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8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23956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19.png)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8篇)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一问声好教学目标:1.动脑为歌曲编创新词、动作。
2.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教学内聆听《森林水车》表演《早上好》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表演《早上好》2、编创与活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提出本学期学习要求复习上学期最喜欢的歌曲,唱一唱,并表演。
三、编创与活动1、出示幻灯:(说说小朋友在干什么),图上画了什么?学生自由说,教师适时鼓励。
2、按节奏朗读歌词4/4 ⅩⅩ ⅩⅩ Ⅹ ⅩⅩⅩⅩⅩ ⅩⅩ Ⅹ ⅩⅩⅩⅩⅩ Ⅹ ⅩⅩ ⅩⅩⅩⅩ 太阳天空照,(拍手)花儿对我笑(拍手),小鸟说早早早,你为ⅩⅩ ⅩⅩ ⅩⅩⅩⅩ ⅩⅩⅩ 什么背上小书包(拍手)。
3、分组编创(家动作,打击乐,编不同节奏)。
4、分组表演。
5、学生评价。
四、新歌教学:1、导入:师;每天早上见到老师,小朋友都要打招呼,你知道英语“早上好”怎么说?跟老师读一读“MORNING” 2、听录音,感受歌曲。
3、听后说说你觉得歌曲怎么样?学生自由说。
4、联系拍手、跺脚2/4 第一拍跺脚第二拍拍手拍腿3/4 第一拍跺脚第二拍拍手第三拍拍腿5、听录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这学生拍手,跺脚教师提示:感觉到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再来一边6、教师范唱,边常边拍节奏,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7、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奏,小声跟唱。
8、听老师弹琴,学生自己拍节奏,小声跟唱。
分组唱9、唱着歌,走一走要求:两组学生围成小圆圈顺时针走三拍子逆时针走二拍子边唱边走。
10、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
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
五、小结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表演〈小麻雀〉2、复习〈早上好〉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复习〈早上好〉边跺脚拍手、拍腿唱一边指名学生唱一唱。
其他学生律动。
三、新歌教学:1、导入:师;请小朋友听一首歌曲,说说听到了什么?你觉得小麻雀怎样?幻灯出示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2、听歌曲录音拍节拍,感受歌曲旋律要求:放录音让学生试着分别拍击三拍子和二拍子。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优秀7篇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86c78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9c.png)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优秀7篇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一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聆听歌曲《三只小猪》和《快乐的小熊猫》,感受乐曲描述的愉快劳动的情景,感受劳动的快乐。
2、认识碰钟,学习敲击碰钟的正确姿势。
教学过程:一、律动。
二、认识碰钟1、观察示意图,知道怎么敲击。
2、想一想,听一听,碰钟的声音是长的,还是短的?怎么才能敲出短音。
启发学生动脑思考。
让学生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敲击碰钟。
一、复习表演《动物说话》,《我爱我的小羊羔》二、聆听《三只小猪》1、完整地聆听《三只小猪》,说一说乐曲描绘了怎样的小猪。
三只小猪好象在做什么?2、复听,让学生自编动作表演三只可爱的小猪。
看谁能记住小猪叫的地方,随着乐曲学小猪的叫声。
3、三幅动作提示图分别是:扭着身体学小猪走路。
用手指抵住鼻尖,模仿小猪的翘鼻子。
两只手在耳朵上方伸开五指做“扇风”的动作,模仿小猪的大耳朵。
三、聆听《快乐的小熊猫》1、初听乐曲,感受乐曲描述的清晨的意境和小熊猫愉快劳动的情景。
2、复听,将音乐分成两部分。
“大森林的早晨,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在小熊猫打水的时候,你好象又听到了什么声音。
”利用音乐中的特殊音响,激发学生的想像力。
3、复听时,让学生跟着音乐表演,乐曲结束了。
教师可启发学生编创结尾。
编创结尾分组进行,让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利用乐器、人声、拍打动作为乐曲做结尾。
四、课堂小结:课后反思:通过歌词创编,自制乐器为歌曲伴奏,体验成功的快乐,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开发。
以情感、能力培养为主线,让学生在“想”“动”的音乐实践中拓展音乐,了解音乐要素、力度以及不同画面所表现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二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目标: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过程:导入:今天是我们的第一节音乐课,大家认真听一听,外面是不是还在下雨?(是),同学们早上家长送你们来的时候,那时候是下的大雨还是小雨啊?(大雨)。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3d6d0744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4.png)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第一章:认识音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音色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音高:认识音阶、音级,学会简单的音高标记。
2. 音长:理解音符、休止符的概念,学会简单的节奏表示方法。
3. 音色: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学会用音色来区分乐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聆听、模仿、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
2. 利用图片、乐器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音乐元素。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听一首简单的歌曲,感受音乐的美妙。
2. 讲解:讲解音高、音长、音色的概念,并用教具进行展示。
3. 实践:让学生模仿教师演奏的音符、节奏,进行音高、音长的练习。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音乐元素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听一首歌曲,尝试分辨音高、音长、音色。
2. 练习用简单的音符、节奏创作一首小歌曲。
第二章:学习节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节奏符号,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2. 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节奏符号:认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学会它们的表示方法。
2. 节奏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节奏的演奏。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听、说、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
2. 利用拍手、敲击等动作,帮助学生感受节奏。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听一首有节奏的歌曲,感受节奏的魅力。
2. 讲解:讲解各种节奏符号的概念,并用教具进行展示。
3. 实践:让学生模仿教师演奏的节奏,进行各种节奏的练习。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听一首歌曲,尝试分辨各种节奏符号。
2. 练习用各种节奏符号创作一首小歌曲。
第三章:学习音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符符号,如高音谱号、低音谱号等。
2. 培养学生对音符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2024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2024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9e9a41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1.png)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目录•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第一单元:基础乐理知识•第二单元:民族歌曲欣赏与演唱•第三单元:儿童歌曲学习与表演•第四单元:节奏乐器演奏体验•期末复习与成果展示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音乐课程概述音乐课程性质小学音乐课程是一门必修的艺术课程,以审美为核心,具有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等特点。
音乐课程价值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情操。
歌曲演唱音乐欣赏音乐知识音乐游戏与活动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内容学习演唱符合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儿童歌曲,注重音准、节奏和吐字等基本技能的训练。
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符、节奏、拍号等,为后续的音乐学习打下基础。
欣赏适合一年级学生的音乐作品,包括中外优秀儿童歌曲、器乐曲等,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
设计与音乐相关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乐趣,提高音乐学习的兴趣。
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能够演唱一定数量的歌曲,了解一定的音乐常识。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听、唱、动、创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审美情趣。
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评价方式与标准评价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包括演唱技能、音乐知识、学习态度等方面。
同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化发展,鼓励学生在不同领域展示自己的才能。
02第一单元:基础乐理知识学习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基本音符形状及时值,了解附点、连音线等术语。
音符与休止符掌握力度术语(如强弱、渐强渐弱等)和速度术语(如快慢、渐快渐慢等)。
音乐术语认识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了解五线谱与简谱的对应关系。
谱号与谱表音乐符号及术语介绍节奏与节拍训练基本节奏型学习均分节奏型、附点节奏型、切分节奏型等基本节奏型,通过拍手或打击乐器进行练习。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ea29a25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e.png)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 通过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名、音高、节奏等。
2. 学习并演唱一年级上册的歌曲。
3. 进行简单的音乐游戏和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演唱歌曲,参与音乐活动。
2. 难点:理解并掌握音名、音高、节奏等概念。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如游戏、演唱、模仿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分组合作、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提高。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乐谱、教学卡片等。
2. 教学设备:音响、钢琴、教学用具等。
六、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学生的热情。
2. 学习乐理知识:介绍音名、音高、节奏等基本概念,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3. 学唱歌曲:教唱一年级上册的歌曲,让学生跟唱、模仿,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 音乐游戏:设计一些简单的音乐游戏,如“音乐捉迷藏”、“节奏接力”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布置课后作业。
七、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学习的乐理知识,如音名、音高、节奏等。
2. 练习演唱本节课学唱的歌曲,加强发音和节奏的准确性。
3.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音乐作业,鼓励孩子参与家庭音乐活动。
八、评价与反馈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2. 歌曲演唱:评估学生在课后练习的歌曲演唱情况,如发音、节奏、音准等。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音乐活动中的表现,收集家长意见和建议。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最新8篇)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最新8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c5667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b.png)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最新8篇)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一《谁的歌儿多》: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积极、大胆地参与演唱活动,并从中享受音乐的乐趣;2、根据自己的理解,富有表情地演唱并配以得体的动作,做到不喊唱;3、养成认真聆听音乐和观看别人表演的习惯,懂得如何当一名文明、热情的小观众;4、运用夸张的表情演唱歌曲《我快乐》,能在表演中有所创新。
教学重点及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教学难点:使每位学生都获得了一份自信——“我能行!”教具准备:录音机,小奖品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小朋友们唱一些熟悉的幼儿歌曲。
2、从齐唱中发现积极分子,并以此为切入口,唱好“开门戏”,打好“当头炮”。
3、要求学生自己报幕,内容包括表演者姓名,节目名称及形式等。
4、老师当场进行点评;以鼓励为主,给小朋友一份自信;遇到大声喊唱的同学,不要正面批评或嘲笑,而应委婉地指出“假如声音放小一些演唱效果回更好”5、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
老师的目光要更注意观察自信心不够的孩子,如安排他们齐唱,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6、内容不局限,可舞蹈,相声等。
7、让孩子在活动中养成认真聆听他人演唱,观看别人表演的习惯,做到注意力集中,不要讲小话,节目表演完了要鼓掌致谢,让孩子们从小懂得如何当一名文明,热情的小观众。
三、活动评价同学们的歌唱得真好,不但声音美,表情好,而且加上了自己编排的动作,真是出色的小歌手!四、下课学生随音乐出教室!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学生随音乐进教室2、律动“飞机,火车,轮船”3、师生问好二、歌表演师生共同复习歌曲《两只小耳朵》1、请学生看黑板:三个人头,表情分别是快乐,着急,幸福2、请学生上台表演:快乐,着急,幸福的表情和动作。
3、照书上动作规范学生快乐——拍手着急——跺脚幸福——拍肩三、节奏游戏学生跟老师一起做1、我快乐,我快乐,我就拍拍手。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最新6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最新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0daa3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f.png)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最新6篇)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一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2.歌曲《大雨和小雨》。
3.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教学目标:1.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2.能创造几种声音。
3.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过程:(一)寻找生活中的声音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谜面: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难见面。
谜底:耳朵)。
2.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倾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模仿这些声音。
3.教师将学生所倾听到的声音进行简单分类,再分别播放教材中城市、森林、乡村的声音,学生分辨、模仿并简单说明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4.想一想,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
(二)歌曲《大雨和小雨》1.雨是一种自然现象。
有大雨也有小雨。
下面我们来学唱一首关于雨的歌曲——《大雨和小雨》。
2.由教师范唱或听录音。
3.跟着教师学唱《大雨和小雨》。
4.讨论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三)听听我创造的声音1.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都是生活中的声音。
我们能不能创造一些声音呢?按教材提示创造出声音。
2.能不能自己创造一些与教材中不同的声音呢?3.用几种声音连在一起表现一定的内容。
教学评价:1.能积极参与声音的探索,听辨出两种以上的声音。
2.会唱《大雨和小雨》。
3.能创造两种以上不同的。
声音。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音乐活动“在音乐厅里”。
2.歌曲《布娃娃弹琴》《大鼓和小鼓》。
教学目标:1.能说出几种乐器的名称,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2.会唱《布娃娃弹琴》《大鼓和小鼓》。
教学过程:(一)在音乐厅里1.教师播放音乐厅里合唱和管弦乐队的录像。
提问:除了生活中的声音还有什么声音呢(唱歌的声音和乐器的声音)?2.请你在教材图中找一找,你认识哪些乐器呢?学生说出一种乐器,教师就可以出示这种乐器的图片并播放声音,如有学生会演奏,可在课上为同学们演奏,最后教师再介绍其它的乐器。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8f36c138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9.png)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音乐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使他们能够体验到音乐的美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舞蹈等实践活动,训练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3.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音高、节奏、简单和弦等,并能运用到实际演奏和创作中。
二、教学内容第1课:《小星星》1. 学习歌曲《小星星》(即《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2. 学习简单的节奏和音高,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第2课:《小猪佩奇》1. 学习歌曲《小猪佩奇》。
2.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第3课:《两只老虎》1. 学习歌曲《两只老虎》。
2. 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第4课:《欢乐颂》1. 学习歌曲《欢乐颂》。
2.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第5课:《熊出没》1. 学习歌曲《熊出没》。
2. 学习简单的乐器演奏,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演奏、舞蹈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歌曲演唱、节奏测试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进步。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教案、曲谱等教学资料。
2. 音响、乐器等教学设备。
3. 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第6课:《小燕子》1. 学习歌曲《小燕子》。
2. 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第7课:《一只大象》1. 学习歌曲《一只大象》。
2.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第8课:《拔萝卜》1. 学习歌曲《拔萝卜》。
2. 学习简单的节奏和音高,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第9课:《小兔乖乖》1. 学习歌曲《小兔乖乖》。
2. 学习简单的乐器演奏,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第10课:《国庆节》1. 学习歌曲《国庆节》。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4bfc65b8a0116c175f0e4859.png)
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本册教学总要求: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和兴趣;歌唱姿势要正确;用正确的口形,发声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轻声歌唱;按教师的手势,整齐地歌唱;(一)听唱法模唱歌曲和节奏。
(二)知道音的长短。
二、本班学生知识现状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乐谱的识别、欣赏能力的鉴别还比较陌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老师应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使学生具备基本的音乐能力。
三、单元教学内容:娃娃乐四、教育教学目标:1、能初步听辨出“7个音符”、了解“休止符”。
2、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并主动、自信地与他人合作,共同体验、感受,表现音符的时值。
3、能听辨领唱与齐唱,并对歌曲进行演唱形式的设计。
五、教学重点:通过听唱一组民族民间童谣,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初步感受各民族童谣不同的音乐风格。
六、教学难点:通过节奏游戏活动感受各民族童谣不同的音乐风格。
七、单元知识要点:课前基本训练,认识八分音符,并做节奏练习八、教学方法及措施: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上课多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九、单元课时:五课时教学内容简析:通过听、唱一组民组民间童谣,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初步感受各民族童谣不同的音乐风格。
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对歌曲的演唱有难度,特别是在节奏和音准上。
而且歌曲音高较高,部分学生演唱吃力,容易跑调。
一年级第一册第一课《娃娃乐》(1——3课时)第一课娃娃乐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听、唱一组民组民间童谣,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初步感受各民族童谣不同的音乐风格。
2、通过音乐活动和表演,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学会在音乐活动(表演)中大方自然地展现自我,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3、通过节奏游戏活动,认识四种节奏拍击符号的标志,初步感知和分辨几种简单的节奏型。
二、教学重点:1、在学会唱歌曲的基础上,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跟老师做基本律动。
2、能跟小朋友一起参与歌曲的表演、,用动作表现自己热情欢快的情绪。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fc26ca41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c.png)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教学重点:感受人声和乐器不同的音色,学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教学难点:学生对乐器名称的掌握和区分。
教学过程:一)感受人声和乐器的不同音色1.教师播放一段人声和乐器混合的音乐,让学生听出其中的人声和乐器声,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设计目的:引导学生感受不同音色的特点,提高学生对乐器的认识。
)2.教师分别演奏一些乐器,让学生听出它们的音色特点,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设计目的:帮助学生区分不同乐器的音色,增强学生对乐器的记忆。
)二)歌曲《大鼓和小鼓》1.介绍歌曲《大鼓和小鼓》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设计目的: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和故事情节,增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2.教师范唱或听录音,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设计目的: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3.跟着教师学唱《大鼓和小鼓》。
4.讨论大鼓和小鼓的音色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用大鼓和小鼓来演奏这首歌曲。
三)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房》(一)1.教师讲述故事《小白兔盖新房》的前半部分,让学生听出其中的声音,并模仿这些声音。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敏感度和模仿能力。
)2.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材料创造故事中的声音,并进行表演。
板书设计: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房》(二)教学目标:1、能够用声音编织一个简单的故事。
2、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并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用声音编织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学生的表演能力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复前半部分故事1.教师复述前半部分故事情节,让学生回忆并说出前半部分的声音。
(设计目的:帮助学生巩固前半部分的内容,为后半部分的研究打下基础。
)二)研究后半部分故事1.教师讲述后半部分故事情节,让学生听出其中的声音,并模仿这些声音。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敏感度和模仿能力。
)2.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材料创造故事中的声音,并进行表演。
3.全班一起表演整个故事。
三)总结1.教师让学生回顾本课的研究内容,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一年级音乐上学期全册教案(人教版)
![一年级音乐上学期全册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bc79a2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7.png)
一年级音乐上学期全册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熟练歌唱《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等歌曲。
2. 能够听懂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高、节奏等。
3. 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如民族乐器、民歌等。
二、教学内容1.《歌唱祖国》1. 熟练掌握歌曲的曲调和歌词。
2. 分组唱歌,加强合作意识。
3. 感受歌曲传递的祖国爱情。
2. 音乐理论1. 了解基本的音乐符号。
2. 研究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高、节拍等。
3. 通过歌曲的演唱加深对音乐理论的理解。
3. 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1. 介绍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等。
2. 研究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
3. 听取民歌,感受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1. 歌唱祖国的基本演唱技巧,如音高、音准等。
2. 研究基本的乐理知识和符号记号。
3. 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方法1. 听、说、唱相结合的方法。
2. 游戏化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群体合作研究方法,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步骤1. 歌唱祖国1. 教师唱歌示范,学生跟唱,感受歌曲的氛围。
2. 将学生分成小组,组内学生合作演唱,增加趣味性。
3. 全班合唱,加强对歌曲整体的把握。
2. 音乐理论1. 简单介绍音乐符号和基本乐理知识,学生进行听、观、模仿。
2. 通过歌曲的演唱体验或探索音乐知识,深化印象。
3. 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1. 教师讲解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
2. 学生进行模仿演奏,掌握一定的技巧。
3. 听取民歌,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情况,对基本演唱技巧进行讲评。
2. 组织小测验,测试学生对乐理知识的理解程度。
3. 以作品展示或其他形式,展示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和技艺水平。
七、教学反思本课程针对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和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评估及时、准确,为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3篇】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0ed2f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13.png)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3篇】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篇一教学内容: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和《口哨与小狗》,并尝试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
2、能够和大家一齐整齐地演唱并表演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3、初步认识课本中的'几种音乐学习标志,尝试以动作和语言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记忆能力和创编能力。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录音带。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生聆听《玩具兵进行曲》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想象玩具兵的样子表演。
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3、会边唱歌曲边自编动作表演,记住同学的名字,与同学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练声曲:1= C→F 2 ∕41 2 ∣3 4 ∣5 —︱5 4︱3 2︱1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三、学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1、老师清唱、范唱歌曲。
2、学生跟老师学打节奏。
3、按节奏朗读歌词。
4、老师弹琴,学生跟旋律学唱歌词。
5、分组学唱。
6、全体齐唱歌曲。
四、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1、学生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
2、请个别学生上台表演,集体评价好在那里?3、全体再次表演。
五、学生再次聆听《玩具兵进行曲》出教室。
1、要求学生合着音乐走或跳。
2、要求学生听到乐曲中有小喇叭和大喇叭出现的声音时用动作表示。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生用听唱法学会歌曲,边唱边表演《拉勾勾》。
2、聆听《口哨与小狗》,学生随着乐曲表演,用动作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学生听《摘果子》的音乐做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练声曲:1=C 3/45 5 6∣ 5 5 3∣ 5 3—∣5 3—‖小宝宝,睡觉了。
lu lu lu lu。
三、学唱并进行歌表演《拉勾勾》。
1、老师自弹自唱歌曲进行范唱,学生聆听。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19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19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f3b49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1.png)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19篇)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19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听辨音乐,用动作来表现自己感受到的不同的动物形象。
2、在歌唱、表演中即兴创作,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即兴创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电子琴、手风琴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小朋友们,想去动物园玩吗?这是不是你们高兴的事?你高兴时会怎么样?二、音乐活动:动物大合唱1、你们能说出一个字的动物有什么?两个字的动物呢?三个字的动物呢?2、现在,我们来进行“动物大合唱”。
如:长颈鹿、老鼠、蛇三、学习歌曲《在动物园里》1、小朋友们的大合唱很精彩,现在我们可以进去看看可爱有趣的动物了。
(课件:动物图片)2、哎,这些动物们在干什么呢?哦,他们在唱歌呢,唱什么歌?小朋友们会唱吗?我们和他们唱一唱,好吗?3、学唱歌曲《在动物园里》。
四、创编歌词1、刚才我们在动物园看到了那么多可爱的动物,想不想自己编歌词进去?那想一想第一句怎么编?大家一起想,要什么动物来编?()睁眼看我们,真(),真();()跳舞多起劲,真(),真();()吹口哨,真(),真();动物园里动物多,真(),真()。
2、学生进行创编歌词,教师将歌词写出来。
3、学生演唱并表演创编的歌曲。
五、课后小结:地球上的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爱护动物板书第四单元音乐中的动物歌唱:《在动物园里》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2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在为歌曲《各族小好朋友在一起》的伴奏中加入碰铃、响板及各种自找自制的打击乐器,使伴奏音响更加丰富。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团结友爱和合作。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4b087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a.png)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第一章:认识音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音色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的基本元素:音高、音长、音色。
2. 音阶、节奏、拍子。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和概念。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和演奏。
3. 实践法:学生演唱、演奏和练习。
四、教学步骤1. 讲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音色。
2. 讲解音阶、节奏、拍子的概念。
3. 示范演唱和演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4. 学生演唱、演奏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识别音乐的基本元素。
2. 学生能理解音阶、节奏、拍子的概念。
3. 学生能参与演唱、演奏和练习,表现出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第二章:学习歌曲1. 让学生学会一首简单的歌曲,培养音乐节奏感。
2. 培养学生合唱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的学习:歌词、旋律、节奏。
2. 合唱的技巧:音准、节奏、和谐。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和指挥。
3. 实践法:学生演唱、练习合唱。
四、教学步骤1. 讲解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让学生熟悉歌曲。
2. 示范演唱和指挥,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3. 学生演唱、练习合唱,培养音乐节奏感和合唱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
2. 学生能在合唱中保持音准、节奏和和谐。
3. 学生表现出对音乐的热情和合作精神。
第三章:认识节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节奏的基本概念,如拍子、节拍等。
2. 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1. 节奏的基本概念:拍子、节拍、节奏型。
2. 节奏的感知和表达:拍手、敲击、唱名。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节奏的基本概念。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拍手、敲击、唱名。
3. 实践法:学生实践拍手、敲击、唱名。
四、教学步骤1. 讲解拍子、节拍、节奏型的概念。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11d64d6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6d.png)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
册)
第一课:音乐和乐器
研究目标
- 了解音乐是什么
- 认识常见的乐器
- 研究乐器的名称和发音
教学内容
1. 引导学生聆听不同的乐器声音,让他们感受音乐
2. 教授常见的乐器名称和发音
3. 学生自由体验不同的乐器声音,尝试模仿乐器发声
第二课:节奏与拍子
研究目标
- 认识节奏的概念
- 研究常见的音乐拍子
- 能够根据拍子跳动或拍手
教学内容
1. 听录音并模仿拍摄节奏和拍子的动作
2. 用小手拍击不同的拍子,感受节奏
3. 教授基本的两拍和三拍节奏
...(依次编写后续课程的内容)
第八课:歌谣与童谣
研究目标
- 研究传统歌谣和童谣
- 能够用正确的节奏和发音唱歌谣和童谣
教学内容
1. 听录音并研究唱一首传统歌谣或童谣
2.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唱歌的兴趣
3. 引导学生一起唱歌谣或童谣,并在班级内进行小演出
第九课:音乐游戏
研究目标
- 通过游戏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 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
1. 进行音乐相关的游戏,如节奏传递、乐器组合等
2.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
以上是《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的概览,请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自行展开每课的详细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2000f77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60.png)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第一章:课程介绍与学生准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课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音乐课程的介绍:音乐课程的意义、目标、内容和方法。
2. 学生音乐的听、唱、动、创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课程的重要性和目标。
2. 示范法:教师进行音乐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音乐器具、音响设备等。
2. 教材准备: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情况。
第二章:音阶与节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阶知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节奏感。
二、教学内容:1. 音阶的学习:认识音阶、音阶的构成、音阶的练习。
2. 节奏的练习:认识节奏、节奏的练习、节奏的游戏。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音阶的构成和节奏的类型。
2. 实践法:学生进行音阶和节奏的练习。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音乐器具、音响设备等。
2. 教材准备: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音阶和节奏掌握情况。
2. 学生音乐表演的能力。
第三章:简单音乐符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简单的音乐符号。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符号的理解和运用。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符号的介绍:音符、休止符、附点音符等。
2. 音乐符号的练习:识谱、写谱、演奏。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音乐符号的意义和用法。
2. 实践法:学生进行音乐符号的练习。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音乐器具、音响设备等。
2. 教材准备: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音乐符号掌握情况。
2. 学生音乐表演的能力。
第四章:歌曲学习与欣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简单的歌曲。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的学习:歌词的记忆、旋律的掌握、演唱技巧的培养。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238812a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2.png)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第一章:课程介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3.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概念:音高、音长、节奏、音色等。
2. 音乐的基本技能:唱谱、打拍子、演奏简单乐器等。
3. 音乐欣赏和表现:欣赏经典音乐作品,进行音乐表演和创作。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歌曲、游戏、故事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3.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 学生能熟练地唱谱、打拍子、演奏简单乐器。
3. 学生能积极参与音乐欣赏和表现,表现出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第二章:音高和音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高和音长的概念。
2. 培养学生对音高和音长的感知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
二、教学内容1. 音高的概念:音的高低,音阶的组成。
2. 音长的概念:音符的种类和时值。
3. 音高和音长的练习:唱谱、打拍子、听音练习等。
三、教学方法1. 通过听音、唱谱、打击乐器等方式,让学生感知音高和音长的变化。
2. 运用图谱、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音高和音长的概念。
3. 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提高音准和节奏感。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音高和音长的概念。
3. 学生能通过听音练习,辨别不同的音高和音长。
第三章:节奏和拍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节奏和拍子的概念。
2. 培养学生对节奏和拍子的感知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节奏的概念:节奏的种类和特点。
2. 拍子的概念:拍子的种类和强弱规律。
3. 节奏和拍子的练习:唱谱、打拍子、节奏游戏等。
三、教学方法1. 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让学生感知节奏和拍子的变化。
2. 运用图谱、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节奏和拍子的概念。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d4e0252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5b.png)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音版)第一章:课程简介与学生准备一、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通过音乐教学,培养一年级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音乐技能和音乐认知。
二、学生准备1. 学生需了解并能够适应课堂纪律和教学要求。
2. 学生应具备基本的听、唱、动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分组合作、互动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 以生动、有趣的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
2. 定期进行作品展示,评价学生的创作能力。
3. 综合评价学生的音乐素养、技能和认知水平。
第二章:音阶与节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并掌握基本的音阶知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节奏感。
二、教学内容1. 音阶:学习Do、Re、Mi、Fa、Sol、La、Si的基本音阶。
2. 节奏:学习简单的四分音符、八分音符节奏。
三、教学活动1. 音阶学习:通过唱名游戏、音阶接龙等活动,让学生熟悉音阶。
2. 节奏学习:通过拍手、敲击等动作,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四、作业与评价1. 回家作业:练习音阶和节奏,家长签字确认。
2. 课堂评价: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第三章:歌曲学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演唱简单的歌曲。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合唱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唱歌曲:学习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的歌曲。
2. 合唱练习: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合唱训练。
三、教学活动1. 歌曲学唱:跟唱、分组唱、接龙唱等多种方式学习歌曲。
2. 合唱练习:通过二声部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四、作业与评价1. 回家作业:演唱歌曲,家长签字确认。
2. 课堂评价:评价学生在演唱和合唱中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四章:音乐欣赏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感。
2024年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西师版教案
![2024年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西师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54622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a.png)
2024年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西师版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音乐入门(第12课)课程1:音乐基础知识课程2:认识五线谱2. 第二章:音的高低(第34课)课程3:音名与唱名课程4:简单旋律的认识与演唱3. 第三章:节奏与拍子(第56课)课程5:基本节奏的认识与练习课程6:拍子的认识与练习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如五线谱、音名、唱名等。
2. 培养学生对音的高低、节奏与拍子的辨识能力和演唱能力。
3.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音的高低、节奏与拍子的辨识和运用。
2. 教学重点:五线谱的认识、音名与唱名的对应关系、基本节奏与拍子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电子琴、五线谱黑板、节拍器、音乐教材。
2. 学具:音乐课本、铅笔、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学生上台,用钢琴演奏一首简单曲目,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曲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谁能来说说音乐的美妙之处?2. 课程讲解(15分钟)讲解五线谱的基础知识,如五线、四个间,以及五线谱上的音名与唱名。
举例讲解音的高低、节奏与拍子,并通过钢琴演奏进行演示。
3. 例题讲解(15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认识并演唱简单旋律。
分析节奏与拍子,并进行实践练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音名、唱名的练习,检查学生对五线谱的认识程度。
进行节奏与拍子的集体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布置作业:抄写五线谱、音名与唱名对应表;练习演唱指定旋律。
六、板书设计1. 五线谱基础知识2. 音名与唱名对应表3. 基本节奏与拍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五线谱、音名与唱名对应表。
练习演唱指定旋律。
2. 答案:五线谱、音名与唱名对应表:按照教材要求进行抄写。
演唱指定旋律:按照教材要求进行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思考哪些环节需要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播放歌曲《我们一起来唱歌》,初步感受歌曲旋律,熟悉歌词。
二、学习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唱歌》
5、提出歌唱要求:能运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配乐唱一唱。
6、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边唱边跟着音乐走一走,鼓励学生创编不同的走路姿势(大步走,蹲着走,小兔跳,乌龟走等),音乐停止时,摆出姿势造型,音乐想起继续行走。
四、复习与拓展
1、背唱歌曲《我们一起来唱歌》,要求学生运用活泼欢快的歌声进行表演唱。
1)教师弹前奏,学生仔细聆听,能说出歌曲名称。
四、随音乐节走出教室,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玩具兵进行曲》
听:歌曲乐曲片段
动:随音乐走队形
教学目标
1、继续对学生进行音乐课常规训练,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歌唱方法进行歌唱。
2、能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同学交流,乐于说说自己和玩具朋友间的亲密感情,运用整体听唱法学唱新歌《玩具兵进行曲》,学习运用活泼欢快的声音进行歌唱。
二、发声练习(模仿动物的叫声)
1)1 23 45—2)55 533 35 43 2 1—
师)小猫怎样叫?(生)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小鸡怎样叫?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叽。
小狗怎样叫?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
……
三、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歌曲
1、《我们一起来唱歌》
1)集体背唱歌曲
2)请部分小朋友进行小组唱和独唱。
1、播放歌曲录音,引导学生随音乐的节奏拍拍手,进一步感受歌曲旋律活泼欢快的特点。
2、节奏模仿练习
×××××××××××××
(按节奏说名字)我们一起来唱歌
3、分小组做接龙说、唱练习(教师也可与学生做接龙练习)
4、打开书,p1,跟着老师念歌词(按节奏读歌词)分组竞赛,看谁念得好?
5、运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可以分句练习。(注意提醒学生运用亲切、自然地声音演唱,不喊叫)
四、音乐游戏:
老师学生围成一圈,面向圆心坐下,一人传花,其余人跟节奏拍手,当唱到“就是你”的“你”时,花传到谁手里,谁就要站起来表演节目(唱歌、跳舞、弹琴或用节奏介绍自己等),然后从头开始,反复几遍,这一活动可以让老师对学生的音乐技能有所了解。
五、教师小结,下课。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歌曲《我们一起来唱歌》《玩具进行曲》,音乐游戏红绿灯;队列行进;《传传传》
教学目标:
1、能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同学交流,乐于参与各种音乐游戏,体验音乐课带来的快乐。
2、能背唱《我们一起来唱歌》《玩具进行曲》《传、传、传》,能准确跟前奏、间奏和结束演唱,能随音乐节拍律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音乐声中进一步了解课堂常规,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怎样在积极参与的情形下较好的、有秩序的展开活动。重点引导学生喜爱音乐课,进一步培养演唱、听赏、游戏的各种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音乐声中让儿童体验有朋友的快乐,让儿童和自己的玩具成为好朋友,和“大家”成为好朋友
教学难点: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引导学生喜爱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继续对学生进行音乐课常规训练
1)训练起立、上课、问好、入座等课堂常规。(听音乐进高了,请学生起立,然后进行师生问好: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小朋友跟着老师随音乐节奏拍手进教室,师生问好。
2、红绿灯游戏:培养小朋友们的音乐记忆力和内心的节奏感;绿灯时唱出声音,红灯时心里唱。(可请小朋友充当交警)
3、复习演唱两首歌曲《我们一起来唱歌》和《玩具进行曲》,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采用全班齐唱、分组唱,或者是教师和学生接口唱的方式进行,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进行单独表演唱,演唱结束进行还抽查演唱并做评价(师评、自评、互评)
如:小组唱、独唱等等。
三、音乐欣赏:《听,谁在唱歌》
《听,谁在唱歌》中录制的都是小朋友熟悉的自然界中的声音,老师通过猜谜、观赏图片等活动来引导学生认真聆听各种动物“唱歌”的声音,并通过模仿动物的叫声认识音乐中的动物形象
1、仔细聆听(培养好的倾听习惯)2、说说都有谁的声音?
3、模仿小动物的声音4、学学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2、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我们一起来唱歌》《玩具进行曲》,能准确地跟着前奏和音乐旋律演唱,能用简单的肢体语言表现音乐情绪。
3、学唱歌曲《传传传》,能愉快地跟随音乐边唱边玩传花的游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音乐声中让小朋友们手拉手成为好朋友,让学生和老师成为好朋友,和“大家”成为好朋友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音乐活动,鼓励学生表现音乐,引导学生喜爱音乐,音乐课,初步培养演唱、听赏的良好音乐习惯。
2、运用听唱法学习歌曲,教师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然后再带领学生分句模唱----接口唱----完整唱----小组竞赛唱,在歌曲间奏处拍手,让学生注意间奏处不唱休息。在一系列的歌唱活动中,让学生熟悉歌词,逐步学会唱这首歌曲。
3、传花练习:引导学生两拍传一次,在强拍上传,不能抢拍子,间奏时自由选择把花传给谁。
当老师弹奏:i7 65 43 21—这段音乐时,让学生感受音越来越低了,安静入座开始上课。
二、情景导入:
1、小朋友们,我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谁来说说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有什么不同?
2、是啊,我们已经长大了,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在这里我们要学习许许多多的本领,还要认识许多新朋友,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位音乐娃娃,可是她在哪里呢?谁是音乐娃娃?
2、歌曲中都有谁呢?你能模仿它的声音吗?
3、跟老师学习即兴动作表演:(小鸡、小鸭、小马、小狗……)
二、学唱歌曲《动物说话》
1、在农场里,小动物们纷纷表演节目,欢迎大家的到来,听小鸡来了
2、教师范唱第一段歌词:“小鸡说话”
3、听范唱后提问:刚才小鸡是怎样说的?(帮助记忆歌词)
4、跟琴听唱第一段“小鸡说话”注意在旋律中有间奏的地方,请小朋友模仿该动物的动作。
二、音乐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学生在原位做动作,用音乐代替教师口令:
上行音阶:学生起立;下行音阶:学生坐下;
高音区弹奏:白云飘飘的动作低音区弹奏:树叶飘飘的动作
弹奏歌曲《我们一起来唱歌》:学生排成圆形弹奏歌曲《玩具进行曲》:学生排成自由队形
三、学习新歌:《传传传》
1、随着音乐的节奏一拍一拍地拍手,初步感受歌曲《传传传》的旋律。
3、请小朋友模仿自己喜爱的玩具形象,跟着音乐演一演。
三、学习歌曲:《玩具兵进行曲》
1、请学生观察教材画面,仔细观察图片上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
2、请学生看图示回答,它们走成了什么队形?如方块形、8字形、等等,并请学生想想还能怎么走?
3、请学生听音乐也来排好队,按节拍走走看。(在走的过程中熟悉音乐旋律)
3)师评、互评、自评,对表现比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并颁发音乐娃娃标贴
4)红绿灯游戏(培养内心节奏感,从只动嘴不出声到内心唱)
2、《玩具进行曲》
1)教师钢琴伴奏,集体背唱歌曲,要求学生运用活泼、跳跃的声音进行演唱。
2)老师和学生一起玩接龙唱的游戏进行歌曲复习。
3)音乐表现,教师扮演会吹喇叭的小娃娃,边走边唱
2)学生听音乐齐唱歌曲,要求学生在方块处填上自己认识的小朋友的姓名。
3)提出新的歌唱要求进行练习。
2、说说你认识的好朋友。
五、总结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歌曲《我们一起来唱歌》、《玩具进行曲》;
学习音乐游戏;《传传传》
教学目标:
1、能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同学交流,乐于参与《请你跟我这样做》的律动,体验音乐课带来的快乐。
四、跟着音乐学一学,做一做:
小动物们在农场玩得很开心,天黑了还不想回家,妈妈很着急,出来寻找(声音传递的游戏:由第一个依次向后传递声音,直到最后一个孩子听见后,把小动物送到妈妈身边,教师弹奏《火车来了》音乐,小朋友一起离开了“农场”
五、在快乐音乐声中结束本次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你听,什么唱响了》
6、让学生尝试在空白处填词唱一唱(个人尝试)
7、可将整首歌曲创编演唱。
8、随伴奏带有表情演唱歌曲。
三、音乐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1、跟着音乐走走(脚尖走、脚跟走、小猫走、小鸭走等)在教室内自由行走。音乐停止时做一个动作定住,音乐再现时继续走。
2、跟着音乐学学(各种手势动作,也可有学生创作并带领大家做做)
4)小朋友自编表演动作,模仿自己喜爱的小玩具,教师指导学生按节奏走一走
5)全体小朋友围成圈走一走,要求:动作按节奏做,队伍整齐;
3、《传、传、传》
1)集体演唱歌曲
2)徒手练习(一拍传一下,只在强拍传)
3)跟着音乐节奏练习
4)随音乐做游戏(其余人跟着音乐旋律边唱边拍手,按座位先竖着传,再横着传,音乐结束时花传到谁手里,谁就要站起来表演节目。
5、提问:小鸭是怎么说话的,带领学生朗读第二段歌词,引导学生讲出与第一段的区别:小鸡→叽叽叽小鸭→嘎嘎嘎
6、你还能模仿哪个小动物的声音?能给大家唱唱吗?(创编歌词)
7、运用欢快、活泼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并根据歌词创编不同的律动加以表现。
8、教师唱上句,学生接唱下一句
9、小组讨论演唱形式:你还可以运用什么样的形式来演唱这首歌曲呢?
第一单元《小手拉小手》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我们一起来唱歌》;
听:歌曲乐曲片段;
动:《请你跟我这样做》
教学目标:
1、能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同学交流,乐于参与《请你跟我这样做》的律动,体验音乐课带来的快乐。
2、学习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我们一起来唱歌》,能准确跟前奏和结束演唱,能用简单肢体语言表现音乐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