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麻醉现状及产科麻醉指南解读
妇产科手术麻醉如何选择

妇产科手术麻醉如何选择在现代医学持续发展下,医疗服务逐渐面临较大挑战。
临床妇产科手术作为常见治疗方法,其主要划分为两种,即妇科手术、产科手术,以麻醉角度分析发现,妇科手术麻醉和普外手术差异较少,与外科手术基本一致。
但对于产科手术来讲,除了需要对孕妇、胎儿身体健康予以关注之外,还应该考虑麻醉方法和药物禁忌,下面对妇产科手术麻醉选择进行具体分析。
1妇科手术麻醉在患者选择妇科手术治疗时,通常涉及子宫与输卵管等部位,在进行手术治疗时,往往需要进入腹部或深入盆腔、阴道操作,部分手术还要求患者维持截石位或头低位等体位,除了会对手术操作提出较高要求之外,还会对患者呼吸、循环造成影响,使患者下肢受压处发生损伤,因此,在患者麻醉前进行严密准备,按照要求进行操作,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1.1.妇科手术麻醉特点在女性患者手术治疗时,妇科手术属于特有手术方式,使其麻醉方式针对性较强,但在整个手术过程,需要根据手术要求谨慎选择麻醉方式,保证麻醉效果符合手术要求。
总结妇科手术麻醉特点主要包括:(1)妇科手术主要是针对盆腔深处操作,如子宫与其附属结构等,单一持续硬膜外麻醉很难达到预期镇痛效果。
(2)选择妇科手术时,患者体位主要选择头低位、截石位,维持良好体位,会直接影响患者呼吸与血流情况,应该注意药物使用剂量。
(3)选择妇科手术治疗时,急诊患者主要表现为中老年人群,常伴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或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做好麻醉前纠正极其重要。
1.1.妇科手术麻醉选择对于急诊手术患者来讲,主要是将全麻作为重点,以普外全麻为前提进行药物剂量调整,可以保证麻醉效果。
在非全麻患者治疗时,硬膜外麻醉属于较为常见麻醉方法,但现在对于腰硬联合麻醉作为比较有效麻醉方式使用更广泛,通常应用在非全麻手术治疗中,特殊情况选择此种麻醉方式。
在多数妇科手术患者中,全麻是比较有效麻醉方式,具有较高适应性,比较容易被患者接受。
1.3 常见手术麻醉方法在常见妇科手术中,子宫与附属组织切除术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通常应用于子宫颈癌与子宫肌瘤等治疗过程中,以实现子宫部分、全部组织切除处理。
产科麻醉临床规范指南规范.doc

产科麻醉关系到母体和胎儿的安全,风险相对较大。
作为麻醉科医师,除了要掌握麻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该掌握孕妇妊娠期的生理改变、病理产科以及麻醉方法和药物对母体、胎儿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积极预防,尽昀大所能保障母婴的安全。
一、妊娠期生理改变妊娠期产妇的生理发生了显著的改变,随着妊娠时间的推移,这些改变更加显著,特别是高危产妇,这些生理改变会对麻醉产生影响。
(一)心血管系统孕妇总循环血容量逐日增多,妊娠 33周时达昀高峰。
此后逐渐下降,但仍比正常人显著增多。
增加的血容量中,血浆成份居多,而血细胞较少,故血液呈稀释状态,血细胞比积减低,血粘度降低,呈生理性贫血。
血容量增多加重了循环系统的负荷,对健康产妇尚不足以诱发心功能不全,但对有心脏疾病的产妇,易诱发心力衰竭、肺充血、急性肺水肿等各种危险并发症。
虽然血液稀释,但由于妊娠期大多数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明显增多,因此,孕妇妊娠期表现为高凝状态。
妊娠期间血小板计数基本不变,但妊娠晚期血小板活性增强。
高凝状态可能导致血栓栓塞,这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原因之一。
另外,孕妇临产时有许多因素可增加心脏和循环的负荷。
第一产程时子宫收缩可使回心血量明显增加,心排血量可暂时增加 20%左右,第二产程时孕妇屛气动作可使腹内压显著升高,增加回心血量加重心脏负担。
同样,剖宫产时孕妇循环系统也会发生明显的波动。
胎儿取出时,腹腔压力骤减,大量血液聚集于腹腔,使回心血量骤减,导致血压明显降低;子宫收缩后大量的血液又被挤回心脏,使心脏负荷加重。
(二)呼吸系统在怀孕期间,孕妇肺功能昀明显的变化是功能余气量的变化。
在妊娠期间,功能余气量减少了 15-20%。
这主要是由于子宫增大导致隔肌上抬所致。
功能余气量的减少使孕妇氧的储存能力明显减少。
补呼气量和余气量减少约 2 0%,潮气量增加 40%,而肺总量基本保持不变。
孕妇腹式呼吸减弱,主要以胸式呼吸为主,因此,麻醉时应注意避免抑制胸式呼吸,硬膜外腔阻滞时平面不可过高。
产科麻醉指南2024

引言概述:产科麻醉是在妇产科手术和分娩过程中应用麻醉技术的一种临床操作。
产科麻醉的目的是在确保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减轻产妇的疼痛感,并提供舒适的分娩环境。
本文将结合当前国际上产科麻醉领域的最新研究和指南,详细阐述产科麻醉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一、产科麻醉的技术选择1.产科麻醉方法的选择无痛分娩镇痛技术静脉全身麻醉技术腰麻和硬膜外麻醉技术2.产科麻醉技术选择的指南原则基于患者的临床特点考虑手术类型和手术风险考虑患者与麻醉师之间的沟通和协商3.同时应用多种产科麻醉技术的情况二、产科麻醉的患者评估与管理1.孕妇麻醉前的评估指标基本生命体征测量妊娠期疾病评估麻醉相关风险评估2.产科麻醉前的准备工作必要的实验室检查预防性的液体管理抗胃酸治疗的考虑3.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镇痛的时机选择分娩镇痛药物的选择镇痛效果的评估和调整三、产科手术中的麻醉管理1.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管理选项包括全身麻醉和腰麻母婴双重安全的考虑手术时间掌握的原则2.镜下手术中的麻醉管理对深度和平衡的要求围手术期的疼痛管理疼痛药物的使用和监测3.产科手术中的困难情况处理快速序贯指令的制定紧急救助设备和药物的准备多学科团队的协作与配合四、产科麻醉的并发症及风险管理1.麻醉药物过敏与过敏测试麻醉药物过敏的类型和机制过敏测试的方法与评估麻醉药物替代的选择2.麻醉相关并发症的防治呼吸道管理的注意事项低血压和心排量降低的处理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相关的并发症预防3.产科麻醉相关疼痛管理术后镇痛方案的制定镇痛药物的选择和剂量镇痛效果的监测与调整五、产科麻醉的新技术和进展1.痛觉阻滞技术在产科麻醉中的应用经导线持续鞘内镇痛技术神经阻滞在产科手术中的重要性往期经验与新技术的比较2.产科麻醉中的镇静剂选择和管理镇静药物与麻醉深度的平衡在不同场景下的镇静剂选择镇静剂相关并发症的管理3.管理困难的麻醉操作案例分享上述技术和原则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对难治性案例的总结和展望继续改进产科麻醉服务的方向总结:产科麻醉指南(二)的内容涵盖了产科麻醉的技术选择、患者评估与管理、产科手术中的麻醉管理、并发症及风险管理以及新技术和进展等方面。
产科麻醉指南ppt课件

麻醉方法
硬膜外麻醉:局麻药中毒、全脊麻。 单次腰麻:维持时间有限。 腰硬联合麻醉:广泛应用。 全身麻醉
28
全身麻醉
适应证:有椎管内麻醉或区域阻滞麻醉禁 忌证、术中须抢救和确保气道安全的产妇 手术、危急产科手术。血小板?? 优点:诱导迅速,可立即开始手术;保证 气道和通气的最佳控制;减少了血容量不 足时低血压的发生。 缺点:困难插管发生率高;可能发生返流 误吸;可能发生新生儿抑制;浅麻醉时可 能有术中知晓。
31
麻醉实施与管理
胎儿取出后,立即加深麻醉,可适当提高 氧化亚氮的浓度,追加咪达唑仑及阿片类 镇痛药。吸入麻醉药浓度仍维持低浓度, 以免影响宫缩,静吸复合麻醉维持。也可 以单纯静脉全麻。 手术结束时,可用新斯的明等对非去极化 肌松剂的残留阻滞作用进行拮抗,病人清 醒后拔管。
32
羊水栓塞(妊娠过敏反应综合征)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 液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 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或猝死的严重的分娩期并 发症。发病率为4/10万~6/10万,羊水栓塞是 由于污染羊水中的有形物质(胎儿毳毛,角化上 皮,胎脂,胎粪)和促凝物质进入母体血液循环 引起。近年研究认为,羊水栓塞主要是过敏反应, 是羊水进入母体循环后,引起母体对胎儿抗原产 生的一系列过敏反应,故建议命名为“妊娠过敏 反应综合征”
21
静脉麻醉药
依托咪酯 静脉注射0.2~0.3 mg/kg可用于产妇的 麻醉诱 导,新生儿评分和硫喷妥钠相似。 可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孕妇。 氯胺酮 用法:静脉1~1.5 mg/kg,不超过2 mg/kg。 对于有哮喘和轻度低血容量的孕妇具有优势,高 血压及严重血容量不足的孕妇禁用。
指南规范产科临床麻醉指南.doc

【指南】产科临床麻醉指南麻醉学是临床医学中的“高危”专业,而产科麻醉被认为是麻醉学领域里的一个“高危”的亚专业。
这不仅是因为产科麻醉充满了挑战,每次面对的是两个生命,而且因为产科麻醉的医疗不良事件在医疗纠纷中所占的比例极高。
在美国,因产科麻醉的并发症而引起的产妇死亡占所有妊娠死亡的第六位。
美国产科麻醉学会于1999年发表了产科麻醉的临床指南(Practice Guideline for ObstetricalAnesthesia)。
此后,每年都根据临床实践和科研成果做新的补充或更改。
2008年,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产科麻醉组也推出了中国的产科临床麻醉指南。
本文将根据指南将近年来的产科临床麻醉观念更新做一简单介绍。
产科患者的饮食要求:许多中国产科医生在孕妇分娩前饮食上管理不够,在有手术指征的孕妇生产前也进食鸡蛋等食物。
现在的专家共识是,生产期间应禁忌固体食物。
择期剖腹产的患者应与其他择期手术的患者一样禁食8小时或8小时以上。
手术的时机应依据进食的种类和量而定。
在待产期间,可以适当地饮用液体饮料可使病人减少口渴、提神、补充能量、以及增加舒适感。
但不是所有的饮料都可以饮用。
这里指的是无渣的液体饮料,也就是流食,譬如:清水、无渣的水果汁、汽水、清茶、和不加牛奶的咖啡等。
产妇饮用的液体种类比饮用的液体容量更有临床意义。
饮用液体应因人而异,如产妇有下列情况应适当限制液体的饮用:胃肠动力失调,譬如:肥胖症、糖尿病、胃食管反流等情况,困难气道。
有需手术分娩的可能性,譬如:胎儿健康情况不明、产程进展缓慢等情况。
麻醉前评估1.病史和体检:在产妇的病史和体检方面,目前仍基本沿用1999年发表了产科麻醉的临床指南,但重点应放在详细了解和麻醉有关的产科病史和仔细检查气道。
如果选择区域性麻醉,应进行必要的背部和脊柱检查。
为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以及产妇生产的顺利,麻醉医师应与产科和儿科医师,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讨论。
产科麻醉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产科麻醉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产科麻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医学工作,它涉及到孕妇、胎儿以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因此产科麻醉管理尤为重要。
产科麻醉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成为当前产科麻醉工作的重要挑战。
本文将结合实际,从产科麻醉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
产科麻醉管理存在的问题1. 孕妇麻醉风险孕妇因为怀孕期间生理变化和孕产过程的危险性,麻醉管理存在一定的风险。
怀孕期间妇女患有高血压疾病、先兆子痫等孕产并发症的患者,麻醉管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风险。
2. 胎儿麻醉安全在产科手术中,麻醉不仅涉及到孕妇本身的麻醉管理,还牵涉到胎儿的安全问题。
麻醉药物对胎儿的影响是很大的,需要科学的评估和严格的控制。
3. 产科麻醉设备和技术产科麻醉管理需要一些特殊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但是目前很多医院在这方面的投入还不够,设备和技术会影响到产科麻醉的质量和安全性。
4. 产科麻醉团队人员素质产科麻醉需要一个高素质的团队来保障麻醉管理的质量和安全,但是目前一些地区和医院的麻醉团队素质参差不齐,人员短缺和培训不足成为了产科麻醉管理存在的问题。
产科麻醉管理的应对措施1. 建立规范的孕产妇麻醉评估与管理制度针对孕产妇的麻醉管理需建立规范的评估与管理制度,包括孕妇患有高血压疾病、先兆子痫等孕产并发症的麻醉管理,对孕妇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级管理,诊断并发症,制定相应的麻醉管理策略。
2. 严格控制麻醉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在产科手术中,应严格控制麻醉药物对胎儿的影响,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麻醉药物,并在手术过程中严格控制药物的用量和浓度。
结语产科麻醉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作,需要全院各部门和麻醉团队的共同努力。
只有在全院各个环节都做到位,才能够保障产科麻醉管理的质量和安全。
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和分析,能够引起医务人员和管理者对产科麻醉管理的重视和关注,共同努力,为孕妇、胎儿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驾护航。
麻醉科的孕妇与产科麻醉

麻醉科的孕妇与产科麻醉麻醉科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科,负责为各种手术提供麻醉服务,其中产科麻醉是其应用领域之一。
对于孕妇而言,产科麻醉是一项关乎母婴安全的重要技术。
本文将探讨麻醉科的孕妇与产科麻醉的相关内容,旨在加深人们对该领域的了解。
1. 产科麻醉的背景与意义产科麻醉是指在孕期、分娩及产后期对孕妇提供的麻醉服务。
作为一项介入性医疗技术,产科麻醉可以确保分娩过程的安全与顺利进行,减少孕妇的疼痛感,提供更好的手术体验。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产科麻醉还可以为紧急剖宫产手术提供必要的支持。
2. 产科麻醉技术分类产科麻醉技术根据不同需求和手术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两类。
全身麻醉适用于需要剖腹产的孕妇以及某些特殊情况下的顺产手术,局部麻醉则主要用于剖宫产术前及术中的疼痛缓解。
3. 麻醉科的孕妇管理麻醉科的孕妇管理是指在分娩前对孕妇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她们在手术前后的安全和舒适。
孕妇在进行产科麻醉前,麻醉科医生会进行详细询问病史、检查身体状况,以及进行各项实验室检查等,以便规划适合的麻醉方法。
4. 产科麻醉的风险与并发症在进行产科麻醉时,孕妇可能会面临一些风险和并发症。
全身麻醉可能导致孕妇意识丧失,对胎儿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局部麻醉则可能出现感觉丧失不完全或局部神经损伤等。
然而,在现代医疗技术的支持下,产科麻醉的风险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可以确保母婴的安全。
5. 产科麻醉的新技术与进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产科麻醉领域也在不断创新。
例如,连续硬膜外麻醉技术(CSEA)的应用,可以为产妇提供更持久的镇痛效果,减少术后疼痛;以及镇痛泵等可供自控的疼痛管理方式,使孕妇在产后能够更好地应对疼痛。
6. 麻醉科团队与合作麻醉科的孕妇与产科麻醉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产科医生、麻醉科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人员的紧密协作。
麻醉科医生需要充分了解孕妇的具体情况,并与产科医生密切沟通,以便制定最佳的麻醉方案。
7. 麻醉科的孕妇与产科麻醉的未来展望麻醉科的孕妇与产科麻醉领域在未来仍将持续发展。
产科麻醉临床规范指南规范.doc

产科麻醉关系到母体和胎儿的安全,风险相对较大。
作为麻醉科医师,除了要掌握麻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该掌握孕妇妊娠期的生理改变、病理产科以及麻醉方法和药物对母体、胎儿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积极预防,尽昀大所能保障母婴的安全。
一、妊娠期生理改变妊娠期产妇的生理发生了显著的改变,随着妊娠时间的推移,这些改变更加显著,特别是高危产妇,这些生理改变会对麻醉产生影响。
(一)心血管系统孕妇总循环血容量逐日增多,妊娠 33周时达昀高峰。
此后逐渐下降,但仍比正常人显著增多。
增加的血容量中,血浆成份居多,而血细胞较少,故血液呈稀释状态,血细胞比积减低,血粘度降低,呈生理性贫血。
血容量增多加重了循环系统的负荷,对健康产妇尚不足以诱发心功能不全,但对有心脏疾病的产妇,易诱发心力衰竭、肺充血、急性肺水肿等各种危险并发症。
虽然血液稀释,但由于妊娠期大多数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明显增多,因此,孕妇妊娠期表现为高凝状态。
妊娠期间血小板计数基本不变,但妊娠晚期血小板活性增强。
高凝状态可能导致血栓栓塞,这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原因之一。
另外,孕妇临产时有许多因素可增加心脏和循环的负荷。
第一产程时子宫收缩可使回心血量明显增加,心排血量可暂时增加 20%左右,第二产程时孕妇屛气动作可使腹内压显著升高,增加回心血量加重心脏负担。
同样,剖宫产时孕妇循环系统也会发生明显的波动。
胎儿取出时,腹腔压力骤减,大量血液聚集于腹腔,使回心血量骤减,导致血压明显降低;子宫收缩后大量的血液又被挤回心脏,使心脏负荷加重。
(二)呼吸系统在怀孕期间,孕妇肺功能昀明显的变化是功能余气量的变化。
在妊娠期间,功能余气量减少了 15-20%。
这主要是由于子宫增大导致隔肌上抬所致。
功能余气量的减少使孕妇氧的储存能力明显减少。
补呼气量和余气量减少约 2 0%,潮气量增加 40%,而肺总量基本保持不变。
孕妇腹式呼吸减弱,主要以胸式呼吸为主,因此,麻醉时应注意避免抑制胸式呼吸,硬膜外腔阻滞时平面不可过高。
产科麻醉指南

妊娠期糖尿病
疾病概述
01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孕妇在孕期首次出现糖耐量异常,可能增加
母婴并发症的风险。
麻醉管理
02
在实施麻醉时,需注意此类孕妇的血糖控制情况,选择适当的
麻醉方法和药物,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预防措施
03
针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应重视孕期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
定期进行糖耐量检查,以及密切监测胎儿生长情况。
注意事项
应具备完善的监测设备和抢救设备,以及 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
区域麻醉
定义
将局麻药注入手术区域的神经分支 周围,使该神经所支配的区域产生 麻醉作用。
分类
根据注射位置不同,可分为臂丛神 经阻滞和腰丛神经阻滞。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上肢或下肢手术,尤其是小 型手术。
注意事项
应准确选择药物种类和剂量,并确 定合适的注射位置。
指南范围
• 本指南涵盖了妊娠期女性在接受麻醉时的考虑因素、麻醉管 理、并发症处理以及母乳喂养等方面的内容。
02
麻醉前评估
孕妇评估
孕妇的既往病史、过敏史、手术 史等。
孕妇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 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
孕妇的年龄、体重、身高、孕周 等基本信息。
孕妇的麻醉史、疼痛史等。
孕妇的心电图检查。
本指南对产科麻醉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包括药物选择、麻醉管理 、疼痛治疗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通过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操作指南,旨 在提高产科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亮点
本指南强调了麻醉前评估、麻醉实施以及术后疼痛管理的关键性。此外,还 重点介绍了在处理并发症时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
胎儿评估
妇产科手术麻醉要点,你都知道哪些?

妇产科手术麻醉要点,你都知道哪些?妇产科手术麻醉是指在妇产科手术中使用麻醉药物来使患者失去疼痛感和意识,这种麻醉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实施,包括局部麻醉、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等。
目的是确保手术期间患者不感到疼痛,并提供舒适和安全的手术环境。
一、妇产科手术特点(一)广泛性:妇产科手术范围广泛,涵盖了妇科和产科领域,包括妇科疾病的手术治疗以及孕产妇的手术需求。
(二)生育相关性:妇产科手术与生育密切相关,包括不孕症手术、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技术,以及剖宫产、产钳助产等分娩方式。
(三)多样性:妇产科手术种类繁多,如子宫切除术、宫腔镜手术、剖宫产、宫颈锥切术等,根据具体病情和手术目的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四)特殊性:妇产科手术需要考虑到女性生殖系统的特殊结构和生理特点,如子宫、卵巢、宫颈等结构的保留与切除,并需要兼顾保护生育功能。
(五)术前及术后护理:妇产科手术包括术前评估、准备和术后护理,术前需要进行病情评估、术前准备和手术风险评估;术后护理包括伤口护理、疼痛管理、恢复指导等。
二、妇产科手术麻醉要点(一)麻醉前评估1.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医疗史,包括过去是否有过麻醉相关的问题,如药物过敏、家族遗传性疾病等。
这包括询问患者是否有任何对麻醉药物过敏的反应,是否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及家族中是否有先天性疾病等。
此外,还要了解妇科方面的病史,如妊娠情况、子宫肌瘤、子宫脱垂等,以便评估手术的风险和麻醉的选择。
2. 进行体格检查,包括心肺功能、神经系统状况、妇产科特殊情况等。
在评估心肺功能时,可能会进行心率、血压、肺功能等的测量和检查。
神经系统状况的评估可能包括神经反射、肢体活动、感觉检查等。
对于特殊情况,如多胎妊娠、子宫畸形等,医生还需要对相关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3. 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血气分析等,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
血常规可以评估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等,凝血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否正常。
产科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与发展分析

产科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与发展分析在据今天十几年的时间里,我国剖腹产手术占所有产科手术的比例逐年升高,而且是呈现出指数增长的趋势。
剖腹产相对于顺产来说给医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对于产妇来说同样也要面临一定的危险和痛苦。
为了减轻孕妇生产时的痛苦,适当地选择手术麻醉的方法对于孕妇来讲具有很大的作用。
本文以实例来分析产科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和发展前景。
标签:产科;手术;麻醉;方法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5年以来产科手术中ASAI~II级,既往无心、肺、脑、肝、肾等器官病变的病人共634例,年龄范围从18岁~40岁,体重在42 kg~78kg之間。
我们将手术中麻醉的方法随机地分为罗哌卡因麻醉组(A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B组)。
罗哌卡因的用药量控制在15~25ml的用量,浓度为7.5mg/mi 左右。
硬膜外麻醉用药为1.5%~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首次麻醉量为13 ml~18 ml。
剖宫产病人按低浓度、小剂量给药。
1.2 方法患者手术之前注射- ml试验剂量的含有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塞罗卡因)依情况开放静脉输液,连续监测BP、ECG、SpO2、HP、HR等生命体征,常规面罩吸氧,按照麻醉效果的不同给出特定的评分标准。
根据麻醉后生命体征的不同变化给与打分,血压脉搏无明显变化或血压下降5分为良、3分~4分为中、<3分为差。
2.结果为了确保两组显示数据的最终准确性,我们控制了两组病人的年龄、体重、手术类型无明显差异,最后结果显示是:麻醉满意度A组良为95 %,B组良为66 %。
3.分析与讨论在产科手术中,持续硬膜外阻滞已经有相当一段长的时间被用来作为主要的麻醉方式,它并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只能通过局部麻药扩散到脊神经根附近才能产生麻痹的效果。
所以第一次用药的量会非常大,而且诱导时间长,一般需要10 min~15 min才能起到麻痹的效果。
另外,还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硬膜外的间隙结缔组织比较多,会影响局部麻药的扩散和传递,麻醉效果欠佳,这是如果在时间上病人等不了的话,就需要辅助镇痛镇静剂或者是直接静脉注射麻醉剂。
临床产科麻醉新进展

神经刺激仪:实时监测神经功 能,降低神经损伤风险
麻醉深度监测设备:实时监测 麻醉深度,提高麻醉安全性
设备操作技巧
01
麻醉机操作:熟悉各部
件功能,掌握参数设置
和调整方法
02
麻醉药物管理:了解药
物特性,掌握药物剂量
和注射方法
03
监测设备使用:熟练使
用各种监测设备,如心
降低并发症风险
03
提高分娩效率:缩 短分娩时间,降低 剖宫产率,提高自
然分娩率
04
促进产后恢复:减 轻产后疼痛,促进 产后身体恢复,提
高产妇生活质量
产科麻醉特点
安全性:需要确保母婴安全,避免麻醉药物
01
对胎儿和产妇的影响
特殊性:需要根据产妇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
02
行麻醉
多样性:有多种麻醉方式可供选择,如椎管
临床产科麻醉新进 展
演讲人
目录
01. 麻醉技术 02. 产科麻醉 03. 麻醉药物 04. 麻醉设备
麻醉技术
麻醉方式
局部麻醉:适用于局部手术,如无痛分娩、无 痛人流等
区域麻醉:适用于较大范围的手术,如剖宫产、 妇科手术等
全身麻醉:适用于全身手术,如心脏手术、脑 外科手术等
复合麻醉:结合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适用于 复杂手术,如心脏搭桥手术、器 能导致神经损 伤,影响运动 和感觉功能
03
02
血压波动:可 能导致血压过 低或过高,影 响心脏功能
04
过敏反应:可能 导致过敏反应, 严重时可能导致 休克甚至死亡
产科麻醉
产科麻醉需求
01
减轻分娩疼痛:减 轻产妇分娩过程中 的疼痛,提高分娩
临床产科麻醉新进展

无创监测技术如超声、红外线等在临床产科麻醉中得到了广 泛应用,这些技术能够实时、准确地监测产妇和胎儿的生理 状态。
新型镇痛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区域阻滞技术
区域阻滞技术如硬膜外阻滞、腰麻等在临床产科麻醉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 技术能够有效地减轻产妇的疼痛感。
术后镇痛技术
术后镇痛技术在临床产科麻醉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病人自控镇痛、神经刺激 器等,这些技术能够有效地缓解产妇术后的疼痛感。
麻醉后的监测与护理
01
02
03
观察母婴状况
在麻醉苏醒期间,密切观 察母婴的生命体征、意识 状态等指标,确保母婴安 全。
疼痛管理与护理
根据产妇的疼痛程度,采 取适当的疼痛管理措施, 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减轻产妇的痛苦。
术后随访与指导
对产妇进行术后随访,了 解其恢复情况,给予必要 的指导和护理建议。
加强对临床产科麻醉医生的培训 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
知识水平。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和完善临床产科麻醉的质量管 理体系,确保麻醉过程的安全和有 效性。
优化麻醉流程
通过改进和优化麻醉流程,提高麻 醉效率,缩短手术等待时间和住院 时间。
THANKS
感谢观看
个体化麻醉方案
根据产妇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 化的麻醉方案,以最大程度地减 少麻醉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
靶控输注技术
通过精准控制麻醉药物的输注速 度和浓度,实现麻醉药物的精准 给药,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麻醉监测技术的改进与创新
多模态监测
采用多种监测手段,如心电图、血压、呼吸等,对产妇和胎 儿的生理状态进行全面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新型麻醉药物的研发
产科麻醉现状及产科麻醉指南解读共94页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膝之源自易安。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产科麻醉现状及产科麻醉指南解读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96% 分娩镇痛仅占分娩总数的百分比 三级医院 16% 二级医院 1%
2002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项(项目负责人—姚尚龙) 项目名称:低浓度罗哌卡因产妇自控可行走硬膜外分娩镇痛 的临床研究(证书编号:2002J-172-3-102-085-R01)
疼痛问题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 产痛成为疼痛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肥胖会引起产妇高血压、糖尿病,严重仰卧位低血压, 分娩期胎儿呼吸窘迫,同时肥胖也会导致麻醉穿刺困难
产科麻醉现状之七
07
产科麻醉剖宫产比率上升
2004-2013年 人口出生率下降,但剖宫产比例增加
7.3%
15%
19%
50%
摘自中国国家统计局&卫计委
日 本
推 荐
W H O
加 拿 大
中 国
剖 宫 产 率
有关于针灸分 娩镇痛的报道
建立中国自己的产科麻醉指南
中国人口多,病情复杂 麻醉水平参差不 循证医学在产科麻醉的应用,寻找最新最佳的证据指导临床工作 加强产科麻醉的专科培训,提高在处理复杂特殊病情的处理水平
中国产科麻醉指南
• 定义:临产前后(包括经阴道、经腹分娩、胎盘娩出和产后输卵管结扎) 的各种麻醉镇痛处理 目的:促进产科病人的麻醉管理质量,通过降低各种麻醉相关的发病率和 严重并发症来提高病人的安全性舒适度 焦点:孕妇临产后、各种分娩过程中的麻醉处理以及产后护理和镇痛的选 择 主要相关的人群是指(但不是仅限于此) 分娩中和分娩后的产科病人。指 南不适用于孕期实施外科手术的孕妇、妇科病人、合并慢性疾病(如合并 有严重的心、肾、神经系统疾病)的孕妇 麻醉医生和麻醉工作相关人员实施
1990-2011年监测地区孕产妇死亡率 (1/10万)
《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
孕产妇死亡率较高: 2009年:31.9/10万,较1990年,降低66.4% 2015年目标:23.7/10万
(《千年宣言》)
2013年:下降至23.2/10万(千分之0.232) 提前完成目标(2014全国妇幼卫生工作会通报)
非离子化药物脂溶性高易 透过,局麻药和阿片类药 为弱碱,离子化程度较低, 有 较 好 脂 溶 性
肌松药脂溶性低, 离子化程度高, 不易透胎盘
部分药物特性
哌替啶 芬太尼 吗啡 瑞芬太尼 布托啡诺与纳布啡 曲马多
布比卡因 罗哌卡因 左旋布比卡因 利多卡因 氯普鲁卡因
罗哌卡因在产科麻醉中的应用
• • • • • • • • 麻醉效果和对运动神经阻滞呈剂量依赖性 罗哌卡因心脏毒性小,对母胎较安全 收缩血管,无需用肾上腺素 临床应用剂量大于布比卡因 常用浓度与剂量: 硬膜外麻醉0.5-0.75%,最大浓度1.0% 蛛网膜下腔:10-15mg PCEA:0.15%--0.2%以下
指南解读之一
01
妊娠期间孕妇生理的改变
呼吸
循环
神经
消化
泌尿
其它
凝血、血液系统ຫໍສະໝຸດ 指南解读之二02麻醉药对母体、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母体至胎儿的药物弥散率 取决于以下因素:
弥散系数 弥散面积 弥散屏障厚度 母体/胎儿血管游离药物浓度
胎盘药物运输
弥散系数:依赖于生理特性, 如分子量,脂溶性,离子化程度
分子量<500道尔顿易透 过(大多数麻醉药), 500-1000道尔顿较不易 透过
Sanders , Anaesthesia. 2004 ;59:988-92 Khaw KS, Anesthesiology. 2001;95:1346-50. De Negri P , Anesth Analg. 2004;99:45-8. Al-Khalaf B, Acta Neurochir (Wien). 2003 ;145:11-6. Kawai K, Masui. 2004;53:1381-5. Jagta s, et al. India journal of anaesthesia, 2014,58(4):442-6. 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2014
产科麻醉现状之十
10
孕产妇安全不容忽视
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在英国《柳叶刀》杂志上的另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约 28%的孕产妇死亡由糖尿病、艾滋病、疟疾和肥胖等孕产妇本身原有病状导致,而怀 孕加重了这些病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在其他 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中,严重失血(多数在生 产及之后)占27%;怀孕导致的高血压占14%; 感染占11%;难产和其他直接原因占9%;堕胎 并发症占8%
?万麻醉医师???
01
产科麻醉现状
产科麻醉指南解读
产科麻醉进展与思考
分娩镇痛进展与思考
CONTENTS
02
03
04
01
历史沿革
国外产科麻醉沿革 国内产科麻醉沿革
2 art P
02 产科麻醉指南解读
妊娠期生理改变 麻醉药对孕妇、胎儿影响 产科麻醉前评估与麻醉选择 高危产妇麻醉要点
产科麻醉指南解读
指南解读之历史沿革
产科麻醉现状之十一
11
产科风险大纠纷多
2007
李丽云 事件
2014
广州某妇 产医院
产科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即使在美国医疗行业巨额赔偿的案件 中,产科麻醉也位居高位 各地区产科麻醉水平差距明显,特别是农村和中、西部薄弱地区围产期母 婴安全水平较低
法律问题,依法解决
国家层面建章立制 卫计委出台细则 医院、医生按规章制度, 保护自己
第348号2014年5月
2013年,28.9万名妇女在妊娠和分娩期间及分娩后死亡,每天约有 800名妇女死于与妊娠和分娩有关的可预防疾病 所有孕产妇死亡有99%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生活在农村及较贫困地区的妇女,孕产妇死亡率较高 少女面临的妊娠并发症和妊娠死亡风险比年长妇女大 在分娩前后和分娩期间,熟练的护理可挽救妇女和新生儿的生命 1990年至2013 年,世界各地的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了近50%
指南解读之历史沿革
02
国 内
现北京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张光 波,在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麻醉学 术会议上报道采用低浓度普鲁卡因 《连续硬膜外阻滞用于无痛分娩》
山东省成立了 “无痛分娩法 推行委员会”
新中国成 立后2年
1952年
1959年
1964年
“无痛分娩”已被提到议事日 程,但比1853年伦敦John Snow 为英国伊丽莎白女皇成功地使 用氯仿吸人分娩镇痛晚了100年
指南解读之三
麻醉前的评估
1、困难气道; 2、反流误吸; 3、胎儿评估; 4、血小板计数; 5、胎心监测;
指南解读之三
困难气道
心肺功能评估,困难气道评估 困难气道是导致与麻醉有关的孕妇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
孕产妇困难插管约为1/250,是其它人群的十倍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OBSTETRIC ANESTHESIA An Updated Report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Task Force on Obstetric Anesthesia* (Last amended on October 18, 2006)
摘自国家统计局 年份 统计资料来源:《2011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公报》
产科麻醉现状之二
02
开放单独二胎,经产妇增多
二胎 产科麻醉“极高危”
产科麻醉“更高危”
产科“高危”
2016年全面开放二胎的政策落地···
产科麻醉现状之三
03
产妇年龄逐年升高
孕产妇平均年龄(岁) (不完全统计)
2012年抽样调查显示
2009
产科麻醉现状之五
05
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问题
产前检查能否到位 优生优育问题 孕产妇营养状况 孕产妇异地就医便捷程度
产科麻醉现状之六
06
高危产妇增多
先天性疾病产妇
以前很多患有先天性疾病不适合妊娠的妇女,现 在都能受孕妊娠,例如先天性心脏病孕产妇
肥胖
中国产妇的肥胖比例逐年升高 肥胖已经成为产妇死亡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
•
•
•
•
指南解读之总述
2008 中国产科麻醉临床指南
3 剖宫产的麻醉 1)麻醉前的评估 2 麻醉药对母体、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2)剖宫产麻醉注意事项 3)麻醉方法 1)麻醉性镇痛药 4)高危妊娠产科麻醉 2)镇静安定药 3)全身麻醉药 4 分娩镇痛 1)椎管内阻滞的时机 4)局部麻醉药 2)椎管内阻滞的药物及浓度 3 剖宫产的麻醉 3)连续硬膜外镇痛(CEA) 1)麻醉前的评估 4)联合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阻滞 2)剖宫产麻醉注意事项 5)可行走式分娩镇痛 3)麻醉方法 6)病人自控的硬膜外镇痛(PCEA) 4)高危妊娠产科麻醉 7)椎管内阻滞对子宫收缩的影响 8)椎管内阻滞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9)分娩镇痛的管理 1 妊娠期生理改变
与2007年相比,30岁 及以上累计生育率占总 和生育率的比重上升一 倍,15% →30% 年龄升高后产妇风险 妊娠期罹患高血压等疾病的几率加大,早产和高危妊娠风险增加
产科麻醉现状之四
04
多胞胎产妇逐年增多
试管婴儿的增加
2005
双胞胎甚至多胞胎的产妇越来越多 武汉协和 多胎妊娠常发生仰卧性低血压,常合并妊 高征和贫血,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高
01
国 外
欧洲相关研讨(产科麻醉错误防范)
1999年,美国产科麻醉学会发表产科麻醉 的临床指南(Practice Guideline for Obstetrical Anesthesia)此后,每年都根据 临床实践和科研成果做新的补充或更改 2006年,产科麻醉实践指南:ASA产科麻 醉特别工作小组最新报告Directed by Committee on Standards and Practice Parameters. Approved by the House of Delegates on October 18, 2006. 2007年,ASA和ACOG发布产科麻醉基本 要求。2013年修订该联合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