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I住宅建设技术导则解读
CSI住宅体系的装配式装修施工技术研究

CSI住宅体系的装配式装修施工技术研究发布时间:2021-08-09T15:19:28.670Z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5期3月上作者:李燕花[导读] 随着现代工艺的发展,CSI技术逐渐走进大众对的视野,成为了一种新的装修方式,主要是利用工厂化的形式,将其生产出的部品部件,运用合理的装配式方法以及正确的程序,同时配合干法装修工艺完成的。
本篇文章主要围绕CSI住宅体系的装配式装修施工技术这一内容展开,进行有关的分析与探讨,希望可以为未来CSI住宅体系的发展贡献微弱的力量。
深圳市中深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李燕花广东深圳 518000摘要:随着现代工艺的发展,CSI技术逐渐走进大众对的视野,成为了一种新的装修方式,主要是利用工厂化的形式,将其生产出的部品部件,运用合理的装配式方法以及正确的程序,同时配合干法装修工艺完成的。
本篇文章主要围绕CSI住宅体系的装配式装修施工技术这一内容展开,进行有关的分析与探讨,希望可以为未来CSI住宅体系的发展贡献微弱的力量。
关键词:CSI住宅体系、装配式、装修施工、技术分析引言:很多地方的住宅楼都选择了使用装配式结构以及装配式装修方法,可以更好的展现出房屋的优势,并且这一装修方式的存在与我国的国情发展相契合,属于一种新型的建造方式,可实现为住宅建筑的工业化发展助力,同时还能够起到普及绿色建筑的作用。
1 CSI住宅体系及其设计原则分析CSI住宅体系的概念了解到,其主要包括了支撑体以及填充体这两方面,将这两部分分开来看,形成了最终的住宅建筑体系。
对于其中C而言,其主要表达的是在我国国情影响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相关部品的发展状态而形成的具体要求;对于S而言,其主要表达的是拥有一定的耐久性、公共性的住宅支撑体,属于住宅中那些无法进行变动的重要内容;对于I而言,其主要表达的是那些拥有一定灵活性的住宅内填充题,可以根据自己使用需求做出改变的部分。
所谓的支撑体,主要涉及到了承重墙、柱、梁、板等多项内容,同时还包括了公共的管线、设备等,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模数协调,各个功能的正常使用,满足基本尺寸以及结构的需求。
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立要点与技能导则(修订稿)The Construction Points and Technical Guidelinefor Intelligent Systems of Residential Quarters(Revised Edition)建立部住宅财产化促进中心二00五年十二月目录1.总则 (3)总体目标与建立原则 (3)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立要求 (4)小区计划设计要求 (5)住宅性能认定要求 (5)2.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品级分别 (5)2.1一星级 (5)2.2二星级 (6)2.3三星级 (6)3. 系统技能要求 (7)系统结构 (7)系统功效 (7)系统硬件 (7)系统软件 (11)系统集成 (11)系统的维护 (12)4. 系统实施细则 (12)一星级 (13)二星级 (15)三星级 (18)1.总则1.1 总体目标与建立原则为适应21世纪信息社会的生活方法, 提高住宅功效质量, 居住小区(简称小区)智能化系统应接纳现代信息传输技能、网络技能和信息集成技能,进行科学设计、优化集成、精心建立,提高住宅高新技能的含量和居住情况水平,以满足居民现代居住生活的需求。
系统建立原则如下:1.切合国度信息化建立的目标、政策和地方政府总体计划的要求;2.系统的品级标准应与项目开发定位相适应;3.智能化系统的计划、设计、建立必须遵循国度和地方的有关标准、范例和划定;4.智能化系统的计划、设计、建立应与土建工程的计划、设计、建立同步进行;5.智能化系统必须实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并到达国度划定的验收标准;6.智能化系统建立应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我国住宅信息设备和软件财产的生长。
1.2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立要求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立应切合“文明居住情况”的要求,接纳先进、适用的智能化成套集成技能,提高居住区的宁静性、适用性和物业治理水平。
建立主管部分应勉励住宅信息集成企业、产物与设备开发企业积极到场住宅财产现代化事情,生长新兴的住宅信息财产。
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那么〔修订稿〕The Construction Points and Technical Guidelinefor Intelligent Systems of Residential Quarters〔Revised Edition〕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年十二月目录1.总那么 (3)1.1总体目标与建设原那么 (3)1.2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要求 (4)1.3小区规划设计要求 (5)1.4住宅性能认定要求 (5)2.小区智能化系统的等级划分 (5)2.1一星级 (5)2.2二星级 (6)2.3三星级 (6)3. 系统技术要求 (7)3.1系统结构 (7)3.2系统功能 (7)3.3系统硬件 (7)3.4系统软件 (11)3.5系统集成 (11)3.6系统的维护 (12)4. 系统实施细那么 (12)4.1一星级 (13)4.2二星级 (15)4.3三星级 (18)1.总那么1.1 总体目标与建设原那么为适应21世纪信息社会的生活方式, 提高住宅功能质量, 居住小区〔简称小区〕智能化系统应采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进行科学设计、优化集成、精心建设,提高住宅高新技术的含量和居住环境水平,以满足居民现代居住生活的需求。
系统建设原那么如下:1.符合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地方政府总体规划的要求;2.系统的等级标准应与工程开发定位相适应;3.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必须遵循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标准、标准和规定;4.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应与土建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同步进行;5.智能化系统必须实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并到达国家规定的验收标准;6.智能化系统建设应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我国住宅信息设备和软件产业的开展。
1.2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要求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应符合“文明居住环境〞的要求,采用先进、适用的智能化成套集成技术,提高居住区的平安性、适用性和物业管理水平。
我国CSI住宅体系户型设计要点解析

我国CSI住宅体系户型设计要点解析建筑行业是国家的基础行业,一个国家建筑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其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国民生计的发展,所以自从建国至今,我国一直都十分重视发展建筑行业,尤其是在建筑形式及其结构设计方面不断发展创新。
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大,所以住宅建筑的建设量巨大,相应的建筑能源消耗也非常之大,在此背景下,需要寻找一种同时具备节能、环保、生态及高效等优点的建筑形式。
而CSI住宅体系正满足了这一要求。
在CSI住宅体系的设计中,户型设计是一项关键要点,本文主要针对我国CSI住宅体系户型设计要点进行了解析。
标签:CSI住宅体系;户型设计;设计要点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各方面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这使得近现代的建筑形式日益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一些新的建筑形式渐渐出现在人们眼前,CSI住宅体系就是其中之一。
CSI住宅体系与传统住宅建筑形式相比,具有耐久性好、可变性强、污染小、能耗小以及二次装修方便等优点,它有效改善了我国住宅建筑普遍存在的短寿命现象。
不过,在CSI住宅体系的设计中存在着一些重难点环节,户型设计就是其中之一。
以下就结合实际,来谈谈我国CSI住宅体系户型设计要点,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一、我国CSI住宅体系户型设计要点分析CSI住宅体系是一种新型住宅形式,也是一种长期、可持续的住宅模式。
我国疆域广阔、人口众多,各地文化特色和气候条件各不相同,所以CSI住宅体系往往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而进行不同的设计。
建筑的支撑体与填充体部分分离这种模式是CSI住宅体系发展的根本,该模式能够实现填充体、室内物品以及支撑体的工业化生产和现场拼接。
(一)注意结构基础的耐久性CSI住宅体系的建筑支撑体结构部分和设备基础应当注意耐久性。
其在设计中应当应用抗震且耐久的混泥土来建设支撑体结构部分,从而大大提升住宅中关键节点的耐久性及住宅整体的安全性。
可以说,耐久性是CSI住宅体系最重要特色之一,同时这也是实现CSI住宅体系使用时间长期化的根本。
CSI住宅建设技术的意义和特点

2010.11 /61为应对全球性气候变化,我国制定了到2020年国内单位生产总值(G D 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住宅产业理所应当作为重要领域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由大量消耗资源转变为低碳环保,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住宅产业应对气候变化所面临的困难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我国住宅建设用钢占全国用钢量的20%,水泥用量占全国总用量的17.6%,城市建成区用地的30%用于住宅建设,城市水资源的32%在住宅使用过程中消耗,住宅使用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20%左右(若再考虑加上建材生产和建造的能耗,住宅总能耗约为37%左右) 。
可见住宅产业对资源消耗大,对环境影响大,将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减排承诺的主要战场之一。
当前,住宅产业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主要存在以下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1.传统的住宅建设很少考虑住宅全寿命周期的更新和改造,可改造性能差使得住宅居住品质不能得以长期维持,是我国住宅使用寿命较短的原因之一,既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也是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
根据《住宅建筑规范》G B50368的规定,我国普通住宅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少于50年 ,但据统计显示,我国普通住化生产体系,劳动生产效率低下。
作为标准基础的计量标准、设计标准、制造标准、质量检验标准、测试标准等比较重要,同时需要对行业内现有标准进行整合和统一。
标准化是产业化的基础,而统一模数又是实施标准化的基础。
统一模数制,是为了实现设计的标准化而制定的一套基本规则,使不同的建筑物及各部分构件的尺寸统一协调,使之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以加快设计速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造价。
5.传统的住宅建设模式造成住宅性能和品质不高,因现场施工错误导致住宅质量问题频发,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于居住品质的需求。
如施工工人现场施工精度不够,只能靠用灰砂抹平,占用有限的室内空间,还容易引起内墙开裂。
二、CSI住宅的产生与特点C S I住宅是将住宅的支撑体部分和填充体部分相分离的住宅建筑体系,CSI住宅建设技术的意义和特点 刘美霞 刘 晓图1世界各国建筑平均寿命对比宅建筑的平均寿命仅为30~40年,不仅远低于欧美各国百年左右的建筑寿命(如图一),也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
阐述CSI住宅的发展及应用设计

阐述CSI住宅的发展及应用设计摘要为了响应国家的产业化住宅的发展要求,实施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方式,阐述了CSI住宅体系形成及发展的过程,并综合阐述其在aa国内发展的必要性。
关键词CSI体系;可变性住宅;节约能源前言为了贯彻国家提出的节约能源、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号召提出了CSI住宅在实践中应用的可行性,并且响应国家的产业化住宅的发展要求,实施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方式。
为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清晰可循的市场图像与技术路线并可为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住宅提供了技术开发课题。
1 国内外发展及理论研究现状1.1 开放建筑理论的提出1961年,荷兰的哈布拉肯教授出版著作,最早提出住宅建造新观点。
随后于荷兰成立SAR(Stichting Architecten Research)建筑研究基金会,真正形成所谓开放建筑(Open Building)理,随后发展为支撑体系统(Support System )与填充体系统(Infil1 System)。
1.2 从开放至住宅到可变体系住宅SI住宅的设计理念:第一,社会性。
可以长期使用,满足循环型社会长期耐用型建筑的需要,即耐久性。
第二,可变性。
从居住人的生活习惯来看,根据家属的生活习惯、不同的居住主体和随时间的推移等可以自由自在地变更内填充体。
第三,产业化观点。
SI住宅相应部件绝大多数采用工业化预制生产的方式,这种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兼顾住宅建设的近期需要和远期改造的可能。
在全球大规模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困扰下,SI住宅的做法是很好的解决办法。
1.3 CSI中国支撑体系住宅CSI住宅采用结构支撑体(Skeleton)和填充体(Infill)完全分离的方法施工的住宅。
其根据住宅主体功能不同分为两部分,即外部结构体和内部填充体。
通过标准化、工厂化生产,以减少现场作业,减少环境污染,避免传统住宅二次装修带来的浪费,是一种真正实现了能够满足不同时期、不同家庭、不同需求的全装修住宅。
2 建筑单体中的应用2.1 住宅单体的可变体系设计(1)支撑体。
《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doc

《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稿)1.总则1.0.1示范工程总体目标与实施原则为促进住宅建设的科技进步,提高住宅功能质量,采用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推动住宅产业现代化进程,建设部在总结“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项目”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拟自2000年起,用五年左右的时间组织实施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示范工程)。
其总体目标是:通过采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进行精密设计、优化集成、精心建设和工程示范提高住宅高、新技术的含量和居住环境水平,以适应21世纪现代居住生活的需求。
示范工程建设实施原则如下:1.必须符合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地方总体规划建设的要求;2.应在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进行;3.示范工程的等级标准应与拟建住宅小区的定位及住宅性能的等级标准基本适应;4.示范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应与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建设同步进行;5.示范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必须遵循国家和地方的统一标准、规范;6.示范工程的部品应采用集约化生产的相互匹配的产品、设备进行现场精密组装;7.示范工程必须实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并达到国家统一规定的验收标准。
要提高工程优良品率,创优质工程;8.成片开发建设的小区,智能化建设必须纳入住宅开发建设的全过程,实行统一规划、设计、建造;9.示范工程建设应推广、应用适度超前的先进、适用、优化集成的成套技术体系和设备体系;10.示范工程建设应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我国住宅信息设备、软件产业的发展。
1.0.2示范工程分类为使不同类型、不同居住对象、不同建设标准的住宅小区,合理配置智能化系统建设,示范工程按其功能要求、技术含量、经济合理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划分为:一星级(普及型,符号★,下同)、二星级(提高型,符号★★,下同)、三星级(超前型,符号★★★,下同)三种类型。
1.0.3示范工程建设要求示范工程建设应符合“文明居住环境”的要求,采用先进、适用的智能化成套集成技术,提高居住区的安全性、适用性和物业管理水平。
CSI概述及实例

CSI住宅概述及实例一.CSI住宅定义SI住宅是指住宅的承重结构骨架(SKELETON ORSUPPORT)具有高耐久性(要求耐久年限为百年以上),而且是固定不变的。
但住宅所用的分隔构件,则可以根据住户的不同要求而灵活变换。
即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可以依使用者的需要或爱好,分隔成多种多样的内部空间(INFILL)。
在SI住宅中。
S(SKELETON OR SUPPORT)即承重结构骨架与I (INFILL)即内部空间的关系。
是一种可变与不可变的关系,而最终决定S与I的人物也有所不同。
S是不可变的,它是由专业建筑设计人员经过精确的测算潜心设计而完成的;I 是可变的,它是由使用者自己来设计和决定的。
SI住宅的这一特性,既保证了住宅建筑的安全可靠性、整体形象风格上的一致性等公共利益;同时也给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充分表现自我创造力的平台,让他获得一种“住在了自己设计的空间里”的满足感,这种对人性化的尊重?又保证了住户的个人利益。
CSI住宅即CHINA SKELETON ORSUPPORT 中国SI住宅。
二. C SI住宅的意义如果你家里的水管漏水怎么办?答案是把楼板刨开查找漏水处;如果你家里的电路出了问题怎么办?答案也是刨开墙体进行修理,此后还有更多类似的答案和解决方法……然而,这些在目前住宅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采用了SI住宅体系的房屋中都不会再出现了。
CSI住宅目标:百年安全,百年耐用,百年可变。
而在未来,随着住宅产业化的发展,采用SI住宅体系建造的住宅将成为普遍现象CSI住宅体系是一个开放性的、通用性很强的工业化体系,采用结构体与填充体分分离,使填充体在不影响和破坏结构体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可更新性和改造性,可满足不同家庭不同时代的需求;通过双层楼板、天棚、墙体等将建筑骨架与内装、设备分离。
当内部管线与设备老化时,可以在不伤害结构体的情况下进行维修、保养,并方便地更改内部格局,以此延长建筑寿命为实现百年住宅提供条件,极大地提升了住宅的可持续居住性。
CSI住宅_长寿化住宅引领住宅发展的未来_刘东卫

2010.11 /59住宅寿命与可持续居住的挑战——世界各国建筑寿命◆我们的房子,能住100年吗?◆我们的房子,能否成为一种优良资产留给子孙后代?传统的住宅建设很少考虑住宅全寿命周期的更新和改造,可改造性能差使得住宅居住品质不能得以长期维持,是我国住宅使用寿命较短的原因之一,既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也是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
根据我国《住宅建筑规范》G B50368的规定,我国普通住宅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少于50年。
据资料显示,英国、法国、美国、荷兰、德国的建筑统计平均使用寿命分别为125年、85年、78年、68年、64年。
“百年老屋”随处可见,一栋房屋经历了几代人使用,成为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的旅游资源。
而我国普通住宅建筑的平均寿命仅为30~40年,不仅远低于欧美各国的建筑寿命,也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
因此,重新审视今天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型的传统住宅建设模式,加强全社会对于住宅寿命和耐久质量问题的认识,大力推进长寿化住宅建设成为我国住宅发展建设的当务之急。
C S I住宅——中国的长寿命住宅CSI住宅(China-Skeleton-Infill Housing System),其中C是China的缩写,表示基于中国国情和住宅建设及其部品发展现状而设定的相关要求;S 是Skeleton的缩写,是指住宅的支撑体部分(包括结构体和围护体等);I是Infill的缩写,是指住宅的填充体部分(包括内装体和设备管线等),是住宅内住户在住宅全寿命周期内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改变的部分。
C S I住宅是针对当前我国住宅建设方式造成的住宅寿命短、耗能大、质量通病严重和二次装修浪费等问题,在吸收开放式住宅建设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先进S I住宅建设发展经验,而确立的一种新型的具有中国住宅产业化特色的住宅建筑体系。
C S I 住宅力求提高住宅支撑体的物理耐久性,使住宅的生命周期得以延伸的同时,既降低了维护管理费和资源的消费,也提高了住宅的资产价值。
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修订稿)The Construction Points and Technical Guidelinefor Intelligent Systems of Residential Quarters(Revised Edition)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二00五年十二月目录1.总则 (3)1.1总体目标与建设原则 (3)1.2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要求 (3)1.3小区规划设计要求 (5)1.4住宅性能认定要求 (5)2.小区智能化系统的等级划分 (5)2.1一星级 (5)2.2二星级 (6)2.3三星级 (6)3. 系统技术要求 (7)3.1系统结构 (7)3.2系统功能 (7)3.3系统硬件 (7)3.4系统软件 (11)3.5系统集成 (11)3.6系统的维护 (12)4. 系统实施细则 (12)4.1一星级 (13)4.2二星级 (15)4.3三星级 (18)1.总则1.1 总体目标与建设原则为适应21世纪信息社会的生活方式, 提高住宅功能质量, 居住小区(简称小区)智能化系统应采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进行科学设计、优化集成、精心建设,提高住宅高新技术的含量和居住环境水平,以满足居民现代居住生活的需求。
系统建设原则如下:1.符合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地方政府总体规划的要求;2.系统的等级标准应与项目开发定位相适应;3.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必须遵循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标准、规和规定;4.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应与土建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同步进行;5.智能化系统必须实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并达到国家规定的验收标准;6.智能化系统建设应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我国住宅信息设备和软件产业的发展。
1.2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要求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应符合“文明居住环境”的要求,采用先进、适用的智能化成套集成技术,提高居住区的安全性、适用性和物业管理水平。
CSI住宅建设技术导则解读

当前城市中最为普遍的高 层集合式住宅,将不同使 用年限的管线、门窗、分 接器等部品和主体结构埋 设在一起,装修和改造时 开墙凿洞,破坏主体结构, 影响主体结构的使用寿命。 CSI住宅利用在室内六面体架设的架空 地板、吊顶和墙面夹层等架空层来实现 结构体与填充体的分离连接,实现了支 撑体与填充体的基本分离。(右图为管 线系统与结构体分离示意图)
1.主体结构百年以上的耐久年限 2.厨卫、居室均可变更 3.住户参与设计
为推动CSI住宅的发展,促进先进适用建筑体系和通 用化住宅部品体系的形成,加快住宅产业现代化的 进程,制定本导则。
•总则 •术语 •CSI住宅设计
•CSI住宅部品技术
•CSI住宅施工 •CSI住宅维修与管理 •CSI住宅质量与评定 •导则内容的编写注重突出 CSI住宅在设计、施工和维修管理上的特殊
CSI住宅在支撑体、 填充体分离的基础 上,通过合理的结 构选型,减少或避 免套内承重墙体的 出现,并使用工业 化生产的易于拆卸 的内隔墙系统来分 割套内空间,来实 现套内主要居室布 局化。
•
按耐用年限不同,划分为5个等级:
1)05型:正常使用条件下耐久年限为5~10年; 2)10型:正常使用条件下耐久年限为10~15年; 3)15型:正常使用条件下耐久年限为15~25年; 4)30型:正常使用条件下耐久年限为25~50年; 5)50型:正常使用条件下耐久年限为50年以上。
性,与传统住宅建设相一致的地方遵循现行国家规范、标准
①支撑体部分与填充体基本分离; ②拥有完善的住宅维修和维护管理计划; ③主要居室布局可变更性; ④按耐久年限和权属关系划分部品群; ⑤部品模数化、集成化; ⑥套内接口标准化; ⑦卫生间实现同层排水和干式架空。
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1.总则1.0.1 总体目标与建设原则为适应21世纪信息社会的生活方式, 提高住宅功能质量, 居住小区(以下简称小区)智能化系统总体目标是:通过采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进行精密设计、优化集成、精心建设,提高住宅高新技术的含量和居住环境水平,以满足居民现代居住生活的需求。
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原则如下:1.符合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地方政府总体规划建设的要求;2.智能化系统的等级标准应与项目开发定位相适应;3.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必须遵循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4.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应与土建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同步进行;5.小区必须实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并达到国家规定的验收标准;6.小区建设应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我国住宅信息设备和软件产业的发展。
1.0.2 小区分类为使不同类型、不同居住对象、不同建设标准的小区合理配置智能化系统,小区按不同的功能设定、技术含量、经济投入等因素综合考虑,划分为:一星级(符号★,下同)、二星级(符号★★,下同)、三星级(符号★★★,下同)三种类型。
1.0.3 小区建设要求小区建设应符合“文明居住环境”的要求,采用先进、适用的智能化成套集成技术,提高居住区的安全性、适用性和物业管理水平。
在建设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小区建设,鼓励住宅信息集成企业、产品与设备开发企业积极参与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发展新兴的住宅信息产业。
1.建立和完善住宅智能化工程质量保障体系1)住宅智能化技术、产品、设备和通过优化集成后的成套设备的质量审验:2)小区工业化、装配化作业的质量监控制度;3)小区质量综合评价制度。
2.实行住宅智能化系统与小区同步建设。
1)住宅智能化系统与居住小区实行统一规划、设计、施工;2)小区应采用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经济合理的材料、设备和产品;3)小区应逐步实现工业化、装配化施工,减少现场加工。
浅析CSI住宅设计

浅析CSI住宅设计摘要:本文通过对CSI住宅的介绍及分析,提出作为建筑师在CSI住宅设计中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CSI住宅想变就变几点思考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CSI residential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presenting as an architect in CSI residential design considerations.Key words: CSI house to change thinking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对住宅“多样化、灵活性、适应性和可变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城市住宅的建设已经开始由量的满足转变为对质的追求。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如何让DIY更好的融入生活,而拥有一套可以想变就变的住宅,一定是很多人的梦想,从住宅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采用先进住宅设计理念来提高住宅的灵活性、舒适性和健康性,实现住宅节能减排的目标,也是倡导低碳生活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集合住宅,灵活性和可变性差、维修困难、资源浪费严重等弊端逐渐显露,这和人们所追求的住宅舒适性与可变性相矛盾,难以满足居民的个性化需求,而CSI住宅这种新型住宅形式的出现,将使想变就变成为现实。
CSI住宅CSI住宅是针对当前我国传统住宅建设方式造成的住宅寿命短、耗能大的质量通病和二次装修浪费等问题,在吸收支撑体(SAR)和开放建筑(Open Building)理论特点的基础上,借鉴日本KSI住宅和欧美国家住宅建设发展经验,确立的一种具有中国住宅产业化特色的住宅建筑体系。
CSI住宅是将住宅的支撑体部分和填充体部分相分离的住宅建筑体系,其中C是China的缩写,表示基于中国国情和住宅建设及其部品发展现状而设定的相关要求;S是英文Skeleton的缩写,表示具有耐久性、公共性的住宅支撑体,是住宅中不允许住户随意变动的一部分;I是英文Infill的缩写,表示具有灵活性、专有性的住宅内填充体,是住宅内住户在住宅全寿命周期内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改变的部分。
CSI住宅_从理想到现实的婵变

中国建筑寿命偏短,一直饱受诟病,而建筑的拆除与新建,则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极不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CSI住宅的推出,是破解此问题的手段之一。
但被视为中国“百年住宅”建筑体系基础的CSI住宅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仍是陌生的,想必建筑部品行业只有加深对它的了解,主动参与其推广的进程,才能在未来的住宅建设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CSI住宅起航户型设计一直是置业者购房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但在不远的将来,“户型”一词或许将从楼书中消失。
到那时,开发商将仅仅给购房者提供大空间、无户型的房子,住户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分割室内空间,整体厨房、整体卫浴还可以像家电一样任意放置,住了多年以后,可在不产生建筑垃圾的情况下随心所欲改变户型。
听起来难以置信吗?但这样的房子已经在变为现实,并将在2011年开始销售。
山东济南市住宅产业化发展中心主任王全良介绍,这种房子被称为CSI新型住宅,济南三箭汇福山庄作为首批试点项目将从2011年6月起开始对外出售这种新型住宅。
济南先行试点CSI在2010年举办的第十二届现代生活方式展上,济南市住宅产业化发展中心展出其历时3年成功研发的新型住宅体系CSI住宅,引起了众多关注。
当时展出的整个CS1住宅内部由一扇扇内隔墙板组成,把空间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房间,从外形上看与普通的装修房并无多大的差别。
但其独特之处就在于这些内隔墙板可以拆除并进行自由组装,满足不同时期住户对于住宅空间的需求。
比如,当二人世界升级为三口之家时,原先的两室一厅就可以自由变为三室一厅。
此外,C S1住宅设有双层地板,各种管线被铺设在架空地板层,维修起来特别方便。
王全良介绍,正由于各种管线铺设在架空层内,可以让户内的隔墙、厨房、卫生间和各种管线等填充体自由分布,这样,户内的厨房、卫生间、内隔墙就可以根据住户的意愿进行安排、布置,使户型随住户需要“想变就变”。
“济南已经开始了CSI住宅试点,三箭汇福山庄和鲁能领秀城将率先进行尝试。
”王全良称,三箭汇福山庄已经规划出一栋6层住宅楼进行试点,并有望于2011年6月份推向市场。
《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稿)7.doc

《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稿)7《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稿)1、总则1.0.1示范工程总体目标与实施原则为促进住宅建设的科技进步,提高住宅功能质量,采用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推动住宅产业现代化进程,建设部在总结“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工程项目”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拟自2000年起,用五年左右的时间组织实施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示范工程)。
其总体目标是:通过采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进行精密设计、优化集成、精心建设和工程示范提高住宅高、新技术的含量和居住环境水平,以适应21世纪现代居住生活的需求。
示范工程建设实施原则如下:1、必须符合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地方总体规划建设的要求;2、应在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进行;3、示范工程的等级标准应与拟建住宅小区的定位及住宅性能的等级标准基本适应;4、示范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应与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建设同步进步;5、示范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必须遵循国家和地方的统一标准、规范;6、示范工程的部品应采用集约化生产的相互匹配的产品、设备进行现场精密组装;7、示范工程必须实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并达到国家统一规定的验收标准。
要提高工程的优良品率,创优质工程;8、成片开发建设的小区,智能化建设必须纳入住宅开发建设的全过程,实行统一规划、设计、建造;9、示范工程建设应推广、应用适度超前的先进、适用、优化集成的成套技术体系和设备体系;10、示范工程建设应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我国住宅信息设备、软件产业的发展。
1.0.2示范工程分类为使不同类型、不同居住对象、不同建设标准的住宅小区,合理配置智能化系统建设,示范工程按其功能要求、技术含量、经济合理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划分为:一星级(普及型,符号,下同)、二星级(提高型,符号,下同)、三星级(超前型,符号,下同)三种类型。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讲解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二○○一年五月1 总则1.0.1 为了在住宅建设中充分贯彻执行“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八字方针”,加强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十五”计划纲要的指导精神,参照世界各国在住宅生态环境建设上所采用的技术及标准,结合我国国情,特制定《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以下简称为:《导则》)。
1.0.10 生态小区建设应以人为本,应将住宅建设紧密地与环境及人类的生活本身融为一体,营造和谐的居住环境与人文环境。
1.0.11 本《导则》中所涉及的各技术系统的建设应与小区规划、设计、建设同步进行。
1.0.12 生态小区建设应达到“商品住宅性能评定方法和指标体系”(试行)中3A级商品住宅环境性能指标及有关的性能指标要求。
1.0.14 本《导则》适用于新建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
2 能源系统2.1 一般要求2.1.1 在生态小区中,建筑节能应严格按照建设部发布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第76号令)执行。
2.1.3 绿色能源的使用量宜达到小区总能耗的10%(折合成电能计算)。
2.2 工程建设与技术要点1利用太阳能光热技术时,宜使用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
2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时,发电系统宜与小区的电网并网。
3 利用风能时,应结合小区的空间景观合理布置,发电系统宜与小区的电网并网。
4 利用地热能时,宜用作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冷热源。
2.2.4 其它绿色能源的利用应结合生态小区的实际情况合理采用。
3 水环境系统3.1 一般要求3.1.1 节水器具的使用率应达到100%。
3.1.2 污水处理率应达到100%,达标排放率必须达到100%。
3.1.3 应建立中水系统和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其使用量宜达到小区用水量的30%。
3.1.4 小区绿化、景观、洗车、道路喷洒、公共卫生等用水宜使用中水或雨水。
4 气环境系统4.1 一般要求4.1.1生态小区内的室外空气环境质量宜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KSI、CSI、SAR住宅体系

KSI CSI SAR住宅体系SI 的S是英文Skeleton的缩写,是住宅躯体、支撑体的意思,是住宅的结构体系部分;I是英文Infill的缩写,指住宅里面的填充体,Infill包括设备管线和内装修。
SI住宅就是采用结构支撑体和填充体完全分离方法施工的住宅。
KSI“S”(住宅的结构部分)+“I”(住宅里面的填充体)+“K”(日本“都市再生机构”)=所谓KSI住宅(都市再生机构开发的SI住宅)。
KSI住宅体系不采用承重墙的建筑方式,而是通过将支撑体和填充体分离的方式,使填充体在不影响支撑体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可更新性和改造性KSI住宅中的结构体要求具有百年以上的长期耐久性,有支持填充体变化的柱梁地面结构。
建筑有效利用的寿命被延长,住户可以根据生活要求的发展而改变居住空间,满足了多样化的居住方式。
据此特点,人们可以根据生活习惯及家庭成员的变化自由的变更房间布局以及内部装饰,从而使填充物具备了可变性。
而且,由于下水管道的配管以及电气配线也可以轻松变动。
因此在厨房以及浴室等场所内,可以方便的进行比较繁琐的下水管道的位置变更作业。
这样即使是集合住宅,但是上下层中可采取不同风格的房间布局。
和一些SI体系将门窗划分到支撑体系不同的是,日本KSI体系通过实验,将门窗划分到填充体体系,这意味着门窗在房屋未来改造中的可变性大大增加。
在日本,大多数KSI住宅都是由都市再生机构设计运营的,借助这种新制度,他们希望能将KSI住宅体系变得更加多元。
目前日本做了一个新的尝试,把一栋建筑的上面几层作为毛坯房交给民间公司,让民间公司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内装修和经营,再租给住户,这在东京是很少见的。
CSICSI住宅是在借鉴日本的KSI住宅的基础上,中国研制出的“中国支撑体住宅”。
S和I两大主体部分同日本基本相同外部结构体采用高耐久才来延长其使用寿命,住户内部分隔墙、各类管线、地板、厨卫等内部填充体,通过标准化系列化实现工厂化生产,以减少现场作业,确保工程质量,减少环境污染,避免二次装修的浪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按所处空间和权属的不同划分为共用部品和住户专用部品: 1)共有部品包括:公共设备系统、公共管线系统、公共部位照明系 统、公共消防系统等。 2)住户专有部品包括:架空系统、套内管线系统、内隔墙系统、卫 浴系统、厨房系统、储藏收纳系统、门窗系统、套内照明系统、套内 消防系统、套内其他设备系统等。
当前城市中最为普遍的高 层集合式住宅,将不同使 用年限的管线、门窗、分 接器等部品和主体结构埋 设在一起,装修和改造时 开墙凿洞,破坏主体结构, 影响主体结构的使用寿命。 CSI住宅利用在室内六面体架设的架空 地板、吊顶和墙面夹层等架空层来实现 结构体与填充体的分离连接,实现了支 撑体与填充体的基本分离。(右图为管 线系统与结构体分离示意图)
传统的住宅建设很少考虑住宅全寿命周期的更新和改造, 可改造性能差使得住宅居住品质不能得以长期维持,是我 国住宅使用寿命较短的重要原因之一。 传统的以现场湿作业为主的住宅建设方式粗放。 传统的住宅建设以单项技术推广为主,缺少对各项技术的 集成与整合。 住宅部品接口标准化程度低。 传统的住宅建设模式造成住宅性能和品质不高
•一、导则出台背景 •二、发展中国特色CSI住宅 •三、导则内容与特点
(一)住宅产业节能减排
我国制定了到2020年国内单位生产总值(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 目标。 住宅产业消耗能源占全国总量的约37%,将成为 节能减排的重要战场。 我国住宅建筑寿命短,资源浪费严重。
•促进了日本的住宅产业化发展,实现了住宅的长寿命和
高品质
支撑体住宅 (SAR)理论
开放建筑 (Open building)理 论
日本KSI住 宅建设发展 经验
具有中国住宅产业化特色的住宅 建筑体系——CSI住宅
CSI住宅 , China-Skeleton-Infill housing system 支撑体与填充体相分离的新型长寿命工业化住宅建筑 体系。其中 C是China的缩写;其中S是英文Skeleton 的缩写,表示具有耐久性、公共性的住宅支撑体,包 括结构主体、共用管线及设备等,是住宅中不允许住 户随意变动的一部分;I是英文Infill的缩写,表示具有 灵活性、专有性的住宅内填充体,包括各类套内设备 管线、隔墙、整体厨卫和内装修等,是住宅内住户在 住宅全寿命周期内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改变的部分。
套内接口标准化是指 对套内水、电、气、 暖管线系统、内隔墙 系统、储藏收纳系统、 架空系统之间的连接 进行规范和限定,是 提高各类部品维修、 更换的便捷性和效率,
建立工业化部品集 成平台的纽带
部品集成是一个由多 个小部品集成为单个 大部品的过程,大部 品可通过小部品不同 的排列组合增加自身 的自由度和多样性。 部品的集成化不仅可 以实现标准化和多 样化的统一,也可 以带动住宅建设技术 的集成。
住宅建设过程高物耗、使用过程高能耗与建设省 地节能环保型住宅的目标相左 住宅建设效率低、住宅性能与品质低下,无法满 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于居住品质的需求
•开放建筑(Open
building)理论:
应该将住宅建设的过程向居者者敞开
“建筑师不要试图去设计住宅,而应将精力放在如何向居 住者提供良好的从事设计的条件和环境”
1.主体结构百年以上的耐久年限 2.厨卫、居室均可变更 3.住户参与设计
为推动CSI住宅的发展,促进先进适用建筑体系和通 用化住宅部品体系的形成,加快住宅产业现代化的 进程,制定本导则。
•总则 •术语 •CSI住宅设计
•CSI住宅部品技术
•CSI住宅施工 •CSI住宅维修与管理 •CSI住宅质量与评定 •导则内容的编写注重突出CSI住宅在设计、施工和维修管理上的特殊
பைடு நூலகம்
太阳能建筑集成化
集成式整体卫浴
CSI住宅通过架设架 空地板或设置局部降 板,将户内的排水横 管和排水支管敷设于 住户自有空间内,实 现同层排水和干式架 空。以避免传统集合 式住宅排水管线穿越 楼板造成的房屋产权 分界不明晰、噪音干 扰、渗漏隐患、空间 局限等问题。
•有助于中国全装修住宅市场的完善和发展 •有利于实现住宅建造的工业化施工 •明确划分开发、设计、施工及部品供应方之间的责任和义务
•延长住宅寿命,提升住宅的可持续居住性,有效避免住宅重复
建设和拆除 •增加住宅科技含量,满足居民对功能舒适度和户型多样性的要 求
•为住宅产业化发展提供新的平台 •形成中国特色的百年住宅,实现省地节能环保
CSI住宅在支撑体、 填充体分离的基础 上,通过合理的结 构选型,减少或避 免套内承重墙体的 出现,并使用工业 化生产的易于拆卸 的内隔墙系统来分 割套内空间,来实 现套内主要居室布 局可以随着生活习
惯和家庭结构的 变化而变化。
•
按耐用年限不同,划分为5个等级:
1)05型:正常使用条件下耐久年限为5~10年; 2)10型:正常使用条件下耐久年限为10~15年; 3)15型:正常使用条件下耐久年限为15~25年; 4)30型:正常使用条件下耐久年限为25~50年; 5)50型:正常使用条件下耐久年限为50年以上。
•支撑体住宅(SAR):早期开放建筑理论在荷兰的发展
结构体与填充体的分离供应 以开放性、模数化的结构体设计为套内空间的自由变化提 供可能------增加住宅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KSI住宅:开放建筑理论在日本的发展和应用
融合了住宅工业化建造与部品化供应 确保骨架结构(skeleton)的耐久性与抗震性 确保户内装修及设备(infill)的可变性
性,与传统住宅建设相一致的地方遵循现行国家规范、标准
①支撑体部分与填充体基本分离; ②拥有完善的住宅维修和维护管理计划; ③主要居室布局可变更性; ④按耐久年限和权属关系划分部品群; ⑤部品模数化、集成化; ⑥套内接口标准化; ⑦卫生间实现同层排水和干式架空。
住宅长寿 命的基本 保证
住宅建设 高效率、 高品质的 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