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02----RFID实验系统 ----125kHz

合集下载

RFID技术实验报告

RFID技术实验报告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类实验报告课程名称:RFID技术姓名:***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年级:2012级学号:***指导教师:职称:讲师2015 年6 月24 日实验项目列表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类实验报告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年级: 2012级姓名: *** 学号: *** 实验课程: RFID技术实验室号:_田C306 实验设备号: 12 实验时间: 15.5.15 指导教师签字:成绩:实验名称例:实验一RFID(13.56MHz)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ZigBee协议栈的原理。

2、学习RFID模块数据的传输过程。

二、实验内容1、搭建由协调器、路由器、终端节点组成的ZigBee网络。

2、通过ZigBee网络采集RFID模块的数据并在上位机上显示结果。

三、实验设备1、串口线、USB线(一头扁的一头方的)、M3-LINK仿真器、5V电源。

2、协调器开发板、路由器开发板、包含RFID(13.56MHz)传感器的节点开发板和射频卡。

3、安装有Keil uVision4的计算机以及ZigBee组网源程序。

四、实验说明1、硬件组成从硬件角度看,系统由4大部分组成:位于最底层的传感器采集节点、中间的路由节点、将数据传送到PC机的协调器节点以及PC机几个平台。

系统框图如下图所示:从上图可以看到,除协调器与PC机的通讯可采用以太网或USB外,其他各个部分之间都采用ZigBee网络。

整个系统除了PC机外的其他部分都采用当前最流行的低功耗、小封装的Cortex-M3芯片做主控芯片。

其中的终端节点和路由节点采用LM3S811,汇聚节点采用内部集成以太网和USB控制器的LM3S6952或LM3S9B96,终端节点除ZigBee部分进行数据传输外,还有不同的传感器信号处理部分。

2、ZigBee协议栈串口应用五、实验步骤1、将PDL-LM3S-6734MDK文件夹下的Luminary文件夹拷贝到“C:\Keil\ARM\INC”目录下,若弹出“确认文件夹替换”的对话框,请选择“全部”。

125kHzRFID读写器的硬件设计_

125kHzRFID读写器的硬件设计_
科技论坛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125kHz RFID 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器的硬件设计
文 / 王萍 曾宝国
【摘 要 】 射 频 识 别 (R FID ) 是 利 用 无 线 方 式 对 电 子 数 据 载 体 ( 电 子 标 签 ) 进 行 识 别 的 一 种 新 兴 技 术 。本 文 针 对 工 作 频 率 为 125kHz 的 电 子 标 签 AT88FR 256- 12 , 介 绍 了 其 识 读 系 统 的 组 成 及 读 写 终 端 的 硬 件 设 计 。 【关 键 词 】 R FID 读 写 器 硬 件 设 计
4 结束语 以上是本人在计算机机房工作多年中, 所总结的计算机故障及 维护的一些处理方法。前面我们已提到过计算机是高精密设备, 它 的 维 护 与 保 养 是 繁 重 的 、复 杂 的 , 希 望 这 些 方 法 能 给 每 位 计 算 机 用 户提供方便, 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作者单位系陕西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射 频 识 别 技 术 (RFID)是 近 年 迅 速 发 展 起 来 的 一 项 新 技 术 , 它 利 用 射 频 信 号 通 过 空 间 耦 合 (交 变 磁 场 或 电 磁 场 )实 现 非 接 触 式 信 息 传 递 , 达 到 自 动 识 别 目 的 。 与 接 触 式 IC 卡 和 条 形 码 识 别 技 术 相 比 , 射 频 识 别 技 术 最 大 的 优 势 在 于 特 别 适 合 对 数 量 大 、分 布 区 域 广 的 信 息 进 行 智 能 化 管 理 和 高 效 快 捷 地 运 作 , 因 此 在 物 流 、交 通 航 运 、自 动 收 费、服务领域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针对工作频率为 125kHz 的 电 子 标 签 AT88FR256 - 12 , 本 文 介 绍 了 其 识 读 系 统 的 组 成 及读写终端的硬件设计。

实验2、LF低频RFID实验

实验2、LF低频RFID实验

实验二 LF低频RFID实验一、实验目的1.1了解ID卡内部存储结构1.2掌握符合ISO 18000-2标准的无源ID卡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1.3掌握符合ISO 18000-2标准的无源ID卡识别系统的工作流程1.4 掌握本平台ID模块的操作过程二、实验设备硬件:RFID实验箱套件,电脑等。

软件:Keil,串口调试助手。

三、实验原理3.1 低频RFID系统与ID卡低频RFID系统读卡器的工作频率范围一般从120KHz到134KHz。

该频段的波长大约为2500m,除了金属材料影响外,一般低频能够穿过任意材料的物品而不降低它的读取距离。

低频RFID系统使用ID卡,全称为身份识别卡(Identification Card),作为其电子标签。

ID卡是一种不可写入的感应卡,其内部唯一存储的数据是一个固定的ID卡编号,其记录内容(卡号)是由芯片生产厂商封卡出厂前一次性写入,封卡后不能更改,开发商只可读出卡号加以利用。

ID卡与我们通常使用磁卡一样,仅仅使用了“卡的号码”而已,卡内除了卡号外,无任何保密功能,其“卡号”是公开、裸露的。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台湾SYRIS的EM、美国HID、TI、MOTOROLA等各类ID卡。

本实验平台使用EM系列ID卡,它符合ISO 18000-2标准,工作频率为125KHZ,后续的讲解也围绕这种标签展开。

ID 标签中保存的唯一数据——标签标识符(UID)以 64 位唯一识别符来识别。

UID 由标签制造商永久设置,符合 ISO/IEC DTR15693。

UID 使每一个标签都唯一、独立的编号。

UID 包含(图2.1):固定的8位分配级“EO”根据ISO/IEC 7816-6/AM1定义的8位IC制造商代码由IC制造商指定的唯一48位制造商序列号MSN图2.1 UID结构图3.2 ISO18000-2 标准实验平台的低频ID模块符合ISO18000-2标准。

询问器载波频率为125KHZ。

RFID技术与应用实验指导书

RFID技术与应用实验指导书

《RFID技术与应用》实验指导书何宁编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2014年12月前言IC卡是集成电路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的简称,也叫IC智能卡,它是将一个集成电路芯片镶嵌于塑料基片中,封装成标准尺寸大小卡的形式而得名。

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IC卡产品问世,它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品,主要用于金融、交通、医疗、身份证明等多个行业。

IC卡芯片具有写入数据和存储数据的能力,卡中存储器的内容可根据需要有条件地供外部读取,或供内部信息处理和判定使用。

根据卡中所镶嵌的集成电路不同IC卡可分为存储器卡、逻辑加密卡和CPU 卡三种。

按卡与外界数据传送形式不同,IC卡可划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

IC卡具有以下特点:(1)高稳定性:数据在IC芯片中保存时间可达几十年以上。

(2)高可靠性:数据读写次数可达10万次以上。

(3)高安全性:卡中信息不易被读出和改写。

(4)低功耗:工作电压在5V以下,瞬间工作电流为毫安级。

(5)数据读写速度快:卡与读写设备的数据交换时间小于1秒。

实验一接触式IC卡读写及控制测试一、实验目的1、熟悉接触式IC卡的结构和读写方式;2、学习和掌握接触式IC卡的基本读写操作功能及识别控制原理;3、理解接触式IC卡双向数据的通信过程。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1、进行卡中信息的查询、修改等读写操作。

2、进行身份识别、交易及并口输出控制外设操作。

3、进行读写卡波形测试和芯片存储器代码测试。

三、实验原理接触式IC卡读写控制系统由读写器、计算机和数据输出显示电路三大部分构成。

图1 接触式IC卡读写控制系统实验用读卡器为USB接口,存储芯片为西门子的SLE4442,芯片触点为6个引脚,有电源端、地端、串行时钟端、串行数据端(双向)、复位端和1个空脚,它是串行的EEPROM。

当卡片加电工作时,用户可通过给定的权限对卡中信息进行读写操作,并可通过并行口对外部设备进行控制操作。

RLC实验报告及RFID实验报告

RLC实验报告及RFID实验报告

RLC串联电路特性的研究实验报告电阻、电容及电感是电路中的基本元件,由RC、RL、RLC构成的串联电路具有不同的特性,包括暂态特性、稳态特性、谐振特性.它们在实际应用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实验目的1.通过研究RL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加深对电容充、放电规律,电感的电磁感应特性及振荡回路特点的认识。

2.掌握RLC串联电路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测量方法。

3.观察RL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及其阻尼振荡规律。

二、实验仪器FB318型RLC电路实验仪,双踪示波器三、实验原理1.RLC串联电路的稳态特性如图1所示的是RLC串联电路,电路的总阻抗|Z|、电压U、U R和i之间有如下关系:|Z|=,Φ=arctan[],i=式中:ω为角频率,可见以上参数均与ω有关,它们与频率的关系称为频响特性,详见图2阻抗特性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图2 RLC串联电路的阻抗特性、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由图可知,在频率f0处阻抗z值最小,且整个电路呈纯电阻性,而电流i达到最大值,我们称f0为RLC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ω0为谐振角频率);在f1-f0—f2的频率范围内i值较大,我们称为通频带。

下面我们推导出f0(ω0)和另一个重要的参数品质因数Q。

当时,从公式基本知识可知:|Z|=R,Φ=0,i m=,ω=ω0=,f=f0=这时的电感上的电压: U L=i m·|Z L|=·U电容上的电压: U C=i m·|Z C|=·UU C或U L与U的比值称为品质因数Q。

可以证明:Q====△f=,Q=2.RLC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在电路中,先将K打向“1”,待稳定后再将K打向“2”,这称为RLC 串联电路的放电过程,这时的电路方程为:L·C+R·C+=0初始条件为t=0,=E,=0,这样方程解一般按R值的大小可分为三种情况:(1)R<2时为欠阻尼,U C=·E··cos()。

RFID实验报告解析

RFID实验报告解析

学生学号:实验报告书实验课程名称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指导老师姓名学生姓名学生专业班级2014 - 2015 学年第一学期目录RFID部分实验一 125KHz与ISO 15693实验实验二 13.56MHZ ISO14443与900MHZ实验实验三 RFID应用实验传感器部分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实验二差动变压器实验三温度传感器RFID部分:实验一 125KHz与ISO 15693实验1.实验目的1.1125KHz硬件基本实验1.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3,ISO15693标准规范的第二部分规定的编码方式,掌握脉冲位置调制技术的256取1、4取1数据编码模式。

2.了解系统载波信号的产生部分原理、实现方法。

3.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3,ISO15693标准规范的第二部分规定的通信信号调制部分,掌握本标准的ASK调制技术。

4.熟悉和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3,ISO15693标准规范的RF末级输出调制载波信号。

5.学习ISO15693标准规范下的HF RF信号功率放大技术。

6.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3,ISO15693标准规范的从电子标签返回信号的解调技术。

1.2ISO15693硬件基本实验1.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2,ISO18000标准规范的从电子标签返回的时钟信号。

2.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2,ISO18000标准规范的对射频进行调制的信号。

3.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2,ISO18000标准规范的对射频进行调制和解调的信号。

2.实验基本原理或实验内容2.1基本原理1.基于高频模拟信号产生基本原理2.基于分离器件的RF功率放大的基本原理。

3.基于ISO15693标准的数字调制的基本原理。

4.负载调制的基本原理。

2.2实验内容1.ISO156931.ISO15693射频编码测量实验2.ISO15693射频载波测量实验3.ISO15693射频调制测量实验4.ISO15693射频功率放大测量实验5.ISO15693射频末级输出调制载波测量实验6.ISO15693射频FSK测量实验7.ISO15693射频FSK测量实验2.125K1.125KHz 时钟信号测量实验2.125KHz MOD信号测量实验3.125KHz 调制解调信号测量实验3.实验器材实验箱,PC机,示波器4.实验具体步骤及结果4.1实验步骤ISO15693硬件基本实验1 ISO15693射频编码测量实验1、测试线连接连接示波器:使用CH1探头,探头选用×10倍,地接到J20测试架,探针接到J21测试架。

RFID实验1,2报告

RFID实验1,2报告

RFID实验报告实验一智能识别技术与系统实验实验时间:2014年6月21日一、实验目的1.了解智能识别技术概念、特点、原理和优势。

2.掌握条码技术和RFID技术的各自优缺点、技术特征和应用优势。

3.了解条码自动识别系统和RFID自动识别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4.了解指纹、视频、语音识别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

二、实验原理1、条码技术实验(1)一维条码识別原理由于不同颜色的物体,苴反射的可见光的波长不同,白色能反射各种波长的可见光,黑色吸收各种波长的可见光,所以当条形码扫描光源发出的光经凸透镜1后,照射到黑白相间的条形码上时,反射光经凸透镜2聚焦后,照射到光电转换器上,接收到与白条和黑条相应的强弱不同的反射光信号,并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输出到放大整电路。

在放大电路后需加一整形电路,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电信号,以便计算机系统能准确判读。

整形电路的脉冲数字信号经译码器译成数字、字符信息。

(2)二维条码识别原理矩阵式二维码(又称棋盘式二维码)是在一个矩形空间通过黑、白像素在矩阵中的不同分布进行编码。

任矩阵元素位苣上,出现方点、圆点或其他形状点表示二进制“1”,不出现点表示二进制的“0”,点的排列组合确定了矩阵式二维码所代表的意义。

行排式二维码(又称:堆积式二维码或层排式二维码),其编码原理是建立在一维码基础之上,按需要堆积成二行或多行。

两者的识别原理,通过图像的采集设备,得到含有条码的图像,此后经过条码泄位、分割和解码三步骤实现条码的识别。

2、RFID技术实验RFID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读写器通过发射天线发送一泄频率的射频信号,当装有电子标签的物体进入发射天线工作区域时,受电磁场激励产生感应电流,电子标签获得能量被激活并收到读写器的查询信号后,将自身编码等信息通过改变电子标签天线的反射而积, 将信息发送出去;读写器接收到从电子标签反射回的微波合成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即可将电子标签储存的识别代码等信息读取出来,送到RFID信息处理机进行相关处理。

RFID实验报告

RFID实验报告

第一次实验10月17日1. 125KHz硬件基本实验1.1 125KHz 时钟信号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2,ISO18000标准规的从电子标签返回的时钟信号。

二、实验容通过示波器观测从电子标签返回的时钟CLK信号。

三、基本原理负载调制的基本原理。

四、所需仪器供电电源、示波器。

五、实验步骤1、测试线连接连接示波器:使用CH1 探头,地接到J22测试架,CH1探针接到J23测试架设置示波器:触发源选择CH,其余设置可以参照图5-2-12。

2、操作打开控制软件,系统默认实验模式即为LF 125KHz模式,打开串口,启动只读自动识别标签。

3、观测信号,如图5-3-1所示:图5-3-1 解调电子标签返回的时钟信号图1.2 125KHz MOD信号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2,ISO18000标准规的对射频进行调制的信号。

二、实验容通过示波器观测微处理器对射频芯片进行调制的MOD信号。

三、基本原理负载调制的基本原理。

四、所需仪器供电电源、示波器。

五、实验步骤1、测试线连接连接示波器:使用CH1 探头、CH2探头,地都接到J22测试架,CH1探针接到J23测试架,CH2接到J24测试架。

设置示波器:触发源选择CH,其余设置可以参照图5-3-2。

2、操作打开控制软件,系统默认实验模式即为LF 125KHz模式,打开串口,选择读写卡操作的读数据。

3、观测信号,如图5-3-2所示:图5-3-2 射频调制信号图1.3 125KHz 调制解调信号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2,ISO18000标准规的对射频进行调制和解调的信号。

二、实验容通过示波器观测射频调制的MOD信号和解调的DEMOD信号。

三、基本原理负载调制的基本原理。

四、所需仪器供电电源、示波器。

五、实验步骤1、测试线连接连接示波器:使用CH1 探头、CH2探头,地都接到J22测试架,CH1探针接到J24测试架,CH2接到J25测试架。

2021年RFID实验报告2

2021年RFID实验报告2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射频识别试验学生学院自动化学院专业班级 14级物联网2班学号学生姓名卢阳指导老师高明琴年 11 月 20 日试验一125K H z R F I D试验一、试验目1、掌握125kHz只读卡、 125kHz读写卡基础原理2、熟悉和学习125kHz只读卡协议、 125kHz读写卡协议二、试验内容与要求学会使用综合试验平台识别125kHz只读卡卡号, 并对125kHz读写卡进行数据读写操作, 观察只读卡和读写卡协议。

三、试验关键仪器设备PC机一台, 试验教学系统一套。

四、试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2、注意事项切记: 插、拔各模块前最好先关闭电源, 模块插好后再通电RFID 读写器串口波特率为 9600bps2、环境布署⑴准备 125K 低频 RFID 模块, 参考 1.4.2 章节设置跳线为模式 2, 将模块电源拨码开关设置为 OFF, 参考 1.4.3 章节经过交叉串口线将模块与电脑串口相连, 给模块接 5V 电源;⑵将模块电源拨码开关设置为 ON, 此时模块电源指示灯亮, 表明模块电源上电正常;⑶运行 RFID 实训系统.exe 软件, 选项卡选择 125K 模块;3、打开串口操作设置串口号为 COMx, 设置波特率为 9600, 点击“打开”按钮实施串口连接操作;4、寻卡操作串口打开成功后, 将 125K 标签放入天线场区正上方, RFID 模块检测到标签存在后, 将获取到标签 ID 并显示在 ListView 控件中, 16 进制数据 listview 控件显示是 16 进制标签 ID, 10 进制数据listview 控件显示是 10 进制标签 ID, 试验结果以下图;五、思索题1 画出本试验所用阅读器组成结构图2 写出所寻卡序列号: 0C 00 56 AE 0E FA3 当多张卡在一起时, 能否正确识别卡号?请说明原因答: 多张卡在一起时, 无法正确识别卡号, 因为125kHz读卡器没有采取防冲撞算法4改变卡和阅读器相对位置和距离, 观察读卡结果并解释; 在卡和阅读器之间放置不一样障碍物, 观察读卡结果并解释。

RFID实验报告 (3)

RFID实验报告 (3)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RFID射频识别实验学生学院自动化学院专业班级 15级物联网4班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高明琴2017年 11 月 12 日实验一125K H z R F I D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125kHz只读卡、125kHz读写卡的基本原理2、熟悉和学习125kHz只读卡协议、125kHz读写卡协议二、实验内容与要求学会使用综合实验平台识别125kHz只读卡卡号,并对125kHz读写卡进行数据读写操作,观察只读卡和读写卡协议。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PC机一台,实验教学系统一套。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1、注意事项切记:插、拔各模块前最好先关闭电源,模块插好后再通电RFID 读写器串口波特率为9600bps2、环境部署⑴准备125K 低频RFID 模块,参考1.4.2 章节设置跳线为模式2,将模块的电源拨码开关设置为OFF,参考1.4.3 章节通过交叉串口线将模块与电脑的串口相连,给模块接5V 电源;⑵将模块的电源拨码开关设置为ON,此时模块的电源指示灯亮,表明模块电源上电正常;⑶运行RFID 实训系统.exe 软件,选项卡选择125K 模块;3、打开串口操作设置串口号为COMx,设置波特率为9600,点击“打开”按钮执行串口连接操作;4、寻卡操作串口打开成功后,将125K 标签放入天线场区正上方,RFID 模块检测到标签存在后,将获取到标签ID 并显示在ListView 控件中,16 进制数据listview 控件显示的是16 进制标签ID,10 进制数据listview 控件显示的是10 进制标签ID,实验结果如下图;思考题1多张卡在一起时,能否正确识别卡号?请说明原因答:多张卡在一起时,无法正确识别卡号,因为125kHz的读卡器没有采用防冲撞算法2变卡和阅读器的相对位置和距离,观察读卡结果并解释;在卡和阅读器之间放置不同的障碍物,观察读卡结果并解释。

答:当卡和阅读器的距离超过5cm后,读卡结果并不理想,几乎读不到数据。

【VIP专享】125kHzRFID读卡器研究报告

【VIP专享】125kHzRFID读卡器研究报告
RFID 读卡器;EM4100 ID 卡 Abstract
This system use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company micro control chip MC9S12XS128 as Manchester code decoding and control chip. System using discrete element composition 125 kHz RFID reader, for reading
EM4100ID card, card read distance is up to 5-10 cm. Key words: MC9S12XS128, Manchester code
RFID reader, EM4100 card
2
6.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及分析综合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蚯蚓教的学实难验点,线培形养动观物察和能环力节和动实物验的能主力要;特2征.通。过教对学观方察法到与的教现学象手分段析观与察讨法论、,实对验线法形、动分物组和讨环论节法动教特学征准的备概多括媒,体继课续件培、养活分蚯析蚓、、归硬纳纸、板综、合平的面思玻维璃能、力镊。子情、感烧态杯度、价水值教观1和.通过学理解的蛔1虫.过观适1、察于程3观阅 六蛔寄.内列察读 、虫生出蚯材 让标容生3根常蚓料 学本教活.了 据见身: 生,师的2、解 问的体巩鸟 总看活形作 用蛔 题线的固类 结雌动态业 手虫 自形练与 本雄学、三: 摸对 学动状习人 节蛔生结4、、收 一人 后物和同类 课虫活构请一蚯集 摸体 回并颜步关 重的动、学、蚓鸟 蚯的 答归色学系 点形教生生让在类 蚓危 问纳。习从 并状学理列学平的害 题线蚯四线人 归、意特出四生面体以形蚓、形类 纳大图点常、五观玻存 表及动的鸟请动文 本小引以见引、察璃现 ,预物身类 3学物明 节有言及的、导巩蚯上状 是防的体之生和历 课什根蚯环怎学固蚓和, 干感主是所列环史 学么据蚓节二样生练引牛鸟 燥染要否以举节揭 到不上适动、区回习导皮类 还的特分分蚯动晓 的同节于物让分答。学纸减 是方征节布蚓物起 一,课穴并学蚯课生上少 湿法。?广的教, 些体所居归在生蚓前回运的 润;4泛益学鸟色生纳.靠物完的问答动原 的4蛔,处目类 习和活环.近在成前题蚯的因 ?了虫以。标就 生体的节身其实端并蚓快及 触解寄上知同 物表内特动体结验和总利的慢我 摸蚯生适识人 学有容点物前构并后结用生一国 蚯蚓在于与类 的什,的端中思端线问活样的 蚓人飞技有 基么引进主的的考?形题环吗十 体生行能着 本特出要几变以动,境?大 节活的1密 方征本“特节化下物.让并为珍 近习会形理切 法。课生征有以问的小学引什稀 腹性态解的 。2课物。什游题主.结生出么鸟 面和起结蛔关观题体么戏:要利明蚯?类 处适哪构虫系察:的特的特用确蚓等 ,于些特适。蛔章形殊形征板,这资 是穴疾点于可虫我态结式。书生种料 光居病是寄的们结构,五小物典, 滑生?重生鸟内学构,学、结的型以 还活5要生类部习与.其习巩鸟结的爱 是如原活生结了功颜消固类构线鸟 粗形何因的存构腔能色化练适特形护 糙态预之结的,肠相是系习于点动鸟 ?、防一构现你动适否统。飞都物为结蛔。和状认物应与的行是。主构虫课生却为和”其结的与题、病本理不蛔扁的他构特环以生?8特乐虫形观部特8征境小理三页点观的动位点梳相组等、这;,哪物教相,理适为方引些2鸟,育同师.知应单面导鸟掌类结了;?生识的位学你握日构解2互.。办特生认线益特了通动手征观识形减点它过,抄;察吗动少是们理生报5蛔?物,与的解.参一了虫它和有寄主蛔与份解结们环些生要虫其。蚯构都节已生特对中爱蚓。会动经活征人培鸟与飞物灭相。类养护人吗的绝适这造兴鸟类?主或应节成趣的为要濒的课情关什特临?就危感系么征灭来害教;?;绝学,育,习使。我比学们它生可们理以更解做高养些等成什的良么两好。类卫动生物习。惯根的据重学要生意回义答;的3.情通况过,了给解出蚯课蚓课与题人。类回的答关:系线,形进动行物生和命环科节学动价环值节观动的物教一育、。根教据学蛔重虫点病1.引蛔出虫蛔适虫于这寄种生典生型活的线结形构动和物生。理二特、点设;置2.问蚯题蚓让的学生生活思习考性预和习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3.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125k-RFID技术

125k-RFID技术
125KHz RFID技术
125KHz RFID系统采用 电感耦合方式工 作,由于应答器成本低、非金属材料和水 对该频率的射频具有较低的吸收率,所以 125KHz RFID系统在动物识别、工业和民用 水表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一、e5551应答器芯片
1、e5551芯片的性能和电路组成 (1)主要技术性能 e5551芯片是Atmel公司生产的非接触
曼彻斯特码

路 直接

Biphase

PSK1 PSK2 PSK3
直接
FSK1,1a FSK2,2a
PSK 调制所需的 周期脉冲信号


至负载

调制

FSK 调制所需的 周期脉冲信号
A、编码 ♥ 曼彻斯特码:逻辑1为倍频率NRZ码的10,逻辑0
为倍频率NRZ码的01; ♥ Biphase:每个位的开始电平跳变,数位0时位中
写解 码
比特 率生

模式寄存器
控 制 器 测试逻 辑
测试引脚
存储器 (264 位 E输E入PR寄O存M
器)
高电压产 生
e5551芯片由模拟前端、写解码、比特率产生 器、调制器、模式寄存器、控制器、测试逻辑、 存储器、编程用高压产生器等部分构成。
e5551芯片在射频工作时,仅使用coil1(引脚 8)和coil2(引脚1),外接电感L2和电容器C2, 构成谐振回路。在测试模式时,VDD和VSS引脚为 外加电压正端和地,通过测试引脚实现测试功能。
(4)高压(HV)产生器 它在写入时产生对EEPROM编程时所
需的高电压。
(5)模式寄存器 模式寄存器存储来自EEPROM块0的
模式数据,它在每块开始时被不断刷新。

物联网普适实验实验报告—RFID读写器实验

物联网普适实验实验报告—RFID读写器实验

物联网普适实验课程实验报告题目:RFID读写器实验任课教师:组长:组员:小组名称:年月日RFID读写器实验一、RFID读写器基本知识介绍RFID读写器(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又称为“RFID阅读器”,即无线射频识别,通过射频识别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无须人工干预,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RFID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RFID读写器有固定式的和手持式的,手持RFID读写器包含有低频,高频,超高频,有源等。

RFID读写器(RFID阅读器)通过天线与RFID电子标签进行无线通信,可以实现对标签识别码和内存数据的读出或写入操作。

典型的RFID读写器包含有RFID射频模块(发送器和接收器)、控制单元以及阅读器天线。

RFID读写器根据频率可以分为125K, 13.56M,900M,2.4G等频段的读写器。

125K:一般叫做LF,使用简单,价格低廉,典型读写器有YW-206和YW-266等13.56M:一般叫做HF,保密性强,是近距离RFID保密性好,经典优秀的方案,性价比高的读写器有YW-605系列,SDT系列读写器。

900M:一般叫做UHF,通信距离远,防冲突性能好,一般用做停车场和物流上,典型的读写器有YW-602系列。

2.4G:微波段RFID读卡器,穿透性强,是自动智能设备的首选,典型的读卡器有YW-650系列。

1. 低频读写器C5000W-L低频RFID读写器支持125kHz~134.2kHz频段的RFID 读写。

2. 高频读写器C5000W-A/C5000W-I 高频RFID读写器支持13.56MHz频道的RFID 读写。

3. 超高频读写器C5000U超高频RFID读写器支持超高频段的RFID读写。

二、 RFID读写器实验系统1、准备内容及工具准备低频、高频、超高频读写器模块、准备一条通信串口线、相关读写器模块电源。

2、低频:收到5个字节三、实验操作打开“标签产品参数”文件夹,并仔细阅读下面的文档,对照文档内容,在标签样品库中找出相对应的RFID标签。

125kHzRFID读卡器研究报告

125kHzRFID读卡器研究报告

海南师范大学第六届“挑战杯”作品编号: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作品作品题目:125kHz频段下RFID读卡器设计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日目录摘要-------------------------------------------------31.引言-----------------------------------------------42.系统电路设计---------------------------------------52.1 125kHz方波发生电路设计------------------------52.2 功率放大与检波电路-----------------------------62.3 滤波放大电路-----------------------------------72.4 系统供电电源设计-------------------------------72.5 控制电路设计-----------------------------------83.系统软件设计----------------------------------------93.1 EM4100s数据存储格-----------------------------93.2 Manchester码编码方式-------------------------103.3 Manchester码解码算法-------------------------114.系统测试-------------------------------------------124.1 波形测试-------------------------------------124.2 卡片识别测试---------------------------------145.总结-----------------------------------------------16 附录1:参考文献--------------------------------------17附录2:元件清单--------------------------------------18附录3:系统PCB截图----------------------------------19附录4:系统代码--------------------------------------21摘要本系统使用Freescale半导体公司微控制芯片MC9S12XS128作为Manchester码解码和控制芯片。

项目2 125KHz低频RFID技术及应用

项目2 125KHz低频RFID技术及应用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26
【巩固延伸】
通信技术都有其标准,如果RFID电子标签和读写器不遵循同一个标准,它们 就不能正确地通信。有关RFID技术的国际标准现在主要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和EPCglobal两大组织来制定(注:还有日本的UID标准组织,也有人认为包括 UID,国际上有三大标准化机构和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从1998年开始共同着手制定RFID标准,已出台的RFID标准主要关注基本的模块构 建、空中接口、涉及到的数据结构以及其实施问题;而EPCglobal主要针对超高频 段的RFID技术进行研究和制定标准。
12
马拉松赛跑系统的应用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13
自动停车场收费和车辆管理系统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14
1 PC机控制的ID卡读取实验 2 基于Qt环境的ID卡读取实验
ID卡数据格式
ID卡(Identification Card,身份识别卡):
• 不可写入
• 卡内除了卡号外,无任何保密功能,卡号是公开、裸露的
掌握了标准,就掌握了技术的制高点和专利。近年来,RFID技术获井喷式发 展,标准制定与竞争异常激烈。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标准制定问题已受到我国 政府的高度重视,2005年信息产业部成立了电子标签标准工作组,正在积极推进 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推广。请你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有关RFID技术的标准都有哪些?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Embedded SDK,然后利用Qt Creator编译程序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23
Qt Creator窗口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24
基于Qt环境的ID卡读取实验
本节实训安排基于Qt环境下的低频RFID模块操作实验, 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嵌入式开发和Qt环境的基本原理; 然后利用虚拟机上的Ubuntu系统编译Qt应用程序;最后在 实验箱液晶屏上查看运行结果。

RFID实验报告

RFID实验报告

RFID实验报告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班级:物131班姓名:洪波学号: 139074375 指导老师:吴宣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一.一维条码阅读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串口的使用及编程方法、了解无线射频的识别原理,了解125k的识别原理、了解几种常见的射频识别卡。

二、实验步骤1、把二维条码识别模块安在节点板上,将 Jlink 仿真器的一端用USB接口与电脑相连,一端的 20Pin 的 JTag 引脚与节点板相连,并打开节点板的电源。

如下图所示:aa2、点击“File>Open project”打开“LPC2378.jflash”文件,建立工程,见下图:将Note2PC下的Sersor2PC 9600.hex 程序烧录到节点板的主芯片LPC2378 中,具体步骤如下:A)打开 J-Flash ARM 工具B)点击file->open data file 选择Sersor2PC 9600.hex 程序打开C)点击target->connect 连接节点板,再点击target->program&verify,然后再连续点击‘是’,‘确定’,完成文件烧录。

D)点击target->disconnet,断开连接,即可退出J-Flash ARM工具。

4、节点板断电,用USB线将节点板与上位机相连,如下图:5、打开节点板电源,利用串口调试助手调试,配置波特率9600,无检验位,8位数据位,一位停止位。

6、将条形码一次放在二维码读码器前,每放一张按下扫描按钮,此时闪关灯打开,当扫描到条码时,蜂鸣器发出嘀的一声,说明条码被识别,在串口调试工具的接收区即可看到被扫描的条码信息。

三、实验现象四、实验心得这个是我第一次接触到RFID的实验,感觉非常有意思,但是毕竟是第一次接触,对于软件和器材的运用不是很熟悉,所以实际操作还是花去了不少时间。

经过这一次实验也终于知道了超市里面用来扫码打金额是怎么来的,但是对于原理还是不大清楚。

实验 02----RFID实验系统 ----125kHz

实验 02----RFID实验系统 ----125kHz

一、标签(EM4100)
1.主要特性:
芯片尺寸非常小、方便移植应用;
卡芯片一般采用普通的CMOS工艺,具有省电、廉价的特点;
工作频率00-150Khz,典型值为125Khz;
工作频率不受无线电频率管制约束;可以穿透水、有机组织、木 材等;非常 适合近距离的、低速度的、数据量要求较少的应用。
2.片上芯片
封套(常规封装) 容量:64bits 异型封装
只读
L:
Typical 21.9mH for fo=125kHz
COIL1 :Coil terminal/clock input,EM4100芯片电路以一个处于交变磁场内的外部天线 线圈为电能驱动,并经由线圈终端COIL1从该磁场得到它的适中频率。 COIL2:Coil terminal,由芯片内部调制器的驱动,输出卡内信息。
滤波放大整形:滤波放大电路采用集成运放LM358 对检波后的信号进行滤波整形放大,放大后的信号 送入单片机,由单片机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 从而得到ID卡的卡号。
滤波放大整形 检波
载波产生 及 功率放大电路
2.TTL Interface RS232 Data output format
1)9600bps,N,8,1 2)CHECKSUM: card 10byte DATA entire do XOR operation
02
10ASCII Data Characters
Checksum
03
1.Pin definition (TTL interface P1: PIN1 TX PIN2 RX PIN3 PIN4 GND PIN5 +5V( P2: PIN1 ANT1 PIN2 ANT2 P3: PIN1 LED PIN2 +5V(D PIN3 GND

第七章-125KHz-RFID技术

第七章-125KHz-RFID技术

&
电源
振荡器
频率调节
13 Standby
5 MS 6 CFE 15 RF
DGND 7 Input 4 低通滤波
放大器
16 Gain
施密特
触发器
&
1
3
GND
OE
Output 2
7.2 U2270B 阅读器芯片
7.2.2 U2270B 芯片的工作原理和外围电路设计 1.供电方式 ●电源:三种供电方式:单电源、双电源和电池供电。
注意事项
下面的组合不可使用: 当编码为曼彻斯特码或Biphase码时,调制为PSK2或比
特率为RF/8且脉冲频率为RF/8的PSK调制; 比特率为RF/50或者RF/100的PSK调制,PSK的脉冲频
率不为比特率的整数倍
7.1 e5551应答器芯片
存储器 存储器EEPROM的结构如下图,它由8块构成,每块 33位,第0位为锁存位,共264位。所有33位都可被编程, 编程所需电压来自片内。但若某块的锁存位被置1,则该块 被锁存,不能通过射频再次编程。
7.2 U2270B 阅读器芯片
7.2.1 U2270B 芯片的性能和电路组成
1、U2270B芯片的主要特点
产生载波的频率范围为100 kHz~150 kHz; 在125 kHz载波频率下,典型的数据传输速率为5 kbps; 适用于采用曼彻斯特编码及Biphase码调制的电子标签; 电源可采用汽车蓄电池或5 V直流稳压电源; 具有可调谐的能力; 便于和微控制器接口; 可工作于低功耗模式(Standby模式)。
715e5551芯片的错误处理写序列进入期间出现的错误接收到的位数不正确当检测到上面任何一个错误时e5551芯片在离开写模式后立即进入读模式从块1开始传送715e5551芯片的错误处理编程期间出现的错误编程电压vpp过低715e5551芯片的错误处理e5551e5551芯片的工作芯片的工作过程如右图所示过程如右图所示它给出了芯片处它给出了芯片处理各类错误的流理各类错误的流71e5551应答器芯片72u2270b阅读器芯片73阅读器电路设计72u2270b阅读器芯片u22708b是工作于125khz的用于读写器的集成芯片它是电子标签和微控制器mcu之间的桥梁

RFID实验报告

RFID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书实验课程名称射频识别与传感器技术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指导老师姓名学生姓名学生专业班级2014 - 2015 学年第一学期目录RFID部分实验一 125KHz与ISO 15693实验实验二 13.56MHZ ISO14443与900MHZ实验实验三 RFID应用实验传感器部分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实验二差动变压器实验三温度传感器RFID部分:实验一 125KHz与ISO 15693实验1.实验目的1.1125KHz硬件基本实验1.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3,ISO15693标准规范的第二部分规定的编码方式,掌握脉冲位置调制技术的256取1、4取1数据编码模式。

2.了解系统载波信号的产生部分原理、实现方法。

3.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3,ISO15693标准规范的第二部分规定的通信信号调制部分,掌握本标准的ASK调制技术。

4.熟悉和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3,ISO15693标准规范的RF末级输出调制载波信号。

5.学习ISO15693标准规范下的HF RF信号功率放大技术。

6.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3,ISO15693标准规范的从电子标签返回信号的解调技术。

1.2ISO15693硬件基本实验1.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2,ISO18000标准规范的从电子标签返回的时钟信号。

2.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2,ISO18000标准规范的对射频进行调制的信号。

3.熟悉和学习ISO/IEC 18000-2,ISO18000标准规范的对射频进行调制和解调的信号。

2.实验基本原理或实验内容2.1基本原理1.基于高频模拟信号产生基本原理2.基于分离器件的RF功率放大的基本原理。

3.基于ISO15693标准的数字调制的基本原理。

4.负载调制的基本原理。

2.2实验内容1.ISO156931.ISO15693射频编码测量实验2.ISO15693射频载波测量实验3.ISO15693射频调制测量实验4.ISO15693射频功率放大测量实验5.ISO15693射频末级输出调制载波测量实验6.ISO15693射频FSK测量实验7.ISO15693射频FSK测量实验2.125K1.125KHz 时钟信号测量实验2.125KHz MOD信号测量实验3.125KHz 调制解调信号测量实验3.实验器材实验箱,PC机,示波器4.实验具体步骤及结果4.1实验步骤ISO15693硬件基本实验1 ISO15693射频编码测量实验1、测试线连接连接示波器:使用CH1探头,探头选用×10倍,地接到J20测试架,探针接到J21测试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阅读器
RDM6300由ITEAD STUDIO推出的、非开 放的读卡器模块,所以只能用来作为 125K EM4100及兼容卡片的读卡器模块; 将配套的天线连接到模块上,然后将 模块的输出串口引脚连接到单片机的 串口上,并供上5V电源,这时只要将 RFID卡靠近天线,模块串口就会输出 读取到的卡号等信息。
安全和保密性能好,采用双向验证机制。读写器验证IC卡的合法性,同时IC 卡验证读写器的合法性。每张卡均有唯一的序列号。制造厂家在产品出产前 已将此序列号固化,不可再更改,因此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两张相同的非接触 IC卡; 缺点:卡片存贮数据量较少;只能适合低速、近距离识别应用; 应用:物流、 动物标签、 防伪、存储控制、工业自动化
实验二 RFID(125kHz)子系统
主要教学内容
RFID系统概述 标签-------结构与信息存储方式
阅读器----结构与识别应答信息的原理
实验操作
思考题
阅读参考
学习建议
RFID( ) 系统( )
低频
只读
PC机Biblioteka 串 口 传 输标签(低频)
节点板
串口传输
阅读器 (低频)
阅读器:读取电子标签信息的设备,主要任务是控制射 频模块向标签发射读取信号,并接收标签的应答,对标 签的标识信息进行解码,将标识信息连带标签上其他相 关信息传输到主机以供处理。
三、实验操作
实验指导书实验三
四、思考题
1.简述低频卡的阅读过程。 2.RFID的含义? 3.SIL F330的内核?功能特点?生产厂家? 4.SIL F330在RFID系统的中作用? 5.125kHzRFID系统软件包括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功能及主要思想? 6.采用何种调制技术传输标签数据?信号调制与解调的波形变化?
滤波放大整形:滤波放大电路采用集成运放LM358 对检波后的信号进行滤波整形放大,放大后的信号 送入单片机,由单片机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 从而得到ID卡的卡号。
滤波放大整形 检波
载波产生 及 功率放大电路
2.TTL Interface RS232 Data output format
1)9600bps,N,8,1 2)CHECKSUM: card 10byte DATA entire do XOR operation
Example: card number: 62E3086CED Output data:36H、32H、45H、33H、30H、38H、36H、 43H、45H、44H CHECKSUM: (62H) XOR (E3H) XOR (08H) XOR (6CH) XOR (EDH)=08H 3. Time sequence chart
02
10ASCII Data Characters
Checksum
03
1.Pin definition (TTL interface P1: PIN1 TX PIN2 RX PIN3 PIN4 GND PIN5 +5V( P2: PIN1 ANT1 PIN2 ANT2 P3: PIN1 LED PIN2 +5V(D PIN3 GND
LM358
双重运算放大器
LM1117
稳压器
SIL F330
SIL F330模块图
载波产生及功率放大:由单片机的T/C工作于CTC 模式,产生标准125kHz载波信号,经过三极管功率 放大电路,放大后的载波信号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天线与电容构成串联谐振电路,谐振频率为 125 kHz,谐振电路的作用是使天线上获得最大的 电流,从而产生最大的磁通量,获得更大的读卡距 离。 检波:检波电路用来去除125kHz载波信号,还原出 有用数据信号。R3,D1,R4,C3构成基本包络检 波电路,C4为耦合电容,R5,C5为低通滤波电路, D2,D3为保护二极管,输出接到滤波放大电路。
五、阅读参考
EM4100_datasheet.pdf
C8051F330.pdf
六、学习建议
阅读参考资料:面对英文资料,刚开始是有难度的,但耐心 仔细读完一份资料后,难度会越来越小。贵在坚持! 资料阅读总结报告; 实验操作----建立感性认识; 再次阅读参考资料; 补充并修改阅读总结; 重复上述过程,理解与概括RFID系统识别原理,寻找电子标签 识别的方法;培养RFID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能力。
3.射频识别原理
4.EM4100模块图
5.EM4100存储器组织及数据编码
问题:1.数据编码?如何表示0/1? 2. 位数据传送周期为多长?
每当EM4100将64个信息位传 输完毕后,只要ID卡仍处于读 卡器的工作区域内,它将再次 按照图3 顺序发送64位信息, 如此重复,直至ID卡退出读卡 器的有效工作区域。
天线:标签与阅读器之间数据传输的载体。
电子标签(应答器):由芯片及内置天线组成,芯片内保存有一定格式的电子数据,放在被识别物 体上,作为待识别物品的标识性信息,它是射频识别系统真正的数据载体,内置天线用于和射 频天线间进行通信。通常,应答器没有自己的供电电源,只有在阅读器的响应范围以内,应答 器才是有源的。应答器工作所需的能量,是通过耦合单元(非接触的)传输给应答器的
2.片上芯片
封套(常规封装) 容量:64bits 异型封装
只读
L:
Typical 21.9mH for fo=125kHz
COIL1 :Coil terminal/clock input,EM4100芯片电路以一个处于交变磁场内的外部天线 线圈为电能驱动,并经由线圈终端COIL1从该磁场得到它的适中频率。 COIL2:Coil terminal,由芯片内部调制器的驱动,输出卡内信息。
一、标签(EM4100)
1.主要特性:
芯片尺寸非常小、方便移植应用;
卡芯片一般采用普通的CMOS工艺,具有省电、廉价的特点;
工作频率00-150Khz,典型值为125Khz;
工作频率不受无线电频率管制约束;可以穿透水、有机组织、木 材等;非常 适合近距离的、低速度的、数据量要求较少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