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的具体做法-工程.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1. 引言沉降观测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地基沉降进行监测和测量的一种方法。
通过沉降观测可以及时发现地基沉降的情况,判断地基是否稳定,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调整。
本文将介绍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监测设备的选择和布置、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内容。
2. 施工前准备工作在进行沉降观测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1 确定观测区域和观测点首先需要确定需要观测的区域,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观测区域。
然后在观测区域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观测点,通常选择地面或地下的固定点作为观测点。
2.2 建立基准点为了能够准确测量地基沉降的变化,需要建立一个基准点。
基准点可以选择稳定的建筑物或其他固定物体作为参考。
在建立基准点时,需要注意避免基准点受到施工活动的影响。
2.3 设置基准水准点除了建立基准点之外,还需要设置基准水准点。
基准水准点是用来确定各个观测点的高程差异,从而准确测量地基的沉降变化。
设置基准水准点时,需要考虑到观测点的位置和周围环境。
3. 监测设备的选择和布置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是沉降观测的关键。
常见的沉降监测设备包括水准仪、测量自动站、应变计等。
在选择监测设备时,需要考虑到工程的具体需求、观测精度要求以及监测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1 水准仪水准仪是最常用的沉降观测设备之一,用于测量地基的沉降。
水准仪的选择应考虑到观测精度的要求和工程的实际情况。
3.2 测量自动站测量自动站是一种全自动化的沉降观测设备,可以连续进行观测,并实时传输观测数据。
测量自动站的选择应考虑到观测精度的要求和观测周期。
3.3 应变计应变计是用来测量地基应变变化的设备,可以间接反映地基的变形和沉降情况。
应变计的选择应考虑到观测精度的要求、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应变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进行沉降观测后,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到地基沉降变化的结果。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沉降观测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一项工作,它用于监测土地或建筑物在长期使用或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情况。
沉降观测对于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我将提出一个沉降观测的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1.确定观测点: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一定数量的观测点,包括建筑物周围地面和建筑物内部的不同位置。
观测点应尽可能分布均匀,能够代表样本的整体情况。
2.仪器设备准备:准备好沉降仪器,包括沉降测量仪、水平仪、测量杆等设备。
确保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可以校准仪器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3.工作人员培训:对参与观测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包括仪器的操作技术、观测点的选择和标记、数据的记录和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施工流程1.观测点的选择和标记: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点。
在每个观测点上,用标杆或标志物标记出观测位置,以便后续的测量。
2.建立基准点:在观测点附近选取一个基准点,它应远离施工活动区域和可能引起沉降的因素,如道路交通、振动源等。
用水平仪确定基准点的水平面,并用钢板或钻孔的方式将基准点固定在地面上。
3.测量操作:按照预先设计的测量方案,使用沉降测量仪和测量杆等设备进行测量操作。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静态测量或动态测量的方法。
4.数据记录和处理:在每次测量后,将得到的数据记录下来,并及时进行处理。
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到沉降变形的具体数值和趋势。
5.定期检查和维护: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观测点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观测设备的正常工作和数据的准确性。
如有需要,可以对观测点进行重新选择或调整。
三、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安全: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标记好观测点,防止人员误入观测区域。
2.数据记录的安全: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丢失或被篡改。
可以采用电子数据存储和加密传输等措施,保护数据的安全。
通过以上的施工方案,可以有效地进行沉降观测工作,并获得准确可靠的观测数据。
河道沉降观测工程施工方案

河道沉降观测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河道沉降观测工程是为了监测河道地基沉降情况和变形情况,了解河道工程建设后地基情况,确保河道工程安全进行而进行的工程。
观测工程主要包括施工准备、设备安装、数据采集与处理、工程监测与管理等内容。
本方案将着重介绍观测工程的具体施工方案。
二、施工准备1. 项目管理在施工前,需要组建完整的项目管理团队,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
项目管理团队由项目经理、工程监理、工程技术人员等组成,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
2. 地基准备根据河道地基情况,需要进行地基准备工作,包括清理河道地基、平整地基表面、确保监测设备安装的平稳和牢固。
3. 人员培训为了确保观测设备的安装与维护,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包括仪器使用、维护等知识的培训,确保工作人员熟练掌握相关技能。
4. 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包括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等,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有序进行。
三、设备安装1. 设备准备在施工现场,需要提前准备好所需的观测设备,包括测量仪器、数据采集设备等。
2. 设备安装根据河道地基情况和监测要求,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安装观测设备,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保证观测数据的可靠性。
四、数据采集与处理1. 数据采集采集设备的安装完成后,需要对数据采集设备进行检测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在实际观测过程中,需要设置观测频率和采集点,对地基沉降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2. 数据处理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地基沉降情况和变形情况,为河道工程安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同时,还需要建立数据管理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存储。
五、工程监测与管理1. 施工监督在观测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工程监督和管理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2. 工程验收观测工程结束后,需要进行工程验收,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汇报与总结在观测工程结束后,需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和汇报,及时反馈相关问题和改进建议,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借鉴。
沉降观测步骤与方法

沉降观测的具体做法:1、仪器:水准尺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铝合金水准尺。
在不具备铝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时应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水准仪的精度不低于DS3级别。
2、观测时间: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
3、观测点的设置: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建(构)物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
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 m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
4、沉降观测的五定: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上要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5、在观测过程中,做到步步有校核。
①前后视距≤30 m,前后视距差≤,②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应≤,6、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做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7、埋入墙体的观测点,材料应采用直径不小于12毫米的元钢,一般埋人深度不小于12厘米,钢筋外端要有90°弯钩弯上,并稍离墙体,以便于置尺测量。
8、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每二层观测一次,竣工后再观测一次。
9、水准点是对各观测点沉降的基准点,一定要选定相对固定的稳定的其他建筑物等适当部位,一般不少于2个。
10、每次观察均需采用环形闭合方法,当场进行检查。
同一观测点的两次观测之差不得大于1毫米。
11、完成沉降观测工作,要先绘制好沉降观测示意图并对每次沉降观测认真做好记录。
(1)沉降观测示意图应画出建筑物的底层平面示意图,注明观测点的位置和编号,注明水准基点的位置、编号和标高及水准点与建筑物的距离。
并在图上注明观测点所用材料、埋入墙体深度、离开墙体的距离。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一、施工目的沉降观测是指在土地开发、基础工程施工等过程中,为了了解和监测地基的沉降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沉降引起的工程事故和安全隐患的一种技术手段。
本施工方案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沉降观测,及时监测地基的沉降情况,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施工条件1.工程地点:选择地势平坦、无地基隐患、无人居住区域的地块进行施工。
2.施工设备:沉降仪、专业测量仪器等。
3.监测点设置:根据工程规模和要求,合理设置监测点,保证监测数据的全面和准确性。
三、施工流程1.准备工作(1)确定施工目的,明确沉降观测的目标和要求。
(2)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和工具,确保施工质量。
(3)确定监测点位置,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监测要求,合理设置监测点。
(4)制定施工计划,明确各个施工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流程。
2.监测设备安装(1)将沉降仪和专业测量仪器准备好,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2)根据监测点位置,将监测设备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上,保证设备的稳定和可靠性。
(3)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正确连接设备和电源,进行设备的调试和校准。
3.数据采集与分析(1)在施工过程中,按照预定的监测频率,定期进行数据的采集和记录。
(2)采集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出相应的数据结果。
(3)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地基的沉降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4.结果呈报(1)根据监测结果,编写监测报告,详细说明沉降情况和分析结果。
(2)将监测报告提交给工程负责人和相关部门,供其参考和决策。
四、安全措施1.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使用专业仪器和设备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避免设备故障造成的事故。
3.施工现场设置警告标志,提醒相关人员注意施工区域,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噪声污染,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环境和降低噪音。
五、质量控制1.监测设备的选择和安装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方法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方法建筑物沉降观测是指对建筑物沉降进行实时或定期监测,以评估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沉降观测是建筑领域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建筑工程师快速定位问题、纠正偏差,保障建筑物长期稳定使用。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方法和工具。
一、传统的测量方法1.1水准线测量法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
工程师使用水准仪在建筑物的不同部位观测高程高度变化,然后计算出建筑物的整体沉降量。
这种方法的优势是简单易行,容易操作,而且精度较高。
但是,随着测量频率的增加和建筑物的高度增加,其精度会降低并且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来完成。
1.2量测标尺测量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在建筑物外部进行,是基于铅垂原理,通过悬挂一个垂线并记录悬线底部到地面水平的距离,来测量建筑物沉降量。
这种方法可以较快地测量出建筑物的沉降量,但存在误差,需注意。
1.3倾斜测量法这种方法使用倾角计或称倾度表,在实时或定期的过程中,对建筑物的倾斜程度进行观测,进而推算出建筑物的沉降量。
该方法的缺点是测量精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诸如风、振动、温度及大气压力等。
二、现代技术的测量方法2.1全站仪测量法全站仪是一种现代化的测量工具,它利用激光束进行测量,可以测量出建筑物各个部位的高度变化,从而计算出建筑物的沉降量。
全站仪测量法的优势在于精确度和快速性,同时也克服了传统测量法的不足之处,其测量频率与存在的问题之间的反馈速度更快。
2.2卫星定位系统卫星定位系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物沉降监测工具,它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通信网络实时采集建筑物的位置信息,以便监测其变化。
它可以监测大范围的区域,也可以快速地检测建筑物的沉降量。
2.3形变测量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建筑物上的粘土测量器或压力传感器等设备来传递建筑物实时的变形信息,通过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来评估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在满足表面小范围沉降监测需求的情况下,形变测量法更加的优秀,它也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优势。
沉降观测做法

沉降观测做法
1.设立基准点:在工程结构周围或内部设置至少3个基准点,这些点应该稳固、不易移动,并且地面稳定。
可以使用金属桩、混凝土桩或者钢筋等作为基准点。
2. 安装测量仪器:在基准点周围安装测量仪器,例如全站仪、水准仪或倾斜仪等,根据需要来选择合适的仪器。
3. 进行观测:在工程结构的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定期进行观测,记录下各个基准点的位置变化、高程变化或倾斜角度变化等数据。
4. 分析数据:对观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沉降情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存在异常情况,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来调整。
5. 提出建议:根据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包括是否需要进行调整、调整的方式和时间等。
通过沉降观测做法,可以及时发现工程结构的沉降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 1 -。
房屋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的具体做法

1、仪器:水准尺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铝合金水准尺。
在不具备铝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时应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水准仪的精度不低于DS3级别.2、观测时间: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
3、观测点的设置: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建(构)物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
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m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
4、沉降观测的五定: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
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上要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5、在观测过程中,做到步步有校核。
①前后视距≤30m,前后视距差≤1.0m。
②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应≤1。
0mm。
6、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做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7、埋入墙体的观测点,材料应采用直径不小于12毫米的元钢,一般埋人深度不小于12厘米,钢筋外端要有90°弯钩弯上,并稍离墙体,以便于置尺测量.8、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每二层观测一次,竣工后再观测一次.9、水准点是对各观测点沉降的基准点,一定要选定相对固定的稳定的其他建筑物等适当部位,一般不少于2个。
10、每次观察均需采用环形闭合方法,当场进行检查。
同一观测点的两次观测之差不得大于1毫米。
11、完成沉降观测工作,要先绘制好沉降观测示意图并对每次沉降观测认真做好记录。
(1)沉降观测示意图应画出建筑物的底层平面示意图,注明观测点的位置和编号,注明水准基点的位置、编号和标高及水准点与建筑物的距离。
并在图上注明观测点所用材料、埋入墙体深度、离开墙体的距离.(2)沉降观测的记录应采用建设部制定的统一表格。
土建工程测量放线及沉降观测方案

土建工程测量放线及沉降观测方案一、测量放线方案1.建立控制基准点:在施工区域内选择合适的基准点,确定此基准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以作为后续放线和测量的基准。
2.放线测量: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确定建筑物和道路等的位置、方向、坐标和高程,并将测得的数据用标杆等设备进行标示,以便施工人员按照测量数据进行施工。
3.水平放线:主要用于外墙和内墙、楼板的放线。
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将测得的数据精确传递给施工人员,确保施工的准确性。
4.垂直放线:主要用于柱子、承重墙等的放线。
采用水准仪进行测量,并通过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和放线。
5.其他放线:根据需要,对地下管线、电线等进行放线,并将测量数据传递给施工人员,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1.设立沉降观测点:在土地或建筑物周围选取合适位置,设立沉降观测点。
观测点的选取应避免影响工程施工和使用,同时应考虑到地质条件、建筑物结构等因素。
2.设置测量仪器:在每个观测点上设置测量仪器,可以采用水准仪、全站仪等。
要求仪器稳定可靠,测量精度高。
3.观测频率和时间:根据工程的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观测频率和时间。
观测频率一般为每月、每季度或每年一次,观测的时间尽量选取在相对稳定的季节或天气条件下进行。
4.数据的记录和分析:观测过程中需要记录观测数据,包括观测日期、时间、仪器读数等。
观测数据的分析可以采用统计方法,计算观测点的沉降量和沉降速率,并进行数据的比对和评估。
5.数据的报告和处理:将测得的数据整理成报告,包括观测点位置、沉降数据、分析结果等,并提交给相关部门和项目负责人,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沉降的调整和防范。
以上是土建工程测量放线及沉降观测的方案,通过科学的测量和观测,可以确保工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优质工程沉降观测点做法

优质工程沉降观测点做法
优质工程沉降观测点是为了监测工程施工后地面沉降情况而设置的观测点。
以下是一般的做法:
1. 确定观测点位置:根据工程设计和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设置观测点的位置。
观测点应尽可能覆盖工程范围,并考虑地质条件、周边建筑等因素。
2. 安装沉降观测仪器:选择适当的沉降观测仪器,如沉降仪、水准仪等,并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调试。
观测仪器应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能够长期连续监测地面沉降情况。
3. 建立观测基准:在观测点附近选取一个稳定的基准点,用水准仪或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建立起一个可靠的观测基准。
观测基准的建立对后续的沉降观测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4. 进行定期观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和要求,制定观测计划,定期进行沉降观测。
观测频率一般是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有时甚至需要更频繁的观测。
5. 数据处理和分析:将观测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常用的方法有平均法、趋势法等。
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判断地面沉降情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及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6. 编制观测报告:根据观测数据和分析结果,编制沉降观测报告。
报告应包括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评价意见以及建议的补救措施等内容,为工程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优质工程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和观测需要科学规划和操作,
确保准确监测地面沉降情况,为工程施工和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建筑工程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建筑工程一、前言沉降观测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可以及时、准确地监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为工程质量和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就沉降观测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确保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前准备1. 工程准备在进行沉降观测前,需对工程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测量和分析,了解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地基情况等,明确观测的目标和重点。
2. 设备准备沉降观测的设备包括沉降点、测斜仪、水准仪、GPS仪器等,需要提前做好设备的选购和检修工作,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人员准备需要组织具有丰富观测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质量检查,确保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
三、观测点的设置1. 观测点的选址观测点的选址应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地基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选择处于建筑物中心、角点、边缘位置的代表性点位。
2. 观测点的布设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确定观测点的数量、布设方式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确保全面、连续地观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3. 观测点的固定观测点的固定应以悬索、膨胀螺栓等方式进行,保证观测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观测方案的制定1. 观测时间的安排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制定观测时间表和方案,包括观测的频次、时段等。
2. 观测方法的确定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要求,确定观测方法和观测指标,包括沉降观测、测斜观测、高程观测等。
3. 观测数据的处理确定观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和标准,包括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观测过程的实施1. 观测设备的安装根据观测点的布设情况,进行设备的安装和校准工作,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 观测数据的采集按照观测方案和要求,进行观测数据的采集和存储,及时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3. 观测质量的控制通过技术交底、监督检查等手段,控制观测质量,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六、观测结果的评估1. 观测数据的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根据数据的变化趋势、幅度等,判断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房屋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房屋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方案一、概述房屋建筑工程的沉降观测是为了监测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沉降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沉降引起的安全隐患,保障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本方案将围绕沉降观测的目的、方法、仪器设备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目的1. 监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沉降引起的安全隐患2. 为建筑物的维护及修缮提供依据3. 监测建筑物基础的变形情况,为后续工程提供数据支持4. 为设计、施工、维护等环节提供重要参考数据5. 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进行保障和监测三、方法1. 观测方位的选取观测方位应选取建筑物的主要荷载集中区域,包括主要承重墙、柱、梁等结构部位,以及建筑物的四个角落位置。
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细致测量,排除非建筑物荷载作用的影响。
2. 观测仪器的选择(1)测定点应选取在建筑物的不同区域,根据具体建筑物情况采用激光测距仪、全站仪、水准仪、测深仪或应变仪等仪器设备。
(2)测定点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性和结构性进行选取,应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对获得的测定数据进行精确定位。
3. 观测数据处理(1)采用CAD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建筑物沉降观测图(2)建立数据库,对观测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四、仪器设备1. 全站仪全站仪是测量建筑物沉降的主要仪器,采用全站仪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测量,可以较好地满足建筑物沉降观测的需求。
2. 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是一种准确、灵敏的测量仪器,可以快速实现对建筑物各个部位的测量,并能够得到高精度的数据。
3. 水准仪水准仪用于对建筑物的垂直方向进行观测,可以实现对建筑物沉降的垂直变形情况的监测。
4.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对建筑物沉降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存储,方便对数据的管理和处理。
5. GPS卫星定位技术GPS卫星定位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物位置的高精度定位,为建筑物沉降观测提供重要的定位数据。
五、操作流程1. 制定观测计划在进行建筑物沉降观测前,应制定详细的观测计划,包括观测点的选取、观测方式的确定、数据处理方法等。
道路工程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道路工程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道路工程的施工和管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随着城市交通流量的增加,道路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其中,道路工程沉降观测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可以帮助工程师及时发现道路沉降的情况,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和解决沉降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道路工程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准备工作、观测设备选择、观测点设置、实施观测、数据处理及分析等内容,以期为相关工程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1. 制定沉降观测方案:在进行道路工程沉降观测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观测方案,确定观测的时间、频率、观测点等内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观测。
2. 选择观测设备:根据观测方案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沉降观测设备。
一般常用的设备有沉降标杆、水准仪、全站仪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观测。
3. 安排观测人员:确定观测人员及其职责,进行相关的培训,确保观测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观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并能够准确地进行观测工作。
4. 保障工程安全:在进行沉降观测施工之前,需要对观测区域进行安全评估工作,确保观测过程中观测人员的安全。
5. 确定观测点位置: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确定沉降观测点的具体位置,在观测点周围进行清理和整理工作,以便观测设备的安装和使用。
三、观测设备选择1. 沉降标杆:沉降标杆是常用的观测设备,用于测量地表沉降的情况。
沉降标杆一般由一根稳定的基柱和上部的标记杆组成,通过测量标记杆和基柱之间的相对位移来确定沉降的情况。
2. 水准仪:水准仪是用来测量地面或建筑物水平方向的仪器。
在道路工程沉降观测中,可以使用水准仪来进行水平方向的观测,从而确定地面的沉降情况。
3. 全站仪:全站仪是一种精密测量仪器,可以实现水平角度、垂直角度和距离的测量。
在道路工程沉降观测中,可以使用全站仪来实现高精度的沉降观测工作。
四、观测点设置在进行道路工程沉降观测时,需要合理设置观测点,以便全面、准确地掌握沉降情况。
工程施工沉降观测

工程施工沉降观测一、引言工程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变动、土质力学性质、压实工艺以及其他因素的作用,都会导致地面沉降。
工程施工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跟踪和监测地基变形情况,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对工程施工沉降观测的方法、设备、数据处理等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程施工沉降观测方法1.传统沉降观测方法传统沉降观测主要是通过测量建筑物或者其他地面标志物体的位置高程变化来判断沉降情况。
传统的沉降观测方法主要包括水准测量、GPS测量、激光测距等。
这些方法需要专业的测量人员进行操作,并且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数据采集和分析。
传统沉降观测方法虽然准确性较高,但是成本较高且操作复杂。
2.现代沉降观测方法现代沉降观测方法主要是通过使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数据处理技术来实现对地面变形的实时监测。
现代沉降观测方法主要包括使用倾斜仪、应变计、加速度计等传感器来监测地表形变情况。
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地表形变数据,并且通过软件程序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准确地判断沉降情况。
现代沉降观测方法具有数据采集速度快、准确性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三、工程施工沉降观测设备1. 倾斜仪倾斜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倾斜角度的传感器,主要通过测量物体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来实现地面形变监测。
倾斜仪通常使用在建筑物表面或者地基内部,可以实时监测地面形变情况。
倾斜仪的安装位置应选择在可能发生变形的区域,以确保准确的监测数据。
2. 应变计应变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应变情况的传感器,主要通过测量物体表面变形引起的应变变化来实现对地面形变的监测。
应变计通常需要粘贴在建筑物的表面或者埋设在地基内部,可以实时监测地基变形情况。
应变计的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具体监测需求选择合适的型号和规格。
3. 加速度计加速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加速度的传感器,主要通过测量物体在空间运动时所受到的加速度来实现对地面形变的监测。
加速度计通常需要安装在建筑物的表面或者地基内部,可以实时监测地面震动和振动情况。
工程加固沉降量的观测方案

工程加固沉降量的观测方案一、背景介绍工程加固是指对已经存在的建筑或结构进行加固处理,以提高其承载能力或延长使用寿命。
在进行工程加固时,常常需要对加固效果进行观测和评估,其中重要的一项参数就是加固后的沉降量。
沉降是指土地或建筑物在重力或外部荷载作用下,发生的下沉或变形。
对加固后的工程进行沉降观测,可以及时发现加固效果,评估工程稳定性,指导施工和设计,提高工程质量。
本文将针对工程加固沉降量观测的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主要包括观测目的、观测内容、观测方法、观测数据处理及分析、观测结果应用等方面。
二、观测目的1. 评估加固效果:通过对加固前后的沉降量进行观测和比较,评估加固效果的好坏,确定加固后的工程稳定性。
2. 指导加固设计:通过对加固后的沉降量进行长期观测,为加固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指导加固方案的设计和调整。
3. 指导施工:通过对加固过程中的沉降量进行实时观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对施工进行调整和指导。
三、观测内容1. 加固前的基础沉降观测:在进行工程加固前,对建筑或结构的基础进行沉降观测,获取基础沉降的初始数据。
2. 加固后的沉降观测:在完成工程加固后,对建筑或结构的沉降量进行长期观测,获取加固后的沉降数据。
3. 加固过程中的沉降观测:在工程加固过程中,对建筑或结构的沉降进行实时观测,及时发现问题,在施工中进行调整。
四、观测方法1. 基准点设置:在建筑或结构周围设置稳定的基准点,作为观测的参考点。
基准点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观测仪器的布设和观测的准确性,同时要考虑基准点与建筑或结构的距离和位置关系。
2. 观测仪器选择:常用的沉降观测仪器包括水准仪、测斜仪、裂缝计、挠度仪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仪器,满足观测的需求。
3. 观测参数:对沉降观测包括垂直位移、水平位移、裂缝变形等参数的观测,可以综合使用多种观测仪器,获取准确的沉降数据。
4. 观测周期:对加固后的工程进行长期观测,观测周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需连续观测一年以上,以获取准确的沉降数据。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2.观测频率:根据施工进度、季节变化及工程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观测频率。
七、数据分析及处理
1.数据收集: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频率,对观测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
2.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掌握工程地基沉降变化规律;
3.数据处理: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为工程决策提供依据。
(4)地下水位观测:采用电测水位仪测量方法。
2.观测设备:
(1)水准仪:选用高精度自动水准仪;
(2)全站仪:选用高精度电子全站仪;
(3)测斜仪:选用高精度电子测斜仪;
(4)电测水位仪:选用高精度电测水位仪。
五、观测点布置
1.地面沉降观测点:根据工程地基范围,合理布置观测点,确保观测点覆盖整个地基区域;
三、观测范围及内容
1.观测范围:包括整个工程地基及其周边可能影响的区域;
2.观测内容:地面沉降、建筑物沉降、地基土体位移、地下水位变化等。
四、观测方法及设备
1.观测方法:
(1)地面沉降观测: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
(2)建筑物沉降观测:采用电子全站仪测量方法;
(3)地基土体位移观测:采用电子测斜仪测量方法;
四、观测方法及设备
1.观测方法:
(1)地面沉降观测:采用水准测量方法;
(2)建筑物沉降观测:采用全站仪测量方法;
(3)地基土体位移观测:采用测斜仪测量方法;
(4)地下水位观测:采用电测水位仪测量方法。
2.观测设备:
(1)水准仪:选用高精度自动水准仪;
(2)全站仪:选用高精度全站仪;
(3)测斜仪:选用高精度测斜仪;
3.观测设备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设备安全。
堤防工程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堤防工程沉降观测实施方案前言沉降观测是堤防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它可以及时掌握堤防工程的变形和沉降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修补,从而保证堤防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堤防工程沉降观测的实施方案。
观测内容堤防工程沉降观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基准点的设置和维护2.沉降标志物的安装和维护3.沉降观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4.沉降观测结果的分析和判读5.堤防工程沉降情况的评估和预测观测设备堤防工程沉降观测需要使用一系列专业设备,主要包括:1.沉降标准点2.测量仪器:包括水平仪、自动水位计、野外GPS等3.数据处理软件实施方案1. 基准点的设置和维护在进行沉降观测前,需要针对堤防工程地质特征的不同,进行基准点的设置和维护。
通常情况下,基准点应当采用钢管深埋法,深入地下10米左右,以确保基准点的稳定性和精度。
2. 沉降标志物的安装和维护沉降标志物用于测量堤防工程的沉降情况,其安装位置应当选择在支持力合适、土层稳定的地方。
在安装过程中应当注意沉降标志物的稳定性和垂直度,避免因为不稳定或不垂直造成数据误差。
3. 沉降观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沉降观测数据采集通常采用现场手动记录和自动记录相结合的方式。
手动记录方法通常采用测量员上井口观测的方式,而自动记录方法则采用读数器或数据采集器配合传感器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
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严格遵守规定各个参数的记录间隔,以确保数据质量。
沉降观测数据处理工作包括数据加工和分析处理。
数据加工主要是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与处理,得到每个沉降点的平均沉降量和累积沉降量等相关信息。
分析处理阶段则是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以进一步指导后续的工作。
4. 沉降观测结果的分析和判读在获得沉降观测数据之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判读。
主要是通过沉降量和速率的对比,判断是否达到警戒值,如果达到警戒值需要通过增加巡查频率或对其进行维修等措施来保证安全。
5. 堤防工程沉降情况的评估和预测堤防工程沉降情况评估通常依据沉降观测数据,通过根据沉降的速率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以及依据观测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沉降情况,来提前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沉降观测方法

沉降观测方法沉降观测是指对地基、建筑物或其他工程结构的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和测量的方法。
它是工程监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可以及时发现和评估地基或结构的变形情况,为工程安全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沉降观测方法及其应用。
一、测斜法。
测斜法是一种常见的沉降观测方法,它通过安装测斜仪或倾斜仪来监测地基或建筑物的倾斜情况,从而间接判断其沉降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较小范围内的倾斜进行监测,操作简便,数据准确性较高。
但是,测斜法需要在地表上设置测斜点,对地面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且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
二、水准测量法。
水准测量法是利用水准仪对地面或建筑物的高程进行测量,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高程数据来判断其沉降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大范围地面或建筑物的沉降进行监测,操作相对复杂,但数据的准确性较高。
水准测量法需要在地面上设置测点,并且对地面的平整度要求较高,适用范围相对较窄。
三、GPS定位法。
GPS定位法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来监测地面或建筑物的位置变化,从而判断其沉降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范围较广,可以实时监测目标的位置变化,数据准确性较高。
但是,GPS定位法受到天气、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较大,需要在开阔地带进行监测,成本较高。
四、应变测量法。
应变测量法是通过安装应变计或应变片来监测地基或结构体的应变变化,从而判断其沉降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混凝土、钢结构等材料的沉降进行监测,操作相对复杂,但数据的准确性较高。
应变测量法需要在目标表面粘贴应变片或安装应变计,对目标表面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五、综合应用。
在实际工程中,通常会综合运用多种沉降观测方法来进行监测,以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比如结合测斜法和水准测量法进行监测,可以相互验证数据,提高监测的可靠性;结合GPS定位法和应变测量法进行监测,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和对材料应变情况的评估。
综合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还可以弥补单一方法的不足,是工程监测中常见的做法。
沉降观测工程施工方案模板

沉降观测工程施工方案模板1. 项目背景本工程以确保建筑物或结构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目的,进行沉降观测工程。
通过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建筑物或结构物出现的沉降情况,保障建筑物或结构物的安全使用。
2. 工程内容(1)安装沉降观测设备:在需要监测的建筑物或结构物周边确定监测点位,选择合适的沉降观测设备,并进行安装调试。
(2)数据采集与监测:对已安装的沉降观测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测,实时记录建筑物或结构物的沉降情况。
(3)数据分析和报告: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定期生成沉降观测报告,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3. 施工方案(1)前期准备:确定监测点位,购买和调试沉降监测设备,准备相关施工人员和工具。
(2)安装沉降观测设备:按照设计要求,在监测点位进行沉降观测设备的安装,确保设备安装牢固且稳定。
(3)数据采集与监测:进行沉降观测设备的电气连接和数据采集系统的调试,确保数据能够稳定采集,并确保设备运行稳定。
(4)数据分析和报告: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及时生成沉降观测报告,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安全与环保(1)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戴好安全防护用品,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整洁,杜绝乱堆乱放现象,确保施工环境整洁与安全。
(3)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节约用水和用电,减少环境污染。
5. 质量与验收(1)施工人员必须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
(2)对已安装的沉降观测设备进行测试,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并保证数据采集准确无误。
(3)验收:由项目负责人进行验收,确认沉降观测工程达到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6. 施工进度(1)前期准备:计划完成时间 3 天。
(2)安装沉降观测设备:计划完成时间 5 天。
(3)数据采集与监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备调试,保证设备运行正常。
(4)数据分析和报告: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及时生成沉降观测报告。
7. 经济指标本工程总投资为 xxx 元,其中包括设备购置费、人工费、材料费、管理费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降观测的具体做法 -工程
2019-01-01
1、仪器:水准尺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铝合金水准尺,。
在不具备铝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时应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水准仪的精度不低于DS3级别。
2、观测时间: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
3、观测点的设置: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建(构)物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
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 m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
4、沉降观测的五定: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上要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5、在观测过程中,做到步步有校核。
①前后视距≤30 m,前后视距差≤1.0m,
②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应≤1.0mm,
6、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做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7、埋入墙体的观测点,材料应采用直径不小于12毫米的元钢,一般埋人深度不小于12厘米,钢筋外端要有90°弯钩弯上,并稍离墙体,以便于置尺测量。
8、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每二层观测一次,竣工后再观测一次。
9、水准点是对各观测点沉降的基准点,一定要选定相对固定的稳定的其他建筑物等适当部位,一般不少于2个。
10、每次观察均需采用环形闭合方法,当场进行检查。
同一观测点的两次观测之差不得大于1毫米。
11、完成沉降观测工作,要先绘制好沉降观测示意图并对每次沉降观测认真做好记录。
(1)沉降观测示意图应画出建筑物的底层平面示意图,注明观测点的位置和编号,注明水准基点的位置、编号和标高及水准点与建筑物的距离。
并在图上注明观测点所用材料、埋入墙体深度、离开墙体的距离。
(2)沉降观测的记录应采用建设部制定的统一表格。
观测的数据必须经过严格核对无误,方可记录,不得任意更改。
当各观测点第一次观测时,标高相同时要如实填写,其沉降量为零。
以后每次的沉降量为本次标高与前次标高之差,累计沉降量则为各观测点本次标高与第一次标高之差。
12、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如建筑物四角,沉降缝两侧,荷载有变化的部位,
13、如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和复工时进行观测,
《》()。
筑物封顶或竣工后,一般每月观测一次,如果沉降速度减缓,可改为2~3个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14、观测方法观测时先后视水准基点,接着依次前视各沉降观测点,最后再次后视该水准基点,两次后视读数之差不应超过±1mm。
另外,沉降观测的水准路线(从一个水准基点到另一个水准基点)应为闭合水准路线。
15、精度要求沉降观测的精度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而定。
1)多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可采用DS3水准仪,用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其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不应超过±2.0 ×n 的开方mm(n测站数)。
2)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则应采用DS1精密水准仪,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其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不应超过±1.0×n 的开方mm(n为测站数)。
16、工作要求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连续的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应尽可能做到四定,即固定观测人员,使用固定的水准仪和水准尺,使用固定的水准基点,按固定的实测路线和测站进行。
17、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
(1)整理原始记录每次观测结束后,应检查记录的数据和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然后,调整高差闭合差,推算出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并填入“沉降观测表”中。
(2)计算沉降量计算内容和方法如下:
1)计算各沉降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
沉降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本次观测所得的高程-上次观测所得的高程
2)计算累积沉降量:
累积沉降量=本次沉降量+上次累积沉降量
将计算出的沉降观测点本次沉降量、累积沉降量和观测日期、荷载情况等记入“沉降观测表”中。
18、绘制沉降曲线为沉降曲线图,沉降曲线分为两部分,即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和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
1)绘制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首先,以沉降量s为纵轴,以时间t为横轴,组成直角坐标系。
然后,以每次累积沉降量为纵坐标,以每次观测日期为横坐标,标出沉降观测点的位置。
最后,用曲线将标出的各点连接起来,并在曲线的一端注明沉降观测点号码,这样就绘制出了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
2)绘制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首先,以荷载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组成直角坐标系。
再根据每次观测时间和相应的荷载标出各点,将各点连接起来,即可绘制出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