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标准大讲堂为您讲述——标准化概论;第一章绪论;第二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标准大讲堂为您讲述——标准化概论;第一章绪论;第二节
第二节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槪念是思维的产物,它是以抽象的方式反映客观事物或事物特有性质的一种思维形式。标准化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然有它特有的概念体系。标准化的概念是人们对标准化有关范畴本质特征的概括。研究标准化的概念,对于标准化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开展和传播标准化的活动都有重要意义。
标准化概念体系中,最基本的概念是“标准”和“标准化”,本章仅对这两个概念有代表性的定义加以介绍,其他概念将在本书各相关章节中介绍。
. 一、关于“标准"的定义
我国国家标准GB/T2000. 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对“标准”所下的定义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由于该定义是等同转化ISO/IEC第2号指南的定义,所以它又是ISO/IEC 给“标准”所下的定义。
WTO/TBT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规定:“标准是被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性的、为了通用或反复使用的目的,为产品或其加工或生产方法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这可被视为WTO给“标准”所下的定义。
上述定义,各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标准这一概念的含义,把它们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几点,
1. 制定标准的出发点。“获得最佳秩序气“促进最佳共同效益”,这是制定标准的出发点。这里所说的“最佳秩序。指的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使标准化对象的有序化程度达到最佳状态;这里所说的“最佳共同效益”,指的是相关方的共同效益,而不是仅仅追求某一方的效益,这是作为“公共资源”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所必须做到的。当然,最佳是不易做到的,这里的“最佳”有两重含义。一是努力方向、奋斗目标,要在现有条件下尽最大努力争取做到;二是要有整体观念、局部服从整体,追求整体最佳。“建立最佳秩序”、“取得最佳公共效益”集中地槪括了标准的作用和制定标准的目的,同时又是衡量标准化活动、评价标准的重要依据。
2. 标准产生的基础。每制定一项标准,都必须踏踏实实地做好两方面的基础工作。
(1)将科学研究的成就、技术进步的新成果同实践中积累的先进经验相互结合,纳入标准,菓定标准科学性的基础,这些成果和经验,不是不加分析地纳入标准,而是要经过分析、比较、选择以后再加以综合,它是对科学、技术和经验加以消化、融会貫通、提炼和概括的过程。标准的社会功能,总的来说就是将截至时间的某一点为止,社会所积累的科学技术和实践的经验成果予以规范化,以促成对资源更有效的利用和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搭建一个平台并创造稳固的基础。
(2)标准中所反映的不应是局部的片面的经验,也不能仅仅反映局部的利益。这就不能凭少数人的主观意志,而应该同有关人员、有关方面(如用户、生产方、政府、科研及其他利益相关方)进行认真的讨论,充分地协商一致,最后要从共同利益出发做出规定.这样制定的标准才能既体现出它的科学性,又体现出它的民主性和公正性。标准的这两个特性越突出,在执行中便越有权威。
3. 标准化対象的特征。制定标准的对象,已经从技术领域延伸到经济领域和人类生活的其他领域,其外延已经扩展到无法枚举的程度’因此,对象的内涵便缩小为有限的特征,即“重复性事物”。
什么是重复事物?这里所说的“重复”,指的是同一事物反复多次出现的性质。例如,成批大量生产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重复投入、重复加工、重复检验、重复出产,同一类技术活动(如某零件的设计)在不同地点、不同对象上同时或相继发生;某一种概念、方法、符号被许多人反复应用等等“
标准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重复性特征的事物,才能把以往的经验加以积累,标准就是这种积累的一种方式。一个新标准的产生是这种积累的开始(当然在此以前也有积累,那是通过其他方式〉,标准的修订是积累的深化,是新经验取代旧经验。标准化过程就是人类实践经验不断积累与不断深化的过程。
事物具有重复出现的特性,标准才能重复使用,才有制定标准的必要。对重复事物制定标准的目的是总结以往的经验,选择最佳方案,作为今后实践的目标和依据。这样既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又能扩大“最佳方案”的重复利用次数和范围.标准化的技术经济效果有相当一部分就是从这种重复中得到的。
4. 由公认的权威机构批准。国际标准、区域性标准以及各国的国家标准,是社会生活和经济技术活动的重要依据,是人民群众、广大消费者以及标准各相关方利益的体现,并且是一种公共资源,它必须由能代表各方面利益,并为社会所公认的权威机构批准,方能为各方所接受。
5. 标准的属性,1SO/IEC将其定义为“规范性文件气WTO将其定义为“非强制性的”、“提供规则、指南和特性的文件二这其中虽有微妙的差别,但本质上标准是为公众提供一种可共同使用和反复使用的最佳选择,或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导则、规定特性的文件(即公共物品儿企业标准则不同,它不仅是企业的私有资源而且在企业内部是具有强制力的。
.二、关于“标准化"的定义
国家标准GB/T2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对“标准化”给出了如下定义:“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该定义是等同采用ISO/IEC第2号指南的定义,所以这也可以说是ISO/ 1EC给出的“标准化”定义。
上述定义掲示了“标准化”这一概念的如下含义:
1, 标准化不是一个孤立的事物,而是一个活动过程,主要是制定标准、实施标准进而修订标准的过程。这个过程也不是一次就完结了,而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每完成一个循环,标准的水平就提高一步。标推化作为一门学科就是研究标准化过程中的规律和方法;标准化作为一项工作,就是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不断地促进这种循环过程的进行和发展,
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产物.标准化的目的和作用,都是要通过制定和实施具体的标准来体现的。所以,标准化活动不能脱离制定、修订和实施标准,这是标准化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标准化的效果只有当标准在社会实践中实施以后,才能表现出来,绝不是制定一个标准就可以了事的。有了再多、再好的标准,没有被运用,那就什么效果也收不到。因此,标准化的“全部活动”中,实施标椎是个不容忽视的环节,这一环中断了,标准化循环发展过程也就中断了,那就谈不上标准“化” 了(详见本书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