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学案及答案

合集下载

《将进酒》学案(高一选修)

《将进酒》学案(高一选修)

《将进酒》学案(人教版高一选修)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三个显贵人物亮相后,跟着登台的是两个潇洒的名士崔宗之和苏晋。

崔宗之,是一个倜傥洒脱,少年英俊的风流人物。

他豪饮时,高举酒杯,用白眼仰望青天,藐视一切,旁若无人。

喝醉后,犹如玉树迎风摇曳,不能自持。

杜甫用“玉树临风”形容宗之的俊美丰姿和潇洒醉态,很有韵味。

接着写苏晋。

司马迁写《史记》常以矛盾冲突的情节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杜甫也善于抓住矛盾的行为描写人物的性格特征。

苏晋耽禅,长期斋戒,但同时又嗜饮,经常醉酒,处于“斋”与“醉”的矛盾斗争中,但最终往往是“酒”战胜“佛”,因此他就只好“醉中爱逃禅”了。

短短两句诗,幽默地表现了苏晋嗜酒而无所顾忌的性格特点。

以上五个次要人物描绘完以后,中心人物隆重出场了。

歌中殿后的人物是焦遂。

袁郊在《甘泽谣》中称焦遂为布衣,可见他是个平民。

焦遂连饮五斗后才有醉意,那时他更显得神情卓异,高谈阔论,滔滔不绝,惊动了四座。

诗里刻画焦遂的性格特征,突出渲染他的卓越见识和论辩口才,用笔准确、严谨。

【三维目标】1.诵读、背诵全诗。

2.理清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3.了解相关的咏酒诗篇及酒文化。

【知识荟萃】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有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为“酒圣”。

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现在。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嗜酒)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香。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客中作四、正音正字朝(zhāo) 樽(zūn) 还(huán) 岑(cén) 烹(pēng)【文本探究】1:开篇两句“君不见”连用有何作用? 两句“君不见”的重心在哪一句?首句为何要从黄河写起?写“悲”是李白诗歌常见的主题,如他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将进酒》导学案 (含答案)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将进酒》导学案 (含答案)

《将进酒》导学案学习目标:1.走近诗人李白,了解李白的主要作品及风格特点;背诵这首诗。

2.因声求气,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形象,。

3.探究诗歌的主旨,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复杂情感。

4.鉴赏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感受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重难点: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旨。

2.鉴赏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过程:课前自主学习一、知人论世1.作家作品李白(701?-762?),字______,号______ 。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

(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

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

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

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

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______诗人,有“______”之称。

与杜甫齐名,并称“______”,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

著有______。

2.写作背景《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译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太白”云。

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做客,三人尝登高宴饮(《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山东省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优秀学案 3.1《将进酒》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山东省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优秀学案 3.1《将进酒》

[学习目标]1.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2.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诗风。

[学习重点]探究诗歌的艺术手法。

[学习难点]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天天预习]1.课内诗句积累(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3),莫使金樽空对月。

(4),千金散尽还复来。

(5),但愿长醉不愿醒。

(6)古来圣贤皆寂寞,。

(7)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出换美酒,!【答案】(1)奔流到海不复回(2) 朝如青丝暮成雪 (3)人生得意须尽欢(4)天生我材必有用(5) 钟鼓馔玉不足贵 (6)惟有饮者留其名 (7) 与尔同销万古愁3.文学常识【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身上兼有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诗以抒情为主,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杜甫称赞其“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作品有《李太白集》。

【写作背景】本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年)李白“赐金还山”之后。

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这首诗可能是三人饮酒宴上的祝酒辞。

因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功业无成,“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悲愤填膺,在酒酣胸胆开张之时,借《将进酒》之调,吟出此千古绝唱。

《将进酒》本是汉乐府的曲调之一,是为劝酒而唱的歌辞。

[文本研读]1. 请从诗中找出表达情感的字词。

这种复杂的情感表象是什么?真相又是什么?悲、欢、乐、愁,欢乐,悲愁。

2.诗的开头“黄河”与“人生”之间有什么联系,这四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感情?明确:“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两句用的是古代民歌中的比兴手法。

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所以从黄河起兴。

《将进酒》学案与答案

《将进酒》学案与答案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四、对第一段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④“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
2、艺术体验。
(1).这首诗具有震撼古今的气势和力量,是什么原因呢?
明确:夸手法的运用。
(2).哪些地方用了这一手法?朗读时如何体现?
明确:诗中有些夸是凭数字表现的,例如用“一饮三百杯”表现豪饮,用“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用“万古愁”表现愁的深广;有些则属于感觉的夸大,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头之高,“朝如青丝暮成雪”极言人生短促。
2.白的思想性格
白的一生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接受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要求济苍生、安社稷,另一方面,他又接受了道家遗世独立的思想,追求绝对自由,蔑视世间一切。他还深受游侠思想影响,敢于蔑视封建秩序,敢于打破传统偶像。儒家思想和道家、游侠本不相容,但白却把这三者结合起来了。
3.白诗诗歌的艺术成就
白是典型的浪漫主义诗人,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笔落摇五岳,诗成嘯傲淩”。他用大胆的夸、奇丽惊人的想象,表达喷薄而出,一泻千里的感情。如《秋浦歌》《蜀道难》。“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白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刚销万古愁。

将进酒学案及答案

将进酒学案及答案

高二语文教学案明确:(2)哪些地方用了这一手法朗读时如何体现明确:(3)全诗以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诗情大起大落。

诗中表达感情的词“悲”、“欢”、“乐”、“原”、“欢”、“愁”,一线贯穿。

习题一、为下列粗体词语注音。

将进酒()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岑夫子()钟鼓馔玉不足贵() 斗酒十千恣欢谑()呼儿将岀换美酒() 千斤散尽还复来()二、解释下列诗句中粗体词语。

①高堂明镜悲白发( ) ②会须一饮三百杯()③钟鼓馔玉不足贵( ) ④斗酒十千恣欢谑()⑤径须沽取对君酌( ) ⑥与尔同销万古愁()⑦但愿长醉不复醒( ) ⑧主人何为言少钱()三、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四、对第一段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诗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 “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人生说得更短暂。

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表现了作者消极的思想: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

因为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耗入海,一去不复返,因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

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是诗人乐观自信的肯定自我价值的宣言,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五、对全诗分析不正确的是()A.《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也鹅了施展抱负的愿望。

“钟鼓撰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两句,是诗的主旨,有统摄全诗的作用。

B.全篇诗情忽张忽翕,大起大落,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奔放跌宕。

将进酒学案教师版

将进酒学案教师版

编辑:未凤春审核:费红坤包科领导签字:日期:2014年2 月日班级:姓名:组内编号: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第七课人生感慨《将进酒》【使用说明】1、阅读【自主学习】内容,重点内容用红笔做标记,并整理到教材上。

2、认真独立完成学案,不明白的内容查阅教材,严禁照抄他人学案。

【学习目标】1、通过吟诵,把握诗歌感情脉络2、把握诗人形象3、体会比兴、夸张艺术手法4、在读、赏、品、悟过程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

5、学习李白乐观思想并感受其人格魅力。

第一课时课前预习你能说出与酒有关的诗句吗?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绝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曹操《短歌行》)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杜甫《登高》)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纱》)【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从小就有不凡的抱负,出众的才华,想直取卿相之位,实现济世安邦的理想。

曾经被唐玄宗召为翰林学士,但唐玄宗仅仅把他当作文学弄臣,权贵又因不满李白的傲岸的个性,嫉妒他出众的才华,遭到谗毁排挤,被迫离开长安,飘零江湖,落魄失意。

写这首诗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功业未就而两鬓斑白。

2.背景简介: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即安史叛乱前四五年光景。

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办法进行反抗,借酒消愁。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

专题3《将进酒》导学设计(含答案)

专题3《将进酒》导学设计(含答案)

将进酒一、诗人名片李白——安史之乱时期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地东南,来往于宣城、金陵、溧阳一带。

后隐居于庐山。

玄宗之子永王李璘率师东下,恭请李白,李白遂满怀热忱毅然从戎。

不料肃宗李亨与永王李璘之间又祸起萧墙,李璘兵败被杀。

李白也因此获罪下狱,不久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正安西北)。

当时李白正陷于“世人皆欲杀”的危险处境之中,以致杜甫还误信了流言写诗寄托沉痛的哀思。

李白沿江西上,至巫山时遇赦放还。

762年,李白病死于安徽当涂令族叔李阳冰家。

初葬采石矶。

后人遵诗人遗志,改葬青山。

李白平生浪迹天下,身世遭遇大起大落,富有传奇色彩,其诗今存九百多首。

二、诗词故事李白诗讽县太爷唐代彰明县令平时也爱吟诗作对,对李白也很谦恭,故同李白有了交往。

一次,李白随县令一起察看江水暴涨的情况,路过一段河堤,忽见江岸边的芦苇丛里有个溺死的女尸,随波摇荡,小鸟瞅着尸体噪叫,鱼儿围着尸体转悠。

李白心酸,县令诗兴大发,高声吟道:“二八谁家女,飘来倚岸芦。

鸟窥眉上翠,鱼弄口旁朱。

”李白听了很不满意,便接着吟道:“绿发随波散,红颜逐浪无。

何因逢伍相?应是怨秋胡。

”县令知道李白在讽刺他,也无可奈何。

李白吟完扬长而去。

李白如何讽刺他呢?他用了“秋胡戏妻”的典故。

春秋时,有个叫秋胡的,出外十年,当了官,回家探亲,看见桑园里有个美貌妇女,他不知道正是自己的妻子,便前去调戏,遭到妇女的臭骂。

李白以古喻今,讽刺县太爷的流氓无赖。

三、文题背景1.《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译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

这首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做客,三人尝登高饮宴。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诗人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2.采石矶太白楼联侍金銮,谪夜郎,他胸中有何得失穷通。

但随遇而安,说什么仙,说什么狂,说什么文章身价。

《将进酒》学案(附参考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

《将进酒》学案(附参考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将进酒》学案(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理清诗人情感脉络,把握诗歌感情基调。

2.通过学习诗中表现手法体会诗人浪漫主义的诗风。

3.理解诗人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复杂感情。

【知识链接】1、关于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

少年即勤奋读书,“五岁诵六甲”,通诗书,观百家,善诗赋。

年轻时还爱好剑术,轻财任侠。

二十岁前后游历成都、蛾眉山等处。

二十五岁时,心怀“奋其智能,愿为辅弼”的大志。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渡荆门,别故乡。

天宝元年(742)以《大鹏遇希有鸟赋》名扬天下。

在道士兼诗人吴筠和玉真公主的推荐下,被唐玄宗召进宫,供奉翰林。

本以为能鹏程万里飞翔,可心高气傲,没半点奴颜媚态的李白,却很快遭到杨贵妃、李林甫、高力士等权贵的谗毁,只好离开朝廷,天下飘零。

2、《将进酒》解题a、“将进酒”中的“将”为何意?b、背景简介: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

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

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学习过程:一、听名家诵读,有感情地朗诵诗歌!1.为下面加粗的字词标音。

将( )进酒金樽( ) 岑( )夫子馔( )玉 I恣欢谑( ) 干金裘( ) 烹( )羊沽( )取2.解释下列加粗词语的意思。

①将进酒:②钟鼓馔玉不足贵:③古来圣贤皆寂寞:④斗酒十千恣欢谑:⑤径须沽取对君酌:⑥呼儿将出换美酒:二、文本研习学习任务一:研读,悟诗情1.这是一首“劝酒歌”,谁劝谁喝酒?主人:客人:()劝()喝酒2.他们是怎样喝酒的?请用原文回答!3.他们为何喝酒?请用原文回答!4.《将进酒》感情奔放,气势雄浑。

请你找出诗中带有情感色彩的字词并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理清诗人思想感情的变化。

《将进酒》学案

《将进酒》学案

15.将进酒——李白一、作家作品。

《将进酒》是一支劝酒歌。

诗中记饮酒之事。

岑勋,李白称他为“相门子”。

元丹丘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主要隐居地在嵩阳。

作者于约天宝十一年(公元752),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

古代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饮酒赋诗,自称“酒中仙”的李白一生写下了很多咏酒的诗篇。

李白喝酒时即使也有愁,但所咏的诗是极其豪放的。

《将进酒》就是其中的一首。

《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但跳出了前人的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水准上赋予这个历来被很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

二、基础知识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朝如青丝暮成雪:②会须一饮三百杯:③钟鼓馔玉何足贵:④径须沽取对君酌:⑤呼儿将出换美酒:答案:青,黑色;雪,白色;会须,理应;钟鼓,泛指音乐;径须,竟须,犹只管;沽取,指买酒,“取”字助词,无义;将出,拿出去。

三、课文分析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诗开篇就是一组排比句。

颍阳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抒发感情。

这种表现方法,在古诗中叫:(2)黄河源远流长,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定非肉眼能够穷极。

作者使用的修辞方法叫:(3)如果说“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那么“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写什么呢?答:(4)“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诗句悲叹什么?(回答不超过5个字)答:人生短促。

(5)从整体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句子,能够看出含有比喻。

这比喻的意义是什么?(回答不超过6个字)答:(6)这两个“君不见”的句子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感情,但描写的角度不同。

前者的角度是:后者的角度是: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1)在常人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当纵情欢乐。

将进酒优秀学案

将进酒优秀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将进酒》学案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品鉴特色,体悟作者思想感情;2.拓展延伸,分析比较,领略诗歌独特韵味。

写作背景:《将进酒》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即安史之乱前两三年光景。

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诗人对此极为不满,却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借酒销愁,“但愿长醉不复醒”。

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

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当时,他曾多次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

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

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的主要经历:14岁立志“济苍生,安社稷”;24岁离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42岁入长安,供奉翰林,“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44岁被排挤“赐金放还”;54岁“安史之乱”爆发,入永王幕府;56岁兵败,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61岁因战事再次请缨,因病而半道还;62岁卒。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的含义将.进酒:()金樽.:()岑.夫子:()钟鼓馔.玉:()恣.欢谑:()()千金裘.:()二、浅味1.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朗读注意的问题:诗歌的停顿、语调的轻重、高低,语速的快慢。

2.找1-2位同学示范朗读三、品味1.读《将进酒》,你读到了一位怎样的李白?找出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提示:内容+手法+情感)从“,。

”这两句我读到了一位的李白。

《将进酒》学案1-高二语文(统编版选必上册)

《将进酒》学案1-高二语文(统编版选必上册)

《将进酒》学案一、课前预习
二、诵读知意
1、疏通词义
钟鼓馔玉:寂寞:恣:径须:
2、他们在做什么?
三、批文入情
1、找出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字词,勾画出来。

四、儒道交融
李白的三重身份:仕人、侠客、道士
⓵一位侠客
赵客缦(màn )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侠客行》
译文:燕赵的侠士,头上系着侠士的武缨,腰佩吴越闪亮的弯刀。

骑着银鞍白马,在大街上驰骋就像天上的流星一样迅疾。

他们武艺盖世,十步可斩杀一人,千里之行,无人可挡。

他们大事做成后,拂袖而去将功劳和美名隐藏起来。

任侠精神:
⓶一位道士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梦游天姥吟留别》
道家思想:
③在李白的精神世界里,道家思想和任侠精神交织、融合、贯通,最终促成了李白新的人生追求,这也就是李白所说的“饮者”之名。

同学们来尝试总结一下,完成填空。

任侠道家李白新的人生追求
+=
五、课后作业
站在历史的浪头回首望去,李白的一生,未能完成他年少时许下的“安社稷、济天下”的夙愿,却最终实现了真正的“饮者”留名、千古流芳。

如果你能突破次元穿越时空,你想对李白说些什么?请写下你想说的话。

李白《将进酒》练习题答案及赏析

李白《将进酒》练习题答案及赏析

李白《将进酒》练习题答案及赏析李白《将进酒》练习题答案及赏析「篇一」赏析:这首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

在这首诗里,他演绎庄子的乐生哲学,表示对富贵、圣贤的藐视。

而在豪饮行乐中,实则深含怀才不遇之情。

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李白“借题发挥” 借酒浇愁,抒发了自己的愤激情绪。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

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

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

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不是刻意刻画和雕凿能学到的,也不是草率就可达到的境界。

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

练习题:一、这是一首乐府诗,以七言为主,却有不少杂言句,节奏多变化,与散文句法相似。

试给下面的诗句划分节奏,朗读几遍,说说它们对本诗的风格起什么作用。

1.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解题指导这首诗较长,且内容有一定难度所以先设计此题,目的是使你初步适应这首诗节奏的变化。

在完成本题时你一定要朗读几遍,读出一点韵味来。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将进酒》学案班级:姓名:学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曹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学习目标1.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想象和夸张的艺术效果。

4.感受诗歌中诗人的自我形象。

知识点一:文学常识解题:“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

“将()”, “”之意。

“将进酒”意即“”,多以为内容。

作者简介:李白,字,号。

现存诗歌900余首。

李白善于向屈原等古典浪漫主义诗人和乐府民歌学习,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形成了他所特有的风格,素有之称。

他的诗歌具有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互检互签:知识点二、生字词注音①将.进酒( ) ②金樽.( ) ③烹.羊( )④岑.夫子( ) ⑤馔.玉( ) ⑥欢谑.( )⑦千金裘.( ) ⑧沽.取( )互检互签:逐句分析文句解读:你没有看到汹涌澎湃的黄河之水是从天上倾覆而下,滚滚东去,奔腾至海,永不复还。

艺术手法:问题:1)黄河之水天上来,可以改成“黄河之水山上来”吗?(2)搜集“流水”的意象的诗句,简要分析这一意象常表现的主题。

《论语》“子在川上曰:,。

”《长歌行》有诗云:“,。

”《念奴娇》“,,。

”《三国演义》“,。

”“流水”意象:文句解读:你没有看到悬于高堂之上的镜子中悲愤的白发,晨曦还恰似青丝,入暮便已如皓然霜雪。

修辞手法:问题研讨:作者为什么从江水想到了人生?又想到了什么样的人生?结合诗文简要赏析。

文句解读: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

天地造就我的才干,必有它的用处,千金散尽亦有失而复得之日。

烹羊宰牛,且图眼前欢乐,应该痛痛快快一口气喝它三百杯。

修辞手法:问题研讨:(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哪两个字用的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2)诗人正自感伤,却为何突而转悲为欢?它是一种真正的“乐”吗?文句解读:岑先生呵,丹丘先生呵,快快进酒吧,杯儿不要停!让我为你们唱一曲,请你们侧耳仔细听:钟鸣鼓响饮食如玉,何足珍贵?我只愿长醉享乐,不愿醒来受罪!问题研讨:(1)作者在这里连续用了四个“三字句”,与前文的长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什么好处?(2)“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将进酒学案及答案

将进酒学案及答案

理由:①“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饮酒多〕②“将进酒,杯莫停。

〞〔饮酒快〕【问题二】李白为什么要这么狂喝痛饮啊?从诗歌的内容里,你能找出原因吗〔诗歌中的哪一句话集中而鲜明的说明了这一原因?〕①酒逢知己千杯少——朋友聚会②“与尔同销万古愁〞——借酒消愁【问题三】好友相聚,本来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应把酒言欢,李白却为何有违常情,不喜反愁呢?【明确】李白于公元744年,赐金放还,离开长安,本诗写于公元752年,已据流放当时八年之久,本来梦想未灭,只是“且放白鹿青崖间〞,李白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还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但韶光易逝,人生易老,垂暮之年的李白,发现昔日的梦想离自己愈来愈远了,却无可奈何,怎么不愁思满怀呢?(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朝如青丝暮成雪。

〞【提问】“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解析】黄河的水好似是从天上奔涌而下,一泻千里,向东流去,很有挟天风海雨的气势,运用夸大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气势雄壮的画面,有种势不可挡的感觉。

【提问】作者描绘这样一幅景象要表达怎样的感慨?【解析】看似是作者借黄河之恢宏气势抒发豪迈之情,其实作者“另有所图〞:我们知道,自从论语提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后,我们中国人只要看到流水一去不复返很自然就会想到时光的流逝,诗人借“奔流到海不复回〞引发“时光易逝〞的感慨。

这种“先咏他物,而引出所咏之物〞的手法在诗歌中叫“比兴〞。

【提问】“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中,诗人为何而悲?悲什么?【解析】看似作者借此“悲〞头发白了,青春不再,其实,从更深一层讲,作者是由“青春易逝,人生短暂〞引发“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的感慨。

【小结】诗的开头运用比兴的手法,引发作者“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悲凉之情,作者因“愁〞而“悲〞,感人肺腑。

(2)“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

〞【提问】这几句中,哪两个字明确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解析】“欢〞“乐〞。

李白《将进酒》习题及答案

李白《将进酒》习题及答案

李白《将进酒》习题及答案李白《将进酒》习题及答案李白在《将进酒》一诗中表达了对怀才不遇的感叹,又抱着乐观、通达的情怀,也流露了人生几何当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

但全诗洋溢着豪情逸兴,取得出色的艺术成就。

《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下面是《将进酒》的题目测试,欢迎参考学习!李白《将进酒》习题及答案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复醒一作:不愿醒/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阅读训练】1.这首诗统摄全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人生得意需尽欢B.天生我才必有用C.径须沽取对君酌D.与尔同消万古愁3.加粗词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须一饮三百杯会须:会、须,皆有应当之意。

B.将进酒,杯莫停将:请。

C.斗酒十千恣欢谑斗酒:比赛喝酒。

D.古来圣贤皆寂寞寂寞:诗中是被人冷落的意思。

4.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B.奔流/到海/不复/回C.千金/散尽/还/复来D.莫使/金樽/空对/月5.使用了典故的两句是【】A.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B.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C.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D.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6.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岑夫子”姓岑,“夫子”是对人的尊称,“先生”的意思;“丹丘生”名丹丘,“生”是对年青人的称呼。

B.“将进酒”是“请您喝酒”的意思,是李白根据诗歌的内容所命的诗题。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三单元 第11课 将进酒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三单元 第11课 将进酒 Word版含答案

第11课将进酒这首诗的旨趣在着力刻画诗人的自我形象,其实是借劝酒为名吐胸中块垒。

全诗的基调是豪放的,但思想感情却十分复杂。

诗中隐含了人生几何、及时行乐、圣者寂寞、饮者留名的虚无消沉思想。

醉仙李白走近李白飞扬的人生,才知道李白也许天生就是为喝酒为写诗而生的,没有李白中国的诗坛何以灿烂,没有李白中国的酒哪有诗情?盛唐的朝气回荡在诗中,所以诗情豪迈,酒情热烈,如黄钟大吕奏响洪亮激越之音!李白每日里,登高览胜,临水逐春;或者东城斗鸡,西郊走马;或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品茗高谈,时吐粲花之论;当筵赋诗,每多七步之章。

酒酣击剑,无非逞倜傥意气;诗成作歌,总是抒风流之怀!是酒壮了他的豪情,是诗添了他的浪漫。

李白借酒抒万丈豪情,李白用酒写万古柔情。

李白因酒越发洒脱飘逸,酒因李白更加酣畅淋漓!知荣辱1.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赏读: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

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2.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

——《礼记·大学》赏读:君子尊重贤明的人,亲爱他的族人;小人以得到利为快乐,整日为得利奔走。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赏读:活着的时候应当作人中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

知识卡片背景简介《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译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

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

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

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怀才不遇的愤恨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预习作业1.字音识记①将.进酒( ) ②金樽.( ) ③烹.羊( ) ④岑.夫子( ) ⑤馔.玉( ) ⑥欢谑.( ) ⑦千金裘.( ) ⑧沽.取( ) 答案 ①qiānɡ ②zūn ③pēnɡ ④cén ⑤zhuàn⑥xu è ⑦qiú ⑧ɡū2.辨形组词①⎩⎪⎨⎪⎧才( )材( ) ②⎩⎪⎨⎪⎧岑( )涔( ) ③⎩⎪⎨⎪⎧撰( )馔( ) ④⎩⎪⎨⎪⎧恣( )咨( ) ⑤⎩⎪⎨⎪⎧沽( )汩( ) ⑥⎩⎪⎨⎪⎧销( )消( ) 答案 ①人才 材料 ②岑寂 汗涔涔 ③撰写 馔玉④恣肆 咨询 ⑤沽名钓誉 汩没 ⑥销毁 消灭3.词语解释①将.进酒,杯莫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会须..一饮三百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钟鼓馔玉..不足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古来圣贤皆寂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径.须沽取对君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请②心情愉快,有兴致③应当④美好的饮食⑤这里是被世人冷落的意思⑥即、就4.名句默写①《将进酒》中,李白用“白发”“青丝”慨叹人生短暂,时光匆促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进酒》导学案 参考答案

《将进酒》导学案 参考答案

《将进酒》导学案参考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将进酒》导学案参考答案:一、预习题答案:1、对酒当歌劝君更尽一杯酒葡萄美酒夜光杯化作相思泪花间一壶酒对影成三人但使主人能醉客玉碗盛来琥珀光举杯销愁愁更愁明朝散发弄扁舟潦倒新停浊酒杯白日放歌须纵酒三杯两盏淡酒一曲新词酒一杯今宵酒醒何处借问酒家何处有2、将,qiānɡ;樽,zūn;烹,pēnɡ:岑,cén;馔,zhuàn;谑,xuè;将,jiānɡ;散,sǎn。

3、高堂:高大的厅堂;会须:应当;足:值得;恣:放纵;径:即、就;尔:代词“尔”;二、问答题1、两组排比长句,犹如挟天风裹海雨,向我们迎面扑来。

以水来比喻时间的流逝,非李白独创。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

2、“有用”而“必”,一何自信!体现了诗人的旷达豪放,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态度。

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

3、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来逼真且琅琅上口。

5、全文主旨痛苦愤慨6、悲乐愤慨狂愤慨7、三国时期的陈王曹植是个才华横溢的人物,因为被其兄曹丕所忌恨而郁郁不得志,只有以酒浇愁。

以泪度日,最后年纪轻轻的就死去了。

诗人由曹植想到了自己同样怀才不遇,因权贵当道,使自己为国效力的志向无法实现,英雄无用武之地。

作者是借曹植的典故尽吐心中的不平。

8、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易老青春不再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圣贤寂寞陈王失意9、①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一】请同学们依据诗歌内容作一个大胆推测,宴饮后李白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依据是什么
形象:大醉,酣睡不起
理由:①“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饮酒多)
②“将进酒,杯莫停。

”(饮酒快)
【问题二】李白为什么要这么狂喝痛饮啊从诗歌的内容里,你能找出原因吗(诗歌中的哪一句话集中而鲜明的表明了这一原因)
①酒逢知己千杯少——朋友聚会②“与尔同销万古愁”——借酒消愁
【问题三】好友相聚,本来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应把酒言欢,李白却为何有违常情,不喜反愁呢
【明确】李白于公元744年,赐金放还,离开长安,本诗写于公元752年,已据流放当时八年之久,本来梦想未灭,只是“且放白鹿青崖间”,李白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还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但韶光易逝,人生易老,垂暮之年
的李白,发现昔日的梦想离自己愈来愈远了,却无可奈何,怎么不愁思满怀呢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朝如青丝暮成雪。


【提问】“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解析】黄河的水好像是从天上奔涌而下,一泻千里,向东流去,很有挟天风海雨的气势,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气势雄壮的画面,有种势不可挡的感觉。

【提问】作者描绘这样一幅景象要表达怎样的感慨
【解析】看似是作者借黄河之恢宏气势抒发豪迈之情,其实作者“另有所图”:我们知道,自从《论语》提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后,我们中国人只要看到流水一去不复返很自然就会想到时光的流逝,诗人借“奔流到海不复回”引发“时光易逝”的感慨。

这种“先咏他物,而引出所咏之物”的手法在诗歌中叫“比兴”。

【提问】“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中,诗人为何而悲悲什么【解析】看似作者借此“悲”头发白了,青春不再,其实,从更深一层讲,作者是由“青春易逝,人生短暂”引发“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的感慨。

【小结】诗的开头运用比兴的手法,引发作者“时光易逝,功业未成”的悲凉之情,作者因“愁”而“悲”,感人肺腑。

(2)“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


【提问】这几句中,哪两个字明确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解析】“欢”“乐”。

作者认为人生既然有太多的不得志,不如及时行乐,“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恰逢知己聚会,这种及时行乐的心情,即化为豪迈的酒量——“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提问】作者真的既“欢”且“乐”吗这不是与“愁”不符吗
【解析】作者这种“欢”与“乐”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正如李白说的“人生得意须尽欢”一样,李白却并不“得意”,可见这种“欢”并不发自内心,而是对心中“愁”的发泄而已,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

【提问】“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句话体现了李白怎样的心态
【解析】这两句话自古以来成为历史上不得志之人的自我安慰的妙偶佳句,它给人以自信的力量,展现了李白自信乐观的一面。

【小结】人生是短暂的,何不趁此时光及时行乐,开怀畅饮,李白于此要展现其豪迈、洒脱的一面,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但却在“乐”的言辞中贯穿这“愁”情,渴望受重用之情溢于言表。

(3)“岑夫子,丹丘生,……斗酒十千恣欢谑。


【提问】“岑夫子,……杯莫停”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解析】这几句话在文中起点题的作用,交代了“劝酒”的主题,朗读时,要符合劝酒场景,节奏明快一些。

【提问】“钟鼓馔玉不足贵”体现了李白怎样的性格
【解析】“钟鼓馔玉”采用借代手法,代指豪门贵族的奢华生活,一个“不足贵”将李白对权贵蔑视之性格淋漓尽显。

【提问】“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是作者的羡慕之词,还是另有所指呢
【解析】自古以来,古代的圣贤们如孔子,孟子,贾谊等,都得不到重用,可谓怀才不遇,李白言之“皆寂寞”,作者认为“善饮者”才留下了美名,看似是羡慕,其实李白是另有所指,“圣贤”本重用不用,李白无形中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向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表达自己对这种不公平的愤怒的批判。

【提问】“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中,作者为何列举曹植呢
【解析】作者用典列举曹植,是基于两者的共同点而来的:有才,好饮,怀才不遇。

作者其实要借曹植自比,表达怀才不遇的愤慨。

【小结】作者由悲转乐,但仍然掩盖不了内心之“愁”,无论怎么安慰自己也是无济于事,于是,随着酒的量饮,借着酒劲,
【提问】这几句展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
【解析】本来,李白是客人,但这后几句中,他喧宾夺主,看不出他客人的身份,甚至喝到最后,他无所顾及,尽然要求主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把李白的狂放的性格展现出来。

“与尔同销万古愁”点出了全文的主旨。

【小结】诗人由愤懑,加上酒精的作用,最终走向狂放,这正是李白豪迈的一面,李白越狂放,心中的“愁”越是让人感受更深,那种“借酒消愁愁更愁”的味道,就像一坛陈年老酒之味更浓!
李白爆发了,将自己对社会,对统治者的愤懑之情宣泄出来。

(4)“主人何为言少钱,……与尔同销万古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1.诗中表明"云"与己都有凌云壮志的诗句
是:,。

诗中李白用笔兴手法写出抽多的诗句是:,。

2.诗中诗人的心理变化历程是什么?
3.有人认为诗的最后两句表现出了诗人消极的态度,对此,你
是如何认识的
参考答案:
1.诗中表明"云"与己都有凌云壮志的诗句是:俱怀
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l览明月。

诗中李白用笔兴手法写出抽多的诗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2.诗一开头就平地突起波澜,揭示出郁积已久的强烈精神苦闷;紧接着却完全撇开“烦忧”,放眼万里秋空,从“酣高楼”的豪兴到“揽明月”的壮举,扶摇直上九霄,然后却又迅即从九霄跌入“愁更愁”的苦闷深渊。

又到结句消极的甚至包含着逃避现实的“散发弄扁舟”。

起伏跌宕,开阖变化,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有无法解开的烦忧之结。

3.最后两句是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激愤之词。

李白长期处于不称意的苦闷之中,不得不寻求另一种超脱,即“散发弄扁舟”。

逃避现实虽不是他的本意,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他不愿同流合污的清高放纵的性格,都使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