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语文真题解析分类汇编:23.地方特色题型-江西小作文(纯word可编辑)
2014年高考语文江西卷
(江西卷解析)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江西省赣州一中黄运华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翌.(yì)日贲.(bēn)张黑魆.(yuè)魆沆瀣.(xiè)一气B、倜.(tì)傥和.(huó)面角.(jiǎo)斗士莞(.wǎn)尔一笑C、魑.(chī)魅伛偻.(lǚ)入场券.(quàn)心广体胖.(pàng)D、笑靥.(yè)圭臬.(jiǎo)打擂.(lèi)台绿.(lù)林好汉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弭乱国粹泊来品入不敷出B、伺候斐声煞风景得鱼忘筌C、日晷陨落挖墙脚纵横捭阖D、萦回撺掇黑黢黢入目三分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时下,概括中国教育病症最流行的莫过于“应试教育”。
(2)你们这样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太不礼貌了吧。
(3)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活动。
A、词语不免无可厚非B、词汇不免无可厚非C、词汇未免无可非议D、词语未免无可非议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心思想是针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而言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B、虽然有国家资源做支撑,但面临重重困难,国有企业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可说堪称不易。
C、大庆石化总公司的老少职工们同台竞赛,年轻职工积极踊跃,老年职工更是不让须眉。
D、通过捐款、创办公益基金的方式回报社会,不是企业家的法定义务,可提倡而不宜强制。
5.瓦尔登湖“波平如镜”,________,____________,或许,一只燕子飞掠在水面上,低得碰到了湖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或许,还会有一只鸭子在整理它自己的羽毛②其时,只有一些掠水虫,隔开了同等的距离,分散在全部的湖面③有时,全部的圆弧展露了,银色的圆弧④在远处,有一条鱼在空中画出了一个大约三四英尺的圆弧来⑤它跃起时一道闪光,降落入水,又一道闪光A.④⑤③②①B.①②③⑤④C.②①④⑤③D.①②④③⑤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觉新是“无抵抗主义”的奉行者,他虽然爱着梅,却接受长辈的安排跟瑞珏结了婚。
2014江西省语文卷文档版(有答案)-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doc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语文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翌.(yì)日贲.(bēn)张黑魆.(yuè)魆沆瀣.(xiè)一气B. 倜.(tì)傥和.(huó)面角.(jiao)斗士莞.(wǎn)尔一笑C. 魑.(chī)魅伛偻.(lǚ)入场券.(quàn)心广体胖.(pàng)D. 笑靥.(yè)圭臬.(niè)打擂.(lèi)台绿.(lù)林好汉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弭乱国粹泊来品入不敷出B. 伺候斐声煞风景得鱼忘筌C. 日晷陨落挖墙脚纵横捭阖D.萦回撺掇黑黝黝入目三分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时下,概括中国教育病症最流行的______莫过于“应试教育”。
(2)你们这样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________太不礼貌了吧。
(3)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活动_______。
A.词语不免无可厚非 B. 词汇不免无可厚非C.词汇未免无可非议 D. 词语未免无可非议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心思想是针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而言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B.虽然有国家资源作支撑,但面临重重困难,国有企业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确实可说堪称不易。
C.大庆石化总公司的老少职工们同台竞赛,年轻职工积极踊跃,老年职工更是不让须眉。
D.通过捐款、创办公益基金的方式回馈社会,不是企业家的法定义务,可提倡而不宜强制。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瓦尔登湖“波平如镜”,或许,一只燕子飞掠在水面上,低得碰到了湖水。
①或许,还会有一只鸭子在整理它自己的羽毛②其时,只有一些掠水虫,隔开了同等的距离,分散在全部的湖面③有时,全部的圆弧展露了,银色的圆弧④在远处,有一条鱼在空中画出了一个大约三四英尺的圆弧来⑤它跃起是一道闪光,降落入水,又一道闪光A.④⑤③②① B. ①②③⑤④C. ②①④⑤③D. ①②④③⑤6.下列关于明珠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觉新是“无抵抗主义”的奉行者。
2014年江西高考语文试题(完整版)
2014年江西高考语文试题(完整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
语文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A.翌(yì)日贲(bèn)张沆瀣(xiè)一气
B. 倜(tì)傥和(huó)面角(jiǎo)斗士莞(wǎn)尔一笑
C. 魑(chī)魅伛偻(lǔ) 入场券(quàn) 心广体胖(pìng)
D. 笑靥(yè) 圭臬(nìe) 打擂(lèi)台绿(lǚ)林好汉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弥乱国粹泊来品入不敷出
B. 伺候斐声煞风景得鱼忘筌
C. 日晷陨落挖墙脚纵横捭阖
D.萦回撺掇黑黢黢入目三分
3. 依次填入下列词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时下,概括中国教育病症最流行的______莫过于“应试教育”。
(2)你们这样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________太不礼貌了吧。
(3)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活动_______。
A.词语不免无可厚非 B 词汇不免无可厚非
C.词汇未免无可非议
D. 词语未免无可非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心思想是针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而言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B.虽然有国家资源作支撑,但面临重重困难,国有企业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确实可说堪称不易。
C.大庆石化总公司的老少直供们同台竞赛,年轻职工积极踊跃,老年职工更是不让须眉。
D.通过捐款、创办公益基金的方式回馈会,不是企业家的法定义务,可提倡而不宜强制。
2014江西高考作文真题
2014江西高考作文真题【篇一:2014高考满分作文——江西卷】2014高考满分作文——江西卷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0分)探究作为我国现行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常常出现在课堂、实验室或课外学习过程中。
有的同学觉得,棵究给自己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学习经历;有的同学认为,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的同学则抱怨,探究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流于形式……对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你有何体验、见闻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记叔文或议论文;②不得透露个人信息;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少于700字。
专家解析一、命题传承2014年江西卷作文依然保持自己一贯的命题特色:贴近学生实际,注重人文关怀;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强化文体意识,规范文体;防宿构、套作,力求“逃逸”。
从命题形式看,今年江西卷作文依然采用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与前三年保持一致。
从内容上看,江西卷作文历年都积极引导考生从“小教室”走进“大社会”,关注自己成长。
2011年以“君子三乐”为材料的作文题,紧扣南科大招生受限、食品安全问题等因“三乐”缺失而产生的社会热点话题;2012年以“拥有与缺少”为材料命题,引发考生从“知足”与“追求”等角度关照自我;2013年的作文题以校园流行语切入,引导考生对“奥数、英文、周树人”的“怕”或“不怕”、“喜欢”的现象谈体验思考或理解,选材贴近考生实际,每位考牛都有或深或浅的切身体验,都有自己可写的内容;2014年的考题内容与2013年如出一辙,以“新课标倡导的”探究这种考生应当熟稔的学习方式作为主题,所有这些考题都让考生在熟悉的领域立意写作,都让考生的感悟之情成为有源之水,都让考生的关注点既出自“小教室”,又走进“大社会”。
二、试题特点江西卷的命题特点是“回归教材,导向读书”,从狭隘范围而言,“回归教材,导向读书”强调了“教材”与“阅读”的重要性;从广义范围而言,“回归教材,导向读书”,又不仅仅局限于这两者,它实际上指向的是回归教学过程,侧重考查考生在高中学习中的体会。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西卷语文试题解析(完美整理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语文试题解析高考试题及解析0612 0907: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解析语文江西省赣州一中黄运华考试注意: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112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1321小题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书写作答。
在试题卷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翌(yì)日贲(bēn)张黑魆(yuè)魆沆瀣(xiè)一气B、倜(tì)傥和(huó)面角(jiǎo)斗士莞(wǎn)尔一笑C、魑(chī)魅伛偻(lǚ)入场券(quàn)心广体胖(pàng)D、笑靥(yè)圭臬(jiǎo)打擂(lèi)台绿(lù)林好汉【答案】D【解析】A(黑魆魆hēi xū xū形容黑乎乎的。
C、心广体胖 pán D、角斗 juédòu【考点复习】翌日yì rì:指第二天。
贲张fèn zhāng:1.扩张突起。
2.激奋。
现多以血脉偾张形容人激动、兴奋的心情。
沆瀣一气hàng xiè yī qì: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倜傥tì tǎng1、洒脱;不拘束2、非常,特别。
和(huó)面:在粉状的物体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粘性。
用水揉和面粉。
和[hé]<形> 1.(平和; 和缓)2.(和谐; 和睦)<名> 1.(结束战争或争执)2.(姓氏)3.{数} (和数)<动> 1.(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介> 1.(连带)2.(表示相关、比较等)<连> 1.(表示联合; 跟; 与)[hè]<动> 1.(和谐地跟着唱)2.(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和[hú]<动> 1.(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huó]<动> 1.(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huò]<动> 1.(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量> 1.(指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角斗 jué dòu:搏斗比赛;格斗。
2014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汇总试题及答案
2014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汇总试题及答案1、下面一段话有三个句子,其中一句有语病,请指出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句子要保持原意。
(4分)①在长江三峡中,瞿塘峡最为雄奇险峻,峡内有不少令人惊叹的名胜古迹。
②在瞿塘峡北岸绝壁上,有一条沿江修建、全长65千米的古栈道,连通奉节白帝城与巫山青莲溪,全程异常艰险,这就是著名的夔巫古栈道。
③瞿塘峡南岸的白盐山有一处巨大的临江石壁,上面书写着自宋以来的篆、隶、楷、行等字体的数十块摩崖石刻,气势恢宏,与瞿塘峡雄伟的气势相得益彰。
有语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2分)针对语病的修改__________________(2分)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B.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的反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
C.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
D.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观众。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缜(shan)密感喟(kuì)紫蔷薇(wēi)暗香盈(yínɡ)袖B.镶(xiānɡ)嵌驰骋(chěnɡ)栀(zhī)子花逸兴遄(chuán)飞C.热忱(ch?n)别(bi?)扭康乃馨(xīn)积微成著(zhù)D.菜肴(yáo)酣(hān)畅蒲(pú)公英春风拂(fó)面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商埠绰约扣人心弦扶老携幼B.博奕翘楚以逸待劳固若金汤C.笃信聪慧日臻成熟灸手可热D.溃乏矫情所向披靡汗流浃背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从营养成分、、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
2014江西高考语文试题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语文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翌.(yì)日贲.(bēn)张黑魆.(yuè)魆沆瀣.(xiè)一气B. 倜.(tì)傥和.(huó)面角.(jiǎo)斗士莞.(wǎn)尔一笑C. 魑.(chī)魅伛偻.(lǚ)入场券.(quàn)心广体胖.(p àng)D. 笑靥.(yè)圭臬.(niè)打擂.(lèi)台绿.(lù)林好汉【试题答案】D【试题考点】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
【试题解析】A“黑魆魆(xū)”;B角(jué)斗士;C心广体胖(pán)。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弭乱国粹泊来品入不敷出B. 伺候斐声煞风景得鱼忘筌C. 日晷陨落挖墙脚纵横捭阖D.萦回撺掇黑黝黝入目三分【试题答案】C【试题考点】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
【试题解析】A舶来品,B蜚声,D入木三分。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时下,概括中国教育病症最流行的______莫过于“应试教育”。
(2)你们这样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________太不礼貌了吧。
(3)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活动_______。
A.词语不免无可厚非 B. 词汇不免无可厚非C.词汇未免无可非议 D. 词语未免无可非议【试题答案】D【试题考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
【试题解析】词语,是词和语的合称,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应试教育”是一个词语。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词汇是词的集合体,词汇和词的关系是集体与个体的关系,好比树林和树的关系。
2014年高考真题——语文(江西卷)解析版 纯Word版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语文一、(18分,每小题3分)A.翌.(yì)日贲.(bèn)张沆瀣.(xiè)一气B.倜.(tì)傥和.(huó)面角.(jiǎo)斗士莞.(wǎn)尔一笑C.魑.(chī)魅伛偻.(lǔ)入场券.(quàn)心广体胖.(pìng)D.笑靥.(yè)圭臬.(nìe)打擂.(lèi)台绿.(lǚ)林好汉注:因试卷模糊,无法识别。
本题答案解析略。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弥乱国粹泊来品入不敷出B.伺候斐声煞风景得鱼忘筌C.日晷陨落挖墙脚纵横捭阖D.萦回撺掇黑黢黢入目三分[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舶来品。
B.蜚声。
D.入木三分。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依次填入下列词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时下,概括中国教育病症最流行的______莫过于“应试教育”。
(2)你们这样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________太不礼貌了吧。
(3)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活动_______。
A.词语不免无可厚非B.词汇不免无可厚非C.词汇未免无可非议D.词语未免无可非议[答案]D【解析】试颗分析:词语:指词和词组,字眼。
词汇:一种语言里所使用的词的总称,也指一个人或一部作品里所使用的词。
第一句里应该是指所使用的词或字眼,应先“词语”。
不免:①副词口表示由干前面所说的原因而不能避免某种消极的结果。
②不能免去。
“不免”的意思是“免不了”,只能用在肯定句中,不能用在否定句中.“来免”的意思偏重于“实在不能不说是”,表示不以为然,它是对别人做法的一种评价。
用在肯定句或否定句中都可以。
无可厚非:不必过分责难。
就是说,受批评一方尚有某些该原谅的地方,不必过分责难。
厚,过分。
非,非议,责难。
无可非议:没有可以批评、责难的地方。
2014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详细解析Word打印版)
2014年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一、(18分,每小题3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翌.(yì)日贲.(bèn)张黑魆.(yuè)魆沆瀣.xiè)一气B.倜.(tì)傥和.(huó)面角.(jiǎo)斗士莞.(wǎn)尔一笑C.魑.(chī)魅伛偻.(lǔ)入场券.}.(quàn)心广体胖.(pàng)D.笑靥.(yè)圭臬.(nìe)打擂.(lèi)台绿.(lù)林好汉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弥乱国粹泊来品入不敷出B.伺候斐声煞风景得鱼忘筌C.日晷陨落挖墙脚纵横捭阖D.萦回撺掇黑黢黢入目三分3.(3分)依次填入下列词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时下,概括中国教育病症最流行的莫过于“应试教育”。
(2)你们这样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太不礼貌了吧。
(3)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活动。
A.词语不免无可厚非B.词汇不免无可厚非C.词汇未免无可非议D.词语未免无可非议4.(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心思想是针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而言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B.虽然有国家资源作支撑,但面临重重困难,国有企业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确实可说堪称不易.C.大庆石化总公司的老少职工们同台竞赛,年轻职工积极踊跃,老年职工更是不让须眉.D.通过捐款、创办公益基金的方式回馈社会,不是企业家的法定义务,可提倡而不宜强制.5.(3分)下列句子正确的填入顺序是()瓦尔登湖“波平如镜”,_____,______,或许,一只燕子飞掠在水面上,低得碰到了水。
,________,。
①或许,还会有一只鸭子在整理它自己的羽毛②其时,只有一些掠水虫,隔开了同等的距离,分散在全部的湖面③有时,全部的圆弧展露了,银色的圆弧④在远处,有一条鱼在空中画出了一个大约三四英尺的圆弧来⑤它跃起是一道闪光,降落入水,又一道闪光。
2014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4年江西省高考试卷及答案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俗,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现象,莫如说是一种文化养成或文化习惯。
最初的‚俗‛,源于人的生存本能,体现出人对自然的生存选择与适应。
当人的生存选择已适应‚习惯成自然‛时,我们就有了‚俗‛。
‚积习成俗‛便是对‚俗‛之成因最初的表述。
‚积习‛而‚成俗‛,说明‚俗‛是特定时空中特定人群的‚集体无意识‛,是无需言明的默契也是无需理析的律令。
随着人类社会组织日趋复杂且日趋精密,乡民社会的默契需要规范并敞亮为‚乡约‛,于是‚约定俗成‛成为‚俗‛的自觉构建。
这种体现出乡民社会‚民风世情‛的俗,也往往成为‚法‛的适用基础。
中国古人所说‚王道无非人情‛,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俗,在一定语境中其实是人们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也是人们维护社会秩序的准绳。
因此,‚约定俗成‛之‚俗‛往往又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在我们这个格外看重‚名正言顺‛的国度尤其如此。
《荀子•正名》曰:‚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这句话让我们联想到‚命名‛这个词。
对一个事物的指称以及进而的评判‚合适‛与否,可以‚约之以命‛,也可以以‚约‛代‚命‛。
这种以‚乡约‛替以‚天命‛的方式,体现出荀子‚人定胜天‛的理念。
无论是‚积习成俗‛还是‚约定俗成‛,都说明‚俗‛是一定乡民社会的内在秉性和价值取向。
当外乡人试图与之交往或融入之时,‚入乡随俗‛就成为一个必要的沟通方式。
‚入乡随俗‛是为着交往和融入的需要去附随某种文化养成;不过随着交往的深入,也有可能变‚附随‛为‚追随‛,通过‚文化认同‛而实现‚身份归属‛。
2014年高考江西卷作文题解析及佳作展示
2014年高考江西卷作文题解析及佳作展示
黄绍文
【期刊名称】《作文成功之路(上旬)》
【年(卷),期】2014(000)007
【摘要】2014年5期“多维解读”拦目《从“毛毛虫现象”到“历史新知”》针对“盲从与突破”“怀疑与思考”“实践与新知”等角度,深入剖析,简直就是对此题的“举例分析”。
2014年4期《切莫暗淡了个性的花朵》素材二《扼杀了个性,也就扼杀了教育家》就是为此题量身定做的。
【总页数】3页(P45-47)
【作者】黄绍文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014年高考山东卷作文题解析及佳作展示
2.2014年高考福建卷作文题解析及佳作展示
3.2014年高考湖南卷作文题解析及佳作展示
4.2014年高考广东卷作文题解析及佳作展示
5.2014年湖北高考作文题题解及佳作展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4年江西卷高考作文题及范文:课内外学习探究
2014年江西卷高考作文题及范文:课内外学习探究2014年江西卷高考作文题及范文:课内外学习探究2014年高考已经结束,以下为2014年江西卷高考题:大作文:探究作为我国现行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常常出现在课堂、实验以及课外学习过程中。
有的同学觉得,探究给自己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学习经历,有的同学认为,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的同学则抱怨,探究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流于形式——对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你有何体验、见闻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4)字数不少于700字。
小作文:请按下列要求写一段话,描写春节期间的某个场景。
(1)集中表现出喜庆祥和的气氛。
(2)应用疑问句和排比句来表达情感。
(3)最后一句能概括全段内容。
(4)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5)不少于200字,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范文“要有革自己的命的决心和勇气”。
江西2014年高考作文命题老师无疑是做到了这一点。
他(们)让学生对学习中的探究到底是一种乐趣、还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又或是流于形式进行探讨,这在教学的形式化与考试的答案标准化备受垢病的今天,确实有点滑天下之大稽的味道。
一般而言,我们很想大声质问的是:我们的教学经得住探究么?我们的学生一旦展开探究,写出来的答案能给分么?比如我们一探究,就会发现鲁迅先生从决定弃医从文,到第一篇“文”——《狂人》的发表,中间间隔了十多年,这十多年他干什么去了?这样的例子,在被要求探究的今天,可以说不胜枚举吧。
站在这样的角度,可以认为,江西今年高考的作文命题,确实可能会是一个划时代的命题,它以高考指挥棒的'力度让全体的考生都要认真地、公开地(相对而言)对学习中的探究进行思考。
经历这样的思考之后,相信我们的教学、我们的教学将退无可退,只好勇往向前。
当然,若果真如此,命题者是不是有点绑架考生以壮声势的味道。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综合分析(Word版)
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综合分析2014年高考,全国十八份语文试题,全部采用给材料的写作题目。
【全国课标一卷】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
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的人数多少决定胜负。
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
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地过了桥。
这种做法当场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
事后,相关的争论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简析]“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这是传统;“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地过了桥”这“新情况”是一种时尚。
传统和时尚发生碰撞,引发“激烈争论”。
如右图。
这种“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或“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地过了桥”的承继、碰撞与更迭,在体育比赛、考试竞争、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社会生活、体制变型、民族关系、国际事务、思维观念等等领域到处呈现。
【全国课标二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
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简析]“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已经成为不少人的传统习惯;“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针对传统习惯的时尚警示。
传统和时尚必将在现实中发生碰撞,指引未来方向。
如右图。
这种“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或“将依法惩处执意喂食者”的承继、碰撞与更迭,在体育比赛、考试竞争、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社会生活、体制变型、民族关系、国际事务、思维观念等等领域到处呈现。
2014江西高考语文试题精校详解(word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语文试题详解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翌.(yì)日贲.(bēn)张黑魆.(yuè)魆沆瀣.(xiè)一气B. 倜.(tì)傥和.(huó)面角.(jiǎo)斗士莞.(wǎn)尔一笑C. 魑.(chī)魅伛偻.(lǚ)入场券.(quàn)心广体胖.(pàng)D. 笑靥.(yè)圭臬.(niè)打擂.(lèi)台绿.(lù)林好汉答案:D解析:【知识点】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考查能力】识记,A【思路方法】A项考查了难读字读音如“黑魆魆”,要分清多音多义字的读音,如B项的“和面”、“角斗士”。
还要注意一些成语词的异读现象,如C项的“心广体胖”。
本题考查多音多义字的读音,书面语和口语之间的读音区别及方言导致的错误,形似字的读音。
考生解题时要分清读音表示的意义才能更好地解题。
【易错点】多音多义字、方言误读。
A.黑魆魆(xū),B.角(jué)斗士,C.心广体胖(pán)【得分点】D 3分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弭乱国粹泊来品入不敷出B. 伺候斐声煞风景得鱼忘筌C. 日晷陨落挖墙脚纵横捭阖D.萦回撺掇黑黝黝入目三分答案:C解析:【知识点】字形【考查能力】识记,A【思路方法】1.审题:第一,分清题型:字形辨析题;第二,选择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
2.具体步骤:①逐项分析;②辨析并确定各项的字形;③使用确定法及排除法确定正确答案。
【易错点】A.舶来品;B.蜚声;D.入木三分。
本题涉及同音字和形近字字形,易混淆。
【得分点】C,3分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时下,概括中国教育病症最流行的______莫过于“应试教育”。
(2)你们这样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________太不礼貌了吧。
最新2014江西高考语言综合运用(小作文)
一轮反思
经过第一轮的复习,已对小作文的类型(改写、扩
写类,续写、仿写类,细节、场景描写类,读后感、 评论类,图文转换类,应用、说明类)有一个总体的了 解与把握。但实践写作中常常存在以下问题: 1.对表达方式的运用无法做到有机融合或有侧重
地表达。
2.修辞手法与表达方式无法有机融合起来。 3.无法比较鲜明准确地在200字的文段中展现其 他三项要求,特别是表现手法的运用。
[参考示例]
“幻化成西天星光是你轮回的终点,寂
灭到永生沙漏流转了多少时间,多少离别才能点燃梧
桐枝的火焰„„”听着这首《凤凰劫》,脑海中浮现 出一幅凤凰浴火重生的情景:火红的羽翼在火焰中闪 亮,那浴火的身躯承受着火焰的侵噬,随后展开翅膀, 在灿烂中永生!她的熠熠烈焰中的美丽,她的坚忍不
拔的勇毅,她的浴火重生的神奇。试问还有谁不会被
2014届高三南昌第二次模拟考试小作文解题及范文
语言综合运用(15分) 我们每天都在亲近汉字,使用汉字,感受着汉 字的无穷魅力。请围绕汉字的音韵美和形体美,以 ‚山‛‚明‛‚想‛‚旦‛为例,写一段文字。(15 分) 要求: ①运用说明和描写两种表达方式; ②开头运用‚既……又……也……”的句式总领下 文; ③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 ④语言得体,结构相对完整,不少于200字。
2014南昌市一模小作文语言综合运用
请依据下面的开头,续写一段文字。
要求: ⑴以对话的形式,表现三位学生读书境界的 不同;⑵运用比喻、引用两种修辞手法;⑶语言连贯得 体;⑷不少于200字。 三位读书境界不一样的学生A、B、C在一起聊天时, 谈到读书的心得……
●必须围绕着‚读书的三种境界‛写。
读书的境界应该指的是一种目标,一种品位或是 一种追求。
2014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精校版】
201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的点睛之笔。
A. 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 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 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 用心别有洞天饱满2. 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 分)A. 水面风回聚落花B. 数峰无语立斜阳C. 楼上春容带雨来D. 蝉曳残声过别枝3.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 分)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A. ①②④⑤③B. ①④⑤③②C. ④①③②⑤D. ④②⑤①③5. 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 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B. 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C. 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D. 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二、文言文阅读(18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 题。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
2014年江西高考语文作文各类作文及点评
样卷一:在探究中学习(议论文)当下我国实施的探究性学习,实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该方式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多方面发展。
对于探究性学习,我认为值得推广。
首先,在探究中学习,可大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因为学生深入探究后,就会自己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与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方式相比较,它摒弃了学生不动脑的弊端;老师不再和盘托出,而是加以指导,让学生在探究中自我领悟,自我学习。
这样,才能让学生记得更深、更牢固。
此方法既让老师轻松了许多,又让学生受益,两全其美,岂不乐哉?其次,在探究中学习,还可培养出学生的兴趣,并将其发挥到极致。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安格拉曾指出:“探究可以让学生培养出自己的学习兴趣。
”的确,传统的学习方式有时会让学生听的厌倦、无聊,以至于学生都不大愿意听讲,而造成分心。
而探究性学习,不会让学生这样,反而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收获的东西令其喜悦、高兴。
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就可大大提高了。
当然,在课堂上的探究还不够,应当将教室移到户外,让学生深入外界探究、感受。
浙江江附属中学黄老师曾带领全班同学去户外探究自然,去感受当地人文底蕴,这远比从书本中来得更猛烈,更有感受、更令人回味无穷。
古人讲究“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的确,要想领悟到真正的知识,还需我们脱离课本,去课外探究。
在探究中发现奥秘,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剖析得透彻。
探究性的学习,确实解决了不少以前的种种教育弊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潜能。
学习就要讲究“知行合一”,“学”就是从前人那里传承,“知”就是在探究中加以推究研读,并将所学的发展,得出自己的结论。
由此可见,学生可在探究中学习,何不大力推广呢?样卷一评语:满分卷。
本文审题准确,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论证充分,平实的语言体现出思维的逻辑层次性。
题目中巧妙地涵盖了材料中的关键词“探究”、“学习”,并鲜明地体现了肯定的态度。
全文围绕“探究性学习可促使学生多方面发展,值得推广”的中心论点,按“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展开论证:理由充分,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层次清晰,“推广”“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结尾结合“解决教育的弊端”深化“推广探究性学习”的论点,首尾圆合。
2014年高考江西卷作文题解析及佳作展示
2014年高考江西卷作文题解析及佳作展示作者:江西黄绍文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刊》 2014年第7期特别告知:2014年5期“多维解读”栏目《从“毛毛虫现象”到“历史新知”》针对“盲从与突破”“怀疑与思考”“实践与新知”等角度,深入剖析,简直就是对此题的“举例分析”。
2014年4期《切莫暗淡了个性的花朵》素材二《扼杀了个性,也就扼杀了教育家》就是为此题量身定做的。
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探究作为我国现行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常常出现在课堂、实验或课外学习过程中。
有的同学觉得,探究给自己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学习经历;有的同学认为,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的同学则抱怨,探究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流于形式……对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你有何体验、见闻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少于700字。
写作指导此题触及到了最敏感的教育问题,涉及家庭、学校,也说出了学生的心声。
课堂内外的探究,每位学生都有切身体验与思考,可围绕“探究”的得与失、优与劣、好与坏立意,构思写作。
以下供参考:1.从“对课内外学习的探究”的看法来审视:(1)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给沉闷的课堂吹来了一缕清风。
(2)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显示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3)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要重视方式方法,切勿盲目行事。
(4)流于形式的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有害而无益。
(5)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可以张扬个性。
2.从对“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的体验来审视:(1)写一节语文探究课让“我”懂得了做事要有好方法。
(2)写一次实验探究课让“我”懂得了探究与创新的关系。
(3)写某一次探究课让“我”明白了合作的意义、思维碰撞的价值,等等。
3.结合“课内外学习中探究”,从发散性思维的角度来审视:(1)学习中的探究需要执着的精神。
(2)在学习中探究要有兴趣。
高考语文真题解析分类汇编:23.地方特色题型-江西小作文 Word版含解析
20.[2014·江西卷] 语言综合运用。
(15分请按以下要求写一段话,描写春节期间的某个场景。
(1)集中表现出喜庆祥和的气氛。
(2)运用疑问句和排比修辞表达情感。
(3)最后一句能概括全段内容。
(4)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5)不少于200字,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答案] 略。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场面描写的能力,要求考生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内对多个人物活动进行概括性与细节性的描写。
融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于一体,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
江西卷小作文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4·江西卷] 语言综合运用。
(15分)
请按以下要求写一段话,描写春节期间的某个场景。
(1)集中表现出喜庆祥和的气氛。
(2)运用疑问句和排比修辞表达情感。
(3)最后一句能概括全段内容。
(4)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5)不少于200字,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答案] 略。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场面描写的能力,要求考生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内对多个人物活动进行概括性与细节性的描写。
融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于一体,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
江西卷小作文从写作要求到评卷等情况来看,更像是一个问答题,考生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特别关注几个得分要点:一是时间是春节,可能会附带写出自然景物特征和自然环境;二是场面氛围应是祥和喜庆的;三是表达上要运用疑问句和排比修辞;四是运用分总的结构形式。
整个片段切忌没有具体描写而只有概括地记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