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小池》优秀教案(含反思)

合集下载

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

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

12古诗二首教课设计设计设计说明《池上》一诗描绘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风趣情境,特别靠近少儿的生活,切合少儿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

《小池》以清爽开朗的语言描绘了初夏荷花池的漂亮风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光景的衷心喜爱之情。

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经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筋中“活”起来,使学生回忆起自己的生活经验。

经过朗诵、想象等激发学生的感情,借助音乐、画面等教课手段,率领学生走进诗中,感觉诗中少儿的快乐,从而领会诗歌的神韵和美好心境,遇到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对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 教师 )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 教师 )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 学生 )4.收集整理从前读、背过的古诗。

( 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1.师前言:同学们,夏季到了,你们快乐吗谈谈为何。

( 学生沟通 ) 是啊,老师也特别喜爱夏季,昨年夏季,老师还出去旅行了一番,拍了许多照片呢!今日,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吗请高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 ( 课件展现令人心旷神怡的荷塘美景: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妩媚感人,鲜嫩的莲蓬幽香诱人。

)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 学生沟通 ) 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赏识一番呢今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赏识——第 12 课《古诗二首》。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重申“首”是翘舌音。

(2)联合字理图解说“首”的本意并组词。

(3)联合本课解说“首”的引申义并组词。

(4)指学生写。

①指学生察“首”在田字格中的地点。

②学生沟通写注意点。

③教:点、撇位于中两,首横且直,横画上下正。

4.揭:人白居易也到达了池,看了荷花池上生的一个对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人不由得写了一首。

板。

相机理解:荷花池塘里。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一年级下学期又该学习古诗了。

小编整理了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教科书分析:1.课文的两首古诗,分别是唐代白居易的《池上》和宋代杨万里的《小池》。

《池上》叙述的是夏日一小童偷摘莲蓬的事情,勾勒了一个可爱的顽童形象;《小池》则描绘夏日的一处由泉眼、流水、树荫、荷叶、蜻蜓构成的小景,富有夏天生活情趣。

诗歌语言浅显易懂,朗朗上口,有利于学生诵读理解。

2.课文以两幅中国画分别与诗歌相配,诗画对应,既给予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有利于激发观察说话的兴趣,有利于图文结合了解诗句内容。

但是,《池上》的配画可能为突出形象,“浮萍一道开”表现得不够,而且没有“开”;《小池》则未能表现“树荫照水爱晴柔”,以及因构图之故而显得“小池”不小。

需要改进并通过PPT 显示才有利于教学。

3.虽然这篇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但一篇课文相对而言是一个整体,从优化的角度思考,能整体处理的教学内容,应该整体处理,如识字写字、读准读通课文等。

学情分析:1.在学习这篇课文前,学生已经通过课文和语文园地,学习了10首古诗了,他们对什么是古诗、对古诗的诵读要求、古诗的背诵和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已有所了解和实践,这是学习的有利条件,应充分利用。

2.由于年代久远,古诗中的单音节词和词语古今义的不同,学生是不容易理解,甚至是不了解的,如“惜”“晴柔”,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以及小池夏日美景。

3.能正确认读“首”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泉水”等8个词语。

4. 能正确读写“首”等7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精选3篇)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精选3篇)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精选3篇)《古诗二首(池上/小池)》篇1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池上》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池上》 ;2、能认识古诗中 5 个生字;3、会写 2 个生字:首、采。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 2 个字;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正确识读 5 个生字。

教学准备:、课本教学过程:一、揭题示标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首古诗《池上》,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略)为了更好的完成我们的学习目标,我们要通过4场比赛来完成,首先我们来比比谁能把古诗的字音读得准确。

二、比赛一:朗读古诗。

(第一次“先学后教” )(一)先学 1、生轻声拼读。

2、生自己练读。

3、个别示范朗读:要求:读的同学比谁声音响亮,能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尤其要注意平翘舌音的问题,听得同学比谁听得认真,听出有错音及时举手给他纠正。

(二)后教1、指名读,纠错正音。

2、齐读易错音。

3、赛读古诗。

三、比赛二:学会认字(第二次“先学后教” ) 古诗咱们能够读准确了,第二场比赛咱们来比比看谁最快地记住古诗中的会认字。

首踪迹浮萍1、生自己练读。

2、同桌相互检测。

3、指名读并口头组词。

4、同桌互查并组词。

5、识字比赛。

四、比赛三:理解古诗(第三次“先学后教” )能把古诗读得流利,更重要把古诗读懂。

1、自由读后,想一想诗句意思。

2、同桌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及时反馈。

重点理解“偷采、不解”4、入情入境想象朗读古诗,思考:古诗里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孩?五、比赛四:比写字(第四次“先学后教” ) 现在咱们比比谁能把要求会写的生字写得不仅正确,而且美观。

(一)先学1、生观察二个字在田字格里的结构,位置并书写笔顺。

2、指名说笔顺。

3、齐书空笔顺。

4、指名上台板书会写字,其他学生练写在书上。

5、台下学生观察台上学生板书的。

(二)后教6、指名上台纠正,并说出正确与美观。

7、师生评议(对不对,好不好)。

8、师范写。

9、生再描红书写。

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小池》优秀教案(含反思)演示教学

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小池》优秀教案(含反思)演示教学

12古诗二首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

《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

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使学生回想起自己的生活经验。

通过朗读、想象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借助音乐、画面等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进诗中,感受诗中儿童的快乐,进而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教师)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学生)4.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

(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课件展示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

)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第12课《古诗二首》。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并组词。

(3)结合本课讲解“首”的引申义并组词。

(4)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

板书诗题。

部编版12.古诗二首(池上 小池) 优质精品教学设计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含教学反思)人教版

部编版12.古诗二首(池上 小池) 优质精品教学设计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含教学反思)人教版

12.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池上》《小池》教学目标:1、会认“首、踪”等9个生字,会写“首、无”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3、能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词语、古诗大意。

4、多元识字。

5、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准备田字格。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识字解题,谈话导入。

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2、教学“首”。

知道这是表示数量的量词,还可以说“一首歌”“一首曲子”等。

课题中的古诗“二首”指的是哪两首,划出来,读一读。

3、明确本课的任务:学习《池上》这首古诗。

(板书:池上),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课件出示2)1、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检査朗读,随机出示折叠卡片认读“踪迹”“浮萍”,并正音。

3、以字带词,加上动作,读好词组“撑小艇”——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小娃撑小艇”。

卡片认读“踪迹——藏踪迹”,“踪”读好平舌——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不解藏踪迹”。

卡片认读“浮萍”,结合浮萍的图片,借助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识记:浮萍是漂浮在水面的一种水草,因此浮是三点水,萍是草字头。

——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浮萍一道开”。

4、把诗句连起来读一读,把整首诗读正确。

5、教师范读、自由练读,读出诗的节奏。

三、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课件出示3、4)教师分别出示“小娃采莲回”和“浮萍一道开”的图片,让学生找到相应的诗句连一连。

并说说这样连的理由。

1、学习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课件出示5)(1)边做动作边读诗,理解和识记“采”。

采:(课件出示6)出示字源,看老师演示动作,结合字形知道采字的“爪字头”代表手,采表示用手采摘树木上的果子。

(2)请同学当当小娃来演一演采白莲的动作,感受小娃偷采白莲时既忐忑又高兴的心情并指导朗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2课《古诗两首》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2课《古诗两首》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2课《古诗两首》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2课《古诗两首》原文chí shàng 池上xiǎo wá chēng xiǎo tǐng,t ōu cǎi bái lián huí。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bù jiě cáng zōng jī,fú píng yī dào kāi。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两个僧人坐着下围棋,竹树树阴遮盖了棋盘。

再无他人能在竹林外见到他们,人们在竹林外的话可以听到两位僧人微小的落子声。

xiǎo小chí池sòng宋•yáng杨wàn万lǐ里quán泉yǎn眼wú无shēng声xī惜xì细liú流,shù树yīn阴zhào照shuǐ水ài爱qíng晴róu柔。

xiǎo小hé荷cái才lù露jiān尖jiān尖jiǎo角,zǎo早yǒu有qīng蜻tíng蜓lì立shàng上tóu头。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注释: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

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篇二】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2课《古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首、踪、迹、浮、萍、泉、流、爱、柔、荷、露、角”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首、采、无、树、爱、尖、角”7个生字。

12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学反思 (1)

12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学反思 (1)

12、《古诗二首》教学反思优点之处:1.抓关键字词,体会情感。

在设计中我抓住诗句中的动态词“撑、采、回、开、惜、照、露、立”,体会作者把景写活,在体会中,我善于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想像,每一句诗即是一幅画,引导学生抓好这些关键字词,想像画面读出情感,感悟诗人的喜爱之情。

2.学习生字时,我适当放手让学生从己有的知识想出识记的办法,还运用了字理识字的方法来辅助学生识字,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识记和积累。

3.注意语文课“听说读写练”相结合,实现学生的“双基”训练。

在设计中,我将这五要素融入到课堂中。

古诗以诵读为主,我在指导读时,则结合自己参加语文朗读培训班时学到的古诗朗读技巧来指导,引导学生朗读古诗时,注意“横看三字尾,竖看起承转合”,教师范读指导,激发学生读古诗的兴趣。

4.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差异,培养团结合作的能力。

在课堂中,问题简单的给后进生回答,难的,同桌互助,如有自学后两句时,这方面的关注会更突出一些。

不足之处:1.教学时间的安排不适当,出现前松后紧的情况,在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把握不是很好,这还需不断地进。

2.在引导学生理解诗句进,方法“增换调补”没有落实到位,出现学生在回答理解诗句时,还是停在按字解释上,只有几个尖子生可以用,这个方法有一定的难度,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多使用。

3.在指导朗读时,由于时间的分配不妥,所以在“悟情”环节中,没能更深入地去体会诗人的情感,所以学生在读时,诗人味没读出来。

通过《古诗两首》的教学,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

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改进措施:1.上课时间时刻提醒自己注意时间,每到一个环节都有意识的去看看时间,严格按照备课教案来上课。

2.低年级重视多读,以读助讲。

减少老师的废话。

(教学反思参考1)12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

(教学反思参考1)12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开始,我启发学生领读,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经验,注重了资源开发;在生字教学中,抓住字词,扎实训练,夯实基础。

然后让学生自由质疑,引发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学习交流,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和生成。

符合学生心理需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抓住“读”的根本,结合古诗情境美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感悟。

然后让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意境,培养读书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写字教学环节,让学生自主写字,注重提高学的生观察能力和书写水平。

本节课的背诵坚持以读为本,促进学生感悟。

1、采用自读、对读、齐读、表演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诵读,背诵。

2、出示画面,引导观察,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读背。

特别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

注意韵尾“流、柔、头”的读法。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小学各学段要重视学生的朗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读书。

在充分挖掘想象力的情况下,让学生根据简单而生动的画面,配上音乐,多种形式地朗读,这样,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更透彻。

在教学中借助影视资源,紧紧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惜”“早”“立”等学生难以体会的字、词展开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反复朗读,悟出作者的情。

在朗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使朗读层层深入,在评价中适时借助影视资源理解诗句,体会情感,升华情感。

在想象中朗读,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品味语言文字,启发想象,在学生想象出现困难时,借助影视资源,让学生感悟课文情感,达到情感的升华,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在思想感情。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优点之处:1.抓关键字词,体会情感。

在设计中我抓住诗句中的动态词“撑、采、回、开、惜、照、露、立”,体会作者把景写活,在体会中,我善于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想像,每一句诗即是一幅画,引导学生抓好这些关键字词,想像画面读出情感,感悟诗人的喜爱之情。

2.学习生字时,我适当放手让学生从己有的知识想出识记的办法,还运用了字理识字的方法来辅助学生识字,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识记和积累。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优秀教案(含反思)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优秀教案(含反思)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优秀教案(含反思)12古诗二首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

《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

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使学生回想起自己的生活经验。

通过朗读、想象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借助音乐、画面等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进诗中,感受诗中儿童的快乐,进而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教师)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学生)4.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

(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课件展示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

)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第12课《古诗二首》。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并组词。

(3)结合本课讲解“首”的引申义并组词。

(4)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教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古诗二首》教案设计

《古诗二首》教案设计【教学目标】《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

《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

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使学生回想起自己的生活经验。

通过朗读、想象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借助音乐、画面等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进诗中,感受诗中儿童的快乐,进而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认识本课生字,会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课时】2课时【教具准备】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教师)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学生)4.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学生)【教学过程】教学1: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1.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

(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

今天,老师带来一些照片,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吧!(课件展示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

)2.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荷塘,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这两首古诗。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

板书诗题。

相机理解诗题。

5.简介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现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的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二、教学重点:①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②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三、教学难点:①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真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②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匿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四、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让学生把课堂中或课外学到的而且会背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大家一起分享。

2、导入: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新的古诗。

这就是《池上》。

板书课题3、简介作者诗歌的作者是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他是我国唐代有名诗人。

他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布置初学。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大意。

看一看—-观察课本*图,图文对照,揣摩诗意。

说一说——用自己的话说诗句大意、诗句之美。

写一写——写出诗意美的感受。

2、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

⑴解字词撑: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进。

艇:比较轻便的船。

诗中指的是小船。

解:懂得、明白。

藏:隐藏、藏匿。

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河渠、池塘中,叶子扁平,椭圆形或倒卵形,表面绿*,背面紫红*,叶子的下面生须根,花白*。

也叫紫萍或水草。

⑵懂诗句⑶明大意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回来赏玩。

他还不懂得该怎样去隐藏自己不被人发现,那小船轻轻划过,荡开了池面上的浮萍,留下了一条清清楚楚的水路。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理解、通过读来感悟诗的意境。

(三)、品读感悟,欣赏诗美。

1、读诗⑴学生练读。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第12课《池上、小池》人教版(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第12课《池上、小池》人教版(部编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的理解和朗诵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诗句描绘的自然景象相关的主题。
2.朗诵练习:为了学生感受诗句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2.教学难点
-诗句含义理解: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古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可能较难理解,如《小池》中“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所表现的意境。
-生字词的运用:学生在学习生字词时,不仅要掌握读音和书写,还需学会在实际语境中运用。
-诗歌情感表达: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诗句中的情感,并在朗诵时进行准确表达。
举例:在理解《小池》中“树阴照水爱晴柔”一句时,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晴柔”一词的含义,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句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和描述有着很好的想象力。他们在分享成果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但也有一些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语言组织能力较弱。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口语训练,鼓励他们多读书、多积累、多表达。
最后,通过这次教学,我认识到在教授古诗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字词和诗句的理解,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运用更多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池上》、《小池》这两首古诗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认真听讲,对诗句的意境和描绘的自然景象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以下是我对这次教学的一些思考:

(教案1)12 古诗二首(含反思)(1)

(教案1)12 古诗二首(含反思)(1)

12.古诗二首一、设计说明《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

《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

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

认识“首、踪、迹”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池上》《小池》两首古诗。

3.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会想象诗歌中包含的画面。

三、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想象诗歌包含的画面。

四、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教师)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学生)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

(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课件展示)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古诗二首》。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引申义,并组词。

(3)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

板书诗题。

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介绍诗人。

(2)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古诗。

三、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描写的意境,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四、教学过程:(一)创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录像片断,并配上优美的音乐。

)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

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

如我们刚学过的(1)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让我们看到了春风的神力。

(2)宋代诗人王令笔下的.《送春》《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又把我们带到了花开花落三月-(3)还有前几天我们学过的南宋诗人翁卷写的《乡村四月》中的《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等等,让我们走过了春天,又步入了四月初夏时节,过渡:今天我就再来学习一首描写初夏时节的诗句《小池》。

(二)初读诗,感受意境。

1、有积累过这首诗的吗?背给大家听听。

2、很多同学都熟悉这首诗,其实它描写的就是一处初夏的小池塘(出示课件)。

美吗?著名的宋代诗人杨万里当年看到了这个小池塘,在周围的景物映衬下,被深深的吸引、陶醉,于是便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吟诵的诗句《小池》。

3、介绍作者: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最善长写山水诗,一生写诗二万多首,与大诗人陆游,范成大齐名。

4、听录音范读。

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听清读诗的停顿与节奏。

5、学生自由试读。

你能试着读一读吗?6、相机认识生字及纠正字音。

(惜露蜓。

强调lǜ字的读音)师(刚才老师听同学读,有几个字不太准,在这里再强调下。

)7、生再读。

请同学们再读一下古诗,注意生字,注意读诗的语气和节奏。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古诗。

三、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描写的意境,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四、教学过程:(一)创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录像片断,并配上优美的音乐。

)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

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

如我们刚学过的(1)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让我们看到了春风的神力。

(2)宋代诗人王令笔下的.《送春》《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又把我们带到了花开花落三月-(3)还有前几天我们学过的南宋诗人翁卷写的《乡村四月》中的《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等等,让我们走过了春天,又步入了四月初夏时节,过渡:今天我就再来学习一首描写初夏时节的诗句《小池》。

(二)初读诗,感受意境。

1、有积累过这首诗的吗?背给大家听听。

2、很多同学都熟悉这首诗,其实它描写的就是一处初夏的小池塘(出示课件)。

美吗?著名的宋代诗人杨万里当年看到了这个小池塘,在周围的景物映衬下,被深深的吸引、陶醉,于是便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吟诵的诗句《小池》。

3、介绍作者: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最善长写山水诗,一生写诗二万多首,与大诗人陆游,范成大齐名。

4、听录音范读。

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听清读诗的停顿与节奏。

5、学生自由试读。

你能试着读一读吗?6、相机认识生字及纠正字音。

(惜露蜓。

强调lǜ字的读音)师(刚才老师听同学读,有几个字不太准,在这里再强调下。

)7、生再读。

请同学们再读一下古诗,注意生字,注意读诗的语气和节奏。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按形声字的特点认识要求会认的生字,会写“浮萍”两个字。

2、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3、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现的童真童趣。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古诗,导入新课1、你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古诗?2、诗中的儿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活泼、可爱、天真)3、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描写儿童的古诗。

板题,读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

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2)交流学习生字新词:a.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具有怎样的特点?(都是形声字)b.复习儿歌:形声字,好识记。

形音义,有联系。

声旁帮着表字音,形旁帮着辨字义。

c.学生根据声旁识记字音。

d.学生根据形旁分析字义。

e.浮萍,理解词义,练习书写。

(3)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

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小组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

(指名一人读诗句,一人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指名读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你想到了哪些诗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出示:小娃撑小艇指导学生重读红体字,你读出了什么?(读出了小娃得弱小)(3)出示:偷采白莲回由小娃的弱小理解“偷”字,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4)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现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的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二、教学重点:①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②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三、教学难点:①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真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②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匿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四、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让学生把课堂中或课外学到的而且会背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大家一起分享。

2、导入: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新的古诗。

这就是《池上》。

板书课题3、简介作者诗歌的作者是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他是我国唐代有名诗人。

他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布置初学。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大意。

看一看—-观察课本*图,图文对照,揣摩诗意。

说一说——用自己的话说诗句大意、诗句之美。

写一写——写出诗意美的感受。

2、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

⑴解字词撑: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进。

艇:比较轻便的船。

诗中指的是小船。

解:懂得、明白。

藏:隐藏、藏匿。

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河渠、池塘中,叶子扁平,椭圆形或倒卵形,表面绿*,背面紫红*,叶子的下面生须根,花白*。

也叫紫萍或水草。

⑵懂诗句⑶明大意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回来赏玩。

他还不懂得该怎样去隐藏自己不被人发现,那小船轻轻划过,荡开了池面上的浮萍,留下了一条清清楚楚的水路。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理解、通过读来感悟诗的意境。

(三)、品读感悟,欣赏诗美。

小学一年级语文公布课优秀教案第12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公布课优秀教案第12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公布课优秀教案第12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与反思12 古诗二首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池上》一诗描述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超级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

《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述了初夏荷花池的漂亮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

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把握识字方式,在此基础上,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情感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使学生回忆起自己的生活体会。

通过朗诵、想象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借助音乐、画面等教学手腕,率领学生走进诗中,感受诗中儿童的欢乐,进而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课前预备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教师)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学生)4.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激发爱好,引入新课1.师引言:同窗们,夏天到了,你们快乐吗?说说什么缘故。

(学生交流)是啊,教师也超级喜爱夏天,去年夏天,教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很多照片呢!今天,教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伙儿情愿和教师一路分享欢乐吗?请高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课件展现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

)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水池、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路欣赏——第12课《古诗二首》。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教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并组词。

(3)结合本课讲解“首”的引申义并组词。

(4)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看“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双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池上小池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现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的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二、教学重点:①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②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三、教学难点:①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真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②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匿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四、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让学生把课堂中或课外学到的而且会背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大家一起分享。

2、导入: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新的古诗。

这就是《池上》。

板书课题3、简介作者诗歌的作者是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他是我国唐代有名诗人。

他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布置初学。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大意。

看一看—-观察课本*图,图文对照,揣摩诗意。

说一说——用自己的话说诗句大意、诗句之美。

写一写——写出诗意美的感受。

2、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

⑴解字词撑: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进。

艇:比较轻便的船。

诗中指的是小船。

解:懂得、明白。

藏:隐藏、藏匿。

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河渠、池塘中,叶子扁平,椭圆形或倒卵形,表面绿*,背面紫红*,叶子的下面生须根,花白*。

也叫紫萍或水草。

⑵懂诗句⑶明大意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回来赏玩。

他还不懂得该怎样去隐藏自己不被人发现,那小船轻轻划过,荡开了池面上的浮萍,留下了一条清清楚楚的水路。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理解、通过读来感悟诗的意境。

(三)、品读感悟,欣赏诗美。

1、读诗⑴学生练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古诗二首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

《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

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使学生回想起自己的生活经验。

通过朗读、想象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借助音乐、画面等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进诗中,感受诗中儿童的快乐,进而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教师)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学生)4.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

(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课件展示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

)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第12课《古诗二首》。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并组词。

(3)结合本课讲解“首”的引申义并组词。

(4)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

板书诗题。

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介绍诗人。

(2)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设计意图:让“现实生活”这一活的资源与生动的画面结合在一起,调动学生视、听等多种感官,让学生眼前一亮,身心愉悦,为轻松学习古诗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一)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古诗。

(课件显示要求:拼读生字音节,注意读准字音;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法识记生字字形;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读通句子,争取读出古诗的韵律。

)3.汇报交流。

预设:采:注意读准平舌音,结合字理理解字义。

踪:注意读准平舌音,结合形声字识记生字。

迹:分析结构和笔顺,扩词,理解“踪迹”。

萍:扩词,看图片理解“浮萍”。

…………(二)熟读古诗。

1.划节奏读诗。

师引导:大家和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已经能把诗读通了,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还应该读出诗的节奏来。

这首五言诗该怎样划分节奏呢?请用“/”画出来。

(学生各自练习朗读,并根据练习时的节奏用铅笔在书上做记号。

)2.指名汇报,相机大屏显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指名读诗。

4.师讲解诵读要领并范读: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会破坏古诗的韵味,要注意音断气连,像老师这样,你们听——5.齐读古诗。

6.趣味诵读。

师引导:这样就读出诗的节奏来了。

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读起来更有趣些呢?师示范拍手读。

同学交流多种方法:跺脚读、合作读、开火车读、表演读……7.小结:同学们,刚才你们手舞足蹈、摇头晃脑地读诗,这样多有趣啊!8.师引导:同学们,初读了诗文,你们知道荷花池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一个小娃偷采白莲。

)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把古诗读准、读好,是教学古诗最基本的目标。

在这里安排了多种形式的读,力争让学生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读出韵律。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师引言:一个小娃在池塘上偷偷地采了好多白莲,究竟有趣在哪儿呢?让我们一同走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 2.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3.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引导学生通过“你问我答”的形式汇报自己是如何“看”出来的。

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小艇:船。

(2)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展开联想:荷塘是什么样的?白莲是什么样的?(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大家对荷花池和娇嫩的莲蓬的向往之情。

)(3)指导学生融情想象:如果你就是这个小娃,看到一池的荷花都在风中舞蹈,风中还传来了莲蓬的清香,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相机理解“莲蓬”。

课件展示莲蓬:瞧,这就是莲蓬,它长在荷花花瓣中间。

莲蓬里藏着一粒粒的莲子,花瓣落了之后就慢慢成熟了,甜甜的莲子可是夏天解暑的好东西。

)(4)采访式指导朗读。

①小娃欣赏着美景,陶醉在花香中,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么样?(高兴。

)来,读出你的高兴。

(被采访的学生读)②小娃采着莲蓬,吃着莲子,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么样?(又高兴又激动。

)来,读出你的激动。

(被采访的学生读)③小结:小娃欣赏着美景,享受着美味,真是惬意又幸福。

请大家一起读出你们此刻的感受。

(学生齐读)4. 朗读前两句诗,思考: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个字?(1)师引导:这么多的白莲是小娃瞒着荷塘的主人偷偷采的,你想想,如果你是小娃,这时候,你会想些什么呢?(2)指导读出紧张、高兴的心情。

(3)是的,偷采了白莲回家的小娃既高兴,又紧张。

(齐读)(4)引导学生讨论:你觉得小娃的这种“偷”可恶吗?(5)你有过偷偷地做一些类似的恶作剧的经历吗?(6)小结:对呀,一个“偷”字,形象地表现了小娃的天真调皮,写出了诗人对小娃的喜爱之情。

(齐读)(7)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师引导:小娃偷采白莲,真的不会被发现吗?你们从哪儿知道的?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

3.学生汇报交流。

(1)小娃忘记了隐藏自己的行踪,满池的浮萍被他的小船冲开了一道波痕。

(2)理解:不解——不懂得,不明白,不知道。

(3)认识浮萍。

①导学:浮萍究竟是什么样的呢?②看,这就是浮萍,它是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

(先指着画面让学生理解,再出示浮萍的图片。

)(4)当小船慢慢驶来,浮萍……(做手势)(5)可是小娃哪里知道,小船划出的波痕已经暴露了他偷采白莲的事。

多么纯真质朴的孩子呀!(6)看到浮萍开了,你会怎么想?(替小娃担心、着急。

)(7)指导学生读出这种心情。

(自读、指2—3名学生读、齐读。

)4.猜诗人的行为、心理:(1)诗中不仅藏着一幅幅美丽的、有趣的画面,还藏着一个人呢?你们猜,他是谁?(2)你猜白居易此时正在岸边干什么?(窥视、偷笑。

)(3)我来采访一下:请问白老先生,您为什么在偷偷地看,偷偷地乐?(4)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把诗中的小娃和现实中的人物心理进行对比,更好地引导学生感悟整首诗的意境。

巧妙引导学生讨论“这种‘偷’可恶吗?”并回想自己做过的恶作剧,意在让学生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学生通过想象“偷采白莲”的小娃的心理,将作者情、诗中情与自己的情感融会贯通,产生共鸣。

四、感情朗读,背诵全诗1.指导学生想象古诗的内容,练习背诵。

2.检查背诵。

3.师引导:诗中的小娃多可爱呀,你能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吗?(学生改编故事,交流。

)4.小结:其实,像这首诗一样,写儿童有趣故事的诗还有很多,比如《四时田园杂兴》《村居》《宿新市徐公店》等,课后大家可以找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趁热打铁,脑中放电影,把简单的四句诗想象成一个小故事,一边背一边体会意境,利于学生当堂背诵,提高学习效率。

五、指导写字1.先让学生观察“采”的字形,引导学生分析。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习写。

(要求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

)4.展评学生写的字。

设计意图:写字是一年级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指导书写的过程,不只是提高书写技能的过程,更是学生主动发现写字规律的过程。

此环节让学生先观察生字再分析字的间架结构,降低了书写难度,加上教师规范的书写,给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第二课时一、以诗引诗,创设情境1.(出示配乐课件:吟咏春天。

)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春晓》《咏柳》。

2.交流:我们刚才背诵的诗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是描写春天景色的诗。

) 3.教师引导:大自然的美景总是令人陶醉。

从古至今,不知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赞美它。

(出示配乐课件:夏天情。

)师导言:生机盎然的春天过去,姹紫嫣红的夏天来了,你们看到了什么?4.导入新课,揭题。

是呀,大自然是那么美好,万物是那么和谐。

南宋诗人杨万里被这个美丽的小池塘深深地吸引,写下了一首名为“小池”的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文题目:小池。

)5.学生读课文题目,教师介绍作者。

设计意图: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古诗前运用多媒体以背诗说话引入,以诗找景,以图解诗,以景悟情,变静为动,化难为易,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1.教师导学: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池塘呢?我们一起来有滋有味地读读吧!出示自学要求:(1)自读诗歌,勾画难认难记的生字生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可以读给同桌听,也可以读给老师听。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

(3)自由朗读古诗,要把诗歌读得字正腔圆。

2.指名朗读古诗,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评价的过程中相机出示“泉”“流”“爱”“柔”“荷”“露”“角”的生字卡片,巩固字音,交流识字方法,联系诗句或者生活实际理解字义。

教师相机指导:(1)课件出示“泉”的字理图,学生观察后小结:甲骨文字形像水从山崖泉穴中流出的样子。

本义:泉水。

(2)课件出示“爱”的字理图,学生观察后小结:手捧着东西送给朋友,以此表示友爱、喜爱。

相机用“爱”组词并说话。

(3)引导学生用“加一加”或“形声字”的方法识记“流”“柔”“荷”“露”。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记“角”。

3.指导学生将生字带入古诗中,再次朗读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

(1)让我们再回到这个小池塘,去体会它的美。

老师再读。

(2)这首古诗听起来很美,你会读吗?(3)请你也这样读一读,读出节奏。

(4)谁愿意读给大家听?(5)师生对读,同桌对读,男女对读。

(6)师生接力读,全班接力读。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作为第一学段识字的重要目标,因此,本环节的设计重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

教师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学生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识字,把理解字义和识记字形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领悟生字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