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文学与萨特
从萨特的存在主义视角看《禁闭》的人物建构
从萨特的存在主义视角看《禁闭》的人物建构《禁闭》是法国作家让-保罗·萨特于1944年发表的小说,通过对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和思想的探索,展现了存在主义的核心理念。
从萨特的存在主义视角看,《禁闭》的人物建构是以人的自由意志与社会环境的矛盾冲突为核心,探讨人的存在与虚无的关系,以及人在社会中的自我选择和生存状态。
在小说中,主人公莱奥普德·卡年是一个被禁闭在监狱中的罪犯,他因为在镇上打伤了一名妓女而被判刑。
莱奥普德的性格特点是孤独、软弱、自卑、对自己的处境感到绝望,这与存在主义所强调的个体的孤立与自我价值感的缺失是一致的。
萨特认为,人只有在他自己的选择与决定中才能凸显出他的自我,而莱奥普德所表现出的软弱和绝望正是他的自主性与自由意志的缺失所致。
他对自身形象的消极态度表现了对于世界的逃避和对于自我的否定,也暗合了萨特对于人存在的孤立与虚无感的探讨。
与莱奥普德形成对比的是监狱长达斯顿,他是一个为了权力和自我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人。
他利用权力对待囚犯,对他们进行打骂和残酷的虐待,这与莱奥普德的软弱形成强烈对比。
萨特认为,人的生存状态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实现的,达斯顿的残酷行为正是对这一观点的反例。
达斯顿的权力与虐待形成对比,突显了莱奥普德的软弱和无力,也反映出了他的自我虚妄和自卑感。
达斯顿的权力与莱奥普德的软弱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他的自我价值感的缺失和对世界的绝望。
另一位重要人物是马修•斯克芬,他是莱奥普德的律师朋友。
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对正义和自由有着追求。
在小说中,他对莱奥普德的关心和支持体现了对于个体自由和尊严的追求。
从萨特的存在主义角度来看,马修•斯克芬所追求的正义和自由是对人的自我选择和自主性的肯定,也是对人存在于社会中的价值的追求。
通过对马修•斯克芬的塑造,萨特强调了自由意志和个体价值感的重要性,也突显了莱奥普德面对压迫与自我放弃的软弱和无力。
小说中还有一些辅助性的人物角色,如莱奥普德的母亲、妓女穆里埃尔、狱警特里斯汀等。
《萨特存在主义文学思想研究》
《萨特存在主义文学思想研究》一、引言萨特(Jean-Paul Sartre)是二十世纪法国最重要的哲学家、文学家之一,他的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思想对于西方哲学、文学及社会科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萨特的存在主义主张人的存在先于本质,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选择,并认为这些选择构成了人的存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思想,探究其哲学思想和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
二、萨特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强调人的自由和选择的本质。
他指出,人是在特定的历史、社会和环境中生存的,但这种环境并不是决定人本质的唯一因素。
相反,人的本质是由其自身的选择和行动所构成的。
这种选择和行动是自由的,不受任何外部因素的限制。
萨特认为,人的存在是一种主体性存在,即人是通过自身的行动和经验来定义自己的存在。
三、萨特文学思想中的存在主义表现萨特的文学创作深受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
他的文学作品通常以人物为中心,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情感和行动的描写,揭示了人的自由意志和选择的本质。
在萨特的作品中,人物往往处于一种困境之中,他们必须面对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所带来的后果。
这种困境和选择常常涉及到人的尊严、生命的意义、道德责任等重要问题。
例如,在《恶心》中,萨特通过对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的描写,揭示了人在面对世界时的无助和迷茫。
在《存在与虚无》中,他通过描述人物的行动和选择,探讨了人的自由意志和存在的意义。
此外,萨特的作品还经常涉及到人的社会关系和历史背景,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他进一步深化了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四、萨特文学思想的影响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不仅在法国文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启发了许多后来的哲学家和文学家,对于他们探讨人的自由意志、选择、尊严、生命的意义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此外,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思想还对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影响。
《萨特与存在主义文学的发展》
萨特与存在主义文学的发展1. 简介萨特和存在主义是20世纪欧洲哲学和文学界的重要一笔。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萨特对存在主义文学发展的影响以及存在主义文学在他的思想指导下所表达的核心概念。
2. 萨特与存在主义2.1 萨特简介Jean-Paul Sartre(让-保尔·萨特)是法国哲学家、作家和剧作家,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他著名的著作包括《被吞没的人》、《诺斯康帝》和《恶心》等。
2.2 存在主义概述存在主义强调个体在现实中的自由选择与责任,并关注人类存在本身的意义和尊严。
它呼吁人们面对无意识、孤独和死亡时保持真实和勇敢。
3. 萨特对存在主义文学的影响3.1 文学创作理念萨特认为文学创作应该追求真实、直接地揭示现实生活中个体所经历的困惑和苦闷。
他主张透过文学作品传达人类的存在态度和情感,而不是简单地陈述故事。
3.2 文学形式与写作风格在萨特的指导下,存在主义文学突破了传统的叙事结构和语言形式。
它以内心思考、存在抽象和意识流等技巧探索个人认同、社会压力和道德困境。
4. 存在主义文学的核心概念4.1 孤立与无意义存在主义文学强调人类面对生活中的孤独与无意义,并通过作品反映这种存在状态对个体心灵产生的冲击。
4.2 自由选择与责任作为自由的个体,存在主义文学将自由选择与个体责任置于重要位置。
作品中常涉及角色在不确定性中做出选择并承担后果的情节。
4.3 死亡观念死亡是存在主义文学中一个持续关注的话题。
它被视为一个不可避免且能够影响个体行为、决策和生活观念的现实。
5. 结论萨特对存在主义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主义文学通过表达孤立、无意义、自由选择与责任以及死亡观念等概念,探索了人类存在的困境和尊严。
在萨特的指导下,存在主义文学突破常规形式,成为20世纪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
(字数:约350个中文字)注:以上是基于给定主题编写的一个简化版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扩展和调整。
萨特及其存在主义
萨特及其存在主义外国哲学方玲玲一、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存在与虚无》一书是萨特从1933年起所从事的哲学研究的一个总结,它的封面上引用了一个萨特式的句子:“花瓶里最珍贵的是里面的空间”。
《存在与虚无》有个副标题——“现象学本体论论文”,这也表明该书的思想主题是以现象学方法去描述人的存在的本体论(确切的说应该被译为存在论)问题。
当然,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是建立在胡塞尔的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此在”的本体论基础之上的。
还广泛吸收了克尔凯郭尔、笛卡尔、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等的思想成果,并在改造和批判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体系。
就如同他拒绝诺贝尔文学奖一样,也无情的拒绝把自己的思想归为“存在主义”,不同的是最后还是接受了“存在主义”这个标签。
《存在与虚无》作为萨特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伟大著作,我们来探讨下他的基本思想。
最开始的时候,萨特深受笛卡尔的影响,带有二元论倾向,认为“从我思出发”探讨存在是唯一正确的途径,当然,萨特也进行了批判,认为“我思”不应该是原初的怀疑意识,而应该是对这个怀疑意识的反思,最终陷入“怀疑——我思——我思。
”的无限后退,最终永远都不能获得对认识自身的认识,作为最后一项的反思落在认识之外,萨特认为那是荒谬的。
提出了并非所有意识都是认识,自我意识必须是意识与其自身之间的一种直接的关系。
也就是说自我意识是先于对意识的反思的,并且是使反思成为可能的充分条件,萨特称之为“反思前的我思”。
萨特也赞成海德格尔的“存在不仅在时间顺序上而且在逻辑上优先于意识”,萨特认为没有意识就没有事物,反之亦然。
没有意识,事物呆笨、无声、无形,没有事物,意识也就只是一个空洞,一片虚无。
所以意识需要事物才能存在,而事物则只需要它自己。
也就得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结论。
二、存在先于本质萨特主要是通过两个概念展开论述其存在主义的,一个就是“自在的存在”,一个就是“自为的存在”,从而推论出“人的存在”,在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体现出其存在主要是“人的存在”,我理解的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有两层意思。
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存在主义作家萨特文学创作特征的理解
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存在主义作家萨特文学创作特征的理解萨特:存在主义文学的先驱与探索萨特,作为20世纪法国文学的重要人物,不仅是哲学家、政治活动家,更是文学创作的先锋。
他的哲学思想与文学创作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存在主义文学风格。
萨特的文学创作深受其哲学思想的影响。
在《存在与虚无》这部哲学著作中,他提出了存在主义的核心观点:存在先于本质。
这一观点对萨特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认为,人的存在是第一位的,人的本质是在其存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这一思想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为对个体存在的关注,以及对个体选择和行动的强调。
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深入探讨了虚无问题、自为的存在、为他人以及拥有、作为和存在等主题。
这些主题在萨特的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例如,在《恶心》这部作品中,主人公罗根在面对世界的恶心时,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是毫无意义的,这正是对虚无问题的探讨。
而《局外人》中的主人公梅尔索,则以一种“在世存有”的方式存在,他的每一个选择和行动都直接体现出自为的存在。
萨特的文学作品还强调人的自由和责任。
他认为,人的自由是绝对的,但这种自由同时也带来了责任。
在《存在与虚无》的后半部分,萨特探讨了自为的存在与其他自为的存在、与自在即与处境的具体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人的自由。
他指出,人的自由不仅是选择的自由,更是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和承担。
这种自由的伦理意义在萨特的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例如,《自由之路》中的主人公弗朗西斯,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不断面对和解决各种道德困境,最终实现了对自由的真正理解和承担。
此外,萨特的文学作品还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
他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揭示了现代人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他的作品不仅是对个体存在的探索,更是对整个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批判。
例如,《间隔年》通过对二战后欧洲社会的描写,揭示了人在历史巨变中的渺小和无力感,但同时也展现了人对自由和意义的执着追求。
总之,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创作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个体存在的关注、对虚无问题的探讨、对自为的存在和自由的强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萨特作品介绍
● 从艺术特征上来看,《苍蝇》表现了萨特戏剧的特点:
● 第一,遵循了法国传统的戏剧结构原则即以古典主义"三一律"来结构戏剧, 集中凝练地表现戏剧冲突。
● 第二,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痛苦抉择和复杂的心理活动。
● 第三,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和可观赏性,常常出现出人意料的剧情逆转,造 成震撼人心的强烈艺术效果。
萨特
英雄自己使自己成为英雄
● 作家简介
●让-保罗·萨特 ,法国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二战”后 西方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他将存在主义哲学与存在主义文学有机地 统一了起来,其哲学思想和文学实践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整整一代人。
● 其哲学著作有《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等,还有存在 主义小说《厌恶》《墙》等。萨特发表过《苍蝇》《禁闭》《死无葬身之 地》《毕恭毕敬的妓女》等11部剧本,其中《苍蝇》《禁闭》被誉为现代 戏剧的经典作品。
● 三幕剧《苍蝇》是萨特对于古代传说进行的改造。它以俄瑞斯忒斯回到故 国开篇,在一连串的事件中俄瑞斯忒斯发现了阿耳戈斯的秘密。尾随他前 来的朱庇特想把他引出城邦、阻止他走向复仇之路,于是不厌其烦地向他 描绘阿耳戈斯的恐怖景象——苍蝇满城飞舞、民众失去人性。阿伽门农被 害以后,所有的臣民都感到罪孽深重;每年的亡人节,都要在一个据说最 接近地狱的深不可测的岩洞举行仪式,召唤亡人回来过一天人间生活,以 表达活人的悔恨之意;他们无休止地哀叹自己的罪过、忏悔自己的罪孽。 在朱庇特看来,他们曾对阿伽门农的遇害缄默不语,理应感到愧疚;而俄 瑞斯忒斯见此则郁郁寡欢,想马上离开阿耳戈斯。这时,他遇上了他的姐 姐厄勒克特拉,随后目睹了王后母女的口舌之战。
● 第三幕里,面斯忒斯杀死弑兄篡位的埃癸斯托斯和淫乱杀夫的克吕泰墨斯特拉而为父报 仇,实现了厄勒克特拉的梦想后,她失却了存在的依托,不相信复仇的正 义性,开始感到恐惧和悔恨。俄瑞斯忒斯同样感受到自己所作所为的严酷 性,但他把杀死国王和母亲看作一件天经地义的行动,他勇敢地面对现实、 承担全部责任。因此,当朱庇特到神庙来劝诱他们赎罪时,厄勒克特拉甘 愿领受复仇女神的惩罚;她的行为同母亲杀害阿伽门农以后的行为如出一 辙,她将在忏悔中痛苦地了却一生。但是,俄瑞斯忒斯却公然反抗朱庇特, 坚守自由的意志,他没有让朱庇特勾起丝毫的负疚感;他鼓动阿耳戈斯民 众重新认识他们的自由,并引着穷追不舍的苍蝇离开了阿耳戈斯,使城市 得到了净化。
萨特 存在主义
法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萨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影响最大的存在主义者就是萨特。
由于萨特善于运用文学的形式来宣传存在主义的思想,从而使存在主义的影响迅速扩大,并渗透到了各种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之中。
因此,萨特的名字,也成了存在主义的同义语。
萨特在政治上是比较进步的。
在二战期间,他参加过反抗纳粹占领的斗争。
二战之后,他的思想向马克思主义“靠拢”,在某种程度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但是他不愿意参加共产党,只愿意做共产党的同路人。
(这大概是因为他主张绝对自由,认为入党以后就不自由了。
)1956年苏共20大以后,他和法国共产党产生了分歧,开始批判法共和斯大林主主。
但是,他对中国比较好,50年代访问过中国。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一般都有这么一个特点,因为他们对中国的情况不太了解,由于中苏两党之间存在分歧,因此,他们认为,中共也是反对斯大林主义的。
萨特也是这样看的。
60年代初,他反对美国入侵越南。
1968年他又反对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1968年,巴黎暴发了震惊世界的“五月风暴”,他成了左派学生运动的思想领袖。
1980年萨特去世后,有6万多人自动参加了他的葬礼,包括当时的法国总统德斯坦也参加了他的葬礼。
萨特可以说是当代西方世界的一面镜子,他的著作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
萨特的思想,大体上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主要是“现象学的本体论”,后期主要是“历史辩证法”。
前后期的思想分别表现在《存在与虚无》和《辩证理性批判》这两部代表作中。
1945年10月28日,他在一个俱乐部发表了一篇题为《存在主义是人道主义》的演讲。
这篇演讲稿1946年初发表在一份杂志上。
这篇演讲可以看作是他的思想发生转折的标志。
在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奠定了存在主义的基本思想,后期,是对他的存在主义思想的修改和补充。
在前后两个时期,都贯穿了“个人自由”的中心论题。
下面谈三个问题。
一、现象学本体论萨特承袭了胡塞尔现象学的观点。
他的代表作《存在与虚无》的副标题就是:现象学本体论。
存在主义存在主义的基本意义萨特作品简介
存在主义存在主义首先在基尔凯廓尔的《忧郁观念》一书里被提到,称“基督教存在主义”。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无神论存在主义诞生,代表人物是萨特和加缪。
Jean-Paul SATRE(1905-1980)哲学的基本命题是:“存在”即“自我”。
反过来,他人即地狱(L’enfer,c’est les autres)。
Albert CAMUS(1913-1960)提出“荒诞哲学”。
L’être et le néant一书提出存在主义三原则: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人首先存在着,然后才能规定自己。
萨特《自由之路》三部曲(1945-49)第一部《不惑之年》,写1938年西班牙内战,法国人普遍的冷漠态度。
马蒂厄并非不同情西班牙人民的解放战争,但下不了决心去介入。
《缓期执行》以慕尼黑会议为背景,描写战争阴云笼罩下法国各地区、各阶层人民的思想动态。
《痛心疾首》,法国溃败。
马蒂厄认识到自己对战败并非无责任。
他一直生活在个人小天地里,从未想到应对社会尽一份责任。
于是他选择了行动:参加抵抗运动。
萨特的戏剧《苍蝇》(1943)通过主人公俄瑞斯特斯毅然决然的复仇行动,召唤人们摆脱消极悲观的绝望情绪,奋起与法西斯的统治作斗争;《恭顺的妓女》(1946)描写妓女丽瑟在种族主义社会偏见的压力下,屈服于白人统治者的威胁利诱,放弃了良知的选择,为维护达官贵人的利益作了诬陷黑人的假证,从而不仅丧失了意志自由,身子也失去了人身自由。
1944年5月首演的《隔离审讯》对萨特的自由观做了最清晰地说明。
存在主义的基本意义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又称生存主义,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以强调个人·最先提出的是尼采、索伦·克尔凯郭尔、叔本华、雅斯贝尔斯和马丁·海德格尔可被看作其先驱。
尤其在20世纪中它流传非常广泛。
法国哲学家萨特和作家阿尔伯特·加缪是其代表人物。
存在主义哲学是流行于20世纪西方的哲学流派,它起源于19世纪的丹麦,一战后在德国获得发展,代表人物有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他们认为,人与生存环境相脱节,处于孤独与痛苦中,而摆脱这种局面的出路只有两条,“要么死亡,要么皈依上帝”存在主义哲学是流行于20世纪西方的哲学流派,它起源于19世纪的丹麦,一战后在德国获得发展,代表人物有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他们认为,人与生存环境相脱节,处于孤独与痛苦中,而摆脱这种局面的出路只有两条,“要么死亡,要么皈依上帝”[2]海德格尔还认为哲学应该是研究个人的主观“存在”,这里的“存在”是指“意义之在”,而人的存在本质上指“意义之在”的历史性存在;“存在”的只是被抛在时空中并不得不与他人共同存在的具体个人,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他还注重“此在”之“此”(时间空间、社会历史)作为人生存在基本结构机制对人的自由的限制,二战后,存在主义在德国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其中又分为基督教存在主义和无神论存在主义,其中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萨特。
052存在主义-萨特
知识分子, 因对飘零生活感到厌倦而返回故里 , 来到布维勒城, 住在一个旅馆里。他着手撰 写18世纪法国阴谋家德·洛勒旁侯爵传记。但 没过几天, 他就觉得一切都令人恶心, 因而离 开该城前往巴黎。。
■ 描写人在面对世界时产生的荒诞感。
■ 的萨特的存在主义受到极大欢迎, 至50-60年代, ■ 它成为全欧最流行的哲学思潮。。
■ 萨特在研究基督教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抛弃了克尔凯戈尔的宗教神 秘主义,继承并发展了胡塞尔的非理性主义,形成了他自成体系的哲学 思想——无神论的存在主义。
■ 提出三个基本原则: 其一“存在先于本质”,首先是人的存在、露面、出场 ,后来才规定他自己。。
■ 萨特认为, 人在事物面前, 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 “自由选择”, 就等于丢 掉了个性, 失去“自我”, 不是真正的存在。
■ “懦夫使自己成为懦夫, 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
让·保罗·萨特
■ 1905年出生于巴黎资产阶级家庭, 幼年父亲去 世, 母亲带他寄居在外祖父家。
■ 19 岁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哲学系学习, 毕 业后在中学教哲学, 同时开始文学创作。
■ 第三, 若你不能正确对待自己, 那么你也是自己的地狱。。
自由选择
■ 人都有选择的自由, 但要改变自己的本质需要选择善、选择积极的目标, 只有这样的自由选择才是有意义的。
■ 若选择恶、选择消极则会堕入万劫不复之地。 ■ 无论何种选择都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 人有自我选择和自我控制的自由,忧虑、恐惧使人通向存在,只有存在,才 谈得上自我选择的自由,它与光明和快乐相联系。。
■ 海德格尔认为,迄今为止的西方史上有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技术世界和艺 术世界。
浅论沙特的存在主义
浅论沙特的存在主义———存在主义与存在主义文学摘要沙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存在主义文学的总代表。
其文学作品建立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存在主义哲学有三个基本原则:“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许多创作如《恶心》,《禁闭》”,《自由之路》等都体现出存在主义,蕴含了人道主义内涵,存在主义美学理论也极为丰富,广阔。
存在主义作为一个西方哲学流派,首先是个哲学术语,它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二战前夕它的主要见解又传到欧洲其他国家,造就了法国一些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和文学家,如:沙特,加缪,波伏娃等。
其存在主义文学,文学主题以及人道主义内涵,还有沙特的存在主义美学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下面就对沙特的存在主义做一个浅显的论述。
一、存在主义文学与沙特的创作1、存在主义文学和以往历史时代的文学相比,20世纪的文学更加复杂,晦涩,更加不易读懂,另一个重要的特征便是流派纷呈。
每一种文学流派都具有自己在体裁,风格,美学,技巧等诸多方面的特征,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认知世界和传达世界。
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形象化表达,出现在二战期间,并且在战后的法国盛行,而且深刻影响到其他欧美国家的文学创作。
比如:荒诞派戏剧,垮掉派文学,黑色幽默派文学等。
存在主义文学以存在主义的基本观念为主题,以具体的文字形象生动的解说诸如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以及个人的自由选择与个人反抗的价值等。
存在主义文学家总是调动各种文学写作手法来展示令人厌恶的充满荒诞感的社会人生,塑造的一些“多余人物”形象,都具有忧郁,彷徨,绝望的特点,主人公都在很努力地摆脱不幸命运的羁绊。
例如沙特的《恶心》,《自由之路》;加缪的《局外人》,《鼠疫》等;波伏娃的《大人先生们》,《女宾》以及梅洛—庞帝,阿隆等人的许多作品。
2、沙特创作中的存在主义沙特(1905—1980),是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也是法国存在主义的首倡者和20世纪国际知名的社会活动家。
浅析存在主义文学
浅析存在主义文学浅析存在主义文学北轩摘要:存在主义文学作为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对当时和以后的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为代表,具体分析存在主义文学的思想渊源,基本特征,以及对当时和后世世界文学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文学思想渊源基本特征影响存在主义哲学是个复杂的体系,它的源流可追溯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尼采等人。
它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其中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转移到了法国,战后传入英美两国,对英美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存在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观念和心态的反映。
与存在主义哲学相辅相成的存在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在法国兴起的一种文学思潮,四十年代特别是战后发展到顶峰,风靡了法国和欧洲,影响迅速扩展到全世界。
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有萨特、加缪和西蒙娜·德·波伏娃,其中以萨特的成就和影响最大。
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主要以他的存在主义哲学为根基,通过自我的创作文学实践,提出了存在主义文学的美学文艺学体系。
他的文学创作包括小说和戏剧两个方面,其中喜剧的艺术成就尤其卓绝。
从思想渊源来说,存在主义文学都不是萨特首创,萨特不过是存在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它们的产生有自身历史文化机制。
具体而言,两次世界大战给西方世界带来巨大的物质损失,同时也给西方社会的人们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创伤。
二战中,法国被德国占领后,法国资产阶级陷入消沉颓废、悲观绝望之中。
他们发现科学救世的希望成为泡影,自已正处于一个非理性的时代,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
传统的思想体系已经瓦解,而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形成,人们将何去何从?这正是存在主义亟待解决的问题。
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但“上帝之死”却把人类推向了虚无主义。
而萨特宣称自己是无神论者,他认为存在主义是解决“上帝之死”给世界带来后果的手段。
萨特认为,既然上帝是不存在的,人就没有先于存在的本质,即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存在主义剖析
法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萨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影响最大的存在主义者就是萨特。
由于萨特善于运用文学的形式来宣传存在主义的思想,从而使存在主义的影响迅速扩大,并渗透到了各种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之中。
因此,萨特的名字,也成了存在主义的同义语。
萨特在政治上是比较进步的。
在二战期间,他参加过反抗纳粹占领的斗争。
二战之后,他的思想向马克思主义“靠拢”,在某种程度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但是他不愿意参加共产党,只愿意做共产党的同路人。
(这大概是因为他主张绝对自由,认为入党以后就不自由了。
)1956年苏共20大以后,他和法国共产党产生了分歧,开始批判法共和斯大林主主。
但是,他对中国比较好,50年代访问过中国。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一般都有这么一个特点,因为他们对中国的情况不太了解,由于中苏两党之间存在分歧,因此,他们认为,中共也是反对斯大林主义的。
萨特也是这样看的。
60年代初,他反对美国入侵越南。
1968年他又反对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1968年,巴黎暴发了震惊世界的“五月风暴”,他成了左派学生运动的思想领袖。
1980年萨特去世后,有6万多人自动参加了他的葬礼,包括当时的法国总统德斯坦也参加了他的葬礼。
萨特可以说是当代西方世界的一面镜子,他的著作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
萨特的思想,大体上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主要是“现象学的本体论”,后期主要是“历史辩证法”。
前后期的思想分别表现在《存在与虚无》和《辩证理性批判》这两部代表作中。
1945年10月28日,他在一个俱乐部发表了一篇题为《存在主义是人道主义》的演讲。
这篇演讲稿1946年初发表在一份杂志上。
这篇演讲可以看作是他的思想发生转折的标志。
在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奠定了存在主义的基本思想,后期,是对他的存在主义思想的修改和补充。
在前后两个时期,都贯穿了“个人自由”的中心论题。
下面谈三个问题。
一、现象学本体论萨特承袭了胡塞尔现象学的观点。
他的代表作《存在与虚无》的副标题就是:现象学本体论。
萨特
• (1)“存在即荒诞”,是针对二戓前后的西斱社会而言 。它反映了主观世界(自我)不客观世界(现实、环境) 乊间永恒的矛盾、对立、冲突。 • (2)“自由选择”强调“自由”,但萨特并丌鼓励、倡 导恶的懦夫的选择,他肯定、提倡的是“英雄的”自我选 择呾“善”的自我选择。通过剧作《苍蝇》(写阿伽门农 的儿子俄瑞斯忒斯为父复仇的故事),肯定了英雄的选择 ,俄瑞斯忒斯面临为父复仇不弑母犯罪,神的意志不人的 愿望的冲突时,进行了英雄的选择,并勇敢地承受了选择 的后果——命运的惩处,杀了母亲,引走了象征罪恶的苍 蝇,拯救了王国,但自己被复仇女神追逐、迫害。
• (2)对异化者而言,“他人即地狱”。 • 意谓如果一丧人並失自我,並失自己的立场,价值判断, 屈从亍他人的评价判断,那么,他人的判断就是你的地狱 。《间隔》丨的三丧亡魂都企图从他人那里获得证明呾支 持而丌遂,因而痛苦,强烈感到他人是自己的地狱,倍受 煎熬。比如加尔森丌思改过,却害怕自己懦夫的本质暘露 ,从伊奈斯呾埃司泰乐那里寻找安慰,但埃司泰乐丌以为 然,伊奈斯恶毒地说他就是丧胆小鬼,加尔森因此痛苦绝 望。 • 出路:萨特认为应该“争取自由”、“砸碎地狱”。具体 讲:弃恶从善;客观对待他人判断;客观对待自我。
萨特
教学目的:
了解存在主义哲学,了解萨特的创 作情况; 《间隔》主题、特征。
一、定义
•
存在主义文学:产生于30年代的法国,日渐流行 于欧美。它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一方面揭露资本主义世界的荒唐丑恶;另一方面 表现人的不幸和毁灭的命运与孤独、绝望、恐惧 的思想情绪,同时也激励人们面对现实的重压而 奋起抗争。艺术上多保留传统风格,思想上开掘 哲理深度。代表作家与作品有萨特(1905-1980)的 《恶心》,加缪(1913-1960)的《局外人》等。
萨特的“存在”与存在主义自由观
萨特的“存在”与存在主义自由观李佳霖让-保罗·萨特的哲学巨著《存在与虚无》于1943年首次出版,标志着萨特哲学思想的形成,他将本人最重要的思想和观点都写入了这部巨著之中,而他所提出的存在主意思想与海德格尔及尼采的学说不尽相同。
萨特的存在主义的根据是无神论,认为人类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人自从来到世上便要为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
萨特的哲学是崇尚自由主义,即人是自由的,既然人是自由的,便无存在之意义,亦无先于存在的正义或者价值与脱离一切束缚的绝对的自由。
而由于存在失去了其意义,故人类便有了创造意义的需要。
萨特哲学思想的基本前提来自于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的“上帝死了”。
本文主要介绍萨特的“存在”哲学与其存在主义自由观。
1 存在让-保罗·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曾经风靡全球,其于1943年完成并发表了其哲学巨著《存在与虚无》,在这部巨著中,他深刻完整地阐述了自己的存在主义思想以及人道主义忧患,并将自己最重要的思想和观点都囊括于这部浩瀚冗长、才华横溢的著作之中。
《存在于虚无》是一部萨特的原创巨著,与其在1960年发表的《辩证理性批判》共同组成萨特哲学体系的两大理论根基。
值得注意的是,在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中,有一部分形式、观念新颖的命题与众人产生了共鸣,尤其是广大青年群众。
萨特的哲学晦涩难懂,很多人都喜欢他的哲学却极少去进一步了解和深究他的哲学体系和架构,对于现今与以后的众多民众,尤其是青年人,有必要全面深刻地对萨特的存在主义与存在主义自由观进行全面的理解和学习,而不能一知半解,不求精益。
1.1 存在先于本质而存在“存在先于本质”是萨特存在主义的第一根本原则。
萨特认为,人是自由的,自由即是人。
萨特的存在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学说,认为除了人以外的世界统称为外部世界,外部世界是一种自在的存在,但不是显现的存在,因为外部世界在没有人对其认知之前是毫无意义的存在,人是世界上唯一的实在,只有人存在,世间万物才有真正意义,本质是人总结出来的,由人认知并加以定义,人本身就是一种存在,而且是一种自在的存在,人通过实践对外界世界进行认知,探寻外界世界的本质,而被人实践的对象,即外部世界也是一种存在,人由此变为外部世界和本质的中介,外部世界通过人对其进行实践而产生认识,这种认识就是本质。
存在主义文学与萨特-PPT文档资料PPT文档共57页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谢谢!Biblioteka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萨特的存在主义及文学观重读萨特
萨特的文学作品同样体现了这种责任感的重要性。在他的作品中,每一个角色 都在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他们的行动或许无法改变外界环 境,但是却能改变他们自身。这种改变不仅是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的一种肯定, 也是对人类存在的一种最深刻的表达。
总的来说,让-保罗·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作品是他对人类存在的一种 深入的思考和表达。他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人类存在的新的视角,他 的文学作品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来体验和理解人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重读萨特,我们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启示和理解,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我 们自己的生活和存在。
参考内容
萨特存在主义:文学观念的独特 解读
让-保罗·萨特,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评论家,是二十世纪存在 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对文学、哲学、政治学等各个领 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次演示旨在探讨萨特存在主义文学观念的内涵及其在 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萨特存在主义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责任,认为人的存在是偶然的,没有任何先 验的目的和意义。这种思想反映在文学领域中,就形成了独特的文学观念。在 萨特看来,文学作品应该是对人存在的状态的反映,尤其是人的自由意志和选 择。他认为,文学作品的真正价值在于它们能够为读者提供对生活和存在的深 刻洞见。
存在主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自由:萨特认为,人类的自由是绝对的。我们有权做出自己的选择, 并承担这些选择的后果。
2、强调选择:在存在主义看来,我们的命运是由我们的选择所决定的。这些 选择可能是基于理性的,也可能是基于情感的,但它们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3、强调认识:存在主义认为,我们通过认识自己和世界来理解我们的存在。 这种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存在主义与萨特
4、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萨特后期表现出了接近马克思主义的倾 向。他在《辩证理性批判》中系统地表述 了怎样用存在主义来医治和补充马克思主 义。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惟一有生命 力的哲学应当是一种真正的人道主义,一 种以人为中心的“人学”,存在主义正是 这样的人学,因而马克思主义中原本应当 包括存在主义。是马克思的继承人把人丢 了,使马克思主义中出现了”人学的空场 “。
四、萨特存在主义的思想影响及 其问题
萨特以其存在主义的视角表达了对马克 思主义的尊敬,看到了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的缺陷,但他的理解仍停留在存在主义视角。 在他的人学辩证法中,把建立在人的主观性基 础上的“我”与“他人”的冲突当作辩证法的 内容,否定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 的客观性和规律性,这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 义的基本精神是相悖逆的。
他医治和补充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方法 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离开 来。一方面否定和排斥辩证唯物主义,代 之以所谓人学辩证法;另一方面重新解释 历史唯物主义,把它当做存在主义新历史 人学。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萨特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只不过是个人实 践活动的辩证的总体化,社会历史是从事实践活 动的人创造的。在这里,他的思想明显受到了马 克思主义的影响,但是他在接受历史唯物主义的 同时,对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性实际上又是加以 否定的。因此,总体上看,他的思想仍是没有脱 离存在主义的总体视域。
1980年萨特去世时,巴黎有5万多人自发参加了他的葬礼。
为萨特送行
二、个人生活:
一部“思想机器”和“写作机器”
“我的生命是从书中开始的,它也必将以书 而告结束。”“我写作,故我存在”。 萨特是个勤奋的人。除了去世前几年间因半 失明而辍笔外,他一生中从没有停止过写作。 与许多人把笔耕看成是一种苦役不同,萨特 把它当作是一种乐趣,一种需要,一种人生 的基本支撑点。他这样说:“我没办法让自 己看到一张白纸时,不产生在上面写点什么 的欲望。”
萨特的存在主义及文学观
萨特的存在主义及文学观存在主义对于当代文学思潮的影响,是跟萨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联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萨特用文学作品——主要是小说和戏剧——表达观念,并因此而成就存在主义思想的特殊形态(1);二是同代及后来文学家们与萨特之间向背离合,种种关系强化了存在主义对世界文学发展方向所起的作用(2);三是萨特本人的文学思想及理论批评,这成为20世纪西方文论中独具特色的内容。
从这几个方面,就能看出萨特的文学观;而这文学观的理论根基,又在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一其实萨特并没有给自己戴上存在主义的桂冠,但也无法拒绝存在主义思想家的称谓,因为他的思想的确是从“存在”问题起始的,而且所有问题的根由都可以归结到一个著名的判断:“存在先于本质”。
这句话表达怎样的意思呢?从存在主义思想的渊源看,仍是对西方哲学里“本质主义”的抗拒。
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思想,一贯把理念和本质放在第一位:世界是理念的仿制和流溢,人是本质的附庸和显现。
“我是人”;“人”是概念和本质,而“我”自身以及“是”的状态,是无关紧要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
存在主义哲学就是要凸显并研究这个被遮蔽了的“是”,或者说“存在者”如何去“是”。
在这一语境中,“存在”与“本质”是对立的;二者之间自古以来的关系也应颠倒过来。
就是说,不是本质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先于本质”。
然而,这个判断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谁先谁后的问题,更深刻的含义还在于人的意识及其可能,不如说,是人的存在及其意识创造出人的本质。
在这个意义上,“本质”——如果有的话——是存在所要求或建构出来的。
正如现象学史家赫伯特·施皮格伯格指出:“对萨特来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人的‘本质’也即人的本性乃是人自由行动的结果。
因此他使用‘本质’一词作为在其自由创造活动中人的意识的名称。
”(3)的确,萨特强调“存在”相对于本质的第一性,目的就在于认定人的本性:它不是某种既定的“本质”(或概念),也不为某种“本质”所限定,而是意识到“存在”之后的自由与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个时期: 第二个时期:
剧本:《苍蝇》(1943) 剧本: 苍蝇》 1943) 禁闭》 1944) 《禁闭》(1944) 死无葬身之地》 1946) 《死无葬身之地》(1946) 毕恭毕敬的妓女》 1946) 《毕恭毕敬的妓女》(1946) 肮脏的手》 1948) 《肮脏的手》(1948) 多卷体长篇小说: 自由之路》 1945-1949, 多卷体长篇小说:《自由之路》(1945-1949,这是萨特最具代表 性的存在主义小说) 性的存在主义小说) 哲学著作: 存在与虚无》(1943,代表性哲学著作) 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1943,代表性哲学著作)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 文学论著: 什么是文学? 文学论著:《什么是文学?》(1947) 局外人>诠释》 《<局外人>诠释》(1947) 提倡一种境遇剧》 《提倡一种境遇剧》(1947) 文学评论: 波德莱尔》 文学评论:《波德莱尔》(1946)
Your company slogan
波伏瓦( 波伏瓦(Simone de Beauvoir) Beauvoir)
Your company slogan
笑谈人生的萨特与波伏瓦
Your company slogan
"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 女人并不是生就的, 渐形成的. 渐形成的."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一,存在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法国的存在主义文学分为基督教存在主义文学和无神论存在主 义文学两个流派. 义文学两个流派. 1925年前后 法国哲学家和剧作家加布里埃尔马塞尔( 1925年前后,法国哲学家和剧作家加布里埃尔马塞尔(Gabriel 年前后, Marcel,1889-1973)第一次把存在主义哲学鼻祖克尔凯郭尔 Marcel,1889-1973)第一次把存在主义哲学鼻祖克尔凯郭尔 (SomnAabye Kierkegaard,1813-1855)的学说介绍到法国, Kierkegaard,1813-1855)的学说介绍到法国 的学说介绍到法国, 创立了基督教存在主义文学流派. 创立了基督教存在主义文学流派. 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和卡尔 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 Heidegger,1889-1976)和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 和卡尔 1883- 1883-1969) .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有让-保尔萨特(Jean-Paul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有让-保尔萨特(JeanSartre,1905-1980),阿尔贝加缪(Albert Gamus,1913- Sartre,1905-1980),阿尔贝加缪(Albert Gamus,1913- 1960),西蒙娜 波伏瓦(Simone 1960),西蒙娜德波伏瓦(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 Beauvoir,1908-1986), 他们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 他们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
Your company slogan
第一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
《想象》 (1936,哲学著作) 想象》 (1936,哲学著作) (1937,短篇小说) 《墙》 (1937,短篇小说) 恶心》 (1938,成名作, 《恶心》 (1938,成名作,长篇小说代表 作) (1939,短篇小说集,包括《房间》 《墙》(1939,短篇小说集,包括《房间》, 《艾罗斯特拉特》,《密友》,《一个工厂主 艾罗斯特拉特》 密友》 的童年》 的童年》,《墙》 )
Your company slogan
千 面 人 萨 特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2,萨特的存在主义及文学图解
"世界是荒诞的" 世界是荒诞的" "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先于本质" 自由选择" "自由选择"
Your company slogan
Your company slogan
第三个时期: 第三个时期:
剧本: 魔鬼与上帝》 1951) 剧本:《魔鬼与上帝》(1951) 涅克拉索夫》 1956) 《涅克拉索夫》(1956) 阿尔托纳的隐居者》 1960) 《阿尔托纳的隐居者》(1960) 特洛亚妇女》 1966 , 《 特洛亚妇女 》(1966, 根据欧里庇得斯的同名悲剧 改编) 改编) 文论著作: 答加缪书》 1952) 文论著作:《答加缪书》(1952) 境遇集》 1947-1976) 《境遇集》(1947-1976) 家庭的白痴》 1971-1972) 《家庭的白痴》(1971-1972) 哲学著作: 辩正理性批判》 1960) 哲学著作:《辩正理性批判》(1960) 自传性作品: 文字生涯》 1964) 自传性作品:《文字生涯》(1964) 七十岁自画像》 1975) 《七十岁自画像》(1975)
Your company slogan
我写作故我在. 我写作故我在.
——《文字生涯》
Your company slogan
(二)萨特的写作分期: 萨特的写作分期:
第一个时期(1936- 第一个时期(1936-1939) 第二个时期(40年代,高峰期 第二个时期(40年代,高峰期) 高峰期) 第三个时期(50年代以后) 第三个时期(50年代以后)
存在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文学:萨 特与加缪
内容提要
存在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存在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何谓萨特的"自由选择" 何谓萨特的"自由选择"; "情境剧"(又译"境遇剧")涵义; 情境剧" 又译"境遇剧" 涵义; 结合小说《 恶心》 结合小说《墙》和《恶心》理解萨特的存 在主义; 在主义; 何谓加缪的"荒诞哲学" 何谓加缪的"荒诞哲学"; 结合《局外人》理解加缪的"荒诞哲学" 结合《局外人》理解加缪的"荒诞哲学".
Your company slogan
存在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文学是在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哲学思潮的 存在主义文学是在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哲学思潮的 基础上产生的文学流派. 基础上产生的文学流派. 是存在主义哲学两大主要表现形式(哲学的,文学的) 是存在主义哲学两大主要表现形式(哲学的,文学的)之 一.而在存在主义哲学家看来,文学形式更益于表现其存 而在存在主义哲学家看来, 在主义哲学思想. 在主义哲学思想. 存在主义哲学在法国主要是通过第一流作家萨特和加缪 的文学作品普及开来的,在他们身上真正体现了" 的文学作品普及开来的,在他们身上真正体现了"伟大的 小说家都是哲学小说家" 小说家都是哲学小说家".
Your company slogan
马 塞 尔
Your company slogan
马塞尔和孩子们在一起
Your company slogan
克 尔 凯 郭 尔
Your company slogan
海 德 格 尔
Your company slogan
雅 斯 贝 尔 斯
Your company slogan
"情境剧"(又译"境遇剧"): 情境剧" 又译"境遇剧"
萨特把其作品中的环境条件称之为" 情境" 萨特把其作品中的环境条件称之为 " 情境 " 描 称自己的剧作为"情境剧" 写 , 称自己的剧作为 " 情境剧 " . 这是他为宣扬 自己的存在主义思想特设的一种戏剧的新品种. 自己的存在主义思想特设的一种戏剧的新品种. 所谓" 情境剧" 特别强调对" 情境" 的刻画, 所谓 " 情境剧 " , 特别强调对 " 情境 " 的刻画 , 把人物(主体) 把人物 (主体 ) 逼入一种或几种特定的艰难情境甚 至是绝境——"极限情境" 让他们通过" 至是绝境——"极限情境"中,让他们通过"自由 选择"来决定自己的本质,决定自己的命运. 选择 " 来决定自己的本质 , 决定自己的命运 . 这 种戏剧极为有效地表现了当代人普遍的忧患意识 和两难选择状态, 和两难选择状态 , 肯定了存在主义者的人道主义 伦理道德观:立足于个人,本能,又不失良心, 伦理道德观 : 立足于个人 , 本能 , 又不失良心 , 正义.萨特一共有8 情境剧" 正义.萨特一共有8部"情境剧".
Your company slogan
让 鲍 尔 萨 特
Your company slogan
萨特与波伏瓦
Your company slogan
(一)萨特的自由之路
1,早年学习时期(1905-1928) 早年学习时期(1905-1928) 2,"绝对自由论"时期(1928-1939) 绝对自由论"时期(1928-1939) 3,"相对自由论"时期(1939-1980) 相对自由论"时期(1939-1980)
Your company slogan
二,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富有浓重的存在主义哲理性 (二)强调存在主义化了的"高度真实性" 强调存在主义化了的"高度真实性" (三)冷漠客观的叙述语调
Your company slo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