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有效教学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有效教学[摘要] 教学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过程。教师面对的学生是具体的、有特点的,如何把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和所体现的教学方法转化为符合教师自身特点的教学设计,是进一步提高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关键问题之一。

[关键词] 有效教学;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师;创新

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随着《国家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颁布及相应的教材调整。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正渗透到中学物理教学的每个角落,以创新意识和实践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和突破口的课程教材改革和教学改革正把素质教育逐步引入中学物理教学的实质性环节。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每一次教学改革都是为了使教学更有效,让学生发展得更好。本次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也不例外,其首要的目标就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那如何才能构建有效的物理教学,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教师树立在课堂中的服务意识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因此如何创设问题情景,就成为这一学习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条件。根据

物理学科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在帮助学生分析物理实验时尤为有效。例如:在探究实验“怎样测滑动摩擦力”时,可以先回顾“测量力的工具”、摩擦力能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吗?然后回忆二力平衡及其条件,能否利用这个知识来间接的测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呢?这一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激发了生的求知欲,教师下一步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保证。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渗透创新意识。课堂教学应以创新要求为归宿,创新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引导性、发现性、归纳性等有机地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吸收由教育科学所提供的新知识,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用“创造性地教”为学生“创造性地学”创造环境和条件。要做到上述要求,教师本身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即教师对每个问题的提出及教学过程都必须是再现式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有机结合的典范。教师要尽可能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解决问题”的创造型模式,从而使学生自行获取和运用知识,享受创造成功的快乐。在物理教学中,很多内容都可以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例如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中,“探究定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并不等于钩码的实际重力,学生一般认为是误差,实际利用受力分析发现原来是测力计自身的重力在充当一部分拉力,所以示数偏小,这样深入的分析不仅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体现了新课改的探究

精神,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对于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在探究中体会物理学习和物理研究的方法。

二、明晰目标与组织内容

教师要将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深入研究并有效把握课程标准。本次新课程改革,物理学科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打破了原来的课程体系,将电学放在了八年级,力学到九年级再学习,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本内容较以前减少,而实际知识却比以前更贴近生活,扩展也更深。所以明确课程目标成了十分重要的问题,根据模块(学段)目标——单元(主题)目标——课时目标的层级关系,依据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定位;设计具体明确的课时目标,并以可观察、可测量的方式加以陈述;把目标告诉学生。在这一点上人教版教材在每单元,每课设计几个探究问题和需要掌握的概念,将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也有助于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

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后,就要围绕目标来组织教学材料,保证教学材料与教学目标的适切性;把握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明确内容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建立不同内容间的有机联系;努力将教学内容情境化、生活化。注重物理与现实的联系,与学生需求和思维发展水平的联系。组织有效教学材料对于青年教师来讲尤其重要,许多青年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有多种感性材料,虽然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但有时没有考虑到所选材料与教

学目标的关系。物理材料可延展性很强,初中高中可以研究同一个问题但深度却大大不同,过多过早的呈现某些物理材料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时甚至会造成学生的思维混乱。拓展课程资源。利用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并以教学内容的重点为线索,延伸、拓展课程资源,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创造条件。

三、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

(1)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实践、实验、讨论等机会,特别是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高级思维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亲历活动,参与实践,获得对共同体文化的理解。

(2)把握偶发的学习机会。对教学过程中偶发的事件作出专业判断,敏锐地抓住课堂中生成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事件,并加以充分利用。

(3)创造自己的学习机会。在提供多样化机会的同时,要不断提醒学生创造自己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个人化的学习方式。

四、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进度,并参与评价,实现自我引导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确保学习有内部动力的支持,实现自我驱动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实现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

(2)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鼓励学生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帮助;选择合适的任务,精心组织活动,为合作学习提供机会;

鼓励学生之间进行面对面的互动;鼓励学生负责地承担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并努力促使小组其他成员履行自己的职责;促使小组成员建立并维护相互尊重与信任,有效地解决冲突,实现共同发展。

(3)鼓励学生探究学习。创设问题情境,并将现实世界的真实问题引入课堂,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心向;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实践与经验,质疑他人的知识与观点,探究知识的个人意义;与学生共同探究新知,支持并指导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

五、持续的教学反思与创新

(1)运用理论审视自己的实践。批判性地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审视自己的缄默知识,有效地实现个人知识管理,建构个人的实践理论,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尝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并对其他教学风格保持开放。

(2)倡导专业合作主义。摆脱专业个人主义的束缚,寻求与同事及其他教育专业工作者的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提供多样化的经验分享、专业评论的机会,互为反思的参照。

(3)重视自身经验的加工。通过持续的教学实践的反思,尝试对自身经验进行概念化梳理;有条件的话,与专业理论工作者合作,将自己的概念升华为理论,实现教学实践和理论的创新。五、要做好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艺术。教学反思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必要环节。反思是一种面对问题的主人翁方式,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