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重量计算公式(吨位)
最全钢筋基本算量计算公式
最全钢筋基本算量计算公式钢筋基本算量螺纹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直径mm×直径mm×0.00617×长度m 例:螺纹钢Φ20mm(直径)×12m(长度)计算:20×20×0.00617×12=29.616kg钢管重量计算公式公式:(外径-壁厚)×壁厚mm×0.02466×长度m 例:钢管114mm(外径)×4mm(壁厚)×6m(长度) 计算:(114-4)×4×0.02466×6=65.102kg圆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直径mm×直径mm×0.00617×长度m 例:圆钢Φ20mm(直径)×6m(长度)计算:20×20×0.00617×6=14.808kg方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mm)×边宽(mm)×长度(m)×0.00785例:方钢50mm(边宽)×6m(长度)计算:50×50×6×0.00785=117.75(kg)扁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mm)×厚度(mm)×长度(m)×0.00785例:扁钢50mm(边宽)×5.0mm(厚)×6m(长度) 计算:50×5×6×0.00785=11.7.75(kg)六角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对边直径×对边直径×长度(m)×0.00068例:六角钢50mm(直径)×6m(长度)计算:50×50×6×0.0068=102(kg)钢板重量计算公式公式:7.85×长度(m)×宽度(m)×厚度(mm) 例:钢板6m(长)×1.51m(宽)×9.75mm(厚) 计算:7.85×6×1.51×9.75=693.43kg扁通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长+边宽)×2×厚×0.00785×长m 例:扁通100mm×50mm×5mm厚×6m(长) 计算:(100+50)×2×5×0.00785×6=70.65kg方通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mm×4×厚×0.00785×长m 例:方通50mm×5mm厚×6m(长)计算:50×4×5×0.00785×6=47.1kg等边角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mm×厚×0.015×长m(粗算) 例:角钢50mm×50mm×5厚×6m(长)计算:50×5×0.015×6=22.5kg(表为22.62)不等边角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边宽)×厚×0.0076×长m(粗算)例:角钢100mm×80mm×8厚×6m(长)计算:(100+80)×8×0.0076×6=65.67kg(表65.676)不同直径的重量:Φ6=0.222Kg/mΦ8=0.395Kg/mΦ10=0.617Kg/mΦ12=0.888K g/mΦ14=1.21Kg/mΦ16=1.58Kg/mΦ18=2Kg/mΦ20=2.47Kg/m Φ22=3Kg/mΦ25=3.86Kg/m。
(干货)最全钢筋重量计算公式 附赠钢筋理论重量表
(干货)最全钢筋重量计算公式附赠钢筋理论重量表▍钢筋理论重量表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圆钢:每米重量=0.00617*直径*直径(螺纹钢和圆钢相同)扁钢:每米重量=0.00785*厚度*边宽管材:每米重量=0.02466*壁厚*(外径-壁厚)板材:每米重量=7.85*厚度*面积黄铜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径-壁厚)紫铜管:每米重量=0.02796*壁厚*(外径-壁厚)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2.96*厚度有色金属比重:紫铜板8.9黄铜板8.5锌板7.2铅板11.37有色金属板材的计算公式为:每平方米重量=比重*厚度各种规格的螺纹钢的重量如何计算,是否有个标准?是多少?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
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m=0.617*D*D/100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其实记住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也很简单φ6=0.222Kgφ6.5=0.26kg φ8=0.395kgφ10=0.617kgφ12=0.888kgΦ14=1.21kgΦ16=1.58kgΦ18=2.0kgΦ24=2.47kgΦ22=2.98kgΦ25=3.85kgΦ28=4.837kg............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三位数,Φ14至Φ25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二位数Φ6=0.222KgΦ8=0.395KgΦ10=0.617KgΦ12=0.888KgΦ14=1.21KgΦ16=1.58KgΦ18=2KgΦ20=2.47KgΦ22=3KgΦ25=3.86KgΦ28=4.83KgΦ32=6.31KgΦ36=7.99KgΦ40=9.87Kg▍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简式扁钢、钢板、钢带W=0.00785×宽×厚方钢W=0.00785×边长2圆钢、线材、钢丝W=0.00617×直径2钢管W=0.02466×壁厚(外径--壁厚)等边角钢W=0.00785×边厚(2边宽--边厚)不等边角钢W=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工字钢W=0.00785×腰厚[高+f(腿宽-腰厚)]槽钢W=0.00785×腰厚[高+e(腿宽-腰厚)]备注1、角钢、工字钢和槽钢的准确计算公式很繁,表列简式用于计算近似值。
钢筋吨位计算公式
钢筋重量计算公式(吨位)用钢筋直径(mm)的平方乘以0.00617 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
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0.617*D*D/100 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 钢的密度为7.85 比如10的钢筋是:7850*0.01/2的平方*3.14=0.617KG/M 0.617*10的平方/100=0.617 其它钢筋均可以用:0.00617*钢筋直径D的平方就能算出每米重量但这个正比是怎么得出的呢,怎么论正?1、钢筋为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V=π×R×R×L,D:钢筋直径(mm),R:钢筋半径mm),L:圆柱体长,1米长(1000mm),π=3.1415927,每米钢筋体积为:V=π×R×R×L=π×D/2×D/2×L=3.1415927×D×D/4×1000=785.398175×D×D(立方mm);2、每米钢筋重G=V×d(d钢筋比重:7.85g/立方cm=0.00785g/立方mm)G=V×d= =785.398175×D×D×0.00785 =6.1653757×D×D (g)3、将上述“2、”结果化为公斤(kg): 6.1653757×D×D (g)/1000=0.0061653757×D×D(kg)。
四舍五入得:每米钢筋重=0.00617 D×D(kg)。
每种规格的钢筋每米理论重量是多少?悬赏分:10 | 解决时间:2009-3-30 17:06 | 提问者:henan_887用钢筋直径(mm)的平方乘以0.00617 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
施工员入行必备技能,钢筋理论重量计算
施工员入行必备技能,钢筋理论重量计算钢筋工程计算步骤确定构件砼的强度等级和抗震级别;确定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计算钢筋的锚固长度La,抗震锚固长度Lae,钢筋的搭接长度Ll,抗震搭接长度Lle;计算钢筋的下料长:钢筋+节,按或0.577)×弯起高度+2×(梁高-保护层厚度×2);多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首跨钢筋的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端支座负筋长度=设计构造长度+端支座锚固值;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中间跨钢筋的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两边跨设计构造长度+中间支座值;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d)×2+(梁高-2×保护层+2d)×2+14d或24d箍筋根数=(梁净长-100mm)/设计间距+1,加密区另计。
腰筋、拉筋、吊筋应按构造要求计算其长度。
现浇板钢筋的计算方法与公式现浇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板净长-=筋(距-1柱钢筋计算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I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I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I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I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圆柱直径(圆柱直径12d,:柱纵边总数的1/2。
钢筋重量计算公式表
钢筋重量计算公式表钢筋理论重量表(Reinforcement theory weighing scale)是一种描述钢筋的直径与每米重量的参考表。
每米的重量(Kg)=0.00617×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即钢筋重量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
同时钢筋理论重量(Kg)≈0.00785×截面面积【Π*钢筋半径(mm)*钢筋半径(mm)】基本参数:用钢筋直径(mm)的平方乘以0.00617乘以长度L(m)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
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m=0.617*D*D/100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 建设工程常用的普通钢筋重量Φ4=0.099KgΦ5=0.154KgΦ6=0.222KgΦ6.5=0.26KgΦ8=0.395KgΦ10=0.617KgΦ12=0.888KgΦ14=1.21KgΦ16=1.58KgΦ18=2.0Kg Φ20=2.47Kg Φ22=2.98Kg Φ25=3.85Kg Φ28=4.83kg Φ30=5.549kg Φ32=6.31kg Φ36=7.99kg Φ38=8.903kg Φ40=9.87kg Φ50=15.42kg计算公式:材料名称理论重量W(kg/m)扁钢、钢板、钢带W=0.00785×宽×厚方钢 W=0.00785×边长²圆钢、线材、钢丝W=0.00617×直径²钢管W=0.02466×壁厚(外径--内径)等边角钢W=0.00785×边厚(2边宽--边厚)不等边角钢W=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工字钢 W=0.00785×腰厚[高+f(腿宽-腰厚)]槽钢 W=0.00785×腰厚[高+e(腿宽-腰厚)]备注1、角钢、工字钢和槽钢的准确计算公式繁琐,表列简式用于计算近似值。
钢筋重量计算公式
钢筋重量计算公式用钢筋直径(mm)的平方乘以0.00617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
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0.617*D*D/100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Φ 6=0.222 KgΦ 9=0.499kgΦ 8=0.395kgφ10=0.617kgφ12=0.888kgΦ14=1.21kgΦ16=1.58kgΦ18=2.0kgΦ20=2.47kgΦ22=2.98kgΦ25=3.85kgΦ28=4.837kgΦ32=6.31kg/mΦ40=9.87kg/m............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三位数,Φ14至Φ25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二位数Φ6=0.222KgΦ8=0.395KgΦ10=0.617KgΦ12=0.888KgΦ14=1.21KgΦ16=1.58KgΦ18=2KgΦ20=2.47KgΦ22=3KgΦ25=3.86Kg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简式材料名称理论重量W(kg/m)扁钢、钢板、钢带 W=0.00785×宽×厚方钢 W=0.00785×边长2圆钢、线材、钢丝 W=0.00617×直径2钢管 W=0.02466×壁厚(外径--壁厚)等边角钢 W=0.00785×边厚(2边宽--边厚)不等边角钢 W=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工字钢 W=0.00785×腰厚[高+f(腿宽-腰厚)]槽钢 W=0.00785×腰厚[高+e(腿宽-腰厚)]渡锌类:W=原理论重量×1.06备注1、角钢、工字钢和槽钢的准确计算公式很繁,表列简式用于计算近似值。
2、f值:一般型号及带a的为3.34,带b的为2.65,带c的为2.26。
3、e值:一般型号及带a的为3.26,带b的为2.44,带c的为2.24。
钢筋如何计算重量?
钢筋如何计算重量?钢筋计算重量的方法:长度×单位重量=重量假如:一根9米长的、直径为12mm的钢筋,它的重量是多少呢?有2种计算方式:第一种:9米×0.888Kg/米=7.992Kg第二种:9米×(0.00617×12×12)=7.996Kg二种计算方式由于小数点精确位数的关系,存在一点误差,暂且请忽略。
那么问题来了!1、这个0.888是怎么来的呢?2、这0.00617又是什么意思?是怎么来的呢?这就是本篇[建筑圈]要讲的重点!其实,只要是和钢筋经常接触的人,都会计算。
但是这其中有多少人知道这0.888和0.00617是怎么来的呢?我想应该是很多人都不清楚吧。
(对于这张图你有什么想说的,就在后面留言吧)今天,[建筑圈]同样来科普一下(会的人请略过,也可以转发一下,让不知道的朋友也知道这是怎么来的)一、0.888是怎么回事儿?是怎么计算得来的?0.888是直径12mm的钢筋,单位长度1米的理论标准重量,也就是说,1米长的直径12的钢筋(圆钢和螺纹钢一样)重量等于0.888Kg。
计算式:0.00617×12×12=0.888Kg其他直径的钢筋也一样,会有一个标准的理论重量。
如下表:做为建筑人,对常用的6-25的钢筋理论重量,应该要做到张口就来,所以你可以按住上图,保存在自己的手机上。
同理,计算其他直径的钢筋重量也是一样的:理论重量×长度=钢筋重量知道0.888是通过0.00617×12×12这么计算得来的,那么这0.00617又是怎么来的呢?二、0.00617又是什么?又是怎么来的?0.00617是什么?怎么来的?其实就是个数学计算式,是个理论数值。
其原理就是:先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再用体积×材质密度,就等于单位长度的圆柱体的理论重量。
具体的计算公式:圆(螺纹)钢每米重量(以10mm直径为例)=10mm钢筋截面积×钢筋长度×钢筋密度=(1/4×3.1416×10×10)×钢筋长1米(1000)毫米×钢的密度0.00000785(0.00785g/mm3)=78540×1000×0.00000785=0.616539≈0.617Kg10mm直径钢筋的理论重量是0.617Kg那么1mm的钢筋,理论重量就是0.00617Kg以1mm直径为基础,同理可以计算出:6mm的钢筋理论重量:=0.00617×6×6=0.222Kg12mm的钢筋理论重量:=0.00617×12×12=0.888Kg20mm的钢筋理论重量:=0.00617×20×20=0.2.47Kg……以此类推。
一根钢筋的重量计算公式
一根钢筋的重量计算公式嘿,咱们来说说这根钢筋的重量计算公式。
你知道吗,钢筋在咱们的生活中那可是无处不在,盖房子、修大桥,哪儿都少不了它。
就拿我之前去的一个建筑工地来说吧,那场面真是热火朝天。
我站在那儿,看着工人们忙忙碌碌,各种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
有个师傅正在摆弄一堆钢筋,我就凑过去好奇地问:“师傅,这钢筋咋算重量啊?”师傅一边干活一边跟我说:“这可不难,有个公式就能算。
”钢筋重量的计算公式是:钢筋重量(千克)=钢筋长度(米)×钢筋直径(毫米)×钢筋直径(毫米)×0.00617 。
咱来仔细讲讲这个公式。
先说钢筋长度,这很好理解,就是钢筋从这头到那头的距离呗。
可这长度量的时候得量准了,稍微有点偏差,那算出来的重量可就不准啦。
再看钢筋直径,这直径就是钢筋横截面那个圆的直径。
比如说一根钢筋直径是 10 毫米,那在公式里就得写成 10×10 。
这 0.00617 呢,它就是个固定的系数,记住它就能轻松算出钢筋的重量。
给您举个例子吧。
假如有一根钢筋,长度是5 米,直径是16 毫米。
那咱们就这么算:先把直径 16 毫米换算成 0.016 米,然后用5×0.016×0.016×0.00617 ,算出来这根钢筋的重量大约是0.00788 千克。
在实际使用中,这个公式可帮了大忙。
比如说,建筑工地上要估算一批钢筋的重量,就能用这个公式快速算出来,好提前准备运输车辆,安排存放的地方。
要是算少了,运输车辆不够,那可就耽误事儿;算多了呢,又浪费资源。
而且啊,这公式不仅在建筑行业有用,在一些工厂里生产钢筋制品的时候也用得着。
准确算出钢筋重量,才能保证产品质量,控制成本。
总之,这根钢筋的重量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简单,可作用大着呢。
咱们可得把它掌握好,说不定啥时候就能派上用场!怎么样,现在您对这钢筋的重量计算公式是不是清楚多啦?。
钢筋每米的重量计算公式
钢筋每米的重量计算公式钢筋每米的重量计算公式是指根据钢筋的规格和密度,计算钢筋每米的重量的公式。
钢筋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钢材,用于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承载力。
钢筋的重量是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之一,正确计算钢筋的重量对于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钢筋每米的重量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推导得到。
首先,需要确定钢筋的规格。
钢筋的规格用直径来表示,常见的规格有6mm、8mm、10mm等。
其次,需要知道钢筋的密度。
钢筋的密度一般取为7850千克/立方米。
最后,通过将钢筋的规格和密度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出钢筋每米的重量。
假设钢筋的规格为d(单位:毫米),密度为ρ(单位:千克/立方米),则钢筋每米的重量W(单位:千克/米)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到:W = π * (d/2)^2 * ρ其中,π为圆周率,约等于3.14159。
可以看出,钢筋每米的重量与钢筋的规格和密度有关。
规格越大,钢筋的直径越大,每米的重量也越大;密度越大,每米的重量也越大。
因此,在进行钢筋的选型和计算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确定钢筋的规格和密度。
钢筋每米的重量计算公式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建筑工程中,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需要,需要计算钢筋的重量,以便合理安排材料和施工工艺。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重量是决定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桥梁、道路、隧道等工程中,钢筋的重量也是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指标。
除了钢筋每米的重量计算公式,还有其他与钢筋重量相关的计算公式。
例如,可以根据钢筋的长度和数量计算钢筋的总重量。
这在进行材料采购和物料搬运时非常有用。
此外,还可以根据钢筋的重量和混凝土的体积计算钢筋在混凝土中的体积比例,以满足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钢筋每米的重量计算公式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用于确定钢筋的重量和数量。
正确使用这个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的材料选型和施工安排,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钢筋量计算公式及表格
钢筋量计算公式及表格
钢筋量计算公式:
1.钢筋总量=截面积×钢筋密度×钢筋长度。
2.钢筋直径=净跨度÷最大跨径×1000。
3.钢筋截面积=π×(钢筋直径/2)²。
4.单位长度钢筋重量=钢筋截面积×钢筋密度。
5.钢筋长度=(柱高/楼层高)×楼层数。
6.总用钢量=钢筋总量×构件数量。
钢筋量计算表格:
以下是一些常见钢筋直径和单位长度重量的数据,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计算。
| 钢筋直径(mm) | 钢筋截面积(mm²) | 单位长度重量(kg/m)|。
|---------|----------|------------|。
|6|28.27|0.222|。
|8|50.27|0.395|。
|10|78.54|0.617|。
|12|113.10|0.888|。
|14|153.94|1.208|。
|16|201.06|1.578|。
|18|254.47|2.000|。
|20|314.16|2.466|。
|22|380.13|2.978|。
|25|489.79|3.850|。
|28|616.00|4.830|。
|32|804.25|6.313|。
|36|1017.90|7.990|。
|40|1256.60|9.860|。
需要注意的是,此表格中的数据仅供参考,不同的构造方式、钢筋密度等都会对计算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具体计算应参照相关标准和规范执行。
钢筋吨位算法
钢筋吨位算法
钢筋吨位算法是指根据钢筋的规格、长度和数量来计算钢筋的总重量。
以下是常用的计算公式:
钢筋总重量(吨)= 钢筋长度(米)×钢筋数量(根) ×钢筋规格(直径,单位为毫米)² × 0.006165
其中,0.006165是钢筋的密度(单位为吨/立方米)。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是一种简化的计算方法,仅适用于常见的钢筋规格和长度。
对于特殊规格的钢筋或其他特殊要求,可能需要进行单独计算或参考专业计算软件。
此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钢筋的弯曲、连接和浪费等,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建议咨询专业工程师或使用专业钢筋计算软件进行准确计算。
钢筋每米重的计算公式
钢筋单位重量口诀钢筋直径自相乘,单位厘米要记清再乘0.617,就是钢筋每米重直径为d的钢筋的理论重量=d^2/100*0.617=d^2X0.00617^2为平方,0.617为直径为10钢筋的理论重量,只需要记住10钢筋的理论重量即可!直径12及以下的保留三位小数;直径12以上的保留两位小数;保留时候6舍7入!用钢筋直径(mm)的平方乘以0.00617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
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0.617*D*D/100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其实记住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也很简单φ6=0.222 Kg φ6.5=0.26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0kg Φ24=2.47kgΦ22=2.98kgΦ25=3.85kgΦ28=4.837kg............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三位数,Φ14至Φ25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二位数Φ6=0.222KgΦ8=0.395KgΦ10=0.617KgΦ12=0.888KgΦ14=1.21KgΦ16=1.58KgΦ18=2KgΦ20=2.47KgΦ22=3KgΦ25=3.86Kg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简式材料名称理论重量W(kg/m)扁钢、钢板、钢带 W=0.00785×宽×厚方钢 W=0.00785×边长2圆钢、线材、钢丝 W=0.00617×直径2钢管 W=0.02466×壁厚(外径--壁厚)等边角钢 W=0.00785×边厚(2边宽--边厚)不等边角钢 W=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 工字钢 W=0.00785×腰厚[高+f(腿宽-腰厚)]槽钢 W=0.00785×腰厚[高+e(腿宽-腰厚)]备注1、角钢、工字钢和槽钢的准确计算公式很繁,表列简式用于计算近似值。
最全钢筋基本算量计算公式
最全钢筋基本算量计算公式1.钢筋计算是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钢筋计算公式。
2.钢筋截面积计算公式:钢筋截面积=π*(钢筋直径/2)^23.钢筋量计算公式:钢筋量=钢筋截面积*钢筋长度*比例系数4.比例系数:根据钢筋的类型和使用要求,采用不同的比例系数来计算钢筋量。
一般来说,混凝土梁的比例系数为0.01,混凝土柱的比例系数为0.025.钢筋重量计算公式:钢筋重量=钢筋量*钢筋密度6.钢筋弯曲长度计算公式:钢筋弯曲长度=弯曲度*钢筋直径7.钢筋折算长度计算公式:钢筋折算长度=钢筋长度+钢筋弯曲长度8.钢筋弯曲长度和折算长度的计算公式中,弯曲度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参数。
9.钢筋弯曲长度和折算长度一般用于计算梁、柱等结构中的钢筋长度。
10.钢筋拉力计算公式:钢筋拉力=钢筋截面积*强度设计值11.钢筋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钢筋抗弯承载力=钢筋截面积*强度设计值*距离中和轴的距离12.钢筋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钢筋抗剪承载力=钢筋截面积*强度设计值*有效高度13.钢筋抗剪承载力一般用于计算梁、板等结构中的钢筋抗剪能力。
14.钢筋屈服强度计算公式:钢筋屈服强度=底面应力/强度设计值15.这些公式涵盖了钢筋基本的计算内容,可以针对不同结构的设计需求进行具体应用。
16.钢筋计算还需要考虑钢筋的受力性能、锚固长度、间距、连接方式等因素,这些因素也需要结合具体的设计要求进行计算。
17.钢筋计算的结果是结构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依据,能够保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8.钢筋计算还需要遵循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
19.钢筋计算的准确性对结构的安全性至关重要,设计人员应该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20.钢筋计算是针对具体结构设计的特点而制定的,因此在进行钢筋计算时,应该综合考虑结构的实际情况,做出准确的计算。
钢筋理论计算公式
钢筋理论计算公式第一篇:钢筋理论计算公式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钢材信息: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名称计算公式符号意义计算举例圆钢、盘条(kg/m)W=0.006165*d*d d=直径mm直径10mm的圆钢,求每m重量。
每m重量=0.006165×10×10=0.6165 kg螺纹钢(kg/m)W=0.00617*d*d d=断面直径mm断面直径为12mm的螺纹钢,求每m的重量。
每m的重量=0.00617×12×12=0.89kg方钢(kg/m)W=0.00785*a*a a=边宽mm边宽20mm的方钢,求每m的重量。
每m的重量=0.00785×20×20=3.14kg扁钢(kg/m)W=0.00785*b*d d=厚mm b=边宽mm边宽40mm,厚5mm 的扁钢,求每m的重量。
每m的重量=0.00785×40×5=1.57kg六角钢(kg/m)W=0.006798*s*s s=对边距离mm对边距离50mm六角钢,求每m重量。
每m重量=0.006798×50×50=17kg八角钢(kg/m)W=0.0065*s*s s=对边距离mm对边距离80mm的八角钢,求每m的重量。
每m重量=0.0065×80×80=41.62kg等边角钢(kg/m)W=0.00785*[d(2b-d)+0.215(R*R-2r*r)]b=边宽R=内弧半径d=边厚r=端弧半径求20mm×4mm等边角钢的每m重量。
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4mm×20mm等边角钢的R为 3.5,r为 1.2。
则每m重量=0.00785×[4×(2×20-4)+0.215×(3.5×3.5-2×1.2×1.2)]=1.15kg不等边角钢(kg/m)W=0.00785*[d(B+b-d)+0.215(R*R-2r*r)]B=长边宽b=短边宽D=边厚r=端弧半径R=内弧半径求30mm×20mm×4mm 不等边角钢的每m重量。
钢的重量计算公式表
钢的重量计算公式表1、螺纹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直径mm×直径mm×0.00617×长度m例:螺纹钢Φ20mm(直径)×12m(长度)计算:20×20×0.00617×12=29.616kg2、钢管重量计算公式公式:(外径-壁厚)×壁厚mm×0.02466×长度m例:钢管114mm(外径)×4mm(壁厚)×6m(长度)计算:(114-4)×4×0.02466×6=65.102kg3、工字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0.00785×[hd+2t(b–d)+0.615(R2–r2)]公式说明:h=高,b=腿长,d=腰厚,t=平均腿厚,R=内弧半径,r=端弧半径例:求250mm×118mm×10mm的工字钢每m重量。
计算:从金属材料手册中查出该工字钢t为13,R为10,r为5,则每m重量=0.00785×[250×10+2×13×(118–10)+0.615×(102–52)]=42.03kg4、槽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W=0.00785×[hd+2t(b–d)+0.349(R2–r2)]公式说明:h=高,b=腿长,d=腰厚,t=平均腿厚,R=内弧半径,r=端弧半径例:求80mm×43mm×5mm的槽钢的每m重量。
计算: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该槽钢t为8,R为8,r 为4,则每m重量=0.00785×[80×5+2×8×((43–5)+0.349×(82–42)]=8.04kg5、等边角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mm×厚×0.015×长m(粗算)例:角钢(50mm×50mm×5厚×6m(长)计算:50×5×0.015×6=22.5kg(表为22.62)6、扁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mm)×厚度(mm)×长度(m)×0.00785例:扁钢(50mm(边宽)×5.0mm(厚)×6m(长度)计算:50×5×6×0.00785=11.7.75(kg)7、六角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对边直径×对边直径×长度(m)×0.00068例:六角钢(50mm(直径)×6m(长度)计算:50×50×6×0.0068=102(kg)8、扁通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长+边宽)×2×厚×0.00785×长m例:扁通(100mm×50mm×5mm厚×6m(长)计算:(100+50)×2×5×0.00785×6=70.65kg。
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在工程领域中,计算钢材的重量是一个常见的任务。
不同类型的钢材有不同的形状和尺寸,因此计算其重量所需的公式也有所不同。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钢材类型及其相应的重量计算公式。
1.热轧钢板或钢板:热轧钢板是一种常见的钢材,常用于建筑结构和制造业。
计算热轧钢板的重量需要知道其长度、宽度、厚度以及材料密度。
计算公式如下:重量(kg)= 长度(mm)× 宽度(mm)× 厚度(mm)× 材料密度(g/cm³)÷ 10002.冷轧钢板或钢板:冷轧钢板通常用于制造汽车零件、电器和家具等。
计算冷轧钢板的重量的公式与热轧钢板相似,但是冷轧钢板的材料密度通常较高。
计算公式如下:重量(kg)= 长度(mm)× 宽度(mm)× 厚度(mm)× 材料密度(g/cm³)÷ 10003.钢管:钢管常用于管道、结构和输送材料等领域。
计算钢管的重量需要知道其外径、壁厚、长度以及材料密度。
计算公式如下:重量(kg)= (外径(mm)- 壁厚(mm))× 壁厚(mm)× 长度(mm)× 材料密度(g/cm³)× π÷ 40004.H型钢或工字钢:H型钢常用于建筑结构和桥梁等工程项目中。
计算H型钢的重量需要知道其高度、宽度、腿厚和腿长以及材料密度。
计算公式如下:5.角钢:角钢通常用于制造支架和结构框架等。
计算角钢的重量需要知道其宽度、厚度和长度以及材料密度。
计算公式如下:6.圆钢或圆棒:圆钢常用于制造轴承和轴等零件。
计算圆钢的重量需要知道其直径和长度以及材料密度。
计算公式如下:重量(kg)= 直径(mm)× 直径(mm)× 长度(mm)× 材料密度(g/cm³)× π÷ 40007.钢筋:钢筋常用于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结构加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重量计算公式(吨位)
悬赏分:0 |解决时间:2010-3-4 20:50 |提问者:cuijian88521
用钢筋直径(mm)的平方乘以0.00617
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
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0.617*D*D/100
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
钢的密度为7.85
比如10的钢筋是:7850*0.01/2的平方*3.14=0.617KG/M
0.617*10的平方/100=0.617
其它钢筋均可以用:0.00617*钢筋直径D的平方就能算出每米重量
但这个正比是怎么得出的呢,怎么论正?
最佳答案
每米钢筋重=0.00617 D×D(kg)如何推导出来?
1、钢筋为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V=π×R×R×L,D:钢筋直径(mm),R:钢筋半径mm),L:圆柱体长,1米长(1000mm),π=3.1415927,每米钢筋体积为:
V=π×R×R×L=π×D/2×D/2×L=3.1415927×D×D/4×1000=785.398175×D×D(立方mm);
2、每米钢筋重G=V×d(d钢筋比重:7.85g/立方cm=0.00785g/立方mm)
G=V×d= =785.398175×D×D×0.00785 =6.1653757×D×D(g)
3、将上述“2、”结果化为公斤(kg):
6.1653757×D×D(g)/1000=0.0061653757×D×D(kg)。
四舍五入得:
每米钢筋重=0.00617 D×D(kg)。
每种规格的钢筋每米理论重量是多少?
悬赏分:10 | 解决时间:2009-3-30 17:06 | 提问者:henan_887
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知道里已经有人问过了,这里抄袭一下告诉你吧:
用钢筋直径(mm)的平方乘以0.00617
0.617是圆10钢筋每米重量。
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0.617*D*D/100
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
其实记住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也很简单φ6=0.222 Kg φ6.5=0.26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
2.0kg Φ24=2.47kgΦ22=2.98kgΦ25=
3.85kgΦ28=
4.837kg............
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三位数,Φ14至Φ25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二位数
Φ6=0.222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Kg
Φ20=2.47Kg
Φ22=3Kg
Φ25=3.86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