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汉学界萧军研究
论刘禾对萧红《生死场》的“女性主义”解读
论刘禾对萧红《生死场》的“女性主义”解读作者简介:杨梅(1989——),女,汉族,山东省烟台市,东北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摘要:作为欧美汉学家,刘禾对萧红的《生死场》的女性主义崭新视角的解读,揭开了《生死场》中蕴含的女性身体经验的全新的评论维度,也颠覆了评论界对于《生死场》一贯地民族国家的权威批评视角,但与此同时刘禾似乎又陷入了“女性主义”的绝对立场而与传统的“民族国家”视角二元对立,这是很值得商榷的。
关键词:刘禾,萧红,生死场作为欧美汉学研究中少有的女性学者,刘禾以女性特有的敏锐视角,在丰富的西方现代主义批评理论的支持下,在想象的自由批评空间里对现代文学做出了崭新解读,包括对鲁迅“国民性”理论的质疑、对老舍的《骆驼祥子》“内心叙事”的阐释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萧红《生死场》的解读中,刘禾独树一帜地采用了女性主义的立场,给萧红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
刘禾对萧红《生死场》的新解读出现在她的《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一文,最初收入唐小兵主编的《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1998年又被王晓明收进《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
后来,1999 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刘禾的《语际书写》中再次收录该篇。
多次被收录出版,文章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同时也奠定了萧红抗日作家的地位。
小说描写的是“九一八”事变前后东北农村的生活,其中女性的命运构成了乡土色彩浓厚的生活图景中的一个主色调。
1934年作品问世之后,被鲁迅编入“奴隶丛书”,并在其序中称它是“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胡风为其后记中也称赞了书中所体现出的抗日精神和中国农民爱国意识的觉醒,《生死场》因而被认为是“时代民族精神”的经典读本。
从鲁迅、胡风开始,评论界对于《生死场》的解读一直是站在“民族国家”的立场上,将《生死场》看作是一部“民族寓言”,对《生死场》进行了一种单一的国家民族主义的解读。
北美汉学界的《沧浪诗话》研究述评——以华裔族群为中心
大 仙 ” 读 为 “ 脚仙 人 ” 往 往 会 把 文 本 本 能 地 作 误 红 :
为一个 有 机整 体来 理 解 ,而 不 会逐 字 逐 句地 解码 :
对 中 国诗 歌 节 奏 和韵 律 更 敏 感 。二 是 本 土 学 者 群 体 ,代 表 人 物 有 加 拿 大 的 林 理 彰 ( ih r o n R cadJh
二 十世 纪 五 十年 代 以来 已经 形 成 了两 个 群体 , 是 一 华裔族群 , 以刘 若 , ( me . Lu 12 —9 6 、  ̄ J sJ i ,9 61 8 ) 叶 ,a Y. 维 廉 ( ii Y p1 3 一 、 嘉 莹 (9 4 及 欧 阳 wa I — m i,9 7 ) 叶 1 2 .) 桢 ( u e eC e o a g13 一 等 人 为 代 表 , 们 E g n h n E yn ,9 9 ) 他 的特 点 是 在 中 国 出生 并接 受 长 时 间 的传 统 文 化 教 育 , 中文 为 母语 , 后 来 移 居 到说 英 语 的 国家 并 以 但 在 以英语 为 主要 教 学媒 介 的学术 机 构 中工作 。 当他 们反 观 中 国文学 和 文论 并 以之作 为研 究 对 象 时 , 在
美 国加州 大 学圣 地亚 哥分 校教 授 。 他对 严羽 诗论 的
探 讨 见《 羽 与宋 人 诗论 》 《 言 独化 : 家 美 学论 严 、无 道 要 》 《 出位 之思 ” 媒 体 及超 媒 体 的美 学 》 《 国文 、“ : 、中
学批 评 方法 略论 》 《 网之 鱼 : 廉 诗话 》 及 漏 维 等论 文 , 这些 论 文 主要 收 录在《 中国诗 学》 书 中 。首先 , 一 他
浅谈19世纪初期的美国汉学发展与中美互动
浅谈19世纪初期的美国汉学发展与中美互动摘要:19世纪初期的美国汉学发展是世界范围内汉学兴起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美国汉学,中国文化,中美互动一、19世纪初期的美国汉学美国汉学站在欧洲汉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是雄厚地资金投入、完备的科研场域和训练有素的研究人才以及丰富的研究资源,美国都超过了欧洲,成为了整个西方汉学研究的引领者。
随着全球贸易扩张,美国商队驱航来华,与中国建立起了贸易关系,美国汉学也应运而生。
随着美国海上殖民热潮和海上贸易范围的扩大,美国对于中国的兴趣前所未见。
此时的美国“对中国的兴趣甚至超过其开发本国边疆的兴趣”[1]。
美国商人山茂召早在18世纪初期便来华经商,然尔美国商人只对其经商盈利感兴趣,对于中国的知识并没有太大热情。
1784年,山茂召作为美国最早的商务代理人和美国驻广州领事,乘坐第一艘到美国商船“中国女皇号”抵达中国,他对中国的第一印象记录在他的日记中,提供了中美贸易的最早的一手记录。
从日记的内容可见山茂召作为商人和政客对于汉语毫不感兴趣,更不要说中国的文化和学问了。
1847年面世的《山茂召日记》(The Journals of Major Samuel Shaw, the FirstAmerican Consul at Canton )也属于重要的早期汉学著作。
1830年,随着美国商船“罗马号”踏入中国国土的是第一批美国人厄贝尓(R. David Abeel)和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eman),美国汉学伴随着中美直接贸易的产生而产生。
1829年神治文来华前夕,美国海外传教部总会给他提出的要求是, “在你的工作和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向我们报告这个民族的性格、习俗、礼仪一特别是他们的宗教如何影响了这些方面。
”显然,汉学家肩负着了解中国的任务,这也是美国汉学得以展开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种以汉学研究为传播福音服务的特殊性,使得美国汉学研究一开始就体现出了与欧洲汉学研究的截然不同。
美籍汉学家对丁玲文学的研究
文学LITERATURE0 前言丁玲(1904-1986),在国际上文坛上被称为“中国革命的女儿”、革命文学界的“主要核心作家”,以及“中国的女权主义者①”。
丁玲自从1928年发表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之后,便引起了中国文学界的广泛关注。
20世纪30年代,海外汉学界便有了对丁玲个人及文学的零星研究。
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英语国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出现了重大转折,西方文学界和中国文学界再次开始了交流,这也促进了美国汉学界对于丁玲文学的研究。
其中,梅仪慈、白露、比约奇、颜海平和丁淑芳五位汉学家,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他们的研究代表了不同时期海外汉学界对于丁玲及其文学作品的不同观点。
1 美籍汉学家关于丁玲及其作品的研究1.1 梅仪慈关于丁玲及其作品的研究1981年,梅仪慈(Yi-Tsi Mei Feuerwerker)认为英美学术界对于丁玲的介绍过于匮乏,在此之前也没有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关于丁玲作品分析的专著。
1982年,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梅仪慈(Yi-Tsi Mei Feuerwerker)的《丁玲的小说:现代中国文学中的意识形态与叙述》(Ding Ling’s Fiction: Ideology and Narrative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该著述着重探究了在丁玲的文学创作过程中,意识形态是否对其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更进一步说,这部著作也是在探讨丁玲的文学作品叙事与其意识形态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梅仪慈在著述中用了“意识形态”这个词来作为丁玲及其作品研究的一方面,是因为所有作家都是有国籍的,每一位作家都来自于某种特定文化或意识形态的背景下,无法避免地,作家会带着一种主观的视角进行创作。
梅仪慈在著述的引言中指出,她在研究丁玲及其作品时,着眼点不是在于丁玲文学创作时期的艺术手法与其政治思想间的关系,而是作品本身。
梅仪慈认为丁玲的小说创作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都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
美国汉学界的东北作家群批评的视域研究
21 0 0年 第 1 2期
胡 燕 春 :美 国 汉学 界 的 东 北 作 家 群 批 评 的 视 域 研 究
美国汉学界的东北作家群批评的视域研究米
胡 燕 春
摘 要 :近 年 来 ,美 国汉 学界有 关 东北作 家群 的研 究呈现 出异 军 突起 之 势 ,进 而逐
渐 赢得 了中外 学界 的普遍 认 同 。综观 美 国本 土 学 者 与华 人 学 者 有 关 东北 作 家群 的研 究 , 其 考察视 域展 现 出传 记 批 评 视 域 、历 史文 化 视 域 与 性 别 政 治视 域 等 多重 维度 与 复 杂 流 变,从 而体现 出西 方现代 汉 学领域 在 范式 转换 与发展 态势 等层 面所 体现 出的诸 种特征 。 10 8 来自 0 0 9 ( 京 北
东 北作 家群 不仅 在 中 国现代 文学 发展 史 上具 有不 可取 代 的地 位 ,而且 为世 界 文坛 增添 了一 份
珍 贵 的库 藏 。该 创作 群 体在 中西 学界 都 曾形成 了持 久 的 冲击并 产 生 了极大 的反 响 ,国内外 诸位 学 者 分别基 于 各 自的视 角对 其予 以 阐释 ,从 而促 成 了数 次研讨 与争 鸣 。一方 面 , 自2 0世 纪 3 0年 代
并先 后 出版 了 《 红评传 》 ( 港 文艺 书 屋 1 7 版 ;北 方 文艺 出版 社 18 萧 香 9 9年 9 5年 版 ) 《 红新 、 萧
位 美 国汉 学家 作为 中美 以及 中西文 学 与文化 交 流的 直接 见证 人 与积极 参 与者 ,的确 突破 了 固有 的
研 究视 野 与传 统 的研 究范式 等 极 限 ,其 研究 成果 在 问题 意识 、理 论基 点 与言 说方 式 等诸 多层 面建 树 颇 丰 。鉴 于 此 ,本文 涵盖 传 记批 评 、历史 哲学 与性 别 政治 等研 究视 域 ,具 体考 察美 国汉学 界 的 东 北作 家群 研究 的视 域 转换 及其 与 之相 应 的诸种 特质 。
萧军文学之路源起考证
相信无 论从 何种视 角审视 , 萧 军都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而 丰
富的存在 。萧军的一生 ,虽坎坷 多 舛, 却充满传奇色彩 。萧军 的小说 ,
萧军文学之路源起考证
口 吉林大学文学院 王艳玲
从 《 八月的乡村》《 、五月 的矿 山》 到
《 第三代》 无不呈现出粗犷豪放的风
师, 刻苦 练习, 一招一式 , 绝不含糊。 希望有 阳 “ 东北陆军讲武 堂”下属的 “ 宪兵教练 合并的“ 第二总队” 的炮兵 队学习。
一
, 此后 , 萧 天 自己能学成功夫 ,像个侠士一样行走 处” 竟以第八名的成 绩榜 上有 名。
东北讲武堂坐落在沈 阳东大营f 现址为
江湖 , 除暴安 良, 行侠仗义 。
度的研究与探索 , 但在文学上取得了很 大成 之 中 , 国家 岌岌 可危 , 下仁 人 志士 奔走 往的哈尔滨实 习。 天 就 ,已在现代 文学史上 占有一席之地 的萧 相告 , 希冀唤 醒麻木 的 国民积极行 动保卫 然 而现 实 与 理 想 不 军, 却是以沈阳东大营作为发轫点 , 踏上文 国家 , 做亡 国奴 。萧军所 在的学 校也适 总是 有距离 的, 萧 学之路这一经历鲜有人知。 时 开设 了一 门“ 国民教育课 ” 萧 军幼小 军在哈尔滨 的实习工作并不顺意 , 军 , 由于宪兵
格, 带有萧军浓墨重彩的个人 印记 。萧军出 常常在 全校名列 前茅 , 老师送 给他 的评语 敏 ,学 习刻苦 , 毕
身行伍 , 爽乐 观 , 豪 倔强好 斗的同时又因亲 是 “ 鹏程万 里 , 未可 限量 ” 。他 曾写过 一篇 业 时 , 得 了 在 两 取 近文学而充满仁爱深情 。在他身上 , 既有儒 作文名 为《 名誉说 》 他 商埠小学 的国文老 百 多 名 学 员 中 名 , 雅的文人气质 , 也有武士的侠义精神。正因 师崔树屏 称赞说 :气 势之雄 浑 , “ 议论 之纵 列第二 的好成 绩 , 如此 , 多年来吸引 了大批萧军及萧军小说 的 横 , 句之凝 练犹其余 事也 ” 字 而此时 , 下 因此被 分 配 到 当 天 研究者 , 从各 自不 同的视角对作家进行 多向 正值革命 运动爆 发 的前 期 , 民深陷 苦难 时 被许 多学 员 向 人
美国《中国文学》(CLEAR)书评栏目的古代文学研究
译作,中国 古 代 作 家 作 品 无 论 多 么
优秀,可能 也 难 以 受 到 广 泛 的 海 外
读者和研究者的关注。
中国诗歌发展史的另一 源 头
《楚辞》,这 是 研 究 屈 原 所 处 时 代 和
地域的一 部 百 科 全 书,它 含 有 当 时
楚 国 的 民 俗、历 史、神 话、巫 术、
宗教、哲 学 等 方 面 的 价 值,有 包 举 一切古代文化的气概。[13]相关的研究
83
蔡 涵 墨 (CharlesHartman) 1988年 其中五本 为 宇 文 所 安 个 人 独 著,这
第十卷 对 杰 弗 里·沃 特 斯 (Geoffrey 些著 作 分 别 是:收 录 近 300首 初 唐
R.Waters) 的书评 《楚歌三首: 〈楚 时 期 诗 歌 并 加 以 分 析 的 《初 唐 辞〉 传统解读导引》 (ThreeElegiesof 诗》 , [16]120-128 将 中 唐 具 有 开 创 意 义
书评比较典型的是,发表过 《楚辞:
南方 之 歌———中 国 古 代 诗 歌 选 》、 专
研 楚 辞 的 戴 维 · 霍 克 思 (David 一点从 《中 国 文 学》 的 古 代 文 学 研
Hawkes) 1982年 对 施 耐 德 (Lau 究书评中可见一斑。《中国文学》 书
renceA.Schneider) 的书评 《楚国狂 评推荐 的 唐 宋 诗 词 的 译 本 和 专 著 数
兴。”[2]上述 因 素 中 没 有 提 到 的 是 专 以及诸 多 学 者 对 中 国 文 学 研 究 的 个
业学术 杂 志 的 创 办。1979年 美 国 汉 人心 得。[3]根 据 西 方 期 刊 的 国 际 惯
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美国的汉学研究大致可以追溯至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时候的汉学研究大多是来华商人、传教士、外交官员等对中国社会的记述,尚未形成体系。
与西欧传统汉学注重将古文字、古文献作为研究对象不同的是,美国的汉学研究在发展伊始,便初显其“现实性”关照,即“欧洲汉学家们对中国的研究,比较多考察的是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而美国的中国观察家们,因为时代背景的关系,偏重于对现实的中国政治、经济问题的考察,兼及历史和文化。
”尽管如此,从目击实录的早期汉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系统而独立的专门学科——美国现代中国学,美国的中国研究还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持久的发展过程。
根据美国中国学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朱政惠教授的观点,可将这一发展过程分为4个阶段:18世纪晚期—19世纪中期是美国早期传教士汉学兴起时期;19世纪中期—20世纪早期是美国专业汉学的形成时期。
20世纪早期—二战的爆发,是美国传统汉学向近现代中国学的过渡与转型时期;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现代中国学研究正式兴起并快速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与国家利益的需要,美国的中国研究范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总结归纳出美国汉学向中国学转型发展中的特征,在此先就美国早期汉学的发展与演变做一简要的爬梳。
美国早期汉学研究的发端中国和美国最早的接触始于1784年,当美籍“中国皇后”商船开往中国的同时,中美交流的历史也随之开启了。
而远航中国不仅使美国发现了在中国的商机,收获了丰沛的利润,与此同时打开了美国人认识中国新的大门。
在这段历史中,“最早从美国出发来到中国大陆并有完整观察记录的是一位名叫山茂召的商人”。
作为首位来华的商人,山茂召将自己对中国所观察到的一切记录在日记当中,后被收录整理形成《山茂召日记》,“《山茂召日记》被认为是第一位踏上中国国土的美国人对中国的所见所闻的记录,是早期美国人对中国社会及其民众的最初印象的记录。
”因此,可以说美国对中国最早的关注几乎是与中美之间的贸易交往所同时进行的,因而也为日后的汉学研究增添了一份实用主义的色彩。
美国的汉学研究现状
美国的汉学研究现状作者:莫兴伟来源:《参花·下半月》2015年第04期美国汉学的开端始于卫三畏的《中国总论》。
这部对中国之历史、地理、人民、政治、文学、社会、艺术进行了概述,共计两册26章的巨著与裨治文、伯驾等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来华的美国传教士的作品一起,成为了19世纪美国人了解中国信息的最主要来源。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汉学都停留在业余汉学的水平,即依赖长时间呆在中国并最终“无师自通”地对中国进行研究的美国传教士对中国进行零散分析。
而尽管耶鲁大学于1877年设立了第一个汉学教授席位,但作为专业汉学建设必须仰仗的力量——美国各大高校,却依然较少关注中国研究,这就使得美国汉学界的研究成果在同时期里远远落后于其西欧同行。
战后的美国之所以能够摆脱之前在汉学上一直落后于欧洲的窘境而逐渐成为西方汉学的中心,是与美国国力的发展、政府的重视以及财团的支持分不开的。
随着“国防教育法案”在1958年的通过,美国汉学研究得以获得美国政府和包括福特基金会在内的各种民间组织大量的资金投入,进而极大地加快了美国当代中国学的机构化和学科化建设的进程:为配合相关中国学课程的开设,美国23所大学(至1969年)设立了中国学博士点,而最关键的是由这些高等学府和各类研究机构培养出的中国问题专家和学者开始将美国的汉学研究方向朝“地区研究”转变为无论是强调对近现代中国进行关注,以求服务于美国政府及社会的现实需要,还是在确保美国汉学家语言技能的前提下强化其包含各种社会科学方法在内的学术训练,或是在维持学科分工的基础上提倡跨学科研究,都表明这一具有美国特色的研究已极大地迥异于西欧传统汉学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进行文献考证的做法。
而为了与传统汉学相区别,这种将社会科学引入研究过程中的模式也有了“中国研究”或“中国学”的称谓。
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战后的中国开始成为现代美国汉学学者的研究重点,而“冲击—回应”(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且内部缺乏动力的中国传统社会只有通过动态的、不断向前发展的西方社会的冲击才会有所反应进而摆脱困境)、“传统—现代”(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传统思想的变迁源于西方“现代性”的冲击)、“帝国主义”(帝国主义的西方是中国经济走向近代化的决定力量和近代以来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三种研究方法则长期被美国汉学界奉为圭臬。
论北美汉学界中国女作家研究中的性别视角
步 比较 晚 , 但在 当代 却取 得 了令人 瞩 目的成 就 , 这主 要 表现 为 它对 现 代 中 国文 学 、 政 治 和历 史 的跨 文化 阐释 。8 0年代 末 以来 , 北美 汉学 界 出现 了 以文迪 ・ 拉森 、 周蕾 、 夏丽 ・ 莱 得曼 为代 表 的 一 大批 女 性 汉学 家, 她 们 以西方 性别 理论 为指 导来 研究 中国现 当代 女作 家 , 取 得 了丰 硕 的学 术 成 果 , 显 示 了北 美 汉 学研 究 的新 变化 和研 究重 心 的转移 。汉 学界 的中 国文学 研究 是 中国文 学 研究 总体 进 程 中 的重 要 组成 部 分 , 海 外研 究 和本 土研究 可 以沟通 交 流 , 取 长补 短 , 北 美 汉 学界 对 中 国女 作 家 的研 究 , 尤 其 是对 现 当代 女作 家 研究 所取 得 的成果 , 值 得密 切关 注 和深入 探讨 。 本 文 以性别 视 角作 为切人 点 , 对北 美汉 学界 的 女作 家研究 进行 梳 理和分 析 , 在介 绍北 美汉 学界 女作 家 研究 概况 的基 础上 , 厘 清北美 汉 学界对 女 作家 的关 注焦 点及 研究 重 点 , 探 讨在 西方 视野 下女 作家 及作 品被接 受 和被研 究 的状况 , 从 而为 中国现 当代作 家 的译介 、 研 究及 海外 传播 提供 交流 的背 景知识 和 思路
第1 4 卷 第3 期
2 0 1 5年 7月
北京交通 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J o u m ̄ o f B e i j i n g J i a o t o n g Un i v e r s i t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论美国早期汉学研究
万方数据论美国早期汉学研究作者:仇华飞作者单位:南京大学 历史系,南京 210093刊名:史学月刊英文刊名: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年,卷(期):2000(1)被引用次数:4次1.忻剑飞世界的中国观—近二千年来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史纲 19912.冯秉正(1669—1784),法国耶酥会士,1702年来华传教,译著《中国通史》(Histoire generale de La Chine)等17843.雷孝思法国耶酥会士1698年来华传教 16634.郭士立(1803-1851)德国人1824年受荷兰布道会差遣到暹罗传教1831年来华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传教著有<中国史略>(A Sketch of Chinese History Anicent and Modern: Comprising a Retrospect of the Foreign Intercourse and Frade with China)、(道光皇帝传>(The Life of TaouKwanglate Emperor of China; with Memoirs of the Court of Peking)<开放的中国-中华帝国概述>(China Opened; or a Display of the Topography History Customs Manner Arts Manufactures Literature Religion Jurisp5.艾德(1838-1908)德国巴色会传教士1862年来华传教1865年进伦敦会(London Misssionary Society)曾任<中国评论>(China Review)编辑多年著有<客家人的历史>(The History of the Hakkas)、<中国佛教手册>(Handbook of Chinese Buddhism)、<广州方言汉英辞典>(A Chinese Dictionary in the Cantonese Dialect)等6.马礼逊(1782-1834)英国伦敦会传教士1807年来华传教为基督教来华传教的开山祖著有<汉语语法>(A Grammar of the Chinese language)编写<华英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和<广东省土话字汇>(A Vocabulary of the Canton Dialect)等7.中国目前的状况和未来的前途8.孔子的生平和学说9.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外国研究中国 197810.李学勤国际汉学漫步 199711.欧美商人支助创办的<中国丛报>(旧译<澳门月报>)著有<广州方言撮要>(A Chinese Chrestornathy in the Canton Dialect)等书曾参加美国使团同清政府签订中美不平等的<望厦条约>12.顾盛美国外交官律师出身美国众议员1843年以专使身份来华缔结中美条约1844年7月与耆英在望厦签订中美<五口通商章程>(即<望厦条约>)13.费正清70年代的任务:研究美国与东亚的关系 199214.Denntt"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in China15.卫三畏(1812-1884)美国公理会传教士1833年10月抵广州曾参与裨治文编辑<中国丛报>著有<中国总论>(The Middle Kingdom)、<中国历史>(A History of China: Being the Historical Chapters from the Middle Kingdom1897)等书16.李学勤国际汉学漫步 199717.查看详情18.顾盛美国外交官律师出身美国众议员1843年以专使身份来华缔结中美条约1844年7月与耆英在望厦签订中美<五口通商章程>(即<望厦条约>)19.费正清《70年代的任务:研究美国与东亚的关系》载《费正清集》 199220.Denntt"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in China21.卫三畏(1812-1884)美国公理会传教士1833年10月抵广州曾参与裨治文编辑<中国丛报>著有<中国总论>(The Middle Kingdom)、<中国历史>(A History of China:Being the Historical Chapters from the Middle Kingdom1897)等书22.Chinese Repository,Vol. 7. 1838,p. 20523.Chinese Repository,Vol. 6. 1837,p. 46824.Chinese Repository,Vol. 8,1839,p. 13325.姚莹康辅纪行26.Samuel Wells Williams Our Relations with the Chinese Empire 187727.Susan R. Stifler"Elijah Coleman Bridgman: The First American Sinologist, Notes on Far Eastern Studies in America 194228.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外国研究中国 197829.Dictionary of Amercian Biography Charles Scribner's Sons.New York 192930."Assignment for the 70's"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69 No. 3 p 86531.Samuel Wells Williams, The Middle Kingdom32.Samuel Wells Williams to A. B. C. F. M. Macao Aug. 29 1839 Missionary Herald ⅩⅩⅩⅥ. 4. April 1840 p. 116. See Edward D. Graham Amercian Ideas of a Special Relations with China1784-1990. New York 1988. p. 174 198833.Edward D Graham 178434.Sanmel Wells Williams查看详情 188235.Samuel Wells Williams,The Middle Kingdom36.Samuel Wells Williams,The Middle Kingdom. Vol. Ⅱ,1882,p. 35537.Tyler Dennett American in Eastern Asia.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 1941 p.55838.查看详情39.忻剑飞世界的中国观——近二千年来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史纲40.皇清经解41.丁韪良(1827-1916)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1850来宁波传教著有:<中国人:他们的教育、哲学和文学>(The Chinese:Their Education Philosophy and Letters)<华甲忆记>(A Cycle of Cathay)、<中国知识>(The Lore of Cathay)、<中国的觉醒>(The Awakening of China)、<天道搠源>(Evidences of Chiristianity)等42.明恩溥(1845-1932)美部会传教士1872年来华在山东农村传教著有:<汉语谚语俗语集>(Proverbs and Common Sayings from the Chinese)、<中国农村生活:社会学研究>(Village Life in China:A Study in Sociology)、<中国人的特性>(Chinese Characteristic)、<中国的社会进步>(The Uplift of China)等43.狄考文(1836-1908)美国长老会传教士1863年来华1864年在登州设文会馆(山东齐鲁大学前身)著有<中国官话课本(A Course of Mandar in Lessons)翻译<新约圣经>(New Testament)等44.卫斐利(1857-1928)卫三畏之子曾协助其父修订<中国总论>著有<传教士、外交官、汉学家卫三畏传记和书札>(Life and Letters of Samuel Wells Williams Missionary、Diplomatist、Sinology)等45.卢公明(1824-1880)美国公理会(American Board Mission)传教士1850年来华传教著有<华人的社会>(Social Life of the Chinese:with some Account of their Religions Governmental Educational and Business Customs and Opinion)另编有一部<英华萃林韵府>(A Vocabulary and Handbook of the Chinese Language)等46.费正清新教传教士著作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载费正清集 199247.Renaissance in China48.Martin "Renaissance in China"49.魏外扬宣教事业与禁烟运动 197850.王维俭;汪熙丁韪良和京师同文馆 198551.魏外扬宣教事业与禁烟运动1.王安美国现代文明的熏陶——浅析卫三畏观察中国的出发点[期刊论文]-考试周刊2008(48)2.侯且岸论美国汉学史研究[期刊论文]-新视野2000(4)3.李同法.LI Tong-fa卫三畏与《中国总论》[期刊论文]-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24(6)4.李同法卫三畏的中国观——以《中国总论》为中心[学位论文]20095.李怡何处的汉学?怎样的慌张?——讨论西方汉学的基本角度与立场[期刊论文]-江西社会科学2008(5)6.阎嘉错位的尴尬——美国汉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汉学心态"[期刊论文]-江西社会科学2008(5)7.艾斯克·莫卡德.周锋利.Eske Mφllgaard.ZHOU Feng-li解读的衰落:美国汉学的"哲学转向"[期刊论文]-求是学刊2006,33(2)8.吴义雄基督教传教士在澳门的早期文化活动略论[期刊论文]-学术研究2002(6)9.吴原元.WU Yuan-yuan略论20世纪40年代中国赴美学者对美国汉学的影响[期刊论文]-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0(2)10.张旺植.季国清从怀特海的过程哲学看中国宗教的超越性问题[期刊论文]-求是学刊2003,30(3)1.余丰民袁同礼《西文汉学书目》分类体系浅析[期刊论文]-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8(4)2.孟庆波美国中国学的发端史研究[期刊论文]-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2)3.谭树林《中国丛报》考释[期刊论文]-历史档案 2008(3)4.崔丽芳被俯视的异邦——十九世纪美国传教士著作中的中国形象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引用本文格式:仇华飞论美国早期汉学研究[期刊论文]-史学月刊 2000(1)。
【doc】论美国早期汉学研究
论美国早期汉学研究史学月刊2000年第1期93?论美国早期汉学研究优华飞(南京大学历史系,南京210093)[关键词]美国汉学;裨治文;卫三畏;传教士汉学家;汉学群体[摘要]美国汉学兴起于19世纪中叶,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早期美国汉学研究有两个显着的特征:一是以来华传教士为主体.裨治文,卫三畏是其中主要代表.他们精通中文,熟悉中国历史文化,汉学研究水平之高,程度之深,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二是注重中国现实特别是关注中国近代化问题的研究,从而开启了美国汉学注重现实的先河,使汉学研究摆脱了欧洲汉学古典规范的束缚.但早期美国汉学也存在着缺乏专职性和研究群体单一性的严重不足. [中图分类号]K1O7.8:K712.4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O583一O214(2000)01—093一l1OntheStudyofSinologyintheEarlyAmericaQIUHHa—fei(DepartmentofHistory,NanjingUniversity,Nanjing210093,China)Keywords:Americansinology;E.C.Bridgman;S.W.Williams;missionarysinologist;thegr oupsofsinologistAbstract:Americansinologyformedinthemiddleof19thcentury.Itwaslateforbeginningbut developedrapidly.Americansinologystudieshadtwotraits:onewasthemissionariesinChinaasthemainpartofsinologiests.suchasE.C.BridgmanandS.W.Williams.TheyunderstoodChineselanguagea ndhadanex—tremelyhighdegreeresearchofChinesehistoryandculture.Theotherwasthesinologystudie spaidcloseat—tentiontotheChinesesocialproblems,particularlytheissuesofChinesemodernization,whic hmarkedthebe—ginningofAmericanChinesestudies.ThiswasalsothenoticeabledifferencebetweenAmeri cansinologyandtheEuropeanclassicalmode1.However,theearlyAmericansinologywasinsufficientinprof essionalgroupsofstudies.一美国汉学之缘起19世纪初期开始,随着广州,澳门中外贸易在海外影响的不断扩大,西方世界对中华帝国的认识逐渐增多,在通商过程中,欧美基督教传教士随本国商人相继来华,东西方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具影响的碰撞.西方文化的不断进入,使两种文化在相互撞击过程中产生两种对世界的不同看法:一种是全球范围的经济,文化扩张主义;另一种则是不顾时势境迁的世界范围的自我中心论0.这两种世界文化观最终都没能在各自的形成过程中取得成功.但由于相互碰撞,东西方文化出现了难得的认同.认同之一是,在西方尤其在美国引发了对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研究;认同之二是,在中国,这种研究表现为近代社会知识分子追求进步,自由,图强自主的"西学东渐".由于西方对中国的不断研究和认识,最终促成近代一门新的学科——"汉学"(Sinology)研究的形成.汉学研究的范围在近代西方涉及面较①忻剑飞:《世界的中国观——近二千年来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史纲》,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第297页.94?广.它包括对中国社会,政治,历史地理,语言文字,哲学,宗教等诸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是东方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作为东方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汉学.一开始就具有相当强的独立性和属于它自身的特点.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欧洲.法,英,德等国已经逐渐形成一支职业化的汉学研究队伍.开始了种种专业研究.这种专业研究的最大特点是:来华传教士作为研究汉学的一支重要力量从中发挥巨大作用.传教士们凭借他们在华传教的亲身经历,以及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以着书立说,出版发行等各种形式研究中国.使近代欧洲汉学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情景.而且研究的深入程度是以往任何时期所不能比拟的.他们中出现了一批像冯秉正(Joseph FrancisMarieAnneDeMailla),雷孝思(JeanBaptisteRegis),郭士立(Karl FriedrichAugustGutzlaff),艾德(ErnestJohnEite1)④,马礼逊(RobertMorrsion)5,麦都思(WalterHenryMedhurst),理雅各(JamesLegge)等汉学研究群体.研究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甚至对中国人的心理特征,行为举止等进行描述和概括,形成了近代西方汉学研究的特有风格.与此同时,在欧洲汉学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之时,一个与此研究有着不同出发点的美国汉学研究也在逐渐形成之中.18世纪末,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很快.由于美国文化的渊源来自欧洲,在文化认同上,美国和欧洲国家是一致的.因此在国家利益的驱动下,美国商业资本开始了向海外扩张的进程.在美国国内物质文明不断提高的同时,思想,文化活动也十分活跃.19世纪4O年代,随着中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美国对华商业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对华投资开始以洋行形式出现.为了扩大投资市场,美国政府和商人需要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美国国内掀起一股"中国热",在"中国神秘"的幻梦破灭后,导致许多美国人提出对中华文化的重新认识.这个时期,美国"对中国的兴趣甚至超过其开发本国边疆的兴趣"@.虽然与欧洲各国汉学研究相比,美国汉学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一个显着特点是,美国传教士作为"文化"输出的冯秉正(1669—1784),法国耶酥会士,1702年来华传教,译着《中国通史》(HistoiregeneraledeLaChine)等.雷孝思(1663—1738),法国耶酥会士,1698年来华传教.曾编制《皇舆全览图》等.郭t立(18O3—1851),德国人,1824年受荷兰布道会差遗到暹罗传教,1831年来华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传教,着有《中国史略》(ASketchof ChineseHistory,AnieentandModern:Comprising aRetrospectoftheForeignIntercourseandTrade withChina),《道光皇帝传》(TheLifeofTaou—Kwang,lateEmperorofChina;withMemoirsof theCourtofPeking),《开放的中国一中华帝国概述}(ChinaOpened;oraDisplayoftheTopogra—phy,History,Customs.Manner,ArtsManufac—tures,Literature,Religion,Jurisprudence,etc.of theChineseEmpire)等.④艾德(1838—1908),德国巴色会传教士,1862年来华传教,1865年进伦敦会(LondonMisssionary Society).曾任《中国评论》(ChinaReview)编辑多年,着有《客家人的历史》(TheHistoryofthe Hakkas),《中国佛教手册》(HandbookofChinese Buddhism),《广州方言汉英辞典》(AChineseDic—tionaryintheCantoneseDialect)等.马礼逊(1782~1834),英国伦敦会传教士,1807年来华传教,为基督教来华传教的开山祖,着有《汉语语法》(AGrammaroftheChinese1.anguage),编写《华英字典》(ADictionaryofthe ChineseI.anguage)和《广东省土话字汇》(AV o—cabularyoftheCantonDialect)等.⑥麦都思(1786—1857),英国伦敦会传教士,1835年来上海,着有《中国目前的状况和未来的前途》(China:ItsStateandProspects.withSpecialRef—erencetotheSpreadoftheGospel,ContainingA1一lusionstotheAntiquity,Extent,Population,Civi—lization.IiteratureandReligionsoftheChinese).《上海及其近郊概述》(GeneralDescriptionof ShanghaianditsEnvirons)等.⑦理雅各(】814—1897),英国伦敦会传教士,1839年来华,曾担任马六甲英华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院长,着有《孔子的生平和学说》(The IifeandTeachingofConfucius),《中国的宗教:儒教和道教评说及其同基督教比较》(TheReligions0fChina,ConfucianismandTaoismDescribedand ComparedwithChristianitY)等.⑧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编:《外国研究中国》(第一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66页.先锋成为首批研究汉学的主要力量.这些早期美国汉学研究者们把对中国的认识与研究同传教布道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一面传播基督教福音,一面从事汉学研究.如果说,早期欧洲的汉学研究主要注重对中国历史,文学,文化的研究,那么美国的汉学研究很大程度上已经开始偏离西方传统汉学研究的轨迹,注重考虑美国的自身政治,经济利益.这种特点许多年来一直被不少中外学者称为美国汉学研究与欧洲汉学研究的"截然不同的特征"①.1842年,美国在马萨诸塞州正式成立第一个专门研究东方的,独立的,非营业性的学术机构——美国东方学会(AmericanOrien—talSociety),目的是为了健全组织体系,加强研究队伍,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东方学的研究,与欧洲国家争夺东方思想文化阵地.会员最初就是裨治文(E.C.Bridgman),顾盛(CalebGushing)@等来华传教士和政府外交官员.东方学会的宗旨是"传播关于东方的知识,促进对东方语言和文学的研究".该会从1851年开始出版《美国东方学会杂志》(Jour—nalofAmerican0rientalSociety),后又出版《美国东方学丛刊》,并设有一个收藏东方文献的图书馆.每年春季召开年会,交流研究成果,促进东方学研究.美国着名汉学家费正清(JohnK.Fairbank)把美国有组织的汉学研究说成"是由美国东方学会发起的".他认为, "在美国代表了欧洲那种对东方学的文学兴趣,这种兴趣曾对启蒙运动有独创贡献",不过他强调"美国东方学会从一开始就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使命感"t,即:为美国政府政治,经济扩张服务.以"传播东方知识,增进东方语言学研究"为宗旨的美国东方学会,开展了对东方的古代文化,历史,语言的学术研究活动.东方学会成立两年后,美国政府派顾盛为全权代表来到中国,趁英国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的余威,迫使清政府与其签订中美95?间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望厦条约》.条约中领事裁判权,最惠旧待遇以及美国人民自由进出中国口岸的条款为大批美国传教士来华提供法律上的保I.短短6年时间,美国有87名传教士来到中国.这些传教士当中有不少肩负双重使命:既传播基督教福音,又研究中国历史文化裨治文和卫三畏(Samuelwe11swⅢiams)"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二裨治文与《中国丛报》裨治文既是美国来华传教之父,又是美国汉学研究的开山鼻祖.他1830年到达广州,在一个与本民族文化观念与习俗完全不同的国家生活丫30多年,除了标榜他有一颗信奉上帝的虔诚之心外,对东方世界的探索和认识是他长期在中国居住的重要原因.清政府的禁教政策,没有使他退缩,反而成了他专心研学中国文学和文字的动力所在.他阅读了大量有关中国历史和文学名着,对中华文化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使他驾轻就熟地从事汉学研究,向西方世界传播中华文明与历史.作为一名早期汉学研究专家,他对中国的认识和研究有其独特之处.这些认识和研究I李学勤主编:《国际汉学漫步》上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j裨治文(10卜1861).美部会传教士,1830年来华传教,1832年主编欧美商人支助创办的《中国丛报)(旧洋《澳门月报》),着有《广州方言撮要》(AChineseChrestomathyintheCantonDialect)等书,曾参加美国使团同清政府签订中美不平等的《望厦条约》.顾盛,美国外交官,律师出身,美国众议员,1843年以专使身份来华缔结中美条约,1844年7月与耆英在望厦签订中美《五口通商章程》(即《望厦条约》)[美]费正清:《70年代的任务:研究美国与东亚的关系》,载I费正清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Denntt,"I'heProtestantMissionariesinChina," seeChines~RepositoryV o1.2O.@卫三畏(1812—1884),美国公理会传教士,1833年10月抵广州,曾参与裨治文编辑《中国丛报》, 着有《中国总论》(TheMiddleKingdom),《中国历史》(AHistoryofChina:BeingtheHistorical ChaptersfromtheMiddleKingdom,1897)等书96?可以从他在创办,编辑的英文刊物《中国丛报}}(ChineseRepository)的活动过程中找到思想渊源.《中国丛报》又称《澳门月报》或《中华丛报》,以西方读者为对象,以介绍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目的,于1832年5月创刊,1851年8月停刊,前后20年,刊出20卷(每月1期,每年1卷),成为近代西方学者研究汉学的重要资料来源.《中国丛报》创办的宗旨正如裨治文在创刊的导言中所说:"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向海外报道中国各方面情况以及她所发生的变化,变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一裨治文以他对中文的精通和汉学研究的深透既担任报刊的主编,也先后在刊物上发表文章350多篇②,成为《中国丛报》的主要撰稿人. 通过《中国丛报》,裨治文试图让西方世界广泛了解中国各种情况,包括了解中国气象,土地,江河流域,农业生产以及自然资源;了解中国商业的过去和现状;了解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如统治者与百姓,丈夫与妻子等关系③.他还在创刊初期就具体提出刊物研究的四个方面:第一,有关中国自然经济,地理位置的情况.第二,中国的商业发展情况,特别是中外通商贸易情况.第三,研究中国社会发展情况,内容包括: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法律等.第四,研究中国的宗教事业的发展状况④.这是裨治文的初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不断积累,《中国丛报》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版面形式多样,栏目丰富多采,有关中国的宗教,儒家文化,道家哲学思想以及中国文学名着,书评,文艺杂谈,地方风土人情,古代近代中国的名人逸事,甚至中国各地名山大川,行政区域划分都作了详细的介绍和论述.对"有关各类问题之研究,多引证中西典籍,态度认真,立论持平"⑨.在介绍中国古典文学名着《红楼梦》时,裨治文在一篇题为"中国妇女缠足习俗的起源和影响"文章中写到:"在中华民族及其家庭风俗中,能找到表明他们违反伦理制度的足够证据.这是邪恶的做法,不仅人民的思想被歪曲了,而且他们的肌体也弄得畸形了."@一方面表明裨治文个人对中国当时的旧风陋俗极为不满,提出抗议,并由表及里,一针见血地点出缠足之风的危害性;而且更体现他对中华文化深入的了解,对中国文学名着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把握准确,在当时情况下实属罕见.在论述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发展历史时,裨治文在《中国丛报》上给予多方面的,积极的评价,指出:"从汉朝开始,中国历代的文人学士就不知疲倦地在探索诗歌,散文,词曲的创作真谛,使各个时期的文学创作能反映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特征,许多作品的思想精华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⑦对南宋时期杰出文学家苏东坡的26卷本新词集,《中国丛报》更是大加推崇,"称之为是思想艺术与文学作品完美结合的典范"⑧.《中国丛报》还从不同侧面对孔子的教育思想,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的历史价值,武则天的历史功过,太平天国初期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与教训等作了详细的论述.关于如何学好中文,《中国丛报》刊登署名文章,提出学习中文时要注意的问题,如: "什么是学习的最好方法?怎样才能记住汉字的拼写?学习口语的最佳方法是和中国人生①④ChineseRepositoryV o1.1,1832,PP.1—5,1—2.②ChineseRepositoryV o1.20,1851,"ListoftheAr—ticles",pp.xi—liv.③⑧ChineseRepository,V o1.3.1834.P.537.V o1.6.P.468.⑤王树槐:《卫三畏与中国丛报》,见林治平主编:《近代中国与基督教论文集》,台北:宇宙光出版社1981年版,第174—175页⑦ChineseRepository,V o1.11.1842,P.132—133.⑧Ibid.活在一起还是聘请中文教师授课等",为当时陆续不断来华的欧美传教士提供学习中文的有益启示.关于汉字拼音问题,《中国丛报》曾提出汉字拉丁化表音法的主张,建议用各种不同的汉字拉丁化的方案,以求"采用一种完善的和统一的表音法作标准,使将来关于中国语言和民族的所有着作都能够得以统一."②这里可以看出裨治文的汉学研究不仅对当时西方人学习中文大有裨益,而且对以后汉字拉丁化拼音也不无启迪意义.茶叶是中国的特产,英文"tea"的发音来自于福建方言.《中国丛报》中除了对中国茶叶的各种名称,出产地区以及海外出口情况作详细报道外,还经常发表文章论述中国人的饮茶习惯和饮茶文化,对远自东晋,近到清代各个时期将茶叶作为奢侈贡品,供皇亲国戚品尝的宫廷文化作细致的描述.对茶的历史《中国丛报》也颇有研究,认为,史书上最早出现在东晋时的茶叫"茗"(ming),唐代时称为"荼" (too),到清朝时才真正使用茶(cha)这个字@,既介绍了商品又传播了东方文明,两者相得益彰.《中国丛报》发表各类文章共1378篇,其中关于中国的文章有514篇;作为主编的裨治文试图将有关中国的大量的信息传向西方,使西方对中国的认识在马可?波罗,利玛窦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一步.和其他长期居住在中国的传教士一样,裨治文在华3O年之久,他不像欧洲商人那样单纯为了追求金钱, 而是认真学习汉文,潜心研究中华传统文化; 他对中国社会观察人微,悉心研究.从封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从统治阶级的法典到秘密社会的教规;从孔孟之道, 儒家思想到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及下层社会流行的歇后语;从古典名着到民间传说, 《中国丛报》都作了大量的介绍和评论,有助于西方世界,特别是对中华文化颇感兴趣的人们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起到了"开文学之路,除两地之坑堑"⑨的作用.97《中国丛报》的创办,推动了国外汉学研究的发展,开创了美国早期汉学研究注重现实问题的先例.这是迄今为止学术界所公认的事实.但笔者通过对《中国丛报》2O卷本的分类研究,发现《中国丛报》不仅注重对中国实际问题的研究,而且以大量篇幅,甚至是连篇累牍地发表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名着,经典诗歌,散文的文章,还涉足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文字,哲学,艺术和宗教等领域,以及对中国清朝以前各个历史阶段不同人物的描述,是近代西方汉学研究又一典型.因此,可以说在这方面很难说同当时欧洲汉学研究有什么明显不同,这是我们研究早期美国汉学发展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所以,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论述美国汉学与欧洲汉学区别时多半认为,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特征".本文认为这种论点不应该是绝对的.如果说《中国丛报》最能体现裨治文汉学研究特征,那么他在该刊物上所撰写的有关中国问题的文章在许多方面同早期欧洲汉学研究确有相似之处.他对中国经典文学,古文字以及历史地理的研究完全可以与欧洲汉学家媲美.所以我们说,早期美国汉学研究同欧洲汉学研究在方法上虽有不同之处,但从研究的价值取向,研究的内容,以及所产生的效果上看很难用"两者具有截然不同的特征"来加以界定.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丛报》曾作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舆论工具,作为欧美政府的喉舌和推行文化侵略的主要手段,不断发表支持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言论,鼓吹用武力迫使中国对外开放,为一些传教士推行文化侵略服务,这是应该加以批判的.但同时,《中国丛报》也刊登不少批评鸦片贸易不道德的文章,甚至直接指责英国政府"鸦片贸易的自①ChineseRepository,V ol,7.1838,P.205.②ChineseI~epository,V o1.6.1837,P.468.③④ChineseRepository,V o1.8,1839,P.133⑤姚莹:《康辅纪行》第12卷,第24页.98私,罪恶的目的",告诫美国商人不要步英国人的后尘.尤其是,《中国丛报》的大量关于中国情况的报道,无论创办者的动机如何,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为传播中华历史文化起着推波助澜和促进国外汉学研究的作用.从裨治文和他在汉学研究上取得的成就来看, 《中国丛报》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应该得到肯定.作为传教士,裨治文标榜自己有崇尚"异教徒也是上帝支配的大家庭中的兄弟"的博爱之心;如果这真是出自他的内心,那么他办报的主观动机是既想让西方人了解中国,为西方和美国学者研究汉学提供便利;又想让中国人早点接受基督教文化,接受基督教教义,成为上帝的信徒.从这个角度上看,《中国丛报》在推动基督教教化运动的同时对传播汉学起到她独有的连带作用.裨治文作为早期美国来华传教士和研究汉学的专家,他的身份,尤其是他的立场是双重的,这是由鸦片战争前后的客观历史条件决定的:决定了他的活动既有传教的一面,又有了解中国,研究中国的一面.从积极意义上看,他"带动了美国人民认识中国文化,以至有美国第一位汉学家之称誉."②他和他所创办的《中国丛报》为国外汉学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三卫三畏与《中国总论》卫三畏是近代美国汉学研究最有成就者之一.他出身于美国纽约的一个基督教世家,曾就读于仁塞勒(Rensselaer)工业学院,学习出版印刷技术.1833年到达广州后,先后学习中文和葡萄牙文,在欧美商人的资助下为美国公理会创办了海外第一个印刷所.当时在广州的传教士只有马礼逊,裨治文两人,卫三畏参与裨治文主编的《中国丛报》的编辑工作,撰写大量文章,向海外介绍中华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文化和习俗,还协助裨治文编着《广州方言撮要》,这些工作为他后来所从事的系统地研究汉学,着书立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847年,裨治文离开广州前往上海后,《中国丛报》的编辑工作主要由卫三畏负责. 费正清曾称他是"一个天才的业余历史学家",并把这一时期美国的汉学研究称为"着名的业余活动"⑧.《中国丛报》在后期人力, 财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能够继续出版发行同卫三畏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卫三畏长期在中国的经历使他对中国问题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他先后出版过十多部关于中国的书籍,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历史,文学,文字等许多领域,如:《简易汉语课程》(EasyLessonsin China,1842),《官方方言中的英汉用词》(An EnglishandChineseV ocabularyintheCourtDialect,1844),《中国地志》(AChi—neseTopography,1844),《中国商业指南》(AChineseCommercialGuide,1844)等.这些书籍成为外国来华传教士和商人的必读之书.回国后,他在耶鲁大学任汉文教授,经常举办关于中国问题的讲座,并着有《我们同中华帝国的关系》(OurRelationswithChinese Empire,1877),《中国历史》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活动为他构思完成他一生最具影响的着作《中国总论》(TheMiddleKing—dom,1884),提供了条件.《中国总论》是当时美国研究中国的最早最具权威的着作,该书对中华帝国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历史,地理,教育,艺术以及宗教等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成为数代美国人认识中国的英文范本"④.由于受到时代和他本身因素的影响和束①SamuelWellsWilliams,OurRelationswiththe ChineseEmpire.SanFrancisco.1877.②SusanR.Stifler,"ElijahColemanBridgman:The FirstAmerieanSinologist,NotesonFarEastern StudiesinAmerica1942",10:1一l1.③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编:《外国研究中国》(第一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66页.④DictionaryofAmercianBiography,Charles Scribner'sSons.NewY ork.1929.缚,在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时,《中国总论反复强调的一个论点是:"中国人不仅需要标志西方文明的技术,而且还需要耶酥基督的教义."然而,书中有些观点,认识问题的视角,从当时历史文化的背景来看还是比较公正的.如关于中英鸦片战争,《中国总论≯提出的观点是:"英国对中国的远征,与其说是打开中国的大门,倒不如说是从中国获得了极大的利益."②卫三畏认为:"鸦片战争对于中国来说是灾难性的,但这一猛烈的撞击,将帝国统治者们从天朝十全十美,江山万年永固的幻梦中唤醒."⑧卫三畏在中国长达20年之久,《中国总论》一书的出版与修订,为他作为早期美国最着名的汉学研究家奠定了基础.他对19世纪50年代中国爆发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有较为深刻的研究.在《中国总论》中,他将太平天国起义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归纳为四点:第一,洪秀全及其追随者们对基督教教义的认识是片面的,不准确的.拜上帝教教规实际上是基督教教义的变种.但是,这种变异至少说在开始时吸引了很多人,他们所表现出的虔诚是被一种道德和要求社会变革的狂热所驱使.第二,正是由于这种狂热,太平军将士异常的勇敢,英勇善战,有些战役可以载人中国军事史册.由于宗教的力量,他们确信他们有坚强的体力打败那些表现得笨拙的满清军队.第三,太平军进入他们所攻占的地区后,常常以民众的救世主自居,他们立刻带来大。
美国汉学家论《诗大序》
美国汉学家论《诗大序》任增强【摘要】<诗大序>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献.美国汉学界<诗大序>研究可分为三种代表性类型:一是刘若愚与吉布斯运用阿布拉姆斯艺术"四要素"理论剖析<诗大序>;第二类是范佐伦与宇文所安阐释<诗大序>中重要文论术语;第三类是以苏源熙为代表的关于<诗大序>与<乐记>承继关系的探讨.【期刊名称】《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00)005【总页数】5页(P89-93)【关键词】《诗大序》;美国汉学;研究史【作者】任增强【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汉学研究所,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作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献,《诗大序》在美国受到了汉学家的关注与高度评价。
早在 1950年代初哈佛大学教授海陶玮(James Robert Hightower)就对其作出评判,认为“《诗大序》有关诗歌教化功能的表述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基石。
”[1]42就目前来看,美国汉学界研究《诗大序》的代表人物有:刘若愚(James J.Y.Liu)、唐纳德·A·吉布斯 (Donald.A.Gibbs)、范佐伦 (Steven Van Zoeren)、宇文所安 (Stephen Owen)、苏源熙 (Haun Haussy)。
从研究取向上看,早期的代表人物刘若愚、吉布斯主要是挪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来研究《诗大序》,“以西释中”;从20世纪 90年代起,美国学者则更为强调中国文论的独特性,认为在《诗大序》研究上应保持中国传统固有的思路和方法。
美国学界《诗大序》研究成果可分为三种代表性类型:一是运用当代美国评论家阿布拉姆斯(M.H.Abrams)提出的艺术“四要素”对《诗大序》中的文学思想加以探讨;第二类是对《诗大序》中重要术语的阐发;第三类研究关注《诗大序》对《乐记》中文艺思想的承继与发展。
美国汉学界的中国文学史研究述评
美国汉学界的中国文学史研究述评
农玉红;李茂君
【期刊名称】《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21)001
【摘要】以文学史著作为中心,从历时视角考察美国汉学界的中国文学史研究.通过对各时期文学史著作的内容、思想及价值的考察,梳理了美国汉学界书写中国文学史的历时演变,厘清了美国汉学界有关中国文学史著作的研究内容、研究范式及书写特点.
【总页数】4页(P88-91)
【作者】农玉红;李茂君
【作者单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外语外贸系,广西桂林 541004;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外语外贸系,广西桂林 541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北美汉学界的《沧浪诗话》研究述评——以华裔族群为中心 [J], 任先大;李燕子;刘红麟
2.美国汉学界的中国文学史研究述评 [J], 农玉红;李茂君;
3.女性主义视角下美国汉学界的丁玲研究述评 [J], 顾娟;刘人锋
4.西方汉学界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述评 [J], 王晓路
5.术语的困惑──西方汉学界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述评 [J], 王晓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汉学家台湾文学翻译的历史、风格与传播路径
美国汉学家台湾文学翻译的历史、风格与传播路径
李诠林
【期刊名称】《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年(卷),期】2016(000)006
【摘要】美国汉学家针对台湾文学展开的翻译活动呈现了一个文学翻译史的脉络。
从刘绍铭等出于编写教材动机的全面性选择.张诵圣等的归类选集.到葛浩文的市场化原则和“等效翻译”.再到高克毅的翻译团队和陶忘机的随机随性翻译,美国汉学家的台湾文学翻译逐渐实现了个人翻译风格的养成。
而知名刊物发表译作与评论、发行专门杂志、出版翻译选集和译著专论单行本、由翻译带动教学和研究等高效传播路径,使台湾文学在美国社会得到广泛接受与认可。
【总页数】1页(P194-194)
【作者】李诠林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两岸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46
【相关文献】
1.美国汉学家傅恩的《花间集》英译与传播
2.美国汉学家台湾文学翻译的历史、风格与传播路径
3.美国汉学家白亚仁谈中国小说在英美的翻译与传播
4.美国汉学家
白亚仁谈中国小说在英美的翻译与传播5.跨文化戏剧传播、经典译介与家国情怀——美国汉学家陈小眉教授访谈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出版的论述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中美关系的四部力作
美国出版的论述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中美关系的
四部力作
萧军
【期刊名称】《中共党史研究》
【年(卷),期】1996()1
【摘要】美国出版的论述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中美关系的四部力作萧军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的中美关系是沉重的一页,这段历史是200多年中美关系史上最困难、最敌对的时期,并且这一阴影继续影响着当今北京和华盛顿的关系。
美国学者很重视这段历史的研究,...
【总页数】1页(P95-95)
【关键词】中美关系;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出版;40年代;中美关系史;国际关系;“中国中心观”;美国对华政策;哥伦比亚大学
【作者】萧军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829.712
【相关文献】
1.50年代初期中美关系述评 [J], 王善中;
2.“结束严峻的中美关系要由美国采取主动”——学习邓小平关于中美关系的论述
[J], 陈必达
3.美国外交与中美关系——《美国外交政策史》对中美关系的论述 [J], 李庆余
4.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史论关系争鸣及影响 [J], 刘桂娟;吴航
5.论70年代初美国外交战略的转变──兼谈中美关系的解冻 [J], 张志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美国汉学界的萧军研究摘要在美国汉学研究领域,有关“东北作家群”的领军者之一萧军及其创作的研究体现出文本细读阐释、社会历史批评、性别政治研究以及地理文化考察等多重视域交互与协同的多元对话。
其中,夏志清、葛浩文以及李欧梵等美国汉学家对于萧军及其文学创作实绩进行了独特且深入的阐释。
关键词:美国汉学界萧军夏志清葛浩文李欧梵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在美国汉学领域,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有关“东北作家群”代表作家萧军及其创作的研究始终未曾间断,其中既体现出对于该创作群体的关注,又彰显出对于萧军的独特认识。
一方面,针对译介情况而言,早在1942年,萧军的《八月的乡村》的英译本即已出版,堪称是首部被译成英文的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其时斯诺夫妇还曾专门向美国读者进行了推介。
目前,萧军的《五月的矿山》、《羊》等作品及其在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会议上的发言都已被译成英文,并被多种选集频繁收录。
另一方面,基于研究状况来看,相关研究既将萧军视为东北作家群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小说家,又注重挖掘其作为创作个体所展现出的独到之处。
具体而言,无论是从事历史研究的史景迁、柯文,还是致力于文学研究的夏济安、夏志清、葛浩文、王德威、李欧梵、郑继宗、耿德华以及刘禾等学者,都曾立足于各自的视角对于萧军及其文学书写进行了颇为独到的阐述。
例如,史景迁曾在其《天安门与中国知识分子》一书中将萧军视为其时中国除老舍之外最著名的文学骄子。
鉴于此,以下分别选取美国本土学者葛浩文、美国华人学者夏志清与李欧梵作为个案,力求揭示上述学者对萧军研究的诸种特质。
一夏志清的萧军研究中国文学创作与研究领域一般将《八月的乡村》视为萧军的成名作与代表作。
这部由萧军于1935年自费“非法”出版的长篇小说一经问世就引起了文坛的轰动,进而奠定了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即便是曾对萧军多有微词的丁玲,也号召作家以该著述为楷模。
其后,国内对于萧军创作的研究多以剖析该著述为主。
然而,以夏志清为代表的美国学界的部分文学批评家对于萧军的创作却作出了迥异的判断。
在《中国现代小说史》初版中,他指出:萧军给予了其后描写游击战争的小说家一套公式,即:农民士兵粗野的语言,每隔一个段落即加插的爱国歌曲,偶然的田园式风景描写,再加上以暴露敌人残暴行为为名的对性及暴行的露骨描写。
时过境迁之后,在该书的中译版序言中,他曾反思自己此前对于《八月的乡村》的评论略欠公正。
此外,在参与《中国现代中短篇小说选》一书的编辑工作时,夏志清明确宣称比较欣赏以反讽态度审视新知识分子的写实作品,依据此种标准,萧军的《羊》位列选集之中,并被视为萧军最优秀的作品。
《羊》中有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关于两个白俄男孩儿,一个是十四岁的郭列,另一个则是十一岁的阿辽什。
他们曾短期入狱,而后即将被释放。
二人决定出狱后不返回上海去投靠流亡中的父母,而是立即前往苏联。
此外,小说中还有一位对于即将回到自己祖国的两个孩子充满羡慕之情的中国知识分子。
而另一条线索是关于两个贼,一个是单纯且诚实的青年,因生活所迫阴差阳错地偷了一只羊,后在狱中饱受虐待而死。
另一个贼则是一个职业扒手,因其专门偷窃外国人而在狱友中赢得了英雄般的身份。
在夏志清看来,“《羊》是一篇真正动人的小说,作者对偷羊贼和被充公的那两只山羊同样都遭到的折磨与死亡,描写得特别生动。
受拘禁的小说主角,无能为力地旁观着兽性暴力在他四周施展,我们读者同情之余,几欲容许他抱持‘追求另一更好祖国’的感情美梦”。
与之相应,其他美国汉学家对于该小说的解读多与上述观点一脉相承。
马斯顿·安德森的论文《被禁止的观点:萧军〈羊〉中神秘的叙述者》与杜博尼与雷金庆合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有关萧军的条目都针对《羊》进行了重点阐述。
以后者为例,其中指出:《羊》明确的主题是无辜的人们遭受不公正的社会摧残,其“兴趣点从客体(其他囚犯的命运)向主体(叙述者)的此种转向,令人想起鲁迅那些富于探索意义的叙事,同时向有阅读经验的读者表明:这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两难境地的另一种阐释,这类人希望为大众代言却又对此无能为力,因而自囚于文人的牢笼之中。
由于自身被囚并目睹一些政治激进分子被处死刑,叙事者理应深知故事于有意无意之间也已成为牢狱中的中国各个社会阶层生存状况的深刻写照”。
总之,夏志清对于萧军的解读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他针对萧军的考察开创性地拓展了美国汉学领域的相关研究空间;另一方面,他对于萧军及其代表作的误读也难免为美国汉学的相应研究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葛浩文的萧军研究尽管葛浩文曾将其主要学术精力与时间用于针对萧红的翻译与研究,但他发表的首篇文章(1975年与郑继宗先生合写)是关于萧军的,第一篇中译英小说是萧军的《羊》,第一封寄到大陆的信是写给萧军的,而其到大陆访问见到的第一位作家也是萧军。
此后,两人曾数次在北京、哈尔滨以及美国等地互访并切磋。
葛浩文曾将1942年版的《八月的乡村》的英译本送给萧军,而后者也曾将自己的多部作品赠与前者。
在获取了大量资料并与萧军取得了直接联系并从其处获得了一些手抄本、照片等原始文献的基础上,葛浩文在多部著述与数篇文章中论及萧军的生活与创作。
例如,在传记《萧红评传》中,葛浩文针对萧军与萧红以及同鲁迅的交往等层面进行了深入剖析。
在他看来,萧军与萧红这两个东北作家各自与其导师鲁迅之间的关系截然不同。
萧军是个性情易变、热情洋溢、革命的爱国知识分子,在意识形态上,他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鲁迅所从事的思想斗争之中。
与其相反,萧红却安于传统中国女性的角色,她从鲁迅那里找到了自己渴望已久的情感上的安全感。
又如,在论文集《漫谈中国新文学》中,葛浩文的《二萧散记——又论萧军、再谈萧红》一文涉及“萧军小传始末”、“萧军小传”以及“萧军的文学著作”等部分。
其中,“萧军小传始末”是有关萧军寄给葛浩文的小传以及后者的说明,该小传叙述了萧军在1950年代被批斗前的生活及创作过程;“萧军小传”凭借萧军辑注的萧红给他的四十多封信,进而重新研究了二萧之间的关系;“萧军的文学著作”则介绍了萧军晚年的状况以及其时的作品。
再如,萧军逝世之后,在悼念文章《信徒不必当和尚——记萧军先生》中,葛浩文着重剖析了萧军的创作成就。
在他看来,鉴于萧军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剧本以及古体诗等创作实绩,从文学作品来看,萧军是个多样化的作家。
然而,他无疑是以小说而出名的,其小说也最能代表他的人格、人生观及不屈不挠的精神。
基于此,该文凭借历时视角对于萧军的创作历程进行了分阶段的梳理与探究。
此外,葛浩文还在该文结尾写下了如下文字:“如今,萧军走了,留下了几十本作品。
认识他的人,一定有更多的收获。
我的收获是:我以为中国像他那样的人总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上述评价中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因而不仅是对萧军创作历程的肯定,而且是对其个人魅力的褒奖。
总之,萧军与葛浩文之间的“忘年交”使后者基于二者之间真挚的友谊而在其研究中受益匪浅。
由此,葛浩文的萧军研究凭借其原始资料的获取与当事史实的求证等方面的优势在美国同仁的同类研究中彰显出独特的史料价值。
然而,必须承认,由于他对于萧红的偏爱及其基于西方女性文化体系而形成的批评立场,其针对二萧关系的评判因不顾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境及对于萧军的苛责过甚而不免有失公允。
三李欧梵的萧军研究李欧梵有关萧军的研究立足跨文化视野,将其置于世界文学与文化的总体格局中进行了多元考察,进而体现出从本土文化到世界文化、由中国文学到世界文学的融会贯通的研究范式。
首先,他对于萧军的人生经历与其创作的关系颇为关注。
他指出,萧军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形成与满洲的自然风景有关,“对萧军来说,‘诚实无畏’的人与广阔崎岖的‘东北’或满洲大自然相结合。
以这种背景衬托出他同乡的愚蠢残忍,成为他大部分早期故事的主题”。
与之相应,《八月的乡村》是公开的自传,其中萧明代表萧军知识分子的一面,将萧军自己从拿枪到握笔的人生角色的转变连接起来。
然而,来自草根阶层的萧军还有英雄情结,因此创造了另一个英雄形象铁鹰队长来补助萧明的不足。
铁鹰队长被塑造成符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原则的正面英雄典范,他有眼光、有勇气,能自律,思想正确且献身公务。
对萧军来说,铁鹰队长是融合了共产党员与草根土匪英雄的理想形象。
其次,他立足于20世纪前期中国文学的整体视野,将萧军与同期其他中国作家进行对照研究。
例如,他认为,与郁达夫相比,萧军热爱自己的作家身份与地位,希望通过写作来反抗社会,因而不能认同前者有关知识分子是多余人的论调。
又如,他指出,即便环境从城市上海变为乡村延安,萧军的生活和思想与郭沫若、蒋光慈等城市左翼作家是一脉相承的。
此外,萧军人生观的中心,可以称作英雄生机论,这在郭沫若和蒋光慈那里也是显而易见的。
再者,他还将萧军的作品置于世界文学序列之中予以参照研究。
例如,他在其《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一书中,以斯巴达克思与开普勒作为参照,剖析了《八月的乡村》中的萧明与铁鹰队长的性格特征。
此外,在他看来,该小说中对于角色的处理,可以直接与其模仿对象,即法捷耶夫的《毁灭》相比较。
两者的共性体现在:首先是都以农村为背景,描写了一支游击队的漫游与挣扎。
法捷耶夫的故事发生在内战期间的苏俄远东沿海三省,而萧军的故事则发生在中国东北;其次是都拥有三个主角:唐老疙瘩和木罗式加,萧明和美谛克,铁鹰队长和莱奋生。
两者的差异表现在:首先,针对关于角色的态度而言,法捷耶夫描写苏俄农民时将自己与之隔离,他的主要关注对象不是农民木罗式加,而是美谛克与莱奋生这两位知识分子。
与之相反,萧军在情感上更加介入唐老疙瘩这一农民形象;其次,基于对于情感的处理来看,法捷耶夫遵循19世纪庄严的苏俄小说的传统写作,在小说开头即将感情疏离这种苏俄知识分子的特征赋予其中的重要人物美谛克。
萧明的人生抉择却不像苏俄知识分子那样源于社会或哲学因由,而是源于浪漫的爱情,而他对于安娜的爱情完全没有使革命蒙羞。
概言之,上述两组角色之间所存在的异同之处,显示出两位作者对于知识分子形象的不同理解。
总之,李欧梵的萧军考察体现出从文学文本视角到中国文学整体观再到世界文学视域的数种转换,进而显现出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有效结合的双向阐释。
综上所述,美国汉学领域的诸位学者对于萧军及其创作的探究广涉文本细读阐释、社会历史批评、性别政治研究以及地理文化考察等多重考察视域,从而在诸多层面拓展了有关萧军研究的学术空间。
同时,毋庸讳言,有关萧军的研究成果从外部研究角度来看,较多限于萧军与鲁迅、萧红等人的关系;从内部研究角度来说,较多囿于萧军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短篇小说《羊》等经典文本。
然而,总体而言,美国汉学界对于萧军的研究的确始终致力于在各个层面实现突破,从而不仅不断为夯实与充盈该国的东北作家群研究提供着诸种可能,而且无疑有益于推动当下国内外学界的萧军研究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