赶忙要把他的爷爷拉上来,但是,他怎么拉也没有拉动,后来他的爷爷赶紧对他说:“孙子,不用拉,这是个活地,爷爷就葬在这里,今后咱们王姓会出一大批人才,要出的大小官员有三升加三斗,你要坚强活下去,回家乡南京告知此事。
”他的爷爷话刚说完,那神螺就窿地一声把他全吞食了,并化成了一个墓地形,即是现在的“高螺地”。
潮汕八景神话传说
潮汕八景神话传说1、湘桥春涨在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浩瀚的韩江,居闽粤交通要津,以其“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风格与赵州桥、洛阳桥、芦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宋乾道七年〔1171)太守曾汪创建,初为浮桥,由八十六只巨船连结而成,始名“康济。
淳熙元年〔1174),浮桥被洪水冲垮,太守常纬重修之,并“创杰阁于西岸,开始了西岸桥墩的筑建,至绍定元年(1228)历五十四年间,朱江、王正功、丁允元、孙叔谨等太守相继增筑,完成了十个桥墩的建造。
其中又以淳朝+六年(1189),太守丁允元建设的规模最大、功绩最著而改称西桥为“丁公桥,绍熙五年(1194),太守沈宗禹“皤石东岸,筑“盖秀亨,并称东桥为“济川桥,接着,太守陈宏规、林**、林会相继增筑,至开禧二年(1206),历时十二年,建成桥墩十三座。
东西桥建起来后,中间仍以浮舟连结之,形成了梁桥与浮桥相结合的基本格局。
宋末至元代,广济桥又有诸多兴废,明宣德十年(1435),知府王源主持了规模空前的“迭石重修,竣工后“西岸为十墩九洞,计长四十九丈五尺;东岸为十三激十二桐,计长八十六丈;中空二十六丈三尺,造舟二十有四为浮桥,并于桥上“立亭屋百二十六间,更名为“广济桥.正德八年〔1513),知府谭伦又增一墩,减浮船六只,遂成“十八梭船甘四圳的独特风格。
清雍正二年(1724),知府张自谦修广济桥,并铸鉎牛二只,分置西桥第八墩和东桥第十二墩,意在“镇桥御水。
道光二十二的年(1842)洪水,东墩鉎牛坠人江中。
故有民谣云:“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甘四样,二只鉎牛一只溜。
笔架山原名双旌山,因形似笔架遂称笔架山。
韩文公祠位于笔架山中峰的双旌石下。
相传韩愈贬任潮州刺史时,常登此山,筑亭游览,并亲手植下橡树。
后人敬仰韩公,将笔架山称为“韩山,将亭称为侍郎亭。
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知军州事丁允元认为韩公尝游于此并手植橡木,韩公之祠应迁建于此,所以将城南七里的韩文公祠迁至今址。
潮州八景2
潮州八景2.txt喜欢我这是革命需要,知道不?!你不会叠衣服一边呆着去!以后我来叠!我一定要给你幸福,谁也别想拦着。
关于内八景,由于历史沧桑,不仅有些景观已不见踪迹,而且连说法上也不一致。
清郑昌时有潮州十咏,实际就是十处景观,即“东楼观潮”、“西园赏菊”、“莲花午照”、“奎阁晨晖”、“佛宫梵唱”、“七星夜月”、“道圃红棉”、“镇海钟声”、“芦荻晚眺”、“丹桂流香”。
而流传的内八景则是在上述十景中删除“道圃红棉”和“丹桂流香”,且在名字上也不尽同。
如“佛宫梵唱”为“古刹梵唱”,“七星夜月”为“七星步月”(也有说“星桥夜月”),“莲花午照”为“莲林浮影”,“镇海钟声”为“府衙(楼)钟声”,“奎阁晨晖”为“奎阁腾辉”,“芦荻晚眺”为“渔庄晚眺”等。
而黄梅吟先生在《潮州街道掌故》中又增加“菠萝怪石”一景,同时也记述“道圃红棉”与“西园赏菊”是同一地点。
综上所述,对于古城内八景的历史及现状,可作大体的分析。
“东楼观潮”指在东门楼(广济城楼)上观看韩江潮涨。
因东门楼正对湘子桥(广济桥),每年春夏韩江水涨,流过湘子桥时而形成独特的景观。
此景似与“湘桥春涨”相同,只是观赏位置不同。
“西园赏菊”指位于道后巷至芒巷的原明末礼部尚书黄锦的别墅花园,因花园称为西园,园内假山莲塘,多姿多彩,尤以菊花品种最多,故赏菊成为一景。
此地目前已建为学校,因此“西园赏菊”也不存在。
“古刹梵唱”指位于开元路的开元镇国禅寺,因过去僧侣众多,每于晨昏人静时作功课,发出悦耳的颂经之音,令人陶醉,因而成为一景。
可惜开元寺现处闹市区,僧众不多,因此已没有过去的效果。
当然早晚课仍会吸引一些听众。
“府衙钟声”位于义安路与昌黎路交界处之府衙(原市政府),原前有楼,称镇海楼,楼上有大钟,每于夜静更深时发出报时钟声,声及全城。
而楼上栏杆柱头的一百零八只木雕猴,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是价值很高的艺术品,俗称“府老猴”。
在辛亥革命时,因清军据守,革命军纵火烧楼,付之一炬,此景也随之消失。
潮汕八景神话传说_神话故事
潮汕八景神话传说传说潮汕八景就各有一个故事,让我们来看看吧。
1、湘桥春涨在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浩瀚的韩江,居闽粤交通要津,以其“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风格与赵州桥、洛阳桥、芦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宋乾道七年〔1171)太守曾汪创建,初为浮桥,由八十六只巨船连结而成,始名“康济”。
淳熙元年〔1174),浮桥被洪水冲垮,太守常纬重修之,并“创杰阁于西岸”,开始了西岸桥墩的筑建,至绍定元年(1228)历五十四年间,朱江、王正功、丁允元、孙叔谨等太守相继增筑,完成了十个桥墩的建造。
其中又以淳朝+六年(1189),太守丁允元建设的规模最大、功绩最著而改称西桥为“丁公桥”,绍熙五年(1194),太守沈宗禹“皤石东岸”,筑“盖秀亨”,并称东桥为“济川桥”,接着,太守陈宏规、林、林会相继增筑,至开禧二年(1206),历时十二年,建成桥墩十三座。
东西桥建起来后,中间仍以浮舟连结之,形成了梁桥与浮桥相结合的基本格局。
宋末至元代,广济桥又有诸多兴废,明宣德十年(1435),知府王源主持了规模空前的“迭石重修”,竣工后“西岸为十墩九洞,计长四十九丈五尺;东岸为十三激十二桐,计长八十六丈;中空二十六丈三尺,造舟二十有四为浮桥”,并于桥上“立亭屋百二十六间”,更名为“广济桥”.正德八年〔1513),知府谭伦又增一墩,减浮船六只,遂成“十八梭船甘四圳”的独特风格。
清雍正二年(1724),知府张自谦修广济桥,并铸鉎牛二只,分置西桥第八墩和东桥第十二墩,意在“镇桥御水”。
道光二十二的年(1842)洪水,东墩鉎牛坠人江中。
故有民谣云:“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甘四样,二只鉎牛一只溜”。
2、韩祠橡木跨过广济桥,迎面便是蜿蜒起伏的笔架山,山上岩石层叠,苍松翠柏,浓荫蔽日,沿中峰石阶直上山腰,庄严静肃的韩文公祠便耸立在眼前,这里便是“韩祠橡木”的胜地。
韩江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人物
韩江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人物韩江流传古老的传说,潮州是人间天堂。
——采访题记韩江之滨,葫芦山巅,四望楼改建古城堡“凤栖楼”,瑞鸟凤凰,高冠长尾,色彩斑斓,雄姿巍然,“有凤来仪”,立名城标志,竖古城丰碑。
每天沐黎明曙光,迎一轮红日,名城金碧辉煌;披夕照晚霞,韩江溢彩流光。
啊,凤凰,乌中之王,遍体华彩,满身金光……凤凰不落无宝之地。
“三山环拱一水围”的潮州名城,葫芦山、金山、韩山、韩江,妙手天工,装扮一幅秀丽画图,谱成一曲抒情乐章。
潮州八景,山光水色辉映,分外娇妖。
历代诗人墨客歌之咏之,“独怜桥畔水,空碧似潇湘”、“湘江春晓水迢迢”,陈五猷、郑兰枝,以韩江两岸风光秀色比喻潇湘娇媚,魅力迷人,抒发眷爱乡土的情思。
回顾名城,从远古说起。
潮州自东晋义熙九年(413)以来,为历代郡、州、路、府所在地,是粤东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明代洪武三年(1370),兴建砖石结构城墙,取凤凰山为屏,凤水流人,又称凤城。
1986年国务院定潮州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
潮州名胜古迹星罗棋布,现有文物点627处,有“中原古典文化橱窗”美誉。
答案补充升格扩大区域的潮州市,又是一座朝气蓬勃,充满青春活力的城市,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旅游业方兴未艾。
眼前美景,前朝往事,涌上心头。
古之潮州,“恶溪瘴毒聚,雷电常汹汹”,视作“鬼门关”。
韩愈于唐元和14年(819)贬潮州刺史,风烛残年,风雪漫天经蓝关,抒发“知你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哀叹的绝唱,古今同慨。
留潮八月,驱鳄除害、修筑堤坊,执行“以德礼为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韩愈业绩昭著,辉耀青史,同韩山、韩江,永世长存。
春风化雨,花繁果硕。
“十相留声”坊,既竖先贤业绩丰碑,又寄托潮人缅怀先哲的情思。
“海滨邹鲁”、“吾邦文献”的桂冠,“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来潮不到桥,白白来一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象强力磁石吸引着海内外游客。
答案补充朋友,名城典雅秀美,潮人热情好客,欢迎您光临潮州,看看改革开放后,潮州市认真抓文物古迹的管理、修建、重建,做了不少实事,有目共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州八景的神话传说由于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内八景已逐渐湮没,今天给大家介绍潮州外八景的神话传说。
一、“湘桥春涨湘子桥即广济桥,在潮州城东门外,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之上,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壮丽迷人。
民谣唱曰:“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
广济桥始建于宋乾道七年(1171),始为浮梁,称“康济桥。
此后,历二百余年的更迭,到明正德八年(1513),才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风格。
潮州民谣:“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鉎牛一只溜,唱的就是湘子桥的历史风貌。
“湘桥春涨是“潮州八景之一:时当暮春三月,韩江水涨,河面增阔,湘子桥东西段中间十八梭船连成一线,真似长龙卧波。
观上游两岸的滴翠竹林,下游仙洲盛开的桃花和沿江的绿柳都象浮在水面,景色宜人,一似三湘,有诗赞道:湘桥春涨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
激石雪飞梁上鹭,惊涛声彻海门潮。
鸦洲涨起翻桃浪,鳄渚烟深濯柳条。
一带长虹三月好,浮槎几拟到层霄。
“仙佛造桥的传说韩愈被贬到潮州后,要在潮州城外恶溪上面造一座大桥。
因为水深流急无法施工,便请侄儿韩湘子他们八仙和活佛广济和尚帮助。
广济和尚负责西岸工程,八仙负责东岸工程。
为了早日把大桥建好,他们都大施法力,各显神通广济和尚跑到桑浦山来,口中念起符咒,用手一指,只见满山石头都滚动起来,霎时变成一群羔羊,由他赶往潮州城。
东岸八仙跑去凤凰山,把山上石头变成群猪,也赶向工地。
八仙人多,分批赶猪。
别人都走了,只有铁拐李赶着最后一批猪下山,哪知半路碰到一个孝妇在一座坟墓前啼哭。
这丧气一冲,符法失灵了,那群乌猪倒下去变成一座山,就是现在的‘猪山。
广济和尚一人赶羊,顾此失彼,赶到潮州时,发现少了两只,急忙跑回头寻找。
找到刚要赶来,又碰到一个贪心的财主,说这两只羊是他家丢失的,硬是把羊拖走。
拖到自己田里,羊再也不肯走了。
财主在羊身上抽了一鞭,两只羊顿时变成两座山头,把财主和他的一百亩田地都压在山下。
这两座山就被人们叫做“乌洋山。
八仙少了一群猪,广济和尚少了两只羊,大桥建到中心,便没法连接起来。
铁拐李急得直跺脚,结果把东岸桥墩踩低了一角。
大家正不知如何是好,只见何仙姑把手中的宝莲花抛下,花瓢在江心散开来,变成十八条梭船;对岸广济和尚看了,急忙把手杖丢下江心,变成一根长绳,把十八条梭船连成一架浮桥。
桥建成后,潮州人为了纪念韩湘子他们八位仙人和广济和尚,就给桥起了两个名字,一个叫‘湘子桥,一个叫“广济桥。
该祠始建于宋咸平二年(999),原址在金山麓夫子庙。
宋淳熙十六年(1189),知军州事丁允元认为韩公常游于此且曾手植橡木于是处,遂将祠址迁至今址。
相传当年韩愈曾在祠前山地手植橡木。
潮州人因崇敬韩愈,遂仿效其样在祠前栽植橡木,“经花之繁稀以科名盛衰,《潮州府志》甚至有“乾隆九年祠堂橡木花开,科名大盛的记载。
原橡木无存。
2004年从韩愈家乡河南孟州移植了数棵,长势翠旺。
石牌坊的“韩文公祠四个大字,以及“天南碑胜"碑廊中名人留题的墨宝拓刻,均是感受潮风韩韵的珍贵文物。
邑人郑兰枝有诗云:高植一株耸翠峦,侍郎手泽倚栏干。
根深八月蟠祠古,叶毓双旌度岁寒。
棱影参差侵曲水,奇花多少映祠坛。
游人若问科名事,为指芳林旧姓韩。
“韩祠橡木的传说历代多有橡木“以花之繁稀卜科名盛衰的记载。
仅北宋年间,如宋绍圣四年(1097年)韩木花开,报捷者有3人;崇宁五年(1106年)又盛开,中举4人;宣和六年(1124年),花开又传中者3人。
最为兴盛的是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甲辰科,广东登进士10人,其中潮籍进士7人。
这可能是潮郡学子见花开而信心足,发奋勤读,实际上是一种心里暗示的作用。
可惜到清中期(约在乾隆末年),橡木不复存在,人们种上木棉树代之。
三、“金山古松金山古松是潮州八景之一,原名马丘松翠。
金山形如覆釜,屹立于古城北阙,东临韩水,西瞰大湖,向为潮城屏障,亦是潮人登高览胜之处。
山上石刻甚多,至今保存了《金城山记》、《郑伸筑城记》、《三阳兵乱》等重要纪事石刻30多处,是潮州历史的珍贵资料。
“金山古松抗元英雄马发的传说宋末摧锋寨正将马发,率领潮州人民奋起抗击元兵侵潮,后元将收买南门巡检黄虎子为内应,攻陷潮州城,马发“收残率百余人入保子城(即金山)。
度不可为,令妻子自缢死,发自鸩,满门殉节,全城人民在元兵屠城过程中几遭杀尽。
后人为纪念马发和潮州人民抗元,在金山上修筑马发墓,并植苍松翠柏,以喻高风亮节。
郑兰枝有诗赞道:金山北枕起高峰,万古凝荫一棵松。
矗矗凌云悬百尺,青青耐雪度三冬。
风亭积翠飞层堞,虎石吹涛逐晚钟。
长峙海邦标劲节,满林秋色入望浓。
现在重建的凤凰台则是一座台榭建筑,四角方正的亭子端立在高大的石砌台基上,古朴典雅。
若逢乍晴还雨时节,此处时而烟雨空蒙,珠洒凤台;时而日出江天,虹抛七彩。
若于晴日登台,远望凤凰群峰隐没于烟岚里,近看韩江惊涛至此骤分两路奔流入海,有如唐诗“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意景。
清乾隆进士郑兰枝的诗,把这个景点描述得淋漓尽致:凤城郊外耸层台,时雨霏霏渡水来。
云锁湘桥疑海市,烟迷笔岭忆蓬莱。
一天银竹侵朱槛,八面檐花点碧苔。
雯后山川多景色,老鸦洲上好徘徊。
五、“龙湫宝塔龙湫宝塔是潮州八景之一。
原指潮州城北面韩江河面的小洲上,建于宋代的石塔。
塔下有葱郁繁茂的树林,有雅致幽静的寺院,与四周的景物相辉映,构成一幅美妙绮丽的风景。
初时名为“塔院维舟,以游艇常喜系缆于此命名。
又因塔边有“龙求湫泉,因之又名“龙湫宝塔。
可惜宝塔于清代已经倒塌,寺院也荒芜,残存的塔基后来也被洪水冲走去。
现在,代替此景是韩江东岸边一座古色古香的“凤凰塔的风光。
凤凰塔位于潮州市区东南约2公里的涸溪村,临韩江东溪、北溪分叉之东南岸上,耸立着一座七层八面砖石结构的古塔,此塔俗称涸溪塔,正名凤凰塔。
始建于明历十三年,清康熙三十年重修。
凤凰塔高47.72米,基围46.6米。
塔门朝西北,额“凤凰塔及对联:“玉柱擎天,凤起丹山标七级;金轮着地,龙蟠赤海镇三阳。
塔二层正面复嵌“万代瞻依石匾。
郑兰枝所描写的:古塔峥嵘鳄水头,潆洄院落好维舟。
帆藏灯影三更月,缆系钟声五夜游。
停棹不妨风瑟瑟,开窗正爱浪悠悠。
几层磴道遥望处,一幅江城入画秋。
台分二级,整座亭用花岗岩石建造,回廊栏杆,端庄且典雅。
亭内设祭鳄台,以石鳄鱼为座,背上有大石碑,正面刻韩愈《祭鳄鱼文》全文,背面刻《鳄渡亭碑记》。
亭联日:“佛骨谪来,岭海因而增重;鳄鱼徙去,江河自此澄清。
“溪石何间恶,江山喜姓韩。
“鳄渡秋风的传说据说韩愈当年三月廿五日到潮州后,深知民之疾苦:“皆曰恶溪有鳄鱼食民物产,民是以穷。
韩愈亲自去观察后,于四月廿四日便写了一篇《祭鳄鱼文》,并叫他的部属秦济杀了一猪一羊,到北堤中段鳄鱼经常出现的地方,点上香烛,宣读祭文,限期叫鳄鱼徙归大海。
当时,潮人倾城而出,人山人海,鸦雀无声,只听韩愈严厉宣布:“鳄鱼!鳄鱼!韩愈奉天子命到这里来做刺史,是为的保土庇民。
你们却在此祸害百姓。
如今姑念你们无知,不加惩处,只限你们在三天之内,带同族类出海,三天不走就五天走,五天不走就七天走,七天不走,便要严惩不贻。
说毕,将祭文焚化连同猪羊投入溪中,拜祭鳄鱼。
相传,当日拜祭了鳄鱼,晚上恶溪骤起暴风雨,雷鸣电闪;不过数日,溪水尽退,鳄鱼不得不迁徙去五六里的大海。
由此,把因鳄鱼作恶而得名的恶溪随人意愿改为“意溪。
这祭鳄的地方叫“韩埔;渡口叫“鳄渡,鳄溪自此称为“韩江。
有诗赞道:轻舟渺渺逐清风,载向西来复向东。
人立晴波秋水绿,叶飞远浦晚霞红。
一溪爽籁韩潮阔,两岸凉飚鳄渡空。
自是祭文神妙处,于今歌咏在江中。
西湖浚于唐代,原为放生池,宋代重浚,辟为游湖。
湖上有横贯东西的虹桥,有别具一格的湖心亭、湖清亭、渔庄,充分体现了南方园林建筑那小巧玲珑、典雅古朴的特点。
每当夏初,湖水浸溢湖边石堆,青葱的树木,别致的亭阁,倒映在波平如镜的湖水中,岸畔柳条随风摇曳,远处莲池散发着阵阵清香。
十几只渔筏,浮泛湖中,抛网捕鱼,过后则泊聚湖边,渔人在筏上曝网晒衣,饮酒谈笑,充满一片平静欢乐的景象。
秋日里的西湖景色更迷人,水清可鉴,游鱼如梭,渔筏飘荡湖心,忽聚忽散,山树横映水底,影动波摇,若遇小雨疏烟,湖面一片空蒙。
几对渔筏若隐若现,抛网收网,俨似一幅天然彩画。
当这秋色方浓的时刻,藏身于湖边柳荫或钓台之上,观鱼垂钓,更是饶有风趣,邑人郑兰枝触景生情赋诗云:芳塘如鉴正清兮,渔筏随风看不迷。
几朵芦花浮水净,半竿山日落湖低。
鹭飞矶上霜千点,鱼织波心绢一溪。
自有钓台堪寄兴,载将秋色过城西。
八、“北阁佛灯北阁佛灯是潮州金山东麓一组楼阁的总称。
景区辟于宋,成于明,历代兴废不一。
它背倚金山,面临韩水。
相传阁前佛灯,夜间普照四方,故以“北阁佛灯为名列为潮州八景之一。
解放前夕,景区尽遭毁圮。
自一九八五年起,次第修建玄天阁、佛灯、古城墙、一天门、玄天门、迴澜亭、韩江楼、叠翠亭、观澜亭以及附城曲径和山坡古井等。
该区融自然风光、园林雅趣、人丈景观于一体,是历史文化名城潮州一个别具风采的文物旅游区。
“北阁佛灯的传说佛灯指从前悬挂在阁前桅杆上之灯。
夜间灯光远照,江面从韩江上游十五里的鹿湖,下游直到江东急水三元塔,陆路东从饶平樟溪的南武栋,南到潮安的浮洋市,均可望见灯光,成为江上夜航的标志。
因该段韩水急转折变,激回如沸。
昔时来往船只,看到航灯,定精聚神,悟知目的地潮州府城在即,流急须加小心,虽处危临险,却安然无恙。
行船人便归功于桅灯的明指暗示,神明灯成为潮人和临潮旅客的口碑。
流传民间的传说更为神明灯再添色彩:从前京城的皇帝在熟睡的一夜,忽被炽光的佛灯照亮了龙床头,醒后认定方向是遥远的岭南一隅,欣喜之际下旨顺向觅踪。
认定是潮州的北阁佛灯。
从此北阁的桅灯从航灯到神明灯,最后晋升为佛灯。
郑兰枝有诗咏叹:城北烟林阁几层,琉璃座上看燃灯。
一痕隐射青天静,半点长随白日凝。
影什晨星悬古刹,光分夜月挂岗陵。
梵宫自是长明镜,照彻韩潮万象澄。
内八景关于内八景,由于历史沧桑,不仅有些景观已不见踪迹,而且连说法上也不一致。
大致上如下:“东楼观潮、“西园赏菊、“古刹梵唱、府衙钟声、“莲花午照、“七星步月、“奎阁晨晖、“芦荻晚眺。
潮州新八景“滨江红棉、“广场灯影、“坊街亭韵、“淡浮水墨、“绿岛晴岚、“桑浦禅泉、“凤凰天池、“柘林渔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