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广东省广东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级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周人灭商以前以丰镐一带为中心,是为“宗周”。
周公二次东征后,以洛邑一带居“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卒营筑,居九鼎焉”,以洛邑为王城,是为“成周”,据此可推知,定鼎洛邑旨在( )A.不断扩大西周王畿范围B.实现对地方的垂直管理C.促进南北之间文化交流D.构建天下共主的正统性2.汉武帝时,刺史“以六条(一条针对豪强,五条针对“两千石”高官)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
汉昭帝时,青州刺史隽不疑收捕意欲谋反的齐孝王刘泽。
汉成帝时,“广汉群盗起”,益州刺史孙宝“亲入山谷,谕告群盗……皆得悔过自出,遣归田里”。
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A.刺史逐渐丧失监察职能B.集权统治得到进一步加强C.地方行政制度发生变化D.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加剧3.(唐朝)王建《凉州行》(部分):“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裘防斗时。
养蚕缲茧成匹帛,那堪绕帐作旌旗。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该诗反映了( )A.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B.社会治理制度完善C.中华多元一体格局固化D.羁縻政策成效显著4.据《元史·食货志》所载元朝中期商税数字,大都一年的商税为钞10.3万余锭,超出全国绝大多数行省一省的商税额,仅落后于江浙,河南行省。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中学2022-2023学年3月高三月考历史试卷(人教版)含答案解析
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月月考历史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选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1.春秋时期,霸主往往打着“尊王”的旗号举行会盟。
如鲁昭公二十五年的黄父之会,晋国的赵简子就“令诸侯之大夫输王粟”。
鲁昭公三十二年的狄泉之盟,任务是“城成周”,即屏卫周王室。
据此可知,春秋会盟A.延缓了周王室衰微的过程B.成为诸侯维护分封制的工具C.加强了天子对诸侯的控制D.反映了诸侯兼并战争的激烈2.1996年第8期《文物》杂志上,第一次全文公开发表了连云港市和东海县博物馆与1993年从尹湾六号汉墓发掘出土《集簿》(下图)的释文。
该考古发现可以为以下史实佐证的是()A.秦朝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B.秦汉以上计制考核官员C.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将全国分为13个州,设刺史D.隋朝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3.如图中的内容是对某一历史时期文化现象的描述。
这一时期是()A.东汉时期B.魏晋南北朝C.隋唐时期D.五代十国时期4.据《元史》记载:“宣政院秩从一品,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
遇吐蕃有事,则为分院往镇,亦别有印。
如大征伐,则会枢府议。
其用人,则自为选。
其为选,则军民通摄,僧俗并用。
元初,立总制院而领以国师。
”关于宣政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够管理全国佛教僧徒事务B.能够管辖藏族军民政教事务C.管辖西藏、新疆和青海地区D.主管院事的高级长官称帝师5.康熙年间《广东新语》记载:“广东东莞的茶园村,农户多以种茶为业,富者千余棵,贫者也有百余棵,一年售价为万金。
”乾隆年间《棉花图册收贩》注释:“三辅(京城附近地区)……种棉之地,约居什之二三……每当新棉人市,远商翁集,肩摩踵错。
”由材料可知A.棉纺织技术得到推广应用B.经济重心呈现进一步南移趋势C.当地的经济结构有所变化D.中国经济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6.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沦陷,广东籍的户部侍郎罗淳衍上奏折时称:“人心愤夷已极,而地方官自夷人入城以来,每讳言夷务,甚至文移公牍,称夷务为洋务,又称外国事件,不敢斥言夷字。
东北三省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4年高三第四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共20题,共100分,共8页。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1963年,陕西省宝鸡市出土了西周早期周成王时的青铜器“何尊”,内底铸铭文12行122字,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文中“宅兹中国”(图1),与《尚书》等文献记载可互证。
此铭文是A.西周初年定都洛阳的历史见证B.目前研究“中国”一词的第一手资料C.西周王朝重视青铜铸造的体现D.参考上古历史文献《尚书》镌刻而成2.《盐铁论》记载,西汉“吴、越之竹,隋、唐之材,不可胜用,而曹、卫、梁、宋,采棺转尸;江、湖之鱼,莱、黄之鲐,不可胜食,而邹、鲁、周、韩,藜藿蔬食”。
这一记载说明,当时A.市场管理逐步规范化B.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C.手工业区域分工明显D.各地物产流通范围有限3.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唐代墓葬出土了两尊骑马仕女俑。
仕女俑头戴帷帽,左手持缰绳,端坐在马鞍之上,为当时典型的贵族女性骑马出行的形象。
它们的发现表明盛唐时期高昌地区有着同长安一样的流行时尚。
这可以用于说明盛唐时期①骑马是女性主要休闲方式①民族交流融合有所发展①社会趋向追求显贵的地位①社会风气比较开明开放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4.图2是《荆湖北路熙宁十年(1077年)各税务商税额分布示意图》。
这表明当时该地区A.重农抑商的政策有所松动B.商税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C.发展为全国商业贸易中心D.基本形成区域性商贸网络5.明清射柳运动(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传承于辽金元,但在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上又与之不同,据史料记载,万历朝“今京师端午节尚有戏柳之戏……令词臣进诗词对联,颁赐优渥”;“观击球射柳,听文武群臣、四夷朝使及在京耆老聚观”。
湖南省长沙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原卷版)
7.美国有学者曾撰文指出:“1852年,上海租界内的地皮平均每英亩售价50英镑,到1862年已涨到平均每英亩10000英镑。”清人葛元煦在《沪游杂记》也记载,当时“上海租屋获利最厚,租界内洋商出赁者十有六七”。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太平天国运动 影响B.洋人恶意开发哄抬地价
A.革命根据地建设成果显著B.苏维埃政权赢得民众认同
C.反围剿斗争取得阶段胜利D.“左”倾错误理论得到纠正
10.20世纪60年代,中法的角色类似:一个是在全球范围向美国霸权挑战的不驯服的盟国;一个是不听从指挥棒直至公开脱离苏联轨道的“大家庭成员”。这说明()
A.中法具有独立自主的共性B.欧美关系已经走向对峙
3.晚唐诗人李频在《长安感怀》中说“一第知何日,全家待此身”,将诗人的压力表露无遗;王建《送薛蔓应举》中写到“一士登甲科,九族光彩新”,则生动地反映了士人登科的社会现实。据此可知,科举制()
A.有助于打破社会阶层壁垒B.践行了四民平等思想
C.注重士子文化才能的培养D.缓和了统治阶级矛盾
4.元政府规定除“五岳四渎等载在祀典者,所在官司依例岁时致祭”外,不许在城邑、村坊“聚集人众,祈赛神社”。到元代中期,对城乡“唱词聚众的勾当”等娱乐活动也明令禁止。元政府此举()
C.剩余产品大量出现D.渔猎活动逐渐消失
2.汉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文帝时,晁错提出“入粟拜爵”,这在客观上便利了富商购买爵位。景帝时期,降低了缴纳算赋做官的标准,以免使廉洁之士长期不能做官,但商贾之人可从中谋取厚利。汉初这些政策()
A.导致抑商政策的废弛B.导致社会风气败坏
C.迟滞了经济复苏进程D.有助于商业的发展
A.冲击了社会人伦道德观B.意在强化地方社会控制
山东省单县第五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单县五中2021—2022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历史试题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将第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25年5月,《民国日报》报道说:“国民党白改组以来,主见日益鲜亮;国民……挺身加入者,已达百万以上。
”此报道说明A.国民党已经成为人民的政党 B.北伐战斗取得了巨大的成果C.国民大革命得到了广泛拥护 D.国民党已成为国内第一大党2.某份报纸在发刊词中宣布自己的任务是:“发挥中心政府对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乐观领导作用……组织大规模的革命战斗,推翻帝国主义国民党的统治。
”这份报纸应当是A.国民革命时期的《中华民报》 B.土地革命时期的《红色中华》C.抗日战斗时期的《新华日报》 D.解放战斗时期的《解放日报》3.136年11月,蒋介石非法逮捕救国会七位领导人,李宗仁、白崇禧发出紧急营救电,赞扬“七君子”系爱国热忱之表现,要求政府“对于爱国运动似不应压迫”。
这反映出A.国民党内部派系之间的斗争激烈 B.蒋介石已经遭到社会各阶层反对C.抗日救亡已成为当时的时代潮流 D.李宗仁等主见建立抗日统一战线4.下面是新中国历届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示意图。
此图表明新中国A.政协制度形成经受了长期的过程B.爱国统一战线力气逐步进展壮大C.联合一切力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D.在民主政治建设上已经较为完善5.20世纪50年月中期以后,国际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
苏联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提出了“和平演化”战略。
这表明美苏A.全面“冷战”的局面正式形成 B.双方用“冷战”代替了直接对抗C.“冷战”的方式有了新的扩展 D.“和平”政策取代了“冷战”政策6.宋代周行己说:“物出于民,钱出于官。
精品解析: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促成英国率先进行产业革命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英国产业革命相比,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可借鉴哪些因素?
19.布雷顿森林体系由美国主导建立,其影响了世界经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发端于洋务运动。比之于西欧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进行的产业革命,中国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经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的冲击,为挽救统治危机,洋务派引进一些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也创置了一些有益于近代科技、文化、教育发展的设施,但因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宗旨,不论是官府出资兴办的军事工业还是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民用工业,都难以挣脱君主专制传统的羁绊。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
——孙淑云《改革开放40年: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医药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成就取得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立的“全民医保”体系的内容,并分析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意义。
18.在世界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英国是原发型工业化国家,中国则是后发型工业化国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三月月考历史试题
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关于农业的起源众说纷纭,西方学者贝廷杰认为是源于人口增长的压力;也有学者认为是气候变化导致的;还有学者认为是竞争宴享的结果;另有富裕采集说、社会结构变迁说等等。据此可知()
2021-2022学年云南省普洱一中高二(下)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1-2022学年云南省普洱一中高二(下)月考历史试卷(3月份)副标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宋辽边境“生息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指老年人),不识干戈”。
这说明澶渊之盟()A. 削弱了北宋军事力量B. 使宋辽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C. 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D. 使宋辽间的民族矛盾彻底消除2.IT市场调查机构发布的北京市家庭信息化应用水平市场调研显示:截止到2015年第一季度,76%的北京市家庭已经接入互联网。
网络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下列哪一项的发明为这一现象奠定了基础()A. 有线电报B. 无线电报C. 电子计算机D. 人造卫星3.下列有关宋词繁荣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A. 两宋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B. 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及其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有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C. 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D. 政治上实现了大一统,国富民强,文化高度发展4.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
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据此可知,苏格拉底主张()A. 知识即美德B. 拯救人类心灵C. 认识你自己D. 追求生命价值5.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
……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
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
这里面“独特社会”的含义是()A. 工商业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B. 罗马天主教会势力日渐衰落C. 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纷纷兴起D. 人们热衷于追求理性、民主、自由6.商鞅之死是悲惨的,其悲惨结局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变法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B. 变法失去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C. 商鞅本人具有天资刻薄的性格D. 变法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总趋势7.1922年,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021-2022年高三月考试卷(二)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三月考试卷(二)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草原与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有阻害。
”钱穆认为各种文化形成的根源是A.需求差异B.民族差异C.生活方式D.自然环境2.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鉴于当时社会关系的变化和旧礼制的破坏,率先“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
下列有关“铸刑书”的观点表述错误的是A.这很可能是中国首次公布成文法B.肯定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C.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成果D.开创了我国古代法制建设新纪元3.金开诚先生在《漫画清高》中说:在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心理中,“清高”是一种与世俗的价值取向相悖离的思想和行为。
据此,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清高”的是A.商鞅B.屈原C.贾谊D.郑燮4.“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材料中的“它”是指A.三公九卿制B.中外朝制度C.三省六部制D.中书省制度5.清代学者储大文曰“元代分省建置,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
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府,一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
”在此他认为A.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元代行省制导致了国家分裂割据C.元代行省制克服了唐宋之弊D.行省制不利于维持地方治安稳定6.“自古帝王为治之道,莫先于亲亲。
”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这一观点佐证的是A.汉初行郡国并行制B.东汉桓帝启用宗室C.晚清重用汉族地主D.清末组建皇族内阁——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A.清朝初期前,中国科技领先于世界B.鸦片战争使中国科技受到严重打击C.十六世纪前后,四大发明传至欧洲D.新航路开辟后,西方近代科技兴起8.清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黄爵滋曾经指出:“鸦片之害,其终不能禁乎?臣谓非不能禁,实未知其所以禁也。
山东省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 历史试题
试卷类型:A山东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3月联考试题高三历史2023.3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座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荀子提出"性恶论",认为"善"在人的本性中是没有的,如果圣人不去规范、引导,发展下去就会产生争夺、犯上、淫乱,而辞让、忠信、礼仪等美德也就没有了。
从中看出,荀子的“性恶论”A.揭示出了人性的本质B.强调后天养成的重要性C.与儒家观点背道而驰D.奠定了法家的理论基础2.皇帝诏书在汉武帝时先由尚书郎起草,随后再经尚书令缮写,经令仆审核后,递呈于皇帝,经其画朱钩同意后,再度缮写,封以玉玺和上书令仆之印,随后发往丞相、御史府或三公府执行。
可见武帝时期A.尚书机构成为行政中枢B.三公九卿的职权被内朝取代C.文书制度制约行政效率D.皇帝意见贯穿了决策的始终3.东晋僧人慧远说:“如令一夫(沙门)全德,则道洽六亲,泽流天下,虽不处王侯之位,固已协契皇极,大庇生民矣","是故内乖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缺)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
”慧远的理论旨在A.吸收儒家思想B.实现佛教的本土化C.助力佛教传播D.迎合三教并行趋势4.白居易《赠友》诗:“私家无钱炉,平地无铜山。
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
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
贱卖粟与麦,贱贸丝与绵。
岁暮衣食尽,焉得无饥寒!”从材料可以看出,农民贫困是由于A.土地兼并的加剧B.钱荒导致的物价上涨C.赋税征收货币化D.政府官员的巧取豪夺5. 从图1到图2表明A.国家治理水平提高B.黄河改道影响政局C.民族交融不断加强D.地方行政制度调整6.绿营军是清政府国家的常备兵之一。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智贤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智贤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符合题意的一项,并将答案涂入答题卡。
1.在一些较为古老的泥板中,1的60倍被写成一个比较大的“1”,但后来被简化成原来的大小,再将数字放在不同位置代表60的不同倍数,带有位值便利性的六十进位法于是诞生。
从历史发明的角度看,此处与“古老泥板”有关的应是( )A.楔形文字——埃及人B.象形文字——印度人C.象形文字——希腊人D.楔形文字——苏美尔人2.“万岁,尼罗河!你来到这片大地,平安地到来,给我们以生命。
……正义的建立者,我打开心灵赞美你,并向你的大水致意!人们拿出谷物和祭品,在向一切神灵礼拜着……”最早记录以上诗歌的文字最有可能是( )A.甲骨文B.象形文字C.楔形文字D.字母文字3.公元前6世纪,波斯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其欧洲部分主要指( )A.小亚细亚东半部B.巴尔干半岛北部C.红海东岸D.伊比利亚半岛南部4.公元3—4世纪前,教皇可以随便指责罗马皇帝,罗马皇帝做错了事,教皇要你道歉认错,皇帝也服输认错。
这意味着罗马帝国陷入危机的一个突出表现是( )A.东西罗马帝国实力悬殊拉大B.帝国越来越失去认同感C.职业军人和官僚体系趋于瘫痪D.帝国宗教改革势在必行5.公元前332年,在切断了波斯陆军和海上舰队的联系后,某国大军调转矛头,长驱直入,攻下埃及。
在尼罗河三角洲西部建立了流传至今的亚历山大城。
此处“攻下埃及”的国家指( ) A.西罗马帝国B.马其顿王国C.古巴比伦王国D.孔雀帝国6.亚述王阿瑟巴尼帕尔在攻灭依蓝王国后,曾让人刻制了一座浮雕:依蓝王的头颅被悬挂在一个树上,而他骄傲地站在头颅面前,身后尸积如山。
亚述士兵活剥俘虏时,还逼迫被征服国的孩子们观看,以此恐吓他们,使他们不敢再有反抗意识。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月考(六)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告中国人一桩,中国人至少可以控告英国人九十九桩。”这段论述可以用来说明 ( )
A.英国侵略行为不应受指控
B.中国抵抗英国侵略者的正当性
C.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正义性
D.英国和中国相互指控是合理的
7.1893 年,驻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
经理交涉事物者,殆鲜有其人。或以官高挂名,或以浅尝自喜;或骤出骤入,听其自然。
世纪晚期后,开始走向自觉的民族民主运动的道路,并在 20 世纪初更是走向大觉醒时
代。导致亚非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B.无产阶级政党的推动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15.《四月提纲》指出:“我们的直接任务并不是‘实施’社会主义,而只是立刻过渡到由
施。2002 年,党和政府全面实施开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由此可见,体育事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
B.强身健体意识日益增强
C.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D.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12.《荷马史诗》中国王阿伽门农经常召集人民大会解决纷争,不过普通公社成员很少
一闻《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两书之名,尚有色然以惊者。”这主要反映了( )
A.中外交涉事务的减少
B.顽固派对洋务的抵制
C.立宪思想传播的困境
D.洋务人才的匮乏
8.20 世纪 20 年代,国共两党共同创办了广州华侨运动讲习所。下表反映了当时的中
国共产党( )
广州华侨运动讲习所《革命文献讲义》部分篇目
题目
天津 1224 1211 34769 57658
河北省武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武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 小题,每小题3分,共 48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孔子盛赞舜“恭己正南面”实现了“无为而治”。
老子建议统治者“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商鞅则提出“有道之国,治不听君,民不从官。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中的治国思想A.无为是治国之道B.尚古崇德是根本C.重视规则和秩序D.强调要顺应自然2.下表内容是不同史籍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原因的记述,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史记》因是当世史籍,可信度最高 B.记述虽有差异,但都具有参考价值C.记述均属于第二手史料,不可采信 D.综合多种史籍记述可确认真实原因3. 唐玄宗敕令,男15、女13,听婚嫁。
“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增多,以进考第。
”这一规定为了A.规范普通民众生活 B.加强官员监督考核C.增加户口发展生产 D.婚姻生活受到重视4. 从以下统计表中能够得到的历史信息是崇宁元年(1102年)9892.7 64.1% 35.9%13世纪初(南宋中期)12440.0 64.8% 35.2%元至元廿八年(1291年)6715.2 85.1% 14.9%A.经济重心南移过程最终完成B.北方丧失了政治中心地位C.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矛盾尖锐D.北民南迁的趋势愈演愈烈5. 明朝在废丞相制、提高六部地位后,为防止部权过重,原为谏诤皇帝而设的给事中,变成了直接对皇帝负责、以监督六部官员为主要职能的独立监察机关。
明朝给事中职权的变化表明A.监察制度更加完善B.谏官制度从此废除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D.内阁制度开始确立6. 杂字书是明清时期采辑生活中常用字汇编而成的识字读物,多由无名塾师编撰,流传广泛。
《山东庄农日用杂字》提及:人生天地间,庄农最为先,要记日用帐,先把杂字观;《妇女杂字》中有:劝尔妇女,识字为先,居家度日,务要淑贤。
蚌埠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蚌埠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三模)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24.春秋后期,劳动人民由于生活所迫,进入贵族禁地从事山泽资源开发,贵族诬其为“盗贼”并出兵镇压;镇压无效后,改用征税的办法;战国初期,各诸侯国主动开放禁地,推行征税制度,美其名曰“赐民”。
这种转变反映了A.贫富差距激化了社会矛盾B.土地私有化促进社会发展C.税制改革引发井田制瓦解D.阶级斗争推动了社会转型25.秦汉两朝28位皇帝中以嫡长太子身份继位的只有四人,东汉12帝中无一人是真正的嫡长子继承。
这表明,秦汉时期A.相权过大破坏嫡长子继承制B.皇位继承制度屡遭破坏C.皇位世袭制度激化皇室矛盾D.太子继承大统制度消亡26.“城隍(道教中守护城池之神)”原来只限于吴越等地方性崇拜,至唐代仍未完全得官方的认可。
至宋代,城隍已成为全国性的信仰,不唯城里尊崇,连一些村落也建有城隍庙。
这说明唐宋时期A.道教与儒家思想相融合B.三教并行局面已被打破C.理学影响了时人价值观D.地方发展格局发生变化27.明代的土地卖产契文中大体包括卖产人姓名、田土来源和性质、座落、卖产原因、买主姓名、价格、中介人等21项内容。
此类契文如果加盖官印,即为“红契”,否则就是“白契”,两种契约都被认可。
这种做法A.体现了土地买卖制度化B.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C.带有资本主义萌芽色彩D.推动了小农经济瓦解28.19世纪70年代出使欧洲的刘锡鸿认为,英国确实没有残暴不仁之政,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他们曾来过中国“得闻圣教所致”,大清要富强,完全不必向他们学习。
这表明刘锡鸿A.固守“中体西用”思想B.更加关注政治制度改革C.坚持传统的“夷夏”观D.否认英国政体的进步性29.图5是1916—1922年华商纱厂与外国在华纱厂统计示意图据此图可推知当时中国A.外国在华纱厂生产能力有所下降B.实业救国思想推动民族工业发展C.民族工业在一战后整体发展迅速D.列强进一步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30.中共成立初期曾宣称“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后调整为同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但不加入国民党,1922年8月下旬则决定中共党员视需要可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双周练历史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双周练高三历史 2023.03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东周之后,能演奏、聆听雅乐之人减少,墨子等人认为雅乐只是“先王陈迹”,无法教化百姓。
与此同时,以“郑卫之音”为代表的民间音乐大量进入王室宫廷。
这反映出A.社会变迁导致乐教衰落B.墨家思想顺应时代风潮C.政治动荡促进艺术传播D.世俗音乐成为文化主流2.东晋南朝时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都远超前代。
东晋与大秦、波斯和中南半岛上的国家有贸易往来:南朝对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贸易增多,与东南亚地区的交往更加频繁,还同天竺以及西亚、欧洲、非洲等地区有商品贸易交往。
这种现象主要缘于A.抑商政策的松动B.造船技术的进步C.江南经济的发展D.丝绸之路的开通3.宋代文官选任中,由中书门下负责选任的职位称为“堂阙”,由吏部负责选任的职位称为“部阙”。
下表是北宋元祐与南宋绍兴初期的知州、通判堂阙、部阙数额对比统计,大致如下:知州、通判堂阙、部阙数额对比这表明,宋代A.文官决策的科学性提高B.文官行政效率大大提升C.文官选任权力发生异变D.地方行政权力遭到削弱4.明清君臣、官民关系与父子关系纠缠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类似于法律上的拟制血亲关系。
但黄宗羲从“父子一气”而“君臣不同气”的气本论哲学层面否定了君臣之间的天然血缘联系,王夫之同样也认识到了君臣关系的非血属性。
他们的认识A.推动传统伦理秩序的崩解B.体现了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C.缘于中央集权制度的衰落D.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5.下表是晚清时期中国翻译日文书籍情况统计表。
这一变化的出现反映出当时中国对外学习A.方向由西方转向日本B.领域由自然科技转向社会科学C.主题由器物转向制度D.目标由求强求富转向文化革新6.1916年12月21日,北洋政府公布《民国纪念日修正案》规定:武昌起义之日即阳历十月十日,为国庆日。
精品解析: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设问指向词“旨在”可知,题目侧重考查榷茶制度推出的主要目的,政府旨在控制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且利润高的行业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B项正确;A项是政府控制茶叶产售的具体措施,排除A项;C项是防止贩茶人与政府争利,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本题只涉及到政府对茶叶的管理,不能说是实现商业管理的法制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6.唐文宗时实行植茶制度,“徙民茶树于官场,焚其就积者”,即实行“官种、官制、官销”制度。组织缉私队伍打击茶叶走私,规定如贩茶叶3次,总数累计超过300斤者即处死刑;如为茶园茶户,只要私卖茶叶百斤以上,便须“杖背”;如捕获有组织武装茶贩的“长行群旅”,“茶虽少,皆死”。这些举措旨在
A.控制茶叶产售各环节B.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点睛】
14.唐中期以后,工匠由直接在官府服役变为在可以较大范围内纳资代役。政府通过征收未服役工匠上缴的部分绢或钱之类,来作为雇佣其他工匠的开支。这一变化表明唐代
A.官营手工业走向衰落B.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C.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D.农民赋税负担增加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代中后期对工匠服役的形式进行了改革,工匠可以用实物或者货币来代替服役,这一变化表明唐代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B项正确;官营手工业走向衰落发生在明朝中后期,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显示出唐代等级秩序的变化,排除C项;工匠服役方式的变化并没有增加农民的赋税负担,排除D项。故选B项。
C.致力于维护平民利益实现社会公平D.反映早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知,罗马共和国时期,不断提高平民的法律地位,这有利于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扩大统治基础,B项正确;提高平民的法律地位,有利于实现贵族与平民在法律地位上的平等,但并没有改变贵族和平民的身份等级,所以A错误。罗马法目的在于维护奴隶主的利益,维护奴隶制度,而不是实现社会公平,所以C错误。材料与罗马法产生的时代背景没有关系,故D错误。故选B项。
名校卷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清末官僚政治的变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据材料可知,晚清捐纳的官员中大多数有商业背景,熟悉洋务,这些官员与传统官员有很大的不同,有些人后来主张建立民主政治、反对君主专制,因此,清末捐纳制度的实施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政治近代化,故选B项;清末科举制度被废除的主要原因是其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不是因为捐纳制度的推行,故排除A项;清朝推行捐纳制度主要是为了解决清朝的财政困难,不属于自救运动,故排除C项;清朝推行捐纳制度确实是为了解决财政危机,但并不表明捐纳制度的推行就解决了财政危机,故排除B项。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近镇人家多业机杆,间有业田者……”可知,清朝前期濮院镇农家的经营重心从农业转移到手工业,且把农田耕作看作副业,因忙于手工业而无暇顾及,不得不雇佣邻近的石门、桐乡农民来种“跨脚田”,C项正确;濮院镇农民雇佣邻近的石门、桐乡农民来种“跨脚田”,说明当时确实存在雇佣关系,但仅凭材料信息不能得出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这一结论,排除A项;材料中“人地矛盾”严重是指石(门)(桐)乡邑界,濮院镇没有体现这一现象,排除B项;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排除D项。故选C项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思想符合当时时代和学术的需要,因此晚清顾炎武地位的提升,故C项正确;材料“清初顾炎武名号并不高”说明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士大夫的文化品位,故B项排除;“博极群书,精于考证”“清初顾炎武名号并不高”说明D项错误。
【详解】依据题干“依照旧时粮册征收田赋”可知反映了太平天国采取比较务实的政策,以确保太平天国的财政收入,C项正确题;《天朝田亩制度》虽然没有真正实施,但题干并没有反映太平天国已明确废除《天朝田亩制度》,排除A项;题干反映了太平天国的政策相对务实,而非对基层治理力不从心,排除B项;依据题干“士农畏其虎势,无不输钱完纳”可知反映了太平天国的这一政策得到了贯彻执行,并没有反映下层民众对新制度的抵制,排除D项。故选C项。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月考历史试卷(二)扫描版含答案
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月考试卷(二)历史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得分:第I 卷选择题(共48分)叫P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耕(|符合题目要求)明 1.穰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在其兴盛时期,汇集天下贤圃|斟E固执士多达千人,苟子、孟子都在穰下学宫停留或者学习过,程下学宫成为当时各学派套萃的中心,许多学者受到上大夫的待遇。
据此可知,战国时期A .各国私学兴盛 B.文化交流频繁主型:民?C .专制王权的兴起 D.官僚政治的出现军§王I 2.秦代民田占有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对有爵者实行赐田制,二是对无爵曹志者实行授田制。
无论是赐田制还是授田制,皆为土地私有制。
该政策的推行A .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 B.推动国家统一的实现器;即| C.打击了地方贵族势力 D.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华革耕 3.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均将实现统一大业作为立国目标。
南北朝时期,北朝认为它就是中国,南朝是从自己分裂出去的一部分。
南朝也认为自己是中国,北朝应属它所有。
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C .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地区B .儒佛道之间交汇融通D.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4.宋太宗君臣谋划打败辽朝之后,在东北地区要建立的秩序是“美、雷、渤海之国,各选重望亲摘,封册为王……得案、雷、渤海以为外臣,乃守在四夷也”。
据此可知A .太宗意图占领上述游牧民族的地区B .太宗意图构建宋朝独尊的华夷秩序c.渤海已经归属北宋政治版图D .北宋已经放弃收复幽燕历史试题(雅礼版)第1页(共8页)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月考试卷(二)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I1 I z 3 4 I 5I 6 7 I s I 9 I 10 11 I 12 I 13 I 14 I 15 I 16答案IBIAI D I B IAIAI B IDI D I C IAIDI C l Cl DIC1. B[解析】级下学宫是官府性质的,而且A项“各国”扩大了范围,所以A项错误;材料与专制王权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与官僚政治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天津市南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南开中学2021—202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四次学情调查历史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纸上。
1.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
这意味着私田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D.所有权归国家所有2.为唐代卷草纹,该纹在魏晋时期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忍冬纹演变而成。
忍冬纹花卉形态消瘦、清朗,纹样简单,单纯质朴,而唐卷草纹多与牡丹、石榴、凤凰等动植物纹样灵活组合,变得雍容华丽。
这一变化A.体现唐文化兼收创新的特征B.突显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深入C.源自唐朝海上丝绸之路开通D.说明物种丰富决定艺术形式3.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长沙市铜官镇发现-处烧制釉下彩瓷的唐代窑址。
研究表明,有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朗和肯尼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出土过长沙铜官窑瓷器。
长沙铜官窑经营者为占领市场,在器物上标出“天下第一”等广告语,有的还把卖价制作在器物上这说明该窑A.最早使用釉下彩瓷技术B.注重市场营销策略C.代表官营手工业的水平D.产品主要销往海外4.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①《山阴志》选举、书院、学堂、新军、警察②《临安志》宫阙、宗庙、三省、台阁、禁军、科举、坊市③《四明志》职官考(府州官员)、学校考(本路蒙古学、本路儒学)④《绍兴志》科学技术、报刊、文物古迹、名家学术思想A.①②④③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5.甲午战争后有人认为:“欲图自强,莫亟于广兴学校,而学校中本原之本原,尤莫亟于创兴女学。
”1898年维新志士创办经正女学,以期“相夫教子、宜家善种、兴国智民。
”这一时期兴办女学A.开启了教育近代化进程B.服务于维新变法运动C.是民族危机加深的结果D.提高了妇女社会地位6.面对新高考改革,某中学设置校本课程“话说天津”,要求学生按下表材料确定一研究主题。
2021届河北衡水中学全国高三下学期3月第二次联合考试(II卷)历史试题 PDF版
D.增强了古代制
3.图 2 是一组甘肃河西地区魏晋古墓的壁画。这组作品反映出当时河西地区
第 1 页(共 12 页)
采桑图
耕种图
牧羊图
图2
A.丝织业领先于全国
B.家庭经济农牧互补
C.社会生产多元并存
D.小农经济占据主导
4.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授田的男丁每年须缴纳粟二石,为国家服劳役二十日,不去服
役可纳绢或布代役。这种课征平均占当时农民总收入的四分之一。这一做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学校道德教育的特点。(8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道德教育观念的转变,并说明其时代
价值。(11 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 分) 材料
美国学者斯皮瓦格尔在《西方文明简史》中写道:“工业革命改变了欧洲和世界的面貌。”
人人以自由生活为第一义”,建设“平民的道德”,面向全体国民、追求“平民人格”的实现
成为新时期道德教育的理念;从“教育即生活”的思想出发,主张德育应当从儿童的生活经
验出发,尊重和发挥儿童的道德自主性,“要知道处处有德育的机会,事事有德的意思,正
不如到特定的地方去寻求”。这表明人们关于德育模式的主张,渐渐由伦理知识本位转向了
A.强化了人身依附关系
B.消除了重敛人民的弊病
C.遏止了土地兼并现象
D.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5.1071 年,宋神宗在讨论是否变法时提出,变法虽会触及士大夫利益,但却对百姓有益
处。大臣文彦博却回答他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文彦博的回答
意在强调
A.统治者与被统治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B.士大夫应为改革时弊效力
D.建构稳定和谐的礼乐秩序
2022届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东沟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2届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东沟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礼记·王制》云:“……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
民生其间者异俗……”,西周封建着眼于天、地、人,尊“地之义”“民之行”“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以求“藏天下于地方、由地方以见天下”。
据此可知,西周封建()A.消弭了地域间的文化差异B.源于自然风土民情C.秉持天下一家的治国理念D.以神权政治为核心【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指出:根据气候的寒暖燥湿,宽广的山谷或大河等地理条件,采取不同的建制。
人民生活在其中有不同的习俗……注重对他们进行礼义方面的教化,而无须改变他们原有的习俗;注重政令的统一,而无须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以达到天下既地方,地方即天下,体现出“因俗而治,天下一家”,C项正确;A项表述绝对,排除A项;西周封建的出发点是巩固统治,排除B项;神权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项。
故选C项。
2.西汉各郡国每年都要向中央交纳一定的实物贡输,由于路远费烦,贡品多有损坏,往往政府得不偿失。
汉武帝元鼎二年,规定各郡国把贡品及运输费用,按当地市价折合成土特产品,上缴当地均输官。
均输官负责分类,有的运往京师,有的运往缺少这类产品的地区出售。
上述改革()A.增加了百姓负担B.削弱了诸侯国实力C.保障了商人的利益D.活跃了商品流通【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各郡国把贡品及运输费用,按当地市价折合成土特产品,上缴当地均输官。
均输官负责分类,有的运往京师,有的运往缺少这类产品的地区出售。
”可知,各郡国把贡品及运输费用,按当地市价折合成土特产品,上缴当地均输官。
均输官负责分类,有的运往京师,有的运往缺少这类产品的地区出售,有利于活跃商品流通,平抑物价,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项正确;增加了百姓负担,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削弱了诸侯国实力,是推恩令的作用,排除B项;保障了商人的利益,均输平准改革是政府改革,排除C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色中华 刘大白(民国7年)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 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 这是什么?—— 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
2021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一、本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代有位帝王曾这样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与此诗联系最密切的事件是( )
A .秦始皇总揽一切大权
B .唐太宗削弱了相权
C .明太祖废除了丞相
D .康熙帝扩大了皇权
2.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某小组收集了多幅“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其出土地分布如
下( )
出土省份
出土地点 陕西
米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山东
藤县宏道院、藤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 山西
平陆枣园 内蒙古
和林格尔 江苏 泗洪重岗、睢宁双沟镇
小组成员据此研究得出的下列结论最为恰当的是
A .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最先进
B .汉朝时使用牛耕的范围较广
C .汉代时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
D .汉朝时牛耕范围已经遍及全国
3.“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持这一观点的人物是( ) A .墨子 B .孟子
C .韩非子
D .黄宗羲
4.右图是一张民国初年的“月份牌”首页,对此图反映的信息
解读准确的是( )
A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使企业获得了发展的春天
B .广告已走入千家万户
C .社会风俗已悄然发生变化
D .时尚已成为人们追求的主旋律
5.对右图所示诗歌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新潮”主要是指维新变法潮流
B .“黑暗”指南京国民政府的“白色恐怖”统治
C .“一线红”暗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 .该诗创作的背景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6.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保证:“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及军事委员会指导”,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对特区和红军的领导权
②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中国共产党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
④中国共产党以让步换取和国民党合作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爆炸。
”
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是一种惊人的技艺。
”
这里的“宪法”指的是()
A.《权利法案》B.《1787年宪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8.右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四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科技的发展
B.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是在②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C.“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③时期取得的
D.杂交水稻选育成功是在④时期完成的
9.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
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
”
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C.从文明传承的角度研究历史D.史学无需穷尽人类的文明史
10.有一幅画把事物从日常的伦理中分离出来,创造了一种恍如梦境的画面:本来喧闹非凡的广场上空无一人,广场的醒目位置横卧着一个石膏人,标志着19世纪新技术的大钟与火车,却与久远的古典建筑物连在一起。
这是一种形而上的整体性意念关系的生动描绘,表现的是奇怪、忧伤、恐惧、隔绝之感,并暗示画家思念故乡之情。
该画的风格应该属于哪一流派()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画派 D.现代主义
11.德国哲学家康德说:“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不成熟
状态就是不经被人的引导,就对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而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加以运用,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下列关于康德对启蒙运动的理解错误的是()A.启蒙运动就是要启发民智,把潜藏于每个人自身之中的理性召唤出来
B.启蒙运动要使人类走出不成熟的依附状态,成为敢于运用自己理性的独立的人
C.启蒙运动号召人们用理性来批判专制王权,封建特权和神权
D.启蒙运动号召人们和宗教神学做最彻底的决裂,走上成熟理智的道路
12.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就是载着读者登上月球,观察地球的全貌或‘一个整体’的世界。
这个整体并非‘世界上各种文明的总和’,而是专指那些对世界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和运动,人类历史上那些互相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事件及运动,从而把人们的视野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带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而是人们更关注整个人类,而非局限于东方人或西方人。
”上述材料中的空白处应为()
A.唯物史观B.全球史观C.文明史观D.现代化史观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52分)
13. 人类社会在流动中不断地发展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6分)
主题1:人才流动
据统计,从秦武王(秦孝公之孙)到秦王赢政,秦国先后任命21人为丞相。
其中来自秦国的1人,来自楚国的7人,来自魏国的3人,来自齐国、赵国、燕国的各1人,另有7人不明国籍。
(1)根据的材料,概括秦国丞相构成的特点。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和条件。
(8分)
主题2:城乡流动
15世纪晚期,英国失地农民纷纷涌入城市。
1563年,英国议会制定法律,规定任何人都不得在没有书面许可的情况下离开其住地,否则将被逮捕和遣送。
1795年,英国颁布《贫民迁移法》,允许居民在规定的教区内迁移。
1846年,英国修改《贫民迁移法》,禁止对在某一教区居住5年以上者遣返原籍。
至此,限制农村人口进城定居的政策名存实亡。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15世纪晚期英国失地农民纷纷涌入城市的事件。
(2分)并分析18世纪晚期以来英国逐步放宽对人口流动限制的原因及影响。
(4分)
主题3:思想流动
嗟予小子无学,顽陋不足以言革命独立之大义。
兢兢业业,谨模拟美国革命独立之义,约为数事,再拜顿首,献于我最敬最亲爱之皇汉人种四万万同胞前,以备采行焉如下:
一、各人不可夺之权利,皆由天授
二、生命,自由,及一切利益之事,皆属天赋之权利。
三、不得侵人自由,如言论、思想、出版等事。
四、各人权利必要保护。
须经人民公许,建设政府,而各假以权,专掌保护人民权利之事。
五、无论何时,政府所为,有干犯人民权利之事,人民即可革命,推倒旧日政府,而求
遂其安全康乐之心。
迨其既得安全康乐之后,经承公认,整顿权利,更立新政府,
亦为人民应有之权利。
——邹容
《革命军》
(3)主题3中材料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6分)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主题4:资金流动
(4)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与前一个阶段相比,1958—1962年和1963—1965年我国资金在重工业和农业领域流动的变化及其原因。
(12分)
14.(16分)材料一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
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
——《日本政治史》材料二明治天皇政府把全国分成3府72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为“求知识于世界”,日本还请来了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师。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日本对西洋文明的主张是什么? 明治维新中体现了这种主张的措施是什么?(4分)
(2)材料二表明了明治维新的哪些内容?(6分)
(3)日本政府在明治维新前、明治维新时期及明治维新后的对外政策分别是什么?(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