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总结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总结报告

工程造价专业成立于2000年,该专业主要为建设行业培养适应从事工程计价与造价控制工作的高技能人才。专业成立几年来,不间断地开展专业建设与改革,成立了由行业企业专家、业内教育专家、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充分发挥委员会的作用,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构建符合高职教育规律、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素质培养的教学体系,形成了“校企合作、两环境、两阶段”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合作、两环境、两阶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经过几年的探索,构建了“校企合作、两环境、两阶段”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两环境”表示学校环境和企业环境;“两阶段”表示学校学习阶段和企业实践阶段。具体实施过程:“学校(理论)—企业(实践)—学校(理论)—企业(实践)”可以概括为“双循环工学交替”和“学校教育教学+企业顶岗实践”培养模式。第一次循环的第一个阶段,时间为前三个学期加上第四学期的前十八周,是学校内的基本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阶段,使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专业技术并初步形成职业岗位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第一次循环的第二个阶段,时间为第四学期的后四周加上六周的暑假共十周,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掌握现场预算员、核算员等职业岗位的能力;第二次循环的第一个阶段,时间为第五学期,是学校内的职业综合知识学习和拓展能力的训练阶段,使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职业综合知识并初步形成综合职业技术能力;第二次循环的第二个阶段是第六学期,学生到企业进行“职业综合实践”和“顶岗实习”,以全面提高综合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是,“以企业需求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合格人才”。它强调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其实质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为途经,依托行业和企业优势,把“用户的需要”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利用企业的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两个育人环境,以建设一线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需要为依据,使学校教育贴近生产、贴近企业、贴近社会,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尽快缩短适应期,尽快适应建筑安装企业对造价技术及管理人才的需要。“校企合作、两环境、两阶段”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可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有利于学生在“顶岗实习”的实际工作中获得真实的职业训练和工作体验,促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提高,同时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增强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与企业的需求完全吻合,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标准的零距离对接。

二、“校企合作、两环境、两阶段”人才培养模式“校内”阶段的教学改革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

我们借鉴国内外其他院校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首先广泛开展企业调查和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作用和专家作用,认真调研、充分讨论。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路径如下:

(1)从行动领域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入手, 真正搞清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实际工作任务;

(2)经过对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归纳、整理,形成典型工作任务;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行动领域;

(3)根据确定的行动领域和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职业行动能力(一级能力目标);专业职业行动领域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见下表;

职业行动领域工作任务分析表

(4)将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并形成二级能力目标;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内容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A 职业基础课程

主要有建筑力学、建筑材料、房屋构造与识图、建筑结构与识图、建筑施工技术(B)、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等,此类课程的开设满足了工程造价专业主要岗位的基本能力培养的“必须够用”基本理论支撑要求,同时为后续专业能力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B 岗位能力课程

岗位能力课程主要围绕建筑施工技术专业主要培养的岗位———造价员的岗位能力而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建筑工程定额预算、安装工程定额预算、装饰工程定额预算、施工组织与网络计划以及相关的单项业务训练、课程设计等。

C 职业拓展课程

职业拓展课程是为学生在相近岗位(群)就业和以后的就业岗位能力的发展而开设的课程,此类课程必须要与毕业生的相应岗位需求相结合,同时考虑毕业生今后的执业资格考试的需要。课程主要包括建筑CAD、工程造价控制、工程项目管理、建筑法规等。

D突出实践,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造价专业的核心能力就是概预算和投标报价能力,用五个预算训练的教学平台实现学生由入门到“精预算”的递进式技能提升要求。专业基本技能培养由实验、实训课完成,主要培养学生的识读建筑工程图、房屋构造与结构分析、施工成本核算、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材料管理等基本专业技能;专业单项培养主要通过各门课的教学或生产实习完成,培养学生进行单项工作的能力,如工程预算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报价的能力等;专业综合能力培养靠顶岗实习完成,毕业生在掌握上述两个层面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以一个造价员的身份到有关生产单位参加实际工作,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工程计价与造价控制有关问题,达到毕业就能直接上岗从事有关生产工作的要求。

E推行“双证书制度”

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技能考核与社会职业资格证书接轨。目前考取的专业技能(资格)证书有:造价员、施工员。实行本制度以来,本专业毕业生的双证书通过率达98%,提高了就业竞争率和就业专业对口率。

(5)在学习领域课程基础上进行教学情境设计,并形成三级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情境使领域课程具体化,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整合知识和技能,通过工作过程向学生传授工作过程知识,使学生获得职业行动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在以上工作基础上,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职业岗位标准,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如《建筑材料》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有建筑材料基础知识和试验技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具有正确选用与合理使用建筑材料的基本能力,也为本专业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根据这一要求,我们选取教学内容时作了适当调整,在重点突出水泥、水泥砼及材料基本性质基础上,广泛介绍目前国内已有各种建筑材料的知识及其发展和有关的新材料、新技术,以利于开阔思路,便于合理选择建筑材料。

3、课程教学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项目、任务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如《建筑工程定额预算》课程本学期就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安排学生相应的工程项目预算任务,让学生独立获取信息、独立计划、独立决策、独立实施、独立检查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展示、演示和学生分组操作并行,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获得工作过程知识、技能和经验,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建筑构造与识图》采用图纸项目驱动教学法,施工图识读训练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