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数学好玩 反弹高度-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1 反弹高度|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 1反弹高度|北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一起探索一个有趣的现象——反弹高度。
这个课题将会让我们用实验和数学的方式来理解物体在反弹过程中高度的变化,这不仅能够锻炼我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还能让我们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使用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116页至第118页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包括实验探究物体反弹高度的规律,利用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来理解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等因素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2.能设计简单的实验,观察并记录物体反弹的高度;3. 利用数据分析反弹高度与不同因素的联系;4. 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如何准确地测量和记录反弹高度;如何通过数据来分析反弹高度的变化规律。
难点:理解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之间的数学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我准备了一些小球,尺子以及白板用于展示。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球,一张纸和一支笔用于记录实验结果。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展示一个简单的实验:让一个小球从一定高度落下,观察并记录它反弹的高度。
通过这个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反弹高度是否与下落的高度有关?2. 分组实验:学生们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不同的下落高度和不同的投掷角度,来观察小球的反弹高度,并记录数据。
3. 数据分析:学生们将各自小组的数据汇总,尝试找出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之间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反弹高度的定义;2. 实验步骤和要点;3. 数据分析的方法;4. 反弹高度的数学规律。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你根据今天的实验和课堂讨论,写一篇短文,描述反弹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你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
答案:由于每个学生的实验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所以答案将会因人而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学生们是否理解了反弹高度的概念,以及他们是否能够独立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反弹高度教案(北师大版)
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用不同的球从同一个高度下落,其反弹高度不一样,表示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是不一样的,这说明不同的球的弹性是不一样的。
教师:同学们,我们知道同一种球的弹性是一样的,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的球的弹性是不一样的。但实际上影响球的反弹高度的因素还有许多,谁知道呢?
B类
2.一个弹力球从10米高的地方自由落下,到了地面又反弹起来。然后落下又反弹,每次弹起的高度是前一次的 ,求第次弹起的高度是多少?第三次呢?
(考查知识点:反弹高度;能力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课堂作业设计
A类:
1.约30米
B类:
2. 10× × = (米) × = (米)
(3)我们应该记录好球自由下落的起始高度和反弹高度。
(4)我们的实验要在相同的条件下多做几次,避免实验误差。
……
教师:同学们,谁能具体说说实验的方法呢?
学生:选一块靠墙的平地,在墙上量出一个高度并做上标记。再选择一个球从这个高度自由落下,在墙上标出球的反弹高度,量出结果并记录下来。
教师:同学们,做实验时,我们该注意什么呢?
【教学内容】
反弹高度。
教材第80~8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经过实验收集数据,在用分数表示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分数在学习实验中的应用,从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通过学习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会与他人合作的价值,提高合作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在亲历对实验数据进行教学处理的过程中,感受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生自由谈论自己的收获与感受。
教师:同学们,请你们利用课外时间,上网了解有关影响球的反弹高度的其他因素。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 反弹高度》》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反弹高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学好玩反弹高度》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体在反弹过程中高度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对于物体在反弹过程中高度的变化规律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反弹高度的计算和分析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来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体在反弹过程中高度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释和预测物体反弹的高度。
四. 教学重难点1.反弹高度的变化规律。
2.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观察和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发现反弹高度的变化规律。
2.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进行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引导发现:教师通过引导和帮助,让学生自主发现反弹高度的变化规律和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篮球、篮筐、尺子等。
2.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展示反弹高度的变化规律和计算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篮球反弹的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篮球反弹高度的变化规律。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篮球反弹的图片和数据,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篮球反弹高度的变化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测量和记录篮球反弹的高度。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学生对反弹高度变化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篮球,其他物体在反弹过程中高度的变化规律是否也相同?学生可以进行一些实际的实验和观察,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数学好玩反弹高度(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数学好玩反弹高度(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发现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理解并掌握反弹高度的概念。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反弹高度的概念2. 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3. 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乒乓球、直尺、计时器等)2. 学具:学生自备直尺、计时器、乒乓球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反弹高度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这一关系。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并记录数据,分析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
4. 小结:总结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强调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
5.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数学好玩——反弹高度2. 内容:(1)反弹高度的概念(2)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3)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4)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下落高度的反弹高度。
2. 提高题:分析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预测下落高度为某一值时的反弹高度。
3. 实践题: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并记录数据,分析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反弹高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掌握程度,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2. 教学方法: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积极探索的精神。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第1课时 反弹高度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第1课时——反弹高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活动,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掌握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3.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反弹高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3. 反弹高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反弹高度的计算原理,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小球、测量尺等)。
2. 学具:每组一张实验记录表、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反弹高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反弹高度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
3. 实验: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反弹高度,记录数据。
4. 数据分析:指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反弹高度与初始高度之间的关系。
5. 应用:讲解反弹高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篮球运动、跳水运动等。
6.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数学好玩——反弹高度2. 板书内容:- 反弹高度的概念- 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反弹高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物体的反弹高度。
2. 提高题:分析反弹高度与初始高度之间的关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其他影响反弹高度的因素,如物体形状、质量等。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确保实验数据准确可靠。
2. 在数据分析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反弹高度与初始高度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数学好玩《反弹高度》(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数学好玩《反弹高度》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掌握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世界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反弹高度的概念。
2. 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
3. 实际问题中反弹高度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实际问题中反弹高度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篮球、计算器、测量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篮球反弹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反弹高度问题。
2. 新课导入:讲解反弹高度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反弹高度的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篮球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步骤。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篮球反弹高度的测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5. 总结提升:总结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反弹高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数学好玩《反弹高度》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根据教学过程逐步展示板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篮球的反弹高度。
2. 提升题:分析不同篮球的反弹高度差异,探讨影响反弹高度的因素。
3. 拓展题:研究其他物体的反弹高度问题,如足球、排球等。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掌握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2.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实践操作法和总结提升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版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教学设计(共五篇)
最新版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教学设计(共五篇)第一篇:最新版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教学设计数学好玩课题:反弹高度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过实验收集数据,在用分数表示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分数在实验中的应用,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培养问题意识,积累猜想验、小组合作、比较分析、探究交流等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3、使学生在经历对实验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分析的过程中,感受实验亚牛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合作测量、收集数据、观察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
分析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引导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喜欢什么运动项目?玩过什么球?喜欢玩什么球?今天老师也带了两个球,你会玩吗?抽三名学生分别拍球,轮流把两种球都拍一拍,再说说拍两种球的感受二、方案设计,探索新知1、请大家先猜一猜如果从同一高度落下,哪种球会反弹的高一些?2、同学们的意见是否正确,不同的球反弹的高度又分别是多少呢?想知道这一点我们需要怎么办?3、怎样实验呢,实验前要先做哪些准备呢?4、出示教材的实验报告单,对比说一说有什么要进行补充的,为什么要添加这一项。
三、动手实践,探究新知1、结合报告单项目,小组讨论实验的步骤、分工等2、组织汇报,明确要求3、实验操作:全体学生分四人小组,每个小组的人员明确分工。
四、全课总结今天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课题:看图找关系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能读懂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
2、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体会数学图形简介、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能看懂图表中的数量关系和分析数量关系,从中获得相关信息解决一些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 反弹高度-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反弹高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让学生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掌握测量和计算反弹高度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和推理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1. 反弹高度的定义: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反弹高度是指物体落地后反弹起的高度。
2. 测量和计算反弹高度:教学生如何使用尺子或其他工具测量反弹高度,并运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
3.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发现反弹高度与初始高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学会测量和计算反弹高度的方法。
2. 难点:分析反弹高度与初始高度之间的关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尺子、小球、地面或桌面等。
2. 学具:学生自备尺子、小球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反弹高度,引发他们的兴趣。
2. 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和计算不同物体的反弹高度,收集数据。
3. 讨论:各小组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反弹高度与初始高度之间的关系。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反弹高度的概念,以及如何测量和计算反弹高度。
5. 应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反弹高度的实验等。
板书设计1. 数学好玩反弹高度2. 内容:- 反弹高度的定义- 测量和计算反弹高度的方法- 反弹高度与初始高度之间的关系作业设计1.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一份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过程、数据和结论。
2. 问题解决: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反弹高度的实验等。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反弹高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 学生反馈:学生对实验活动表现出浓厚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 球的反弹高度|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球的反弹高度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理解中位数、平均数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中位数与平均数的定义:理解并掌握中位数、平均数的概念。
2. 数据收集与整理:通过实验,收集并整理球的反弹高度数据。
3. 数据分析:运用中位数、平均数分析反弹高度数据,探讨数据分布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正确理解中位数、平均数的概念,并能应用于数据分析。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正确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运用中位数、平均数分析数据。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实验过程和数据。
2. 学具:篮球、乒乓球或其他球类,测量工具(如尺子或卷尺),记录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球的反弹高度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2.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球的反弹高度实验,记录数据。
3.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运用中位数、平均数分析实验数据。
4. 讨论与分享:小组内讨论数据特点,全班分享实验成果。
5. 总结与归纳:教师总结中位数、平均数的概念和应用,强调其在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数学好玩——球的反弹高度2. 核心内容:中位数、平均数的定义,实验步骤,数据分析方法。
作业设计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过程、数据分析和结论。
2. 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中位数、平均数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中位数、平均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对数据分析的理解。
结语本教案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还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中位数、平均数分析数据,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反弹高度-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反弹高度-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弹性媒介的反弹原理;
2.掌握利用公式计算物体反弹的高度;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弹性媒介的反弹原理
让学生观察一个小球被墙壁弹回,引导学生认识到弹性媒介(如弹簧、空气等)的反弹原理。
2. 反弹高度的计算
告诉学生小球反弹的高度与初始高度和反弹系数有关,通过实验数据和公式,引导学生探究反弹高度的计算。
公式:反弹高度 = 初始高度 × 反弹系数^2
3. 实际应用
通过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如求反弹高度、探究反弹系数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通过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弹性媒介的反弹原理,引起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讲解反弹高度的计算
教师介绍反弹高度的计算公式,通过实验数据演示计算过程,让学生理解公式的意义。
3. 练习环节
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公式求解反弹高度。
然后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应用
教师通过讨论、实验等形式,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综合能力。
四、教学效果评估
1. 课堂小测验
通过课堂小测验评估学生掌握情况,检查教学效果。
2. 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加深记忆。
五、教学反思
此次数学反弹高度教学,通过生动的实验和具体的公式计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提高了学习兴趣。
但由于时间紧张,教师未能更详尽地介绍反弹系数的概念,下一次教学需更加重视。
教学好玩1《反弹高度》(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数学好玩·第1课时反弹高度·教案班级:课时:课型:一、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均数、分数、百分数后的一节活动课程,在第五单元的统计课程中也经历过收集数据,为学习《反弹高度》作奠基作用。
学生能够用平均数来表示反弹高度和用百分数计算反弹高度占下落高度的百分比,且活动课改变了以往常规课的课堂形式,使得学生对新知的探索欲望大大增加。
二、教学目标1.结合测量球的反弹高度的实践活动,合理选择测量方法。
2. 经历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的过程。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结合测量球的反弹高度的实践活动,合理选择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分数在学习实验中的应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测量问题。
【材料准备】乒乓球、篮球、米尺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板块【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平时课余时间同学们喜欢玩球吗?篮球或乒乓球之类的。
生:喜欢。
课件出示情境一:篮球视频及动图师:观察从高处落地的篮球,它的运动有什么特点?学生根据视频并联系生活说出答案。
师:从高处落地的篮球能够反弹。
课件出示情境二:试一试,从高处落地的乒乓球能够反弹吗?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可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种球——篮球和乒乓球。
我们一起来做个试验吧。
(教师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学生喜爱的玩球活动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现实性、生活性、趣味性。
第二板块【实践求真学海深究】1.活动任务师:请同学们先猜一猜,在同一高度自由落下,反弹高度会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哪种球会反弹高一些?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大家的猜测对不对呢?不同球的反弹高度是多少呢?我们一起来实验看看。
2.设计方案师:实验方案中应包含哪些内容?生1:实验步骤。
生2:数据收集。
生3:组内分工。
师:对的,我们要先清楚每一步要做什么;可能产生什么问题;要收集哪些数据;如何准确收集;以及有哪些分工项目;成员如何分工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1)实验步骤师:首先要先来确定关键的一步,实验步骤是什么?每一步要做什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介绍自己设想的实验步骤。
《数学好玩:反弹高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数据,再看看其他小组的数据,你们能发现什么规律呢?
生:我们发现不同的球反弹高度不一样。
师:还有呢?
生:球的反弹高度好像和下落高度有关系。
师:非常好。那具体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计算一下每个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的比值,看看能发现什么。
生:好的。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课标引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强调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要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 “反弹高度” 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索,收集和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数学抽象:学生能够从具体的实验现象中抽象出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数学关系,理解比例的概念。
逻辑推理: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能够根据数据进行合理的推断和结论。
数学建模:引导学生建立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数学模型,学会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和预测实际现象。
直观想象: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图表的展示,帮助学生建立直观想象,理解球的运动过程和反弹高度的变化。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球的反弹高度还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师生互动:
师: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球的反弹高度还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生:球的材质。
生:地面的硬度。
生:空气阻力。
师:非常好。同学们考虑得很全面。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球的反弹高度。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实际生活中影响球反弹高度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反弹高度|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反弹高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为大家讲授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其中的一节非常有趣的内容——反弹高度。
我们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反弹高度。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掌握计算反弹高度的方法,培养同学们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掌握计算反弹高度的方法,难点则是如何让同学们理解并应用这个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简单的教具和学具,包括篮球、尺子、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拿一个篮球,向地面投掷,并测量篮球反弹的高度,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一下反弹高度的概念。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之后,我会让同学们自己尝试投掷篮球,并测量计算反弹高度,以此巩固所学知识。
4.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带领同学们一起分析和解决,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清晰的板书,列出反弹高度的计算公式,以及我们在课堂上讨论的关键点。
七、作业设计课后,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同学们能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题目包括:1.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下什么是反弹高度。
a. 一个篮球从2米的高度落下,反弹后达到1.5米,求它的反弹高度。
b. 一个足球从3米的高度落下,反弹后达到2.8米,求它的反弹高度。
答案:1. 反弹高度是指篮球从最高点落下后,再次反弹到达的最高点与原始投掷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2. a. 2 1.5 = 0.5米,所以反弹高度是0.5米。
b. 3 2.8 = 0.2米,所以反弹高度是0.2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并掌握反弹高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观察和思考相关问题。
同时,我也将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力求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同学们学习和思考。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反弹高度》|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反弹高度》|北师大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反弹高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07页,主要讲述的是《反弹高度》这一章节。
本节课主要通过探究篮球、足球等物体的反弹高度,让学生理解影响物体反弹高度的因素,并运用实验、数据分析等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影响物体反弹高度的因素。
2.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篮球、足球、测量尺、计时器等。
2. 学具:记录表、笔、实验报告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两名学生到讲台前,让他们分别用相同的力度投掷篮球和足球,并测量它们的反弹高度。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为什么两个球的反弹高度不同?2. 自主探究: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球进行实验,记录不同力度、不同角度投掷球的反弹高度。
要求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册,并将数据记录在记录表上。
3. 数据分析:4.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有关反弹高度的例题,如:一个篮球从地面弹起,最高点的高度是2米,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都是前一次的2倍,那么第10次弹起后,篮球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反弹高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反弹高度的影响因素:投掷力度、角度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篮球从地面弹起,最高点的高度是2米,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都是前一次的2倍,那么第10次弹起后,篮球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2. 答案:第10次弹起后,篮球离地面的高度是1024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数据分析,让学生了解了影响物体反弹高度的因素。
六年级数学《反弹高度》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六年级数学《反弹高度》教学设计(精选五篇)第一篇:六年级数学《反弹高度》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反弹高度》教学设计《反弹高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0—82页。
【教学目标】1、结合测量球的反弹高度的实践活动,合理选择测量的方法,进一步了解分数在学习实验中的应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测量问题。
2、经历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的过程,感受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获得测量活动的实验经验。
3、经历实验操作的过程,与他人分工合作,增强合作意识。
4、在回顾、反思、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合作测量、收集数据、观察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分析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篮球、兵乓球,米尺、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师:平时,同学们都喜欢玩球,这节课我们就用数学知识来玩球,有兴趣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种球(篮球和兵乓球),你想玩吗?抽两名学生分别来拍球,轮流把两种球都拍一拍,再说说拍两种球的感受。
其它学生补充介绍自己观察到的情况。
【设计意图: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实践活动更离不开生活,玩球是学生十分喜爱的活动,从学生熟悉的喜爱的实践活动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能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现实性、生活性、趣味性和蕴含的问题性,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感受到球下落过程中不同的反弹结果。
】小结:各种球从高处落下都会反弹,但是反弹的高度却不相同,这里有什么规律吗?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方案设计,探索新知。
1、请大家先猜猜如果从同一高度落下,哪种球会反弹的高一些?(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2、提问: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不同的球反弹的高度又分别是多少呢?想知道这些,我们需要怎么办?(引导学生认识到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3、怎样实验呢?实验前要做哪些准备呢?引导学生共同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大屏出示)(1)实验方案中应包含哪些内容?(2)小组讨论实验步骤是什么,每一步要做什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 1 反弹高度|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 1 反弹高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知识与技能: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掌握测量和计算反弹高度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是“反弹高度”。
通过实验,学生将探究小球落地后的反弹高度与初始高度的关系,学习如何测量和计算反弹高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掌握测量和计算反弹高度的方法。
难点- 理解反弹高度与初始高度的关系。
教具与学具准备- 小球- 米尺- 记录表- 计算器教学过程导入通过提问“你们玩过弹跳球吗?”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反弹高度”。
新课导入1.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小球的初始高度和反弹高度,记录在表格中。
2. 数据分析:学生通过计算器,计算每组实验的反弹高度与初始高度的比例。
3. 讨论交流: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反弹高度与初始高度的关系。
巩固提高通过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反弹高度与初始高度的关系。
板书设计板书将包括以下内容:1. 数学好玩 - 反弹高度2. 实验步骤:小球的初始高度和反弹高度的测量方法。
3. 数据分析:反弹高度与初始高度的比例计算。
4. 关键知识点:反弹高度与初始高度的关系。
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以下内容:1. 实验报告:学生需要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
2. 思考题:学生需要思考如何应用反弹高度的知识到实际生活中。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和掌握反弹高度的概念,以及如何测量和计算反弹高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和交流。
课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作业和实验报告,进行教学反思,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 反弹高度|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反弹高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并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和计算反弹高度。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教学内容1. 反弹高度的概念:物体从一定高度落下,反弹起来的高度。
2. 反弹高度的计算: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数据,找出反弹高度与原始高度之间的关系,从而计算出反弹高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和计算反弹高度。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找出反弹高度与原始高度之间的关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小球,尺子,计时器。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
2. 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小球的反弹高度。
3.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找出反弹高度与原始高度之间的关系。
4. 讲解与示范:讲解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示范。
5.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反弹高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1. 数学好玩反弹高度2. 内容:反弹高度的概念,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实验步骤和数据分析。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和记录其他物体的反弹高度,进行数据分析。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反弹高度与原始高度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4.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本次教案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在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反弹高度-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反弹高度北师大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中的“数学好玩”单元,具体是“反弹高度”这一部分。
我们将会通过实验和计算来探究反弹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第106页至第108页,包括反弹高度的实验探究、反弹高度的计算以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1. 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掌握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2. 能够运用反弹高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反弹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课堂上抛出一个篮球,让学生观察篮球的反弹高度,引发学生对反弹高度的好奇心。
2. 实验探究:我会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高度抛出的篮球的反弹高度,并记录实验数据。
4. 应用:我会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反弹高度的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反弹高度抛出高度反弹高度计算公式:反弹高度 = 抛出高度× 0.75七、作业设计(1)抛出高度为2米;(2)抛出高度为3米;(3)抛出高度为4米。
答案:(1)反弹高度为1.5米;(2)反弹高度为2.25米;(3)反弹高度为3米。
假设你从地面抛出一个篮球,抛出高度为3米,请问篮球的反弹高度是多少?请解释计算过程。
答案:篮球的反弹高度为2.25米。
计算过程为:反弹高度 = 抛出高度× 0.75 = 3米× 0.75 = 2.25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计算来探究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我也会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我还会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反弹高度》|北师大版(2023秋)
一、教学内容
《反弹高度》选自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数学好玩”章节,主要内容涉及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表达。具体包括:1.通过实验观察物体反弹的高度,理解反弹现象;2.学习使用简单的统计图表(如条形图、折线图)来展示实验数据;3.探索反弹高度与物体原始高度之间的关系;4.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据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物体反弹高度的基本概念、测量方法和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反弹高度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我发现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并且在小组内进行有效的合作。这表明,学生们具备了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引导学生们进行讨论时,我需要更加关注那些不太爱发言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难点解析部分,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反弹高度与原始高度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够透彻。为此,我决定在接下来的课程中,针对这一难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此外,我还计划在课后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辅导,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难点二:正确选择和使用统计图表。学生可能对各种统计图表的用途和特点不够了解,需要教师详细解释何时使用条形图、折线图等,并指导如何绘制。
*难点三:分析反弹高度与原始高度关系时,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中的数学规律,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数据和图表进行逻辑推理,发现两者之间的联系。
*难点四:在实验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团队合作和沟通,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数学好玩第1课时《反弹高度》(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数学好玩第1课时《反弹高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理解反弹高度与原高度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反弹高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反弹高度与原高度之间的关系。
3. 实际问题中的反弹高度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掌握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分析反弹高度与原高度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反弹高度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实物演示器材。
2. 学具:篮球、计算器、直尺、坐标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演示或视频,让学生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分析反弹高度与原高度之间的关系。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高度下的反弹高度,记录数据。
4. 数据分析: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反弹高度与原高度之间的关系。
5. 应用拓展:布置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反弹高度的计算问题。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反弹高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反弹高度的理解和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数学好玩第1课时《反弹高度》2. 主要内容:(1)反弹高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反弹高度与原高度之间的关系(3)实际问题中的反弹高度计算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高度下的反弹高度。
2. 提高题:分析反弹高度与原高度之间的关系,绘制图表。
3. 拓展题: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反弹高度计算。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掌握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方法:采用实物演示、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好玩
第1课时反弹高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收集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同一种球从不同的高度落下,其反弹高度是不一样的,而不同的球从同一高度下落,其反弹高度一般是不同的。
3.使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合作测量、收集数据、观察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经历收集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几组同学们玩球的图片)
谈话引入:这是老师在体育课上拍到的镜头,老师知道体育课上大家都喜欢玩球,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三种球。
(出示三种球:篮球、
足球、排球)
2.引出课题:当我们将这些球从一定高度抛下,落地后它们都会反弹。
3.游戏引出问题。
(1)(出示两个同样质地但球内空气含量不同的篮球)选两名学生上台进行了30秒拍球比赛,其余学生做评委。
(2)交换球再拍一次。
(3)交流感受,体会到是球内空气的含量影响了球的反弹高度。
4.小结揭示课题:球内空气的含量不同,球的反弹高度也不同。
5.提出问题:球的反弹高度除了与球内的空气含量有关外,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收集数据,分组活动
1.阅读教材说明和示意图。
2.明确实验的方法:选一块靠墙的平地,在墙上量出一个高度并做上标记。
再选择一个球从这个高度自由落下,在墙上标出球的反弹高度,量出结果并记录下来。
3.明确实验注意点:
第一,把球从指定高度落下时,要将球的上沿与高度标记齐平;
第二,要细心观察球的反弹高度,并根据反弹的最高点及时做上标记,测量反弹高度时,可保留整厘米数;
第三,要及时将实验中的数据记录下来。
4.用同一种球,选择不同的高度做实验。
(1)要求:分三次进行,每次确定一个下落高度(全班统一),及时记录。
(2)小组分工活动并记录。
5.选择其他球分别做三次实验,继续采用上面统一的下落高度。
(1)要求:用不同的球做实验,其他如上。
(2)小组分工活动并记录。
6.回教室对记录结果进行计算,得出“每次实验中球的反弹高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然后进行交流。
三、整理分析
1.同一个球做实验的结论分析。
(1)观察用同一个球做实验的记录,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并汇报。
(3)得出结论:用同一种球从不同高度下落,表示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大致不变,这说明同一种球的弹性是一样的。
2.不同的球做实验的结论分析。
(1)观察用不同的球做实验的记录,你又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并汇报。
(3)得出结论:用不同的球从同一个高度下落,表示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是不一样的,这说明不同的球的弹性是不一样的。
3.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根据实际情况说一说)
四、总结延伸
1.阅读“你知道吗”:学生先自主阅读,了解引起球的反弹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2.总结:今天的活动有趣吗?在有趣的实践活动中,你们掌握有关的发现了吗?谈谈你的发现。
【教后思考】
本节课是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
带着几个不同的球走进教室,学生感到很新鲜,也很兴奋。
因为这样他们可以走出教室去上课了。
首先组织学生讨论清楚上课的内容、地点,并进行了分组和分工。
课外实验开始了,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操作,第一次研究同一种球从不同高度下落,它的反弹高度。
第二次实验研究不同的球从同一高度下落,它的反弹高度。
在这样的实践活动课上,学生充分经历了操作、观察、比较、想象、推理、反思、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积极性较高,但组织起来有一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