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政区划调整对广州市的影响
政区等级升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深圳为例
独立性是审计 的本质特征 , 是审计的生命 。 注册会计师的
的影 响。改革开 放以来 , 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 济体制转
地方政府 的经济权 力得到加强 , 因此 , 各行政 区的经 济功能也 公信力在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出具审计意见时所展示的独立 型 , 随之得到强化 。 鉴于此 , 中国行政 区的调整 和等级的升降合理与否 性( 实质上的独立和 形式 上的独立 ) 。如果 注册会计师不同时 尤其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具备实质上 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 , 就无法客观 、 公正地执行 对区域经济的发展 , 审计业 务、 发表审计意 见 , 注册会计师审计 也就 没有存在的必 要。因此 , 全注册会计师行业的 自律机制 , 耍健 优化注册会计
2 完善 公 司 内部 监督 、
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 通过记录 、 计算 、 分析 、 检查等方法 , 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的合 法性 、 合理性和有效性 进行监督。从企业 内部来说 ,要正确认识会计监督 的重要地 位,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的学习 , 强化会计工作 内部 自身法律监 督; 要健全企业内部控制 , 使参与经济业务事 项的所有过程的
全 政 地 会计监督 , 有效 地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 , 这是对 当前经济领域 异 , 国有 若 干层 次等 级 的 行政 区域 。 区等 级 不 同 . 区经 济发
政府监督主要是指我 国财政 、 审计 、 、 税务 人民银行 、 证券监督
等部1 ]依照有关法律 、 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职责 , 对有关单位 的会计资料实施会计监督检查 , 进行宏观调控。 这样在建立健
五、 结论
要的作用。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在特定的行政 区域 内进行 , 地方的
都是以行政 区为单位。 换句话说 , 行政 综上所述 , 会计舞弊是一个严峻的社会 I , 司题 在未来较长 经济数据以及考核指标等 ,
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成功经验
间扩 展和统一高效行政 而调整,也是为了 对开发区的行政区划体制做了大胆探索 当 前 我 国 存 在 大 量 各 种 类 型 的 开 发 配 合 城 市 发 展 战 略 规 划 的 需 要 而 进 行 的
调 整。广 州 市 经 过 5年的 快 速 发 展 发 现 , 如 果 不 进 行 行 政 区 划 管 理 体 制的 整 合 , 区, 由于 其 只有 经 济 功 能,没 有 行 政 建 制,
以致于 出现 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户
的 难 以解 决 广 州市 经 济 发 展 中存 在 的 若 干 问 口问题 、外 来 人 口 管 理 问题 、社 会 保 障 问 题 。在 广 州经 济 技 术 开 发 区和 南 沙 经 济 技 和建设,推进广州市的城 市化和现代化进 题 。于 是 ,根 据 发 展 经 济 区 需 要 ,结 合 现 箩 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有的行政 区划格局,进行新的行政区划调 术 开 发 区分 别 新 设 立 行 政 区 “ 岗区 ”和 程, “ 沙 区 ” 是 为 了从 根 本 上 理 顺 这 两 南 ,正 整,为 广州市的 “ 进”和 “ 东 南拓 ”奠定 了坚 实的 基 础。
随
制。特 别 是 处 于 快 速 发 展 中的 大 城 市 , 发
广州市行政区划调续健康 发
展 的 重 要 因素。于 是 ,变 革 城 市 行 政 区划
成为一种扩展城市 空间的主要手段 。近年 来 大城 市行 政区划调 整成为 一股 不可阻
0 挡的趋势。我国南方的特大 城市广州,分 而 越 秀 区只有 不 到 l 平 方公 里 ,行 政 区划 设 置不尽 合理。加上一些 “ 插花 地” 飞 、“ 别 在 20 0 0年和 2 0 年 对 城 市的 行政 区 05
中国历史疆域漂变 广州地区的变迁
中国历史疆域漂变广州地区的变迁中国历史疆域漂变广州地区的变迁中国历史悠久而丰富多样,其疆域也经历了多次漂变和变迁。
其中,广州地区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地方,其变迁反映了中国历史疆域的演变。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探讨广州地区的变迁,以展现中国历史疆域的丰富与多样性。
古代至南北朝时期,广州地区属于邕州,是中国南方的重要边疆。
在邕州建立初期,广州地区主要由临桂、永宁、合浦等县组成,疆域相对较小。
然而,随着中国南方政权的变迁,广州地区的疆域开始扩张。
隋唐时期,广州地区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枢纽,并逐渐发展为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
广州地区的边界开始扩大,包括越南北部地区和南海诸岛。
这一时期,广州地区的疆域逐渐形成了初步的轮廓。
宋元时期,广州地区的疆域几乎包括了今天广东省的全部地区。
这一时期,广州地区的发展达到了巅峰,成为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广州地区的疆域漂变主要体现在城市的扩张和农村的开发。
许多城市在此时建立,如中山、梅州、惠州等,使广州地区的疆域得到进一步扩大。
明清时期,广州地区的疆域基本保持稳定。
尽管在这段时期有一些边界的调整,但整体上广州地区的疆域没有发生大的漂变。
然而,广州地区在这一时期仍然是中国南方的一个重要地区,保持了其政治和经济中心的地位。
现代以来,随着中国的国土统一,广州地区的疆域进一步被细分和调整。
1949年以后,广东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划单位,广州市成为广东省的省会。
在此后的几十年间,广州地区的疆域变化不大。
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州地区的疆域开始发生新的漂变。
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腾飞,使广州地区成为中国南方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群。
广州地区的疆域开始向周边地区拓展,与珠海、深圳等城市相融合,形成了一个更加庞大的城市区域。
总结起来,广州地区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地方,其疆域经历了多次漂变和变迁。
从古代到现代,广州地区的边界发生了很大的扩张和调整。
这一漂变反映了中国历史疆域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06.29•【字号】穗府[2005]23号•【施行日期】2005.06.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区划地名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穗府[2005]23号)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广东省调整广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05)35号)和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同意广东省调整广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粤府函[2005)84号),现就我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有关行政管理工作的交接时间(一)自新的越秀区、荔湾区人民政府经区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之日起,东山区、芳村区人民政府终止,新的越秀区、荔湾区人民政府开始对所辖区域实施行政管理。
(二)南沙区、萝岗区人民政府自经区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之日起开始对所辖区域实施行政管理。
(三)对于行政区划调整所涉及的镇(街)、村(居),具备交接条件的,有关区、县级市和开发区应抓紧做好交接工作。
自交接完成之日起,由接收一方对接收区域实施行政管理。
二、交接前对各有关区、县级市、开发区的工作要求(一)各有关区和县级市人民政府、开发区管理机构及其职能部门的行政执法主体地位、各项行政执法权限和程序(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强制措施等)、各项法律文书效力不变,各有关单位应当继续履行行政执法职责。
(二)各有关区和县级市人民政府、开发区管理机构及其职能部门应当按照现有管辖区域、行政职能权限、行政隶属关系、各项政策和制度,继续做好本职工作,依法履行职责,加强领导和监督,保持工作的衔接和政策的延续,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拖延、拒绝履行工作职责。
(三)在市编委未对涉及调整的行政区域内的机构、人员编制作出调整决定之前,各有关单位应当保持机构和人员的稳定。
关于区划调整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就区划调整问题发表一些看法。
区划调整是国家行政区划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划调整不断,其中不乏成功的案例。
在此,我想就区划调整问题谈几点看法。
首先,区划调整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区划调整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在调整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资源禀赋、产业布局等因素。
以广东省为例,近期对广州市的区划调整,正是为了促进城市协调发展,提高行政效率。
通过将花都区、增城区、从化区划归为独立地级市,有利于优化行政管理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其次,区划调整要注重区域协同发展。
区划调整不能仅仅关注单个城市的发展,更要注重区域间的协同发展。
在调整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地地理位置、交通状况、产业关联等因素,推动区域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例如,安徽省将140多个村庄划入河南省,正是为了加强两省合作,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第三,区划调整要充分考虑历史文化传承。
我国历史悠久,各地文化底蕴深厚。
在区划调整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地方特色文化。
如湖南省岳阳市下辖9个区县,正是为了传承岳阳楼、洞庭湖等历史文化名胜。
第四,区划调整要注重民生保障。
区划调整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在调整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民生保障。
一方面,要确保调整后的行政区划有利于民生改善,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另一方面,要确保调整过程中,各项民生政策得到落实,保障人民群众权益。
最后,区划调整要遵循法治原则。
区划调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必须遵循法治原则。
在调整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确保调整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总之,区划调整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认真研究、科学规划,确保调整工作顺利进行。
在此,我建议以下几点:1. 加强对区划调整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各地实际情况;2. 建立健全区划调整决策机制,确保调整工作的科学性、民主性;3. 注重区域协同发展,推动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4. 保障民生,确保调整工作有利于人民群众利益;5. 遵循法治原则,确保调整工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城市中轴线调研报告
从新旧城市中轴线看广州的发展--广州市城市中轴线认知考察思考由于地理位置临近和平时生活的原因,我们小组的成员有不少的机会接触到广州城市中轴线,但对中轴线的认识仅仅局限于周边的某些地标建筑,景观,没有过多的思考和了解。
所以我们小组决定选择城市中轴线的主题进行调研,并于11月17日在广州新中轴线进行实地考察,参考搜集到的资料,最后得出我们的调研成果。
广州城市中轴线的概况和历史背景城市中轴线对一座城市的发展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被视为城市脊梁。
它是城市历史最深厚的积淀,赋予城市独特的人文内涵,它也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支撑。
城市中轴线的规划是一项城市设计的系统工程。
它涵盖了诸多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景观要素,并影响到城市总体轮廓及系统环境的框架关系。
广州是中国的南大门,自建城以来一直是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在城市发展的两千多年来,城市中心发展稳定,一直没有移动过,在城市这是较为独特的。
城市中轴线是历代城市发展规划,建筑设计的产物,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的城市文化标志,体现了这个城市的文化与历史的传承变迁,乃至城市的精神文化生活品味。
广州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城市空间形态不断发生变化,至今形成了传统中轴线和新中轴线两条城市中轴线,承载着不同的城市发展故事,也承担着不同的城市功能。
传统中轴线位于广州中心城区,有镇海楼、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大楼、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人民公园、广州城市原点标志、广州解放纪念碑、海珠桥等。
传统中轴线的萌生可追溯到秦代番禺城建立之初(今越秀区),2000多年的时间跨度里,旧城区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其周边地区存留着广州最丰富的古代及现代早期的历史文化陈迹,是广州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地区。
传统中轴线上的节点大多具有深刻的政治及历史意味,是广州的政治文化中心。
该轴线通过白云山脉、纪念性建筑与珠江水域的串联,建立了“山、城、水”一体的传统城市结构基本构架,形成张弛有序的空间结构,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园林绿化建设以及旧城改建纳为同一体系,体现了广州“历史、风景、街市、生活”的城市设计理念。
利用霍尔城市演变模型探究广州郊区化发展新阶段
利用霍尔城市演变模型探究广州郊区化发展新阶段摘要:广州作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大都市,是中国较早出现郊区化的城市之一。
而近十年来,随着广州城市演变及行政区划不断的调整,新时期下的郊区化发展阶段又进展如何?本文应用霍尔城市演变模型,基于对广州各区县1982-2010年人口数据分析,鉴定其城市演进阶段及郊区化程度,并结合郊区化发展原因及动力机制对该模型下不同时期的不同结果做以解析和探讨。
关键词:霍尔城市演变模型;郊区化;广州;新阶段郊区化兴起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发达国家,我国郊区化雏形是八十年代末率先在北京、上海、广州、沈阳、大连、苏州、杭州等大城市出现的。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城市建设改革,旧城更新,工业区外迁,城市边缘居住区等,逐渐由原来的向心集聚转变为离心扩散发展,郊区化趋势日渐明显。
但是随着2005年广州行政区划的调整,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的划分及新时期下郊区化判定需要重新考量,郊区化程度有待深入研究。
通过探究广州郊区化发展新阶段来更好的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具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意义。
一、模型和郊区化概念世界著名城市规划学家彼得.霍尔(p.hall)提出的城市演变模型是认识城市发展阶段与鉴定城市郊区化的经典模型,认为城市中心区出现人口负增长是城市郊区化的典型标志。
该模型根据大都市中心区与郊区间聚集的向心力和扩散的离心力比较,把城市发展演变过程分成5个阶段:(1)绝对集中阶段。
郊区人口向城市中心区聚集,使城市中心区人口高速增长;(2)相对集中阶段。
中心区和郊区人口同时增长,但向心聚集增长高于离心扩散增长;(3)相对分散化阶段。
郊区人口增长高于中心区,离心扩散占据主导;(4)绝对分散阶段。
中心区人口负增长,离心扩散明显;(5)流失的分散阶段。
中心区出现“空心化”,人口流向郊区及非都市区,进入严重的郊区化及逆城市化阶段。
应用霍尔的城市演变过程理论,可以通过第三阶段相对分散化和第四阶段绝对分散中中心区人口负增长来判定郊区化的前兆和初期现象,郊区化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是中心区与郊区之间集聚与扩散关系发生逆转的阶段,当离心力超过了向心力,那么城市发展便进入了郊区化。
行政区划调整对广州市郊区化发展的作用分析
l
行政 区划调整对广 州市郊 区化发展 的作用分析
杨 海华
( 暨南大学 管理 学院, 广东 广 州 5 03 ) 16 2
【 摘 要 】 郊 区化是城 市空间扩展 的结果 , 是城 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深入对郊 区化 的动力机制研 究 , 于掌 也 对 握郊 区化 的演变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近几年我国一些大城市进行 的行政 区划调整是新一轮郊 区化发展 的重要 动力机制。文章 以近十年来 的广 州市行政 区划调整为例分析 了行政 区划调 整对郊区化发展所产 生的重要作用。 【 键 词 】 郊 区化; 关 行政 区划调 整; 撤县设 区
三 、 政 区 划调 整 对广 州 市郊 区化 发 展 的作 用 分 行
析
在市管县 的行政管理体制框架下 , 市县之 间存在不 同的利 益诉求导致两种权力博弈现象 比较普 遍 , 市县之 间矛 盾越来越 突出 , 而这 些 矛 盾 最 直 接 的 表 现 就 是 市 县 之 间 的城 市 规 划 不协 调、 不统一 。 城市发展定位不明确 、 产业发展规划相雷同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郊 区化 的有序开发 。 行政 区划调整根本的 目的就在 于保证区域城 市规划能够统一推行 。 广州市通过这两次行政 区 划调整, 程度 上理顺 了城市 中心 区与郊 区的利益关系 , 一定 使城 市发展冲破 了行政 区划 的体制约束 , 这对广州市郊 区化能够在 统一规划 的要求下有序进行起到 了重要的作用 。 其具体作用主
、
问题 的提 出
从 上述研究 中我们 会发现政府 行为在 郊区化发展 中起着 十分重要 的作用 。 但是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仅停 留在宏观层 面, 而缺乏对具体行政制度 变革 等某 些微观层面的研究 。近些 年我 国一些大城 市进行 的行政 区划 调整是 新一轮郊 区化发展 的 重要 动力 机 制 。 文 以近 十 年 以来 的 广 州市 行 政 区划 调 整 为 本 例, 试图 以微观 的视角来分析行政 区划调整对郊区化发展所产 生的重要作用 。
区划调整后情况汇报
区划调整后情况汇报
最近一段时间,经过地方政府的努力,我们的区划进行了一些调整。
现在,我将向大家汇报一下这次区划调整后的情况。
首先,经过这次区划调整,我们的行政区划得到了优化和完善。
一些原本交通不便、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新的区划设置更加合理,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其次,这次区划调整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新的行政区划将会带来一些新的政策和资源支持,这将为我们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但同时,也需要我们做好适应和调整,确保区划调整带来的利益最大化。
另外,这次区划调整还涉及到一些民生问题。
一些居民可能会面临居住环境、教育医疗资源等方面的变化。
我们需要及时了解民生需求,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居民的生活不受影响。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这次区划调整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获得感。
我们将会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积极配合,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区划调整后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贡献我们的力量。
总而言之,这次区划调整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区划调整后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贡献我们的力量。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配合!。
行政区划调整对广州市影响
浅析行政区划调整对广州市的影响摘要:本文在分析广州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的背景和原因的基础上,对2000年和2005年广州做出的调整进行研究。
浅析行政区划调整给广州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提出解决矛盾和问题需要设计一套既能激励地方发展,又可以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的制度体系。
关键词:行政区划调整;影响;广州一、广州行政区划调整的背景我国大城市行政区划调整,都发生在经济快速发展与空间约束的矛盾之下。
广州市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为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能够打破行政区划的体制束缚,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变革城市行政区划已成为一种扩展城市空间的主要手段。
广州的一些老城区面积狭小,各个区域在定位上不够明显,定位上的雷同使得发展中存在冲突问题等。
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管委会没有行政权力却代管实施部分行政功能,是管理上大问题。
种种现实表明,需要通过调整行政区划予以解决。
二、近年来广州行政区划调整概况行政区划调整属于上层建筑,它必将与经济和政治紧密相连。
目前,县以上行政区划调整变更事项主要包括大中城市的市辖区调整、撤地设市、政府驻地迁移、行政区更名等内容。
建国后,广州共进行了21次大的行政区划调整[1]。
2000年5月,撤销番禺市、花都市设立番禺区、花都区;2005年4月,撤销东山区,将其区域并入越秀区;撤销芳村区,将其区域并入荔湾区,新设立南沙区和萝岗区;撤销芳村区,将其区域并入荔湾区,新设立南沙区和萝岗区。
2000年和2005年两次行政区划调整对于广州市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两次行政区划调整主要涉及到4种类型行政区划的变革:1、撤市设区;2、市辖区合并;3、新设市辖区;4、局部地域的调整。
这两次的行政区划调整确立了广州市以组团式位置的跨越式城市发展战略。
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广州市将原城市行政管辖区附近的近郊县、乡、镇纳入城市行政区范围,管辖面积得到大幅度增加,广州市区管辖总面积由调整前的1 443平方公里猛增至3682.39平方公里,增加了近2.6倍。
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影响研究
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影响研究近年来,中国行政区划调整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因为这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行政区划调整是政府对行政边界进行重新划分的过程,其目的是优化区域布局、提高行政效能和促进经济发展。
本文将探讨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首先,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当一个地区经济实力较强时,行政区划调整可以进一步推动其发展。
例如,将一个具有特色产业集群的地区划为一个新的行政单位,可以提高该地区的行政效能和吸引力,进一步推动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此外,行政区划调整还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整合行政区域,可以达到更好的资源配置效果,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然而,行政区划调整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当原有的行政区划边界改变时,可能会导致政府投资的不稳定性。
之前政府投资的项目和计划可能需要重新制定,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降低。
此外,行政区划调整还可能带来行政体制和政策的不连续性。
原有的政策和制度需要重新调整和适应,这可能导致行政管理的混乱和决策的滞后。
行政区划调整也会对社会结构产生影响。
在行政区划调整后,原有的社会关系可能发生变化,这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例如,原有社会团体的组织形式和关系需要重新调整,可能会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性的增加。
此外,行政区划调整还可能导致一些群体的权益受损。
一些边缘地区可能会因为行政区划调整而失去一些政府资源和关注,这可能会引发社会不满和不平等的问题。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行政区划调整的积极影响,政府应制定合适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在行政区划调整中注重民众的参与和民意的征集,避免一刀切的做法。
这样可以增加政策的可行性和社会的认可度。
其次,政府应加大对调整后地区的扶持力度,确保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例如,可以通过财政扶持、产业政策等方式加大对调整后地区的支持。
此外,政府还应注重行政体制和政策的连续性,在行政区划调整后及时调整政策和管理措施,避免造成经济和社会的不稳定。
行政区划调整 调研报告
行政区划调整调研报告一、引言行政区划调整是指根据国家或地方政府的需要,对现有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和改革的过程。
这一过程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对于国家和地方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调研报告旨在分析行政区划调整的背景、目的、影响和挑战,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背景行政区划调整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和地方的发展,原有的行政区划可能无法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
因此,需要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和改革,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行政区划调整通常是由政府主导的,通过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来实施。
三、目的行政区划调整的目的是为了优化行政管理和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通过合理划分行政区域,可以更好地实施政策和规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此外,行政区划调整还可以减轻行政负担,提高公共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性。
四、影响行政区划调整对于国家和地方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行政区划调整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通过合理划分行政区域,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其次,行政区划调整可以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通过合理划分行政区域,可以实现政府职能的优化和提升,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最后,行政区划调整还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
通过合理划分行政区域,可以减少行政冲突和矛盾,提高社会管理和治理水平。
五、挑战行政区划调整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行政区划调整需要考虑各方利益的平衡。
由于行政区划调整涉及到资源的重新分配,可能会引发一些利益冲突和争议,需要政府及时处理和解决。
其次,行政区划调整需要考虑历史和文化因素。
行政区划的调整应该尊重历史和文化传统,避免对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最后,行政区划调整需要考虑实施的可行性和成本效益。
行政区划的调整应该符合实际情况,避免浪费资源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六、结论行政区划调整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通过合理划分行政区域,可以优化政府管理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城市化、行政区划调整与地方政府规模
城市化、行政区划调整与地方政府规模作者:周寒来源:《领导科学论坛》2021年第12期摘要:地方政府规模影响着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地区治理绩效。
文章利用我国269个地级市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城市化、行政区划调整对于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
研究发现,撤市(县)设区推动了地方政府规模的扩张;地方政府主导的土地城市化进程与地方政府规模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城市人口密度与地方政府规模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土地城市化;撤市(县)设区;政府规模中图分类号:D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1)12-0013-09基金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基于新城市主义视角的广州非中心城区功能疏解策略研究”(2018GZYB01)一、引言地方政府是中国经济增长、国家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承担着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职责。
而地方政府规模①则是地方政府履行其公共服务职责、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地方政府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辖区内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治理效果,因为在我国现行的财权与事权体制下,地方政府是辖区内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者,既包括提供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生产性公共服务,还包括提供与民生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非生产性公共服务。
近年来,随着市场化、城市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地方政府的支出规模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以此来回应日益复杂且多元的治理环境。
同时也有学者指出,地方政府規模扩张产生了负面影响,比如投资低效、非生产性公共服务的挤出效应等[1][2]。
另外,各类地方融资平台兴起,地方政府以此为手段进行投融资活动。
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扩张还会引发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
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也从侧面反映了地方政府收支失衡、入不敷出的问题。
因此,研究地方政府规模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对地方政府治理绩效的影响。
同时也是对地方政府财政健康状况的关注,以此来约束地方政府的支出行为,降低财政风险。
区划调整后效果评估报告
区划调整后效果评估报告根据中央政府的要求,区划调整是对一个地区内部行政划分进行重新划定的过程。
区划调整的目的是优化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加强资源配置和面积发展的平衡。
这种调整可能涉及到各种层级的行政单位,例如省、市、县、镇、村等。
对于一个区划调整的效果评估,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在调整后的区划下,行政管理是否更加高效。
这涉及到行政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行政区域的范围是否合适,以及行政服务是否得到提高等方面。
调整后,行政机构的设置应该遵循合理的原则,使得行政管理更加有序、高效。
行政区域的范围应该经过合理的划分,使得各个行政单位的面积和人口相对平衡,便于行政服务的提供与推进。
另外,调整后的行政区划应该能够提高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比如缩短行政审批时间,提高行政效能等。
其次,区划调整的效果评估还需要考虑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划调整后,可能会出现一些经济发展的问题,比如资源配置不合理、经济发展不平衡等。
因此,需要评估调整后的区划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
这涉及到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是否合理,经济发展是否有利于推动区域内各个地区的共同发展,以及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否有所改善等。
评估结果可以基于统计数据,例如经济增长率、人均收入、就业率等指标。
此外,区划调整的效果评估还需要考虑社会发展的因素。
调整后的区划可能会影响到社会资源的分配和社会服务的提供。
因此,需要评估调整后社会资源配置是否更加合理,社会服务是否得到了改善。
社会发展的指标可以包括教育水平、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数据,以及社会安全、社会稳定等因素。
最后,还需要考虑民众的满意度和参与度。
区划调整涉及到民众的利益和权益,因此,民众的满意度和参与度对于评估区划调整的效果至关重要。
评估可以通过民意调查、专题访谈等方式来获取民众对于调整后区划的意见和反馈。
将民众的意见与调整前后的数据对比,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区划调整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一个区划调整后的效果评估,需要考虑行政管理的高效性、经济发展的影响、社会发展的情况以及民众的满意度和参与度等方面。
广州市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广州市城市空间结构分析广州市新的行政区域划分为五个片区,即都会区、花都片区、从化片区、增城片区和南沙片区。
发展方向传统的城市格局使城市空间发展捉襟见肘,目前环境、交通、土地存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未来的发展潜力。
行政区划调整解决了城市向南发展的政策门槛,使广州有可能从传统的“云山珠水”的自然格局跃升为具有“山、城、田、海”特色的大山大海格局,为建设生态安全的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广州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只有在发展中通过控制和引导解决,要采用有机疏散、开辟新区、拉开建设的措施,力争优化结构、保护名城,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城市形象。
规划确定东、南部为都会区发展主要方向,确定都会区空间布局的基本取向为:南拓、北优、东进、西联。
南拓:南部地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大量基于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发展的新兴产业、会议展览中心、生物岛、大学园区、广州新城等将布置在都会区南部地区,使之成为完善城市功能结构,强化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的重要区域。
北优:北部是广州主要的水源涵养地,应优化地区功能布局与空间结构,由于新白云国际机场在花都,在保证贯彻“机场控制区规划”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发展临港的“机场带动区”,建设客流中心、物流中心。
东进:以广州21世纪中央商务区的建设拉动城市发展重心向东拓展,将旧城区的传统产业向黄埔——新塘一线集中迁移,重整东翼产业组团,利用港口条件,在东翼大组团形成密集的产业发展带。
西联:西部直接毗邻广州市直接吸引区——佛山、南海等城市,应加强广州同这些城市的联系与协调发展,加强广佛都市圈的建设,同时对西部旧城区进行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保护名城,促进人口和产业的疏解。
城市结构广州市未来城市空间结构为:以山、城、田、海的自然格局为基础,沿珠江水系发展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城市结构珠江呈枝状蜿蜒流过广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沿江发展的城市景观。
沿珠江前航道发展带、沿珠江后航道发展带、沿沙湾水道发展带,与广州旧城中轴线,新城市中轴线以及沿地铁二号、三号线、四号线等多条用地发展轴交汇形成多中心网络型发展形态。
行政区划调整与大都市区发展_以广州市为例
时,却也使得开发区的社会管理负担
例,其面积仅只有8.9 km2,仅相当于
(2)行政管理效能的下降。
加重,开发区的角色淡化,而且由于
海珠区的1/10、天河区的1/16、白云
一方面,由于城市规划、土地管理 领导职位增多、管理部门增多、办事
区的1/100,城区面积明显偏小,而根 等主要权限都被统一到市里。区国土 程序增多,又要应对上级对口的部
(2)加强了“开发区”的社会管理。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区合一,
是全国5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经过 20多年的发展,广州开发区的面积已 经达到了79km2,2006年工业产值达
现
到了200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代
城 市 研 究
2007(12)
27
1/4,相当于1996年广州全市的工业 主体在越秀区,但周边很多商业街位 行政管理的层级,行政管理的过程延
总产值。“开发区”是一种由于工业发 于原东山区,商业步行街和周边的商 长。再加上,相比于市,区的行业管理
展而形成的新城市空间。当其达到了 业街是一个相辅相成、有机的整体, 部门对地方情况要更为熟悉。因此,
一定规模后,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工业 但在过去,由于行政分割,越秀区、东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行政管理
发展问题,而且由于人口的迅速膨 山区只能各行其是,甚至相互抵牾, 效能的下降。
胀,还涉及到社会管理与政府公共服 从而不利于整个商圈的统一规划和
(3)导致了虚假的城市化,并为圈
务问题。萝岗区设立后,即加强了辖 管理。
地大开方便之门。
区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
(5)有利于减轻老城区发展的压
一方面,行政区划调整将大量农
2 行政区划调整与大都市区发 展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回顾与展望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回顾与展望韩文超;刘云亚;刘松龄【摘要】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州市历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历程,并根据不同时期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策略的不同,将城市总体规划划分为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至2000年和2000年以来三个阶段,并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规划编制和实施等情况进行了总结.指出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政府在不同时期,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主要问题或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过改革开放40年快速发展后,面对快速变化且日益复杂的城市发展问题,传统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机制逐渐表现出诸多不适应性.认为未来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应重塑空间规划体系,重回总规战略性,重构“总控联动”机制.【期刊名称】《城市观察》【年(卷),期】2018(053)001【总页数】13页(P76-88)【关键词】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编制;空间结构【作者】韩文超;刘云亚;刘松龄【作者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政府规划编制部;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政府规划编制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9.27一、引言长期以来,城市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规)一直是规划实践和规划理论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
实践层面,各城市政府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要求,组织总规的编制和实施。
理论层面,学者们对总规编制和实施机制进行了持续的研究(邹兵,2003;赵民,郝晋伟,2012;郑德高,葛春晖,2014)。
尽管对于总规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论,但总规必须改革似乎已成为各方共识(陈岩松,王巍,2004;马武定,文超祥,2006;李晓江等,2011)。
但现有研究多从当下时点出发对总规存在问题和改进对策进行论述。
部分学者将总规放到更长的时间跨度,分析总规的地位、作用和演变趋势(杨保军,陈鹏,2012;易晓峰,2015),但总体而言此类研究尚不多见。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通知-穗府[2005]19号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通知正文:----------------------------------------------------------------------------------------------------------------------------------------------------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通知(穗府[2005]19号)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省政府报请国务院同意,我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如下:一、撤销东山区、芳村区,设立南沙区、萝岗区。
二、将原东山区的行政区域,白云区的矿泉街道,天河区的登峰街道、天河南街道的杨箕居委会和中山一居委会、沙东街道濂泉路以西、北环高速公路以南、广源东路以北的区域划归越秀区管辖。
越秀区人民政府驻越华路。
三、将原芳村区的行政区域划归荔湾区管辖。
荔湾区人民政府驻中山七路。
四、将番禺区的南沙街道和万顷沙镇、横沥镇、黄阁镇,灵山镇的庙南村、七一村和庙青村的部分区域,东涌镇的庆盛村、沙公堡村、石排村的各一部分区域划归南沙区管辖。
南沙区人民政府驻黄阁镇凤凰大道。
五、将白云区的萝岗街道,钟落潭镇的九佛、穗北2个居委会和红卫、凤尾、埔心、蟹庄、枫下、佛朗、燕塘、莲塘、山龙、重岗、黄田、何棠下、迳下、长庚14个村,黄埔区的夏港街道、荔联街道的笔岗居委会、穗东街道的东基和西基2个自然村,天河区新塘街道的玉树村,增城市中新镇的镇龙居委会和镇龙、迳头、九楼、大坦、麦村、金坑、均和、福洞、福山、大涵、汤村、旺村、洋田、新田14个村,新塘镇的贤江、新庄、永岗、禾丰4个村划归萝岗区管辖。
萝岗区人民政府驻志诚大道。
附件:1.原广州市行政区划图(略)2.调整后广州市行政区划图(略)二00五年六月七日——结束——。
小议我国当前政府信息公开——从广州行政区划调整中的“保密”工作引发
作者: 操馨元;孙昌兴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部,安徽合肥230052 出版物刊名: 华东经济管理 页码: 32-34页 主题词: 政府信息公开;《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
摘要:广州市通过几年的蕴量和研究,于2005年10月最终完成了行政区划调整。在整个实 施过程中,广州市委一直严格保密,甚至连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也未通报。文章在分析这一事件 的基础上,对现行的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和现状进行了研究,对未来信息公开的发展提出了 相应的出路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行政区划调整对广州市的影响
摘要:本文在分析广州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的背景和原因的基础上,对2000年和2005年广州做出的调整进行研究。
浅析行政区划调整给广州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提出解决矛盾和问题需要设计一套既能激励地方发展,又可以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的制度体系。
关键词:行政区划调整;影响;广州
一、广州行政区划调整的背景
我国大城市行政区划调整,都发生在经济快速发展与空间约束的矛盾之下。
广州市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为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能够打破行政区划的体制束缚,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变革城市行政区划已成为一种扩展城市空间的主要手段。
广州的一些老城区面积狭小,各个区域在定位上不够明显,定位上的雷同使得发展中存在冲突问题等。
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管委会没有行政权力却代管实施部分行政功能,是管理上大问题。
种种现实表明,需要通过调整行政区划予以解决。
二、近年来广州行政区划调整概况
行政区划调整属于上层建筑,它必将与经济和政治紧密相连。
目前,县以上行政区划调整变更事项主要包括大中城市的市辖区调整、撤地设市、政府驻地迁移、行政区更名等内容。
建国后,广州共进行了21次大的行政区划调整[1]。
2000年5月,撤销番禺市、花都市设立番禺区、花都区;2005年4月,撤销东山区,将其区域并入越秀区;撤销芳村区,将其区域并入荔湾区,新设立南沙区和萝岗区;撤销芳村区,将其区域并入荔湾区,新设立南沙区和萝岗区。
2000年和2005年两次行政区划调整对于广州市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两次行政区划调整主要涉及到4种类型行政区划的变革:1、撤市设区;
2、市辖区合并;
3、新设市辖区;
4、局部地域的调整。
这两次的行政区划调整确立了广州市以组团式位置的跨越式城市发展战略。
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广州市将原城市行政管辖区附近的近郊县、乡、镇纳入城市行政区范围,管辖面积得到大幅度增加,广州市区管辖总面积由调整前的1 443平方公里猛增至3682.39
平方公里,增加了近2.6倍。
行政区划调整对广州市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消极的影响。
三、行政区划调整带来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经济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使位于广州东部的开发区土地开发趋于成熟,剩余的可以利用的工业空间明显不足。
于是广州市政府把位于南部的番禺市整体改为广州市的市辖区,为各类工业的空间开辟了新的空间,带动了番禺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2]。
(2)调整区域范围,促进协调发展,节省行政管理成本
广州市行政区的规模差距悬殊,以原越秀区为例,其面积仅有8.9 km2,城区面积偏小,但根据现有的政府体制,各部门的人员配置又不可缺少,从而导致官民比例偏高,政府运营成本很高[3]。
与老城区普遍存在面积偏小、人口密度过大的问题相对照,新设的几个区面积广大,但人口相对较少,造成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比较严重。
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把小区合并,大区分解,改变了部分行政区划设置不合理的现象。
(3)改善开发区行政区划体制,加强其社会管理
"开发区"是一种由于工业发展而形成的新城市空间。
当其达到了一定规模后,人口的迅速膨胀,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工业发展问题,还涉及到社会管理与政府公共服务问题。
我国存在大量各种类型的开发区,由于其只有经济功能,没有行政建制,出现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新设立行政区"箩岗区"和"南沙区",正是为了从根本上理顺这两个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开发区经济社会的全面管理,这为两大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扫清了行政体制障碍[4]。
(4)促进区域发展模式转向集约型增长
一直以来,加强土地管理,保证区域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都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广东行政区划调整后,功能区布局混乱和各类用地之间比例不协调的情况有所改善。
很多区域的行政定位以及经济定位存在问题,导致区域分工不明确,产业结构雷同,出现不良竞争。
合理的行政区划调整有助于各区域的设立合理的定位,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动。
强化广州市集聚能力与规模效益,在市场规律作用下实现集聚发展和规模效益最大化。
2、消极影响
(1)行政管理效能下降
由于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等主要权限都被统一到市里,业务工作的主要决定
权在市行业主管部门。
区的工作量大大减轻,市的工作量大大增加。
增加了行政管理的层级,行政管理的过程延长。
例如,番禺设区前,一个项目行政审批案从审批到落实只要20天左右,而设区后无论在规划部门、国土部门或消防部门的审批时间都是原番禺的2-3倍。
另一方面,区政府对区内各部门缺乏有效的制衡,各部门间的关系更是难以协调。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行政管理效能的下降。
(2)开发区角色淡化
萝岗区和南沙区实行"国家级开发区"与"行政区"的双重体制,在成立行政区后,不但有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等机构,还仍然继续保持了"开发区管委会(萝岗)、开发区指挥部(南沙)"建制。
这种体制,虽然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社会管理,但同时,却也使得开发区的社会管理负担加重,开发区的角色淡化,而且由于领导职位增多、管理部门增多、办事程序增多,又要应对上级对口的部门,导致事务繁多、精力分散,致使开发区高效、灵活的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3)居民负担加重
在芳村并入荔湾后,芳村的花市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同时,行政区划调整伴随着各个政府部门的合并,原来的各种公章文件都要作废更新,加上居民户口、身份证、出国护照、港澳通行证,乃至房产证,都需要更改。
这些证件的调整、数据库的调配,居民办理各种证件的场所变迁,不仅造成巨大的行政设备浪费,无形中也加重了居民的生活负担。
四、我国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的优化措施探析
(1)调整前加强科学论证
行政区划调整关系着区域的长远发展与稳定,应该经过科学的分析论证方能实施,决不能只凭政府领导一时的冲动,以免造成深远的破坏性影响。
目前来看,调整的幅度和范围,调整的目标和原则,调整的运作机制和实施措施等,都需要经过深入的科学论证方能实施执行。
解决矛盾和问题需要设计一套既能激励地方发展,又可以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的制度体系。
(2)与城市规划统一设计,分类分步有序推进
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的整体规划息息相关,可以为城市整体规划服务。
同时,行政区划调整也是牵一发动全身的一项工程。
因此,其设计要和城市规划一致,分类分步有序推动,确保其有效落实。
(3)行政区划考虑公共服务供给
行政区划的科学调整和合理设置有利于各地政府间实现合作、共同提供公共服务与公共物品。
行政区划设置的科学与否同样也会影响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应尽量做到避免原有行政区划体制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促使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谢涤湘. 行政区划调整与大都市区发展-以广州市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7(12).
[2]李开宇,魏清泉,张晓明. 从区的视角对"撤市设区"的绩效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J].人文地理,2007年第2期总第94期.
[3]王开泳,陈田. 对我国大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思考-以广州市近年来行政区划调整为例[J].城市问题,2006年第7期.
[4]刘君德,汪宇明.制度与创新[C].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 67-82
作者简介:刘琳(1987.2-),女,汉族,河南人,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2010级人文地理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区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