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有效咳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体位排痰护理操作质量及评分标准

1饭后2h进行,以避免发生呕吐。
2.引流时间:通常在餐前引流,每日1-3次,每次15一30分钟。
3.每种体位维持5-10分钟。身体倾斜度为15°-45°。
4.体位的摆放要充分考虑老人的病情和耐受力。
5操作中要专人守护,注意安全,防坠床。
6.配合叩击或震颤效果更佳。
7出现不适或紫绀时应立即停止,并通知医生作相应处理。
体位排痰护理操作质量及评分标准
考核日期:姓名:
得分:评分员:
内容项目
操作要求
分值
扣分
得分
操作准备
(6分)
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
2环境整洁、安静,必要时屏风遮挡
2
3用物准备:治疗床、枕头、听诊器、水杯、纸巾、洗手液
2
操作前
(13分)
1核对老人腕带及医嘱信息
2
2评估老人病情、意识、年龄、呼吸困难程度、胸片结果及进餐时间
15
5观察老人意识、面色、生命体征、有无胸闷等
5
6.正确指导老人进行有效咳嗽
10
7听诊呼吸音的改变
5
8.关心老人,人文关怀
5
操作后(6分)
1整理床单元
2
2洗手、记录
4
质量评定
(20分)
1护患沟通有效,关爱老人
5
2用物备齐,操作有序,用物处理规范
5
3操作过程安全,无护理并发症
8禁忌症:高龄、体弱伴严重呼吸困难者,两周内有咯血、急性心肌梗塞、脑出血、肺动脉栓塞者,患有冠心病、活动性肺结核、胸肋骨骨折、气胸、严重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严重高血压、血栓性静脉炎者,不宜做体位引流。
5
4.向老人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
指导有效咳痰操作技术评分标准

5、再次评估肺部情况。听诊器自上而下听诊肺部:肺尖(胸骨两侧1、2肋间隙)、双肺底(锁骨中线与第六肋相交处),再听诊背部肺底部(肩甲下缘)。
6、协助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
7、洗手,记录排痰时间,整理用物,终末处置。
5
5
5
25
5
15
5
指导有效咳痰操作技术评分标准
项目
评分标准及细则
分值
扣分原因
得分
准备质量标准15分
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手消毒液、痰盂、听诊器、水杯2个(一个盛冷开水漱口用,1个接漱口水)、医嘱单、护理记录单。
3、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咳嗽能力、影响咳痰的因素、合作能力;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气味,与体位的关系;评估肺部呼吸音情况。
3
5
7Hale Waihona Puke 操作流程质量70分1、核对医嘱,核对患者身份。
2、正确做好解释工作,做好评估。
3、规范洗手、戴口罩。
4、有效咳嗽
(1)嘱患者咳嗽(缓慢深呼吸数次后,深吸气后至膈肌完全下降,屏气数秒,然后进行2-3声短促有力的咳嗽,缩唇将余气尽量呼出,循环做2-3次,休息或正确呼吸几分钟后再重新开始)。递与纸巾,并用纸巾包裹痰液,注意观察呼吸情况,痰液量、性质,必要时送检。
5
全程质量15分
1.注意保护胸、腹部伤口,合并气胸、肋骨骨折时禁做叩击。
2.很据患者体型、营养状况、耐受能力,合理选择叩击方式、时间和频率。
3.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
5
5
5
体位排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体位排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今天咱们来了解一下体位排痰这件事。
一、体位排痰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要找一个舒服又安全的地方,就像咱们的小床或者软软的沙发。
然后呢,我们需要准备一个小枕头,这个小枕头可有大用处。
比如说,小明感冒咳嗽有痰的时候,妈妈就会先把他的小床整理好,把小枕头放在合适的地方,这就像准备一场小战斗的阵地一样。
2. 摆放正确体位。
这一步可重要啦。
如果是要排左边肺部的痰呢,就要让身体向右侧躺,然后把小枕头垫在身子下面,让左边的身体稍微高一点。
就像小山坡一样,这样痰就容易从高的地方流下来。
就像小溪流从高的地方往低的地方流一样。
如果是右边肺部有痰,那就反过来,向左侧躺,把右边垫高。
小莉咳嗽的时候,按照这样的姿势躺好,感觉喉咙那里痒痒的,痰就更容易咳出来了。
3. 开始排痰。
摆好姿势后,轻轻深呼吸。
深吸一口气,就像闻花香一样,然后慢慢地呼气。
多做几次这样的呼吸。
在呼气的时候,可以稍微用力咳一下,就像把嗓子里的小坏蛋(痰)给赶出来。
小刚一开始不会用力,爸爸就告诉他把咳嗽想象成把卡在喉咙里的小豆子咳出来,后来小刚就做得很好啦。
4. 排痰后的休息。
咳完之后呢,要好好休息一下。
平躺着,慢慢地呼吸,让自己的身体放松下来。
这时候可以喝一小口水,润润嗓子,就像给嗓子洗个小澡。
二、评分标准。
1. 准备工作(20分)如果能把地方找得又快又好,小枕头也准备得妥妥当当的,那就可以得20分。
要是找地方的时候磨磨蹭蹭,或者忘记准备小枕头,那分数就会少一些哦。
就像小红,她一下子就把小床收拾好,小枕头也放得正合适,这20分就拿到手啦。
可是小阳找了半天地方,还把小枕头扔在一边,他可能就只能得10分了。
2. 体位摆放(30分)如果体位摆放得非常正确,不管是左边还是右边肺部有痰,都能准确地把身体垫好,那30分就到手啦。
要是摆错了方向,或者垫得不舒服,就会扣分。
小辉摆体位的时候,把左右弄反了,结果就被扣了15分呢。
3. 排痰过程(30分)深呼吸和咳嗽的动作如果做得很标准,很有节奏,就像小鼓手敲鼓一样有规律,那这30分就可以得到。
指导有效咳嗽、咳痰及叩背

5
4
3
2
2.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及自理能力,有无管道、牵引、夹板固定等。听诊肺部呼吸音,确定痰液明显区域.
6
6
4
2
0
3.介绍自己,解释并告知患者操作目的,询问患者有无需求并协助解决。
3
3
2
1
0
4.快速洗手
2
2
1
0
0
5.检查固定床脚轮,(将各种导管及输液装置安置妥当),必要时将盖被折叠至床尾或一侧
2
2
项目
评分标准及细则
分值
评分等级得分扣分依据ABCD
操作准备15分
1.衣帽整齐,规范洗手、戴口罩。
3
3
2
1
0
2.用物准备:护理车、垫枕、听诊器、洗手液、温开水、面巾纸、弯盘、医疗垃圾筒。
5
5
4
3
2
3.将用物按使用顺序置于治疗车上。
3
3
2
1
0
操
作
方
法
与
程
序
75
分
1.将用物推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关闭门窗,调节温度,注意保暖
1
0
0
6.协助患者平卧,双手放于腹部,双腿屈曲,一手托住病人肩部,另一手托住其臀部,将其上半身先移向近侧床边;一手托住病人腰部,另一手托住其臀部,将其下半身移向近侧床边。一手扶患者肩,另一只手扶患者膝,将患者推向对侧,使之背向护士。将病人肢体摆放舒适后,分别放两软枕于胸前、双膝之间,使双膝呈自然弯曲状。
15
15
12
9
6
7.检查皮肤情况
2
2
1
0
0
8.病人取侧卧位,单层薄布保护胸廓部位,叩击者手指并拢,手掌握成空杯状,以手腕的力量,从肺部自上而下,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奏的叩击胸部。
气管内吸痰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w

第十一节 气管内吸痰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 气管内吸痰的操作流程
素质要求
仪表、语言、态度
了解病人病情、意识、生命体征
痰液性质、氧饱和度情况 病人评估
了解呼吸机参数设置情况
对清醒病人进行解释,取得配合 洗手、戴口罩
操作前准备 备齐用物:携物品至病人旁
核对,解释,体位舒适
湿化液滴入方法、量、速度正确
操作过程
给予高溶度氧气,连接吸痰管的方法正确,注意无菌操作 调节负压适宜,保持吸痰管通畅并湿润前端
松解呼吸机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管道方法正确
吸痰方法正确、规范,插入深度适宜,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连续吸痰时间、方法正确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痰液情况
吸痰结束后予纯氧,时间、浓度正确,并调至原来水平
洗吸痰管和负压吸引管
操作后
需再次吸痰应重新更换吸痰管
协助病人取安全、舒适体位
处理用物、洗手、
记录
二、气管内吸痰的评分标准。
翻身扣背排痰法操作流程

翻身扣背排痰法操作流程
项目分值内容及评分标准满分得分
准备24自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4
评估患者:患者的病情、咳痰是否有效,对咳嗽的耐受程度,学习能力,听诊肺
部湿啰音情况,痰液黏稠者可先进行雾化吸入和拍背,有助于痰液咳出
8环境准备:光线充足、调节室温、保护隐私6用物准备:纸巾、听诊器、弯盘、一次性垫巾、软枕头(必要时)、手消毒凝胶6
操作过程60
携用物至床旁,向患者解释,告知有效咳嗽咳痰:
缓慢深呼吸数次(吸气时腹肌上抬),屏气3秒,然后张口连咳3声,咳嗽时腹肌
用力,腹壁内缩;停止咳嗽,缩唇将余气尽量呼出;再缓慢深吸气,重复以上动
作,连续做2~3次后,休息和正常呼吸几分钟再重新开始
8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坐位或侧卧位;婴幼儿可取俯卧位,注意头偏向一侧4衣物厚度适宜,叩击部位用薄毛巾或其他保护物包盖以保护皮肤4协助患者扣背排痰,操作者五指并拢成空杯状,依靠手腕的力量,迅速而有节律
地叩击背部,每次30~60秒,频率100~120次/分
12叩击原则:从下至上、从外至内,注意避开脊柱及脏区,勿在骨突部位进行;叩
击时发出一种空而深的拍击音则表明叩击手法正确
10评估拍背效果,听诊患者双肺呼吸音情况5协助患者做好口腔护理,去除痰液气味5观察痰液性状、量、气味3询问并观察患者反应,交代注意事项,整理床单位6整理用物,洗手,记录3
注意
事项16拍背前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及有效咳痰4拍背时力量适中,以病人不感到疼痛为宜4拍背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4每次叩击应安排在餐后2小时至餐前30分钟完成,以避免呕吐4
总分100100。
指导有效咳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操作中如出现痰液梗阻,立即给予吸痰
●吸痰后再次听诊肺部
●清洁患者面部,协助取舒适体位
●洗手
● 记录咳嗽的效果,排出痰液性质
指导有效咳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㈡评分标准
所在科室 考生姓名 考核老师 考核成绩
未指导咳嗽方法 —6
未指导缩唇呼吸方法 —6
配合咳嗽
6
未配合患者咳嗽如保护伤口等 —6
再次评估
12
未评估患者是否已掌握咳痰方法 —6
未评估咳痰效果 —6
整理
8
未清洁患者面部 —2
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2
未整理床单位 —2
未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或洗手不认真、程序错误 —2
观察记录
6
未观察呼吸情况 —3
未记录 —3
项 目
扣分标准
扣分内容
扣分
得分
操
作准备
操作者
5
着装不规范 —3
未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或洗手不认真、程序错误 —2
查对
6
未查对患者、腕带 各 —3
评估
12
未评估患者的病情、耐受能力、合作程度 —4
未听诊 —4
未阅读胸片 —4
告知
6
未告知有效咳嗽的目的和方法 —6
操
作
步
骤
指导咳嗽
24
未协助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适体位 —6
未指导深呼吸方法 —6
●告知有效咳嗽的目的和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屈膝,上身前倾
●缓慢深呼吸数次(吸气时腹肌上抬),屏气3秒,然后张口连咳3声,咳嗽时腹肌用力,腹壁内缩
吸痰术操作规程和评分标准

吸痰术操作规程是指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
1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 .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
3 .预防呼吸道并发症发生。
用于年老体弱、危重、昏迷、麻醉未清醒前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排痰者。
1 .患者咳嗽或者突然发生呼吸窘迫。
2 .肺部听诊大气道有痰鸣音。
3 .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或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快。
4 .动脉血气分析恶化。
1 .血氧饱和度下降。
2 .肺泡萎缩及肺不张。
3 .刺激迷走神经。
4 .呼吸道黏膜损伤。
患者的年龄、意识、血氧饱和度,有无排出呼吸道分泌物的能力,合作程度;有无口鼻咽及颅脑手术史、凝血功能状况、鼻腔黏膜是否完整。
1 .患者准备:向清醒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2 .环境准备:室温适宜、光线充足、环境安静。
3 .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 .用物准备:电动吸引装置或负压吸引装置(负压表、负压袋、连接管)、合适型号的吸痰管、20ml 注射器、治疗盘、无菌罐2 只(内盛灭菌注射用水)、纱布、弯盘、手电筒。
必要时备开口器、压舌板、舌钳、电插板、手套。
(1)解释操作的目的及方法。
(2)告知患者在吸痰过程中尽量咳嗽,利于痰液的吸出。
(3)在吸痰过程中出现不适,请举手示意。
1 .无菌及爱伤观念强,操作规范、熟练。
2 .吸痰彻底有效,插入吸痰管时无负压,无黏膜损伤。
3 .吸痰过程中及时观察病情。
1 .吸痰前,检查吸痰装置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次吸痰应更换吸痰管。
3 .每次吸痰时间<15s ,以免造成缺氧。
4 .吸痰动作轻稳,防止呼吸道粘膜损伤。
5 .痰液粘稠时,可配合叩击、雾化吸入,提高吸痰效果。
6 .电动吸引器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过久,贮液瓶内液体达2/3 满时,应及时倾倒,以免液体过多吸入马达内损坏仪器。
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痰操作评分标准

3
2
1
2、卧位正确,有效清除痰液。
5
4
3
2
3、护理过程安全,局部皮肤无擦伤,无其他并发症。
6
5
4
3
目的:1、减少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
2、适应治疗护理需要。
胸部从第六肋间隙开始向上叩击至肩部,注意避开乳房
及心前日区,力度适宜。
11
10
9
8
7、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异常及时通知
医师并处理。
12
10
8
6
8、拍背后患者体位应符合病情需要。
6
5
4
3
语言与沟通
(5)
表述清楚,音量适中。
5
4
3
2
内容准确。
语句通顺、流利。
评
价
(15)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1、遵循节力、安全的原则。
6
5
4
3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
4
3
2
1
3、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指导患者的咳嗽频次、是否需要拍背。
5
4
3
2
4、指导患者有效的咳嗽咳痰,方法正确。
9
7
5
3
5、指导有效咳嗽咳痰过程中注意患者安全,正确使用床档。
1210866、拍背时,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患者拍背,促进排痰。
叩背原则:从下至上、从外至内,背部从第十肋间隙、
3
2
1
0
护士准备.服装鞋帽整洁、洗手.戴口罩.熟悉翻身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3
2
1
0
用物准备:弯盘、纸巾、薄膜手套、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
吸痰技能操作及评分标准实用文档

3、吸痰后:(5分)
擦净面部及口、鼻分泌物;
观察粘膜有无损伤。
4、安置病人(5分)
5、终末处理(5分)
6、洗手,记录(5分)
注
意
事
项
1、吸痰器贮液瓶吸出液不要太满,及时倾倒。以免损坏机器,瓶内
10
应放少量含氯消毒剂,使痰液不黏附在瓶底,便于清洗。每个病人用后
的贮液瓶和吸引管应消毒后备用。
选择其中一项:
1.何为标准预防
2.洗手指征
掌握
10
5
0
部分掌握
未掌握
总 分
100
实得分合计
2、每次吸痰时间一般不超过15秒/次,间隔数秒。
3、压力调节:成人300 mmHg~400mmHg
4、痰液粘稠者可配合叩击、雾化吸入等方法,以提高吸痰效果
5、吸痰前后加大吸氧浓度2分钟,维持血氧饱和度。
6、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停止操作。
7、昏迷病人先吸口、鼻分泌物,用过的吸痰管必须更换后方可进行
项目
总 分
操 作 要 点
考 核 要 点
评分等级
A
B
C
仪表
5
按医院护士要求着装
仪表端庄,服装整洁
5
3
1
操
作
前
准
备
25
评估: 1.了解手部污染程度;
2.解操作范围、目的;
3.解手部皮肤及指甲情况;
操 洗手前取下手表、首饰、卷袖过肘(必要时修剪指甲)。
用物准备:洗手液、流动水、一次性纸巾、脚踏式垃圾桶
洗手指征
水速适中,双手充分湿润
5
2
1
洗手液符合要求
医院三基操作流程—指导有效咳嗽、咳痰流程

8、观察痰液的量、颜色、性质、气味
5
终末
处置
l、痰液按感染类垃圾处置
5
2、洗手,必要时做记录
5
注意事项:对胸痛的病人,为避免因咳嗽而加重疼痛,可指导病人用双手或枕头轻压伤口的两侧,起固定或扶持作用,咳嗽时从两侧按压伤口,以抵制咳嗽所致的伤口局部牵拉。
医院三基操作的
帮助病人有效的咳出痰液,减轻咳嗽。
5
评估
1、病人年龄、意识、病情、生命体征
5
2、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并解释目的、注意事项
5
准备
1、护士:洗手,仪表整洁
5
2、病人:安置舒适的体位:
病人可取站立位
病人取坐位时,身体前倾,两腿上置一枕头,顶住腹部
病人取卧位时,可抬高床头60度
病人不直抬高床头时可取侧卧屈膝位
10
3、环境:安静,整洁
5
流程
1、核对病人,解释目的
5
2、轻咳2-3次,以松解粘连的痰液
8
3、深吸气后屏气3-5秒
8
4、收缩腹肌,或用手按压上腹部
8
5、从胸腔进行2 -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
8
6、张口咳出痰液
8
7、擦净口周痰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吸痰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室温适宜、光线充足、环境安静
洗手,核对医嘱,准备并检查用物,携用物至患者床旁
核对患者:持治疗本/卡核对床号、姓名(询问、反问、腕带、床尾卡)
(昏迷患者:呼叫患者判断意识状态、与家属核对姓名、腕带、床尾卡)
告知
解释
告知吸痰目的、过程、注意事项
解释配合方法,取得患者配合
评估
患者年龄、病情、诊断、意识状态、心理状况、理解配合能力
戴无菌手取出吸痰管并缠绕于手上,连接引流管,使用前面的弯盘试吸入少量生理盐水,检查吸痰管通畅性并润滑前端
(必要时)操作中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依照处置卡,询问、反问)
吸痰
一手反折吸痰管末端(控制负压),用戴手套的手持吸痰管前端
经鼻吸痰:插入22-25cm(颅底骨折患者禁用)
经口吸痰:插入14-16cm
记录
记录吸痰时间,吸出痰液的量、性质、颜色、吸痰过程中患者的反应及处理及指导内容
综合
评价
良好职业素质、无菌操作原则落实到位
流程正确、操作熟练、护患有效沟通
专业知识掌握: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低氧血症、呼吸道黏膜损伤、感染、心律失常、阻塞性肺不张、气道痉挛、误入食管、吸痰管拔出困难
操作
时限
限时分钟,每超过s扣分,最多分
项目
技术操作标准
分值
扣分标准
扣分
操作
过程
将引流管末端连接保护套,固定于床头
体位:协助患者舒适卧位,头偏向操作者或取侧卧位,患者头略向后仰
检查患者口腔、鼻腔粘膜情况
洗手、戴口罩,取出无菌弯盘2个(前后摆放),倒入无菌生理盐水
打开吸痰管,取出无菌手套及无菌纸、戴手套,将无菌纸铺于患者下颌前(以防痰液污染被服)
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痰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得分:
项目
质量标准
标准
分值
扣分
扣分原因
准备
1.着装符合要求,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物品准备齐全,放置合理。
3
3
解释评估
1.听诊肺部呼吸音。
2.解释得当,与患者沟通语言文明、态度好。
5
5
协助翻身
1.操作者站位正确。
2.移动枕头。
3.患者双上肢交叉。
4.患者下肢移动正确。
5.操作者手法正确。
5
5
5
5
5
协助排痰
1.叩击的区域符合要求。
2.叩击力度适宜。
3.叩击频率适宜。
4.叩击手法正确。
5.关心患者,询问其反应。
6.再次评估效果。
6
6
6
6
5
5
整理
1.整理患者床单位。
2.记录符合要求。
3.妥善清理用物,洗手。
3
4
3
关键缺陷
翻身咳痰时机选择不当。
10
整体印象
1.动作轻巧,技术熟练,符合操作规程。
2.爱心观念强,患者舒适,操作人性化。
5
提问
5
考核人:考核日期:
吸痰考核操作流程及标准

吸痰术的操作流程主要分为6步,患者全程需要配合医生的指导。
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戴手套,将吸痰设备携至床旁,核对患者信息,患者需要把情况告诉操作者,同时不要紧张,要保持心情平静。
2、在操作者的帮助下,患者选择合适的卧位,把头偏向一侧,如果有假牙及时取出来,配合操作者的检查,比如张口、伸舌头。
3、操作者打开吸痰器的开关,会把其中一根导管放入患者的咽部,过程可能会有不适应,如果放入的时候,咽部感觉疼痛,要及时告诉操作者,放入导管完毕,就会开始吸痰操作。
4、吸痰的时间为每次抽吸时间<15秒,一次未吸尽,隔3~5分钟再吸,每次吸痰结束,要配合操作者取出导管。
5、在吸痰过程中,操作者会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吸出物的情况,由于吸痰过程可能会出现缺氧或窒息的情况,患者如果感觉不舒服,要和操作者示意,以免发生意外,
6、吸痰结束后,患者可以用干净的纸巾擦净脸部分泌物,选择舒服的姿势躺下,注意要多喝水,饮食清淡,不抽烟喝酒,减少对咽部的刺激。
吸痰操作评分标准

吸痰操作评分标准吸痰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对于呼吸道疾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正确的吸痰操作可以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减少感染的风险,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
因此,对吸痰操作进行评分标准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将详细介绍吸痰操作的评分标准。
一、操作前准备。
1. 检查吸痰设备是否完好,吸痰管是否通畅。
2. 为患者做好准备工作,包括调整患者体位,清洁口腔,嘱咐患者做好配合。
二、操作过程。
1. 洗手并佩戴好手套、口罩和护目镜。
2. 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清洗吸痰管,保持管道通畅。
3. 调整吸痰设备,确保吸痰管长度适当。
4. 缓慢插入吸痰管,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患者呼吸道黏膜。
5. 吸痰时,要注意吸痰管的位置,避免刺激患者的咽部和声带。
6. 吸痰过程中,要掌握好力度和频率,避免过度刺激患者呼吸道。
7. 吸痰结束后,及时清洗吸痰管并妥善保存。
三、操作后处理。
1. 帮助患者清洁口腔,保持口腔清洁。
2. 记录吸痰操作的时间、次数、吸出痰液的性状等相关信息。
3. 注意观察患者吸痰后的呼吸情况,及时处理吸痰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四、评分标准。
1. 操作前准备是否充分,包括设备准备、患者准备等。
2. 操作过程中是否规范,包括洗手、穿戴防护用具、吸痰管插入深度、吸痰力度和频率等。
3. 操作后处理是否得当,包括清洁吸痰管、帮助患者清洁口腔、记录相关信息等。
4. 对患者的观察和处理是否及时,包括观察患者吸痰后的呼吸情况、处理吸痰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
五、注意事项。
1. 在吸痰操作过程中,要耐心细致,尊重患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
2. 吸痰操作时要注意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3. 吸痰操作后,要及时清洗吸痰设备,保持设备清洁。
通过以上评分标准,可以对吸痰操作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提高吸痰操作的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希望广大医护人员能够严格遵守吸痰操作的评分标准,做好吸痰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吸痰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吸痰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理论问题
一、吸痰瓶中的长短连接何处?为什么?
长管接吸痰管,短管连接机器以保持瓶内负压。
二、吸痰时应注意观察什么?
观察吸出痰的颜色、量和气味,并观察口腔黏膜有无损伤及病人一般情况。
三、吸痰注意事项?
1、使用前先检查吸引器效能是否良好,电源的电压和吸引器的电压是否相等,各管连接是否正确,吸气管和排气管不能弄错。
2、贮液瓶内吸出液不宜过满,应及时倾倒,以免液体吸入马达内损坏机器。
3、电吸引器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过久,每次不可超过2小时。
4、治疗盘内的吸痰用物应每日更换一个,气管切开所用治疗盘应保持无菌。
5、小儿吸痰时,吸痰管宜细,吸力要小。
6、吸引器应有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做好清洁、消毒、保养工作。
四、气管切开护理要点?
1、密切观察病人呼吸情况,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一切操作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防止感染.
2、应了解气管套管的构造,以免在危急时因慌乱而造成错误。
3、每次吸痰时间不宜太长,同时要掌握正确的抽吸方法。
4、内套管需按时消毒.分泌物多时,尤其是小孩应随时清洗消毒.
5、气管管套上的细带,每日应注意调整。
系带应打三个外科结固定,松紧以能容纳一手指为宜。
6、保持适当室温(18-22℃)及湿度(70—80%)。
7、保持切口清洁,外套管下垫纱布经常更换。
8、梗阻解除后,病情好转就可以试行堵塞内套管。
拔管后颈部伤口不必缝合,缝合后使肉芽向内生长入气管,可用大块油砂布或消毒纱布遮盖,一般一周左右创口完全愈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导有效咳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操作流程操作方法
准备
评估
告知
实施
观察与记录
●查对:患者床号、姓名、腕带
●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用物:纸巾,视需要备枕头、手消毒凝胶
●患者:按需要排大小便
●患者的病情,咳嗽是否有效,对咳嗽的耐受程度,学习能力
●听诊肺部湿罗音情况
●痰液粘稠者先进行雾化吸入和拍背,有助于痰液排出
●告知有效咳嗽的目的和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屈膝,上身前倾
●缓慢深呼吸数次(吸气时腹肌上抬),屏气3秒,然后张口连咳3声,咳嗽时腹肌用力,腹壁内缩
●停止咳嗽,缩唇将余气尽量呼出
●再缩短深吸气,重复以上动作,连续做2~3次后,休息和正常呼吸几分钟再重复开始
●操作者协助患者排痰:
有伤口者,护士双手按压在切口两侧,减轻咳嗽引起的伤口疼痛
颈椎损伤的患者腹肌部分麻痹或完全麻痹,护士要用双手在其上腹部施加压力,以代替其腹肌的功能,协助完成有效咳嗽动作
●操作中如出现痰液梗阻,立即给予吸痰
●吸痰后再次听诊肺部
●清洁患者面部,协助取舒适体位
●洗手
●记录咳嗽的效果,排出痰液性质
指导有效咳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㈡评分标准
所在科室考生姓名考核老师考核成绩
计划操作时间5分
钟—2
无计划性—2
颠倒程序一次—2
每超时30秒—1分,累计扣分
提问5
回答错误—5
总分100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