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汉学研究授课讲义汇总

合集下载

《海外汉语教学研究》课程简介内容

《海外汉语教学研究》课程简介内容

《海外汉语教学研究》课程简介内容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Title: Introduction to the Course "Research on Overseas Chinese Teaching"1. Introduction。

海外汉学研究第五讲德国

海外汉学研究第五讲德国

郭士立(K. F. A. Gützlaff,1803-1851)
Geschichte des chinesischen reiches
花之安 (Ernst Faber 1839-1899)

艾德(Ernest John Eitel 1838-1908)
三、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德国汉学
• 1909年,汉堡大学(当时称为汉堡殖民学院)设 立汉学系,福兰阁为讲座教授;
基歇尔(Athanasius Kircher,1602-1680)
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lde)的《中华帝国全志》
• Description géographique, historique, chronologique, politique, et physique de l'empire de la Chine et de la Tartarie chinoise: enrichie des cartes générales et particulieres de ces pays, de la carte générale et des cartes particulieres du Thibet, & de la Corée; & ornée d'un grand nombre de figures & de vignettes gravées en tailledouce
慕尼黑 学派
傅海波(Herbert Franke, 1914- )
贾似道
• "Chia Ssu-Tao (1213-1275): A 'Bad Last Minister'?
in Arthur F. Wright and Denis Twitchett, eds.,

国际汉学研究资料整理

国际汉学研究资料整理

第一讲:导论一、汉学的概念Sinology:指国外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工艺科技等各种学问的综合性学科。

又称中国学。

研究对象:不仅是中国汉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也包括中国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涵盖中国的一切学问。

二、汉学的性质(如何看待汉学)1.汉学的历史是中国文化与异质文化交流的历史。

2.汉学是一门在国际文化中涉及双边或多变文化关系的近代边缘性学术。

3.汉学的借鉴与启迪作用。

三、汉学的形态Sinology 传统汉学传统汉学以法国为中心Chinese Studies 现代汉学现代汉学兴显于美国传统汉学以文献研究和古典研究为中心,现代汉学则以实用为原则,主要兴趣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和社会生活各层面。

世界汉学概况世界汉学可分为三大板块:周边国家的汉学、俄罗斯汉学和西方汉学。

周边国家的汉学:主要是日本、韩国和越南。

日本的学术深受中国传统学术的影响。

他们的汉学研究以编纂、译注、训诂、考证、梳理发展史为特色。

1.俄罗斯汉学: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一方面面向西欧,间接获得汉学信息,一方面注重发展本国的汉学研究。

它视野阔大,兼顾东方和西方。

十月革命后,以马克思主义学术观研究中国,也是它的特色。

2.西方汉学:西方汉学具有浓重的西方学术的色彩,与日韩汉学、俄苏汉学相比,它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1)中西文化属异质文化,西方接受中国颇多曲折,汉学研究忠实地记录或者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程;(2)西方学术不断求变,代有新学,这也影响到了汉学研究,如撰写中国文学通史、敦煌学研究、中亚交通史研究等等,均早于国内同类研究;(3)西方汉学研究的方法论极为活跃,它明确反映出“西论中用”是否可行,如何正确操作,可为国内研究提供借鉴。

四、汉学学科发展简史旅游汉学西方商人、外交使节、探险家等所写的游记、通信等,包含着重要的汉学资源。

传教士汉学耶稣会传教活动,开西学东渐之先河,也推动了中学西传专业汉学传统汉学与现代汉学旅游汉学在公元八九世纪至十六七八世纪期间,许多外国人写的“游记”在汉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海外汉学研究教学大纲

海外汉学研究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国外汉学研究课程编码学分:1.5总学时:30开设学期:5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对外汉语专业一、教学目的、任务及要求本课程为对外汉语专业的基础课,主要讲授自古代起至20世纪国外汉学研究的概况,着重介绍国外有代表性的学者在汉学研究尤其是汉语研究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借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其了解国外在汉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和现状,从而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国外汉学研究的概貌,熟悉国外汉语研究的重要学者的代表性著作,并能从中得到借鉴。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一)绪论(2学时)1、何谓“汉学”2、国外汉学研究的历史3、学习本课程的意义(二)国外汉学研究的酝酿时期(6学时)(古代——18世纪末)1、概述2、神话、传说阶段3、真实记载阶段4、全面了解阶段5、职业研究阶段(三)国外汉学研究的确立时期(10学时)(19世纪——20世纪初)1、概述2、法国的汉学研究3、英国的汉学研究4、德国的汉学研究5、俄国的汉学研究6、美国的汉学研究7、日本的汉学研究8、朝鲜的汉学研究9、东南亚国家的汉学研究(四)国外汉学研究的发展时期(12学时)(20世纪20年代以来)1、概述2、赵元任(美国)及其《中国话的文法》3、李约瑟(英国)及其《中国科技史》4、高本汉(瑞典)及其《中国音韵学》5、龙果夫(苏联)及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6、太田辰夫(日本)及其《中国语历史文法》7、李讷、汤普森(美国)及其《主语与主题:一种新的语言类型学》三、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本课程一学期内授完,期末安排一次考查,成绩以考查为准。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一)推荐教材:《国外汉学史》,何寅、许光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

(二)主要参考书目如下:1、《汉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林徐典主编,中华书局,1995年。

2、《中西文化交流史》,沈福伟,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3、《国际汉学著作提要》,李学勤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2013 海外汉学史-1

2013 海外汉学史-1

中国近代学术从传统的注经转变为现代社会 科学的方法,一个重要因素是受启于海外汉 学。陈寅恪任教清华之初,遵循地道的欧洲 汉学及东方学方法,讲授欧洲东方学研究之 目录学。
汉学研究对象
从汉学发展的历史和研究成果看,其研究对 象不仅仅是中国汉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实际 上是研究包括中国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整 个中国的学问。由于汉民族是中国的主体, 而且汉学最初发轫于汉语文领域,因而学术 界一直将汉学的名称沿用下来。也有学者用 中国学来称呼传统的汉学。汉学以整个中国 为研究对象,其研究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中国如此庞大,学问如此之多,用一个词来概括 难。‘汉学’让人觉得比较古旧,但‘中国学’ 的困境更多,因为‘中国学’里包括胡锦涛研究、 中国能源与经济研究、导弹研究……包罗万象, 铺天盖地。Sinology是欧洲的词汇,指对中国历史 语言及传统文化的研究;汉学是中国的词,汉代 的经学。但中国当下语境的“汉学”既不是 sinology这个词的翻译,也不是古老的中国经学。 20年前,李学勤先生已经写了文章:‘汉学是指 国外对历史中国之研究,换而言之,从人文社会 科学出发对中国的研究;中国学就是国外对当代 中国现实的研究。汉学非乾嘉之学,非一族一代 之学问,它已经不是sinology意义上的汉学。’”
国外汉学家的一些研究为什么会在一 些方面高于国内同行的研究?
第二,研究方法汉学家高于国内学者。高本汉用现 代语音学的理论研究中国古代音韵,从而使这一研 究走出了中国传统语言学研究的老路。李约瑟运用 现代科技思想整理中国历史,从而开创了中国科学 技术史这一新的学科。费正清用现代社会科学的研 究方法研究中国近代社会,从而开创了西方汉学的 新路,使美国汉学从此有别于欧洲汉学。 目前,国内文科研究中许多人采取社会学、人类学 的方法,这同样受启于汉学家。在中国历史文化研 究面临范式转换的今天,汉学家对中国学术界在方 法论上的影响日益增大。

北外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课程介绍

北外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课程介绍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课程介绍比较文学的理论与实践本课程引导学生将细读中外学者所撰写的10部比较文学名著,如朱光潜《诗论》、钱钟书《七缀集》、杨周翰《攻玉集》、奥尔巴赫《摹仿论》、弗莱《批评的解剖》、艾田朴《中国之欧洲》。

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比较文学的理论与方法论,对20世纪中外比较文学的发展史有初步的了解。

中国文化域外传播简史本课程将从历史、文献与方法三个角度全面梳理中国文化在域外的传播历史。

历史部分将初步勾勒出中文化域外传播的历史阶段,主要任务和代表性著作与学术机构;文献部分将介绍中国文化域外传播的主要书目以及多种主要的专题书目;方法部分将介绍跨文化研究方法的原则、翻译学理论和批评的中国学基本原则。

中外文学关系史中外文学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源远流长,中外文学之间可资比较的方面众多。

本课拟在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的范式下探讨中外文学之间的各种关系。

其中影响研究将主要从翻译、传播、接受等方面切入,平行研究将从比较诗学、比较美学、主题学等方面切入。

本课有助于学生把握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论,了解中外文学的基本特点,培养他们阅读和分析中外文学原典的能力。

中外文化交流史中西文化交流史是中国近代文化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了解与掌握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指示是从事中外文化研究的基本修养。

本课程将全面梳理十五世纪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历史、发展阶段,通过阅读原著,使学生掌握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人物、代表性著作,为今后在中西两个方面的研究打下历史学基础。

跨文化视野下的翻译研究伴随着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界的“翻译学转向”和翻译学界的“文化转向”,在跨文化视野下对翻译进行研究已属当务之急。

在跨文化视野下展开的对翻译学的研究,无疑也拓展了翻译学的视野。

本课程通过系统的教授和文本阅读,让学生了解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对翻译学的文本进行分析与阐释。

外国的中国形象本课程的目标是探讨自中世纪以来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的延续与嬗变,希望通过对不同历史时代“中国形象”的呈现与分析,探讨“形象”形成、延续与变迁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

海外汉学研究授课讲义汇总

海外汉学研究授课讲义汇总

海外汉学研究授课大纲授课教师:润授课系别:中文系授课专业:对外汉语专业授课年级:大三授课课时:34第一部分绪论(3学时一、汉学研究的相关概念(一何谓“汉学”汉学是Sinology,指外国人研究中国文化、历史、语言、文学及社会、、经济、科技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学问。

1.“国学”与“汉学”的关系2.“汉学”与“中国学”的关系(二何谓“汉学研究”汉学与汉学研究的关系(三何谓“汉学家”二、汉学研究的研究视野(一研究畴(容1.关于中国文化向域外传递的轨迹和方式。

2.关于中国文化在传入对象国之后,于对象国文化语境中的存在状态。

3.关于世界各国(对具体的学者来说,当然是特定的对象国在历史的进程中在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中形成的“中国观”。

4.关于在中国文化(以人文学术为主体的各个领域中的世界各国学者的具体的研究成果和他们的方法论。

(二研究立场(三研究方法三、汉学研究的研究状态(一研究机构(二研究人员及结构(三研究困境(四研究成果——冷板凳坐热?四、汉学研究的课程意义(一学术研究价值(二学习意义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知识结构五、汉学研究的参考文献(一推荐教材《国外汉学史》,何寅、许光华主编,外语教育,2002年3月出版。

(二主要参考书目1.《汉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林徐典主编,中华书局,1995年。

2.《中西文化交流史》,福伟,人民,1985年。

3.《国际汉学著作提要》,学勤主编,教育,1996年。

4.《汉语研究在海外》,石锋主编,语言文化大学,1995年。

5.《海外中国语言学研究》,石锋主编,语文,1995年。

(三其他参考文献1.《汉学发达史》,莫东寅,文化,1949年(大象,2006年2.《汉语研究小史》,王立达编著,商务印书馆,1963年。

(四影响较大汉学研究辑刊1.《汉学研究》,阎纯德主编,1996年起。

2.《世界汉学》,梦溪主编,1998年起。

3.《国际汉学》,任继愈主编,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所主办,1996年。

海外汉学研究第一讲

海外汉学研究第一讲

马可波罗和他的行记
传教士汉学时期
传教士汉学无疑是 西方汉学发展的重 要阶段,时间可约 略划为16世纪至19 世纪。但这种划分 不是绝对的,如我 们一般认为专业汉 学是在19世纪初期 确立的,所以在19 世纪游记汉学、传 教士汉学和专业汉 学是并存的。
利玛窦和徐光启
钦慕中国的科举制
“最高爵位者仅靠读书就能获得,而且人们一般是按照他们的能力获得相 应提升;根据延续四千多年的帝国法律,只有有学问的人才能担任城市 和省份的总督并享受所有的朝廷官职”
翟理斯(H. A. Giles)和理雅各(J. Legge)
卫三畏(S. W. Williams)
法国第一位汉学
教授是雷慕莎,经 过儒莲、沙畹、微 席叶几代人的努力, 到二十世纪伯希和 时期,法国汉学研 究已达到很高的成 就,成为国外汉学, 尤其是西方汉学的 领头羊。到今为止, 法国汉学在整个国 外汉学中仍占据十 分重要的地位,这 都和它的这段历史
完整版课件ppt17中国风918thcenturydutchdelftplate瓷chinoiseriedecorationshowingfishermanborderdecoratedalternatingpanels完整版课件ppt18中国风10delftplateschinoiseriedatingback18thcenturyeur22500完整版课件ppt19入乡随俗的传教士完整版课件ppt20完整版课件ppt21乡村学校女子学堂完整版课件ppt22完整版课件ppt23做针线活上课完整版课件ppt24师生其乐融融完整版课件ppt25燕京大学校址今为北京大学完整版课件ppt26司徒雷登完整版课件ppt27完整版课件ppt28岭南大学校址今为中山大学完整版课件ppt29圣约今华东政法大学完整版课件ppt30完整版课件ppt31华西协合大学今四川大学渊源之一完整版课件ppt32辅仁大学北师大人大中国政法前身之一完整版课件ppt33齐鲁大学今山东大学完整版课件ppt34检查口腔完整版课件ppt35治疗眼疾完整版课件ppt36完整版课件ppt37林则徐完整版课件ppt38完整版课件ppt39完整版课件ppt40育婴堂完整版课件ppt41圣母院仁慈堂修女与孤儿们的合影完整版课件ppt42麻风病院完整版课件ppt43完整版课件ppt44残酷的刑罚完整版课件ppt45残酷的刑罚完整版课件ppt46一个西方人所描述的死刑场景刽子手砍完了那33个人的头后接着用单刃刀对钉在十字架上的那个人用刑

海外汉学研究第一讲共68页PPT文档70页

海外汉学研究第一讲共68页PPT文档70页
来自海外汉学研究第一讲共68页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国外汉学研究》(ForeignSinology)课程教学大纲

《国外汉学研究》(ForeignSinology)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4071238《国外汉学研究》(Foreign Sinology)课程教学大纲学时:(32)学分:(2)一、教学大纲的说明国外汉学研究教学大纲是教学指导性文件,它是作为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学习该课程必须达到的合格要求,是学校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依据,也是进行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

1、授课对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对外汉学专业学生。

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虽名为“国外汉学研究”,但是实际上还达不到研究性层次,应以介绍基本情况和知识为主。

3、任务及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国外汉学发展的概貌,特征,国外主要汉学家的研究领域、特长,了解著名汉学家研究中国学问、中国问题的经典著作,进而稍能反思国内学界的局限。

本课程主要以国别为单位,介绍欧美主要国家国外汉学的基本概念、各国汉学研究的基本概况、主要汉学家以及经典汉学著作,分析介绍国外汉学研究的特色,重要汉学家研究中国的独特视角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为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提供一个参考,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二、教学大纲1、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汉学”概念辨析,国外汉学研究的特色,研究国外汉学的意义,关于本课程的安排和要求,作业和考试说明。

第二章国外汉学简史19世纪以前国外对中国的了解状况;汉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确立;20世纪以来的汉学;汉学中心的转移;汉学派与中国研究(中国学)的对立与融合;国外汉学研究现状。

第三章朝鲜和韩国汉学汉字与朝鲜汉学;朝鲜的汉文学;朝鲜的儒学;韩国的中国文学研究;韩国的汉语教学;韩国的汉学研究机构。

第四章日本汉学汉文化的传入;飞鸟、奈何时代的汉学研究;汉字与日本汉学;日本的儒学、文学;平安时代的汉学;五山时代的汉学;江户时代的汉学;明治、大正时代的汉学;昭和时代的汉学;战后的日本汉学;日本的汉学研究机构和汉语教学第五章意大利汉学旅行家与汉学;《马可·波罗游记》;传教士与汉学,卫匡国;礼仪之争。

海外汉学研究第四讲

海外汉学研究第四讲

第十四章 因循守旧 第十五章 漠视舒适方便 第十六章 生命活力 第十七章 遇事忍耐 第十八章 知足常乐 第十九章 孝行当先 第二十章 仁慈行善 第二十一章 缺乏同情 第二十二章 社会风暴 第二十三章 共担责任与尊重律法 第二十四章 互相猜疑 第二十五章 言而无信 第二十六章 多神论 泛神论 无神论 第二十七章 中国的现实与需要
马士(Hosea Ballou Morse,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855-1934
费正清
二战后,西方汉学迅 速发展,尤其是美国 在费正清的带动下, 形成了所谓的 Chinese Studies,中 国学研究更注重利用 政治学、经济学等学 科的理论来研究当代 中国,与欧洲的传统 汉学有所不同。
海外汉学研究 第四讲 美国的汉学研究
美国汉学之根源——侨居地汉学
美国的汉学研究在起始阶段与英国极为相似: 其主要力量均为在华的外交官、传教士等侨 居地汉学家;
这些被称为“业余汉学家”的美国人虽然有 局限,但他们的工作在美国汉学史上具有拓 荒之功,是美国汉学的根源;
代表人物:卫三畏、明恩溥、马士、傅兰雅、 丁韪良、卢公明等。
卫三畏(S. W. Williams)
Arthur Henderson Smith(明恩博,1845-1932)
《中国人的素质》目录
第一章 面子要紧 第二章 省吃俭用 第三章 辛勤劳作 第四章 恪守礼节 第五章 漠视时间 第六章 漠视精确 第七章 天性误解 第八章 拐弯抹角 第九章 柔顺固执 第十章 心智混乱 第十一章 麻木不仁 第十二章 轻蔑外国人 第十三章 缺乏公共精神

国外汉学研究讲义

国外汉学研究讲义

《国际汉学》讲义绪论(教学时数2 学时)一、汉学的定义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一门既熟悉又陌生的学问——汉学。

“汉学”这个名词,在学习其它课程的时候,也许曾经接触过。

例如新人江藩有一部书,叫做《汉学师承记》。

但是这个“汉学”不是我们要学习的“国际汉学”之“汉学”的意思。

江藩还有一部书,名曰《宋学渊源记》,今人将它与前者合在一起出版。

实际上,江藩所谓“汉学”就是同“宋学”相对而言的,指继承汉代古文经学派的学风,重考证而轻议论的朴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清代乾嘉学派之学。

现在我们将要学习的“汉学” 来源于法文sinologie ,英文为“sinology[saina_]”, “汉学”显然是借中国故有的一个名词对这个词的意译,但是,绝不能按中文原有的意思来理解这个名词。

那么,“汉学”应当如何理解呢?可以说,这是一个至今尚无一致定义的名词。

首先从法文sinologie 和英文“sinology[saina_]”来看,其词根都是“sino”,乃“支那”的音译,“支那”是古印度梵文对中国的称谓(即指“秦”,英语译为“china”)。

所以,英文用“sinology[saina_]”指汉学家或汉学,即支那学家或支那学的意思。

“日本学者曾用‘支那学’译“sinology”,在语源上最为忠实。

‘支那’这个梵文古字的初义似乎有褒无贬。

然而,‘支那’或‘支那人’在某些近代日本人的使用中又添上了一层特别的含义(冯按,支那学在1945 年已被日2本政府禁止使用)。

因此,‘支那学’也不是现代中国人所愿意接受的。

”(刘正《图说汉学史之《余英时先生序》》。

既然“支那”是古印度梵语对中国的称谓,而近代日本军国主义者给它加上了殖民色彩,所以现代中国人不大愿接受,何不将“sinology”翻译成“中国学”学呢?上世纪以来,国际上兴起了一股研究中国的高潮,人们称之为“中国学”。

但这个中国学与汉学又有些不同。

从语义上说,“中国学”的英文为“Chinese studies”,严格地讲当翻译成“中国研究”,当然,有时候也使用“sinology”。

国外汉学研究(第一讲)

国外汉学研究(第一讲)

朱子学派、古学派和阳明学派
朱子学派:藤原惺窝、林罗山 古学派:山鹿素行、伊藤仁斋、荻生徂徕 阳明学派:中藤江树、吉田松阴
江户时代的中国文学研究
江户时代的中国文学研究影响最大的并不是 诗歌而是小说。 都贺庭钟:古今三谈(冯梦龙三言的翻案) 上田秋成:《雨月物语》、《蛇性之淫》 曲亭马琴:《八犬传》
平安时代的汉文学
平安时代以来日本诗坛汉风大盛 814年,嵯峨天皇即位,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敕令 编写了两部汉诗集:《凌云集》《文华秀丽集》, 开其后300年日本汉文化发达之先河,以后的各位 天皇,都具有相当高的汉文化修养,都着力于日本 本国的文化建设。 《经国集》内容丰富,艺术表现力有所提高。
释空海汉诗集《性灵集》风雅典丽,更胜 《凌云集》;《文镜秘府论》论述汉诗创作 方法,旁征博引,汇集许多唐人诗论,是当 时日本人学习汉诗的津梁。
谚解
《训民正音》颁布后,用朝鲜语翻译中国书 籍的活动开始兴起。用谚文注解汉文的翻译 形式叫做“谚解”。 《四书谚解》 《楞严经谚解》 《杜诗谚解》(官方组织,1481刊行):认 同儒家文化,褒扬忠君爱民思想价值取向与 审美标准和中国文人同出一体。
崔《飘海录》
古代朝鲜最早的一本中国行记专著。1487 年,崔“奉王命为济州等处敬差官”,翌年 正月初三,奔父丧还家,“不候风便颠倒过 海,为风所逆,惊涛掀浪”,他与同船42 人于17日漂至浙江台州府沿岸,被疑为倭 寇,经多次审查明确其身份原委后,由运河 水路送他们到北京,又经陆路,于当年6月 4日渡鸭绿江回国。
高句丽第17代小兽林王二年(372年)建立 儒学教育机构——太学,并设置五经博士制 度。 公元4世纪,百济也设置了太学并五经博士制 度。 新罗于4世纪开始接触儒学,6世纪儒学得到 国家认可并成为官方思想。

海外汉学研究第四讲

海外汉学研究第四讲
海外汉学研究
第四讲
美国的汉学研究

美国汉学之根源——侨居地汉学
美国的汉学研究在起始阶段与英国极为相似:
其主要力量均为在华的外交官、传教士等侨 居地汉学家; 这些被称为“业余汉学家”的美国人虽然有 局限,但他们的工作在美国汉学史上具有拓 荒之功,是美国汉学的根源; 代表人物:卫三畏、明恩溥、马士、傅兰雅、 丁韪良、卢公明等。
卫三畏(S. W. Williams)
Arthur Henderson Smith(明恩博,1845-1932)
《中国人的素质》目录
第一章 面子要紧 第二章 省吃俭用 第三章 辛勤劳作 第四章 恪守礼节 第五章 漠视时间 第六章 漠视精确 第七章 天性误解 第八章 拐弯抹角 第九章 柔顺固执 第十章 心智混乱 第十一章 麻木不仁 第十二章 轻蔑外国人 第十三章 缺乏公共精神 第十四章 因循守旧 第十五章 漠视舒适方便 第十六章 生命活力 第十七章 遇事忍耐 第十八章 知足常乐 第十九章 孝行当先 第二十章 仁慈行善 第二十一章 缺乏同情 第二十二章 社会风暴 第二十三章 共担责任与尊重律法 第二十四章 互相猜疑 第二十五章 言而无信 第二十六章 多神论 泛神论 无神论 第二十七章 中国的现实与需要
马士(Hosea Ballou Morse,1855-1934
费正清
二战后,西方汉学迅
速发展,尤其是美国 在费正清的带动下, 形成了所谓的 Chinese Studies,中 国学研究更注重利用 政治学、经济学等学 科的理论来研究当代 中国,与欧洲的传统 汉学有所不同。

海外汉学概论教案初中

海外汉学概论教案初中

海外汉学概论教案初中课程目标:1. 了解海外汉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海外汉学的研究领域和主要学者;3. 认识到海外汉学对中国文化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海外汉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 海外汉学的研究领域和主要学者;3. 海外汉学对中国文化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海外汉学的研究领域和主要学者;2. 海外汉学对中国文化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教师讲义:海外汉学概论;2. 参考资料:海外汉学相关论文和书籍;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和电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海外汉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 引导学生思考海外汉学对中国文化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性。

二、海外汉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15分钟)1. 讲解海外汉学的定义,即海外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研究;2. 介绍海外汉学的发展历程,包括20世纪初期以来海外汉学的兴起和演变;3. 强调海外汉学对中国文化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性。

三、海外汉学的研究领域和主要学者(35分钟)1. 讲解海外汉学的研究领域,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等;2. 介绍海外汉学的主要学者,如美国汉学家费正清、英国汉学家李约瑟等;3. 分析海外汉学学者的研究方法和贡献。

四、海外汉学对中国文化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性(15分钟)1. 强调海外汉学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推动作用;2. 讲解海外汉学对中国文化国际交流的促进作用,如海外汉学学者的学术交流和著作翻译;3. 引导学生认识到海外汉学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作用。

五、总结和作业(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2.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位海外汉学学者,了解其研究领域和贡献,下节课进行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海外汉学的概念、发展历程、研究领域和主要学者,使学生了解海外汉学对中国文化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资料,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外汉学研究授课大纲授课教师:润授课系别:中文系授课专业:对外汉语专业授课年级:大三授课课时:34第一部分绪论(3学时一、汉学研究的相关概念(一何谓“汉学”汉学是Sinology,指外国人研究中国文化、历史、语言、文学及社会、宗教、经济、科技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学问。

1.“国学”与“汉学”的关系2.“汉学”与“中国学”的关系(二何谓“汉学研究”汉学与汉学研究的关系(三何谓“汉学家”二、汉学研究的研究视野(一研究畴(容1.关于中国文化向域外传递的轨迹和方式。

2.关于中国文化在传入对象国之后,于对象国文化语境中的存在状态。

3.关于世界各国(对具体的学者来说,当然是特定的对象国在历史的进程中在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中形成的“中国观”。

4.关于在中国文化(以人文学术为主体的各个领域中的世界各国学者的具体的研究成果和他们的方法论。

(二研究立场(三研究方法三、汉学研究的研究状态(一研究机构(二研究人员及结构(三研究困境(四研究成果——冷板凳坐热?四、汉学研究的课程意义(一学术研究价值(二学习意义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知识结构五、汉学研究的参考文献(一推荐教材《国外汉学史》,何寅、许光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

(二主要参考书目1.《汉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林徐典主编,中华书局,1995年。

2.《中西文化交流史》,福伟,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3.《国际汉学著作提要》,学勤主编,教育出版社,1996年。

4.《汉语研究在海外》,石锋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5年。

5.《海外中国语言学研究》,石锋主编,语文出版社,1995年。

(三其他参考文献1.《汉学发达史》,莫东寅,文化出版社,1949年(大象出版社,2006年2.《汉语研究小史》,王立达编著,商务印书馆,1963年。

(四影响较大汉学研究辑刊1.《汉学研究》,阎纯德主编,1996年起。

2.《世界汉学》,梦溪主编,1998年起。

3.《国际汉学》,任继愈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所主办,1996年。

(五影响较大汉学研究书系海外汉学研究丛书,大象出版社列国汉学史书系,学苑出版社,阎纯德主编,2006年起。

第二部分海外汉学研究史(国别史(31学时第一章海外汉学概述(1学时第一节世界汉学格局一、欧洲汉学(中国学(一接触了解到汉学的酝酿(二汉学的确立和发展(19世纪至20世纪初1.欧洲大陆学派2.俄罗斯学派3.英美学派(三从传统“汉学”到现代“中国学”(20世纪20年代以来1.传统与现代并存2.欧洲汉学成为“四分天下”的一极3.研究立场、态度客观化4.研究理论、方法现代化二、美国汉学(中国学(一起步晚(二速度快(三重实用(四深受欧洲汉学影响(五中国学见长三、周边汉学四、其他的汉学研究第二节世界汉学的研究状态一、研究条件改善二、研究领域扩展三、研究队伍壮大四、研究成果剧增——客观性增加五、学科地位上升第二章法国的汉学研究(5学时第一节概述第一阶段是17—18世纪,是法国汉学形成的初期阶段;第二阶段是19世纪,是汉学在法国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并获得初步发展的时期;第三阶段是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是法国汉学的繁荣昌盛时期;第四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之21世纪初,是法国传统汉学恢复、发展以及现代中国研究兴起的时期。

第二节前汉学时期(1学时一、法国耶稣会士与欧洲汉学(一法国在欧洲汉学链条上的承重(二中国形象在法国的传播与影响(三引起启蒙思想家的较大反响二、从业余到职业的中国研究(一缘起(二职业化表现(三职业化原因分析三、法国传教士的汉学建树(一代表人物:马若瑟、宋君荣、钱徳明、杜赫尔德等(二总体建树四、法国传教士的失误和遗憾第三节传统汉学时期(1学时一、概述(一标志:(二研究方法上:1.注意跨国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2.试图通过文学来了解和考察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国情。

二、汉学家及其成就(一汉学家1.外交官汉学家2.传教士汉学家3.职业汉学家的诞生☻法兰西学院——雷慕沙、儒莲、德理文☻东方语言学院——巴赞、哥士耆、德韦里亚(二总体成就☻历史和现状☻哲学和宗教教派☻文学的译介第四节现代汉学时期(1学时一、概述☻教学和研究机构☻一批有世界影响的汉学家☻研究领域的扩展(一二战前☻按成就层次论,主要分以下三个类型:1.国际影响的汉学家2.有一定影响的汉学家3.研究并结合文学写作的汉学家(二二战后从研究领域分,主要由两方面的人员组成:1.以中国传统研究为主的汉学家:戴密微、谢和耐、侯思孟2.以研究中国现当代为主:白乐日、比昂科、艾田蒲二、汉学家及其成就沙畹(Edouard Chavannes,1865-1918亨利·考狄/高第(Henri Cordier,1849-1925艾田蒲(René Etiemble,1909-三、当代法国汉学研究的简介(一80年代以来研究状况1.研究背景及条件的变化2.汉语教育的蓬勃发展3.国和国际合作研究增强4.传统汉学研究优势的消失与转型(二当代的研究机构和课题1.法国远东学院(EFEO2.近代中国研究中心(CECMC3.国立东方语言学院(INALCO4.东亚学院(IAO5.法国现代中国研究中心(CEFCF第五节汉学研究机构和汉语教学(2学时一、早期的研究和教学(一从个别传授到学校开课(二汉语教材二、汉学确立后的研究和教学(一教学机构和人员1.法兰西学院——雷慕沙、儒莲2.巴黎东方语言学院3.远东法兰西学院(二汉语教材的编写1.法国本土教材2.在华编写教材(三汉学家队伍的形成1.学会的建立2.刊物的创办3.资料的搜集三、20世纪以来的教学和研究(一50年代前(二50年至世纪末(至今1.机构和教学规模2.法国汉语教师协会(A.F.P.C.3.学位和证书4.教材编写第三章英国的汉学研究(6学时第一节英国的汉学研究史(2学时一、概述1.阶段:19世纪后半叶,殖民策略考虑的汉学→二战后,才与中国真正平等对话2.过程和状态:3.学术观点:中国应该被征服而绝不是被理解→尊重二、英国汉学的确立和发展(一前汉学时期1.中国形象2.准备阶段:传教士和外交官的工作3.代表性人物:海德、小斯当东、马里逊(二英国汉学的确立和初步成果1.代表人物:德疪士、理雅各和翟理思2.研究机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三英国汉学的现代发展1.推动汉学发展的五个官方报告2.近期的中国研究评估3.五所大学的中国学发展概况4.主要中国学家和研究成果三、英国汉语教学和研究1.早在18世纪初传教士就开始编写汉语教材、汉语语法和汉英辞典汉语2.教学是参照传统的希伯来语、希腊语或拉丁语的课程大纲进行3.带有“时代的偏见”4.目前开设汉语课程的院校大约有8-9所第二节唐诗在英国的流传(4学时一、唐诗在英国流传的背景(一唐诗在英国流传的欧洲背景(二唐诗在英国流传的国背景二、唐诗在英国流传的主要文本(一被讹传的英译唐诗文本1.最早的英译唐诗文本的探究2.文本讹传容与实际容的差异(二英译唐诗的尝试文本1.马礼逊和《中文原文英译,附注》2.戴维斯和《汉文诗解》(三英译唐诗的专门文本亚历山大淮列和《中国文学札记》等三、唐诗在英国流传过程中的主要汉学家和成果☻翟里斯1.《古今诗选》中译介的唐诗2.《中国文学史》中对唐诗的总体评述和译介3.《古文选珍》中的唐诗译介和唐代诗人介绍☻克莱默-宾1.《长恨歌及其他》中的唐诗译介2.《玉琵琶》中的唐诗译介和唐代诗人介绍《宫灯的飨宴》中对中国诗歌传统的理解☻阿瑟·韦利的英译英译唐诗及诗人专门研究1.《中国诗选》中的唐诗译介2.《汉诗170首》中的唐诗译介3.《汉诗增译》与韦利的白居易研究4.韦利的白专门译介☻弗莱彻的唐诗专门译介1.《英译唐诗选》和《续集》的容2.弗莱彻英译唐诗的特色3.弗莱彻英译唐诗的误读☻其他汉学家和唐诗译介庄延龄、艾约瑟和丁韪良四、唐诗在英国流传的特点(一译介者主要由传教士和外交官出身的早期汉学家构成(二历史进程由宽泛到专门、由随意到系统(三唐诗的影响向汉学领域以外传播(四译介者对东方文化抱有接近和了解的善意第四章德国的汉学研究(2学时第一节概述一、关于德国的“汉学”与“中国学”以及“中国研究”二、德国汉学的缘起(一早期的汉学家代表有:邓玉函、汤若望、戴进贤、阿坦那乌斯·基歇尔(二18世纪德国的中国研究1.中国热:莱布尼茨和伏尔泰2.学科史研究:米勒和门策尔3.形象跌落:赫德尔和黑格尔(三19世纪德国的中国研究1.主要派代表有:郭实赋、诺依曼和希霍芬2.非主要派代表:硕特、普拉特和克拉普罗特(四20世纪初德国的中国研究从1933年起,汉学发展再度陷入低潮。

第二节汉学学科的确立和四大中心一、创建之始1.存在着有关谁是第一的争论2.与欧洲各国相比发展快3.传统与现代汉学同时存在二、四大中心形成(一汉堡殖民学院(二柏林大学(三莱比锡大学和莱比锡学派(四法兰克福大学三、主要汉学家理查德·威廉(Richard Wihelm,1873-1930福兰阁(Otto Franke,1863-1946阿尔弗雷德·福克(Alfred Forke,1867-1944奥古斯特·康拉迪( August Conrady,1864—1925 第三节战后德国汉学一、东德的研究(一概述(二代表人物:埃克斯二、西德的研究(一20世纪60年代汉学的大发展(二现代中国研究的兴起(三汉学的危机(四代表人物沃尔弗冈·法兰克(Wolfgang Franke,1912-鲍吾刚(Wolfgang Bauer,1930-1997赫尔穆特·马丁( Helmut Martin,1940-1999三、研究现状(一研究教育机构(二研究的课题第五章美国的汉学研究(5学时此章有两种思路,在课堂实施时,具体如何选择根据学生的反映和对以前授课容的接受情况而定。

一种思路是以第一节的美国汉学史上必须对待的六个重要问题为线索进行,这样对考试比较适合,是就一个问题的完整探索;另一种思路是依然按照以前的年代顺序来介绍,这样纵线清晰,可是会将一个问题的介绍,带来割裂感,引起对这六个重要问题理解的偏颇或误解。

第一节美国汉学概述☻东方学会的建立☻欧洲汉学的影响☻哈佛燕京学社和太平洋学会的建立☻费正清的中国研究☻战后新一代学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中国学界第二节美国早期汉学及汉学的确立(2学时一、美国早期汉学(一研究的容1.如何打开中国封锁的大门,深入其部了解其政治、经济、社会、民俗等各方面2.通过传播西方文化,扩大西方对中国的影响和控制。

(二美国早期汉学家1.汉学队伍及构成2.传教士与美国汉学早期代表:裨治文、顾盛、卫三畏近代人物:丁韪良、明恩溥、狄考文、卫斐利、卢公明二、美国汉学的确立(一美国东方学会(二大学开课情况(三欧洲汉学的影响(四美国汉学的初步发展第三节冷战时期的美国中国学和现代中国学确立(3学时一、美国中国学与传统汉学的分立(一哈佛燕京学社(二太平洋学会二、区域研究(一区域研究的兴起(二麦卡锡主义的冲击1.麦卡锡(Joseph Raymond McCarthy,1908-19572.麦卡锡主义(三区域研究的发展1.背景:2.区域研究全面展开三、费正清的中国研究与美国现代中国学的确立(一费正清与“冲击——回应”模式1.费正清( John King Fairbank,1907—19912.“冲击——回应”模式(二保罗·柯文与“中国中心观”1.挑战与批判“冲击——回应”模式(1代表人物:柯文( Paul A. Cohen,1934-(2冲击情况2.中国中心观(三“文明冲突论”和“中国威胁论”1.文明冲突论2.中国威胁论(四战后新一代汉学家杜维明、傅高义、芮玛丽、列文森、帕金斯、施坚雅、魏斐德、孔飞力……第四节汉语教学和研究(学生自学为主AP中文计划,参考北京师大学,罗青松教授课件和讲座容:《有关北美地区中小学汉语教学特点谈汉语国际推广教师的培养》第六章俄国的汉学研究(4学时这一章的授课,由于前面各国的国别史授课详实,因此只针对该国特殊的发展作介绍,其余的由学生参考推荐教材完成国别史的自主学习(2学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