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汉学的历史分期与研究现状
当代美国汉学家《史记》研究主要成果简论
当代美国汉学家《史记》研究主要成果简论作者:吴涛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2期摘要:《史记》在美国汉学中国学研究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简要介绍了当代美国汉学界三位著名《史记》研究学者卜德、侯格睿和杜润德的论著,总结其代表性观点并对其进行简要评述。
梳理《史记》在美国的研究有助于国内学界了解《史记》在美国的研究概况,对推动《史记》在国外传播,增进中美《史记》研究与交流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史记》美国汉学卜德侯格睿杜润德《史记》是北美汉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史记》在美国汉学研究中已初具规模,其间涌现出一批汉学家,他们凭着执着的热忱研究和翻译这部中国经典。
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出版了大量有重要影响力的论文和著作。
本文简要介绍卜德、侯格睿和杜润德三位美国汉学家的《史记》研究成果。
卜德(Derk Bodde)是美国20世纪早期卓越的汉学家和中国史研究专家,曾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国学研究教授和美国东方学会主席。
1930年,卜德毕业于哈佛大学,后以研究员身份从事中国学研究六年,1938年获荷兰莱顿大学中国学研究博士学位。
卜德是美国福特学术研究项目实施以来第一个受此项目资助到中国北京进行学术研究的美国学者。
作为20世纪初期美国杰出的《史记》研究专家之一,卜德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出版过一部重要的《史记》研究论著《中国的第一位统一者:从李斯的一生研究秦朝》(China’s First Unifier:A Studyof the Ch’in Dynasty as seen in the Life of Li Ssu,1938)。
在这部专著中,卜德详细论述了秦朝宰相李斯的一生和他所取得的突出成就,系统论述了秦朝得以完成统一大业的原因。
1940年,卜德出版了另一部重要著作《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爱国者和将军:三篇史记秦朝列传》(Statesman,Patriot,and General in Ancient China:Three Shih Chi Biographies of the Ch’in Dynasty,1940)。
美国各历史分期发展概览
美国各历史分期发展概览美国各历史分期发展概览美国历史十讲一、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 (2)二、美国独立战争 (5)三、美国政治制度的构建 (16)四、南北战争 (30)五、美国西进运动 (36)六、美国第二次科技革命 (48)七、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美国 (54)八、罗斯福新政 (65)九、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美国 (76)十、美苏冷战 (82)(历史文化学院2010级历史3班关于美国近现代史中若干问题的再探讨研究小组)一、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1·简介英属北美殖民地是16、17世纪英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所设立的从属于英国,但相对独立自治的殖民地的总称,由英王特许,赋予政治自治权利,但不能占据议会席位。
1607-1732年间有16个,由于兼并就只剩13个,它们也就是美国建国之初的13个州。
它们的建立方式有三:1、公司殖民地。
由公司取得国王特许而建立。
代表为弗吉尼亚、马萨诸塞。
2、领主殖民地。
由国王赐封给贵族的殖民地,这一种占绝大多数。
3、自治殖民地。
由当地人民自己创建,互相签署盟约,再与英国签订宪章如康涅狄格和罗得岛。
2·十三个殖民地的简要介绍新罕布什尔:1623年移民在此建立渔村,1629年被命名为新罕布什尔,是联邦第九个州。
马萨诸塞:1620年建立殖民地,是联邦第六个州。
罗得岛基普罗维登斯种植地:1636年建立殖民地,是联邦第十三州。
康涅狄格:1639年建立殖民地,是联邦第五个州。
纽约:1664年建立殖民地,是联邦第十一个州。
新泽西:由东、西泽西合并而来。
1664年建立殖民地,是联邦第三个州宾夕法尼亚:1681年建立殖民地,是联邦第二个州。
特拉华:1701年建立殖民地,是联邦第一个州。
马里兰:1632年建立殖民地,是联邦第七个州。
弗吉尼亚:1607年建立殖民地,也是北美第一个殖民地。
是联邦第十个州。
北卡罗来纳:1662年建立殖民地,是联邦第十二个州。
南卡罗来纳:1662年建立殖民地,成为联邦第八个州。
对外汉语教学史研究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
l 3 4・
第 2期
鲁健骥 : 对外汉语 教学史研究 中值得关 注的几个 问题
汇 聚成 了一 条颇 具声 势 的长 流 。在 回顾这 近 三十 年 的研 究 历 程 的时 候 , 我 们 感觉 我们 已经 打下 了
比较 坚 实 的基础 , 我们 对 学科 史研 究 的前 景 , 充 满 信心 。 最 近几 年 , 本 人一 直尽 力 跟踪 对外 汉语 教 学史 研究 的状 况 , 感 到现在 已经有 条件 对这一 领域 的
第三 、 关 于对 外汉语 教 学史 的分 期 。
第 四、 关 于对 外汉语 教 学界 有代 表性 的人 物 和学 术 成果 的人 史 问题 。 最后 , 我愿 意 就我们 还 有 哪些工 作 可 以做 给大家 提供 一些 线 索 。 第 一个 问题 , 牵 涉 到对 “ 对外 汉语 教 学 ” 的界 定 , 这 当然 跟对 外 汉语 教 学史 的研 究直 接 相关 , 但 广 义地 说 , 又不 完全 是学 科 史研究 的问题 。 我 们说 的“ 对外 汉语 教 学 ” , 一般 的解 释是 “ 对 外 国人 的汉 语教 学 ” , 但从 学科 史 的研 究来 说 , 不
较晚 , 至今不 足 三 十 年 。原 因 是 , 对 外 汉 语 教 学 被 作 为 一 个 学科 得 到 确 立 的 时 间不 长 。如 果 从
1 9 7 8年 的语 言规 划会 开始算 起 , 也 不过 四十 几年 。 对 外汉语 教 学史 的研究 , 经历 了一个 从零 散到 系统 、 规 模 从小 到 大 、 从个 别 人 的关 注 到有 组 织 有 规划 的研究 的过 程 。三十几 年来 , 对外 汉语 教学 史研 究 取得 了长 足 的进 展 , 取得 了丰硕 的成 果 。
国外汉学研究
国外汉学研究国外汉学研究是指在世界范围内的学者对中国汉文化和汉字的研究。
这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发展迅速的学科领域。
近代国外汉学研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
在当时,随着欧洲各国与中国的交往增加,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对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中,荷兰学者杨维格(Matteo Ricci)是最早的一批汉学研究者之一,他在公元1601年出版了一部关于中国文化的著作《利燕华字义》,成为西方汉学研究的里程碑之作。
国外汉学研究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
在18世纪,随着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对中国的研究也变得日益重要。
当时的学者们主要关注中国的宗教、哲学和历史。
一些重要的学者如马克思、韦伯等,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国外汉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这个时期的主要成就之一是汉字的解读和种类的分类,从而帮助西方学者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文化。
另外,西方学者还对中国的历史、文学、古代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而在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国外汉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国外学者们对中国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进一步的拓展。
互联网的普及和中文教育的普及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机会。
在这个阶段,西方学者开始更多地关注中国的现代社会问题和经济发展,中国学研究的视角也更加多元化。
不可否认,国外汉学研究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汉学研究,西方学者们深入研究了中国的语言、文化和历史,为中外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也要承认国外汉学研究也有一些限制和争议。
其中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就是西方学者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解读。
由于不同文化背景和观点的差异,他们可能会出现一些误解和偏见。
因此,建立起一个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的学术交流平台非常重要。
总之,国外汉学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它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中国的语言、文学、历史和文化,国外学者们促进了中外学术交流和相互理解。
中国典籍在美国大学东亚系的教学与接受——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为例
中国大学教学 2020年第12期美国大学的东亚系①以东亚国家的语言、文学和文化作为教学与研究对象,是海外中国文学典籍研究的重地。
据笔者初步统计US News 近年公布的美国大学综合排名前100名,目前至少有17所大学的东亚系设立了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②。
有不少人毕业后会选择在高校或研究机构继续从事典籍的教学和研究。
到目前为止,西方教育培养出的具有特定学术思维和文化视野的学者是美国中国学研究人员队伍的主要来源,而且在美国前30所最优大学东亚系中古代中国研究各个方向的比例,文学占了二分之一以上[1]。
经过数十年的学术承传积累,这一领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学者并取得诸多重要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内对北美典籍研究的历史分期、研究现状、个案研究也有不少论述。
实际上有不少汉学者同时也在美国高校教授不同阶段的文学课程,因此,美国东亚系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对典籍英译和研究的促进作用是非常值得关注的③。
课程教学不但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汉学者在兼顾全面性的前提下,在教学中选择了他们最熟悉最擅长的领域,并与他们的研究融会贯通。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东亚系古代文学专业,设有从本科到博士的课程,汉语教学与研究蓬勃发展,中国文学和文化专业是北美领先的项目之一。
很多本科生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后,会选修该系的文学课程。
该系课程种类丰富,已开设的包括“中国文学研究”(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中国文学史”(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中国文学预备研讨课”(Proseminar in Chinese Literature)、“中国文学研讨课”(Seminar of Chinese Literature)等,涵盖了从先秦到清代的各个时期,包括早期诗歌、唐传奇、志怪小说及明清戏剧。
自20世纪60年代设立博士点,为研究生提供牢固的文本理论基础,使他们毕业后能够在美国著名高校以及相关机构找到工作。
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展望
黎锦熙与《新著国语文法》
黎锦熙(1890—1978),字劭西,湖南湘 潭人。1920年起任北京高师国语文法课 教员,曾先后担任过北京女子师大,北 京大学、燕京大学等校教授,1945年起 任北京师大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 并兼中国大辞典编纂处总主任。从事语 文教学和研究工作近七十年,在语音、 音韵、语法、修辞,汉语史、辞典编纂、 文字改革与推广普通话等方面,都有很 深的造诣和丰富的著述。
一、中国语法学史简介
(一)中国语法学的历史分期 1、汉语语法学的草创时期(1898-1936) 2、汉语语法学的探索时期(1936-1949) 3、汉语语法学的描写时期(1949-1976) 4、汉语语法学的创新时期(1976-今)
(一)汉语语法学的草创时期
汉语语法学草创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以《马氏文通》为代表的古代汉语语法研 究阶段;二是以《新著国语文法》为代表的现 代汉语语法研究阶段。
1925年到清华大学教中国音韵学和音乐, 1924-1938 年任中央研究院语言学部主任 和语言调查指导,1941年再次到哈佛大 学教书,1945年任美国语言学会会长, 1947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东方语言和语 言学教授,1960年任美国东方学会会长。 后为美籍华人。
赵元任不仅是著名的语言学家,而且是 著名的翻译家,音乐家和教育家。在语 法研究方面,1968年出版《汉语口语语 法》(吕叔湘译,国内1979年出版),在国 内外影响极大,另外还有《语言问题》 (1959年)等。
吕叔湘与《中国文法要略》
吕叔湘,江苏丹阳人,生于1904年,1926年毕 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国语文系。曾在丹阳县立 中学、苏州中学,安徽省第五中学等任教, 1936年赴英留学,先后在牛津大学人类学系, 伦敦大学图书馆学科就学。1938年回国,先后 任云南大学文史系副教授、华西协和大学中国 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金陵大学文化研究所研究 员兼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开明书店编辑。 1950年至1952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952 年起任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兼 《中国语文》杂志编委,主编。
近十年中国域外汉籍研究述评
近十年中国域外汉籍研究述评本文旨在总结近十年来中国域外汉籍研究的发展状况、研究方法、主要成果与不足,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本文发现域外汉籍研究主要集中在汉籍的起源与历史演变、传播与交流、研究现状及问题等方面。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以上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过去的十年里,域外汉籍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
众多学者对汉籍的起源和历史演变进行了深入研究,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汉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中原文化的传播,汉籍逐渐流传到周边地区。
第二种观点则认为,汉籍的起源应该从秦汉时期算起,因为这一时期汉字的统一为书籍的流传提供了基础。
尽管存在分歧,但学者们普遍认为域外汉籍的研究对于了解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交融具有重要意义。
在汉籍的传播和交流方面,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者们对汉籍在亚洲地区的传播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大量通过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通道传播的汉籍。
对域外汉籍在欧洲、北美等地区的传播也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于汉籍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如与佛教、伊斯兰教等的相互影响,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在研究现状与问题方面,域外汉籍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研究方法单一,缺乏跨学科的视角。
研究内容不够全面,存在诸多空白领域。
例如,对于域外汉籍在非洲、大洋洲等地的传播尚需进一步探讨。
大多数研究仅局限于汉籍本身,而对汉籍所反映的物质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研究尚显不足。
近十年来中国域外汉籍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诸多不足。
未来研究应注重跨学科视角的引入,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以期为推动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和学术交流做出更大的贡献。
英语听力理解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也是国内外语言学和二语习得领域研究的热点。
在过去的十年里,国内英语听力理解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本文将对近十年来国内英语听力理解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美国汉学的历史分期与研究现状概要
美国汉学的历史分期与研究现状提要:美国汉学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业余汉学时期和专业汉学时期。
以时间点为界限,则可以把美国汉学分成更为清晰的三个时期,即早期( 1877 年前、中期( 1877 ~1928年、后期( 1929 年后。
就近20 多年来国内外对美国汉学的研究来看,战后的中国学是重点。
在这样的现状之下,应该加强对20 世纪前半期以及20 世纪以前的美国汉学史的研究。
关键词:汉学历史分期美国一、历史分期美国的汉学研究虽然起步比欧洲晚,但大有后来居上之势,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汉学研究的专业化和大量研究机构的建立,美国的汉学研究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今天,无论是在资金投入、学术资源方面,还是在研究模式、人才培养方面,美国均处于整个西方汉学研究的领先地位,其研究成果对中国本土学术的影响也趋增巨大。
任何学术都必然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
1963 年,全美国仅有33 人获得中国研究博士学位,而到了1993 年,供职于美国大学、政府、新闻界、企业界的各类中国研究专家已逾万人,其中仅效力于跨国公司、基金会、法律事务所等机构的专家就达到5300 人之多。
19 世纪时,美国没有一家专门研究中国的学术团体,汉学研究在美国东方学会(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1842 年建立、美国历史学会( American Historical Society,1884 年建立中所占比例均十分有限,而目前仅哈佛大学就有10 多个与中国研究有关的机构。
如果将汉学研究限定在大学或学院研究的层面上,那么美国的汉学研究开始于1877年,这一年6 月耶鲁大学设立了第一个汉学教授职位。
此后,哈佛、哥伦比亚等大学也设立了类似的职位。
如果从宽泛的意义上看待汉学,将商人、旅行家、传教士、外交官以及其他对中国有兴趣的人士的研究也看作汉学的一部分,那么美国的汉学史则可以追溯到18世纪。
1784 年在第一艘到达中国的美国商船上,大副山茂召( Samuel Shaw 写下了他对中国的第一印象,美国汉学伴随着中美直接贸易的产生而产生。
汉学的研究报告
汉学的研究报告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汉学的研究领域、方法和意义,还将介绍汉学研究的历史背景以及其对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汉学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深度和广度,并为推动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做出贡献。
1. 引言汉学是一门研究中国文化、历史和语言的学科,源远流长。
自19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汉学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受到重视和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汉学的研究领域、方法和意义,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汉学的视角。
2. 汉学的历史背景汉学起源于欧洲学者对中国的兴趣和好奇。
16世纪,随着西方殖民地扩张,越来越多的关于中国的书籍、绘画和文物被带回欧洲。
这些材料激起了欧洲学者们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兴趣。
18世纪,随着中国与西方的联系增加,越来越多的汉学家开始登陆中国,深入研究中国的语言、文化和历史。
19世纪至20世纪初,随着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变革,西方学者对中国的兴趣进一步增加。
这一时期,德国、法国和英国成为汉学研究的主要中心。
汉学研究的范围也逐渐扩大,除了语言学、历史学和文学研究之外,人类学、考古学、艺术史等学科也开始与汉学产生联系。
3. 汉学的研究领域汉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3.1 语言学研究汉学的语言学研究主要关注中文的结构、语法、发展和变化。
通过对汉语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字、拼音、词汇和句法等方面的知识。
语言学研究不仅对于研究中国文化有重要意义,还有助于促进汉语教学和跨文化交流。
3.2 文化研究汉学的文化研究主要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文学、哲学、宗教和艺术等方面。
通过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文化研究有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为跨文化交流提供基础。
3.3 历史研究汉学的历史研究主要关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事件和人物。
通过对中国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变迁。
现当代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和研究
现当代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和研究摘要:在对华裔美国文学进行定位的基础上,论述了华裔美国文学的不同发展阶段,阐述了发展现状,分析揭示了影响其发展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现当代,华裔美国文学,发展研究文学和历史历来都是密切相关的,华裔美国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尤其密切。
毫不夸张地说,华裔美国文学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其与美国历史间彼此的影响较其他国家的文学和历史间的关系要密切得多。
我们以历史的眼光研究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历程,能够深刻感受到美国华裔作家的创作与中美发展密切相关。
1.华裔美国文学的定位事实上,华裔美国文学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既有旅美华人特别是他们的子孙后代中华文化传统及其身份和美国文学深入理解与认同,当然这也包括他们对自身独特身份的认定。
华裔美国文学在100多年的历史中,从被忽略到后期的被关注,从边缘到主流的复杂发展历程。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对美国西部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华人所做出的贡献,有利于深刻地理解华裔美国文学的特殊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美国华裔文学是中美两种不同风格的文化交织、碰撞的产物,其有具有强烈的个性特色。
美国华裔作家大部分都具有双重的文化身份及视野,他们能够感知本身所具有的美国华人和华裔的双重文化和民族性地位;他们能够以自身个体的存在为契机,以独有的生命体验以及敏锐的视角去关注整个华裔群体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中是如何生存的,以及他们如何选择人生,如何把握命运。
在他们的作品中,不仅描述华人创业的艰辛,也真实描述了华人族裔的生存状态及其思想成长、成熟的过程,真实地反映华人所经历的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冲击以及交流,表达了对中美文化融合的美好愿望和无限憧憬。
2.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分期大致说来,美国华裔文学一般可以概括以下3个阶段:初创阶段,转折阶段和繁荣阶段。
2.1起步与初创阶段美国华人的移民历史促成了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
1840年代末期,美国兼并了墨西哥大片领土。
当时美国需要大量劳动力在这儿建设现代工业,修建通过美洲大陆的铁路,以此发展对外贸易。
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欧美汉学研究是指西方学者对中国语言、文化、历史、哲学、文学等领域进行研究的学术活动。
这一领域的研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6世纪初期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德国传教士马迪等人对中国的研究。
随着西方对中国兴趣的增加,欧美汉学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
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在19世纪初,随着欧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成为西方学者研究的焦点。
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的语言、文化和历史等方面,以满足西方政府和商人的需求。
随着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欧美汉学研究逐渐扩展到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
20世纪初,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加速,欧美汉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西方学者开始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以及中国与西方的交流与互动。
中国的共产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西方学者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材料和研究机会。
欧美汉学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单纯的描述和分析,逐渐发展为对中国问题的探讨和思考。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化的加剧,欧美汉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不断增加。
西方学者开始更加关注中国的文化、价值观、社会制度等方面,努力深入了解中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欧美汉学研究的研究范围也逐渐扩大,涉及到中国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等多个领域。
欧美汉学研究的现状可以说是充满活力和挑战。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化的加剧,西方学者对中国的研究需求越来越迫切,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然而,欧美汉学研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研究资金的不足等问题,需要西方学者和中国学者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总的来说,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都表明,中国的发展和变化对西方学者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西方学者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机会和研究视角。
欧美汉学研究的发展离不开西方学者和中国学者的共同努力,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中国,为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美文化交流的独特符号:丁龙研究的解构与再建构
中美文化交流的独特符号:丁龙研究的解构与再建构
张国雄;石坚平
【期刊名称】《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年(卷),期】2024()2
【摘要】论文回顾和梳理了120多年来丁龙研究的成果与主体,丁龙研究的学术分期以及丁龙文化符号的再建构。
研究显示,1901—2022年,中美有关丁龙研究的文
献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有126篇(部),成果形式多样。
丁龙研究的主体,包括新闻记者、专家学者、广播电视工作者和侨务工作者。
丁龙研究的学术分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建构阶段(1901—2000年)和解构阶段(2000年至今)。
丁龙的“视野和理想”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为再构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一是从美国排华视域研究丁龙;
二是从美国早期“中国观”视域研究丁龙;三是从中美文化交流视域研究丁龙。
“丁龙汉学讲座教授”的设立,是20世纪初发生在美国纽约的一个历史事件,开美
国汉语教学、中国文化研究之先河。
如今,“丁龙”已经成为美国汉学史、美国华
侨史、中美文化交流史的一个重要的文化象征和标志性文化符号。
【总页数】12页(P1-12)
【作者】张国雄;石坚平
【作者单位】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4.3;K107
【相关文献】
1.跨文化交流中文化符号的翻译——从龙、凤凰、麒麟的英译说起
2.对等、共生及穿越——新主流电影中女性性别符号的解构与再建构
3.解构与超越:邓小平建构社会主义的独特方式
4.20世纪后半期以来丁龙故事的文学化建构——丁龙研究之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现状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现状摘要:美国族裔文学指由非白种少数族裔作家用英语创作的,以小说和诗歌为主的文学形式。
美国族裔文学是文化之间交融的产物,是美国整体文化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这不仅丰富了美国文化的多样性,而且激励了社会个体朝着构建更和谐的社会而努力。
其中,美国华裔文学是美国族裔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华裔文学是中美两种文化碰撞和杂交的产物,但又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和特色。
关键词: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现状;双重文化身份20世纪90年代,美国高等院校与学术界围绕着族裔文学的研究与教学展开了激烈讨论,其中心问题就是族裔文学到底应该在美国文学经典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
这一讨论,不仅对美国国内学术界和教育界重写美国文学史,重编美国文学选集,重建美国文学教学大纲等,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美国之外的研究者和教学者在美国文学的研究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也带来相当深刻的启发。
美国华裔文学是美国族裔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粗略的说,美国华裔文学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为开创阶段;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转折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可谓走向繁荣阶段。
根据目前的研究资料显示,美国华裔文学起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初实为移民文学,形式多为口头文学,如歌谣、故事等。
但由于这一时期留下来的第一手资料太少,因此,第一本重要的美国华裔文学作品应当是李延富于1887年出版的《我在中国的童年时代》。
今天的批评家大多认为,真正在美国华裔文学开创初期产生过较大影响的是一对中英混血儿姐妹艾迪丝•伊顿和温妮弗•莱德•伊顿的作品。
姐姐以“水仙花”为笔名,妹妹以日本名Onoto Watanna为笔名。
尤其是姐姐艾迪丝•伊顿常被视为美国华裔文学的先驱。
她于1912年发表的短篇故事集《春香太太》也常被视为美国华裔文学的开山之作。
在美国,华裔文学研究最早被置于美国亚裔文学这一大脉络中。
美国华裔文学经过一百多年,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发展,已经成为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美国文学史分期,简述各期 文学创作特点 (120字左右
了解美国文学史分期,简述各期文学创作特点(120字左右1、第一阶段:殖民时期(约1607-1765)这一时期大约从1607年JohnSmith船长带领第一批移民在北美大陆建立第一个英国殖民地Jamestown到1765殖民地人们愤怒抗议英国政府颁布的印花税法。
2、第二阶段:启蒙时期与独立战争时期(1765-18世纪末)这是北美人民争取独立、建立美利坚和中和国的时期。
18世纪30年代,在欧洲启蒙主义和自然神论等哲学思潮的影响下,上帝的作用大大削弱,清教徒们掀起一场“大觉醒”运动。
18世纪末期,北美大陆的政治形势发展很快,从1765年英国殖民者第一次反对英国政府的印花税到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文学作品主要围绕着革命的必要性、革命的前途和方向、政府的形式与性质等问题。
3、浪漫主义时期(1800-1865)19世纪初,美国完全摆脱了对英国的依赖,以独立国家的身份进入世界政治舞台。
民族文学开始全面繁荣,逐渐打破英国文学在美国的垄断局面。
这时期作家们跟英国浪漫主义作家一样,强调文学的想象力和感情色彩,反对古典主义的形式和观点,歌颂大自然,崇尚个人和普通人的思想感情,并且寻根问祖,发幽古之思情。
特别是以爱默生为代表的超验主义(Transcendentalism)的倡导, 这些作家们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摒弃以神为中心的清教教义。
4、现实主义时期(1865-1918)南北战争(1861-1865)以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化,社会面貌和经济生活开始发生急剧的变化。
工业化带来了蓬勃兴旺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政治日趋腐败,政界丑闻屡见不鲜,是人们重新认识新的生活和新开发的土地。
于是乡土文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5、现代主义时期(1918-1945)自20世纪开始,美国文学进入新的时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人的思想和精神面貌产生极大的影响。
人们对于自由民主的信念开始动摇,普遍感到迷茫,甚至绝望。
美国中小学中文教学的现状
美国中小学中文教学的现状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国际语言,在全球范围内的教育领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尤其在美国,随着中美两国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对中文教育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本文将探讨美国中小学中文教学的现状,包括教学目标、教材教法以及相关问题。
首先,从教学目标的角度看,美国中小学中文教学的最主要目标是为学生提供语言学习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基本掌握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包括语音、词汇、句子结构以及语用等方面的训练。
此外,中文教育还会适当地介绍一些中国文化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地理、风俗等方面的内容。
其次,教材教法也是影响美国中小学中文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美国使用的中文教材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国内编写的教材为基础进行改编的,另一种是针对外国学生编写的。
这些教材在内容上注重与学生的实际情境结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对话,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在教学方法上,美国中小学中文教育采用了多种形式,例如以听说为主导的教学法、以游戏为基础的教学法以及课堂互动式教学法等。
其中,游戏活动作为一种互动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果。
此外,教师还会鼓励学生多用中文进行交流,帮助他们在沉浸环境中提高语言水平。
然而,美国中小学中文教学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中文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门陌生的语言,学习难度较大,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同时,中文教师的队伍也相对不足,教师人数少且资质参差不齐,这给教学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美国中小学中文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评估方式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为了改进美国中小学中文教学的现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和举措。
首先,建议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更多的中文教师培训项目,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其次,可以引入更多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教材,增加中文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与中国的教育机构合作,开展中文教师的交流与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美国汉学界20 世纪大陆女作家研究——以丁玲研究为例
中外互鉴 |美国汉学界20世纪大陆女作家研究——以丁玲研究为例□丁惠/文国外汉学界对于丁玲的研究,是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同样也是借由文学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方式。
本文对美国汉学界丁玲研究方面的发展状况展开了分析,确定出大体的发展脉络和关键节点,也对于加强我们对于美国汉学界的认知有着一定积极意义。
20世纪的中国文坛中,丁玲占据着一席之地。
其作品每每出现在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之上,因此也必然会成为国际环境中研究中国的一个重要途径。
美国汉学界对于丁玲的研究经历了几次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仅根源于学术界的观点,同样也受到中美关系以及历史发展的影响。
相对的,对于美国汉学界在丁玲研究方面的态度以及成果的判断和分析,同样也必须结合历史时期才能实现客观确定。
对于一个客体的研究,基本都是从最开始的初步尝试而不断发展最终走向繁荣,美国汉学界对于丁玲的研究同样呈现出这样的阶段性特征。
虽然阶段的划分在具体的发展历程中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但是整体发展大概保持了这样的节奏。
1 美国汉学界丁玲研究的起步阶段美国汉学界对于丁玲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这同样也是美国汉学界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起步点。
在此之前,虽然也有美国记者关于丁玲早期生活和创作的文献,但是并不能算作是一种研究,只能说是报道而已。
最早的记录产生于1931年,丁玲在冯雪峰的介绍下见了一位国外女记者,就是艾格尼丝·史沫特莱(Agnes Smedley),正是这位女记者将丁玲的信息带到了美国。
而除此以外,另一个国外女记者同样不能忽视,就是尼姆·韦尔斯(Nym Wales),在尼姆·韦尔斯的多个著作中都有丁玲的相关描述,并且她著有《现代中国的妇女》中的一些章节,这些都成为丁玲在美国汉学界早期的文献。
中国建国之后,美国汉学界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开始步入了正规,并且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迎来了初步的繁荣。
虽然说从这个时期,美国的汉学研究框架得到建立,很多专项资金也开始到位,但是当时的中美关系紧张,因此,对于中国文学的研究,很少涉及到当代文学,更多展开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考察。
留学漫谈英美学界中国史分期法介绍,兼论历史系与东亚系中国史研究之区别
留学漫谈英美学界中国史分期法介绍,兼论历史系与东亚系中国史研究之区别欧美历史学家,如何为中国历史分期?文 / Andy前言很多朋友们可能都知道,在中国,不论是在初、高中的中国史教学中,还是在大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框架内。
基本上中国的历史教育界和研究界,都经常用这样一套属于来为中国的历史分期:(1)古代(2)近代(3)现代(4)当代。
当然,不同的学者对于哪一段时间属于古代、哪一段属于近代、哪一段时间属于现代,也有不同的见解,但大体上可以说这一套术语还是学界所共享的。
一般而论,“古代”是非常漫长的,从夏商周时期(大约公元前2070年以后),到清代中期,属于“古代”。
“近代”比古代短得多。
从鸦片战争(1840)到五四运动(1919)年属于“近代”,从1919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属于“现代”(也有学者认为,从1840年到1949年都属于“近代”)。
从1949年至今属于“当代”。
可是欧美的学者,普遍使用另一套完全不同的历史分期法来给中国历史分期。
如果不了解欧美学界的历史分期法,在看他们的著作的时候,难免如坠五里雾中,产生许多误解。
本文意在介绍欧美学界比较流行的中国历史分期法,普及相关知识,并介绍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亚洲研究/东亚研究部门、历史系与中国历史相关的教师和硕士项目。
一、古代中国与早期中国Ancient China and Early China首先要介绍的,第一组欧美史学界常用的中国历史分期术语便是“古代中国(Ancient China)”与“早期中国(Early China)”。
大多数欧美学者都认为,这两者的起始点都是商朝(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
但是,其截止期却不相同。
“早期中国”比“古代中国”涵盖了更晚近的历史时段。
“古代中国”这一时期一般认为在秦朝建立时(公元前221年)结束,而“早期中国”被认为在汉朝灭亡时结束(公元220年)。
当然,也有极少数欧美学者和中国学者一样,也将从远古到清代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算作“古代中国”,但这种分期方法已经非常小众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汉学的历史分期与研究现状
提要:美国汉学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业余汉学时期和专业汉学时期。
以时间点为界限,则可以把美国汉学分成更为清晰的三个时期,即早期( 1877 年前) 、中期( 1877 ~1928年) 、后期( 1929 年后) 。
就近20 多年来国内外对美国汉学的研究来看,战后的中国学是重点。
在这样的现状之下,应该加强对20 世纪前半期以及20 世纪以前的美国汉学史的研究。
关键词:汉学历史分期美国
一、历史分期
美国的汉学研究虽然起步比欧洲晚,但大有后来居上之势,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汉学研究的专业化和大量研究机构的建立,美国的汉学研究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今天,无论是在资金投入、学术资源方面,还是在研究模式、人才培养方面,美国均处于整个西方汉学研究的领先地位,其研究成果对中国本土学术的影响也趋增巨大。
任何学术都必然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
1963 年,全美国仅有33 人获得中国研究博士学位,而到了1993 年,供职于美国大学、政府、新闻界、企业界的各类中国研究专家已逾万人,其中仅效力于跨国公司、基金会、法律事务所等机构的专家就达到5300 人之多。
19 世纪时,美国没有一家专门研究中国的学术团体,汉学研究在美国东方学会(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1842 年建立)、美国历史学会( American Historical Society,1884 年建立) 中所占比例均十分有限,而目前仅哈佛大学就有10 多个与中国研究有关的机构。
如果将汉学研究限定在大学或学院研究的层面上,那么美国的汉学研究开始于1877年,这一年6 月耶鲁大学设立了第一个汉学教授职位。
此后,哈佛、哥伦比亚等大学也设立了类似的职位。
如果从宽泛的意义上看待汉学,将商人、旅行家、传教士、外交官以及其他对中国有兴趣的人士的研究也看作汉学的一部分,那么美国的汉学史则可以追溯到18世纪。
1784 年在第一艘到达中国的美国商船上,大副山茂召( Samuel Shaw) 写下了他对中国的第一印象,美国汉学伴随着中美直接贸易的产生而产生。
但美国汉学的产生并不意味着欧洲汉学从此结束了在美国的影响,实际上,19 世纪30 年代以前美国人关于中国的信息主要来自欧洲( 特别是英国)。
当代美国学者孟德卫(David E. Mungello) 将欧洲汉学的起源划定在17 世纪,他把基歇尔( Athanasius Kircher )、威尔金斯( John Wilkins)、莱布尼茨( Gottfried W. Leibniz) 等人利用来华耶稣会士提供的信息进行汉学研究的学者称之为“早期汉学家”( proto -sinologist) ,把他们的研究称之为“早期汉学”( proto -sinology)。
①如果套用孟德卫的概念,我们可以把美国的建国元勋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潘恩( Thomas Paine )、杰斐逊( Thomas Jefferson ) 称为“早期汉学家”,他们都曾读过耶稣会士的著作并写下了自己对中国的看法。
②19 世纪利用欧洲文献研究儒家思想的超验主义者如爱默生( Ralph W. Emerson )、梭罗( Henry D.Thoreau) 同样也可以归入这一行列,他们虽然人数很少,研究范围也很有限,但却是美国早期汉学一个不应忽视的组成部分。
对于这200 多年的美国汉学史,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分期。
一种比较常见的看法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界线,理由是战前美国的汉学研究比较零散,且受欧洲的影响比较大,战后,特别是1958 年通过“国防教育法案”(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 以后,美国政府和基金会( 特别是福特基金会) 开始大量投入资金,美国汉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这一分期方法是和将费正清( John K. Fairbank) 看作美国汉学之父的观点联系在一起的。
费正清1907 年出生于南达科他州,1929 年于哈佛大学毕业后前往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从此开始了对中国的研究。
在以《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Chinese Empire)、《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 The Chronicles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Trading to China,1635 ~1834) 等著作闻名学界的马士(Hosea B. Morse) 的指导下,费正清把中国海关问题定为其博士论文的题目,从而确立了从外交史和制度史入手、以近代中国为课题的研究方向。
这一研究方向与传统的汉学———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进行文献考证———截然不同,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1936年费正清获得牛津大学博士学位,并回哈佛大学执教。
在此后的40 多年中,费正清以哈佛大学为基地,将自己开创的“地区研究”( regional studies) 模式推广到全美,乃至全世界。
1991 年费正清去世后,曾经听过他的
课程并和他共事多年的余英时先生给予了这样的论断:“半个世纪以来,他一直
是美国的中国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原动力;哈佛大学历史系正式把中国近代史列为
一门课程是从他开始的。
他的逝世象征着这一学术领域的一个时代的落幕。
”
具有鲜明美国特色的“地区研究”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关注近现代中国,服务于现实需要;二是在语言技能之外更强调学术训练,特别是各种社会科学方
法( 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 的训练;三是在学科分工的基础上强调跨学科研究。
其中第二点是最为关键的,费正清曾将“地区研究”简单地归纳为“传统汉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
①结合之后的汉学研究就不仅仅局限在中文系( 东亚系) ,而是进入了各个学科。
根据周法高1964 年的实地考察,哈佛大学
当时开设中国课程的有东亚系、历史系、社会学系、政治学系、人类学系、法律系、美术系、音乐系,其他如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情况也相似。
②所以也有人将费正清开创的这种研究模式称之为“中国研究”或“中国学”( China Studies 或Chinese Studies) ,以区别于传统的以语文学和文献考证为特色的“汉学”( Sinology)。
1955 年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建立可以作为这种新模式诞生的标志,但中国研究的确立并不代表传统汉学研究的退场。
哈佛燕京学社的存在和它的广泛学术影响就是一个明证。
哈佛燕京学社于1928 年建立后,曾计划请法国汉学家伯希和( Paul Pelliot) 来担任社长,后来伯希和推荐了自己的学生、俄裔法籍汉学家叶理绥( Serge Elisseeff) ,这非常好地说明了20世纪前半
期欧洲汉学对于美国的影响。
哈佛燕京学社毕业生的研究业绩同样可以说明这一点。
以20 世纪30 年代初期哈佛派往中国进修的学生为例,顾立雅(Herrlee G. Creel)主要从事中国上古史和哲学史的研究,希克曼( L. Sickman ) 专攻中国艺术史,卜德(Derke Bodde) 则潜心研究中国思想史,他们都将研究范围集中在中国
古代,且主要从事微观考证工作。
③值得一提的是,费正清1933 年在中国做研究期间曾申请哈佛燕京学社的奖学金,但没有成功,不得不通过在清华大学授课来解决生计问题,这一经历对他日后决心另起炉灶大概产生了某种心理影响。
但东亚研究中心的建立并没有取代哈佛燕京学社,而只是通过“促进对现代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