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汕头市金平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完善产业结构 发展生态经济

汕头市金平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完善产业结构 发展生态经济

亮点 三 :金平 区加强环境保护 和生态建设 。大力推
进水 污染 防治和 工 业污 染防 治 ,加大 环境 综合 整 治和企 业 环境基 础 设施 建设 力度 ,以生态 示 范点 ( 、场 )和 生 态 镇
公益 林建 设 为载体 ,大 力推 进城 乡环 境 保护 工 作。推 进 文 化强 区建设 ,一批 公共 文化 设施 得到 完善 。
业链 条 ,形 成集 群优 势 和产 业特 色 ,营造 了有 利于 特 色产
业发 展壮 大 的 良好 政 策 环境 。 目前 ,已形 成 了轻 工 装备 、
印刷 、食 品 、输 配 电设备 和精 细化 工 五个 支柱 产业 ,并形
成 了 一 个 较 为 完 善 的 产 业 结 构 。 特 色 技 术 开 发 与应 用 ,
长 的海 岸线 和 天然 良港 ,海 陆优 势 兼备 。常 住人 口 7 .6 44 万 。现 辖 1 7个 街 道和 1 6个社 区居 委 。辖 区城市 设 施 完 6 善 ,是 汕头 市 政 治 、经济 、文 化 、商 业 中心 和 重 要 的 工 业 、科技基 地 。也 是 汕头特 区水 陆交 通枢纽 的重 要 门户 。
产养殖 由粗放型向基地化生产 、科学化管养转变。 亮点 五 :牛田洋是汕头市面积最大的海岸泥滩类型
湿 地 、是 汕头 湿地 市级 自然保 护 区 、获联 合 国 环境署 及 全 球 环境 基 金项 目协 调处 批 准 ,成 为国 内首个 国际湿地 示 范
区。根 据 汕头 市建 设 生态 经济 带 的战 略 ,金 平 区将 以世 界
在 开 发 中 ,南 澳 县 注重 经 济效 益 和 生 态效 益 的 和谐 统 一 , 推 广 间作套 种 ,立体种 植 ,种 养加 工等 多种 生 态模 式 ,致 力 于无公 害 、绿色 食 品 的开发 。建 成后 宅蔬 菜 、后 花 园茶

2024年实验室环境管理办法(3篇)

2024年实验室环境管理办法(3篇)

2024年实验室环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实验室环境管理,确保实验室环境的安全与健康,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实验室的环境管理。

第三条实验室环境管理应依据科学发展观、依法治理、预防为主的方针,逐步提高实验室环境管理水平。

第四条实验室环境管理应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五条实验室环境管理应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各级组织的职责和义务。

第六条实验室环境管理的内容包括:实验室环境安全、实验室生活垃圾管理、实验室有害废弃物管理、实验室空气质量管理、实验室噪音管理等。

第七条实验室环境管理的机构设置:设立实验室运行管理部门,负责实验室环境管理的具体落实工作。

第二章实验室环境管理的职责第八条实验室环境管理的主管部门应组织制定实验室环境管理的相关政策和制度,指导、监督实验室环境管理的工作。

第九条实验室环境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实验室环境进行监测,定期评估实验室环境状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十条实验室环境管理部门应组织开展实验室环境安全培训,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环境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十一条实验室环境管理部门应加强实验室环境的日常巡查,做好实验室环境的基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二条实验室环境管理部门应加强与相关环境监测机构、专家和学术机构的合作,共同研究、解决实验室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十三条科研人员应遵守实验室环境管理制度,正确使用实验室设备,妥善处理实验室垃圾和废弃物。

第十四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具备必要的环境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实验室环境安全规范,做到安全操作、安全保护。

第三章实验室环境安全管理第十五条实验室环境安全管理应按照国家相关安全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第十六条实验室环境安全管理部门应根据实验室环境的特点,制定实验室环境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措施,编制应急预案,确保实验室环境的安全。

第十七条实验室环境安全管理部门应指导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实验室环境安全意识和技能。

(完整版)可持续发展管理制度

(完整版)可持续发展管理制度

(完整版)可持续发展管理制度可持续发展管理制度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一种可持续发展管理制度,该制度旨在指导组织在经营活动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并促进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均衡发展。

2. 背景在当前全球各种挑战愈发严峻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成为组织重要的责任和目标。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组织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制度,以确保其经营活动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未来世代的利益。

3. 可持续发展管理制度的原则和目标3.1 原则可持续发展管理制度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整体性:将经济、环境和社会因素融入组织决策过程,确保各方面的平衡发展。

- 连贯性:建立内部各级管理系统之间的协调机制,确保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 持续性: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性和持久性,避免短期行为对长期目标的削弱。

- 适应性:根据不同组织特点和现实情况,灵活调整和优化管理制度。

3.2 目标可持续发展管理制度的主要目标包括:- 在经济活动中促进社会公正和包容性增长。

- 降低环境影响,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

- 保障员工权益和提升组织内部和谐发展。

- 加强组织对社区和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

4. 实施可持续发展管理制度的步骤实施可持续发展管理制度的步骤可以概括如下:1. 评估:对组织进行全面评估,了解其当前的经济、环境和社会表现,识别改进的重要领域。

2. 制定政策: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明确组织的目标和承诺。

3. 设立指标:确定关键性能指标,用于监测和评估组织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进展。

4. 实施行动计划:制定具体行动计划,明确任务分工和时间表。

5. 信息披露:建立信息披露机制,向内外部相关方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信息。

6. 监测和评估:定期监测和评估实施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

5. 制度的纳入与持续优化可持续发展管理制度应纳入组织的日常运营和管理活动中,并与现有的管理体系相衔接。

同时,组织应保持对制度的持续优化,结合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需求,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

舞钢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

舞钢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

舞钢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舞钢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4.25•【字号】舞政〔2017〕13号•【施行日期】2017.04.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舞钢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舞政〔2017〕13号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市政府决定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现就全面推进创建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的重要意义建设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补齐资源环境短板、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市以生态文明观为引领,确立了“以畜牧业为龙头,发展农牧结合、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和“循环农业+品牌农业+协同农业”发展新思路,坚持用循环农业盘活存量,用品牌农业调优存量,用协同农业扩大增量,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我市农业发展的新特色、新亮点,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但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掠夺性开发农业资源,资源环境压力已成为我市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如果资源环境“瓶颈”约束长期得不到有效缓解,农业发展就会出现徘徊不前局面,农村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就会迟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是推进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全面小康的新生动能;是我市建设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验区的再提升、再深化;是我市建设“富美舞钢、打造中原明珠”重要组成部分。

各乡镇政府、街道办和市直有关单位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统一思想,创新机制,强化措施,全力推进创建工作。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0.05.25•【字号】京政办发[2000]32号•【施行日期】2000.05.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京政办发[2000]32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000年五月二十五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市党政机构改革方案》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京政发(2000)2号),设置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市科委)。

市科委是负责本市科技工作的市政府组成部门。

一、职能调整(一)划出的职能。

1.将引进国外智力的职能,交给北京市人事局。

2.将北京市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办公室的工作职能,交给北京市知识产权局。

3.不再代管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二)划入的职能。

原北京市计划委员会承担的组织制订重大科技项目攻关计划的职能。

(三)转变的职能。

1.取消审批软科学研究课题立项、重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组建高技术实验室、举办本市地方性技术交易会、注册信誉咨询单位和咨询师资格以及饲养、使用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专业资格的职能。

2.取消核准科技合同完成确认、技术中介机构资格、技术经纪人资格、技术交易市场资格、正式科技期刊变更刊期、页码、开本等以及出版增刊和饲养、使用试验动物从业人员培训机构资格的职能。

3.取消审核本市科委系统基本单位统计登记和变更、市属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申请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的职能。

4.取消对民营科技企业认定的备案。

5.将星火计划、火炬计划、成果推广计划等科技开发计划的项目管理和实施工作交给有关事业单位或中介组织。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上海市徐汇区发展改革委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上海市徐汇区发展改革委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上海市徐汇区发展改革委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08.03•【字号】徐府办发〔2016〕30号•【施行日期】2016.08.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上海市徐汇区发展改革委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徐府办发〔2016〕30号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华泾镇,各有关单位:《上海市徐汇区发展改革委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于2016年6月29日经徐汇区第十五届政府第16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

2016年8月3日上海市徐汇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徐汇区委员会徐汇区人民政府印发<徐汇区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徐委﹝2015﹞9号)的规定,设置上海市徐汇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

上海市徐汇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上海市徐汇区统计局、上海市徐汇区金融服务办公室合署办公。

一、职能转变(一)取消的职责1.将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

2.对市场发生重大变化、有序竞争格局基本形成的商品和服务的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3.收费许可证及年审制度。

(二)划转的职责市场价格专项执法、检查和价格投诉、举报处理以及行政处罚工作职责,划转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三)增加的职责1.承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放的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社会事业等领域部分投资项目的审批、核准以及企业投资项目的备案。

2.承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放的区域性范围内的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价格收费管理职责。

二、主要职责(一)编制区域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贯彻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政策;开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课题研究;负责区域经济、社会年度发展目标的调查研究工作;研究提出总量平衡、发展速度和结构调整的目标及调控政策;衔接、平衡各主要行业的行业规划;负责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人口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和国防经济建设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衔接平衡。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办法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办法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办法一、总则为了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和发展,提高其效能和影响力,保障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安全和发展环境,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方针政策,结合实验区的特点和需求,制定本管理办法。

本办法所称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指国家在特定地域设立的一个或多个具有可持续发展特点和优势的区域,旨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域。

二、实验区的设立和范围1.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设立,应当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政策和实验区发展规划等,经国家发展委批准。

2.实验区的范围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一定的面积和人口规模,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2)具备较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条件;(3)具有一定的资源禀赋,能够支撑可持续发展的需求;(4)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

三、实验区的主要任务1.充分发挥实验区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推动企业创新等,促进经济的绿色低碳发展。

2.加强资源的整合和协调,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高社会公平和公正,增强社会稳定。

3.强化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加强环境监管、推进生态修复和保护等措施,提升环境质量,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四、实验区的管理机构和职责1.国家发展委应当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实验区的管理和协调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制定实验区的发展规划和政策;(2)指导实验区的工作,推动政策的落实;(3)监督和评估实验区的建设进展和效果;(4)协调解决实验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难题。

2.实验区应当设立相关部门或者机构,具体职责如下:(1)制定实施方案,推进发展任务的落实;(2)实施政策和措施,促进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3)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协调和合作,推动共同发展。

五、实验区的支持和保障措施1.国家应当加大对实验区发展的支持力度,提供财政、税收、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保障实验区的正常运行。

廉江市廉城镇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粤西特色产业重镇

廉江市廉城镇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粤西特色产业重镇
廉江 市 廉城 镇地 处 雷州 半岛 北部 ,位 于 雷 州半 岛与 北
部 内陆南 来北 往 的交通 要道 ,是 广东 省西 部铁 路 交通 枢 纽
区 的I ̄ 发展提 供 有力保 障 。 N t l
亮点 三 :大力推进节能城市建设。城镇建设突出推
进节 能 建筑 ,创造 优 美 的人居 环境 。街 道 推广 节 能建 筑从 三方 面来 入手 :一 是节 约 土地提 高 利 用率 。二 是推 进 建筑 节 能设 计 。三是 节能 建筑材 料 的开发 、生产 及 其应 用。
等手段 ,使 经济 效 益 、社会 效益 和 环境 效 益 实现 了 “ 丰 三 收” ,在统 筹城 乡发展 中推 动可持 续 发展 。
升 了省 级 中心 镇 建设 水平 ,在 构 建 宜居城 市 中推 动 可持 续
发展。
亮点二 :实施循环经济促进工程。以 “ 三个循环”为
重 点 ,在企 业 、园区 、产 业 中广泛 实施 循环经 济促 进工 程 。
亮点 四 :重视农业生 品 ,先后 兴办 了优质 荔 枝 、龙 眼 、 白玉 兰 花 、地 皇 鸽 、参 皇 鸡 、温 氏种 猪 场 、螺 山水 库 养殖 场 等 “ 高 农业 ”基 地 ,效 益 显 著 。在 抓 好 工 农 业 生产 发 展 的 三 同时 ,苍城 按 照 “ 力而 行 、尽 力而 为 、突 出重 点 、适 度 量
产 值 4 48 0 3 5万 元 ,同 比 增 2 .9 ;其 中 工 业 总 产 值 97 % 9 7 4万 元 ;同 比增长 4 .5 ;第 三产 业 总产 值 3 2 2 16 69 % 16 1 万 元 ,同比增长 2 .%。 55
亮点 一 :大力发展特 色产业经济。廉城镇围绕 电饭

高要市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文明法治 和谐高要

高要市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文明法治 和谐高要
高要市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 区 :
文 明法治
◇高要 名片
广 东 省 文 明 城 市
和谐 高要
广 东省卫 生城 市 广 东省 文化 先进 市
广 东 省 双 拥 模 范 市 广 东省 村 民 自治 模 范 市
广 东省 火炬 计划 高要 市铝合 金压 铸特 色产 业基地
广 东省 火炬计 划 高要 市建筑 五金特 色产业基 地
广 东省 首批现 代农 业科技 强 县
广 东省 首批省 新农村 建 设示 范县
全 国科 技 富 民 强 县
全 国科技 考核 先进县 ( 市)
全 国综 合 实 力 百 强 县 ( ) 市
◇特 色示 范项 目
广 东农业科 技 园 广新 农业 生 态园
高要 市十 里花卉 长廊 建设 专业 镇技 术创新 试点 建设
3 % ;地 方 财 政 一 般 预 算 收 入 达 到 81 8亿 元 , 比 47 .8 2 0 年 增长 5 . % ;财 政 综合 增 长率 6 1 ,连 续 两 07 79 8 2 % 4
年在全省 6 7个县 ( )考核 中排 名第 一。 市 20 0 6年 ,高 要 市 参 加 由 国家 科 技 部 和 国 家 发 改 委 、
节能减排任务。曰
广东科 21 1 技 00 总第28 l 2期 77

肇庆 ( 高要) 垃圾 处理 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示 范社 区 3个 、平安 和谐 示范企 业 4家 。
亮点 二 :依法行政工作不断深入。自觉接受市人大
高要 市 委 、市 政 府 十分 重 视 可 持 续 发展 实 验 区 的 建
设 。按照 实验 区 总体 发展 规 划 (0 4年一 2 1 20 0 O年 )切 实 推进 各项 工作 ,以达 到建 设 实力 高要 、活 力高 要 、文 明高 要 、法 治 高 要 、绿 色 高 要 、和 谐 高 要 的 目标 。 2 0 0 8年 , 高 要 市 实 现 地 方 生 产 总值 1 36亿 元 ,比 2 0 5. 0 7年 增 长 及其 常委会 的依 法 监督 和市 政协 的民主 监督 ,积 极办 理 市 人大 代表 建议 、意见 4 3件 ,市政协 委 员提 案 4 3件 ,办 复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办法-国科发农社字[2001]193号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办法-国科发农社字[2001]193号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办法正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办法(2001年6月11日科学技术部发布国科发农社字[2001]193号)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有关要求,在原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一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为国家两大战略的实施提供综合示范基地。

第二条为加强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管理,指导实验区的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申报与审批第三条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采取主动申报,由国家实验区协调领导小组审查批准的方法确定。

第四条凡申报国家级实验区应具备以下条件:1.申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应属于以下几种类型:地级市、县(含县级市)及大城市的行政区;2.具有较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础,在省内居中等以上发展水平;3.已作为省级(直辖市、自治区)实验区开展工作一年以上(时间从省主管部门正式批准建立省级实验区算起),已取得一定成效和经验,具有进一步开展工作的良好基础;4.实验区的发展目标和实验主题明确,具有地方特色和较强的典型性及示范性;5.领导重视,组织完善。

实验区工作已被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成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制定的《实验区规划》科学、可行。

第五条申报程序1.由实验区所在地政府向省(市、自治区)主管部门提出申请;2.经省(市、自治区)主管部门审查后,向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协调领导小组提出申报意见,申报材料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办公室。

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暂行办法

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暂行办法

兴 国 ”和 “ 持续 发展 ”战 略 ,促 进 我省 人 口 、资 源 、环 可 境 与经济 的协 调发 展 ,进一 步加 强广 东省 可持 续发 展实验
科 技 行政 主管部 门提 出申请 ,经上 一级 科技 行政 主管部 门 审查后 ,向省 科技 厅提 出推荐意 见 并提 交 有关材料 。 地级 市 以上单 位 申报 直接 向省科 技厅 提 出 申请 ,经 省 科 技厅 审查后 提交 有关材 料。
( 验 区规划》) 傧 。
第 三条
实验 区所在地人民政府成立由党政主要领
第 九条
审批
导担 任组 长 的实验 区领 导小 组 ,并成 立管 理办 公室 ( 跨行
1现 场 考 察 由省 科 技厅 组 织 有关 部 门及 专 家进 行 实 .
地 考察 、对建设 规 划方案及 准备 工作进 行质询 和指 导。 2论 证 完 善 由省 科 技 厅组 织 专家 召 开 实验 区规 划 可
科 学技术 厅 ( 以下 简称 省科 技厅 ) 牵头 ,会 同 有关部 门研 究 商议实验 区建设 与发 展 的相 关政策 和制 度 。对实 验 区工
作 进 行协 调 、指 导 和 管理 ,为实 验 区建 设 和 发展 创 造 条
件 ,提 供支 持 。
3 厂东 省可 持续 发展 实验 区建 设规 划》 ( .《 L 以下简称
调解 决本地 实验 区 建设 中 的重 大 问题 ,并鼓 励其 探 索实验
区建设 的新模 式 、新 办 法 ,为 实验 区 的建设 和发 展提 供必
要 的支持 。
3审查 批 准 经修 改后 的 《 . 实验 区规 划》 上报 省 科 技
厅 ,经省科 技厅 审批 后下达 批复 文件 。

可持续发展管理制度

可持续发展管理制度

可持续发展管理制度引言: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中的一个关键词。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考虑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的平衡。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对可持续发展管理制度进行详细分析,从法律、政策、企业和个人层面来探讨这一管理制度的实施。

一、法律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管理制度1.1 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重要法律。

它规定了对污染者的惩罚和追责机制,同时鼓励企业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

比如,严格限制工业废水排放、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等措施。

1.2 资源保护法资源保护法是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

它规定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原则,遵循资源的可再生性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该法鼓励企业通过科学技术和管理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浪费。

1.3 生态保护法生态保护法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

它规定了对生态环境破坏行为的治理和恢复,以及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和追责。

该法强调生态保护优先,倡导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鼓励企业开展生态保护工作。

二、政策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管理制度2.1 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促进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可持续性。

它鼓励城市规划和建设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提升城市的居住品质和生态指数。

该政策要求城市建设者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2.2 能源可持续发展政策能源可持续发展政策旨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发展清洁能源。

政府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给予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2.3 企业可持续发展政策企业可持续发展政策要求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中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政府鼓励企业采取绿色制造、循环经济等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

三、企业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管理制度3.1 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企业应该合法合规地开展经营活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事业。

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办法

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办法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与可持续发展管理相关的管理办法:1. 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和目标:管理办法需要制定明确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和目标,并将其纳入组织的战略规划中。

这有助于明确组织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和方向,并为后续的管理决策提供指导。

2. 引入环境管理系统:管理办法可以引入环境管理系统,如ISO 14001等,以有效管理和控制组织的环境影响。

通过建立环境政策、设置目标和指标、进行监测和审计,有助于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3. 推动节能减排和资源优化:管理办法应推动节能减排和资源优化的措施。

通过制定节能减排目标、实施能源管理和清洁生产措施,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减量化,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 建立社会责任体系:管理办法需要建立社会责任体系,关注员工福利、社区发展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通过制定道德准则、开展员工培训、参与公益活动等方式,推动社会责任的落实。

5. 开展利益相关者参与:管理办法应鼓励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参与,并主动获取他们的反馈和意见。

这包括顾客、员工、供应商、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等,通过建立沟通渠道和举办利益相关者会议等方式,促进共识和合作。

6. 促进循环经济和绿色采购:管理办法可以推动循环经济和绿色采购的实践。

通过选择环保材料、支持可回收和再利用的产品设计、倡导产品寿命周期管理等,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7. 鼓励创新和技术引领:管理办法需要鼓励创新和技术引领,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进步。

通过设立研发基金、合作研究项目等方式,支持新能源、清洁技术和可持续生产方式的研究和应用。

8. 建立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机制:管理办法应建立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机制,识别和评估组织面临的环境和社会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这可以通过环境影响评估、社会责任报告、风险评估等方式实现。

9. 建立绩效评估和报告机制:管理办法需要建立绩效评估和报告机制,定期对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绩效进行评估和报告。

下城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2005-2010年)

下城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2005-2010年)

区县科技 l ui e Xa KJ Q n i
9 %, 务 业 对 地 方 财 政 的 贡 献 比 0 服 重 达 到 9 %, 服 务 业 就 业 人 员 占 0 全 区 就 业 人 员 总 数 的 比 例 达 到
9 % 术 , 点 加 政 重 强 功 能 区 的环 境 综 合 整 治 和 环 境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 善 、 行 , 善 完 运 改
业 的 比 例 整 为 0: 0:O。 1 g
开 拓 建 设生 态 部市 新 l , 形 成 以现 代 服 务 、 为 主 导的 都 r l 产
、 l 系。剑 2 1 体 O 0年 , 务 业 增 加 服 值 占 全 生 产 总 值 的 比 重 达 到
维普资讯
成 为 目前 浙 江 省 首 个 创 建 可
亲 近 民 牛 的 社 会 发 展 体 系 、 和 谐
优 美 的 城 区 环 境 体 系 和I 续 发 展 持
持 续 发 展 实验
区 的 中 心 城
的 能 力 保 障 体 系 , 着 力 打 造 繁 荣
下 城 、 品 下 城 、 安 下 城 、 小 精 半 人 下 城 、 明 下 城 , 下 城 成 为 杭 州 文 使 市 的 现 代 商 务 中 心 、 人 ‘ 聚 中 集 心 、 色 宜居 灭章 , 绿 浙 省 的 金 融
导 的都 市经 济产 业体 系
坚 持落 实“ ■ 优 一 产、 强 ” l 方 针 , 筹 区 域 发 腱 , 理 整 , l 统 合 、 布 局 , 小 南 北 距 , 进 域 整 缩 推 体 发 展 。 东 依 中 河 ( ) 南靠 风 以 路 , 起 路 , 接 武林 路 , 两 北 南 应 加 河 的 2 O 方 公 为 核 心 , 级 .2 次 尔 全 建 国 北 路 ,萄牟 , 『 I 路, 犬春

漯河市科技局关于进一步明确局内设机构职能的通知

漯河市科技局关于进一步明确局内设机构职能的通知

漯河市科技局关于进一步明确局内设机构职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7.06.20•【字号】漯科[2007]22号•【施行日期】2007.06.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漯河市科技局关于进一步明确局内设机构职能的通知(漯科[2007]22号)各县区科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为适应省科技厅内设机构职能调整的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理顺关系、提高效能,本着整体稳定、突出重点、与省衔接的原则,现对局内设机构职能作适当调整,并将进一步明确后的职能通知如下。

一、办公室负责省科技厅办公室对口业务工作,主要职责是:1、负责机关政务工作的综合协调和后勤保障工作;2、负责文电起草、处理和秘书事务。

负责综合性会议领导讲话、工作总结、文件起草和机关文件的审核;3、负责重要会议方案的制订和组织;4、负责年度责任目标管理,制订工作计划和机关管理制度;5、负责信息的调研、收集、整理反馈和两会建议、提案办理及督办查办工作;6、负责文书档案管理、机要文件保密以及信访、安全保卫、计划生育、妇联、科技宣传等工作;7、负责软科学研究计划中的科技管理工作战略研究;8、负责机关财务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9、牵头负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10、负责局办公自动化的日常管理;11、负责局行政服务大厅的管理;12、指导、协调市直各部门、各县区的科技管理工作;13、组织编纂漯河科技史志和科技年鉴;14、承办局领导及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发展计划科负责省科技厅发展计划处、条件财务处、科技人才开发与国际合作处的对口业务工作,主要职责是:1、组织编制全市科技发展规划和年度科技计划项目指南;2、组织开展科技计划运行机制研究,组织研究并提出市各项科技计划管理办法;3、负责各类科技计划的总体设计、统筹把关、综合协调、立项监督、计划编制、经费配置以及项目实施的监督、评价、调整和绩效考核;4、统筹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工作,提出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发展思路建议;5、统筹区域与县区科技发展工作,负责市级科技进步统计评价,组织开展科技统计调查、分析与监测,审核并发布科技统计资料;6、负责全市科技兴贸工作;7、组织国家级重点新产品项目的评估、推荐、上报,并负责组织实施;8、负责研究增加科技投入的政策措施,筹措科技经费;负责编制科技经费的预算、决算、申领、拨付;9、研究制定科技经费管理监督办法,对科技经费的使用进行监督;10、统筹科技人才工作,研究提出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和创新的政策,负责科技人才数据库建设和管理,研究全市科技管理干部培训和党政干部科技知识培训规划并组织实施;11、负责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杰出人才创新基金项目的筛选推荐和实施管理;12、负责提出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开发规划及政策并组织实施;13、负责研究国际科技合作的政策措施,提出并组织实施我市国际科技合作工作规划,负责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的立项评审和实施管理;14、负责科技对外宣传;15、负责科技系统引进国外智力及邀请外国专家、学者、技术人员来我市进行科技合作与交流;16、负责全市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的协调管理,协调民间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及活动;17、负责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建立和管理;18、指导全市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的统计及效果评价;19、承办局领导及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特色建设的实现路径——以江门市新会区为例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特色建设的实现路径——以江门市新会区为例
文 献标 识 码 :A
1 发 展优势 的辨识
1 1 新会 经济发展在珠 江三 角洲西岸 占有 重要地位 . 进入新世纪后 ,新会提 出实施 银洲湖综合 发展 战略 ,大 力 发展 临 港 经 济 ,主要 经 济 指 标 在 珠 江 三 角 洲 西 岸 城 市 中所 占的 比重 越 来 越 高 。新 会 产 业 基 础 雄 厚 ,制 造 业 较 为 发 达 , 是 珠 江三 角 洲西 岸 正 在 崛起 的 工 业 重 镇 。 有 国家 和 省 产 业 基 地 4个 ,省专 业 镇 4个 。全 区 现 有 工业 企 业 50 0 0多 家 ,依 托 江海连通的优势 ,在银洲 湖区域 已形成 了纺织 化纤 、五金不 锈钢 、集装 箱 、钢 铁 、造 纸 、石 油 化 工 、食 品 、 电 力 电 器 等 优势 产 业 的 产业 集 群 。 新 会 是 中 国 的 五金 不 锈 钢 制 品生 产 基 地 、国 家火 炬计 划 江 门 纺 织 化 纤 产 业 基 地 、广 东 省 石 油 化 工 基 地 ,还是 我 国集 装 箱 生 产 基 地 和 最 大 的 拆 船 基 地 。 随 着 银 洲湖区域开发建设纳入到广东省 “ 十一 五”规划 的发展 部署 中 ,新 会将 逐 渐 发 展成 为珠 江 三 角 洲西 岸 重 要 的 制 造 业 基 地 , 在 珠 江 三 角洲 西 岸 城 市发 展 的地 位 越来 越 重 要 。
1 2 开展 循 环 经济 的 基 础 工作 扎 实 .
近年来新会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大力推进循环 经 济 , 得 了 显著 的经 济 效益 和社 会 效 益 。 新会 双 水 拆 船 厂 于 取 20 05年 1 月 被 国 家 发 改 委 列 为 国 家 循 环 经 济 第 一 批 试 点 企 1 业 , 是 广东 省 成 为 国 家循 环 经 济 第 一 批 试 点 的 四个 单 位 之 这 一 ; 水 拆船 厂 所 在 的 双 水 镇 于 20 双 0 6年 5月 被 广 东 省 科 技 厅 批准为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 这是江门市 的第二个省级可 持续发展实验区 ; 江门市 还把新会作 为实施《 江门可持续发展 战 略纲 要 》 的试 点 城 区 。上 述 行 动 表 明 , 会 发 展 循 环 经 济 , 新 推进可持续发展不仅具有 良好 的工作基础 , 而且其卓有成效 的 实践 和 做 法 也 已得 到 国家 、 、 有 关 部 门 的普 遍 认 可 。 省 市 新会发展循环经济具有悠 久的历史 ,在上 世纪 5 代 , 0年 新 会 废 旧 物 资再 利 用 就 是 全 国 的 一 面旗 帜 ;8 0年 代 的 拆 船 循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批准建立汨罗市等6个湖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通知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批准建立汨罗市等6个湖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通知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批准建立汨罗市等6个湖南省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湖南省科学技术厅
•【公布日期】2012.08.08
•【字号】湘科社字[2012]117号
•【施行日期】2012.08.0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批准建立汨罗市等6个湖南省可持续
发展实验区的通知
(湘科社字【2012】117号)
各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
根据湖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认定程序和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的申请,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在对各地的申报材料进行评审论证、现场进行考察的基础上,研究决定批准汨罗市、湘潭县、花垣县、冷水江市、湘阴县、宁乡县等6个单位列为湖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期限为2012-2016年。

期间,省科技厅将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年度考评和总体验收等工作。

请各实验区建设单位,认真组织做好实验区建设规划的落实和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工作,及时总结和凝练实验区建设的经验,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使实验区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载体和平台,在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O一二年八月八日。

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濮阳市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濮阳市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濮阳市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濮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10.21•【字号】濮政文[2013]275号•【施行日期】2013.10.21•【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濮阳市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濮政文〔2013〕275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工业园区管委会,新区管委会筹备组,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根据《中共濮阳市委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濮发〔2013〕7号)文件精神,为加强我市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决定成立濮阳市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

现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通知如下:组长:赵瑞东(市长)副组长:申延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邹东波(副市长)成员:刘国相(市畜牧局局长)王建民(市政府副秘书长)张玉民(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雷灯照(市科技局局长)宋伯迅(市发改委主任)卢志勇(市财政局局长)王耀卿(市环保局局长)朱世泽(市教育局局长)董跃进(市人社局局长)黄守信(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梁臣朝(市水利局局长)陈景涛(市文广新局局长)范玉龙(市公安局局长)司进卿(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常务副局长)康合斌(市商务局局长)陈晓华(市工信局局长)马存旺(市国土局局长)冯勇(市住建局局长)杜跃武(市市政局局长)赵中华(市农业局局长)王玉蕊(市卫生局局长)马宜品(市计生委主任)蔡惠军(市城乡规划局局长)闫巧云(市体育局局长)王万臣(市安监局局长)张百昂(市林业局局长)宋庆民(市旅游局局长)李保国(市统计局局长)娄建广(市司法局局长)车书宽(市工商局局长)周国学(市科协主席)孙栋(濮阳县县长)鲁彦峰(清丰县县长)邵华(南乐县县长)赵丽玲(范县县长)常奇民(台前县县长)刘洪浩(华龙区区长)高尚功(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胡长玉(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张耀民(新区管委会筹备组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雷灯照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
规定
Last updated at 10:00 am on 25th December 2020
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规范和加强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参照科技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是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综合示范试点区域。

在区县、街道、乡镇、开发区等特定的区域内,旨在依靠科技进步、机制创新、制度建设和政策突破,探索不同类型区域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和模式,在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辐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第三条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科委”)负责协调指导和组织推进实验区的发展与建设,研究制定促进实验区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制度;编制和实施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总体规划和发展计划;批准实验区的建立、撤销,开展实验区的组织管理等工作;对实验区工作进行协调、指导、监督和检查,为实验区的建设和发展创造条件。

第四条申报单位作为实验区建设主体,负责推进实验区的建设与发展。

第五条实验区所在区县政府、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所辖区域实验区的管理主体,负责协调解决实验区发展、建设和运行中的重大问题,为实验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支持。

第六条实验区所在区县政府、国家级开发区管理机构应当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实验区协调领导小组,并成立实验区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实验区所在区县、国家级开发区管理机构内的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实验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

第二章申报与认定
第七条实验区申报范围:北京市行政区划内的区县、街道、乡镇、开发区等同级人民政府、政府派出机关、开发区管理机构为申报单位。

第八条申报实验区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领导重视,组织完善。

实验区工作已被列入所在区县党委、政府、政府派出机关、开发区管理机构的议事日程,成立了由主要领导负责的协调领导小组和管理办公室;
(二)基础扎实,成效显着。

公众参与意识较强,具有较好的可持续发展条件和科技支撑条件,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和经验;
(三)目标明确,特色突出。

具有开展实验区工作的内在需求和持续的发展动力,建设规划科学可行,建设目标和实验主题明确,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的区域代表性及示范意义。

第九条街道、乡镇、市级开发区等申报实验区的,由其向所在区县政府提出申请,经区县政府审查并签署意见后,向市科委提出申请并提交有关材料;区县、国家级开发区等申报实验区的,由所在区县政府、开发区管理机构直接向市科委提出申请并提交有关材料。

申报材料包括:
(一)区县政府、国家级开发区管理机构的推荐函;
(二)《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申报书》;
(三)《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
(四)关于成立实验区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相关文件。

第十条市科委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认定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认定程序如下:
(一)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
(二)组织专家组实地考察和评审答辩,由专家组提出书面考察报告和评审意见;
(三)审核并认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第十一条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经认定后予以授牌,统一命名为“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第三章组织与管理
第十二条实验区建设期一般为三年。

实验区所在区县政府、国家级开发区管理机构要按照已确定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积极稳妥做好实验区各项工作。

第十三条《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在实施过程中相关内容如需调整,应由所在区县政府、国家级开发区管理机构审核同意并报送市科委备案。

第十四条实验区应于每年十二月底以前将当年实验区工作情况和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书面报送市科委。

第十五条实验区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取得的重大进展,应及时向市科委报告并提交书面材料。

第十六条市科委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委托相关机构协助开展实验区日常工作。

第四章扶持政策
第十七条市科委设立专项资金,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支持实验区以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为核心,加快提升区域主导产业,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深入推动科技成果惠及民生。

第十八条市科委通过科技计划项目等方式支持实验区加强能力建设,并鼓励、支持其承担国家科技研发和产业化项目,以及申报国家级实验区。

市科委优先支持实验区承接本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推进新技术新产品在实验区的示范应用。

第十九条支持实验区开展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的试点政策优先在符合条件的实验区推广落实。

第五章检查与验收
第二十条市科委根据实验区的建设发展情况,适时组织阶段性检查。

第二十一条实验区开展工作满三年、完成一个建设周期以后,应由实验区所在地区县政府、国家级开发区管理机构向市科委提出验收申请,申请验收应提交以下材料:(一)验收申请书;
(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的实施情况和总结报告;
(三)建设期间实验区科技成果转化、主导产业提升、生态环境改善、科技惠及民生等方面取得的进展情况;
(四)实验区在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
(五)下一建设周期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

第二十二条市科委组织专家组对提出验收申请的实验区进行实地考察和评估,并提出验收意见。

第二十三条验收结果分为验收合格与验收不合格两种。

经考核,全面完成规划建设任务,通过验收评审后即认定验收合格。

经考核,工作组织不力,未完成规划建设任务,为验收不合格,将取消其“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称号,并在三年内不允许再次申报实验区。

第二十四条对验收合格,且提交下一建设周期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并通过专家论证的,优先认定为“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进入下一个建设周期。

第二十五条实验区如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市科委将中止其建设资格,并取消其“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称号:
(一)在阶段性检查中发现实验区建设存在重大问题,经整改后仍没有解决的;
(二)连续两年不提供总结;
(三)不接受市科委的管理;
(四)申报单位自行要求取消其“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称号;
(五)市科委认为应该中止和取消的其他情形。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三十日后施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